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肥厚型心肌病的猝死风险评估及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的猝死风险评估及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心源性猝死是HCM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也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目前,安装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起搏器被认为是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对HCM的认识日益加深,如何优化该病猝死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仍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主要由编码肌小节蛋白或肌小节相关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异所引起,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表现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其中左心室壁受累最为常见,需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心室壁增厚。
HCM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文献报道其患病率在0.2%~0.5%左右[1],并常导致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其中心源性猝死(SCD)是其首位死亡原因,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构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对HCM的认识日益加深,如何优化该病猝死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仍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一、HCM的猝死风险据研究显示,HCM患者心血管死亡的年发生率为1%~2%,其中SCD、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是其主要死亡原因[2],而SCD则占据首位,也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部分HCM 患者以SCD为首发表现,常由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所引起[3-4]。
早期研究表明,HCM是年轻运动员SCD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占比约为6%~13%[5-6]。
后续研究也提示,SCD主要影响儿童和年龄<30岁的年轻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SCD的风险逐渐降低,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较为少见[3,7]。
此外,研究还发现,HCM患者的SCD风险在不同性别或种族间并无显著差异[8-9]。
二、HCM猝死的危险因素SCD的风险评估是HCM患者临床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大量的研究聚焦于确定HCM患者SCD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据此进行危险分层,从而确定预防及治疗的策略。
《esc肥厚型心肌病》
可考虑CMR成像评估延迟钆增强 (LGE),以解决临床决策问题。(证据水平C) • 2. 对左室肥大和疑及HCM以外的诊断,包括心脏淀粉样变、法布里病和遗传性表型如LAMP2心肌病,可考
第二肋间最明显;HCM患者中少见而精在选胸课件骨左缘第四肋间最明显)
辅助检查
一、心电图:深大倒置的T波(>10mm);除aVR导联外, 在相邻两个导联出现异常宽Q波(≥40ms)和/或Q波深度 ≥25%的R波和/或≥3mm的深度,且同时T波直立。
精选课件
二、心脏彩超:
Echocardiography is central to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HCM.
精选课件
---2014ESC肥厚型心肌病指南
2.5、Infiltrative disease/inflammation(浸润性疾病/炎症) • 心肌淀粉样变可以导致左右室、室间隔及房室瓣进行性
肥厚;轻链病及遗传性甲状腺素(TTR)相关的淀粉样变 可以独立的影响心脏或影响多个器官,而野生型TTR淀粉 样变明显影响心脏及腕关节韧带。
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华西医院心内科
精选课件
1概
述
2 病因
3 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诊断
4 治疗
精选课件
定义
Cardiomyopathies are defined by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 that are unexplained by flow-limit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r abnormal loading conditions.
2014ESC肥厚型心肌病指南解读_唐超
·617·
建议
续未来 5 年内猝死概率≥6% ,并且还存活 1 年以上,详尽的临床评 估应考虑到终身并发症的风险、植入手术的影响、社会环境的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等因素。
除颤器的植入手术应考虑以下情况:该患者在未来 5 年内猝死概率≥4% ,< 6% ,并且还存活 1 年以上,详尽的 临床评估应考虑到终身并发症的风险、植入手术的影响、社会环境的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等因素。
最近,一个涉及 3 675 例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 纵向队列研究( 即 HCM Risk-SCD ) 有所进展,并验证 了一种新的肥厚型心肌病预测模型。HCM Risk-SCD 使用至少一个已发表的多变量分析中的猝死风险增 高有联系的预测变量。这并不包括作为危险标志的血 压异常。该模型提供了个体化的 5 年风险评估,并和 使用了 4 大主要风险因素的模型正面比较,其性能有 了实质性的提高( C-指数 0. 54 ~ 0. 7) ,可和其他相类 似的预测算法( 如 CHA2DS2-VASc 评估量表) 相媲美。
Ⅰ
B
者建议通过肥厚型心肌病风险率模型来预测未来 5 年内心脏性猝死的概率。
建议使用初次评估来预测未来 5 年内心脏性猝死的概率,并在之后的 1 ~ 2 年内以及当临床状态有所变化时进
Ⅰ
B
行不间断的测试。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4 年 9 月第 35 卷第 5 期 Adv Cardiovasc Dis,September 2014,Vol. 35,No. 5
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它只能评估 相对的风险,而非绝对的风险。它并不能说明个别风 险因素效应值的差别; 而像左心室壁肥厚等风险因素 和风险 持 续 增 加 有 联 系 时,则 视 其 为 二 元 变 量。因 此,现在的风险计算法在高风险患者和低风险患者间 应做适当调整。其他临床特征,如心肌纤维化( 由对 比增强的心脏核磁共振决定) 、左心室顶端动脉瘤和 遗传性多肌节蛋白基因突变都可以用以指导中度危 险患者使用 ICD 疗法,但现在并没有太多数据支持该 方法。
2014-年-ESC-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指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心室室壁增厚。
虽然H C M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却几乎没有相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所以,本次指南中的大部分推荐都基于观察性队列研究和专家的统一意见,为医生提供所有年龄段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概览,此外,由于大部分患者都有遗传病因参与,本次指南同时还纳入了对家庭成员进行诊断的内容,并对生殖和避孕做出了特别建议。
该定义对儿童与成人均可适用,并不需要对病因或心肌病理进行先验推测。
虽然这个定义会扩大指南的范围,并使一些推荐复杂化,但与每日临床实践紧密相关,能更好地改善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
一、病因高达60% 的青少年与成人HCM 患者的病因是心脏肌球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10% 的成人患者病因为其他遗传疾病,包括代谢和神经肌肉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综合征。
还有一些患者的病因是类似遗传疾病的非遗传疾病,如老年淀粉样变性。
二、诊断标准1. 成人成人中HCM 定义为:任意成像手段(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显示,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室心肌某节段或多个节段室壁厚度≥15 mm。
遗传或非遗传疾病可能表现出来的室壁增厚程度稍弱(13-14 mm),对于这部分患者,需要评估其他特征以诊断是否为HCM,评估内容包括家族病史、非心脏性症状和迹象、心电图异常、实验室检查和多模式心脏成像。
2. 儿童与成人中一样,诊断HCM 需要保证LV 室壁厚度≥ 预测平均值+ 2 SD(即Z 值>2,Z 值定义为所测数值偏离平均值的SD 数量)。
3. 亲属对于HCM 患者的一级亲属,若心脏成像(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或CT)检测发现无其他已知原因的LV 室壁某节段或多个节段厚度≥13 mm,即可确诊HCM。
esc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C
22,147
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前可考虑进行LGE-CMR检查,以评估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的分布和严重程度。
IIb
C
150,151
4.核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成像
建议
分级
水平
参考文献
具有TTR相关淀粉样病变症状、迹象或非侵入性检查证据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特别推荐99m Tc-DPD)。
IIa
二、诊断标准
1.成人
成人中HCM定义为:任意成像手段(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显示,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室心肌某节段或多个节段室壁厚度≥15 mm。
遗传或非遗传疾病可能表现出来的室壁增厚程度稍弱(13-14 mm),对于这部分患者,需要评估其他特征以诊断是否为HCM,评估内容包括家族病史、非心脏性症状和迹象、心电图异常、实验室检查和多模式心脏成像。
该定义对儿童与成人均可适用,并不需要对病因或心肌病理进行先验推测。虽然这个定义会扩大指南的范围,并使一些推荐复杂化,但与每日临床实践紧密相关,能更好地改善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
一、病因
高达60%的青少年与成人HCM患者的病因是心脏肌球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10%的成人患者病因为其他遗传疾病,包括代谢和神经肌肉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综合征。还有一些患者的病因是类似遗传疾病的非遗传疾病,如老年淀粉样变性。
对于静息态或激发后左室流出道压差瞬时峰值<50 mm Hg的有症状患者,推荐在患者站立位、坐位和半仰卧位的运动过程中进行2D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检测刺激后LVOTO和运动诱导的二尖瓣反流。
I
B
84,85,93,94
对于静息态或激发后左室流出道压差瞬时峰值<50 mm Hg的无症状患者,若LVOT压差的存在与生活方式建议和药物治疗决策相关,可考虑在患者站立位、坐位和半仰卧位的运动过程中进行2D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ESC肥厚型心肌病指南
[14q11.2-q13]
α-原肌球蛋白(TPM9p13.2-q13.2]
11 2 21 4 >50
4
6
… Met129Val Arg154His 大多数突变导致了短链蛋白 Glu22Ly
Arg249Gln Gly256Glu(ATP区的外端) Arg403Gln ( 肌 球 - 肌 纤 蛋 白 接 口 ) Arg453Cys(ATP区的外端) Val606Met(50-kd交叉点) Arg719Trp(ELC结合点) Gly716Arg Arg719Gln(ELC粘接口) Lys847Glu(在杆上) Arg870His(在杆上) Leu908Val(在杆上) Asp175Asn Glu180Gly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defined by the presence of increased left ventricular (LV) wall thickness that is not solely explained by abnormal loading conditions
药物:他克莫司、类固醇、羟化氯 喹
未知病因(25%-30%)
6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基因多变性
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
已明确突变的举例
数目
突变(在分子中的位置)
临床联系
心脏肌钙蛋白T(TNN2)[lq32] 基本轻链(MYL3)[3p21.2-p21.3] 肌球结合蛋白C(MYBPC3)[11p11.2] 调节轻链(MYL2)[12q23-q24.3]
2019/11/13
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肥厚型心肌病用药指南
肥厚型心肌病用药指南【概述】肥厚型心肌病是另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病因尚不清楚,有明确家族遗传性,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大部分无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类似心绞痛发作,梗阻性者有头晕、近似晕厥,有粹死倾向。
【诊断要点】1.症状(1)运动后有头晕、晕厥、心悸及心绞痛等症状。
(2)晚期患者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2.体征梗阻性者可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听到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3.辅助检查(1)心电图:多有ST-T改变,左室高电压,部分有深而窄的Q波。
需要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2)超声心动图:可见对称或不对称的心肌|巴厚,室间隔厚度>18mm伴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可区分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结合超声或心导管检查显示左心室与流出道压力阶差,即可确诊。
(3)影像学检查(CT、MRI):心肌肥厚和心室腔变小的表现。
【药物治疗】1.治疗原则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狭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少猝死。
用药方案(1).ß受体阻断剂:起始量美托洛尔12.5mg,一日2次,普萘洛尔10mg—日3次。
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最大耐受量(心率60次/分左右),每日剂量个体差异极大。
(2).钙离子拮抗剂:应选用降低心肌收缩力较强,而扩血管降压作用较弱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口服,起始量一次40mg,一日3次,逐渐加量。
(3)胺碘酮:快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给予首剂 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在20分钟内滴人(滴人时间不得短于10分钟),继以每分钟1〜1. 5mg维持,疗效差者应尽快转院。
预防心律失常发作可以口服,按照第1周200mg,一日3次,第2周200mg,一日2次,然后200mg,一日1次长期维持的方案。
【注意事项】1.梗阻性者慎用各种使梗阻加重的药物,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和快速房颤者除外)。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家族史,结合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遗传学检查进行诊断 。
诊断流程
先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初步评估,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心室壁厚度及心肌 肥厚部位,最后进行遗传学检查确定病因。
02
诊断技术
临床检查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以初步判断 是否可能患有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 心肌肥厚、心室腔狭窄,导致血液充盈受阻,引 起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降低。
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手术治疗和基因治疗则 适用于少数患者。
诊断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MRI和基因检测 等,其中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最常用 的方法。
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 和提高生活质量,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改进 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以寻找更加有效 的治疗方法。
探索新的诊断技术,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率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 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
2023-10-26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技术 • 治疗方案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 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 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近年来,心血管专科医师对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越来越重视,国内外对其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广泛。
欧美医学界十余年前就开始着手规范HCM的诊断和治疗。
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发布了HCM专家共识[1],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第一部HCM诊断与治疗指南[2],2014年ESC也发布了HCM诊断与治疗指南[3]。
在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工作组发布了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4],2011年发表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的中国专家共识"[5]。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撰写了本指南,供专业人士临床决策时参考。
为便于读者了解某一项诊断或治疗的价值,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定义1958年Teare首先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了详细描述,随后概念不断演变发展,该病基本特征是心肌肥厚及猝死发生率高[6,7]。
目前认为,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通常指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室间隔或左心室壁厚度≥15 mm,或者有明确家族史者厚度≥13 mm,通常不伴有左心室腔的扩大,需排除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等引起的左心室壁增厚。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流程、治疗策略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症状性患者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流程、治疗策略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症状性患者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约70%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患者因心肌过度收缩,心室壁肥厚引起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心输出量不足从而引起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流程在不伴其他致心肌肥厚的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的情况下,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显示左心室肥厚且无扩张,则提示肥厚型心肌病。
对于成人患者,HCM的诊断依据为左心室任何节段的室壁厚度≥15mm。
对于有HCM家族史的患者,或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左心室壁厚度为13-14 mm即可诊断HCM。
对HCM患者初步评估,问诊内容主要包括晕厥、胸痛、心悸、心衰相关症状以及HCM和心脏性猝死家族史的问诊;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和基因检测(如图1所示)。
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30mmHg与疾病进展为症状性心衰的风险增加有关,负荷超声心动图是测定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主要方法,当患者不能运动时可替代为Valsalva动作。
由于与超声心动图相比,心脏核磁共振的图像更清晰,可以更精确地估计左心室的厚度,有助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分层,在HCM评估时使用心脏磁共振。
此外HCM 患者每年行一次临床评估,评估方式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
HCM治疗策略HCM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负性肌力药物、室间隔减容治疗、心衰管理、心脏移植,以及猝死预防、房颤导管消融术、抗凝等,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症状性oHCM患者治疗(1)经典药物在oHCM患者中,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和控制心衰症状。
负性肌力药物是经典的oHCM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丙吡胺可在短期内控制症状。
β受体阻滞剂是缓解HCM患者症状的一线用药。
美托洛尔可减轻患者在静息时、运动峰值时和运动后的左室流出道梗阻,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且治疗过程中最大运动耐量保持不变。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指南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指南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与遗传等有关。
肥厚型心肌病有猝死风险,是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之一。
病因肥厚型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60%~70%为家族性,30%~40%为散发性,家族性病例和散发病例、儿童病例和成年病例具有同样的致病基因突变。
目前已证实,至少14个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其中有10种是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绝大部分突变位于这些基因。
临床表现1.以青壮年多见、常有家族史。
2.可以无症状,也可以有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前区闷痛、易疲劳、晕厥甚至猝死,晚期出现左心衰的表现。
3.梗阻性肥厚型心肌患者胸骨左缘可出现粗糙的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可伴震颤,应用洋地黄制剂、硝酸甘油、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及Valsalva动作后杂音增强,反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去甲肾上腺素、下蹲时杂音减弱。
有些病人闻及S3及S4心音及心尖区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
检查1.超声心动图对HCM诊断有重要意义:①室间隔肥厚与左室游离壁厚度之比>1.5cm;②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移动及主动脉收缩中期关闭现象;③心室腔小;④左室流出道狭窄<2.0cm;⑤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加快;⑥休息时收缩期左室心尖部心腔与流出道压力阶差>30mmHg,则认为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
对称性左室肥厚时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一致。
2.心电图左心室或双室肥厚及ST-T改变,深而倒置的T波、有时有异常Q波。
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
还可以发现其他心律失常如房颤、早博等。
3.X线检查X线检查没有明显的特点,可能见到左房、左心室增大,也可能在正常范围。
晚期可见右室增大和肺淤血表现。
4.心脏磁共振(MRI)其敏感性高于超声心动图,但费用较高,对于诊断特殊部位的肥厚和不典型的肥厚最为灵敏。
2014欧洲心脏病学会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更新要点
2014欧洲心脏病学会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更新要点作者:谢烨卿陈瑞珍来源:《上海医药》2015年第02期摘要 2014年9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了新版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治指南。
该版指南最大的亮点是对疾病的风险评估基于绝对风险而不是相对风险。
同时,指南也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以及非药物治疗手段选择(如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室间隔化学消融等)的推荐进行了部分更新。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室间隔化学消融术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2-0007-03The update points of 2014 ESC guidelin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XIE Yeqing CHEN Ruizhen(Shanghai Cardiovasculer Institut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ABSTRACT In September 2014,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issued new guideline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this new version, the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was based on absolute risk rather than the relative risk. Meanwhile,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nd recommendations of non-drug treatment choice (e.g.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ventricular septal chemical ablation, etc.) were slightly updated.KEY WORDS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diagnosi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ventricular septal chemical ablation2014年9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公布了2014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治疗指南[1]。
肥厚性心肌病治疗指南
提供更详细的心脏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 准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超声心动图
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肌肥厚程度和 流出道梗阻情况。
血液检查
包括心肌酶、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监 测身体状况和药物副作用。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适量运动
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运动 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 动和过度劳累。
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是肥厚性心 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主要表现为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导致主 动脉瓣下狭窄,影响心脏血液流出。
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晕厥等症状,严重 时需要手术治疗。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体格检查及初步诊断
心脏听诊
听取心音异常,如心脏杂音等,作为初步 诊断依据。
血压测量
评估患者血压状况,辅助判断病情。
观察症状
注意患者是否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 心悸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超声心动图
通过超声波回声检查心脏 结构和功能,是诊断肥厚
性心肌病的重要方法。
心脏磁共振成像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进行 心脏成像,可更准确地评 估心肌肥厚程度和范围。
X线胸片
检查心脏轮廓和肺部血管 情况,辅助诊断。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监测
心电图
记录心脏电活动,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异常表现。
动态心电图
长时间连续监测心电图变化,有助于发现阵发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事件。
遗传学检测与基因筛查
基因检测
针对已知肥厚性心肌病相关基因进行检测 ,确定是否存在基因突变。
基因筛查
对肥厚性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进行基因筛 查,以预测患病风险。
遗传咨询
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遗传咨 询,指导生育和疾病管理。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
确诊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如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等,有效控制病情。
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卫 生,避免感染。
预防并发症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肥厚型心肌病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 ,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将血压 控制在正常范围。
超声心动图
观察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和瓣膜功能,评估 心室功能。
MRI和CT
辅助诊断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和瓣膜功能, 特别适用于特殊部位和局灶性心肌病变的诊断。
鉴别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
以心室扩大为主,心室收缩功 能不全。
限制型心肌病
以心室壁增厚为主,心室腔缩小 。
高血压性心脏病
以左心室肥厚为主,可伴有心功能 不全。
预后不理想
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 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高发病率与年轻化趋势
肥厚型心肌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发病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治疗现状与展望
药物治疗
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段,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 发症发生。
疾病症状
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力衰竭等。
疾病进展
病程进展较缓慢,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
诊断方法
1 2
心电图
常见异常表现包括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超声心动图
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可观察心室壁肥厚程度和 瓣膜功能。
3
MRI和CT
可用于进一步评估心室壁肥厚程度和心脏血管 病变情况。
预防感染
感染是肥厚型心肌病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患者应加强身体锻炼, 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通常是由于心肌细胞肥厚和心室壁肥厚而引起的。
HCM通常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也可以在没有家族史的情况下发生。
在临床上,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准确诊断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了解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心脏超声检查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相关指南,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悸、乏力、胸痛、晕厥等症状。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心脏杂音、颈静脉搏动增强等体征。
这些临床表现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2. 心脏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关键检查手段之一。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室壁的肥厚程度、室间隔的厚度、心腔的大小等指标。
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3. 心电图,心电图检查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同样非常重要。
在心电图上可以观察到心室肥厚、ST段改变、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这些改变有助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心脏超声检查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临床医生应该充分了解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诊并接受规范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病因
高达60%的青少年与成人HCM患者的病因是心脏肌球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10%的成人患者病因为其他遗传疾病,包括代谢和神经肌肉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综合征。还有一些患者的病因是类似遗传疾病的非遗传疾病,如老年淀粉样变性。
I
B
61,67.68
对首次临床评估的患者,建议监测48小时动态心电图,以检测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I
B
69-73
2.超声心动图检查建议
(1)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建议
建议
分级
水平
参考文献
HCM患者首次评估时,推荐在患者在坐位、半仰卧位和站立时静息态和做瓦尔萨瓦尔动作时进行经胸2D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B
156-158
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足且伴有CMR禁忌症的患者可考虑接受心脏CT检查。
C
159
5.心内膜心肌活检
建议
分级
水平
参考文献
若其他临床检查提示存在心肌浸润或炎症,且没有其他验证手段,可考虑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
I
B
126,127
在无禁忌症存在的前提下,若患者满足HCM的诊断标准,可考虑进行LGE-CMR检查评估心脏解剖结构、心室功能与心肌纤维化的存在与否和累及程度。
IIa
B
124,126,127,130,136,138-143
疑似心尖肥厚或动脉瘤的患者可考虑接受LGE-CMR检查。
IIa
C
127,129
疑似心脏淀粉样变性的患者可考虑接受LGE-CMR检查。
二、诊断标准
1.成人
成人中HCM定义为:任意成像手段(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显示,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室心肌某节段或多个节段室壁厚度≥15 mm。
遗传或非遗传疾病可能表现出来的室壁增厚程度稍弱(13-14 mm),对于这部分患者,需要评估其他特征以诊断是否为HCM,评估内容包括家族病史、非心脏性症状和迹象、心电图异常、实验室检查和多模式心脏成像。
IIa
C
22,147
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前可考虑进行LGE-CMR检查,以评估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的分布和严重程度。
IIb
C
150,151
4.核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成像
建议
分级
水平
参考文献
具有TTR相关淀粉样病变症状、迹象或非侵入性检查证据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特别推荐99m Tc-DPD)。
IIa
2.儿童
与成人中一样,诊断HCM需要保证LV室壁厚度≥预测平均值+ 2 SD(即Z值>2,Z值定义为所测数值偏离平均值的SD数量)。
3.亲属
对于HCM患者的一级亲属,若心脏成像(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或CT)检测发现无其他已知原因的LV室壁某节段或多个节段厚度≥13 mm,即可确诊HCM。
在遗传性HCM家族中,未出现形态学异常的突变携带者可能会出现心电图异常,这种异常的特异性较差,但在有遗传性HCM的家族成员身上,可视为HCM疾病的早期或温和表现,其他多种症状也可以提高对这部分人群诊断的准确性。
I
B
72-74,76,78,82,83,99,119-121
推荐采用2D短轴观检测左室节段从基底至心尖最大舒张期室壁厚度。
I
C
74-80
推荐对左室舒张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二尖瓣流入血流的脉冲多普勒检查、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肺静脉血流速率、肺动脉收缩压和左心房大小和容积测定。
I
C
103-105
IIa
C
114-117
若经胸超声心动图声窗不足以清晰观察心肌层的造影回声,可考虑对候选室间隔动脉穿支进行注射冠脉造影剂的TOE检查,以指导室间隔酒精消融。
IIa
C
122
3.心血管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建议
建议
分级
水平
参考文献
建议由心脏成像和心肌病检查经验丰富的团队进行CMR检查
I
C
148,149
对于无禁忌症且超声心动图声窗不足以诊断的疑似HCM患者,建议进行LGE-CMR检查,以验证诊断结果。
2014年ESC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09-18 17:42来源:作者:高菲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指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左心室室壁增厚。虽然HCM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却几乎没有相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所以,本次指南中的大部分推荐都基于观察性队列研究和专家的统一意见,为医生提供所有年龄段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概览,此外,由于大部分患者都有遗传病因参与,本次指南同时还纳入了对家庭成员进行诊断的内容,并对生殖和避孕做出了特别建议。
总而言之,对于遗传性HCM的家族成员,任何异常(如心肌多普勒成像和应变成像异常、不完全二尖瓣收缩期前移或延长和乳头肌异常)尤其是心电图异常都会大大增加该成员诊断出HCM的可能性。
三、诊断
1.静息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建议
建议
分级
水平
参考文献
对疑似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建议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协助诊断,并为潜在病因提供线索。
建议
分级
水平
参考文献
对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患者,推荐进行围手术期TOE,以确认LVOTO机制,指导手术策略,评价术后并发症,并检测残余左室流出道阻塞。
I
C
114-118
若患者LVOTO机制不明、室间隔reduction术前评估二尖瓣器或患者疑有瓣膜内部异常引起的严重二尖瓣反流时,考虑进行TOE检查。
对于静息态或激发后左室流出道压差瞬时峰值<50 mm Hg的有症状患者,推荐在患者站立位、坐位和半仰卧位的运动过程中进行2D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检测刺激后LVOTO和运动诱导的二尖瓣反流。
I
B
84,85,93,94
对于静息态或激发后左室流出道压差瞬时峰值<50 mm Hg的无症状患者,若LVOT压差的存在与生活方式建议和药物治疗决策相关,可考虑在患者站立位、坐位和半仰卧位的运动过程中进行2D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IIb
C
84,85,93,94
对于图像不够理想、疑似左室心尖肥厚或动脉瘤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左室腔增强显像(静脉注射超声心动图造影剂)的TTE检查作为CMR成像的候选方案。
IIa
C
81
推荐所有接受SAA的患者接受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以确定酒精消融位置正确。
I
B
111-113
(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