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第七章幼儿认知形成的规律与智育
第七章幼儿认知形成的规律与智育填空题1.、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四个阶段。
2.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3.智力是由感知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智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和运用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
5.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比喻来说明智育有助于幼儿的形成。
6.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巩固与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7. 是领会知识的初级阶段。
8.幼儿园中采用的直观方式主要有、模象直观和,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9.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加以改造形成的。
10.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记忆的过程来完成,记忆主要包括识记、、、和回忆。
11.根据人的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1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可以讲故事去激发联想,还可以腊助艺术教育,此外,丰富多彩的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13.对问题作出反应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考虑,而不只是拘泥,于某一个范围或维度,这描述的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4.认知是指的总称,又称,是人对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15.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对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来开启幼儿的教育。
16.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与的掌握方面。
17.知识的领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实现的过程,它分为和两个阶段。
18.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9.创造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
它的特点有四个:一是,二是新颖性,三是,四是。
20.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功能扩散、 .名词解释1、认知:2、智力:3、幼儿教育:4、领会:5、实物直观:6、模象直观:7、言语直观:8、差异律:9、活动律:10、组合律:11、知识系统化:12、保持:13、过度学习:14、再认:15、回忆:16 创造性思维选择题1、对智力与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智力与知识是相同的范畴B、智力与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C、知识可以说等于智力D、知识丰富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2、智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列不是它的具体表现是()A、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B、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C、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D、有助于幼儿更快地成长3、下列不属于知识掌握的最基本环节是()A、巩固B、领会C、整合D、应用4、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教学方式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5、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感知规律A、相似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物直观可以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B、实物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C、模象直观能够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比例D、言语直观比实物直观更生动形象7、下列对幼儿理解的特点,错误的是()A、孤立地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B、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C、对事物的理解都是直接理解D、幼儿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解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精选幻灯片
9
第四节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两个突出特点: 间接性和概括性
10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 志。
14
思维工具的变化 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所用工具的 变化相联系的。 直观行动思维——感知和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表象 抽象逻辑思维——概念
15
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思维的直观行动性是思维发生阶段的主要特 点。 (一)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二)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概括化 (三)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6
想象夸张 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以及 印象中特别深刻的部分。如,幼儿画人常 常是头特别大,若是戴眼镜的会画上一副 大大的眼镜。有的幼儿在争论中为了证明 自己比别人强,也会过分地夸大想象,如, 毛毛说:“我要长得比爸爸还高。”亮亮 马上会说:“我要长得比长颈鹿还高。” 明明则会说:“我要长得比天还高。”
26
三、幼儿思维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1、幼儿分析综合的发展 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分析和综合有不同的水 平。对事物感知形象的分析综合,是感知水 平的分析综合。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 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 中分析综合。
21
2、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
(一)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 (二)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 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16
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具体性、形象性
17
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派生特点: 1. 经验性 2. 拟人性 3. 表面性 4. 片面性 5. 固定性 6. 近视性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导学案一、导言幼儿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个性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思考能力,为今后的进修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增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目标1. 了解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2. 掌握增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方法;3. 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增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三、内容1.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a. 感知能力:幼儿期是感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通过触摸、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感知世界。
b. 记忆能力:幼儿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事物和事件。
c. 思维能力:幼儿开始展现出简单的思维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d. 语言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进修和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增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方法a. 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通过触摸、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激发幼儿的感知能力。
b. 创设情境引导思维: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c. 注重语言交流:与幼儿进行频繁的语言交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增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d. 提供适宜的进修材料:选择适宜的玩具和进修材料,激发幼儿进修的兴趣,增进认知能力的提升。
3. 实践活动a. 观察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对不同感官刺激的反应,记录下他们的表现。
b. 设计情境引导思维: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活动,观察他们的表现并做出评判。
c. 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与幼儿进行频繁的语言交流,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d. 提供适宜的进修材料:选择适宜的玩具和进修材料,让幼儿参与其中,增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
四、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增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方法。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教学分析引言:《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是一本专门针对幼儿认知发展的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进修和成长。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学内容分析:《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教材主要涵盖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起首,教材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认知能力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教材分析了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最后,教材还介绍了一些影响幼儿认知发展的因素,如家庭环境、进修经历、社会环境等。
教学方法分析:《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示范演练等。
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中进修,加深对认知能力的理解。
讨论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进修的效果。
示范演练则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认知能力的认识。
教学效果分析:《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教材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进修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进修,增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通过对《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教材在幼儿认知发展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教师们能够善加利用这一教材,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认知发展,增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同时,也希望该教材能够不息完善和更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知乎文章格式,高质量详细仿写】。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其对认知能力的兴趣和热情。
2.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认知能力水平,激发其提升认知能力的动力。
3.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提高其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认知能力?2. 认知能力的分类及特点。
[课题名称]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课题名称]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课题名称]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教学目标与要求]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点]重点: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难点: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教学课时]17课时(5课时理论,12课时实训)[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节认知能力与智育一、导入部分复习旧知识: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
智育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既要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个体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既要发展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又要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在幼儿阶段,智育的主要任务是从培养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入手,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本章纲要:1、认知的概念,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3、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什么,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怎样,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在教学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遗忘,6、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该给予什么建议,可通过哪些方法治疗,二、内容揭示1.认知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认知活动的水平即认知能力。
2.认知发展的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智力或思维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甚至是胚胎时期。
他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理论,对教育和教学理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7岁)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2. 掌握幼儿认知能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 探讨如何增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导学内容:一、认知能力的观点和特点1. 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知和理解能力,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
2. 幼儿认知能力的特点:逐步发展、不息完善、受环境影响较大。
二、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1. 感知阶段:0-2岁,主要通过感官器官感知周围环境,建立基本感知基础。
2. 意象阶段:2-7岁,开始形成简单的观点和思维,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 观点阶段:7岁以后,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三、影响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因素1. 遗传因素:个体基因对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 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个体因素:幼儿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导学活动:一、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案例分析:请学生选择一个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角色扮演:请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通过情境模拟来感受不同认知能力发展阶段的特点。
四、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去幼儿园或相关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幼儿认知能力发展情况,并撰写考察报告。
导学延伸:1. 了解闻名心理学家对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钻研效果,如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探讨不同教育方式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增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如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等方式。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了解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了增进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的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重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第一节认知能力与智育教学目标:1、了解认知与智力、能力、知识的关系2、理解智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智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智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作业:什么是智育?智育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稍显枯燥,对有些学生来说理解稍有困难,课下再单独辅导下。
第二节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应形成的一般认知能力及具体领域中的主要认知能力教学重点:具体领域中的主要认知能力教学难点:具体领域中的主要认知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作业:具体认知能力包括哪些内容?教学反思:内容简单易于理解第三节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过程;2、理解感知规律,并能有效应用于教学活动中;3、理解记忆规律及巩固知识的最佳识记效果条件; 教学重点: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过程,感知规律,记忆规律教学难点:感知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利用感知规律,提高感知效果:一是差异律,即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二是活动律,即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 态,以此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三是组合律,即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 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 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强理解能力 4. 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 识,是对感性材料加以改造形成的。
♦ 充分利用己有经验 ♦ 促进知识系统化♦ 开展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启发幼 的思考 ♦ 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二、 知识的巩固1 . 幼儿对知识领会以后,还必须使知识保持下来,这就是知识的巩固过程。
主要通过记忆的过程来完成,记忆主要包 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幼儿认知技能
在幼儿发展中有没有必要进行智育呢?
(一)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 1.生理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育提供了可能性. 2.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将决定了教育的必 要性. 3.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对幼儿进行智育.
(二)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1.智育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 2.智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 3.智育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复学习,程度达50%效果最佳——此法课加深记忆痕 迹,增强记忆效果
(3)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再次感知时感 到熟悉,可以识别和确认。 ——不能作为牢固记忆的可靠标准
回忆:是指过去识记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能 够在大脑中重现出这些事物的形象或有关信息。 ——记忆是否牢固主要是通过回忆来检验。
4.培养幼儿记忆力。 a.重复性训练 b.形象性训练 c.归类训练 d.语言训练
5.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a.建立自由创造的环境。 b.爱护幼儿的创造萌芽。 c.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d.应用多种训练方法。 e.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的 形成规律与智育
一、认知能力的形成
(一)什么是认知 1.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认识,是人对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 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 决等过程. 2.认知活动的水平即认知能力
(二)认知与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在创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 经验的总和 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已有的知识又是认 知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 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
二、智力
1.什么是智力 智力: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记忆力,想象 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稳定的心理特 征.
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3、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 ),培养正确运用( )和运用( )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 ),培养( )和( ),培养初步的( )。
4、德国心理学家( )的遗忘规律是“先( )后( )”,那么,根据这个规律,防止遗忘的方法是( )。而复习的方法可通过如下途径:A、( );B、( )
36、常用的观察有( )、( )、( )、( )、( )。
37、幼儿的感知活动初期是( )的,主要受( )的控制,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逐步过渡到( )地( )感知。
38、( )是认识的来源,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幼儿的感知能力愈强,对事物的感受就愈( ),智力发展的前提就愈( )
39、幼儿( )注意高度发展,( )注意逐步形成,他们的注意往往和周围的情境,个人的情绪相联系,他们对外界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易产生注意,这种注意很( ),易(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主要是发展他们的注意的( ),( )。
45、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46、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 )、( )、( )、( ).
47、( )决定了智育的必要性。
48、()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49、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的培养,它是创造发展的()条件。
33、幼儿求知欲( ),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 ),( )、( )、( )、( )、(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要选择有效途径。
34、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幼儿的( )兴趣向( )兴趣发展,提高兴趣的( )性,为日后树立( )的学习兴趣打下基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七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精]
第四节 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三、 幼儿的创造力发展特征
第四节 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研究
年龄特征和规律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幻想中 创造性思维成分随之增多,精细性 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各个发展阶 段中有波动。
影响因素
家庭
个性
社会文化
第四节 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解析幼儿创造力发展
好奇心是创造力发展的起点 创造性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探究活动是发展创造力的主要手段 积极情绪是创造力发展的推动力 创造力发展过程充满着矛盾
第三节 幼儿的智力发展
智力三元理论
智力三元理论是斯腾伯格(Sternberg)提出的。斯腾 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提出人的智慧行为包括三个 方面的成分,即情景、经验和信息加工。
第三节 幼儿的智力发展
社会智力的提倡
“社会智力”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对他人的内心洞察 能力、对社会公德和礼仪的认知能力等。
第二节 幼儿的记忆发展
康威(Conway)认为自传 体记忆是对个人信息或个人所经 历的生活事件的回忆,它包含感 知体验、情节记忆、语义记忆、 自我表征等成分的复杂过程,是 自我记忆系统的核心部分。
纳尔逊(Nelson)等认为 自传体记忆包含来自一个人生活 中有个人重要意义的、具体的事 件情节的记忆,它对于自我同一 性和心理健康是关键的。
第一个阶段
分析阶段
第二个阶段
综合阶段
第三个阶段
分析综合 阶段
学前儿童的阅读,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五节 幼儿的言语发展
成人对幼儿阅读的影响
选择适龄的读物 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读书给幼儿听,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共读
善用故事录音带 采取多种参与形式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援助幼儿了解认知能力的观点,熟识到认知能力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
2. 培育幼儿的观察、沉思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3. 激发幼儿的进修爱好,培育他们的自主进修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认知能力?2. 幼儿认知能力的进步过程。
3. 如何培育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谈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培育他们的观察和沉思能力。
2. 游戏式教学: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增强他们的进修爱好。
3. 实践式教学: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认知能力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的爱好,引出认知能力的话题。
2. 讲解认知能力的观点和进步过程,让幼儿了解认知能力对于人的进步的重要性。
3. 设计一些小组谈论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进修,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4. 组织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培育他们的观察和沉思能力。
5. 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反思进修过程,激发他们的进修爱好。
五、教学评判:1. 考察幼儿对认知能力观点的理解水平。
2. 观察幼儿在谈论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评判他们的观察和沉思能力。
3. 考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判他们的认知水平宁自主进修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感受,不息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七、延伸活动:1. 组织观察游戏:让幼儿观察四周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联系。
2. 设计思维启发活动:通过谜题、推理等活动,培育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实践探究活动:组织一些科学试验或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认知能力。
通过本次的《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作业设计方案,信任能够有效地援助幼儿了解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培育他们的观察、沉思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进修爱好,为他们的个人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认知能力与智力发展
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认知能力与智力发展儿童心理学基础:儿童认知能力与智力发展儿童心理学基础是研究儿童内心活动、行为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儿童心理学中,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儿童认知能力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儿童的认知能力指的是儿童对周围世界进行认知和思维的能力。
它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注意、语言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发展和提高。
儿童认知能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如感觉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和具体操作阶段等。
在这些阶段中,儿童的认知能力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2. 渐进性: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儿童从感知到思维、从单一到复合、从自然到社会的认知能力逐渐提升。
3. 受环境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刺激和经验对其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智力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智力是衡量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也是人们对智力活动能力的一种总称。
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指在认知过程中,个体能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过程。
它包括智力水平的提高、智力结构的调整和智力行为的改进。
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能力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学习能力逐渐提升。
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智能:儿童的智力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儿童的智力可以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等多个方面。
3. 可塑性强: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即在适当的教育和培养下,智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中职教育).docx
课程名称________课题: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授课类型新授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学时数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学时教学目标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儿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冇效措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学内容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及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重点难点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及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学过程设计备注课题引入(-)复习旧知识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新课内容(出不预习提纲)1、认知的概念?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儿个阶段?3、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什么?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怎样?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在教学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遗忘?6、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该给予什么建议,可通过哪些方法治疗?讲授过程1、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BP: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7岁)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3、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简单来说归纳为三个环节):(对知识的)领会一巩固一应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课堂练习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那么,根据这个规律,防止遗忘的方法是取决于正确的复习。
而复习的方法可通过如下途径:A、.及时复习,经常复习;B、正确分配学习时间;C、复习方法应多样化;D、反复地阅读和尝试重现相结合。
13.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及智力过程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 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智 育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既要传授 知识,又要重视培养个体主动获取知识 以及
第一节 认知能力与智育
一、有关认知的基本概念 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认识, 是智力活动的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 世界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 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 程。 认知活动的水平即认知能力。
二 认知、智力、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一)认知与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包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两大类。 经验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 比较完备的知识形态。 认知与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通过认知 活动而获得。 事实上、判断幼儿知识的指标,往往也是判 断他们认知发展水平的指标。他们互有联系 并互为因果,但却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或认 为后者会自然导致前者。
(一)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生理成熟为智育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 发展的时期。 2.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智育的必 要性 从幼儿认识发展的情况来看: 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看: 3.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对幼儿进行智育
(二)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智育作为向幼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一种 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具 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智育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 智育不仅要使幼儿掌握知识,而且还要交给 幼儿基本的认知技能,这对于扩展幼儿对事 物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用。 2.智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 教师在实施智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会观 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设定明确目标
为幼儿设定明确、具体的学习 目标,有助于引导他们集中注
意力。
创造良好环境
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无干扰 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 注意力。
激发兴趣
通过游戏、故事、手工等活动 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他们主 动投入注意力。
制定合理计划
为幼儿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安排适当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 间,有助于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模仿。
发展期
02
3-4岁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幼儿能够进行更为复杂
的想象和创造活动。
成熟期
03
5岁以后,幼儿的创造力逐渐成熟,能够进行更为有目的性和计
划性的创造活动。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环境和刺激
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玩具和活动,鼓励他们尝试、探索和发现新事 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感知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发展性,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感知能力不同,随 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幼儿的 感知能力逐渐发展和完善。
感知能力的发展阶段
01 02
感觉的分化期
新生儿阶段,幼儿的感知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 较简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分化,对不同刺激的 反应越来越精细。
联想记忆
通过将信息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 形成新的记忆线索,帮助幼儿更好地 回忆和提取信息。
游戏化学习
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幼儿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记忆效果。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供安静、舒适、有良好光线的学习 环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学 习效果。
05
CATALOGUE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回忆
• 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 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
–回忆和再认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保持 程度不同。能回忆的一般都能再认,而能再 认的不一定都能回忆。
–幼儿的回忆和再认,取决于下列条件:
• 幼儿的生理健康状况 • 幼儿的心理状况
–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自信会对材料的回忆有较好的效果。 所以,教师在让幼儿回忆有关事情时,要注意先稳定幼 儿的情绪,避免紧张因素,培养自信心,提高回忆效果 。
–掌握知识、技能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 难易和巩固程度; –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三、智育
–幼儿智育的概念:
• 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 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 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与技能来开启幼儿智慧的 教育。
–知识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包括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两大类。
(二)认知与知识的关系——互有联系互为因果
–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 –已有的知识又是认知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 中。
(三)智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互依存彼此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
• 知识丰富的孩子,智力发展比较好,认识事物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得更迅速。
生理成熟为智育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发育的时 期。
• 研究表明,幼儿3岁时的脑重量相当于成人脑重的 2/3,7岁时相当于成人的9/10。大脑皮层细胞的分 化在幼儿晚期已基本完成。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智育的必要性
–从幼儿认识发展的情况来看
–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来看
宝宝的认知发展与智力培养
宝宝的认知发展与智力培养宝宝的认知发展和智力培养是每个家长非常关注的话题。
在孩子的早期阶段,正确的认知发展和智力培养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婴儿期至幼儿期,探讨宝宝的认知发展与智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一、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与智力培养婴儿期是宝宝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宝宝开始建立基本的认知结构,并通过感官、运动和语言等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学习。
以下是一些促进婴儿认知发展和智力培养的方法:1.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宝宝的五种感官是其认知发展的基础。
父母可以通过摇篮音乐、色彩丰富的玩具、多样的触感等方式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帮助宝宝探索和认知外界。
2. 建立情感联系:亲子互动对婴儿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可以与宝宝进行眼神交流、面部表情互动,以及温暖的拥抱和亲吻等方式,建立宝宝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宝宝感知和理解世界。
3. 唤醒观察力:宝宝的观察力是认知发展的关键能力。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丰富多样的玩具或物品,引导宝宝观察,比如宝宝的照片、宠物等,让宝宝通过观察和感知,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幼儿期的认知发展与智力培养幼儿期是宝宝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发展思维能力,学习语言、形状、颜色、数字等知识。
以下是一些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智力培养的方法:1. 建立游戏习惯:游戏是幼儿认知发展和智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家长可以陪伴宝宝进行各种有益的游戏活动,如拼图、积木、角色扮演等,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2. 培养语言沟通能力: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
父母可以与宝宝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宝宝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同时,多读给宝宝听,丰富宝宝的词汇量,培养宝宝的听说能力。
3. 引导问题解决能力:在宝宝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引导宝宝进行思考和解决。
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鼓励宝宝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这样可以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宝宝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音乐、手工艺品等,拓宽宝宝的知识面和兴趣,促进认知发展和智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一、填空题1、认知是人对()和()的认识活动。
包括()、()、()、()、()、()、()、()等过程。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阶段、()阶段、()阶段和()阶段3、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培养正确运用()和运用()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培养()和(),培养初步的()。
4、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规律是“先()后()”,那么,根据这个规律,防止遗忘的方法是()。
而复习的方法可通过如下途径:A、();B、()5、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措施有()、()、()、()。
6、认知又称()。
7、认知活动的水平即()。
8、智力常称“()”“()”。
9、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比喻来说明智育有助于幼儿)的形成。
10、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巩固与()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11、知识是人对事物的()和()的总和,包括()和()两大类。
12、()是知识的初级形态,()是比较完备的知识形态。
13、知识通过()而获得,己有的知识又是()的一种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中。
14、()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而智力的发展更能促进一个人对()掌握。
15、幼儿应形成多种基本的认知能力,从()认知能力,到各种()认知能力。
16、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与()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的掌握又是最基本的,也是认知能力形成的前提。
幼儿的各种认知能力在()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增强。
17、从()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这是最佳途径。
18、领会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和()的反应过程。
对幼儿来说,就是关于新知识内容的直观映象的()与()过程,它要解决的是()的矛盾,也就是使幼儿由()到(),由()到()的转化过程。
19、知识的领会是一个从()到()逐渐实现的过程,分为()和()两个阶段。
20、()是领会知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阶段,是认识的()。
21、常见的直观形式有()、()、()、()、()。
22、常见的感知规律有()、()、()23、知识的领会是掌握知识的(),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一环,是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
24、幼儿要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反映,就表现依靠()、()、()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25、没有(),也不需要()的识记叫做无意识记;而按照一定的(),需要采取积极地思维活动的识记叫做有意识记。
26、对要识记的材料(),只依靠材料的外部联系而()地进行识记,这是机械识记;而运用有关的经验来理解材料、进行的识记,这是()识记。
27、识记按识记的目的性以及自觉程度分为()识记、()识记;按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可分为()识记、()识记;按一次对识记材料量的多少来划分为()识记、()识记和()识记;按人的记忆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记忆、()记忆、()记忆、()记忆。
28、幼儿对知识领会以后,还必须使知识保持下来,这就是知识的()过程。
主要通过()的过程来完成,主要包括(),(),()和()。
29、()是对识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
它是由识记通向再认和回忆所必经的环节。
遗忘就是对于识记过的材料()再认和回忆或()的再认和回忆。
30、()就是依据己有的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
31、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时效果最好。
32、要使知识最后达到巩固的目的,就需要检验()的结果。
33、幼儿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要选择有效途径。
34、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幼儿的()兴趣向()兴趣发展,提高兴趣的()性,为日后树立()的学习兴趣打下基础。
35、发展幼儿感知能力主要是培养()。
36、常用的观察有()、()、()、()、()。
37、幼儿的感知活动初期是()的,主要受()的控制,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逐步过渡到()地()感知。
38、()是认识的来源,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幼儿的感知能力愈强,对事物的感受就愈(),智力发展的前提就愈()39、幼儿()注意高度发展,()注意逐步形成,他们的注意往往和周围的情境,个人的情绪相联系,他们对外界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易产生注意,这种注意很(),易(),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主要是发展他们的注意的(),()。
40、()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41、幼儿期是记忆()发展的时期,()处于形成、发展的质变阶段。
4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43、根据人的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
44、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可以讲故事去激发联想,还可以腊助艺术教育,此外,丰富多彩的()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45、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46、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47、()决定了智育的必要性。
48、()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49、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的培养,它是创造发展的()条件。
50、幼儿的再认和回忆取决于()、()、()。
二、选择题1、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这是()A.活动律B.组合律C.差异律D.整合律2、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以此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这是()A.活动律B.组合律C.差异律D.整合律3、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这是()A.活动律B.组合律C.差异律D.整合律4、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岁能够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能辨别声调、语调的不同。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5、()是指当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
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
A.识记B.回忆C.保持D.再认6、对智力与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智力与知识是相同的范畴B、智力与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C、知识可以说等于智力D、知识丰富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7、下列不属于知识掌握的最基本环节是( )A、巩固B、领会C、整合D、应用8、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 )教学方式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9、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 )感知规律A、相似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物直观可以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B、实物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C、模象直观能够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比例D、言语直观比实物直观更生动形象11、下列对幼儿理解的特点,错误的是( )A、孤立地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B、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C、对事物的理解都是直接理解D、幼儿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解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12、( )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多一步。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3、下列不属于影响幼儿的再认和回忆的条件是( )A、幼儿的生理健康状B、幼儿的心理状态C、幼儿回忆的侧性及自觉程D、能否运用正确的回忆方法14、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 )A、知识的理解B、知识的领会C、知识的巩固D、知识的应用15、下列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 )A、连续性B、新颖性C、灵活性D、精密性16.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为几岁到几岁?( )A、0~2岁B、2~7岁C、7~11岁D、11岁以后1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是属于哪个运算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8. 幼儿园教学中最常使用直观方式,其中通过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是哪种直观方式?( )A、实物直观B、摸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19、对问题作出反应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考虑,而不只是拘泥,于某一个范围或维度,这描述的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A、连续性B、新颖性C、灵活性D、精密性20、属于智力的有()A、感知观察力B、自我控制力C、表达能力D、社交能力21、在幼儿园里,要使幼儿真正获得感性认识,就必须从幼儿()发展的特点出发。
A、身心B、生理C、心理D、认知22、()是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像的感知进行的。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三、名词解释1、能力:2、认知:3、智力:4、幼儿智育:5、知识:6、创造性思维:7、知识系统化:8、保持:9、过度学习:10、识记:11、遗忘:四、判断题1、幼儿的智力发展是指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成分或要素的发展。
( )2、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感性材料加以改造形成的。
( )3、智力和知识是同一范畴,相互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4、幼儿的注意、记忆、想象都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
( )5、智育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式( )3.幼儿的智力发展指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要素的发展. ( )4.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也是相同的. ( )5.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 ( )6.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幼儿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 ( )7.从幼儿记忆的表现看,幼儿的有意识记忆占优势. ( )8.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的发展速度. ( )9.如果幼儿记忆10遍就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识记10遍,则更有利于加深幼儿的记忆痕迹. ( )10.对幼儿来说,联想法是比较有效的回忆方法. ( )11.重复性训练,即让幼儿一次又一次地感知所要记住的事情,也即机械训练. ( )12.一般说,儿童与成年人的创造性思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 )13.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 )14.知识就是智力。
()20、知识的掌握要经历领会、巩固与应用三个环节。
( )2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2、组合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以此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23、记忆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4、幼儿记忆具有明显的形象性。
()25、过度学习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