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论文从“部分”走向“整体”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从“部分”走向“整体”人教版新课标“一般的说讲读课文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这里的第二个“整体”不同于“整体初知”的第一个“整体”,而是对课文进行理性把握的整体上升。
那么怎样实现这整体的升华呢?一、连缀形象背后的理念“珍珠”,追求作者认识发展和生活本身逻辑的“红线”。
用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揭示生活的本质意义,这是文艺作品最根本的手段。
因此,经过提炼加工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往往饱蘸着浓郁的情意,在文章的组织构思中,每一部分的形象也表述着完整理念的一个部分、层次。
作者认识生活本质的思维进程、生活自身的逻辑串起了一幅幅具体的形象画面。
所以,在“部分”的深究时,让学生分析感受每一形象,把握形象背后隐伏着的作者的主观理念,至“回归整体”时,再连缀起形象背后的一颗颗“珍珠”,往往就能看出生活自身发展的逻辑和作者思维的进程,即认识的衍延。
通过这种透过表象挖掘本质基础上的追寻过程,学生的认识同样经历了一次历练,语文教科书也就发挥了指导认识生活的功用。
《大理石街》一文就有着如此的形象和理念层次:想象中的大理石街金碧辉煌,这是现实中精巧美丽的大理石制品给作者的错觉;现实中出产大理石的地方街道狭窄,石头房子粗糙、简陋、灰暗、老旧、低矮,这是告诉人们大理石产地环境的艰苦;石头房子里声音嘈杂、光线昏暗、碎石飞溅、石粉呛人,工匠长年累月与巨大粗糙的石头打交道,这是告诉人们工匠劳动的艰辛;大理石产品光润精巧,“溪山烟雨”充满诗情画意,这是告诉人们工匠经过艰辛劳动后奉献出的美。
回归整体时,连缀起这些形象背后的理念,学生也随作者对事物的本质意义进行了一番归纳,“美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这一真理的得出水到渠成。
二、注意从人物言行上抽象人物品质,从特定的环境中观照人物。
对于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性格的生命在于动作”。
契诃夫强调:“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初探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初探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小学作文的探索,应融聚集纳先哲之智慧,兼容交汇当代新科学,吸纳综合各派新方法,展示语文课程新理念。
小学作文,应以人为本,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30多年来,我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渐渐地我悟出了作文教学的一点儿门道——一主线: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两策略:综合、开放。
“综合练习的策略”就是不再把作文训练看成是单纯的写作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把作文训练与观察、思维、想像等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的训练,与写作兴趣、审美情感的激发、培养,与阅读教学乃至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即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学生的“社会化”“个性化”结合起来。
所谓开放,就是小学作文必须要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让学生在作文中多表达真情实感、多点真心真意、多点天马行空、多点轻松愉快。
积极引导学生写有我之情、有我之思、有我之心。
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智慧地表达人生。
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主体的人格。
三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以指导学生练习运用为本”的操作理念。
三要素:情趣窍。
情是文章之源,趣是教学之路,窍是作文之法。
作文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的成功体验、充满情趣、发展生命的过程,是“以激情为本、以设趣为经、以导窍为技”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
三步曲:入格:“前作文”的情趣启思;定格:“中作文”的开窍导写;变格:“后作文”阶段的技能形成和提高。
四章法:三段式、纵式、横式、总分式。
五个零:情感开放零约束,师生互动零差距,优化训练零损失,课堂评价零功利,读写结合零脱节。
小学语文论文-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目前,习作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等现象。
新课标对小学生习作是这样要求的:“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强调自由地、真实地表达,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童真的作文,让孩子的习作回归童真。
1.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缺乏个性体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刚接触作文时,学生的为难之处主要是没什么东西可写。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作文是学生真实性灵的表达,丰富的生活,多彩的生活,学生才能写出色彩斑斓的文章。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然而,现在学生的主要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家庭——学校——教室——操场——补习班——家庭。
在这有限的空间中,学生多数是在父母的小汽车中接来送往,根本没有机会仔细观察蓝天白云,更没有机会欣赏虫鸣鸟叫。
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与书本为伴,在无穷无尽的作业中来往,大多数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写作业、吃饭、睡觉,或者有短暂的休息和游戏时间,但又有一部分学生沉迷在电子游戏当中,难以自拔。
所以,生活空间的狭窄,使学生没有了活泼的生活,他们笔尖下的作文当然就是枯燥的,缺乏个性的。
2.功利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会在课外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难得的假期,外出旅游要孩子带着记录本,目的在于记录下当时的感受,写成作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作文训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作文训练人教版新课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呢?我认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根本是要解放学生的思想和感官,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生活,从而懂得生活,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著名特级教师王俊鸣认为,生活是作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可见,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提倡写作与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鼓励创作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写作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抓住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有一次正在上课,突然雷声大作,豆大的雨点敲打在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学生被这突来的大雨吸引了。
于是,我停下教学,让他们透过玻璃观察外边的景象,但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记下来。
结果,此次写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体现生活积累,注重真实回味作为教师,我们要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在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这就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展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使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内心感受产生共鸣。
例如,我时常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当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就写出佳作。
如有的写道:“爬山的时候,开始觉得挺容易,爬到山顶时,我就气喘如牛,感觉就像久居江南水乡的人登上了青藏高原般无法呼吸。
”有的写道:“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同学们贪婪地呼吸着带有树木芬芳的清新空气。
这里没有俗世的喧杂,更没有繁杂的叫卖声,有的只是幽静和和着草香的清新空气。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作文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分散和整体思考是关键,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分散思考分散思考是指将作文的训练拆解为多个小方面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文技巧。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词汇训练作为语文的基础,词汇的掌握对于作文至关重要。
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关于散文、诗歌、小说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不断练习词汇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水平。
2. 语法训练语法的正确运用是作文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中,语法的训练也不可忽视。
语法的训练可以从基础语法入手,比如大小写、标点、句子成分等的正确运用。
同时,对于特殊语法难点,如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也要进行重点训练。
3. 文章结构训练文章的结构是作文的灵魂,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根据题目要求和文章类型合理安排文章的段落和内容。
训练时,老师可以提供范文,让学生根据范文梳理出文章结构,逐渐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感性认识。
4. 写作技巧训练不同的写作题型需要不同的写作技巧。
比如,夹叙夹议的文章要注重情感铺垫,记叙文要注意物象描写等等。
在作文训练中,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题型,让学生多练习,逐渐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
以上这些方面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基础技能,为后续整体思考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整体思考整体思考是指透过作文的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进行全面思考与训练。
整体思考的训练注重于对于作文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深度等方面的训练。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训练。
1. 提高理解能力作文要做出思想深度,就需要学生具备一个敏锐的理解能力。
可以透过阅读名著、名篇、名句,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2. 实践能力提高作文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写。
对于有完整基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创作,对于需要提升写作基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仿写名篇、名句,逐渐提高作文水平。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作文训练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
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但是,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上,我们常常处于分散和整体思考的两种状态。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作文能力。
一、分散思考分散思考是指将作文的各个部分分开训练,针对某一种写作技巧分别进行练习。
这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应用。
例如,学生可以先学习写作文的开头、结尾、中间段落、描写人物、描写环境等等,再将这些技巧综合运用到作文中。
这种方式虽然被学生广泛接受,但因为没有整体性的思考,很容易出现“零散化”的现象,即学生在写作文时,就像一堆零碎的塞子,必须一个一个地拼凑起来,才能得到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整体思考整体思考是指在训练作文技巧之前,先让学生思考写作的整体过程。
这种方法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和思考的整体性,旨在通过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在整体思考的训练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各种写作技巧,还需要了解如何将这些技巧有机地融合到作文中。
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很快掌握作文的整体结构和思路,从而更容易写出一篇完整、连贯、有思考深度的作文。
三、针对分散和整体思考采取的措施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中,分散思考和整体思考可以相辅相成。
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对写作的整体过程有个整体性的认识。
可以通过教授结构图,告诉学生写作文时应该把握哪些主要的写作原则以及整体的思路等。
其次,我们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训练各种技巧时,采取分步骤的训练方式。
例如,当学生在训练作文开头时,可以先让学生制作各种适合不同主题的开头模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开头结构及表达方法。
然后,在训练中,同时注意整个作文结构中开头、中间、结尾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整合各种技巧。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教学实践探索与反思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教学实践探索与反思人教版新课标一、激发学习动机,扫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作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表情达意。
这就需要付出一定创造性的劳动。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语言文字还没有学出门道,感到作文困难自然是难免的。
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
”从一定程度上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怕”作文转为“爱”作文,并产生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
只有让学生写内心世界的感受,他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反之,只能是为作文而作文,言不由衷,绞尽脑汁,敷衍应付,视作文为苦差事。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协奏。
我们要有一颗“童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自己感情的火苗点燃学生心头的火花,使学生的写作动机萌生迸发,写作欲望燃烧起来。
如有一次习作课写的是《我最熟悉的人》。
在作文之前,我问同学们:“在你的家里,谁的话最多?”一个嘴快的学生立即回答:“我妈妈话最多。
”“你妈妈的话多到什么样子?”“我妈妈一天到晚嘴不歇,不叫我摸热水瓶了,天冷了多穿衣服了,少吃零食呀……多得很!”其他同学也有同感。
我接着说:“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妈妈的话最多呢?因为妈妈对家里的事知道得最多,她觉得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她本分的事情,她都要管。
如果我们对家里的事、学校的事、社会上的事能像妈妈那么关心,你们也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话,你们总觉得没话可写,是真的没话写吗?”学生陷入了沉思。
“今天我们要写的是《我最熟悉的人》知道该怎么写了吗?”学生都跃跃欲试。
学生有的写奶奶,有的写妈妈,有的写老师……有个学生写道:“我妈妈早上起得最早。
小学语文论文新课标下小学作文训练反思
小学语文论文:新课标下小学作文训练反思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
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1、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
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
2、学生不会积累。
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
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个性。
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
4、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
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
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作学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更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我县邀请的特级教师、平湖实验小学王永初校长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遵循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要求的新理念,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思路,取得了初步成效。
笔者认为这个作文训练教学思路主要体现在九个“注重”上。
一、注重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不同于课文的文章来。
二、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
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最新小学语文论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之一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论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之一人教版新课标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指出:“训练学生的写作,必须注重他们的积蓄。
”他进而阐述这种思想:“通常作文,胸中先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
”这种观点强调有积蓄才有倾吐,有感而发,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出了写作教学的关键在于培植学生把“积蓄”化为“文字”的能力,揭示出作文教学的实质所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外部环境日益丰富,他们的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参与活动,人际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
他们的见识和积蓄应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他们的习作水平并没有能随着“生活的丰富”而“水涨船高”。
剖析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把“积蓄”化为“文字”的能力没有能得到及时提高,换句话说,“积蓄”与“倾吐”之间的渠道不够畅通,“倾吐”的能力较弱。
本文试对架设倾吐的桥梁,改变这一现状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题目入手,学会选择最佳倾吐口岸学生遇见作文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的积蓄,发表的欲望自然强烈,倾吐自然容易。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作文题目与学生的积蓄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距离,往往都需要进行深刻的思索,才能缩短距离,寻找到合适的倾吐口岸。
因而这就需要从题目入手,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审题训练,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题意,明确作文题目对体裁、内容、选材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提高他们充实作文题目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生作文题目的范围越来越广,学生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显然学生对文题范围认识的程度越深,充实作文题目的能力越强,越容易找到倾吐口岸。
在训练过程中,应围绕范围,结合具体的文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充实文题”能力的专项训练。
所谓“充实文题”的能力是指在文题具体规定的要求内最大限度地充实完善文题写作范围等方面的能力。
即换一种思维模式,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扩展文题所涉及的领域。
最新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作文的训练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叙事,最后通过叙事的方式言情,是我们有效进行写作过程的思维方式,小学生作文要么行文不畅,多以流水账的形式记事,要么词语文采不佳,这与学生个人的积累有关,也与自我的运用有关,而日常的作文训练,需要老师去进行分散和整体性的认知思考,并且这与日常的针对性训练有关系,从各个角度进行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提升自我的思想认知。
一、阅读积累中的分散性片段积累――作文素材的准备。
阅读有顺序,积累有重点,让孩子们培养阅读的习惯,不断的积累材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途径,不断的积累材料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去阅读,根据自我的需要去有针对的读懂简短易懂的小片段,然后有效积累,根据需要的不同引导孩子们积累不同的材料,这是分散性的片段积累,为作文准备素材。
例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就是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以及行为描写,来反衬一个人的外在,例如我们学习课文《杨氏之子》,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去描写了两个人,反应了他们不同的思维和性格,根据语言刻画描写人物的,我们可以去有效的积累相关的素材,例如对于名言警句的积累,对于人物对话的积累,像《将相和》等文章,我们积累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后的用词和语气,通过这两者来让孩子们运用到不同的角色当中,根据不同的人物,选择不同的人物语气进行思考。
二、作文的分散性训练,各个击破――有效突破作文各个瓶颈。
教师可以运用各个击破的方式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对于作文,我们可以将叙事的文章氛围“开头―过程―结尾”三部分,对于开头我们又可以分为“开门见山”式,“描写铺垫”式,“含蓄委婉”式,针对不同的开头风格,我们可以进行部分段落的训练,来融会贯通开头的模式。
此外,对于作文的过程,我们通过分为2-3个自然段,通过开头过程和结尾的方式叙述出来,这样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片段,针对作文的结尾,我们可以直接点名主旨,也可以通过疑问含蓄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突破作文瓶颈。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析-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析-人教版新课标一、引言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其中,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教版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析,以期为人教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1. 目标性原则: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使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 层次性原则: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分层次、分梯度地进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3. 趣味性原则:作业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4. 创新性原则:作业设计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实践性原则: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1. 丰富作业类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如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实践操作等,使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全面发展。
2. 融入生活元素:将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趣味现象等融入作业设计中,提高作业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课件等,丰富作业的表现形式,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重视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不足,指导学生改进。
四、案例分析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本文选取了某单元的作业设计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传统作业设计与新课标作业设计的差异,探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势。
1. 传统作业设计:以练习册、抄写等为主要形式,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2. 新课标作业设计:注重作业的多样化、生活化、实践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优化作业设计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优化作业设计_人教版新课标一、引言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小学语文教育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推出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作业形式单一: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的综合训练。
2.作业内容重复性高: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过于依赖教材和教辅资料,导致作业内容重复性较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作业难度不均:部分作业难度过大或过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作业评价方式单一:多数教师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作业过程。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1.丰富作业形式:结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设计包含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口头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并进行复述、讨论、演讲等口头表达训练。
(2)书面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布置日记、读后感、作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剧、朗诵、课本剧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作业内容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难易适中、具有启发性的作业。
(1)基础性作业:针对全体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2)拓展性作业: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拓展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新作业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作业过程。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讨论、合作等。
(2)激励性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个性化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结语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作文能力,一直是教师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将如何进行,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特点、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写作,又要求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3. 知识性和能力性相互渗透。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一些固定的作文模板和格式。
作文教学应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1. 针对性教学。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写作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欲望。
2. 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解范文、展示学生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3. 多方位培养。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当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生活实践、课外阅读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1. 注重过程。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注重写作的积累和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2. 注重体验。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写作体验,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小学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初探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初探人教版新课标传统的作文教学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改革不是把“孩子”和“洗脚水”一块倒掉,而是要继承好的方面,扬弃那些不合理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提高读写能力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各阶段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想象式作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依据。
选用的文章精练含蓄,这就为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提供了空白点。
教师可抓住教材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想象补充。
可以抓住课文的精练处或一笔带过的地方引导学生想象并展开详尽、细致的描述;或在已有的故事结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故事加新结尾。
2、摹仿式作文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对于孩子来说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
”作文也是如此。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这些文章思想性强,语言规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学生习作的典范。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摹仿课文练习写作。
3、感染式作文如教学《少年王勃》时,师生正在一起赏读“远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句话时,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简直是太美了!我真想吟诵一首小诗!”其他的学生也争着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不妨相机引导、顺水推舟,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这样的习作训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也能产生深广的影响。
4、改写式作文如学习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深受学生喜爱。
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人看到的美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的内容别有情趣。
阅读教学中可供练笔的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情节、精彩感人的片段,引导学生深入地品味、感触,让他们产生心理共鸣,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再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提出扩写、缩写、改写、仿写、写读后感等要求,使学生在动情之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既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培养途径。
然而,要想让小学生掌握好作文技能,需要在训练方式和思路上下功夫,尤其注重分散和整体思考的平衡。
分散思考是指将一个难度很大或很多的新任务,分成若干个任务部分或分割成若干个容易掌握和记忆的小部分。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中,分散思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基础和作文能力,把作文训练内容分成基础练手和高难度的部分,按照难易度递进的方式步步深入。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阶段,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句式和基本写作技巧,通过简单的小练习和小作文积累基础,逐步过渡到描述细节、概括归纳等内容,再到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高难度作文类型,如议论文、小说、散文等。
其次,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文类型和题材,灵活设置不同的训练课程和训练步骤,通过线性或随机的方式展开练习。
比如,通过总结对比、细节描写、想象模拟等方式,来完成描述性的作文;通过观点分析、比较论证、举例说明等方法,来完成议论性和说明性的作文;通过放松训练、结构分析、风格模仿等途径,来锻炼情感表达和文学修养。
第三,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媒介,丰富训练内容和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比如,可以运用听、说、读、写、演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视听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然而,训练的时候,不能忽视整体思考的重要性。
整体思考是指对于分散练习所获得的不同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全面、归纳、升华和拓展。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整体思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
首先,需要注重整体性思维的发展,在练习中顺序推进,准确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将其融合到整个写作框架中,形成全局的思考和感知。
在高难度的作文训练中,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各个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行文连贯、主题鲜明,达到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完善的对策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完善的对策思考人教版新课标(一)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发现,及时布置”,这是在分层作业前应牢牢记住的。
我们说,作业是为了巩固、内化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有所创新和提高。
教师就应该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所学知识的差异、形成能力的差异上去发现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教师与学生在一个平等、民主、协商的氛围中,确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选择属于自己的作业。
在每一天的布置作业前,笔者要做三件事:“理一理”今天学生学得怎么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应该形成的能力,不同的学生达到了什么程度;“想一想”今天作业应该如何布置,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分别是什么;“问一问”今天作业你选择什么或引导学生应该选择什么。
这样操作,有效地避免了作业分层的盲目性,也避免了“填鸭式”、“注入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
(二)既要主导,又要主体“既要主导,又要主体”,这是指在分层作业时,既要确立教师在作业布置时的主导作用,使作业分层更趋合理、科学,又要确立学生在作业选择中的自主性,使作业分层更趋人性化、个性化。
鉴于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对知识、能力的认识度有限,教师必须为学生“量体裁衣”,即什么样的学生完成什么样的作业。
我们可以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作业布置可确定基础、提高、发展三个层次,要求一般以下的学生能实现基础层面的作业,一般的学生努力完成提高层面的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完成发展层面的作业。
三个层面螺旋上升,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求。
如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文本特点,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基础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讲后与家人交流交流;提高题:学习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事物说些什么?请你任选一个为对象,用“……,我想对你说……”的形式来说一说、写一写;发展题:以“《去年的树》给我的启示”为话题,写一段属于你的心里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分散和整体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作文的训练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叙事,最后通过叙事的方式言情,是我们有效进行写作过程的思维方式,小学生作文要么行文不畅,多以流水账的形式记事,要么词语文采不佳,这与学生个人的积累有关,也与自我的运用有关,而日常的作文训练,需要老师去进行分散和整体性的认知思考,并且这与日常的针对性训练有关系,从各个角度进行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提升自我的思想认知。
一、阅读积累中的分散性片段积累――作文素材的准备。
阅读有顺序,积累有重点,让孩子们培养阅读的习惯,不断的积累材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途径,不断的积累材料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去阅读,根据自我的需要去有针对的读懂简短易懂的小片段,然后有效积累,根据需要的不同引导孩子们积累不同的材料,这是分散性的片段积累,为作文准备素材。
例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就是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以及行为描写,来反衬一个人的外在,例如我们学习课文《杨氏之子》,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去描写了两个人,反应了他们不同的思维和性格,根据语言刻画描写人物的,我们可以去有效的积累相关的素材,例如对于名言警句的积累,对于人物对话的积累,像《将相和》等文章,我们积累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后的用词和语气,通过这两者来让孩子们运用到不同的角色当中,根据不同的人物,选择不同的人物语气进行思考。
二、作文的分散性训练,各个击破――有效突破作文各个瓶颈。
教师可以运用各个击破的方式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对于作文,我们可以将叙事的文章氛围“开头―过程―结尾”三部分,对于开头我们又可以分为“开门见山”式,“描写铺垫”式,“含蓄委婉”式,针对不同的开头风格,我们可以进行部分段落的训练,来融会贯通开头的模式。
此外,对于作文的过程,我们通过分为2-3个自然段,通过开头过程和结尾的方式叙述出来,这样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片段,针对作文的结尾,我们可以直接点名主旨,也可以通过疑问含蓄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突破作文瓶颈。
分散性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熟悉各种角度的作文写作,对于开头的精彩性,对于过程的含蓄委婉和曲折性,对于结尾的画龙点睛与回味悠长性,都是通过作文的不同风格和自我的情感表达来展现的,我们通过不同的材料的性质,来进行不同的灵活运用,能够让孩子们知道材料的选取与自我表达的契合点,有效的将材料和自我的情感有效的结合。
三、作文的整体性训练和行文――分散片段的整合与集中思考。
作文的整体性集中思考,就是将分散训练的各个片段,有效的集中在一起,并且将不同的文意的片段按照特点的顺序有效链接起来,进行分散性到集中性的整体思考认知,作为一个最后的整合。
例如我们分别学习了写景和写人的文章,对于季节的不同,我们所用的方法和修辞都不一样,对写人的方向也是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将这两者结合,在分散性训练写景和写人的时候,可以将这两者有效的结合到一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描写,通过人物的描写来渲染环境的描写,将以前分散的片段描写有效的集中到一起去。
例如对于寒冬的描写,对于冬季的思考和感悟等,都可以通过写人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和思考,例如我们可以将寒冬和人物的行为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去,并且通过写景叙事的方式来有效的渲染整体的场景,这就是作文的分散性和整体性的结合,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从简单的分散练习到综合性的训练,通过此种方式来达到日积月累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文的写作是一个由积累到输出的过程,并且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于词句文段的训练过程,输出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自我概括思考与运用的过程,通过合理的编排,来为了自己抒情的需要,小学生的作文以记事为主,在记事当中融入自我的情感的表达,通过叙事和情感的整体融合思考,达到我们情感的自我需要和感悟分析,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