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追溯永春历史探求功夫精髓
永春白鹤拳追溯永春历史探求功夫精髓方七娘馆纸织画拳谱搜狐娱乐讯永春白鹤拳是中国南派武术发展历程中诞生的一个主要拳种关于永春白鹤拳发展史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武术考史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电影《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就是以永春白鹤拳做为影片的主线。
若追溯永春白鹤拳发展历史首先要说到它的创始人——白鹤拳祖师方七娘。
七娘戏鹤悟出白鹤拳妻传夫艺白鹤拳扎根永春方七娘是清朝康熙年间少林拳师方尚的独生女自幼随父练得一身少林武功。
武艺出众的方七娘在生活中与白鹤朝夕相处嬉戏成趣日有所悟经数年揣摩把白鹤种种姿态揉合于少林拳法之中创出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独特拳种。
它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其拳以寸劲节力形神兼备而见称表现白鹤的高度灵敏和静中寓动沉稳的气势融入虎的形态、性情、智慧及长处取其动静之因果得其进退功守之主旨究其防卫天敌、捕杀猎物之机理从而形成了白鹤拳。
方七娘在福建福宁府北门白练寺中教传白鹤拳法声名大噪被尊为巾帼名师慕名求艺者众多。
后来方七娘与永春人曾四结为夫妇把拳法传给曾四。
据记载“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传永春”在永春西门外后庙开馆授徒从此白鹤拳在永春扎根传播。
因白鹤拳首先在永春繁衍发展所以又称为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世代传承“永春”“咏春”系同门永春白鹤拳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后已繁衍成众多的分支流派。
据《永春州志》——人物志及《请奉碑记》、《郭山庙志》记载1853年永春白鹤拳名师林俊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广东、广西一带开办“大广货店”为太平天国秘密会社组织提据点。
起义失败后林俊的部将利用这些复杂的社会背景做掩护继续以“大广货店”为据点开设拳馆广传永春白鹤拳成为永春白鹤拳在广东一带的一次重大传播。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多次演变将永春白鹤拳传承成为广东咏春拳。
永春白鹤拳经久不衰当代的永春白鹤拳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其独特的拳法魅力和“德艺双修”的门规使永春白鹤拳被誉为“东方神拳”。
永春白鹤拳论如何学习三战
永春白鹤拳论如何学习三战凡各门派的武术,均非常宽视基本功的训练,永春白鹤拳亦然。
永春白鹤拳以“三战”套路为其基本功的组合训练。
所谓“三战”,就是进退三步之内的实战练习,端正动作规格。
凡初学武者,“必以三战为先,.端正为务,然后练其筋骨出力、手足相应。
”就是说必须把三战作为基本功来训练,做到肢体归于瑞正,然后全身各处协调出力,手足、呼吸互相叫应。
学习“三战”,要求头身子午中正,桩马门户稳固。
具体要求:头正、预直、沉肩、卸膊、挺胸、直背、收腹、起腿、落腰、敛臀。
第一,要求头颈提正。
头为一身之主,一身要端正,斯文一体、子午捧定。
具体要求头顶天平〔前额)上顶,颈部肌肉紧张,下颏内收,正对前方,牙关放宽,眼观手尾,气随手出,眼神藏守,四面观瞻,耳能闻风,八方谛听,下颊要直坠内收,顶力向上聚于百会,头有顶戴石磨之意。
第二.要求胸郊挺起,两肩沉落。
胸部要挺起,口内舌尖抵在上额处、咽喉、丹田之气提起,这样口、咽喉和小腹丹日连成一条畅通气道,有利于呼吸和发力,不致使气有停滞抑郁在胸之弊,也就是要“中气开通”。
两肩要向内展开沉落,两肩脾和腋窝要夹紧挺起,背后两肩胛骨向脊推骨夹紧内收,掩护住背后青育穴,两肩要有挑千斤重担之意。
用力时要能来能会,出入自然。
脑后大推骨要沉落,脊推骨要由上而下直力插落,尾阎骨收束敛合,形成一条直线柳举连。
身腰前面的膀要提,气力聚于丹田,胸部挺起献出,全身不能烦斜摇动。
腹肌与背肌裹紧,连成一个整体。
第三,两脚要成“不丁不八”状. 两脚的步型有上中下三盘马势,步法有“丁字马”、“八字马”、“不丁不八马”。
在三战的基本功训练中,要求以“不丁不八”的中盘马为主。
两脚的脚然和脚后跟部位都要贴紧地面,俗称“四点金落地”。
两膝部活动要灵活,一住脚便要有硬气吐雄之势,当起则起,该落则落,视势而变动步法,如水流无定势。
两脚内侧肌肉之力要收提而起,向后卷至腹股沟;外侧肌肉要直放落至脚底,与地面贴紧,两拼部向尾间骨收束夹紧,又要向脚掌心涌泉穴及脚后跟落力,形成“内腿收起,外腿放落”的合力,这时就会自然而然感到有“真力”自脚底提起冲向腿、胯,与腰肩抽束(上沉下顶),汇聚于头顶百会,联成一个整体。
鹤拳道的简介
永春白鹤拳是古老的汉族拳术之一,属于南拳。
仿生象形白鹤脚,鹤舞长空展英豪。
练武健身功效大,攻防技击价值高;内涵朴实而丰富,拳理辩证又精妙。
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称以雅。
三盘上中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法。
白鹤亮翅,十三步摇;七步三战,十三太保;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
下面是为专门您整理好的:。
英文:CraneFitTao简称:CFT鹤拳道是一种注重养生与技击的南派中国功夫。
多流传于厦门、泉州、漳州福建闽南一带,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与国外。
正宗的鹤拳道主要咏春拳,五祖拳,太极拳,泰拳,跆拳道,空手道等武学精华博采众家之长而成,由福建泉州南安洪濑黄良才创立以“发扬传承中华武学文化,促进全民健身”为宗旨。
鹤拳道的主要特点以鹤法为灵性,再融入道家思想。
鹤为宗,道为法,随心所欲鹤拳道,“鹤道”也。
鹤拳道综合了传统套路的精深拳理与现代技击的实战性互补成为练功课程,使得搏击时能随心所欲,顺于自然,运手柔,着手刚。
特别讲究气沉丹田,练丹田功,以气补劲。
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借助明暗二劲。
在身法上都要求头顶、项稳、拔等、松肩、松腰、松胯、提裆吊肚。
技法要求融合阴阳八卦五行变化的道家思想,讲相生相克。
步法都要求稳固,五点金落地,落地生根,收手软如棉,出手弓送矢,进实退虚,借力借势,听劲,化力等等。
鹤拳道的创始人黄良才,功夫名家。
男,1973年9月出生,福建泉州南安洪濑人。
从小热爱武术,1988年毕业于洪濑新侨学校。
现任职于良才电器商场总经理,精武研究会会长,鹤拳道总教练。
央视擂台赛红方黄良才主要荣誉:鹤拳道创始人,培养武术人才无数。
2022年获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16强,第三界世界传统武术节铜牌,海峡两岸武术交流大会金牌,在央视奥运频道央视5套,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漳州电视台,东南早报,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新浪体育,等各大媒体,各大网站都有报道。
正宗永春白鹤拳·宗鹤拳劲练法
正宗永春白鹤拳·宗鹤拳劲练法先说宗鹤拳里劲与力的区别。
物理学上,凡是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在武术上,“力”仅仅是指对重物发生作用(举或推等)的那种“气力”。
在一般的意义上,所谓“劲”,也就是力气。
而在武术上,“劲”指的是通过人体肌肉组织的迅速收缩而爆发出来的一股“弹力”。
练习鹤拳的人,经过长期的刻苦锻炼,就会变得很有劲,实际上也就是练到使肌肉组织收缩有力,富有张力及韧性,反应极迅速。
同时,因为长期的锻炼,骨组织的密度及硬度也增强了。
“劲”发出的力是一种弹力,由于反应极其迅速,加上灵巧的动作,武术师在与对方交于之时,常能轻而易举地将对方抛出数尺之外。
俗语说:“四两破千斤”,其道理就在于此。
一些功底深的鹤拳名家在与对方交手时,只要手触到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使对方感到触电似的“麻痹”,或被击倒,或被抛到数尺之外。
这就是宗鹤拳里所提到的“鹤如触电”。
武术运动上的劲是可以经过训练而成的。
一般的力一过壮年,若不经常锻炼就会消退,而劲就不一样了,有劲的人可以转衰为壮。
在技击运动上,有劲的人可以制胜有力的人,有力的人可以举起重物,却无法制胜有劲的人。
(来自“武宗”公众号)打个比喻,牛能拉动很重的大车,如把车绳套在虎背上,老虎是拉不动的,这说明老虎不如牛有力气。
但牛和老虎对斗,胜利的却是老虎,这说明牛不如老虎有劲。
就武术家来说,需要的是老虎的活劲,而不是牛的死力。
宗鹤拳流派功夫深的人发出来的劲,又名懂劲,就是说反应特别灵敏,在技击时能够得心应手地击中对方身上自已所想攻击的部位,还能够在对手进攻时恰到好处地加以应付或反击。
他们出手时似乎并不费劲,实际上是发出一种绝大的弹力来将对手击倒或抛出数尺之外。
宗鹤的劲最主要的可分为观、柔、虚、实、直、横、斜七种。
初学者多是用刚劲和直劲,进而就能辨别横劲和斜劲,再加深造就能辨别虚劲与实劲及柔劲。
这些道理说起来好象很容易,但用起来就难了。
(来自“武宗”公众号)如虎扑食,鹰捉鸡都是用直劲和横劲,至于虚劲与实劲是在对抗运动时“人实我虚,乘虚即实,人刚我柔,乘柔即刚。
寸劲节力:永春拳(白鹤拳)的神秘所在
寸劲节力:永春拳(白鹤拳)的神秘所在(2010-09-23 10:01:36)影视《李小龙传奇》、《叶问》相继播出,被称为是近年最重头的大动作片,这除了给人带来对“李小龙”功夫的期待和遐想外,史学界、武学界更热议的是有关“詠春拳”的起源,尽管其起源众说纷纭,有“五枚系、福建永春系、至善系、大东风系”等,从拳理及起源传说上可以发现,各种詠春拳其实都源自福建永春白鹤拳,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各自有发展创新。
永春拳(白鹤拳)作为五祖拳一个最年轻的拳种,只有区区300多年的历史,而且是中华武术史上罕见的由女性开创的拳种。
一个纤细娇柔的女子,与身强力壮的男子在生理上有较大的差别,在搏击中何以制胜克敌,这就是永春拳(白鹤拳)神秘的所在——寸劲节力,以柔克刚。
众所周知,武术离不开功力,力是一切武功的基础。
下面我从几个角度来解读寸劲节力。
(一)寸劲节力的物理学概念寸,作为长度单位,一丈等于10尺,一尺等于10寸,形容极短或极小。
劲,作为一个形容词,指坚强有力。
寸劲,即以极短的距离或最小力,发挥最大的功。
比如辘轳、杠杆原理的运用。
功,在物理学上是指力与力作用线上物体的位移的积。
白鹤拳的功指的是短距离爆发或瞬间发力,在搏击上应用攻防技法,产生明显有效的击打。
功在技击擂台上的效果是:以白鹤拳的拳法、掌法、腿法、膝法、肘法击中对方的有效部位并确定有效击中(有明显响声和位移),或致一方倒地。
节,是指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在人体结构上指的是上下肢各段以及相连接的地方,如:上臂、前臂、手掌及其相连接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等部位。
力,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
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节力,指人体诸肢体关节的灵巧运动和变化。
白鹤拳的节力包涵:化力、借力、扭力、发力、弹抖力、摇晃力(摇身俊胛)等功法。
永春拳(白鹤拳)在技击功法上,在与对方肢手交接(即搭桥)时,善于以竖掌(或鹤头、鹤翅、鹤爪、鹤尾椎、起鹤颔等手形)的某个部位为着力点,以腕关节为支点,前臂的外旋(即扭力)或通过上下臂带动肩、肘、腕关节产生的灵巧运动,其结构恰似辘轳的“Z”字形的摇柄,与转盘、轴心的连接,并产生杠杆原理般的技击效果。
永春白鹤拳作文
永春白鹤拳作文《永春白鹤拳:藏在小巷里的功夫秘籍在我的家乡永春,有一种独特的拳术叫永春白鹤拳。
这可不像武侠片里那些神乎其神的功夫只存在于想象,这是实实在在就在咱老百姓身边的拳术。
小时候,家附近有个小公园,那里有个很不起眼的小角落。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公园里瞎晃悠,就被一阵奇怪的动静吸引了过去。
走近一瞧,原来是个老师傅在教几个年轻人打永春白鹤拳。
那动作乍一看像是一群白鹤在跳舞,轻盈又灵动。
老师傅穿着一身宽松的衣服,头发有点花白,但眼睛特别亮。
他的手像鹤嘴一样精准地出击,脚步移动的节奏就跟白鹤漫步似的。
瞧他抬腿,那高度和速度,都让人惊叹。
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说这白鹤拳讲究的就是一啄一蹬,要像真鹤那样灵敏。
我就好奇地站在旁边看。
这时,有个年轻小伙子估计是手忙脚乱搞混了动作,本来该是向上啄的手做成了横扫的动作。
老师傅走过去,直接用手握住他的手臂就给他纠正,那手法就像是摆弄一个小木偶一样,轻轻一扭一拉就给调正了。
然后笑着说“小子,你这打得不是白鹤拳,是大风车拳喽。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气氛特别轻松。
后来我也跟着学了几招。
学着老师傅的样子出拳,结果发现看着简单做起来难。
我这拳打出去软绵绵的,跟老师傅那带劲的打法完全不一样。
老师傅说“打拳要有精气神,你这像是要赶鸭子上架似的没个气势。
”这永春白鹤拳啊,看着像舞蹈可实际上每一招都有讲究。
比如说那拳握的力度,就跟手里抓着食物的鹤一样,既不能松让食物掉了,也不能太紧捏碎了。
在我们永春,到处都能看到白鹤拳的影子,大街小巷可能随时就会冒出来个练拳的。
这永春白鹤拳,没有什么花架子,就是实用又好看的本土功夫,它就像我们永春的一个老朋友,一直陪伴着大家。
《我的永春白鹤拳之旅》说起来我与永春白鹤拳的缘分可真是有趣。
因为那次在小公园的偶遇,我对这拳术就着迷了。
于是我到处打听哪里有正规的学习地方。
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个小小的武馆。
那武馆在一条小巷子里,门脸不大,一进去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汗水味混合着木质器材的味道。
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永春白鹤拳简介及简史白鹤拳发祥于山明水秀、人文荟萃的福建省永春县,属南派少林武功,俗称“永春白鹤拳”。
它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拳理精辟,技法丰富,流传海内外,享誉世界武坛。
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据说七娘年方十六即精通少林拳艺。
一日,在寺中织布,忽见一只白鹤飞宿梁间,昂首振翮,舞足弄翼,姿态奇妙,七娘心甚异之,即以手中梭盒投之,又以纬尺掷之,皆被白鹤舞足展翼闪跳弹避;俄倾,鹤奋翮凌空,冲霄而去。
七娘感悟鹤之精睿骁巧,揣摩衍化,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几经推敲,创出了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白鹤拳”。
后随丈夫曾四回永春广授生徒,白鹤拳从此发扬光大。
自清初迄今数百年来,永春白鹤拳广泛流传于海内外,兼收并蓄各家之长,不断繁衍总结提高,其技术、理论大大发展和丰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技术体系。
1929年10月,永春拳师应爱国侨领陈嘉庚之邀,组成以潘世讽为主任的“中央国术馆闽南国术团”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巡回表演献技,传播拳艺。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武术团体出访,开创了民间武术海外交流的先河。
近年来,东南亚、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国家,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武术团体或名师俊杰,纷纷来永春寻根溯源,进行友好技术交流活动。
方七娘创造了“白鹤拳”后,方七娘与永春曾四喜结良缘,将此拳传于曾四。
清康熙年间,他们回到永春县,移居西门外后庙厝开馆授徒。
从此,白鹤拳就在永春繁衍,教传吴、王、林、蔡、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人称“二十八英俊”,后人尊曾四为“前永春名师”。
传人中以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最为杰出,世称“前五虎”。
方七娘、曾四这后,郑礼的永春白鹤拳技艺最高。
据《永春县志》记载:“郑礼,和风里大羽人,善拳术。
康熙年间……礼父明,赏与七娘角,不敌,病将死,遗言命礼师七娘。
”“礼与林椎、姚虎等与七娘习白鹤拳,礼精勤不懈,遂以技名。
国内外对永春白鹤拳之研究点与现状的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对永春白鹤拳之研究点与现状的研究的价值
永春白鹤拳是传统武术的一种,是福建省永春县的特色拳种,具有独特的技法和特点。
目前,对永春白鹤拳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化研究。
通过对永春白鹤拳的历史渊源、地域特点、口传心授、师承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这项传统武术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有助于挖掘和传承永春白鹤拳的历史文化价值。
2.技术研究。
对永春白鹤拳传统技法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分析其技术内涵和实战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永春白鹤拳的实用性和技术水平,也便于与其他武术拳种进行比较。
3.医学研究。
永春白鹤拳注重锻炼身体,注重内功修炼,结合中医养生理念,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对此进行医学研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探究其健康养生机理和效果,对康复医学具有积极意义。
4.体育教学研究。
永春白鹤拳作为一项传统的武术拳种,对于其体育教学研究也非常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适合不同年级、不同状态的学生教学方法,以及培养永春白鹤拳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和方法。
研究永春白鹤拳的价值在于继承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武术的认知和地位,拓展保健文化和康复医学的领域,以及推动中华传统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
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
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年至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在霞浦县)北门拳师方种(亦名方掌光)首先传出。
方种与七娘[编辑]家中殷实富有,性好拳术,广交闻名武师而从师之,苦练不懈。
方种早年丧妻,独生一女七娘,故得其传授。
方种与方七娘确有其人,方种为明末遗臣,曾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方掌”和“方种”应为同一人,而“方掌光”亦应为“方种公”,此乃语音传抄之物,至于“方惠石”可能是方种在反清势力失败后,为躲避官府追捕所更用的化名。
识府姑娘-方七娘明崇祯皇帝有女,得陈永华为师(传说:反清义士方惠石,乃浙江处州丽水方掌光,精内家拳,受陈近南嘱托,辅教明崇祯皇帝之女,易名“七娘”,避居福建福州沙莲寺)。
习内家拳,拳艺精深,传拳法精要于会党,七娘本姓“朱”,官话“朱”与“识”语音雷同,尊称“织府姑娘”,死后列书为“识府姑娘”供奉为祖师。
曾四[编辑]永春人曾四,师从颜起诞(又名颜上观,精棍法),与七娘结为夫妇,生有二子。
曾四与七娘同回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村后庙辜氏宗祠授拳。
永春县邻近金门,为台湾门槛。
宗祠(教练寺)挂上白鹤道入的图像、故被尊敬为白鹤先师。
据“永春县志.方技传”载:“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
住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厝-福建话即家)”,在那里广授生徒,后人称为“曾武馆”,白鹤拳(鹤法)就此在永春发扬光大,蓬勃发展。
明朝崇祯年间福建永春人。
白鹤拳第二代传人,与方七娘学白鹤拳,后结为夫妻。
清朝康熙年间,相继培养了“二十八英俊”,其传人之中,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人称“前五虎”。
曾四对白鹤拳在永春的传拨发展有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前永春名师”。
内容出自于白鹤先师祖传真法二十八英俊与前五虎[编辑]曾四夫妇在后庙辜厝教传吴,王,林,蔡,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人称“二十八英俊”。
二十八英俊中,乐杰居第一,王打兴居第二,曾四之子曾绿使以及李元卿,林泮,辜喜,陈传,张居,染布应,辜魁,辜班,辜助,林椎,姚虎,潘贤,叶福,刘灶等等,皆是当时高手。
咏春拳真的源于白鹤拳吗
咏春拳真的源于白鹤拳吗
是的。
永春白鹤拳也是后来对福建永春县的白鹤拳的总称,白鹤拳里如果还要细分,则有四支较大的流派:宗鹤,鸣鹤,飞鹤,食鹤。
咏春拳始祖五枚师太学过白鹤拳,后来看到白鹤与蛇相争又悟出另一套拳法-后来的咏春拳。
两种拳法尽管有很多不同处,但也有相似之处,例如:永春白鹤拳“论出手必先讲子午归中”,“子午归中”即“子午中正”,与咏春拳“守中用中,中线防守,中线进攻”的“中线原理”是一样的。
又如永春白鹤拳“论交关接手”中记载:“内节如铁,外节如棉-------直可破横,横能理直。
逢刚则刚,逢柔亦刚;遇空则入,遇门则过;有桥过桥,无桥生桥;内用吞吐浮沉之法,外用刚柔相济之巧。
”这与咏春拳诀“乘空必入,逢膀必闸,以软制硬,以快打慢”及“柔中带刚,刚柔结合,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以横消直,以直带横”的意思一致。
另外,永春白鹤拳与咏春拳一样也讲究利用“听劲”觉察出敌力的虚实、大小、方向,利用力学之圆弧切线原理,借力消力,连消带打,达到以“四两拔千斤”、出奇制胜、以弱敌强的目的。
而空手道的起源,据史料记载,永春白鹤拳由方七娘所创,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这种拳法糅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创
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鹤法”。
1877年,日本冲绳人东恩宽量来到福建学习白鹤拳,回国后,将白鹤拳与冲绳一种称为“手”的拳法相互糅合,取“法刚柔吞吐,身随时应变”中“刚柔”二字,发展成为风靡日本及世界的空手道刚柔流。
总的来说空手道和咏春拳都是白鹤拳逐渐变化的两个分支,网上还有很多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的资料,想知道具体的可去参考。
永春白鹤拳学校教育传承探究
17当代体育永春白鹤拳学校教育传承探究黄文生永春白鹤拳是一种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武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可以将这种武术编制成具有良好教学意义的拳操,进而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永春白鹤拳进行传承和发扬。
永春白鹤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这一拳种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传承价值,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编制永春白鹤拳操并借此来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内容以及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永春白鹤拳教学工作需要教师编制校本教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而实现该拳种的学校传承。
1 永春白鹤拳的教学背景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承担着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锻炼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在实现强健身体的同时还可以呈现出良好的运动技巧性,我国教育部已经将“武术”列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在2011年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中提出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简单的武术套路以及一定的防生技术等。
创建于清代的永春白鹤拳在国内已经发展了上百年且逐渐演变出众多的流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将永春白鹤拳收录其中。
福建永春县作为白鹤拳的发源地也承担着对这一拳种进行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永春白鹤拳操》是福建永春县在2009年起开始在全县中小学中推广的一种体育活动。
该县中小学在体育教学中也将白鹤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而促进这一拳种的传承。
2 永春白鹤拳的学校教学策略2.1制定校本教学内容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校本教学内容掌握永春白鹤拳的基本动作要领、塑造学生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对白鹤拳的长久学习热情并对这一拳种进行传承,并且在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坚韧的品质以及合作精神。
第二,编制教程。
在制定具体的白鹤拳教学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武术基础等制定出难度适中的动作和套路。
正宗永春白鹤拳之宗鹤拳·三战
正宗永春白鹤拳之宗鹤拳·三战(一)、基本手型1.鹤爪掌:五指弯曲微握(图①)。
2.鹤顶拳:五指屈握,中指中节凸起成尖,拇指屈靠于食指末节(图②)。
说明:本套路中为了文字叙述方便,鹤爪掌简称掌,鹤顶拳简称拳。
(二)、基本步型1.平行步:俗称平行马。
两脚左右平行站立,约与肩同宽;两腿屈膝略蹲,前脚略前于后脚一至二寸(不超过半脚长),前脚尖微向里扣:后脚尖略外撒,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前膝略扣,上体正直(图③)。
说明:本套路中指的平行步如无另加文字说明均指右脚略前的平行步。
2.三角步:俗称三角马。
两脚前后站立,与肩同宽;两腿屈膝半蹲,前脚后跟的延长横线与后脚尖距离约一脚长,前脚微向里扣,膝略内扣,后脚尖外撇约45°,膝内扣,提裆、上体正直,重心前三后七或前四后六,按动作需要有时可略有改变,但重心一般以后腿支撑比例为重(图④)。
说明:以上两种步型重心的高低靠屈膝的角度来调整。
(来自“武宗”公众号)重心要高时,屈膝角度大些,有时因动作需要,腿可挺膝伸直;重心要低时,屈膝角度小些。
(三)、动作说明预备式并步站立,两手五指并拢,两臂自然下垂,贴靠于两腿外侧。
两眼平视(图1)。
一、平行步双顶掌1.左脚向左侧出一步,与肩局宽,屈膝略蹲成平行步。
同时两手下垂于胯前,两掌心向后。
两眼平视(图2①)。
2.上动不停,脚步不变,挺膝站起。
同时两臂屈肘上提至胸前,肘略与肩平,两掌背相靠。
随之两前臂外旋屈腕,向前,上方顶击,力达掌背,两掌指相对,两掌略高于眼,稍宽于肩。
两限平视(图2②)。
技击要领:整个动作须连贯,两脚脚趾用力抓地,两腿挺膝发力,掌击对方脸部,在击掌过程中可挡开对方手臂。
二、平行步双按掌两腿屈膝半蹲。
同时两臂屈肘内收,两掌经两腮旁向下按于胯前,掌心朝下,掌指相对。
两眼平视(图3)。
技击要领:两掌下按与两腿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按压对方正面胸前攻来拳脚。
三、上步三角步双格拳左脚向前一步。
两掌体前交叉。
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
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年至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在霞浦县)北门拳师方种(亦名方掌光)首先传出。
方种与七娘[编辑]家中殷实富有,性好拳术,广交闻名武师而从师之,苦练不懈。
方种早年丧妻,独生一女七娘,故得其传授。
方种与方七娘确有其人,方种为明末遗臣,曾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方掌”和“方种”应为同一人,而“方掌光”亦应为“方种公”,此乃语音传抄之物,至于“方惠石”可能是方种在反清势力失败后,为躲避官府追捕所更用的化名。
识府姑娘-方七娘明崇祯皇帝有女,得陈永华为师(传说:反清义士方惠石,乃浙江处州丽水方掌光,精内家拳,受陈近南嘱托,辅教明崇祯皇帝之女,易名“七娘”,避居福建福州沙莲寺)。
习内家拳,拳艺精深,传拳法精要于会党,七娘本姓“朱”,官话“朱”与“识”语音雷同,尊称“织府姑娘”,死后列书为“识府姑娘”供奉为祖师。
曾四[编辑]永春人曾四,师从颜起诞(又名颜上观,精棍法),与七娘结为夫妇,生有二子。
曾四与七娘同回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村后庙辜氏宗祠授拳。
永春县邻近金门,为台湾门槛。
宗祠(教练寺)挂上白鹤道入的图像、故被尊敬为白鹤先师。
据“永春县志.方技传”载:“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
住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厝-福建话即家)”,在那里广授生徒,后人称为“曾武馆”,白鹤拳(鹤法)就此在永春发扬光大,蓬勃发展。
明朝崇祯年间福建永春人。
白鹤拳第二代传人,与方七娘学白鹤拳,后结为夫妻。
清朝康熙年间,相继培养了“二十八英俊”,其传人之中,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人称“前五虎”。
曾四对白鹤拳在永春的传拨发展有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前永春名师”。
内容出自于白鹤先师祖传真法二十八英俊与前五虎[编辑]曾四夫妇在后庙辜厝教传吴,王,林,蔡,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人称“二十八英俊”。
二十八英俊中,乐杰居第一,王打兴居第二,曾四之子曾绿使以及李元卿,林泮,辜喜,陈传,张居,染布应,辜魁,辜班,辜助,林椎,姚虎,潘贤,叶福,刘灶等等,皆是当时高手。
初探永春白鹤拳教学的有效方法
初探永春白鹤拳教学的有效方法
永春白鹤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其动作要求轻灵、
柔和、连贯而有力。
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者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永春白鹤拳教学方法初探:
1. 步骤划分法:永春白鹤拳动作繁多,逐步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教练可以将复杂的动作分为几个步骤,逐步让学生练习掌握每一个
动作,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每个步骤后再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
2. 视频教学法:现在技术发展便捷,利用视频授课可以让学生
方便地在家里练习。
教练可以拍摄视频,将练习的要点、方法、注
意事项等详细讲解,让学生在家中不断熟悉和练习。
3. 每日练习法:永春白鹤拳需要熟练掌握,要求通过频繁的练
习来获取技巧。
教练可以将每个动作分配给学生,在每天课前或者
课后花几分钟练习,以便快速掌握技术。
4. 实用训练法:永春白鹤拳实战性极强,强调实用性。
教练可
以在训练课程中增加实用技能的练习,如防身、协调等训练。
5. 个性化教学法:学生个体差异很大,适当进行个性化教学可
以让学生更快实现进步。
教练应根据学生体型、特点、兴趣等特点,给予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
这些永春白鹤拳教学法能够帮助教练更好地进行教学,让学生
快速进步。
白鹤拳
白鹤拳,又叫永春拳,也南派少林五大象形拳之一,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浙江、江西、云南、四川、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并传至日本,成为日本冲绳“传统古武道”的源祖拳。
相传白鹤拳由福建永春县女子方七娘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永春县志》载,“郑礼,和风里之大羽人,善拳术。
康熙间,有方七娘者......礼与林椎、姚虎等二十四人事焉。
七娘感其意,悉其术授之......”白鹤拳逐由方七娘的众弟子传布各地。
鹤拳以练精为主,取鹤之精足神静,故其特点以缓急适中为得宜,练时须凝精神,舒臂动气,心手相应,瞑心孤注。
身法讲究五行:肩如龟,腹如虾,腰如龙,胯如猴,马似踏轮。
本书选编的白鹤拳套路由郑靖同志提供并作示范表演。
动作名称预备式1.马步下插掌(平马双插掌)2.右虚步推掌(请拳)3.马步下插掌(平马双插掌)4.右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坐扎双插手)5.左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扎双插手)6.右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扎双插手)7.马步左双劈掌(抓手左双斫掌)8.马步右双劈掌(抓手右双斫掌)9.退步三角步前插掌(双挽花坐扎双插手)10.退步右三角步前插掌(退马双挽花坐扎)11.退步左三角步前插掌(进马双挽花坐扎)12.右三角步右插掌(进马左啄右插掌)13.横裆步左挎肘切掌(退马割节下削掌)14.进步三角步右切掌(左下割右切)15.右弓步平插掌(右双抓跟步双平插)16.左弓步平插掌(左双抓双平插)17.右弹踢(抱印右踢腿)18.右三角步叉插掌(落步上下插)19.左三角步右撩掌(退右步摇撩掌)20.右三角步左撩掌(退左步撩掌)21.虚步鹤嘴掌(鹤嘴手)22.右双弓步前点指(鹤啄食)23.右双弓步双按掌(双压掌)24.右双弓步上顶掌(双上撞)25.右三角步前顶掌(平撞掌)26.左右抖掌(平撞掌)27.转身左弹踢(左踢腿)28.横裆步打肘弹拳(横肘抖锤)29.上步双弓步左插掌(左进步上穿手)30.上步双弓步右插掌(右进步上穿手)31.传身左双弓步顶肘(转身左撞肘)32.双擒手右顶膝(白鹤独立)33.右弹踢(独脚鹤)34.跳步三角步双切掌(跳进步双砍手)35.左三角步左弹掌(左抖翅)36.右三角步右弹掌(右抖翅)37.右弓步双指插(二龙取珠)38.退步左弓步左挑掌(退步左挑手)39.单蝶步左钩手(单蝙蝠左捞手)40.右扫腿(双鹤嘴扫腿)41.左弹踢双平插(转马双插掌左踢足)42.左双弓步右插掌(落步左下割右插手)43.左虚步推掌(左开弓)44.丁步锁喉指(沉节卡喉)45.左弓步反插掌(右挫掌)46.虚步左弹掌(左扇翅)47.退步右虚步双弹掌(双扇翅)48.右蹬脚横砍掌(剪手右展翅蹬足)49.左蹬脚横砍掌(转马剪手左展翅蹬足)50.退步虚步双擒手(落步拖腿双下割)51.右弹踢(白鹤伸腿)52.转身左弓步右撩掌(转马左割右撩手)53.右三角步双挑掌(右进步双挑手)54.右三角步双推掌(双推手)55.三角步切腹双挑掌(打腹双挑手)56.右三角步双推掌(双推手)57.右三角步双砸掌(挽花坐节)58.上步三角步双推掌(拖进挂推手)59.上步三角步双推掌(拖进挂推手)60.上步三角步双推掌(拖进挂推手)61.跳步单蝶步双拍地(抓沙左撒右撒)62.马步双格拳(左转双截肘)63.左虚步叉抖掌(折鹤翅)64.右虚步推掌(请拳)65.马步下插掌(双下插掌)收式动作说明预备式面朝南成立正姿势,两脚并拢。
永春世界白鹤拳新闻电头作文
永春世界白鹤拳新闻电头作文坑仔口中学校本教材------永春白鹤拳------教案第一章永春白鹤拳理论篇第一节永春白鹤拳简史教学目标:1、了解白鹤拳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优良武德和爱国主义品德。
教学重难点:武德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与教学录像教学过程:一、简介:白鹤拳是在清朝初年顺治年间由少林拳师方种的女儿方七娘所创,七娘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翮,舞脚弄翼,姿态奇妙,心甚异之。
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掷之,复被白鹤展翼弹落;俄而奋腾凌空,冲入霄汉而去。
于是七娘感悟之馀,精研不辍,揣摩衍化,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
她几经推敲,创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鹤法”。
当时永春民间流传许多拳种,在此后发展过程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一体。
太祖中有白鹤拳的技巧,白鹤拳中有太祖的套路,这两拳种又杂有达尊、罗汉、行者的拳法,在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特点的技术体系,因为这些人的籍贯多在永春,故也将此拳称为“永春拳”,永春白鹤拳师俗称“永春师”。
二、武德礼仪1、武术礼节徒手礼1、抱拳礼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
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大方。
抱拳礼的涵义左掌声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抱拳礼的应用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应用。
2、鞠躬礼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
鞠躬礼的应用A、见到师长或领导时使用此礼;B、表演、比赛演练结束时使用此礼;C、不适于应用抱拳礼的正规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觅徒
白鹤拳练起来,有股柔柔的味道,这是为什么呢?苏老说,这是因为创这套拳的,是一位女子。
□武林外史
七娘创下白鹤拳
这是顺治年间的事情。明朝遗民、少林拳师方种和女儿七娘来到福宁州(今霞浦)城外白莲寺栖身。七娘貌美如花,天资聪颖,尽得父亲武艺真传。一日,七娘在寺中织布,见一白鹤飞来停于梁间,昂首振翅、伸颈觅食、缠脖栖息,姿态奇妙。七娘很是好奇,用梭盒投掷过去,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投之,白鹤展翼弹落;不一会奋翅腾空,冲入霄汉。
这一推一喝,正是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招牌动作。难道,他在模仿李小龙?非也,青年自称姓苏名金毅,乃永春白鹤拳练习者。这借声发力,起势盘手的招式,正是永春白鹤拳的招式。
苏金毅讲,白鹤拳在永春流传已有三四百年,盛时几乎老弱妇孺皆会几招。如今,永春城内仍有5个武馆,一年四季传授拳法。
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逍遥子死前将毕生功力传给小和尚虚竹,使他内力大增,后又得天山童老武功秘籍,小和尚迷迷糊糊间成了武林高手。记者决定到永春寻访世外高人,或许,也有虚住那样的运气,一夜之间便可纵横江湖。
师兄已经过逝,要前传后教,师傅那几代,主要是一生一世以武为生,潘世讽老师的家产很多,都花在习武上。到师傅时,家产用光了,武艺为生。
习武的人不那么用功,师傅一生一世都是以教拳为生。习武之人,晚景很凄凉。忍耐力,武德,“工夫学到哪里,脾气就改到哪里”,为人处事,跟武功是有关的。少年的时候,性格也很急噪,到老年就会经常磨练自己,反省自己,人变得看得开,开朗,爽快,幽默。
敲门声起,而是第二次抢救的问题,快失传的武术,要如何传承下来。如果说83年的武术,第一次抢救文化遗产,由于老拳师相距淹没,必须第二次抢救文化遗产。武术是实在的东西,不存在虚假的情况。大师何其多?不是大师是大猪。政府的重视,武术抢救,不至于丧失。
□英雄列传
祖上是读书人,十一世中过举人,几百年来都延续着善文善武。有家庭的影响,在老家有遗传的祖物,有书关公,刀等遗物,曾祖母,曾祖父,经常讲,心里痒痒的,60年,结拜兄弟,是潘老师的侄孙,到老师家里去玩,看到他家里有一个牌,“国术超前”,向结拜兄弟学习,经常在一起练。两老师是永春白鹤拳的传人,白鹤拳是清朝的事,当时学的就是太祖拳,明朝。
“这就是内力,是多年苦练而来的。”苏老62岁,15岁开始练武,师从著名拳师潘瑞荡和郑联甲。
40年练就奇功
铁掌水上漂、隔山打牛,记者问苏老,白鹤拳练到何种境界能有如此功力。苏老正色道:“练武之人为了强身健体,内力也只是一种修为而已。武功中并不存在所谓一飞上树梢的轻功,也没有人可以做到隔山打牛。”也就是说,更不存在双手交合就可以传递功力的事情了。“那都是乱吹的。”苏老有些气愤了,身为武林中人,他从不看武侠电影。直到去年金庸到泉州,他被请去表演白鹤拳,才知道金庸何许人也。
潘老师文化不深,口齿不清,1963年已经跟潘老师三年了,也跟郑老师学一年多了。郑老师比较有文化。2004年在台湾出版的,言传白鹤仙师祖传真法。
武德、技艺。学几套就走,坚持的人很少。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现在是师傅找徒弟,谁要来承受,把武功秘籍送给他。正式收徒,要对武术有追求,人品和武德,技术要全面地继承,要为传统武术,当成一种事业,一种追求。
也许正是这句话激发了苏瀛汉的斗志,他更加勤学苦练。一同练拳的师兄弟,或从商或从政,就他坚持了下来。
“工夫学到哪里,脾气就改到哪里”,为人处事,跟武功是有关的。少年的时候,性格也很急噪,到老年就会经常磨练自己,反省自己,人变得看得开,开朗,爽快,幽默。
□秘籍心经
1964年的一天夜里,师父郑联甲把几个得意弟子叫到近前。很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练拳也是有书的。”苏瀛汉大为惊奇,他学武以来,一招一式都是师父示范,从不知道还有武功秘籍。
师父郑重地把拳谱交给苏瀛汉,让他要好好练,而且一再叮嘱要保密。
文革时期,苏瀛汉家被抄,多件祖传兵器被毁。幸好,拳谱被师兄借去,才逃过一劫。
1983年,国家挖掘整理拳谱,苏瀛汉的这套拳谱贡献给了国家。
2004年,由苏瀛汉和儿子苏金毅注解的《原传白鹤仙师祖传真法》一套六册在台湾出版,。
练功多在夜间12点之后,那时师父出外授徒回来,把他们难叫起来在庭院里,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第二天五六点又要起床,提坛子、戳铁砂,练指力和腕力。日复一日苦练,师父悉心教授。三年后,师父对他说,你可以出师收徒了。
这时,父亲去世,他不能再专心学武了。只好回家挑起起家庭重任,做起腊印手工。工作间隙,仍不忘打几拳,踢几脚。另一个师父郑联甲就住在隔壁,他看苏瀛汉很有悟性,便收他为徒。可是苏瀛汉天生瘦弱,师父叹道:“你体重不上担(闽南话,没有100斤的意思),教你功夫出名很难。”
苏瀛汉出生于书香世家。1960年,他到十几里外的结拜兄弟潘超群叔公潘瑞荡家,看到他家里有一个牌“国术超群”,这是民国时期首届国术考试,潘瑞荡的父亲潘世讽因武艺超群,而获赠的牌匾。
苏瀛汉心中很是向往,于是拜潘瑞荡为师。
他们和师傅同住一个房间,苏瀛汉与师兄弟潘超群、潘起岫三个人睡在两个门板上。楼下养着鸡鸭,晚上蚊子很多,条件极为艰苦。
康熙年间,曾四夫妻回到永春,开馆授徒。从此白鹤拳在永春发扬广大,世人称曾四为前永春名师,传人中28俊杰并“永春五虎”,个个威镇一方。
话说施琅收复台湾,发生一位拳师白戒,武艺超群,原来他早年曾在白莲寺学过白鹤拳。施琅把他带回永春传授“寸劲节力”技巧,白鹤拳技术更趋完善,后人称他为“后永春名师”,传人中五位著名拳师被称为“后五虎”。“五虎”中郑宠等人将白鹤拳带到福州,衍化为纵鹤、飞鹤、鸣鹤、食鹤、宿鹤等五种风格迥异的福州鹤拳。
江湖传说,清朝末年,严咏春师从五枚师太,练习白鹤拳。之后,严咏春将白鹤拳传到广东,加以演化,发展成为“咏春拳”,也就是李小龙学习的拳种。
近十多年来,日本空手道团体多次组团来寻祖,称传统空手道和白鹤拳同出一源。
□秘籍心经
白鹤拳为女子所创,虽然历经多代男子传承,但仍是柔中带刚,讲究刚柔转化。
一招秋风扫地,专门对付对方的腿部功夫;青龙出水,则是应对正面来袭。虽然招招看似柔软,但招招蕴含攻势。白鹤拳是内家功夫,可是也需要苦练才行。
现在,武馆授徒已经不是全日制,学生们多在寒暑假才来练拳。
60年困难时候,在习武,饿了。师傅家里去学,跟师傅同一个房间,三个人睡在两个门板上。楼下是养家禽的,晚上唧唧喳喳,蚊子多,肚子饿。晚上12点吃完饭回来,把徒弟叫起来练,白天晚上,半夜都要练。在他家里,同一个房间,吃住练都在同一个房间。提坛子、手法,步法。手指麻木感,也比较粗,死工夫没用,不敢练。辅助性的训练,是内家拳。握力,指力,强度,力度等。现在的学生都不练。19岁父亲过世,家里有祖母、母亲,三个弟弟,三个妹妹,还有一个姐姐给人,最小的弟弟才6岁。要养家糊口。潘老师过世时,30几岁。每天都练,一二十岁,有一种。“不上担,要教你有点成就,是很为难。”师傅告诉老苏,郑师傅讲的,为了不给老师丢脸,发奋图强,不想扬名立万,不辜负先前的传承,凭着一种追求。江湖险恶,跟别人切磋。没想过自己是传承人。是郑老师的关门弟子,是潘老师的佼佼者,都是两位老师的传人,潘老师中风,讲不清楚,当时30几岁的时候,你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出教了。潘老师说的。郑老师,“练拳头,是有书读的。”有拳谱,给我看,对学生信任,才把拳谱拿给学生。
李小龙练的是永春白鹤拳?
N本报记者 阮丽张 尤燕姿 林良标 文/图
三四十年前,江湖上出了个打星李小龙,从香港打到好莱坞,全凭一身过硬功夫。
如果你看过永春白鹤拳就会发现,李小龙的招数,竟和白鹤拳如出一辙。不用惊奇,李小龙练的是咏春拳,而咏春拳正是源于永春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有何精妙之处?为何能够传承演变成另一种拳法,使李小龙籍此红透国内外?永春,是否还隐藏着身怀绝技的世外高人?
再见李小龙
锣鼓喧天,少林寺大殿前,一白衣青年正在演示永春白鹤拳法,只见他腾挪跳跃,推拳换掌间,双手弯曲往前送出,喉中发出巨喝:“哈!”似有一股力道随声送出。
瘦老者身怀绝技
听说永春大羽武馆有位百岁前辈郑文存,毕生精研白鹤拳法,虽然年迈,却身形矫健,出手迅捷。然而,21日,记者到永春,却被告知这位前辈已于去年仙逝,终年99岁。武馆新掌门是老人的孙女郑玉梅,四十来岁,她说自己功力尚浅。但会依老人嘱托,将拳法发扬光大。
师父转身进屋,片刻,小心翼翼捧出一本线装古书,纸张发黄,边角已经烂掉。上面画着很多人物图画,仔细一看,人物的动作正是自己平时练习的招式。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要意收丹田,以意引气,以关发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以气催力,以声助力,吐气生威,防中带攻,攻防并重,运手务柔,着手须刚。”书中,很详尽地记载了练功要领和方法,回想自己平时练习的内容,一下子融会贯通,许多想不通的地方也豁然开朗。
七娘深为所动,从此用心揣摩,创出一套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名为白鹤拳。并在寺中广为传授拳法,小小年纪,便名闻江湖。
当时,永春曾四和师父颜起诞以武会友,云游至此。谈及棍法拳艺,颜起诞与七娘交手,七娘招数飘忽变化,大败颜起诞。颜汗颜,恳请七娘收曾四为徒。话说曾四也是一美少年,丰姿俊雅,性情朴诚厚重,大有英雄气慨,七娘心动收他为徒。后来日久生情,两人由师徒结为夫妇。
行至永春城内桃溪边,见一石台藤蔓环绕,垂柳依依、景色很是清幽。一精瘦老者站在中间,身着白色唐装,扎着马步,似在练拳,双手如行云流水般翻转伸缩。这位老者头发微白,肩背微驼,像是手无缚鸡之力。难道,他会是我们寻访的另一位高人--永春白鹤拳传人苏瀛汉?
见我们似有疑虑,苏老让记者上前切磋。“用力,用力。”在苏老一再鼓励下,记者使尽力气,双手紧紧压住他的手臂,只见他伸出小拇指一勾,手臂轻轻一翻。顿时,一股巨大力道直传到筋骨,手臂酸痛不已,整个人顺势就要跪倒。苏老手一松,记者才得以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