第13章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201003
第十三章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一、填空
1.不论如何划分,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
2.货币供给 = 现实流通的货币+ 。
3.市场需求 = 现实流通的货币×。
4.货币需求 = 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 。
5.我国的“三平”理论在以后的发展中又加上,扩展为“四平”理论。
二、判断
1.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2.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3.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难以转化的。()
4.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5.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三平”理论追求的目标就是市场总供需均衡。()
三、单选
1.能够形成市场需求的是:
A.企业定期存款 B.居民定期存款
C.现实流通的货币 D.现实不流通的货币
2.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的变动只会影响:
A.价格的变动 B.储蓄的变动
C.投资的变动 D.经济增长的变动
四、多选
1.市场需求的构成,通常包括: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支出 D. 进口需求
2.如果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相对则会形成:
A.总供给不足 B.总供给过多
C.总需求不足 D.总需求过多
3.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
A.财政收支平衡 B.信贷收支平衡
C.外汇收支平衡 D.物资供求平衡
五、问答
1.简述物价水平变动对货币均衡的影响。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
3.扼要说明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十三~十四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动说 该理论认为,之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是因为各 国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刺激了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 供给时,就导致了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说 成本推动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 。该理论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 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促进论 2.促退论 3.中性论
•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具体来说就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 证券等政策操作来减少货币供给量,使得通 货膨胀得以缓解。 (二)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 特别是针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来讲,采 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即:缩减政府支出,减 少政府购买与投资,进而减少社会总需求, 使得通货膨胀得以缓解。
3)收入 • 指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 的收支,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本国居 民因拥有外国企业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 券和债权(长短期贷款和存款)所有股利、 利润和利息收入记入贷方。非居民因拥有本 国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所得股 利、利润和利息记入借方。 4)经常转移 • 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从本国 向外国无偿转移记入借方,而从外国向本国 的无偿转移则记入贷方。
(2)金融项目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是金融项目的三 个明细项目。同资本项目一样,金融项目也是按 净额记录的。 3.储备资产 指一国政府持有,并可随时使用的对外金融资产, 又称为官方储备或国际储备。 4.净误差与遗漏 它是一个平衡项目,当贷方大于借方时,就将差 额列入该项目的借方;当借方大于贷方时,就将 差额列入该项目的贷方。
第十三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需求拉动说
(二)成本推进说 (1)工资推进型 (2)利润推进型 (3)操纵价格型 (4)汇率成本推进型
成本推进说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 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土洞的情况下,由于某些经济 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发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部门结构 2、供需结构
二、 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1、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效应。 2、企业减少投资,失业增加。 3、人们减少即期消费。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
(一)欧文·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观点:过度负债和债务清算引起货币信用紧缩来分析 通货紧缩的原因。 治理:1、自由放任; 2、通货再膨胀来防止价格水平下跌或货币价值 上升。 (二)弗里德曼从货币角度解释通货紧缩原因 观点:货币供应紧缩理论来解释,货币政策的失误是 原因,货币流通速度下跌也是原因。 治理:增加货币供应量
第四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定义及判断标准 三种解释:1、单要素论: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滑;2、 双要素论: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3、价 格水平、货币供给量、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如物 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 在的可能增长率。 世界上,一提到通货紧缩,大多是指伴随有经济负增 长的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可是历史上也有概括为通货 紧缩的经济过程却是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但并未伴随有 经济的负增长。
《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纲13第十三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第一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识记:货币均衡
答: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
答:货币失衡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2.领会:⑴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答: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既定的情况下,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将要支出的数量;市场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而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市场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用图形可表示为下图,其中AS表示市场总供给,AD表示市场总需求,M S代表货币供给,M d代表货币需求,箭头表示主导性的作用。由此,可知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市场均衡决定货币均衡,但货币均衡对市场均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AS←AD
↓↑
M d→ M S
⑵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答:
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1.识记:国际收支
答: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国际收支平衡表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按复式簿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经常账户
答:也称经常项目,反映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
第13章 IS-LM模型
•
来自百度文库
12
2012-5-17
13
2012-5-17
13.1.2 IS曲线推导
• IS曲线的含义:当储蓄等于投资时,即商品市场 曲线的含义:当储蓄等于投资时, 曲线的含义 保持均衡时, 保持均衡时,所有不同利息率和实际国民收入的 组合点。而且, 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组合点。而且,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说明商品市场均衡时, 线,说明商品市场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负 相关。 相关。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投资需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 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当利率上升后, 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当利率上升后, 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r
M m = P
O 货币供给曲线 m
25
2012-5-17
13.2.3 货币供求平衡
r
r0 O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L L(m)
26
2012-5-17
13.2.3 货币供求平衡
r r1 r0 r2 L0 O 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动 L1 L L(m) m0 m1
值得注意的是,当利 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货币需求曲线就处在 流动性偏好陷阱区域。 这是,不论货币供给 是增加还是减少,都 不会引起利率的变动。
第13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2.掌握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
3.理解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市场 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的关系。
4.掌握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5.理解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6.了解市场总供需均衡是“三平”理论追求的目 标。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3
第四篇 宏观均衡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 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 的作用。
货币供求决定均衡利 率水平 r0;或在均衡 利率水平上,货币供 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 衡状态。
见图: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7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3.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9
第四篇 宏观均衡
1.市场总供求
1. 在商品、服务市场上:
市场总供给AS,包括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
总需求AD,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2. 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
第四篇 宏观均衡
金融学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经济学理论13(课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简
y i e dr or y e dr g t tr
1 1
1
要使产品市场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 在着反向变动关系
假设 i = 1250-250r,c = 500+0.5y,则
y e dr 500 1250 250 r 3500 500 r
货膨胀率为
即 r R
2. 投资函数
(实际)利率是影响投资的首要因素 短期来说,投资者对某一项目的预期回报率或者说
期望回报率一定的话,如果(实际)利率下降(资 金成本下降,包括借贷资金的利息成本和自有资金 的机会成本),就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值得投资, 投资者就会增加投资量 如果利率上升,投资就会减少 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低;利率越低,有价证券的价格就越高
第二,股票或者债券一般是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融 资的两种方式,市场利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借贷资 金的利息成本和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 预期利润
一般来说,市场利率上升,企业的成本(包括借贷资金 的利息成本和企业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预期利 润下降,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的价格将下降
因此,如果用L1来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 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来表示实际收 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
L1=L1(y)=ky 式中k为出于上述二动机所需货币量同实际收入
的比例关系,y为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收入, 例如,若实际收入y =1000万美元,交易和谨慎 动 机 需 要 的 货 币 量 占 实 际 收 入 的 20% , 则 L1=1000×20%=200万美元
第13章:货币均衡
1.资本以借款的方式流入时:
对国内货币流通的影响与一国出口收汇对货币流通 的影响相同。增加货币供应量。
2.资本以贷款方式流出时:
与进口付汇对货币流通的影响相同。减少国内货币供 给量。
3.当资本以实物方式流入时:
不会对国内货币流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提供配套资 金时,产生间接影响。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一)国际贸易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1.当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顺差时:
形成双倍的国内商品供应缺口,要保证货币供给量不 过多,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相应压缩。
2.出口小于进口,贸易逆差时:
形成国内货币供应量缺口,为保证商品流通对货币的 需要,货币供给量应该相应增加。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惯性通胀):即价格上升 的速度在人们的预料之中。
4、按照成因不同加以区分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相互作用下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 当通货膨胀率小于0时,也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
起通货膨胀。 • 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通胀,又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 1、凯恩斯主义的说法。认为,通胀的产生是由 于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现行价格条件下可 能的供给(潜在产量),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2、货币主义的说法。认为,通胀的产生是由于 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而导致物价上涨。
第13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一、货币需求动机
1、交易动机:指人们因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为了进
行正常交易所需要的货币。
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多;交
易数量越大,需求越大。
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指人们为了应付突发性事
件、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个人取决于对风险的看法,社会则与收入成正比。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以买卖有价证 券而持有的货币。 与利率呈负相关。即利率越高,投机货币需求越少,反 之越多。
LM曲线
例:
已知:m=1250;L1=L1(y)=0.5y;L2=L2(r)=1000-250r。 求:LM曲线方程;并求当y=1000,1500,2000,2500 时r等于多少。 答案是:y=500+500r
或 r=0.002y-1
r
5
当y=1000时, 当y=1500时, 当y=2000时, 当y=2500时, 当y=3000时,
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可能跌落,因而会将所有有价证券 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以 免有价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此时,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促使利率下降。 凯恩斯陷阱的定义:当利息率足够低时,人们预计有价证 券价格不会再继续上升,因而会把货币留在手中。
货币需求曲线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3年,第一年提供的收益为5000元,第二 年提供的收益为4000元,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2000元,利率为 6%,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5000元 4000元 + 2000元
第十三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本章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和现实结合较为紧密,既有国际 金融相关知识,又有通货膨胀等基础知识介绍,内容较多 ,但总的来说比较系统。建议学员在学习中抓住框架和重 点,全面复习,并学会用教材中的原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从题型来讲,本章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 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按复式簿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 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 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 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四个主要项目。 1经常账户:反映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 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 (1)货物。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 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以及非货币性黄金。 (2)服务。一国服务的输出输入,称服务贸易,亦称无形贸易。 (3)收入。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 起的报酬的收支。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4)经常转移。指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 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因而也被称为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 移。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 2资本和金融账户 3储备资产 4净误差与遗漏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十二章至十四章总结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货币职能产出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和微观视角
当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时,往往从宏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这种视角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在分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指标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当强调货币的资产职能时,通常是从微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这种视角从社会经济微观个体出发,分析各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研究一个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持有的货币量。
把货币需求的分析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只是说明分析分角度和着力点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可以厚此薄彼或相互替代。在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时,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宏观与微观的货币需求分析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有机联系,宏观货币需求分析不能脱离微观货币需求,而微观货币需求分析中也包含了宏观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货币需求既属于宏观领域,又涉及到微观范畴,单独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都有所缺憾。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通常以m d 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 d /p c 。
0第13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一、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马克思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他的论证是:(1)商品价格
马克思还曾分析过银行券的流通规律,并认为:这类信用货币的流通规律也服从于他根据金币流通所分析出来的规律。
2.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4.后凯恩斯学派对及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得不全面权衡,并找出持有货币和债券的最佳比例关系。
5.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6.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7.“1:8”公式
所谓“1:8”,它的具体含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其公式为
)
(现金流通中货币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如果按这个公式计算的值为8,则货币发行量适度,商品流
通正常。
这个“1:8”公式,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银行工作者根据多年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个著名的“1:8”已成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化。
应该肯定,“1:8”公式提出的虽是单一比例关系,即现金流通量与零售商品总额间的比例关系,却反映着商品供给金额与货币需求之间的本质联系。问题在于,“1:8”这个数值本身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不变的标准是有条件的。例如生产、分配等各种重要比例关系的格局稳定,整个经济货币化的水平稳定,计划价格体制保证价格水平稳定,现金管理制度保证现金使用范围稳定等。在经济改革和经济成长过程中,用货币存量与零售商品总额流量简单对比并求出一个固定比值的方法不能再满足剖析货币流量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
第13章 产品市场均衡
C C=a+bY
消费曲 线与储蓄曲 线是相互对 应的。
0 S 45o
h
Y
S=-a+gY h 0 Y
一、消费、储蓄与投资
3、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
①定义: 是指厂商的投资支出I和决定投资的变量之间的关 系。 ②投资支出包括三类: ■厂房新资本品的购买,包括建筑物、机器、汽车 、收款机、办公用品等 ■存货 ■家庭对新住房的购买
4、均衡国民收入的数学分析
四部门(不考虑货币市场)
由 于 AD C I G X - M AS Y
(a - bT0 I 0 G 0 X 0 - M 0 ) Y 1 - b(1 - t) m
其中:m为边际进口倾向;t为税率
模型总结
总支出
等 价
决定
总收入 总产出
4、均衡国民收入的数学分析
②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构成
■从总需求角度: 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消费+投资 用支出来表示为: Y=C+I
③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政府
税 支 收 出
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税 支 收 出
居民户
金融理论与实务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
自学辅导材料
●配套教材:《企业理论与实务》
●主编: 贾玉革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
●版次: 2010年版
●适应层次: 本科
内部教材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自学指导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2章:信用 (1)
第3章:利息与利率 (2)
第4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2)
第5章:金融市场概述 (3)
第6章:货币市场 (3)
第7章:资本市场 (4)
第8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5)
第9章:金融机构体系 (5)
第10章:商业银行 (6)
第11章: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6)
第12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7)
第13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7)
第14章:货币政策 (8)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9)
二.多项选择题 (32)
三.填空题 (45)
四.名词解释 (51)
五.简答题 (52)
六.论述题 (55)
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56)
二.多项选择题 (57)
三.填空题 (58)
四.名词解释 (63)
五.简答题 (62)
六.论述题 (75)
第一部分自学指导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 主要内容
1.货币的起源及相关理论
2.货币制度的基本构成及国家货币制度.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
二. 重点
1.货币的起源
2.货币形式的演变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的演变
三. 难点
1.货币的职能
2.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信用
一. 主要内容
1.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2.现代信用的形式
二. 重点
1.信用的含义
2.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3.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
三. 难点
第1页
1.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014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学习⽬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并能应⽤基本理论对现实⾦融问题进⾏⼀定的分析。理解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了解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理解国际收⽀的含义;熟悉国际收⽀平衡表的内容;理解国际收⽀差额对货币供求、市场供求的影响;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解说;理解通货膨胀的影响及治理对策;了解通货紧缩的影响、成因与治理。
⼆、课程内容
第⼀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
⼀国的货币流通,通常是⼀个由均衡到失衡,再调整恢复到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货币失衡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
1.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3.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
4.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
(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调节。
第⼆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国际收⽀及国际收⽀平衡表
1.国际收⽀的概念
2.国际收⽀平衡表
⼀国⼀定时期的国际收⽀情况系统地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平衡表中。国际收⽀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四个主要项⽬。
(⼆)国际收⽀差额与货币均衡
1.国际收⽀差额
2.国际收⽀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3.国际收⽀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三)国际收⽀的调节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外贸政策
(1)国际收⽀的特点
(2)国际收⽀平衡表的构成
(3)国际收⽀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4)国际收⽀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内部资料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
【37】.投资银行(P249)(三级重点)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1、投资银行的界定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19.4多选题
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
(1)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2)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3)优化资源配置
(4)促进产业集中
投资银行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的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成为产业集中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真题演练 19.4多选题】投资银行的基本智能有()
A、媒介资金供需
B、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C、优化资源配置
D、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E 、促进产业集中
【答案】ABCDE
3、投资银行的业务19.4单选题18.10单选
(1)证券承销业务(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行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资金的业务活动)——最传统与基础
的业务
(2)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基本业务
(3)并购业务
(4)资产管理业务18.10单选
(5)财务顾问与咨询业务(投资银行在公司的重大交易活动时提供的专业性财务意见)
(6)风险投资业务(对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进行的资金融通,风险大、收益高)【真题演练 19.4单选题】投资银行最为传统与基础的业务是()
A、证券承销业务
B、风险投资业务
C、财务顾问业务
D、资产管理业务
【答案】A
【真题演练 18.10单选】投资者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理财管理,这属于投资银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4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三、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2.以MS、Md、AS、AD分别代表货币的供与求、 市场的供求关系见图:
AS
AD
Md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Ms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5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三、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 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紧密联系,货币均衡有 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 ?但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 ⑴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货币 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6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三、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 ⑵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因此提出对货币 的需求;但这些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 部。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7
第四篇 宏观均衡
四、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 即货币需求只对利率 有影响,却不能通过 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 给。
? 见图: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8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二、市场总供求及其同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1.市场总供求 ?2.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 ?3.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四篇 宏观均衡
金融学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
第四篇 宏观均衡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二节 我国对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论探索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2
第四篇 宏观均衡
教学目的及要求
? 1.掌握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 2.掌握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 ? 3.理解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市场
9
第四篇 宏观均衡
1.市场总供求
?1. 在商品、服务市场上: ?市场总供给 AS,包括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 ?总需求 AD ,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2. 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品供应 +生产品供应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0
第四篇 宏观均衡
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的关系。 ? 4.掌握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 5.理解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 6.了解市场总供需均衡是“三平”理论追求的目
标。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3
第四篇 宏观均衡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3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三、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 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不是等量的; ?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 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 ?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影响; ?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 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 均衡目标。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4
第四篇 宏观均衡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二、市场总供求及其同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三、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四、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五、紧缩效应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 “面纱论”和马克思的“第一推动力”。 ?2. 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联系潜
?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 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 的作用。
? 货币供求决定均衡利
率水平 r0;或在均衡
利率水平上,货币供 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 衡状态。
? 见图: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7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 3.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 变量,即由货币当局 决定,货币供给成为 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2.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
?(1)市场总需求,其构成有四:消费需求 C、投 资需求I、政府支出 G、出口需求 X。设总需求为 D, 则:
D=C+I+G+X ?(2)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货币 。
?如果由货币供给承载的总需求可以保证产出得 以出清,说明货币供给是适当的。由于银行贷 款调节货币供给规模,从而也说明银行信用的 掌握也适当。
?这两种情况在我国经济中都曾发生过。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2
第四篇 宏观均衡
3.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
? (1)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 从根本上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 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这是 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发点。
5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1.货币均衡(money equilibrium ):是指货币供 给满足货币需求,即: Ms=Md ?货币非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超过或者满足不了 货币需求,即:
Ms≠Md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6
第四篇 宏观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 (2)从微观角度来看,宏观货币需求是通过微观主体对 货币的需求体现出来的。
?只有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才能直接引出货币供给;能 否使货币供给为流通所吸纳,也取决于微观主体对货 币的需求。
?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有独立性,因此,微观的货币需 求,其总和,在实际上并不总等于由市场总供给决定 的货币需求量。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11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篇 宏观均衡
2.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
? (3)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 一种情况是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 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 币供给,这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
?另一种情况是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 或产生财政赤字,要求银行信用予以弥补,或 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直接投放过多的货币。 结果货币供给过多并从而造成总需求过旺的局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