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学期经济类专业财政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doc.gzip

合集下载

财政学复习提纲

财政学复习提纲

财政学复习提纲财政学复习提纲1.财政(Public Finance)财政产生的原因:(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指在市场充分发挥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或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的状态。

包括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

(2)垄断现象(Monopoly Phenomenon)(3)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一方拥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的情形。

(4)市场不完全(Market Incomplete)(5)偏好不合理(Preference Irrational)关于优值品、劣值品问题(6)分配不公平(Allocation Unfair)(7)经济波动(Economic Fluctuation)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的经济过热和经济衰退财政的概念:财政属于历史范畴、经济范畴、分配范畴。

要准确理解财政的概念,需从以下几方面认识:(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2)财政分配的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和服务(3)财政分配的依据——国家的政治权力(4)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5)财政分配的形式——价值、实物和力役形式一般认为是指提供公共物品、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职能的财政。

或者说,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财政。

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Resources Allocation Function)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资源配置失效,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状态。

目标:高效率a)在经济学中,通常以帕累托效率作为衡量资源配置高效率的标准。

b)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c)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财政学复习提纲附答案

财政学复习提纲附答案

《财政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单选(20分左右)判断(10分左右)名词解释(20分左右)计算(税制)、几何分析与资料分析(50分左右)第一章绪论1、财政学的研究范围P4财政学的研究范围覆盖了理论和应用两大部分。

(1)财政理论(2)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3)财政管理和财政政策第二章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1、市场失灵的内涵与表现p25内涵:指存在很多情况,使市场自发的交易无法实现帕累托效率(狭义),以及无法自发地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稳定。

(广义)表现:(1)公共物品(2)外部性(3)自然垄断(4)信息不对称(5)社会公平(6)经济稳定(Attention:书本上有几何分析)2、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含义:公共物品是指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物品,或者说,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特征:(1)非竞争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指一种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个体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个体可获得的消费量。

非竞争性源于商品本身的成本属性: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为零)(2)非排他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指无法将这种商品据为己有,而将其他人排除在消费之外,这意味着不能或很难对人们消费这种商品收费;非排他性源于技术和法律制度。

(3)不可分割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指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私人品:衣服、食物俱乐部品:有线电视非排他性准公共物品:拥挤的公园纯公共品:国防、公路画图分析:P27(需求与供给)3、基尼系数p38基尼:意大利经济学家(1884-1965)基尼系数:1912年提出,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其经济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财政学期末考试资料整理1.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财政筹措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总和。

2.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3.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不同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对应的税率越高。

累进税率又可分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4.直接税与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

一般认为,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

5.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拉弗认为,从政府税收来看,决定税收收入总额的因素,不只是税率的高低,还要看税基(国民收入)的大小。

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税率不一定都会使税收收入增加,有时反而会减少税收收入。

因为,税率过高,税收负担加重,经济主体活动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削弱劳动和资金的投入量,会造成生产下降趋势。

6.税收制度:一般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狭义的税制是指各种税的基本法律制度。

7.^8.税制结构:税制结构是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是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税收制度的总体格局和内部构造。

合理的税制结构能促进税收制度的效率、公平以及财政目标协调一致地实现。

9.资源课税:资源课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调节因资源生成和开发条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就其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税。

其特点是:(1)征税范围仅限于矿产资源。

(2)主要依据级差收入状况设计税收负担。

(3)采用从量定额征收方法。

10.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它是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doc资料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doc资料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刘方军一、名词解释1.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

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

2.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

3.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4.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它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5.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也就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

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税率一般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6.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专项补助制度,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手段。

7.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

8.社会消费性支出指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性积累和保证各级政权履行职能所需的各种经费的支出。

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0.财政管理是在认识财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政策、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以及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规定、约束和引导财政工作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活动。

二、简答题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

1.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部分。

(1)财政收入中来自价值C部分,过去仅限于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折旧基金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企业经营管理权限,折旧基金已全部交给企业管理使用。

(2)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向个人的征税;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居民购买的国库券;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的税收转稼收入;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金融学专业财政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金融学专业财政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财政学》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A、财政基本需求率B、财政集中率C、劳动生产率2、()国债的功能之一是A、弥补财政赤字B、扩大外贸规模C、削减行政管理费3、()我国国库券流通转让的试点工作始于A、1988年B、1989年C、1990年4、()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B、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5、()在封建社会末期所产生的财政范畴是A、捐税B、国家预算C、公债6、()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的支配主体是A、国家B、企业C、个人7、()财政是一个A、经济范畴B、历史范畴C、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8、不属于政府财政政策目标的是(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汇率稳定9、( )财政分配包括A、组织收入B、安排支出C、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10、()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A、设立偿债基金B、依靠财政盈余C、举借新债二、多项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财政范畴有A、财政补贴B、公债C、国家预算D、捐税E、社会保障2、()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主要形式是A、财政拨款B、税收C、规费D、财政贷款E、资产收益3、()目前,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C、国有企业管理的预算外资金D、国有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E、未列入预算的企业收入4、()国家预算法的主要类型有A、权责法B、程序法C、组织法D、指导法E、调整法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所具有的职能是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经济稳定D、调节经济E、监督经济三、判断题1、()国家财政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

2、()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理论。

3、( )在各种财政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税收。

4、(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有资产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5、( )所得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最早出现于法国。

(完整版)财政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财政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1、市场失灵的含义和表现(原因)含义: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2、政府干预的手段(1)立法手段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3、收入分配职能(机制,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四章1、教育支出:义务教育是纯公共物品,高层次教育属于混合物品2、我国近年来教育经费的变化(哪些地方做得好)我国近年来的变化趋势1基本特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重高。

2全国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预算内教育经费每年均大幅增长。

3自1998 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4除了政府投入外,目前已经形成政府投入、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收取学费和杂费及其他经费等多种形式、多元化的教育资金来源。

第五章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特点:追求宏观效益,注重社会效益,有能力投资大型的、长期的项目范围:社会公共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投资领域,高新技术重要能源和资源以及稀缺资源的开发领域。

第八章1、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的概念: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把所那税收转移到他人负担的行为和过程2、税收的转嫁方式:(1)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2)后转(又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提供者:(3)其他方式: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3、税收转嫁的一般规律:(1)商品税比较容易转嫁,但所得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商品课税容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商品课税比较不容易转嫁。

财政学复习提纲

财政学复习提纲

财政学复习提纲1.公共产品的概念理解2.外部性概念的理解,解决外部性的手段3.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论对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4.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供给学派的三个命题6.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原因7.政府年底突击花钱的原因8.政府收支划分的原则9.政府间事权划分的通行规则10.财政政策工具11.财政政策时滞一、公共产品:1、是指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

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非竞争性:在消费过程中,对某一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

非排斥性: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很高。

2、定义:指其消费的受益范围大于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物品。

举例:灯塔、朝阳、晚霞、国防、路灯等。

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竞争性VS非竞争性竞争性:产品一经提供,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正非竞争性:产品一经提供,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0。

排斥性VS非排斥性排斥性:阻止其他人消费该产品很容易非排斥性:阻止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很高或者不可行。

注意:虽然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但是他们对其的评价可以不一样。

定义一项产品是否属于公共产品并不绝对,依赖于市场条件和技术水平如灯塔,曾经是私人产品,如今是公共产品。

更多的公共产品只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性中的一种。

私人产品并不完全由私人提供,政府也会提供私人产品:publicly provided private goods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意味政府一定生产公共产品。

怎样辨别公共产品:第一步,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否具有非竞争性。

如果具有非竞争性,则转入第二步分析。

第二步,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受益在技术上是否具有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某些私人产品也可能是由政府提供,如个人住房、个人医疗保健服务。

公共产品的分类:1、按特征:1)纯公共产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且在消费上非竞争和排他的产品。

财政学复习提纲0

财政学复习提纲0

财政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市场失灵概念: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

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现实的市场不是完全的自由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市场失灵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

公共需要:是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公共定价的概念: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应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2.收入分配职能: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已经进行或完成的各种财富和收入分配的结果所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主要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可概括为通过财政分配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以实现国民经济中总供需的平衡和持续、稳定增长即社会条件不断改善的职能。

财政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第二章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混合物品: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如教育、医疗等。

社会公共需要的概念: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如社会秩序的维护、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这种需要不是个别的需要。

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是所有权归政府所以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财政导论私产品:主要由市场领域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生产者和劳动者个别需求的产品。

公共产品:政府领域为社会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整个社会无差别共同需要的产品。

排他性:一个社会成员消费某种产品必然排斥另一成员消费该产品,该产品不可能被若干消费者同时共益性消费。

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产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非排他性: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并不能排斥其他消费者同时消费该种产品或服务。

非排他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一名消费者其边际成本为零,新增消费者并不降低原有消费者对该项公共产品的消费水平。

排他性:所有权竞争性:边际成本市场提供私产品的有效环境:1.完全的市场竞争2.完全的信息3.完全的成本效益内在化 4.完全的流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1.外部效应:指社会生活中某一经济主体(个人或厂商)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非其他经济主体所能决定或控制的影响。

2.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会有任何市场主体具有主动提供公共物品的内在动力。

3.垄断:垄断的存在会破坏市场竞争。

4.信息不完全:包括买卖双方掌握信息量的不对称,也包括买卖双方获取信息渠道的不对称。

5.社会分配不公:社会资源领域产生的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高效率配置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其收入分配有可能是不公平的。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1.非竞争性: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则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其所期望的最大利润,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愿意提供公共物品。

2.非排他性: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消费者会免费搭车。

3.政府具有社会职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的责任。

4.政府是公共权力机构: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利,税收是保证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1.共同性 2.无差别性 3.公益性 4.历史性混合产品:介于私产品与公共物品之间,具有私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又称为准公共物品。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学对象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3.加强税收调节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1)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2)公共需要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2、特征:(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财政支出概论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财政学复习大纲(DOC)

财政学复习大纲(DOC)

●财政学复习大纲●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单选简答问答●名词解释:●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公共需要: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非竞争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自愿消费,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公共提供: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

弹性(系数)大于 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 增长速度。

公式:Eg=△G(﹪)/△GDP(﹪)●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 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分,或财政支出增长额的比例。

公式为:MGP=△G/△GDP●购买性支出: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市场性再分配活动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他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献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支持各机关单位履行职能,保障各机关部门的项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等●医疗卫生支出: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的支出。

●基础设施: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BOT投资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指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赢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回政府。

财政学复习提纲范文

财政学复习提纲范文

财政学复习提纲范文
一、财政学的概述
1.财政学的定义和目的
2.财政学的发展历程
3.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二、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分类
3.财政收入的结构和变动原因
三、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
2.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3.财政支出的调控功能和影响因素
四、预算制度与财政管理
1.预算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2.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
3.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五、税收理论与实践
1.税收的定义和功能
2.税收的分类和特征
3.税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问题
六、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1.财政政策的定义和目标
2.财政政策的工具和调控效应
3.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挑战
七、债务与财政稳定
1.债务的概念和分类
2.债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债务对财政稳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八、财政与发展
1.财政的动因和目标
2.财政的方向和措施
3.财政的评估和展望
九、国际财政与全球经济
1.国际财政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2.国际财政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3.国际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政策调控
十、财政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方向
1.数字财政与智能财政
2.创新财政理论与实践
3.财政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挑战
以上是一个财政学复习提纲,主要包括财政学的概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制度与财政管理、税收理论与实践、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债务与财政稳定、财政与发展、国际财政与全球经济、财政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方向等内容。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财政理论(第一章)Ⅰ市场失灵: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二)主要表现:①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偏好不合理②收入分配不公平③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1)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只有其产权所有者拥有享有该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产品之外(2)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能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也随之增加。

两者的区别:(1)提供主体不同: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2)特征不同: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3)用途不同:公共物品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私人物品为了满足私人需要三、政府失灵原因: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越位:是指应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政府没有办好或没有办Ⅱ、财政一、财政的含义及特征(一)含义: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二)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财政收支是财政运行的主线,全部财政都是围绕财政收支运行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

财政收支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

财政收支运行的规律是,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

财政学-复习提纲

财政学-复习提纲

财政学-复习提纲第一篇:财政学-复习提纲《财政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单选(20分左右)判断(10分左右)名词解释(20分左右)案例与材料分析(50分左右)第一章绪论1、财政学的研究范围第二章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1、市场失灵的内涵与表现2、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3、基尼系数第三章公共财政的职能1、马斯格雷夫提出的财政三职能2、外部性的治理3、垄断的治理4、公共选择的基本假设5、政府失灵第四章公共支出的理论分析1、公共支出的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2、公共支出规模的测量: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3、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瓦格纳法则、替代效应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凯恩斯学派的国家干预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4、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含义5、衡量公共支出效益的常见方法第五章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1、教育支出和科学研究支出概况2、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老龄化、养老金替代率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3、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第六章公共收入的规模与结构1、公共收入规模及影响因素2、政府收费的形式与标准;政府收费与税收的比较3、“土地财政”分析及出路第七章税收原理1、税收的含义及税收的特征2、税收的分类:直接税与间接税;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中央税与地方税3、税收原则的发展: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瓦格纳提出的“四项九端”原则,当代税收公平的含义、公平标准的“能力说”与“受益说”,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4、拉弗曲线及经济含义5、税负转移的含义、方式;税负转嫁和供需弹性的关系第八章税收制度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以及税率的基本形式与计算方法2、商品课税的特点,增值税的类型及中国增值税转型,中国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3、中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与税率,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4、中国房产税改革5、黄宗羲定律第九章公债1、李嘉图等价定理2、公债的含义第十章公共预算1、公共预算的含义,公共预算的基本特征2、中国公共预算的审批、执行和监督3、中国公共预算改革:透明与民主第十一章公共财政体制1、公共财政体制的含义2、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3、财政体制的类型:财政联邦制4、财权及收入范围的划分第十二章公共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含义2、财政政策工具3、财政政策的功能第二篇:财政学复习提纲财政学复习提纲一、不定项选择1、准公共物品的概念2、市场失灵含义、表现3、行政管理费的构成4、公共物品与公共提供、私人提供5、社保支出6、税收超额负担7、预算内非税收收入8、预算外资金二、判断题(对,错,写字,符号算错)三、简答题1、直接税2、黄宗羲定律3、收费与税收的差别4、外部效应的含义及政府应对措施5、所得税与储蓄之间的关系6、税收指数化7、政府非税收收入的功能8、税收中性及其含义9、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0、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险支出的异同点四、作图分析题五、计算题参考例题1、某生产企业未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20%,2011年5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1)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8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秋季学期经济类专业《财政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总体说明:本复习提纲是2015年12月正考和2016年4月重考考试的重要指导,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复习《财政学》课程的有效工具,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并能够结合使用以前所提供的相关学习资料。

简言之,复习提纲可使得同学们快速了解明确重要知识点的考察要求和方式,便于全方位了解这门课程的复习重点。

具体而言,复习提纲主要有复习指导总体说明、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期末考试考题类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重要术语及模型和练习题等六部分组成。

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复习提纲中所列出来的关键概念和模型已经覆盖了期末考试的所有内容,所有已列出知识点要求至少达到“了解”的程度。

期末考试一共设置三类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具体在后文会有详细说明,考试难度依次增加。

考察知识点的基本题目可以占比70%左右,考察知识点的分析题目可以占比20%左右,考察知识点的运用题目可以占比10%。

因此,同学们需要对《财政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便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二、复习参考资料:视频课件:刘怡,《财政学》教学视频,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书目:刘怡,《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教材和视频教学课件根据同学们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教材和视频教材课件,把握财政学课程的基本脉络,在理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建议各位同学认真学习课程学习指导(课程论坛置顶帖),合理处理教材和视频课件的运用关系,在复习教材遇到疑问时,可以参考学习指导,学习视频中相应的知识讲解。

2、仔细复习课程论坛“每周导学”所指定的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考察类型和考察要求;3、仔细完成作业题(作业可用来熟悉以往考试题型,并涵盖有部分期末考试试题);4、深度复习语音答疑相关资料(第一次是进行概括性导学,第二次语音答疑较为重要,主要是关于知识点的总结性串讲,以及考试题型与考试重点的讲授,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加);5、本复习提纲课程复习提纲是对该门课程考核的重要指南,包含复习方法和考试重点,并对考试作以针对性说明,有助于同学们把握复习重点,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财政学》的考试形式为闭卷。

主要的考试题型有:1、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目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本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考试难度比较容易。

对题目中所给出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给出要点即可。

2、简答题简答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对基本的财政行为进行适当地分析和阐述。

简答题要求能简要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同学们答题时能根据平时的教学内容回答相关要点即可。

3、论述题本类型题目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书本内容,并能结合实际给出自己的观点,难度较大,注重考察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点的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

,在题目论述的时候,要有个人的观点和分析思路,论述层次清晰有序,要点论述全面,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四、考试复习重点(一)复习程度说明1、理解并掌握记忆知识点的内容,能进行判断、以及简答。

2、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熟练记忆知识点的内容,要求能回答相关的所有要点之外,还能根据经济事实进行适当的直觉式阐述。

(二)需要理解并掌握的知识点:1、公平的判断标准(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1)如何界定公平?(2)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投票规则(教材第三章,课件第三讲)(1)为什么会有投票行为?(2)有哪几种投票规则?并比较各自的特点。

3、公共品(教材第五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四讲)(1)什么是公共品?(2)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品有什么特征?并作以解释。

4、社会保障制度(教材第七章,课件第五讲)(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2)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之处在哪些方面?5、公共支出(教材第八章,课件第五讲)(1)如何界定公共支出?按照结构划分,公共支出可以分为哪几种?(2)如何合理控制公共支出规模?6、税收的特性(教材第十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1)什么是税收?(2)与死人收入相比,税收具有哪些特性?(3)简要概述中国税收的基本情况。

(三)需要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知识点:1、帕累托效率(教材第二章第一、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并对帕累托最优的三种形式加以解释。

(2)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什么?(3)帕累托最优有什么不足?2、市场失灵(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1)什么是市场失灵?(2)为什么会出现市场失灵?(3)从经济学角度,如何解决市场失灵?3、财政职能(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1)财政的主要职能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处理好财政和市场之间的关系?4、阿罗不可能定理(教材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掌握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基本内容,理解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存在意义,并进行深入分析。

5、单峰偏好与中间投票人定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1)什么是单峰偏好?(2)什么是中间投票人定理?6、税收原则(教材第十章,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1)税收原则的基本概念。

(2)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税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4)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主要内容。

(5)解释并分析税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7、拉姆齐法则(教材第十一章,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1)拉姆齐法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拉姆齐法则有什么作用?(3)拉姆齐法则的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8、增值税及其类型(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八讲)理解并掌握增值税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类型,能够比较不同类型的增值税优劣程度,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中国增值税改革。

9、个人所得税及其类型(教材第十四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九讲)理解并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类型,能够比较不同类型的个人所得税优劣程度,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中国个人所得税情况。

五、重要术语及模型财政学中的重要术语和模型是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的知识要点,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财政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

该部分知识点要求同学们理解并记忆。

1、帕累托最优(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教材第二章第一、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2、个人行为的一致性(个人行为的一致性指的是作为消费者或者生产要素使用者的个人,都一致地使用等边际法则,使其购买物品或销售物品与劳务所得的效用最大化)(教材第三章,视频课件第二讲)3、尼斯坎南关于官僚的模型(关于政府机构和公共开支膨胀的理论,掌握官僚的目标,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后果)(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4、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不愿意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但因排他成本太高而不可能被采纳,“搭便车”的出现在所难免)(教材第五章,视频课件第四讲)5、林达尔模型(税收与公共支出最优化的模型,只有确定的税率得到所有人的同意,才能是预算方案获得通过)(教材第五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四讲)6、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私人市场提供的产品。

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教材第五章,视频课件第四讲)7、希克斯标准与斯拉茨基标准(针对补贴而言,前者是指补贴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动前后效用水平不变,后者是指补贴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动前后消费商品的组合不变)(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8、明补与暗补(明补是直接给与消费者一笔收入;暗补是指使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更加便宜,分析明补与暗补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差异)(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9、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前者指直接向消费者发放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是暗补的极端形式,后者就是一种明补,分析两者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差异)(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10、拉弗曲线(定义,关于税率与政府收入的论述)(教材第十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11、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将课税对象按照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教材第十章,视频课件第六讲)12、税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通过画图分析政府的征税行为通过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导致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减少的程度)(教材第十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13、税收的经济归宿(征收从量税与从价税时,分析消费者和供给者具体承担的比例,并会分析供给与需求曲线弹性的差异对税收归宿的影响)(教材第十一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14、对要素课税(主要会分析对工资所得征税时,引起的税收在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分摊的情况)(教材第十一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15、税收的超额负担(征税会导致效率损失,掌握用图形分析征税行为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损失的状况,并会区分普通需求曲线与补偿需求曲线度量超额负担的差异)(教材第十二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16、拉姆齐法则(各种商品的边际超额负担相等是实现总超额负担最小的条件)(教材第十二章,视频课件第七讲)17、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为课税对象,以增值额为税基的新型商品和劳务税。

该税被称为多环节间接税的现代形式)(教材第十三章,视频课件第八讲)18、支出税(支出税,又称个人消费税,是以一定时期里个人消费支出总水平为基础,对个人课征的税收)(教材第十四章,视频课件第九讲)19、黑格-西蒙斯收入(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权利净增加的货币价值,即收入等于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消费加上代表潜在消费能力的储蓄)(教材第十四章,视频课件第九讲)20、分类所得税制(把归属于同一纳税人的所得按照来源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对各类不同性质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率,分别计算、征税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时根据对不同性质的所得区别对待的原则设计。

)(教材第十四章,视频课件第九讲)21、财政赤字(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的支出大于政府通过征税、收费和国有企业利润等取得的收入。

一旦出现财政赤字,政府通常会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缺口。

这是公债产生的主要原因)(教材第十六章、视频课件第十一讲)22、公共债务(什么是公共债务?公共债务是喜是忧?如何合理控制公共债务规模?)(教材第十六章,视频课件第九讲)六、练习题针对考试,复习提纲提供每部分题型一个例题及答案,通过例题及答案,学生可以大致熟悉考试题型以及答案所要求的详略程度。

名词解释(要求:简要说明要点即可)反弹性法则答:只要商品在消费上不相关,最优商品税要求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即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潜在的扭曲效应也越大,税率应当与补偿需求弹性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