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3囚绿记3新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
为了装饰这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作者竟然“残忍”的绿枝条囚禁了起来。(联系同学,如果同学们被囚禁起来会怎样?颓废、抑郁、崩溃……)但是,最初的时间里,绿枝条比在外面生长的更为茂盛。
(2)、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生的欢喜”应该怎样理解?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3)、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引导学生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
囚绿记
项目
内容
课题
囚绿记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3、写作背景:
《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释题
《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
“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
(5)提问: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5篇)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5篇)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5篇)第一篇:高中语文 3 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法,能找出作者抒写绿的形象的语句,探究绿的内涵;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绿的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著名诗人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一双慧眼来欣赏一组有关绿地图片。

欣赏完图片,相信同学们对绿都有自己的理解吧!在你的心中绿是什么呢?学生阐述对绿的理解。

师总结:绿是生命,是希望,是青春,是快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可是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情感吧。

二、解题“囚”的含义是什么?明确:人居斗室为“囚”,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

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之形象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

(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注意赏析表现作者爱绿的句子)我囚禁你,因为你。

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的深深喜爱。

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的滋养下一定会茁壮成长吗?或者: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第8段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作者对绿具有怎样的感情?喜爱你还能从文章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请找出来并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3 囚绿记3-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3  囚绿记3-人教版

《囚绿记》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3、多元解读文章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诵读感知、读写品悟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一走进咱们可爱的校园,满眼都是绿色,这种郁郁葱葱的颜色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不禁想和大家做一个关于“绿”的飞花令的游戏。

我先来起句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咱们中国古诗词中描写绿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试着也来背几句?(备注)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绿色,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机。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绿的散文——《囚绿记》。

二、品囚绿之味(一)解题1、本文题为“囚绿记”,这里的“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明确:绿是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小结:从这里可以看出,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是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

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

但是,要想对文章理解得深刻,光凭题目行吗?还是要回到文章中,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思路1、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如能像“囚绿”那样用动宾结构的两个字概括更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囚绿记》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  《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品读关于绿发文句,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

3、结合背景,知人论世,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理清线索,品读文句,知人论世来阅读散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常春藤表现出来的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关于绿的文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绿的象征意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绿色代表什么?自然,生命,阳光。

但有一个人却要将这美丽的绿囚禁起来,这个人是谁?(同学回答)他写的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下列字词,并注音:陆蠡(lǐ)涸辙(zhé)淅沥(xī)猗郁(yī)移徙(xǐ)婆娑(suō)瞥见(piē)蕈菌(xùn )揠苗助长(yà)三、解题1、本文中的绿指什么?2、一句话概括囚绿的意思。

3、记。

散文的一种体裁。

通过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来抒发某种情怀、抱负,或阐述某种观点。

四、整体感知,分享一段缘。

课文哪几段直接写了囚绿?在囚绿的前后分别写了哪些内容?(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明确:(择绿)遇绿——赏绿——囚绿——放绿——怀绿五、品读课文,欣赏一株藤。

1、在囚绿之前,作者是如何描写常春藤的?请概括它的特点。

明确:通过对常春藤卷须、嫩叶以及风雨中在各种姿态的描写,可以看出常春藤活泼可爱、自由自在、婀娜多姿的特点。

2、在囚绿之后,常春藤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又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开始比外边长得更快,后来枝叶由青苍变成柔绿,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娇弱。

但永远向着阳光,永远向着原来的方向。

六、深入探究,理解一种爱。

1、从遇绿到最后的怀绿,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明确:喜爱——虐爱——敬爱2、你对作者囚绿的行为如何评价?明确:引导学生如何去爱。

爱是人类的共性。

但爱是有误区的。

狭隘的爱可能是自私,是魔念,是囚笼,是死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3 《囚绿记》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3 《囚绿记》 教案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课文主旨。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力量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的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的歌颂。

)教学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绿色(展示“绿”的图片,畅谈对“绿”的感受)二、品读悟情,探究主旨(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研读1-7段)1、作者的哪些举动表现了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关语句,轻声朗读,发言时请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小组活动找句子并轻声朗读:1)“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中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2)“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3)“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还有“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河辙的鱼盼等着雨水”4)“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获得绿的急切心情。

5)“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小结:绿藤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特点?――蓬勃、旺盛,它甚至带给了作者以生命、希望2、朗读悟情:朗读5-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研读8-14段)1、小组活动:绿藤被囚后有何表现?体现了它怎样的精神?作者对绿藤的变化,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变化呢?(请找出相关语句,品读,体会)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

②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3. 《囚绿记》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3. 《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思路,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2.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3.德育、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二.教学重点:1、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2、感悟“绿”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读书动笔的方法阅读课文。

2、听说读写相结合。

3、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新课:1.播放一组有关“绿”的图片导入语:这些图片满眼看去都是什么颜色?绿色。

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绿的踪影。

看到一株小草,我们就会想到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旺盛生命力;看到一棵青松,我们就会想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韧与挺拔。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多媒体显示课题《囚绿记》)多媒体显示教学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读《优佳学案》第17页字音。

2、《囚绿记》的作者现代散文家陆蠡,在抗日战争中,他坚守出版岗位,为抗战文化做出贡献。

1942年4月13日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齐声回顾)3、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课前我们请语文科代表收集了各学习小组的问题,现在我们请她把收集到的问题说一说。

(我发现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围绕一个“绿”字展开,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三>、讲解课文内容:1.题目“囚绿记”中“绿”在文中指什么?首先我们来把握一下作者的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请你用与“囚绿”相同结构的动宾短语来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宏观结构。

【学生行为】(1)学生用三分钟快速再读课文,按要求勾划;(2)自己组织语言,同桌互相说一说;(3)请一名学生作答。

高中语文 1.3《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1.3《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

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

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3囚绿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3囚绿记
1.作者囚绿,一是为了与绿枝条更亲近,二是出于一种他人难以理解的“魔念”,但他出于良心,不忍让绿枝条彻底枯死,于是“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作者最终还是善待生命的。绿枝条被“开释”与作者逃离危险中的北平,二者有相似之处,在文章中具有类比的效果。作者最后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这是暗示的写法。
(5)第一,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
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即生华彩。
第二,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凶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
结束语: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补充
修改
课后反思:
难点: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
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囚绿记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囚绿记新

南溪二中宋华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结构上的特点;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特色;3.掌握圈点批注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三.【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做到实处。

四.【教学方法】1.阅读法:通过阅读,了解和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2.评点法:对圈点批注的辅助,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3.赏析法: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做更深层次的把握。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上课文之前,同学们知道哪些写“绿”的诗句或句子?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宋·苏东坡)我已经过了绿叶成荫的时节,现在是走飘落的路了。

(巴金《谈秋》)艾青《绿》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从古到今,有那么多名家写过“绿”,那么今天我将带大家进入现代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的散文《囚绿记》,让我们来看一下,他,又是怎样来写“绿”的,他写的“绿”和别人写的“绿”有什么独特之处。

(二)作者介绍:陆蠡(1908-1942)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和翻译家,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笔名。

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曾负责吴朗西、巴金创立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主编《少年科学》、《文学丛刊》。

翻译的作品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长期从事抗日活动,因在其主编的刊物书籍中涉及抗日内容,1942年4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7月英勇就业,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借窗前的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模仿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语文课更具开放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抗敌精神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品味关键句——从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绿”的象征意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生活中处处都有绿色。

(生观看生活中的绿色)要求学生用成语说出看后的感受。

如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颜色。

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

要想理清其中缘由,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二、题解标题“囚绿”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绿”指什么?从全文看,“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绿”指绿色的常春藤。

“囚绿”指“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三、听朗读思考:1、本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的?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答案并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动宾短语概括)2、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寻绿(1-4)——喜悦赏绿(5-7)——满足绿囚绿(8-12)——至爱放绿(13)——自由怀绿(14)——惦念这篇文章深深体现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高中语文 1.3《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1.3《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囚绿记》教案及教学后记(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这是多高的评价!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帮助学生删减意义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也有主次之分)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

方法:快速阅读,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绿——囚绿——绿——绿(遇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喜爱之情)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并不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高中语文《1-3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1-3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高中语文《1-3囚绿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高一(11)班,普通平行班级,学生基础一般。

教材分析《囚绿记》是普高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

这一单元是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篇是自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述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含蓄的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本文的意思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叙事层面,表现了作者对绿枝条的无比喜爱,一个是象征层面,即本文的深层寓意。

前者意思浅显,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后者比较含蓄,学生不易把握。

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4点,并把其中第2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4)领会作者赋予“绿”的另一层涵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的方法,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1(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2)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文章语言和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体悟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诵读法;2、讨论法;3、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预习要求1、熟读全文;2、了解作家和文章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巴金先生的回忆性评价。

(与后文探讨作者个性特征时相呼应)二、解题 2三、检查预习(学案的生字识读)四、品读文本1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2 学生分组讨论,划分层次,用与“囚绿”结构相同的二字词概括层意;3 围绕绿,作者为什么有这多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品味语言)4作者为什么唯独喜欢这一枝绿?在作者的眼里,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吗?(结合背景回答,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囚绿记》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抓住重点词句,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与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顽强的个人品质与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

三、学习难点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预习〔一〕预习导学案1.通读文章,掌握重点字音字形。

涸辙〔〕镶嵌〔〕婆娑〔〕蕈〔〕菌茎〔〕葱茏〔〕迁徙〔〕学徒〔〕猗〔〕郁瞥〔〕见急不暇〔〕择了截〔〕爽直揠〔〕苗助长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互相〔或教师〕纠正错误字音。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局部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完成表格〕行文思路段落范围表达思路的句子感情变化表达感情的语句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几米说: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我要问:你曾喜欢的那一片浓绿,囚住了,是不是可以算作真的拥有呢?〔二〕课文研读,品味鉴赏1.预习检测。

课文中哪一局部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局部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填写下表〕明确:行文思路段落范围表达思路的句子感情变化表达感情的语句寻绿1—4 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

满足心情占有它。

观绿5—7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喜爱留恋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囚绿8—11 突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囚绿记》名师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囚绿记》名师教案

《囚绿记》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②品味文章语言,领会文章主旨思想③学习借景抒情,将“绿”拟人化来传情达意等写作手法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朗读与思考中,感受作者对绿的热爱,理解作者对常春藤永不屈服黑暗精神的赞美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在品读语言中获得审美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在诵读中,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学习圈点、批注,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义;感受作者对对绿的热爱,理解作者在“绿”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穿插诵读、提问、探究、质疑等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

2、在朗读与思考中,感受作者对绿的热爱,理解作者对常春藤永不屈服黑暗精神的赞美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彭羚《囚鸟》,在轻松的氛围中引题)(二)初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结果怎样?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

绿——绿——囚绿——绿——绿(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明确:情感线索是爱绿。

从喜欢到爱恋到占有、想控制,是很多人情感发展的逻辑。

(三)品读,感受绿的形象,探讨写作意图1.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门虽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但我并不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我望着这小圆润,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教案

《囚绿记》
进行美点赏析。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经常听到身边有老师抱怨,高中生对语文不重视,高中语文课太难上,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得吐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结果是老师累,学生厌,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其实,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稍微懂得一些“偷懒”的技巧,这种现象可能就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我在对《囚绿记》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就适当地运用了一些“偷懒”的技巧。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难度不大,而且学生对散文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上,我摒弃了由教师对文本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讲解分析的做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由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分享、展示学习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圈点批注,这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向学生传达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掌握了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各个小组活动都非常充分,几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讨论中,不时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展示环节,代表们精彩流畅的发言不时地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的写作环节,我原本还担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可能写不出什么东西,没想到,两分钟后就有几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自己的作品。

我醉心于这样的课堂,同时我的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太棒了,我们要相信他们的能力,把课堂还给他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不能再大包
觅 释 囚 赏
怀
绿。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2:1.3《囚绿记》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2:1.3《囚绿记》教案

人教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樟树二中黄英【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2、领会文章赋物以情、托物言志的写法,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1、品味文章关键词句,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句子。

2、紧扣本文,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深情,探讨“绿”的象意义,把握课文主旨。

三、情感目标联系时代背景,明确作者在爱绿之情中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绿”永不屈服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会。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交流、点拨、多媒体教学【教学重、难点】1.抓住语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2.结合作者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读熟课文;解决生字词;查找作者资料;理清行文线索。

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绿》引入本文:上一篇课文,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绿》,感知了朱自清先生对绿色的由衷赞美。

那么,同学们,1.你们喜欢绿色吗?2.你们又是用什么样的行动表达你们对绿色的喜爱的呢?3.有一个人,他对绿色的喜爱与你们一样强烈,可是,他的表达方式却与你们迥然不同。

他又是如何对待绿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囚绿记》二、整体把握1.请学生根据预习,回答:题目中的“囚绿”具体指什么内容?预案:作者把一株常春藤从破损的圆窗外迁进来,把他囚禁在自己的房间内。

囚绿的内容,体现在文章的那些章节中?(8—11节)2.那这株常春藤被囚禁前和被囚禁后又与作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请快速浏览课文,作出概括。

预案:爱绿(赞绿、赏绿)—囚绿—释绿(放绿)—思绿(念绿、恋绿)这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线索教师:原来作者和这株常春藤之间发生了如此曲折的故事,那我们倒要来认识一下这株常春藤,看看它是怎样的一种绿?作者又对它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二、感受“绿”之美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种绿呢?被囚之前,绿藤的生长状况如何?预案:青翠茂盛,枝叶舒展,舞姿婆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3囚绿记新(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3囚绿记新(3)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一组图片:1.轻轻雨水浓浓绿意2.信步满绿小路3.漫步绿野丛中4.徜徉清澈绿池5.倾听绿野清泉。

绿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份生机,一份希望,一份诗意。

绿给了我们无限的情怀:1.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储光羲) 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4.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张宁)现代著名散文作家陆蠡又给了我们一份何种别样的绿意,请大家一起跟着陆蠡随绿漫步。

二.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

三.感知全文(品一品、悟一悟)1.结合题目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绿色是多宝贵的啊!2.哪些语言直抒了他对绿的爱意呢?——第5-7段,分段朗读。

注意以下语言的情感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

把心等焦了,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3.我们不仅能从正面的抒情中看到了作者喜爱绿,还能从侧面的描写中看到他对绿的执着?——住宿条件:潮湿,简陋,暴晒时间长,炎热。

选择:瞥见这绿影,毫不犹豫地决定,惊奇4.这分执着的珍爱必然引发极细致的欣赏,但欣赏的似乎是常春藤外在的生长,其实更欣赏的是绿的生命,绿的希望。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绿”寄予的深刻思想内涵。

(2)象征手法运用的独特技巧。

(3)知人论世的解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由表及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迁移训练,课外练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爱”观;明白对错误的自省便是一种成长。

以上三个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绿”的多重象征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2)知人论世的解读技巧。

2、教学难点作者在临行前才开释“绿”的原因;由此引发的对人性私心的审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观赏四幅图片。

提问,看着这些绿色的植物,你有什么感受?二、阅读文题,发现问题绿色是多么美好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作家陆蠡也写过一篇关于“绿”的文章。

投影文题《囚绿记》,请同学们看文章标题,思考:这篇文章的标题,给你留下哪些悬念?学生发言,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制作成幻灯片三、阅读文章,合作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

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分小组。

几个问题分几个小组。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和小组成员交流,看是否一致。

最后推选一名同学发言。

四、解决问题,答疑解难1、囚绿探因(1)关于“生命、希望、慰安、快乐”当作者来到北平,选择公寓的房间时,他选择了一间在常人看来不甚理想的房间,房间的窗朝东,在亮得很早的北方的夏天,从早上5点到中午11:30,都受太阳照射,特别炎热,何况房间靠南的小窗,一角玻璃还给打碎了。

但“我”在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却选定了这间房,那是因为“我”喜欢破玻璃外长着的那根常春藤,可见“我”对绿的喜爱和向往。

这种对绿的喜爱应该是缘于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那就是把绿当作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化身。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 囚绿记》3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3  囚绿记》3
用幻灯片展示问题,向学生发问,并要求两名学生到黑板处板书。
教师点评并总结,重组文章脉络框架。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情感思路。其余就近4人组,交互浏览,修改。
聆听教师的点评与总结,给教师建议。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突破学习难点,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
4




(17分钟)
感受“绿”的形象以及“绿”的隐含文意。
《囚绿记》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卢 莉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课文。
2能参照“囚绿”的格式概括文章层意。
3能依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说出“绿”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领会“绿”的含义的基础上树立不屈的人生观。
二、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点拨法、品读法。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新课
(3分钟)
名人事迹
在用幻Hale Waihona Puke 片展示几个名人的死因之后抛出问题。
观看幻灯片
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见识,激发求知欲。
用幻灯片展示2人小组的合作探究的内容,并明确要求。
请找出写“绿”的语段,其中你最有感触或困惑的是哪一处?读一读,并说一说。
展示问题2。
请归纳常春藤的特点和品性?
展示探究问题3。
作者写本文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抒发的对“永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2.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在鉴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注重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学生喜爱哪种颜色并说明理由导入,引出本课。

二、速读,梳理文章脉络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速读文章,读完后概括全文各个部分的内容。

生答:寻绿→赏绿(关绿)→囚绿→放绿(释绿)→怀绿(想绿)师总结:很明显,全文围绕着“绿”展开,那么绿在作者的心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要写一枝常春藤?我们在文章中一寻究竟。

三、自主学习,品味语言再读文章,细细品味,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师提示:文章的第2段“小房间、潮湿的地面、灵巧的纸卷帘”---战乱年代对事物的热爱、诗意之情。

第5段“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自有一种柔美,内心的淳朴。

让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教师点拨,让学生感受绿的精神所在和作者淳朴、向往自由的情感。

)生可能答: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句式整齐,感情浓烈,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

)2.“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拟人的手法,看出常春藤的可爱。

)3.“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可以看出绿枝条身上的执着,倔强,坚贞,向阳)4.“我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

)师总结提示: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绿的可爱、倔强,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满蘸着作者对这枝常春藤的喜爱与尊重,更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淳朴,情感细腻的人。

那么,仅仅因为常春藤的倔强、可爱,作者就如此喜爱她吗?在这枝常春藤身上是否还隐含有其他的信息呢?试找出本文中能暗示主旨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绿记》课堂实录及备课实录1\《囚绿记》实录片段趁着教研组活动的余热,我今天在三班上了一节自学指导课,同样是《囚绿记》,由衷的为学生的智慧而欢喜。

这里对当时的课堂片段做个记录。

片段一: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我发现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要先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大意有个了解。

那么,下面就请读法相近的同学自行组成学习小组,先通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

然后商量一个“切入点”,共同学习探究。

好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组成了8个学习小组,课堂先是一片沉静,学生都在读文。

随即声音渐出,开始了小组学习。

在此时,我走动于各个小组之中,了解学习进程,解答问题。

)片段二:师:先请各个小组交流一下本小组学习课文的切入点是什么。

生1:我们小组是以作者对常春藤态度的变化作为切入点来学习的。

师:很好,这是一个很好的线索。

阅读散文,抓线索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生2:我们小组是以围绕常春藤来学习的。

师:你是说,你们小组主要赏读了文中有关常春藤的描写,并从中感悟文章的主旨的吗?生:是的。

师:嗯,非常好。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点”。

.还有哪个小组来说?生3:我们小组是扣住题目中的“囚”字为学习的切入点的。

师:很聪明啊。

“囚”字可以衍生出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文章的主旨也就出来了。

还有别的切入点吗?生4:我们小组是以文章语言为切入点,在赏析的过程中总结文章的主旨的。

师:不错。

本文的语言的确是很精美的,而且满含着作者的情感。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阅读方法。

还有吗?生5:我们是抓住了历史来读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以探究文章的“背景”为切入点来学习课文的吗?生:是的。

师:很好啊!不过,这里我想给你一个补充。

所谓的背景,不仅仅是指写作的时代背景,还包括作者当时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个人情感状态。

这些“个人背景”也可以帮助我们来很好的把握课文的主旨。

片段三:师:常言道:“条条大道通罗马。

”下面我们就请从同样切入点研读课文的小组分别来交流你们的学习所得,看我们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是否也是殊途同归的。

生1:文章一开始讲到作者选择了一个很不好的房间,完全是因为对常春藤的喜爱。

所以,作者一开始对常春藤的感情是“喜爱”。

师:你能把能表现这种喜爱之情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板书:喜爱)生1(读)。

后来由于太喜欢了,作者就把常春藤牵到房间里了。

师:那感情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了呢?你能概括吗?生1:非常喜爱。

生2:热爱。

生3:文中有个词语很好,是“自私”。

这种爱是自私的。

所以,作者的感情由喜爱发展到了想占有它。

师:很好。

(板书:占有。

)生1:再后来作者看到常春藤向外生长,就有些恼怒了。

但在他离开北平的时候,还是放了它,并且对它充满了敬佩之情,说它“永不屈服于黑暗”。

生4:我觉得她没有说全。

作者恼怒之后,看到常春藤几近枯萎了,心里充满了歉疚。

所以,这条线索中还应该增加一个“愧疚”。

最后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有说“怀念绿友”,所以,作者对常春藤最后的感情是“怀念”。

2、《囚绿记》课堂实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

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

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

(第8-11小节)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

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主旨。

2.反复读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知散文的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

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

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

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

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

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问题说明】“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

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

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课文分析】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段解: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1937年夏天)。

单独成段,说明这事情让作者难忘。

我住在北平①的一家公寓②里。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③的小房间。

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④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段解: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突出其简陋的特点。

窗是朝东的。

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⑤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句解:光照时间长,小屋内炎热。

〕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⑥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

〔句解:屋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⑦左右。

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⑧。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句解:选定此房的原因。

〕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⑨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⑩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句解:作者这样热爱绿色,让伙计感到非常惊奇。

〕段解:作者因为窗外有常春藤而选择了此房居住。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

〔句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段解:“我”怀着喜悦与满足的心情选择了这狭小而潮湿的房间是因为有一绺(liǔ)青藤为伴,不再孤独,陌生的“我”与绿叶“对话”,忘记了不快;象征生命、希望、快乐的绿色滋润“我”那颗等焦了的心。

这一部分为下文写“囚绿”作了充分铺垫。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段解:绿色让“我”快活地度过两个月,让“我”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者的重要性。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段解:观赏常春藤伸须展叶,变青变老、雨中摆舞,“我”感到慰安与希望。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段解:为了这绿色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我”自私地囚住了这绿色藤的两枝柔条。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