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20个课时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20个课时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课程背景分析1. 教学目的和意义分析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包括课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的重要性。

2. 学科知识和技能要求分析对本课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确定1. 知识目标设定设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和深度,明确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2. 技能目标设定确定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要求,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3. 情感态度目标设定设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安排1. 教学内容及其组织对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和组织,包括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的布置等。

2. 教学步骤和课时安排设定教学步骤和课时安排,包括课前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例演练等环节的安排和时间分配。

四、教学方法选择1.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选择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案例法、讨论法等。

2. 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确定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合理组合和衔接,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实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为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六、教学过程管理1. 课堂管理和教学指导对课堂管理和教学指导进行安排和实施,包括教师角色定位、学生角色定位、互动氛围营造等。

2. 教学效果评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包括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

七、课程总结和展望1. 教学反思和总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未来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2. 未来教学展望对未来的教学进行展望和规划,包括课程改进和教学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以上是20个课时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具体主题或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具体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围绕……(具体主题或内容)展开。

2. 教学重点:……(列举教学重点)3. 教学难点:……(列举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具体导入方式)(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提出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问题)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按照教学目标,逐一讲解教学内容)(2)学生互动:……(设置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等环节)(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3. 巩固练习(1)课堂练习:……(设计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练习题)(2)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4. 总结提升(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2)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课后作业)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2. 小组互评:……(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2. 教学不足:……(分析本节课存在的不足)3. 改进措施:……(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下是一个具体的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示例:课时:小学语文三年级《秋天的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秋天的雨》展开,通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下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2、教师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2、检查自读情况:(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1、读生字(词)卡片;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课堂练习郊( )坦( )攻( )设( )检( )记( )效( )担( )功( )没( )俭( )纪( )五、作业:1、完成书写练习;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较佳答案。

大班教学设计方案两课时

大班教学设计方案两课时

课时一:动物王国初步探索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王国简介2. 常见动物的认识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王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去动物王国探险呢?2. 动物王国简介(1)教师讲解动物王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展示动物王国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王国的环境。

3. 常见动物的认识(1)教师展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动物特征。

(3)教师总结,强调动物的基本特征。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动物王国的特点和常见动物的特征。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了解动物,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

课时二:动物王国深度探索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深入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2. 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吗?(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铺垫。

2.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1)教师展示几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3)教师总结,强调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3. 动物保护的重要性(1)教师讲述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的意义。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的建议。

(3)教师总结,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以及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是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是一个课时教学设计的示例,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回答这个题目。

课程信息: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课时长度:40分钟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垂直角、同位角和内错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角的性质来证明与解决问题。

课时设计: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角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角的兴趣。

-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角的定义和性质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回顾已学知识。

2. 探究(1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 学生与同桌合作,共同思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归纳整理角的性质。

3. 讲解(10分钟):- 教师概述角的性质,包括垂直角、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定义和特征。

- 教师通过举例子,并结合实际问题,向学生解释角的性质如何应用于解决问题。

4. 实践(10分钟):- 学生通过完成一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角的性质。

- 教师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5. 总结(5分钟):- 学生总结所学的角的性质,并归纳关键点。

- 教师再次强调角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6. 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角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这个课时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探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性质,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导入和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帮助他们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最后,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1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1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1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课题:《初春》1课时课型:上课日期:作者:单位:新授《初春》1课时课前预习:自读诗歌,积累文中生字、生词,了解作家王宜振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新课标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同时还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

学习目标:1.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培养诗歌阅读能力,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评价任务:1.识记字词、作家作品常识。

2.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朱自清先生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美在2、林斤澜先生钟情于北国春风,是因为北国春风。

(学生回忆课文,填空)二、和朱自清先生的《春》对比,学习王宜振的《初春》(一)、整体感知,读《初春》1、从诗中勾画出作者着力描写了初春的哪些景色?(学生边读边画)明确:毛毛雨、小树、新芽、新叶、蝴蝶、蜜蜂、蛙鸣、风筝等。

2、为什么这首诗有一种强烈的清新感?明确:本诗都是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3、朱自清先生的《春》和王宜振的《初春》有哪些相相似之处?(学生对比阅读两篇文章)明确:(1)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文字风格都细腻、清新、俏皮。

(3)都五官开放,多角度描写。

4、读《初春》思考:语言风格想象特点明确:语言风格:清新活泼想象特点:想象的导向都是美化,美好的事物都是孩子气的,天真的。

《9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字9和其他数字的加法运算;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学习数字9和其他数字的加法运算方法;2.练习加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3.小组合作,进行游戏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通过以下问题导入新知:如果已经知道9加几是多少,你能猜测9加10是多少吗?请思考并发表你的观点。

2. 知识讲解和示范•教师通过黑板或投影仪展示数学算式:9 + 3 = ?,并逐步讲解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教师示范如何进行数字9和其他数字的加法运算;•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示范,口算计算几个简单的加法算式。

3. 训练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计算一些数字9和其他数字的加法运算;•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加法运算方法;•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4. 游戏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含数字9和其他数字),让学生自由组合和计算加法运算;•每个小组完成加法运算后,将答案向其他小组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合作和竞争,设置奖励机制,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5. 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加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运算的规律,如何利用已知的数值进行运算;•学生将总结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互动的情况等。

2. 练习成绩•对学生进行练习成绩的评价,包括书写规范性、准确度和运算速度等。

3. 游戏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加法运算的运用能力等。

4. 反馈和建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

课时教学设计(6篇)

课时教学设计(6篇)

课时教学设计(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经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实在行动实施方法细则,步骤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课时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引导书写“名、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留下的纪念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帮忙同学树立爱惜公物、爱惜建筑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它甜甜地笑了?从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实在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纪念亭子名字应当台阶四周旁边五颜六色甜甜地笑小伙伴,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指名一行一行读,齐读。

二、感悟纪念(一)由课题《纪念》引出文中有关纪念的句子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一间小亭子,它们都想为本身亲自盖的亭子留个纪念,(板书课题:纪念)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围绕纪念这件事说了许多话,请你本身读读课文,找出有“纪念”这个词的句子。

同学读课文找句子。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当留个纪念。

”小刺猬说:“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梅花鹿说:“这才是应当留的纪念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二)了解小熊等小动物们的纪念(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当留个纪念,(板书:小熊)那么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本身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去找一找。

(出示第二自然段)2、组织汇报交流:(小熊刻名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出示句子:它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本身的名字。

小熊的名字刻在哪儿?老师在“大石头,刻,名字”下加红色的点,并板书:刻名字(小猴等小动物写名字)出示句子: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本身的名字。

咏雪教学设计方案两课时

咏雪教学设计方案两课时

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咏雪》这首诗的朗读技巧,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雪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重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掌握诗的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咏雪》诗歌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诗歌朗读示范录音。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雪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雪的诗句或故事?3. 引出课题:《咏雪》。

二、初读诗歌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错误。

三、精读诗歌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 解释诗歌中的生字、难词。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讨论交流1. 讨论:诗歌中“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句话中的比喻有什么特点?2. 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五、总结1. 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准备第二课时的展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诗歌的朗读和内容。

2. 学生展示第二课时的作业:背诵诗歌。

二、深入解读1.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2. 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

三、朗读示范1. 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节奏的把握。

2.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四、拓展延伸1. 让学生创作关于雪的诗歌或作文。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情感体验。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诗歌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咏雪》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步骤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步骤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步骤第一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在开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出示相关题目进行检测。

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步:引入新的知识点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或者引用相关实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新知识。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素材,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先前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第三步:开展教学活动在介绍完新的知识点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小组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第四步:巩固和扩展在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扩展。

这一阶段可以利用习题练习,作业布置等方式来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分享等形式,对一些特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解释和扩展。

这一步骤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在教学活动的末尾,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或者进行小结等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学生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步:布置作业在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布置相应的作业。

作业的设计应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一致,可以通过书写练习、思考题、课外探究等形式。

通过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的步骤包括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入新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巩固和扩展、总结和反思以及布置作业。

这些步骤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方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方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方案的区别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方案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所制定的两个重要文件。

两者的区别在于内容的层次和时间的长短。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全面系统地制定教学活动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方面的计划。

它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性文件,是为了保证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而进行的详细规划。

教学设计一般是从整个学期或学年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包含多个课时。

教学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强调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课时教学方案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和步骤,制定出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步骤和安排。

它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实际上课时教学的操作指南。

课时教学方案将教学设计的内容分解为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例如教材选择、教学步骤、教学策略、教师角色等。

课时教学方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和操作,力求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高效。

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整个课程规划和安排的大框架,而课时教学方案则是在这个框架内的每节课的具体安排。

教学设计强调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性,适用于长期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而课时教学方案更注重细节和实施细致化,适用于具体课时的教学实施和操作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然后将教学设计细化为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方案,具体制定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

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教学科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和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实际教学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订。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方案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制定的两个关键文件,二者在内容层次和时间长短上存在区别。

教学设计是整个课程规划和安排的大框架,包含多个课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而课时教学方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为每一节课的教学步骤和安排,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和操作。

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课时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技能,能够理解并参与课堂活动。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设计为1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XX老师,具备丰富的XX领域教学经验和课堂管理能力。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XX概念,并能够运用XX方法解决问题。

- 学生能够运用XX技能完成XX任务,达到XX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XX能力。

- 学生学会运用XX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对XX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XX概念及其应用。

- XX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2、教学难点- XX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 XX技能的熟练运用。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与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课程主题相关的问题。

- 设计一个简短的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课程主题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系统地介绍新知识,强调关键概念和原理。

- 通过示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

-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问,鼓励学生参与,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某一问题或任务进行合作探究。

- 教师提供指导问题或探究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

- 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4、巩固练习(10分钟)-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 练习题应包括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案例(最新3篇)

教学设计方案案例(最新3篇)

教学设计方案案例(最新3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最新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的】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相互切磋。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善待动物,尊重生命。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可能喜欢体育的同学都知道,2002年1月份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上,当时赛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运动员你来我往打得非常激烈,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只小鸟飞进了赛场,而球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它,当时小鸟惨叫了一声,跌落到地上。

本来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球击伤小鸟的事情纯属偶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运动员马上停止了比赛,跑到小鸟跟前,当他发现小鸟已经死去的时候,痛苦地跪在地上,默默地祈祷了许久,才重新投入了比赛。

现场的观众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是有人说这未免有些小题大作了,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人类还有着最亲密的生存伙伴,那就是动物。

那么人和动物之间,到底能不能建立起相互信赖、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呢?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就告诉了我们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1、多媒体展示,扫除生字障碍。

2、听课文录音,请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请学生用喜悦的语气读自己喜爱的片段,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

三.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大屏幕上显示研讨问题):⑴我和小雏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⑴《珍珠鸟》这篇散文写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但却感人至深,那么这篇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画面是哪一幅?为什么?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讨,之后全班各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一些近义词,会用“欣赏”“津津有味”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理解能力。

2.了解小守门员和观众的外貌、动作、神态,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明确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油画作品:教材中出现的这幅油画,是前苏联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

它生动地表现了一群孩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的一场小足球赛。

2.明确看图学文的目的:学习“看图学文”这类课文,要求同学们把看图和学习课文相结合。

通过看图,进一步培养我们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借助短文明确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帮助同学们在头脑中浮现文字所描写的画面。

3.初读课文,纠正生字读音,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①注意多音字读音:课文中出现了四个曾学习过的多音字,教师可以借初读课文提醒学生加以注意。

如:“空地”的“空”,应读“k^ng”,不要读成“k#ng”的音;“要数那位大个子叔叔”的“数”,应读“sh(”,不要读成“sh)”的音;“蝴蝶结”的“结”应读“ji6”,不要读成“ji5”的音;“不相干”的“干”应读“g1n”不要读成“g4n”的音。

②课文中多次出现带儿化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正确。

如:“这儿”“两拨儿”“小男孩儿”“小女孩儿”“快点儿”“那儿”“一块儿”。

③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应该读轻声的字音。

如:“地方”“阵势”“小弟弟”“小妹妹”“大个子”“叔叔”“那个”“身子”“眼睛”。

教学设计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合理分配课时的一种安排方案。

课时安排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下面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课时安排。

一、根据教学目标安排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总目标,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在进行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解,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小目标。

小目标分解后,教师应根据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每个小目标所需的具体时间。

课时安排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合理分配课时,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

二、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确定每一节课所需的具体时间。

通常情况下,简单和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较少的时间,而复杂和需要加深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此外,在课时安排中,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分散性来考虑,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冗余。

三、根据教学方法安排课时: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在进行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区分课时的安排。

例如,在授课环节中,可以采用讲授、演示、问答等方式进行,这些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游戏等方式进行,这些可以安排较短的时间。

此外,还可以根据课堂活动的设置和课堂氛围的调动来安排课时,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的核心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下,合理分配课时。

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并按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排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确定每一节课所需的具体时间,并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冗余;要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要求,将课时安排分为授课环节和课堂练习环节,并根据课堂活动和课堂氛围安排时间。

教学设计教案(优秀7篇)

教学设计教案(优秀7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教学设计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

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㈠猜谜揭题,引入新课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2、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电视。

可他们家看电视很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看电视》这一课吧!把板书写完整。

㈡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

2、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字连成词。

)把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并交流认字方法。

4、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本课易错的字音有:(全、精等)⑵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⑶出示单个字让学生认记。

⒌学写生字关、完、写(读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练写)⒍读课文,争当朗读小老师。

㈢练习巩固。

⒈读词语练说话。

全家人奇妙却精彩球赛关掉没完没了换频道球员们写字音乐舞蹈第二课时㈠情境导入1、读这首节奏鲜明的诗歌。

2、读后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写全字。

㈡读文帮老师开火车1、爸爸爱看却换成了奶奶爱看却换成了我们一起为妈妈换成了2、学写爸爸的爸㈢重点质疑,讨论解答。

1、引导生质疑为什么爸爸爱看足球却为妈妈换成戏曲?为什么奶奶又把她爱看的戏曲换成足球?我们为什么又提议为妈妈换成音乐舞蹈?2、讨论解答。

(师小结:我们家看电视真奇妙!)学写家3、谈感受,悟文情。

课时教学设计模板(汇总3篇)

课时教学设计模板(汇总3篇)

课时教学设计模板(汇总3篇)1.课时教学设计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猫》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都是关于动物的文章,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猫》作为老舍的一篇散文,作家主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刻画了大猫性格的古怪和小猫的活泼顽皮,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着作家对猫的喜爱和关切,朴实的语言把猫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写得十分真实动人。

在《猫》的第二课时中,我把了解作家通过具体事例突出大猫古怪性格,感悟作家对猫的喜爱和仿写文章重要段落,感受作家的独特表达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理念课堂中我以大猫性格的“古怪”作为线索,通过整体感知和具体感悟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句,想象说话,体会情景,让学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猫的性格,了解作家采用具体事例来刻画的猫性格特点的手法,感受作家在字里行间对猫的喜爱之情。

为使学生能够了解并仿写作家的独特表达,我引导学生分析句式,探索表达结构的文字密码,并且说写结合,让学生能够由仿到创,写好人物和动物的复杂特点。

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作家通过具体事例突出大猫古怪性格。

在品析词句中感悟作家对猫的喜爱。

2、体会第二自然段作家的独特表达,并尝试练笔。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家通过具体事例突出大猫古怪性格,感悟作家对猫的喜爱。

2、难点:体会第二自然段作家的独特表达,并尝试练笔。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回忆小猫可爱活泼1、板书:猫2、播放图片: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些小猫么?3、这些是老舍家里满月的小猫,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这么顽皮、淘气的猫,在老舍眼中,确是——引读:5、那作者眼中的大猫性格如何?让我们翻开课文,一起去看看。

二、整体感知,分析大猫的古怪性格(一)整体感知猫的古怪1、快速浏览文章的第1-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围绕哪一句话写的?(1)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古怪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2、默读文章2-4自然段,请你找出描写猫性格特点的词语。

教学设计方案(最新5篇)

教学设计方案(最新5篇)

教学设计方案(最新5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产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把自己看到的秋景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做到注意听别人讲话,能较清楚地用普通话说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课前准备1课前由家长带孩子到野外玩耍,收集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照片或采集的果实。

2老师课前准备许多有关秋天的词语卡。

3一幅秋天的图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听歌曲《秋风起》。

说说这首歌唱了些什么。

2对!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多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呀!它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二、创设情景,集体交流1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秋姑娘走过丰收的田野,走过瓜果飘香的果园,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色。

请把你们照的相片和收集的。

图片、秋天的果实拿出来,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相机点拨指导)。

2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

请小朋友们听仔细,等会儿我们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引导全班同学用心倾听,积极评价。

)3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收集到了一幅秋天的图画。

请你认真地看一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有意设问,多方进行交流。

师:你从哪里看到秋天来了?生:树叶黄了,说明秋天来了。

师:说得好!老师送你两片写有“树叶”、“黄”的叶子词语卡。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苹果红了”、“菊花开了”、“稻子熟了”、“枫叶红了”、“燕子南飞”……师:孩子们,想一想,现在刮的风叫什么风?生:秋风。

师:现在下的雨呢?生:秋雨。

师:孩子们真聪明!奖励你们“秋风”、“秋雨”的词语卡。

师:人们常说“秋风秋雨渐渐凉”,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三、拓展交流1孩子们,咱们到校园里再找一找秋天吧!如果你找到了,可以告诉同伴或老师。

2(回到教室)大家到校园里找到了秋天,谁都觉得自己是秋天里的一员啦,是吗?在这里,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几个赞美秋天的词语呢。

看谁能猜一猜,拼一拼,认一认,谁先读出,就把这张卡片送给他。

(秋风送爽,落叶沙沙,春华秋实,秋风红叶)教学设计方案篇二教材分析: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1..定语从句where、when、why(The Attributive Clause --- where, when, why.)
2.学会使用定语从句(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prep.﹢which or the Relative Adverbs: where, when,and why.)
3 学会写一篇关于伟大人物的文章( .Learn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great person.)
3.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词汇:period, advise…on, continue, fee, fare, gold, be worried about, out of work, stage,vote, position, accept, violence, as a matter of fact, blow up, put in prison, equal,make + O + adj, imagine, in one way, blankets, degree, allow sb to do, guard, stop from, educated, come to power, beg for, terror, fear, cruelty, reward, rights, be proud to do.
②句子※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Nelson Mandela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 P34
※Sadly, I did not have it because I was not born there, and I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would become out of work.
※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in Johannesburg. P341.
※We were put in a position in which we had either to accept we were less important, or fight the Government.
※Only then did we decide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only then 此处引起倒装句)
③语法:when, where, why引导定语从句
where 表示地点,只能跟在表地点或场合的名词后。

when表示时间,只能跟在表时间的名词后。

why表示原因,通常跟在reason后引导定语从句。

④话题:◎谈论Nelson Mandela
◎谈论学生自己心中的名人是怎么样的
2.过程与方法:①问一些关于名人的问题,展示一些名人的图片和资料,引出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