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

合集下载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学习目标:1.了解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2.理解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于改进教学的意义;3.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二)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运用的关键是要通过条件作用原理积极建立有意义的或教师希望的条件反应,预防并消退有害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作用的前提是人先天存在的无条件作用,对于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学习是不适合的。

1.消退条件反应的方法(消退律)所谓消退,是指经典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那么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减弱,甚至最后消失。

2. 经典条件作用的泛化与分化(泛化与分化律)泛化它是指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学生不仅对条件刺激,也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产生情绪和生理反应的过程。

分化我们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可以导致条件作用的分化。

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饿猫开迷箱实验)主要观点:1.学习的实质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2.联结的建立是一种尝试错误过程或试误的过程;3.联结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学习规律: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重点)——经典实验——斯金纳箱(老鼠)(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与两个基本原则相联系: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向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根据这两个原则,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S─R过程相比,操作性条件作用是(s)—R─S(强化)的过程。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增强行为消弱行为正强化呈现式惩罚呈现想要的刺激施加厌恶刺激负强化移去式惩罚消除或中止厌恶的刺激移去满意的刺激无强化1.操作行为的增强(1)正强化——选择强化物一级强化物:食物、水、安全、温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第四章_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

第四章_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
桑代克的研究奠定了操作条件作用的 基础,斯金纳则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并使之对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作用 斯金纳认为,“学习理论”所要做的 是查明引起反应概率的条件,所以心理 研究者的任务就是给予已知的刺激,观 察学习者的反应,从而探究学习的规律

(一)实验
斯 金 纳 箱
斯金纳认为,这种先由动物做出一种 操作,然后再受到强化,使受到强化的 操作反应概率增加的现象是一种操作性 条件反应 不同于经典性条件反应 S R R S
部分强化v固定比率程式固定比率程式v不定比率程式不定比率程式v固定时间间隔程式固定时间间隔程式v不定时间间隔程式不定时间间隔程式vp111四种断续强化程序断续强化v每种程序产生相应的模式v当学生学习新行为时连续强化学得快v当学生掌握这个新行为时断续强化能很好的维持这一行为v断续强化比连续强化可获得更高的反应率和更低的消退率v在断续强化中比率强化比间隔强化更能提高行为获得的速度3行为的学习v行为塑造v指通过小步子强化达到最终目标v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予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这种方法也叫连续接近v实验者有选择地对有机体做出

经典畴 代表人物 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 操作条件作用 桑代克、斯金纳
行为
顺序 学习的发 生 例子
无意的(人不能控制 有意的(人能控制 的)情绪的、生理的 行为) 行为发生在刺激之后 行为发生在刺激 (后果)之前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 激的匹配 学生将课堂与教师的 热情联结在一起,于 是课堂能引发出积极 的情绪 行为后果影响随后 的行为 学生回答问题后, 受到表扬,于是回 答问题的次数增加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
学习及其学习分类 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 、华生 操作性条件作用 桑代克 、斯金纳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第四章行为主义学习观

第四章行为主义学习观

初级强化物与二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 )指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能够立即令人感到满意和愉快的刺激物;二级强化物 (secondary reinforcer)指通过与初级强化物发生关联而获 得强化价值的奖励物; 代币制(token)没有内在强化性质的事物,经过多次交换过程 后,能用它来得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变成有很高价值的 强化物;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用更偏爱的行为强化不太 喜欢的行为的一种强化法则;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定论 不是现成的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已有经验之间是否存在实 质性的联系
分布于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 习之间的学习举例 有意义 弄清概念之 科学研究 听到是精心设 学习 间的关系 计的指导 听讲演或 看材料 例行的研究或 智慧的“生产”
学校实验 室实验 机械 学习
是对人或其他有机体在环境中做出的主动行为进行奖 励或惩罚而发生的一种学习。也称工具性条件作用。
桑代克:操作性条件反射发现
桑代克(Edward.Thorndike 1874—1949)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 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 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 的创始人。 “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 念 ,动物的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 成的联结 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强化物 reinforcer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
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与负强化物 (negative reinforcer) :正强化物指操作行为出现后 给予奖励,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物指操 作行为出现后停止或移开的不愉快刺激,反应再次出现的 概率增加;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本章大纲教学目标第一节学习及其理论发展叙述学习的涵义与学习理论流派一、学习的界定用自己的话表述学习的涵义二、学习的分类举例说明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解释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的意义;举例说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三、学习理论的发展叙述学习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节经典性条件作用描述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举例说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消退、泛化与分化;解释经典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举例说明高级条件作用二、华生的行为主义描述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观;叙述华生所做的恐怖实验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描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描述桑代克对教育所作的贡献;应用联结主义解释行为的学习;用自己的话表述效果率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比较操作性条件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差别(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描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则;举例说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维持、分化和泛化(二)强化界定强化、后果、强化物以及惩罚等概念;对强化和惩罚进行分类,区别负强化与惩罚;描述强化的程序及其分类;描述各种强化对反应模式以及行为维持的作用;利用强化程序解释周围的生活现象;利用强化程序设计行为的习得与维持过程(三)行为的学习描述塑造的过程;解释连续接近、任务分析与连锁方法;利用顺向连锁与逆向连锁设计一种复杂行为的学习过程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社会认知理论叙述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社会认知理论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差异二、观察学习描述观察学习的基本步骤;应用观察学习说明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们企图发现适于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行为学习原理,关注可观察、可改变的行为,强调根据环境中的事件来说明学习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的行为就是由特定条件引起的反应,个体当前行为的后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或者个体模仿了他人的行为。

【教师资格考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考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简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t Theory)是指运用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学习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行为主义者一般主张,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即S-R,就是形成行为习惯或条件反射,这一过程是通过反复尝试实现的。

他们用外显的、可以观察的刺激和反应来解释学习过程,而反对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不同行为派学习理论家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很激进,但有的则有一定的折衷倾向。

因此,他们解释学习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代表人物以及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等,这里主要针对巴甫洛夫的主要观点以及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1.人物简介巴甫洛夫(I.P.Pavlov,1849~1936)是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他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曾获得诺贝尔奖。

2.经典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发现,消化腺分泌的多少变化与外在刺激的性质和出现的时间有密切关系。

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

实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

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其脚步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实验发现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小结
流派分支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学习实质 学习过程 学习条件
重要实验 教学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华生
行为习得基于 无条件反射之上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
有机体自发行为 反应之后的强化
有机体直接经历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班杜拉
社会行为习得基于 观察学习之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建构主义教学观
a. 建构主义认为,未来的教学主要是给学习者提供建构的 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景和有关线索,而非知识内 容的多少。
b. 1.教学目标 c. 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d. 2.教学活动 e. 真实教学情境 f. 最近发展区 g. 接受学生的创新精神 h. 3、教学过程 i. 在教师的促进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对特定事物的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 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成长。 (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关爱和理解的氛围。 (4)强调从做中学。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 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 (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苛勒认为,学习过 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 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 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学习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家们在探讨学习的规律过程中,由于其哲学基 础、学科背景的不同,研究手段不同,自然地形成了对学习 的各种不同观点。这些不同观点构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彼此存在着争论和歧见。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 是因环境而导致的行为的改变;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变,是对外部刺激的意义的理解和 建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的一些情感因素、 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社 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学习是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等等。
不会表现出来的。外在强化或者学习者对即将出现的后果的高度相信会影响表现 而不是学习。 (三) 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enactive learning)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 习,实际上就是做中学。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是通过观察人而进 行的学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操作性行为并不是由已知刺激引发的,而是由机体自发
的。例如,小孩子最初在幼儿园上课时会吹口哨、站起来以 及扔玩具等。 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
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 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自动送落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 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和维持
消退(extinction)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 行为。维持(maintenance)就是行为的保持。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分化和泛化
先前刺激(antecedent stimuli)指行为之前的事件。 分化(discrimination)就是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对这 种差异做出反应。泛化(generalization)是指将所习得的 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中。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简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指运用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学习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桑代克(学习的联结说),华升(学习的剌激―反应学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基本观点:(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

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看法。

其代表主要有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试误说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基本特点: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注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

学习是知识的重新组织,即将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对象本身的内在结构相互作用,这是学习的本质。

代表人物:沃特海墨等人的完形(格式塔)说、苛勒的顿悟说、米勒等人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托尔曼(认知――目的说),加涅(认知指导说)说和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说。

基本观点:1.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

即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其公式是:S-AT-R(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

客体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R),即学习才能发生。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学习是突然领悟和理解的过程,即顿悟,而不是依靠试误实现的。

3.学习是信息加工过程。

人脑好似电脑。

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程序解释和理解人的学习行为。

4.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

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整体理解有问题,就很难实现学习任务。

5.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

[教育]第4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第4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单元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六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七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
学习概述
1 学习的一般来自义我国古代的:“学”就是闻、见, “习”就是温习、实习、练习,实践。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由经验引起的个体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认知心理学家: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定义: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个要点: 第一,并非人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产生学习,只有那些对人的能力或行为倾向带 来变化的活动才是学习。 第二,这种变化是由后天经验引起的。由于身体生长、成熟引起的变化不能是学 习。 第三,其变化必须能“相对持久保持”。这一定义语学习的变化区别于因适应、 疲劳或服药引起的暂时性变化。暂时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或一旦条件改变就会 自行消失。 上述定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人类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学习与生 命并存,学习广泛地发生于每个个体的生活之中。
情感领域的教 育目标 技能领域的教 育目标
2.3 潘菽等对学习类型的分析


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知识的学习 二、技能和熟练动作的学习 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 解等。
三、智能的学习
四、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冯忠良等人2000年在《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
认知策略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
运动技能的学习
2.2美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enjamin S.Bloom,1913— —)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主要代表作有: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 ;Handbook I:Cognitive Domain)(1956,与人合作)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 ;Handbook II:Affective Domain)(1964,与人合作)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Human Characteristics(1964) 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1971,与人合编)(《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手 册》)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1976)(《人的特征与学校 学习》) All Our Children Learing(1981)(《我们的所有儿童都能学习》)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试误说
• 根据上述实验,他认为学习是一渐进的、盲 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 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 加,终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在刺激与 反应之间形成了联结。 •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探式的、 尝试与错误式的学习,从而提出了他的“尝 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所以,他的学习理 论又被称为错误说或试误说。
• (3)泛化律 • 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 (CS1) 形成条件反射后,也可能对另外的与CS1相类似 的条件刺激之二(CS2)、之三(CS3)不经强化而引起条 件反射。 • 例如:幼儿因怕鼠,而致怕兔,“一朝被蛇咬,十年 怕井绳”等。 • (4)辨别律 • 泛化的反面,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 激产生反应,不泛化的现象。如炼钢工人辨别钢花, 体操运动员保持姿势,儿童辨别是非,学生区别概念 等,都可看作是分化的结果。
•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 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 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 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 • 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 • 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 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 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 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 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 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 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 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 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 也就是说狗学会了辨别刺激,知道了灯光或铃 声所表示的“食物即将到来”的信号意义。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标准版)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标准版)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收集了三大学习理论总结,欢迎阅读。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现在的学习交流讨论中经常提到的教育技术学界的三个学习理论,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三个学习理论,对学习理论有一个感性的理解。

教育技术学作为理论指导的三个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它在60年代以前一直是作为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派而存在。

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和反应(S-R)的联结过程,主张将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内省,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的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学习者个体的行为,或使学习者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他们重视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对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Psychological Basis in Nursing Teaching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 psychology)是教育学
与心理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教育 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思考一下:驴子是怎样对作揖形成条件反射的? 再看看上边这幅图,你能看出与本节学习内容 的关系吗?
华生 (J. B. Watson)
“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 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 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 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 如何,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 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领袖,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 个乞丐或窃贼。(S-R公式)
明朝有位徐文长,他的叔叔每次来到他家里,都会 指责他行为放荡不羁,多次后,他心里非常不舒服。 一天他溜到屋后,对着叔叔骑来的驴子作一个揖, 然后重重地鞭打它一顿,如此连续几次,驴子一见 作揖,就惊起来。
待他叔叔临走,骑上驴子,徐文长很恭 敬地对他叔叔深深一揖,那只驴以为又 要挨打,忽然暴跳起来,把叔叔摔了下 来,跌得鼻青眼肿,却不知道被侄儿戏 弄了一遭。
间断性强化
(1)固定间隔强化 (2)变化间隔强化 (3)固定比率强化 (4)变化比率强化
(三)塑造与行为矫正
表1 使用强化原理强化学习行为的例子
情境
反应
立即效果
长期影响
张宁考不好 发下成绩单
妈妈看了说:很高兴有些科目 以后再努力的力量
张宁有兴趣
增强
放学回家
淑秀赶紧把作 准许她看6点的电视节目 业做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 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2、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需要任何中 介因素 学习的公式为 S R 桑代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 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2)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而实现的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 试与错误的过程。所以他的学说又称尝试错误 说(简称试误说)

效果率: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 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桑代克认为,喜悦的结果加强联结,厌 烦的结果则减弱联结 此规律后被修改 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练习率:联结的强度取决于使用联结的
频次 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 反之会变弱 作用率 失用率
消除刺激
2)选择强化物
P110 心理学家划分出两类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 食物、水、安全、温暖 二级强化物: 评定等级、衣服、钱币(可买 来一级强化物)
对教师来讲,可供使用的大部分强化物
都是二级强化物(代币制)

哪一级强化物更有效?
3)普雷马克原理
David
Premack1965年提出 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欢的活动可以 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 喜欢的活动。 吃糖与玩弹球游戏 “祖母原理”:你必须吃完水果才能出去 玩 此原理对那些想成为有经验的教师的人 是很有用的。了解学生对不同活动的喜好 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
五、评价
贡献: 1
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 学习现象的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 2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 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行为,为行为矫 正提供了一种可信的理论基础 3 程序教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 于今天的CAI教学(CAI的理论基础之一) 4、关于强化程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
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他把 自己的心理学称为联结主义心理学,他 认为,心理、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 联结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他对动物的 实验结果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饿猫 开迷箱的实验

1、学习的实验研究
经过多次尝试错误,饿猫 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桑代克对动物实验的结果 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著 名的学习的联结理论
为了使学习者从起点行为逐步达到 终点行为,教师必须明确表述教学目标 所涉及的行为 3、行为的改变 不仅塑造新行为,也可以改变不良行 为,消除或矫正不良行为 4、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和管理

四、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
1、强化的应用
利用强化来促进许多行为的形成和改变 如,负强化的合理使用(家长的唠叨) 普雷马克原理的应用 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的强化物,用 高频行为作为低频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3)联结的形式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
在用动物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桑代克 还发现了影响学习(联结的形成)的几 个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三条学习率:准 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
准备率:是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 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 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 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如,饿猫 饱猫
局限: 1
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 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 2 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 人等同于学习机器
1、--------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又于1913年扩展为三大卷,其内容共分三部 分。分别是: 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5、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对复杂行为的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强
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 的有效办法 (习惯:洗漱)
2、
惩罚的应用 适当运用惩罚和惩罚方式等。如提供 替代行为、解释问题(为什么受到惩 罚)、立即惩罚、使用合适的强度、
3、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多种认知过程 (思维、直觉、期望、自我陈述)融入 行为主义的框架中,认为学生存在一些 有缺陷的认知过程,这些有缺陷的认知 过程引导或控制他们的行为, 如果改变 了这些认知,行为也将随之改变 这种方法被称为“认知行为桥正”技 术
桑代克的研究奠定了操作条件作用的 基础,斯金纳则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并使之对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作用 斯金纳认为,“学习理论”所要做的 是查明引起反应概率的条件,所以心理 研究者的任务就是给予已知的刺激,观 察学习者的反应,从而探究学习的规律

(一)实验
斯 金 纳 箱
斯金纳认为,这种先由动物做出一种 操作,然后再受到强化,使受到强化的 操作反应概率增加的现象是一种操作性 条件反应 不同于经典性条件反应 S R R S

行为塑造需要遵循的步骤
1)选择目标(重点行为)
2)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或知道什么
(起点行为) 3)找出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 (强化物) 4)将重点行为分解成有序的步骤,步调大 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步骤划分) 5)及时反馈学生的每步行为,使学生有起 点行为逐渐向终点行为接近,(即时反馈)
(二)基本观点
1、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行为的分类:
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条件反射的分类: 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反 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 两者的区别: 无条件刺激引发------自发产生

2、强化

:指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

在斯金纳的研究中,强化是主要 的自变量,他认为强化引起了行为 的变化,因此,控制强化就可以控 制行为
当学生掌握这个新行为时,断续强化,能
很好的维持这一行为
断续强化比连续强化可获得更高的反应率
和更低的消退率 在断续强化中,比率强化比间隔强化更能 提高行为获得的速度
3、行为的学习
行为塑造
指通过小步子强化达到最终目标 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 完成一小步就给予强化,直到获得最终 的目标行为,这种方法也叫连续接近 实验者有选择地对有机体做出的接近 最终行为的各种反应给予强化,而不是 等待最终期望的那种行为自然出现后才 给予强化 如,训练鸽子走8字形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
学习及其学习分类 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 、华生 操作性条件作用 桑代克 、斯金纳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
经典性条件作用主要探讨有机体的无意 识反应,而且这些反应都是由刺激引发的。 但是,人类学习大多数行为是有意而为 人们可以积极地作用环境以产生不同结 果,这种涉及主动行为的学习过程就称为操 作条件作用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 斯金纳的强化-联结说
1)强化的类型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后果决定了行 为再次发生的频率。不同类型的的后果 可以增强或者减弱行为 (见书) 强化物: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或 事件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 反应频率(表扬、奖励、微笑、奖金)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 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完成作业快可以 不做家务)

1)自我管理
是指学生 首先设置明确目标,确定 各种小的步骤,然后,学生观察自己的 表现,记录自己的行为并评价自己的成 绩;最后,学生自行选择和执行强化 设置目标;记录和评价行为;自我强 化

2)自我教学
成人榜样一边大声的自言自语,一般执 行任务(认知榜样) 儿童在榜样的指点下执行同一任务(外部 指导) 儿童一般大声自我教学,一般执行任务 (现行的自我指导) 儿童在执行任务时,小声进行自我教学 (淡化显性自我指导) 儿童一般用自我言语指导自己的行为,一 边执行任务(隐性自我教学)

经典性条件反应与操作性条件反应的区别
比较范畴 代表人物 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 操作条件作用 桑代克、斯金纳
行为
顺序 学习的发 生 例子
无意的(人不能控制 有意的(人能控制 的)情绪的、生理的 行为) 行为发生在刺激之后 行为发生在刺激 (后果)之前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 激的匹配 学生将课堂与教师的 热情联结在一起,于 是课堂能引发出积极 的情绪 行为后果影响随后 的行为 学生回答问题后, 受到表扬,于是回 答问题的次数增加

此规律后被放弃
3、评价
贡献: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
学习理论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局限: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 机械学习 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3、强化的程序
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也能增强或 减弱行为 连续强化:即时强化 断续强化:部分强化 固定比率程式 不定比率程式 断续 强化 固定时间间隔程式 不定时间间隔程式 P 111 四种断续强化程序

每种程序产生相应的模式 当学生学习新行为时,连续强化,学得快
原则
①小的步子
③自定步调
⑤及时反馈
②积极反应 ④低的错误率
实施
直线式程序
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
(三)教育影响

P 113
1、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技术
认为,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塑造 行为的过程 小步子教学 程序教学模式、教学机器
2、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表达方式

4、程序教学理论
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
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来,可以采用连 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 形成最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 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 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