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教案7篇

《教学设计》教案7篇篇一: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的例7。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购买不同价格物品的情景中,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的问题。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认识用小数标的物品单价、加法含义及元、角之间的换算。
)解决简单的购买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及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单位的人民币相加。
教学过程:一、提供购物场景,复习引入课题1.师:小朋友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认识了商店里物品的价格、还学会了怎样换人民币,你们知道人民币有什么用途?(买东西。
)今天我们就应用前面所学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来解决买东西的问题。
2.师:“瞧,商店里有这么多东西,你们会认这些商品的价格吗?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两件物品跟同桌说一说它的价格。
”请几个学生进行反馈。
〔改变课题名称,变“人民币的加法计算”为“买东西”,紧扣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容易理解,还数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商店里的物品都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说价格,达到复习旧知的效果,为本节课的新授打下基础。
〕二、模拟购物情景,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人民币的加法计算1.创设情境,出示3种气球(圆形、葫芦形、心形),并简单认识3种气球的形状及价格。
(1)提出问题:老师发现这个商店里卖气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几种气球?他们分别要多少钱?你们喜欢气球吗?老师想买两个送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你们说我可以买哪两个?(2)分析问题:小组讨论猜一猜老师有可能买哪两个气球,有几种买法?(3)解决方案:反馈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在表格内表示出来。
买东西要买的物品一共要多少钱?圆形、心形5角+8角=13角=1元3角葫芦形、心形1元2角+8角=2元圆形、葫芦形5角+1元2角=2个圆形5角+5角=2个葫芦形1元2角+1元2角=2个心形8角+8角=2.尝试人民币的简单加法计算。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5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5篇)教案的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味人性的美与丑2.学习文章使用的对比手法在人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3.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二、重点、难点的突破:以分组讨论、编故事的形式显示人物性格的对比写法和小说的结局艺术三、教学流程:1.由作者、文题、体裁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小说,这就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写的《窗》。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3.用一句话说明从小说中你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学生:美与丑;对丑恶灵魂的无情鞭挞和对美好心灵的热情赞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4.这一篇小说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儿?(学生:最后一句话)——“短篇小说是写高潮的艺术,小小说是写结局的艺术。
”5.假如这时又进来一位病人,将会发生什么故事?(编故事,分组进行)6.为什么这样编?有没有依据?结局坏:“纹丝不动”§9结局好:“他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样想”§6(良知未完全泯灭)7.由此总结出两个人物性格:私欲膨胀,冷酷无情;关心他人,道德高尚8.为什么将两个人物对比着写?(扬善贬恶)9.讨论结尾:“窗”是心灵的窗口,“墙”是道德的丰碑,如果写窗外不是一堵墙,而是公园,那里确实有……有什么不好?四、学习情况检测练习:迁移训练:续结尾“第二十一位应聘者”五、布置作业:创作一篇小小说,注意结局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六、教后反馈、反思得失:教学设计方案篇二一、教材分析《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
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
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体育课安全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树立在安全的环境中参加体育锻炼。
3. 情感目标:学生乐意听讲,并能积极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重点:体育课要注意的事项教学内容:1、上体育课时,学生着装要适宜运动,要求穿运动衣、运动鞋,不携带小刀、钥匙、别针等尖锐、硬质物品,不佩带徽章、胸针等饰品。
2、进行运动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伤害。
3、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掌握自我保护的要领,不准离开教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
要服从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的安排,根据规定的教学练习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练习和活动。
严禁学生在课堂上打闹,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安全行为。
凡不按要求进行活动而造成自伤或他伤者,后果自负。
4、不到有危险的场地去活动,不用有危险的器材设施,不做有危险的动作。
5、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前,需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或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同时报体育老师。
6、在进行投掷项目练习时,学生要严格按教师发出的投掷和拾拣器材信号进行练习。
严禁相互对掷练习。
无器材的学生应远离投掷区,拣拾器材时,应持器材返回投掷区,禁止抛掷回投掷区。
7、学生生病或者体质特异不能参加体育运动时,要主动报告老师,同时不得参与跳远、跳绳、打篮球、足球、掷铅球或田径赛跑等体育活动。
8、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或中途休息期间,如有学生受伤或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马上报告老师。
9、全体同学都要发扬相互尊重、互助友爱、相互包容的风格,严禁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
如果违反将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0、讲究运动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上课前后一小时不饮食,不大量喝水;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
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应积极整理、放松。
教学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在体育课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行为,确保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彩6篇)

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彩6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篇一《爱劳动》2.以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洗手绢》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哎喽”要唱得俏,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轻松柔和。
录音机、磁带一、师生问好二、复听《摇篮曲》导入新课小朋友长大都靠父母亲的辛苦培养,那么我们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三、聆听《劳动最光荣》1.教师导入:“你在家里帮妈妈做些什么家务活呢?”2.学生回答:“拖地板,擦桌子,洗衣服,烧饭……”3.聆听音乐小动物们很爱劳动,听听哪些小动物很勤劳啊?4.学生跟音乐进行律动可以是模仿小动物的劳动,也可以是模仿在家中帮妈妈做家务时的动作5.复听音乐四、表演《洗手绢》1.导入,讲讲一个热爱劳动的小朋友的故事。
2.学念儿歌《洗手绢》教师边简笔画,边念歌词3.做律动洗衣服的动作,念“哎喽哎喽哎喽哎”“哎喽哎喽哎喽哎”“哎喽哎喽哎”4.聆听音乐做律动5.演唱歌曲《洗手绢》师生对唱歌曲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教学设计方案范例篇二教学目标:一、品察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二、认识“金钱置于亲情之上”的主题。
三、欣赏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作者)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短短的一生当中,写了6部长篇小说300多个短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写法国中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的精神的堕落。
二、分析情节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小说的情节分为四部分,并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提示:(小黑板)开端:()于勒发展:()于勒高潮:()于勒结局:()于勒明确: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恨)、躲于勒2、思考:①情节从什么地方开端?这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如何?②于勒去美洲后,故事情节有了怎样的发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什么变化?③船上巧遇是高潮。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大家坐的这么端正,那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寓言,男女生比赛。
出示图片(画蛇添足、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引出课题《南辕北辙》。
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1、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2、仔细观察“辕”和“辙”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车子旁,肯定与车有关。
)3、解释字面意思。
(南辕北辙:车子要像南走,车轮反而北行。
)4、南,目的;北,行动三、再读课文思考:《南辕北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出示第10段第一句,“硬”字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个字,石字旁,石头硬不硬,可比石头更硬的就是这个固执的人了!是啊,多傻,多固执啊。
他硬要往北的原因是什么呢?马跑的快?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把不懂的词标上问号)4、那个人连续说了三个没关系,课件他有多固执啊,如果这人是你朋友,你要对他说什么?(即使……也?尽管……但?无论……都)四、归纳总结大家对他的劝告,他不予理睬,最终导致的结果(出示最后一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目的和行动要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五、拓展交流1、生活中有什么事是一定要避免“南辕北辙”?2、小故事大道理,带来视频(魏国大臣季梁劝阻魏王攻打赵国的念头)3、出自于这本书《战国策》4、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南辕北辙这种错误,不管做什么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教学设计方案篇二活动目标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

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一活动目标1、在探索同数分解规律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使幼儿感受同数分解的数量关系,理解同数分解的实际意义,了解大数对小数的包含关系。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操作学具:人手一份与课件相配套的6朵小花卡片;人手一份10以内不同数量的蝴蝶卡片。
课件:与操作活动和游戏结合使用的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一、问答游戏“编花篮”,复习6的分解组成。
师:“今天我们来玩编花篮的游戏好吗?小朋友编的数和老师编的数合起来是6.”师:“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采花甜,我编1,你编几?”幼:“你编1我编5,1和5和起来是6.”二、分花操作游戏使幼儿发现6的同数分解。
1、出示电脑动画6朵花,引导幼儿学习。
2、师: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幼:花朵师:一共有几朵花?幼:6朵花。
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幼: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
(幼儿很容易的发现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3、游戏“分花”,使幼儿通过操作学具能够找出6的同数分解。
师:“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相同的6朵花,请小朋友根据特征将它分一分,看看都能分成几和几?”幼:6能分成3和3,6能分成2和2和2,6能分成6个1.(幼儿找出了6的所有同数分解。
)4、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5、引导幼儿观察组成式发现同数分解的特点。
师:“在这三个组成式中,有一个小秘密,谁发现了?”幼:有6个1.幼:1是一样的。
幼;1、2、3都比6小。
(幼儿都能发现同数分解的部分数相同。
)教师小结:这三个组成式有的分成两部分,有的分成几部分,它们的部分数都相同,而且都比总数小。
象这样把一个数分成相同的几部分的分解组成叫同数分解。
6、出示电脑动画,区分同数分解与其他的分解组成。
请幼儿找出哪些是同数分解,哪些不是同数分解。
(幼儿能正确的找出同数分解。
)三、游戏“蝴蝶找朋友”,通过操作学具使幼儿发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1、教师为幼儿准备不同数量的蝴蝶,请幼儿找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课程设计方案(15篇)

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方案(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方案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2)理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3)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等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课堂设计:1、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关于“猫和三叶草”的案例,引入本课件的教学。
在社会中,借用最近热映的《同桌的你》电影中主人公提到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以及“蝴蝶效应”,让同学们讨论人类社会中普遍联系的生存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
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著名论断作为本阶段课堂讨论的结束语。
2、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导引,引入哲学上对“联系”范畴做出的定义。
3、以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引入联系客观性的特点。
引入古人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例子加以详解,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例子,并展开讨论。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幸运数字等等。
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的,恋爱中的情侣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4、由此引入联系的普遍性的特点。
播放视频《十分钟看懂金融危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证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存的紧密度和普遍性。
5、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偏西是多种多样的,引入联系的多样性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论证。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精选8篇)_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小分组的教学组织,降低个体学习的难度,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其在分组内或分组之间充分发挥起技术应用特长,带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各有所得。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通过“交流讨论”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感性认知。通过“归纳概括与设计拓扑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括,为学生对感念的理解搭起一个支架。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师要做好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归纳知识要点和适时反馈。对于学生的分组,由于是第一节网络课,可以从简单入手,按原始座位2人一分组,方便控制与管理。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_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初步树立设计意识,培养简单的设计能力。
《会变的盒子》这课,我抓住课题中的“变”字,以《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通过这些综合学习和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过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
”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形成积极探索和独立思考问题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以兴趣为前提,在轻松、自然、独立的学习氛围中,把教师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由浅入深地进行实践与创新,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获取学习的经验。
二、教材分析教材第21页左上方的“小体验”栏目,旨在让学生通过拆解旧盒子并反折成新盒子这一过程,探究纸张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了解纸盒各部位的作用,为制作纸盒娃娃作准备。
接下来,教材通过六张图片,分五步介绍了如何用拆、画、剪、折、贴等方法制作纸盒娃娃。
第22页展示了七幅学生作品。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中哪些地方巧妙应用了本课所学,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启发学生联想还可以运用哪些以前学过的制作方法,结合小纸盒原有造型,设计出有趣的作品。
这些作品可以是课本剧中的角色,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还可以是笔筒,杂物盒等小摆件。
本阶段的学生对折、剪、贴、画等基本方法并不陌生,在之前的美术课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根据图示动手制作的经验,对纸盒造型有一定了解,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工、装饰纸盒。
但是,他们对于纸盒的基本构造,以及盒子是怎样从平面到立体的制作过程少有探究。
学生对拆解纸盒抱有极大热情,但是能否把拆开的盒子反折成新的盒子,对他们将是一个考验。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篇1【方案一】〖教学角度〗说读──以多角度的“说”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主要教学步骤〗1、播放配乐朗读,凝神、静听、感受。
用概括性语言说感受。
2、自由诵读:教师导引:本文是一首抒情散文诗,也是一幅富有流动感的画。
用描述性语言说画面。
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具体描绘暴风雨孕育图、暴风雨迫近图、暴风雨来临图。
3、教师提出“我为课文配插图”的创意。
学生分组给三幅图配画。
4、展示优秀插图:用解说性语言说“图”。
解说中,教师设疑探讨,如不画海鸥、海鸭、企鹅怎样?画面色彩、比例调配有何特点?三幅图主体与背景有何变化等,以领悟画意,探讨手法,挖掘海燕形象的典型意义。
5、在理解内容、把握形象、明确手法基础上诵读回味。
用抒情性语言表达对海燕的赞颂之情。
【方案二】〖教学角度〗写读──独立感知课文材料,将个性化阅读体验用“写”进行表达。
〖主要教学步骤〗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朗读兴趣。
2、自由朗读。
要求放声动情,读出诗情、诗意和诗味。
3、组织“写”的层进训练。
分块操作:⑴引导对朗读技巧、语言妙要、手法运用作“赏析式”评写:①读评重点字词句段,就重音、语速、停顿、层次、情感作标注,写朗读要领提示。
②选读喜爱的语句,揣摩品味,写“一句话的品评”。
③研讨对比、烘托、象征手法的妙用。
写“一段话的手法评析”。
⑵就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写”:①给本文拟写副标题;②写一句话的海燕素描;③发表一则“海燕的宣言”;④抒写海燕(或其他海鸟)启示录。
4、写作,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篇2学习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独立读懂课文第二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的。
3、在同学互相学习,质疑、解疑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自选商场的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五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有这么多人听课,彭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我充满了自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看到题目,你都知道些什么呀?(谁鼓掌?给谁?为什么?)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把课文读懂才行。
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文: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对照拼音,把不认识的生字读准。
2、同桌合作读: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
现在同桌互读课文,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听的同学当好小评委。
评: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同学分别举手示意,咱班同学真是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3、齐读字卡:生字掌握得这样好,生字宝宝可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有信心把字读准吗?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4、词语中复现生字:生字掌握的这样好,不服气的字宝宝可带着伙伴来考验你们了,还能认识它们吗?(全班开火车读,强调多音字调、落,)谁能做好上课认真听讲的姿势?5、句子中复现生字:就知道这些问题难不倒你们,这次淘气的字宝宝又来到句子家族了,这次还能战胜他们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课件)6、认读要写的字:哇,你们太棒了。
这次生字国王可动怒了,又派来几个字宝宝考查我们写字基本功。
我真担心你们要输给它们了!(课件)快找同桌读一读,试着给它们组个词。
7、写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⑴画字: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快速找出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课件展示,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
)⑵观察:找得真全面!现在我们就把这两种结构的字练写几个(课件)仔细观察,这3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指名回答)⑶练写:感谢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共同练写这3个字。
(强调势的笔画。
)⑷展评:谁来评一评他的字是否正确?是否美观?⑸练写共它字: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写字方法,把3个字中你认为写得不好的字再练写一个,然后把这两种结构中其它的字各练写一个,最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认读7个生字。
2、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教育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理念】以学生主体,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愉快识字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领悟遇事要动脑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以歌曲内容导入新课。
(板书:风)2、引导感受风的特点,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1、在活跃气氛中进入课堂学习。
2、感受风的特点,畅所欲言,产生兴趣,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引导进行“认朋友名”活动,集体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2、去拼音认读生字词语,以交朋友的形式读词语。
3、引导“魔方生字对对碰”活动,巩固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
4、引导应用词语,同时介绍识字方法,并组词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1、个别学生领读名字,初识生字。
2、进行“交朋友”巩固认读词语。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__x,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在“魔方生字对对碰”游戏中巩固生字。
(运用自己制作的生字魔方共同玩“你说我指”的游戏。
)4、练习应用词语,介绍识字方法。
三、读文感悟,领悟交流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画”的美丽。
3、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你喜欢谁的画?你从哪里感觉到风了?找出相关的段落重点学习。
(教师巡回参与,相机点播)4、交流汇报,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抓住重点词语,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六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
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同时也形象生动地突现了本组教材“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专题。
二、【学情介绍】本班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预习的好习惯,并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能在字、词、句、段、篇等各方面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质疑。
初步掌握了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点语句表达比较浅显的个人体会。
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太少。
三、【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3、以读引读: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历史故事。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中四字词语,理解体会画师说的那段话。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五、【教学重难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制作课件PPT2.学生准备(1)按要求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设计意图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听) 1、故事(心灵烛光)导入(PPT)2、顺势提问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读法3、就课题质疑(预设:别人没想到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事?),相机板书在黑板右侧4分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思) 1、初步检查预习:召集;多音字:禁,曲,数2、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整编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教学设计篇一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顺利实施和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本专业实施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设计课程概况1、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设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限定选修课程,它的文字教材名称为:《教学设计》。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录像课12学时,网上辅导9次。
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化教学的处方的一门学科。
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习理论、课程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方法等科学基础上的教学技术,也可以称为科学的技术。
它与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思想史、课程教学论、比较教育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等课程都有一定联系。
有些课程,中央电大的学员已在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习阶段中有所学习,有些课程作为本学科的前置课程或相关课程应该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安排。
例如,作为学习本课的基础,“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内容在专科计划中已有安排,“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作为该课程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综合素质,使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运用能力,适应教育发展、课程改革和培养实用教学人才的需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运用教学系统方法,设计、开发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以及“为学习设计教学”的能力;形成运用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理论设计学习目标、多种媒体组合教学传递、教学策略以及优化教学系统的能力;形成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和修订完善教学活动的能力。
2、本课程的要求⑴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对学习教学设计意义的认识,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增强改革观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
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二、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三、教学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方案篇2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育改革已经紧锣密鼓,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其教育的思想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素质为纲,作为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的物理教育,应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0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0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
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10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10篇)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蔡丽媛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理解“倒竖蜻蜓、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动物表演。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得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精心训练的结果。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欣赏3种动物表演的特点。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二三四段的写法,仿说一段话。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分享:请同学们欣赏小动物表演的节目。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刚才这些小动物表演的节目叫做“马戏”。
出示“_________的马戏”进行句式训练。
把学生说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揭示课题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个较好,说说为什么?(精彩)②板书“精彩的马戏”,朗读揭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和新词的音。
2、反馈检查:读词语。
三、再次朗读,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表演?动笔划下来。
2、指名交流: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表演?3、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场精彩的马戏都有哪些节目?4、选节朗读①你较喜欢这三个马戏节目中的哪一个呢?就请你选择这个马戏节目所在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②抽读,纠正字音,指导长句停顿。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猴子表演节目的句子。
指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读着这两个句子,你觉得猴子爬竿有趣吗?你从哪里读出它的有趣呢?请你找找有关的句子或者词语来说一说。
用△标出。
4、交流中读:理解“倒竖蜻蜓”理解:好奇、瞅。
5、研读第四句1)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观众,看着猴子那顽皮的样子,你会怎样?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哈哈大笑)3)朗读:让我们把观众的这种快乐之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格式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化学工艺
编制人:单小刚
编制单位:山西潞安职业中专
编制日期:2014年2 月20日
审核人:
系部主任:冯云峰
年月日
目录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四)教学组织形式
(五)教学材料
(六)说明
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案头
(二)教学过程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化工操作设备与维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学时:204
课程类型:核心课程学分:
所属系部:授课对象: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制定时间:批准人:
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是以化工单元操作各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设备为载体,结合学校实训条件设计七个学习任务将化工单元操作分成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成7个项目,每一模块对应一个学习任务。
采用行动导向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编制学习任务任务书、工作页、指导书。
在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中,最初是学习职业经验性知识,最终是基于经验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于理论知识及拓展知识的学习,先以工作任务按行动导向的方法组织经验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并融合必要的理解性知识。
课程知识目标:化工单元操作的任务和作用;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化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化工单元操作典型的化工设备及相关的化工工程实用知识;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在实际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职业能力目标:能够用工程和经济观点处理遇到的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问题;会筛选恰当的单元操作去完成给定的生产任务;在设计设备计算工作中能寻求出所需的经验数据以及适宜的公式;能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转,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应具有强化设备与初步创新的能力。
方法能力: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能立足专业,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具有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岗
位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16
16
16
16
16
16
4、教学进度表设计(此上课周数包含节假日,预计19周)
在理论和实践技能讲授过程中,坚持采用“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边讲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讲、学、练、做相互交叉,学做合一、理实一体,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任务实施阶段使用引导文教学法,让 学生根据《项目学习任务书》的要求, 引导学生独立工作。
引导文教学法
教学 方法
• 在项目总结与评价阶段主要采取“抽
查加压”、“激励与鼓励”的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抓住一切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起了“比学赶帮”的学习热潮; 随机抽查评价考核,通过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消除学生的惰性与侥幸心理,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项目,
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项目,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
的学习热情。
“抽查加压”、“激励与鼓励”
的教学方法
在任务引出阶段,我们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的
教学形式展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性,结合实际,学生根据提出的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方案的设计最后交由教师对所有方案进行评定,确定最佳方案并引出所需理论知识范畴。
“教、学、练、做” 四位一体教学法
5、第一次课设计梗概
(三)考核方案设计(考核方案必须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四)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具体安排方式等,如果是多位教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教师分工安排) (五)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六)说明
二、课程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一)教案头
(二)教学过程设计
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要求
1、课程能力目标设计: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对该门课程的各项目标要有全面、概括性描述。
特别是其中的能力目标,描述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可检验。
2、课程知识目标与认知过程设计:知识目标明确,主要的支撑知识应体现“必须、够用”原则,突出知识为项目、任务服务,为能力目标的实现所用。
认知过程设计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项目(任务)完成之后要有应用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提升。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在“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中,课程能力目标中的每项能力,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任务进行训练,并反映在“进度表”中。
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主要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经验,而是来自学生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工。
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时要区分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应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项目数量合适;具综合性、复杂性、覆盖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4、课程教学进度表设计: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力与知识)覆盖面、内容编排结构、学时分配合理。
每单元课程内容翔实、信息量足够大,整门课程顺序以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小、中、大项目编排合理,台阶合适,项目效果递进层次分明。
不能按教材章节设计,也不能按知识点设计。
每一次课的能力目标与该单元课教案中的能力目标相衔接。
能从进度表中看出整门课程的上课步骤、设计思路。
5、教学组织形式设计:要有利于“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根据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训练的组织形式,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
渗透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不仅要设计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还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指导组织形式。
由多名教师联合教学的课程,教师分工协作,指导任务明确,组织安排合理。
教师应主要按照“行动引导教学法”的思路组织教学,不是主要按照“知识逻辑推导法”的思路组织教学。
6、考核方案设计:体现过程考核、综合评价。
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
考核项目应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重点突出能力考核,要求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
在能力考核中要体现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特别是综合能力的考核。
要求
达到的能力目标要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考核方式要易于操作。
知识考核要以“对知识的运用”的考核为主,主要不是考知识木身。
考核安排应在进度表中体现。
7、教学资料组织设计:教材选用要体现高职特色,提倡使用按工作过程重构知识体系、项目编制符合工作逻辑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自编教材、讲义。
选用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适合项目训练使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