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备课
新老师怎么备课教案初中
新老师如何备课教案初中作为一名新老师,备课教案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一份好的教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能让课堂教学更加有序和高效。
那么,新老师应该如何备课教案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
一、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新老师在备课之前,首先要熟悉所教学科的全部教材和课程标准。
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为编写教案做好准备。
二、了解学生情况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新老师确定教学策略,使教案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四、设计教学过程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包括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1. 导入:设计一个有趣、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按照逻辑顺序,逐步讲解新知识,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巩固:通过各种方式,如提问、讨论、练习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4.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同时,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编写教案在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编写教案。
教案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
七、反思和修改教学结束后,对新老师的教案进行反思和修改。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新 论视 窗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数 学 教 师 如 何 备 课
河北 易县 实验初 级 中学( 7 2 0 赵 金英 04 0 )
新课程 理 念 指 出 : 堂 教学 是 师 生 共 同建 构 的过 课 程, 强调学生在合作 中学 习 , 注学 生的主 体地位 , 关 尊重 学 生 原 有 的知 识 经 验 和 基 础 , 应 学 生 的 自我 发 展 , 顺 鼓 励学生的个性 , 培养他们的创新 意识 和 自我探究 的学习 能力. 这样 的理念 下 , 师 的教学方 式 和学生 的学 习 在 教 方式都发生 了很大 的变化 , 师备课 的性质 、 教 功能 、 法 方 也随之 发生 了很大 的变 化. 么 , 那 面对 新课 程数 学教 师 该 如 何 备课 呢 ?
一
还 想 知 道 什 么 ? () 知 道 的 这 些 问 题 学 生 能 否 通 过 自 3想 主探究 、 动手实践 、 小组合作来 解决 ? () 4 哪些问题需 要 教师的 点拨 和 引 导? ( ) 5 哪些 问题还 需 要 拓展 与 延 伸
、
备 好 目标
传统备课 中学习 目标 的确定 是一 种知识 的预设 , 而 新课程要求达成学 生知识 与能力 、 过程 与方法及情 感态 度与价值观 三维 目标 , 通过 知识与技 能 、 并 态度 的结合 , 认知 与情感 的结合来 实现课 程 的总体 目标 . 因此 在课 时 学 习 目标 的制 定 和把握 上 , 了“ 除 双基 ” 目标 外 , 要 注 还 意两 个 问题 : 第一 , 一节课 都要 重视对 学生 进行 学 习 每 兴趣 、 习习惯 、 习方法 的培养 目标 , 实这一 目标 比 பைடு நூலகம் 学 落 教 给学生 掌握所 学 的知识更 重要 . 第二 , 每一 节课 都要 重视数学知识 向实践能力 转化 的教学 目标 . 因为学 生掌 握 了数学知 识 , 不等 于学 生能够 解决 实 际问题 , 并 更不 等于发展 了学生 的实践能力. 数学 知识要 转化为实 践能 力, 必须经历动手实践这一教学环节. 7的乘法 口诀 》 如《 课 , 的教学 目标定位 为 :1 经历 小组合 作总结 归纳 它 () 7的乘法 口诀 的过程 . 2 记住 7的乘法 口诀 , 用 口诀 () 会 进行相关的乘法计 算. 3 鼓 励学 生积 极参 与小 组合 作 () 学习 , 体验 自编 口诀成功 的乐趣.
新教师的备课准备工作计划
新教师的备课准备工作计划作为一名新教师,备课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它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资源的收集等方方面面。
因此,要认真准备备课工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1. 教学内容的准备备课的第一步是准备教学内容,这包括课程大纲、教科书、教学资料等。
要从学校提供的教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了解教材的结构和体系,确定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我要仔细研读教科书,了解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尤其是难点和重点。
然后,我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
2. 教学方法的选择备课工作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示范、实验、讨论、作业、检查等。
同时,我还会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资源的收集备课工作中,还需要收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料、教学用具和教学设备等。
在收集教学资源时,要认真选择、慎重评估,使教学资源真正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为此,我会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收集各种教学资料。
同时,我还会积极向同行请教,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和教学设备,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4. 教学环境的营造备课工作中,还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室内部环境的整洁、布置,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等。
只有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我会认真打造教室内部环境,布置好教学板书、教学工具和教学用具,使教室内部整洁,充满活力。
同时,我还会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教学评价的准备备课工作中,还需要准备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离不开的一环,它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查和记录。
新教师如何备课与上课
记录学生进步
及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和变化,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 价,培养其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 力。
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及时反馈
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及 时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
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个性化指导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
寻求同事或导师的建议和帮助
与同事或导师交流自己的教学经 验和困惑,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
议。
观摩同事或导师的课堂教学,学 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借鉴
成功的经验。
邀请同事或导师来听自己的课, 接受他们的评课和指导,不断改
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加教育培训或研讨会以提高教学水平
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 法。
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制定明确 、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 计划,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安排
、教学方法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 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如课件、教案、图片 、视频等。
讲解清晰,重点突
明确教学目标
01
在上课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保教学内容与
教学目标一致。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02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概念和原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03
在讲解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条理分明地阐述知识点之间的逻
如何更高效地备课
如何更高效地备课备课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备课工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如何更高效地备课呢?下面将从准备工作、资料整理、教学设计和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备课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在备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可以提前查阅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
其次,备课过程中的资料整理也是备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将教案、课件、教学素材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备课过程中能够快速、方便地查找所需资料。
此外,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备课模板,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内容,以便于系统化地进行备课工作。
第三,教学设计是备课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安排。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最后,备课后的反思也是备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如何更高效地备课,需要教师在备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合理整理备课资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及及时反思和总结备课过程。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备课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备课顺利,教学有成!。
新教师如何撰写教案
新教师如何撰写教案一、新课程下备课的基本要求1、心中有新课程标准。
2、头脑有教材内容。
3、眼睛里有学生。
教师的备课要与实际相联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研究实际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要激励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研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能动的主体。
4、手中有丰富的材料。
5、既备教更备学。
教师备课既要认真思考教法,如怎样引入教学,怎样设置教学情境,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
还要指导学生学法。
二、教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1、课题名称(说明本课名称及课型如:新授课、复课、讲评课)2、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确定三维目标——把握重点、难点、关键分解研究目标——层次分明、递进自然围绕三维目标——遴选素材、整合资源描述三维目标——要求具体、便于检验)3、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4、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研究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及其解决办法等)5、课时安排(说明属第几课时)6、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7、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8、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9、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内容)10、课后反思(课堂亮点、意外及处理,教学内容、方法与结构思考,教学中的败笔,教学理念的课堂呈现、课堂上的生成问题等)。
三、以下着重谈三方面的内容: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学过程如何设置,教学反思如何撰写。
(一)三维目标的确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解决学生学会的问题;过程与方法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情感、立场、代价观是解决学生乐学的问题。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立场和代价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教师备课与教案要求
教师备课与教案要求教师备课和编写教案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良好的备课与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备课与教案要求。
一、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备课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应该熟悉教材、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源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资源,挖掘有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
二、明确教学目标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知识基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此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设置适当的拓展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备课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确保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先导、导入、展示、讲解、练习、总结等教学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渗透性,让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备课时,教师应考虑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小组合作活动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体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实验设备等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注重课堂评价备课时,教师应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关注个别学生需求备课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如何认真备课
教师如何认真备课
1. 了解学生:在备课之前,了解学生的背景、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是很重要的。
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2. 研究教材: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同时,还应该了解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
3.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并且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4. 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5. 准备教学资源:除了教材之外,还应该准备好其他教学资源,如教具、多媒体资料、案例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6. 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考虑到教学的引入、讲解、练习、总结等各个环节。
教学过程应该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7. 编写教案:在备课的最后,应该编写详细的教案。
教案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内容。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认真备课需要全面考虑教学的各个方面,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进行教学活动备课
如何进行教学活动备课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前必须完成的重要环节。
合理、有效的备课能够帮助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以下是备课的基本步骤和一些建议:1. 确定教学目标在备课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并与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需求相匹配。
综合考虑教材要求、学生能力以及课程目标等因素,明确教学目标能够为备课提供方向。
2. 设计教学内容和顺序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顺序。
教学内容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确定教学内容的顺序,能够使研究过程更加有条理和连贯。
3. 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具备课时,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具。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教师可以准备课件、教学影片、教学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以及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教具。
合理的教学资源和教具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4. 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
教学活动和任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互动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预测学生反应和解决问题备课时,教师应预测可能出现的学生反应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了解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难点,能够提前做好教学准备,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6. 常规准备工作备课还包括一些常规准备工作,例如检查教学材料和教具是否齐全、准备好教师讲义和学生资料、复相关知识等。
7. 反思备课过程备课完成后,教师应当对备课过程进行反思。
评估备课的质量和效果,思考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备课策略。
备课是一项关键的教学准备工作,通过合理的备课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希望以上几点能够对你进行教学活动备课提供一定的帮助。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
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1.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
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
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
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
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
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
预设和生成的整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备课的新思维
的 是言 语 能 力 的培 养 和指 向 明确 的 思想 训 导 ,教 师 主 导着 整 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 自己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 个 教学 进 程 ,学 生 “ 配合 ”地 走 进预 设情 境 中 ,课 堂 呈现 出 从 而 最大 限度 地提 高 教 学 效率 。如 有 的教师 擅长 朗诵 ,他 就 封 闭 、单 一 、可 控 的特 征 ,教 师 备课 大 多着 力 于 对 教材 的分 可 以根 据 自 己的特 长 , 引领 学 生 在 品读 作 品 中体 味作 品语 言 ‘
维普资讯
备截戥
预 设 和 生 威 的 整 舍
新 课 程 理念 下 语 文 教 师 备 课 的新 思维
◎ 俞 若 英
“ 事 预则 立 ,不 预则 废 ”,教 师 要 l …堂 课 , 自然 研 读教 科 书 ,而 不仅 仅 就 一 篇课 文 或 是一 个 单元 解 析 教材 。 凡 : 好 少 不 得 课前 精 心 准 备 。备 课, 就是 上 课 之前 教 师 进 行 的课 堂 备 课前 ,教 师 要通 览全 套 教科 书 ,实现 对 整 套教 材 的 系统 把 教 学 设 计 。在 传 统教 学 中,语 文 教 师 往往 把 备 课 等 同于 分 析 握 ,理 解 编 者 意 图 ,把 握教 材 特 点 ,从 整 体 上认 识教 材 的 编 教 材 、编 写 教 案 ,随 着 教 育环 境 的 变 迁 ,语 文 教 学在 现 代 价 排 体系 , 明确 各部 分 内容 间的 相 互关 系 ,把 握 每 个 单元 、章 值 体 系观 照 下 , 课堂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方式 体 现 出鲜 明 的主 体 节的地位与作用,准确定位每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性 , 课 堂教 学 表现 为预 设 与 生成 的 统 一 。作 为 教 学起 点 的语 点 。教 师 可 以 对知 识 点 进行 二 度 重组 开 发 ,将 知 识 点融 合在 文 教 师 备课 活 动 ,呈 现 出将 “ 设 ”和 “ 预 生成 ”整 合于 … 体 整 个教 材 体 系 中来 系 统 备课 ,这 样就 能 很好 地 把 握知 识 之 间
教师备课安排
教师备课安排一、明确备课目标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备课目标。
在备课之前,教师应该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规划。
例如,确定学生将会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和素养。
只有明确了备课目标,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备课计划。
二、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仔细分析。
这包括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
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选择教学资源备课时,教师还需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工具等。
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设计教学活动备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要具有足够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分组活动,以便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五、安排教学时间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这包括确定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以及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控制。
只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分展开,避免课程进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六、制定评价方案备课时,教师还需制定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可以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设计、小组合作评价等形式。
制定评价方案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
七、准备教学材料备课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准备教学材料。
教师需要根据备课目标和教学活动,准备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教材、手段和实验设备。
精心准备的教学材料能够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深化课前准备教师备课时,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课前准备。
这包括对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预判和准备。
通过深化课前准备,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提问和课堂互动。
九、关注学生需求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
辩 论— — 在 平 等 的 基 础 上 .充 分 听 取 学 生 的 意 见 . 许 学 生 充 分 表 白 , 学 生 展 开辩 论 。 前 提 是学 允 与 其 生 的 意 见 得 到 尊 重 , 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干 并 坚 持 学 敢
学 生 的 学 习 活动 . 同时 又是 一 个 社 会 化 的过 程 。
具 体 表 现 为 : 询 与商 议 。 教 师 及 时 观 察 学 生 的学 习 征
状 况 与 进 程 , 过 个 体 化 的征 询 — — “ 完 了 吗 ? “ 通 读 ” 想
好 了 吗 ?” 还 有 多 少 ?~ 可 以再 等 一 等 吗?” 抓 紧 时 “ “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备 课 , 同 于 以 前 的备 课 , 能 不 不
习、 自主 学 习 , 生 双 向 建 构 。 教 学 模 式 的一 个 关 键 师 其
问题 就 是 创 设 能 够 引 发 学 生学 习需 要 的教 学 情 境 。 怎 样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 通 过 多 媒 体 技 术 、 算 机 拟 计 真 、 戏 、 践 活 动 、 言等 来创 设 情 境 。 刘 华 山 教 授 游 实 语 在讲 “ ” 功 的概 念 时 , 提 出 问题 : 门时 . 什 么 位 置 先 推 在 推 门最 省 力 ? 什 么 ? 是 靠 生 活 实践 来 创 设 情 境 。 为 这 在
对学 生的评价 具体包括 : 目标 的 完 成 情 况 , 习 学 方 法 、 程 以 及各 种 学 习 品质 等 。对 学 生 的学 习进 行 过
有效 的、 积极 的评 价 , 学 生 体 验 成 功 , 立 积 极 参 与 让 树
备课的措施
备课的措施1. 了解教学目标备课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充分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预期结果,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了解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备课的有效性。
在了解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 这节课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 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 - 学生需要展示哪些能力?2. 分析学生需求备课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分析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和学习风格,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通过分析学生需求,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分析学生需求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 -与学生进行交流,获取他们的兴趣和意见 - 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差异3. 设计教学活动备课的下一步是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和发展技能。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
以下是设计教学活动的一些建议: -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讲座、小组讨论、实验等。
- 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活动的顺序、时间分配和资源需求。
- 提供充足的练习和实践机会,以 consol 、化学学科技术应用、实践能力 -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游戏、角色扮演等。
4. 准备教学资源备课的重要一步是准备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包括课件、习题、实验器材等。
准备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参考。
以下是准备教学资源的一些建议: - 收集并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课本、参考书、习题集等。
-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教学内容、示例和图表等。
- 确保教学资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经过充分的验证和测试。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在新课标下,有效备课是教师提供高质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1,熟悉课程标准:仔细阅读并理解与所教课程相关的标准
要求。
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念,帮助您进行有效备课和教学。
2.设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教学目标应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与学生进行实际课堂互动。
3.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制定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计划。
详细规划教学步骤和所需教学资源。
4.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5.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6.教学评估和反馈:设计有效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提供及时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备课和教学过程。
7.不断专业发展:持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关
注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最新发展。
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以上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
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谈谈备好课的几点步骤
谈谈备好课的几点步骤备课是每位老师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教学工作中的基础和前提。
一位老师是否备好了每节课,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备好课是老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是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那么,备好课的几点步骤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备好课的几点步骤。
备好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备好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直接关系到备课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在备课的初期,老师需要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教学目标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任务等因素来确定,而且教学目标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老师才能在备课过程中有的放矢,不至于走了冤枉路或者偏离了教学大方向。
备好课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备好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工具。
备课工作要求老师要根据课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的编排特点等因素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备好课的老师通常会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只有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老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备好课需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备好课的保障和支持,它是教学实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备好课的老师通常会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准备教学工具、教学装备、教学材料、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
备课工作要求老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应用,科学利用教学资源的功能,让教学资源在备课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只有备好了充分准备的教学资源,老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学效果才能更加显著,教学质量才能更加保障。
备好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全面思考,精心策划,周密安排。
备好课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是教学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作者:王长礼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0年第06期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要求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能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
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备教学目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牢固树立“过程观”,也就是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新的教学质量观,要精心准备能突出学生体验性特点的学习活动。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要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确立了“人”的理念,它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
这三个目标互成能动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备学生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教学目标则照顾有余力的学生。
所以,好的备课应体现针对性,其特点就是学习目标指定上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性,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
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才能发挥每个学生之所长,从而使教学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选准本课的起点和基点,使分层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备教学方法从实质来说,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备课?
引 导 学生 探 索 实践 。 学 生 是 活 动 的 主 体 . 习效 果 要 取 决 于他 们 科 知 识 体 系 。 造 性 地 组 织 教 材 . 用 教 材 。 学 创 使 意 志 , 发 学 习 兴 趣 , 不 再 是 通 过 “ 书 ” 传 授 知 识 . 不再 是 激 而 教 去 也 去 教 学 生 如 何 去 做 。 所 以 . 为教 师上 课 前 要 思 考 “ 何 导 ” 不 作 如 而
在新 课 程 理 念 下 . 堂 教 学 的 目标 是 人 的全 面发 展 以往 的 再 好 的 预 设 也 无 法 预 知 课 堂 教 学 中 全 部 的 细 节 因为 教 学 的 主 课 教 学 以传 授 知 识 为 中 心 .只 注 重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掌 握 和 运 用 上 , 因 体 —— 学 生 是开 放 性 、 造 性 的个 体 . 们 使 课 堂 教 学 呈 现 出 丰富 创 他
标 准 下 的 教 案 应 该 是 一 份 “ 案 ” 要 树 立 为 每个 学 生 充分 发展 程 与 方 法 、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等 其他 维 度 。 还 情 四 、 学 生 参 与课 堂准 备 让
要 打 破 以知 识 的讲 解 — — 接 受 为 主线 的课 堂 模 式 . 课 堂 真 使
新 课 程 的 学 习 方 式 以 弘 扬人 的 主 体 性 为 宗 旨 . 堂 教 学 是 师 外 , 师 要 跳 出教 材 的 局 限 。 越 教 材 。教 师 不 能做 教材 的奴 仆 , 课 教 超
生 共 同研 究 、 同创 新 、 同 进 步 的互 动过 程 。教 师 是 课 堂 教学 过 共 共
而 备 课 的 重 点 往 往 放 在 知 识 的 获 得 . 能 的 训练 上 在新 课 程 的 性 。 变 性 和 复 杂 性 , 师可 以设 定 教 学 目标 。 目标 不 仅 仅 局 限 技 多 教 但
新课标下应如何备课
新课标下应如何备课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备课工作亦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备课,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教师们进行一些启示和指导。
一、准备阶段备课的第一步是阅读教材。
教师应认真阅读新课标下的教材,了解教材的主旨、核心、难点和易错点等,掌握教材脉络和知识体系。
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下设置的八大素养和核心素养,教师应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明确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
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切实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将教学目标与国家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的智能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应注意贯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意义,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注重特色化,为学生提供更有个性、更丰富、更真实的教学体验。
四、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调整和改进。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教师备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教师应认真落实教育部的课程方案,积极探索课程与学生实践的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和新时代的需求。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师备课
至耋垦 兰 堑
垒 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垒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师备课
◎段 小斌
中图分 类号 :K 2 . : 861 5 ( 苏省姜堰 市克强 学校 , 江 江苏 姜堰 2 50 ) 2 5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309 (00 0—2 90 17—9 22 1 )50 1—1 为 了达 到 “ 教是 为 了不 教 ” 教 学 目的 , 养 学生 举 ~反 三 , 的 培 触 类旁 通 的能 力 , 从而 具备 终 身学 习的 能力 , 师 必 须关 注学 生 教 的 学法 指导 。教学 中 , 以“ 材” 应 教 为例子 . 学生 学会 学 习 , 让 掌握 学 习该学 科 的学 习方 法
三 、 教学 方法 备
从实 质来 说 .初 中生 物 教学 过 程 不是 教 师教 与 学 生学 的 简 单相 加 , 而是 师生互 教 互学 . 极 互动 的过 程 。所 以 . 师在 研 究 积 教 教学 方法 时 , 应转 变 观念 , 多 关注 如何 与 学 生沟 通 、 流 , 多 交 如何
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 的同时。能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 验和 个人 感悟 。 当前 , 程理念 下 的初 中生 物备 课 的基本 内容 包 括 : 新课
一
五、 备训 练
在初 中生物 教 学 系统 中 , 生 主体 只有 手脑 并 用 , 学 全部 身 心
、
备教 学 目标
新 课程 的基 本 理 念提 出 “ 知识 和 能 力 ”过 程和 方 法 ”情 从 “ “ 感态度 和价 值观 ” 三个 方面 出发去设 计 课程 目标 。这就 要 求教 师 既要 重 视 知识 的 传授 。 力 的培 养 , 能 又要 牢 固 树 立 “ 程观 ”也 过 。 就 是树 立 新 的学 习质 量观 、 的教 学 质 量观 , 精心 准 备 能 突 出 新 要 学 生体 验性 特点 的学 习活 动 , 如探 究式 学 习。注重 对学 生学 习方 法的指导 , 为学生的终身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 , 要求教师 更 应 关 注学 生 的 精神 状 态 , 情感 态 度 和价 值 观 作 为 “ 维 ” 把 三 之 也 就是 在教 育 实践 的层 面 上确 立 了 “ ” 人 的理 念 , 它反 映 了我 国基础 教 育价 值取 向 的重 大 转型 : 知识 传 授 到对 人 的重 视 , 从 从 技 能 、 巧 的掌 握到 对 人 的精神 、 理 的 关怀 。这三 个 目标 互 成 技 心 能 动关 系 , 从而 促进 学 生 的和 谐全 面 发展 。 因此 . 师备课 的时 教 侯 , 须 认 真备 课 程 资 源 , 仅 要备 知 识 点 , 要 备 知识 背 后 蕴 必 不 还 藏 着的 方法和 过程 、 感态 度和 价值 观 。 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备课——业务学习讲座材料实施新课程,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上,我认为,首先应从备课进行改革,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下面就新理念下小学数学如何备课,谈个人几点体会。
一、备课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并通过知识与技能、态度的结合,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因此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除了“双基”目标外,还要注意两个问题:a.每一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落实这一目标比教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为重要。
b.每节课都要重视数学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目标,这是因为学生虽然掌握数学知识,但是不等于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更不等于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发展。
数学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经历相应的动手实践这一教学环节。
如“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它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道面积的意义;2、知道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4、学会与人对话、与人合作,遵循基本的与人交往的规则。
因此,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双基”目标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二、备课要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新教材的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前提条件。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如教学“0的认识”一课,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入,故事是学生爱听的,事例是学生熟悉的,教师就要凭借这个主题图,讲述生动的“小猫钓鱼”的故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将会很高,对0的理解也会很深刻。
2、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
当教材还没有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它只是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处理加工成可操作的活动挂图或课堂活动,也可制成课件进行演示。
如教学“比多(少)”时,把图中的小猪、小兔、小鱼、苹果、萝卜等制成可随意摘取的挂图,学生可以方便取下来进行比较,有效地克服了图中其他图形的干扰,使注意力更集中。
因此,这种形式更符合儿童心理,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参与欲望。
3、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备课时要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使之与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一辆客车有32个座位,正好座满了,到站时,有15人下车,18人上车,这时车上还有多少人?这样,把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也使学会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备课要找准真实的教学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因此,要从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关键是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3、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学生能否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来解决?4、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5、哪些问题还需要拓展与延伸等。
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明确了本节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和主要目标。
四、备课要留有自主拓展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构建数学知识。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每节课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流程进行预设,为教学过程给教师调控课堂与驾驭教学留有可操作的空间,也给教师与学生留有创造和创新的空间。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课堂一旦活起来,就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如学生的一个质疑,一个发言,一次讨论与争论,一段表演,一次实践活动等,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只有认可这样不确定性因素,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再现的才会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
这样可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因此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就现行教材内容而言,教师要对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做出合理的“裁剪与取舍”,并且适当增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增删与否,均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相宜的安排,要百般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
2、就课程的动态构建而言,教师要以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设计教学流程。
3、就课程的具体实施而言,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具有创造性、灵活性,也使教学进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备课要设计自主探索的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为此,我们要使用好新教材,挖掘新教材各种资源,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
备课时应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究得出的,教师绝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拨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时,可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
第一层次,认为自己能够解决的,可以自己独立尝试进行化简比。
第二层次,认为感到困难的,可以打开课本进行自学,看看教材是怎么做的?第三层次,经过自己努力后还有困难的,可以请教他人,求得别人帮助。
总之,备课不是为了教师的教,而是为了学生自主地学,体现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主体地位,使数学教学适应每个学生,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开放的课堂案例:1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课堂的弊端之一便是教师对于课堂的过度控制。
教师固然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权调控课堂,并引领教学的进程,但教师的过度控制又会妨碍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性是开放的课堂的重要特征。
为此,学生提出的观点、创意和合理要求均需得到教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
开放的课堂是学生心灵上有安全感的课堂。
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多么幼稚、多么奇怪、多么荒唐,也不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多么地离经叛道,教师都应能理性地、心平气和地正确对待,并能视为重要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有根据地、批判性地思考。
质疑是学生构建知识的重要环节,质疑意味着有根据地怀疑,把一切放在理性的天平上去考量,思考别人思考过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如此,我们才能培养不轻信、不盲从、不惟书、不惟上的社会主义自由民主的建设者。
开放的课堂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对一门课、一节课乃至一次教学活动的合理期待。
教学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对于成长的憧憬与向往,学会想像未来,学会规划生活、设计自我。
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够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带着渴望、带着创造未来的冲动去学习和生活。
开放的课堂不囿于教师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而展开,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处境、学习的需要与感受,关注不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背景。
总之,开放的课堂教师关注的中心不是自己预定的教学进度,而是学生真实的收获。
在课堂中,学生只有作为完整的人,才有广阔的精神生活背景,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生活中去,教学才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开放的课堂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与总结,注重对自我认识活动的监控。
发展学生的内省思维,学会认识加工……课已停,意犹存案例:2课已停,意犹存——突出过程性目标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新理念。
为什么教师需要备课,要在上课前完成教学设计呢?道理很简单,教师需要清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
但是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考虑的几乎只有这节课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即使在教案上也写了知识、情感、技能三方面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仍是在知识和技能方面。
其实,情感和能力方面的目标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称之为过程性目标。
如何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突出这些过程性目标呢?我以为主要应体现和落实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当前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观念是让学生理解性地学习数学,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儿童如何学习数学的理论基础。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那么,什么叫理解?如果说知识可以说成是要么有,要么没有的话,理解却从来不能说成是要么有,要么没有的东西,即它不是一个有或无的概念。
比如,对于“正方体”这样一个数学概念,如果一个学生不能说出这个名称,我们可以说他不知道这个知识,但不能因此说他不理解这一概念。
当你给他一大堆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他能够按照形状把它们进行分类,说明他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经验理解到“正方体”这类立体图形与其他类型的立体图形是有区别的,只是他不知道这类立体图形叫什么名字而已。
随着今后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他还将发展对这个概念的更深的理解,理解正方体具有什么性质,理解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立体透视图,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等等。
因此,理解可以被定义成新旧知识联系的质与量的函数。
当一个人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概念、规则、原理等)时,其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说是处在一个理解的连续体上。
在连续体的一端,新旧知识处于一种非常丰富的联系状态,我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理解称之为有意义的理解(relational understanding,Skemp,1978)。
而在连续体的另一端,观念之间几乎是孤立的,我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理解称为机械理解(instrumental understanding,Skemp,1978)。
显然,与某个概念联系的知识越多,人们对它的理解就越好。
基于这些对学生数学理解的认识,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在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时,第一点就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