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瘟病毒与仔猪先天性震颤

合集下载

集约化养猪场非典型猪瘟诊断与防治措施

集约化养猪场非典型猪瘟诊断与防治措施

集约化养猪场非典型猪瘟诊断与防治措施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 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集约化猪场均实施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 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

但近年来 ,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

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 ( 亚临床感染 ) 、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 ( 繁殖障碍 ) 等。

当前非典型猪瘟已在我国较多的集约化猪场不同程度地发生。

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而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

为了有效地防制当前集约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 , 现就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特点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不典型 , 尸体剖检病变也不明显和典型。

目前在集约化猪场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高,特别是当前猪病复杂,很容易误诊和忽视猪瘟的存在。

我们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观察与实验室诊断 ,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1 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少见到皮肤密布出血点、脓性结膜炎、高热稽留、严重下痢等症状。

子猪多表现轻热或中热 , 腹下轻度郁血或四肢下部发绀 , 病愈后可发生干耳、干尾甚至耳壳脱落 , 厌食 , 精神沉郁 , 喜卧 ,粪便干硬 , 有的猪不显症状或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而掩盖其症状。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 ( 亚临床感染 ) 的母猪 ,可见眼角脓性或血性分泌物,约占5~30%不等,往往不表现发热、食欲和精神不佳等临床症状。

母猪带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仔猪 , 出现流产 , 死胎 , 滞留胎 , 胎儿畸形 , 木乃伊 , 弱仔或产出部分外表健康的仔猪。

母猪配种时,屡配不准。

1.2 缺乏典型的大体病理变化多数病猪尸体剖检无典型的肾、膀胱出血及脾出血性梗死。

有时可见到淋巴结水肿和边缘充血出血。

有的地方发生的非典型猪瘟,仅见肾色泽变浅及少量针尖大小出血点或肾发育不良。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防治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7期疫病防控3)合理搭配日粮,母猪在妊娠过程中,要合理搭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确保日粮中含有足够的能量、蛋白质、钙磷等,钙磷比例控制在 1.5∶1。

4)对有产后瘫痪史的母猪,在产后20d 左右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0mL ,每周1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防治,病猪主要表现头部、四肢和尾部肌肉不自主颤抖,神经症状明显,剖检后病变也集中于脑部神经系统;该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供临床使用,预防时需要加强管理和消毒,做好仔猪三针保健工作,并确保出生后尽早吃上初乳,治疗时可尝试使用中药进行调理。

关键词仔猪;先天性震颤;防治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防治李桂荣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畜牧水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盐山061300收稿日期:2018-04-23李桂荣,女,1966年生,本科,高级畜牧兽医师。

仔猪先天性震颤是由先天性震颤病毒感染仔猪而发生的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病毒性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全身肌肉不自主地颤抖,又称“仔猪跳跳病”或“仔猪抖抖病”[1]。

本病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养猪的国家都有报道本病,多以散发形式出现。

本病虽然分布广泛,但业内对其研究并不多,对先天性震颤病毒研究资料也很少,其基本生物学特征目前还不确切,但可以肯定的是病毒可通过母源垂直传播。

有学者做过试验,将发生本病的仔猪带毒组织重新培养后,培养物接种于妊娠母猪体内,新生仔猪出生后可表现全身震颤的症状,并能够从其体内得到新的病毒,故临床防控本病时一定要加强母猪群的管理。

病毒感染后并不会直接导致仔猪死亡,病毒只会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仔猪出现全身震颤的神经症状,但由于神经症状表现不受机体控制,间接影响采食和饮水,甚至走路都不稳,大部分病猪最终因营养不良,全身虚弱而死亡。

1流行病学本病只发生于猪,其他动物不感染,且只有仔猪表现症状,妊娠母猪、公猪、保育阶段猪和育肥猪一般很少发病,感染后多成为带毒者。

本病主要通过母源垂直传播,病猪体内的病原能通过胎盘传染给仔猪,公猪如果携带病毒,可通过交配传染给母猪,另外,分娩过程中仔猪也可经羊水感染。

美国发现可致仔猪震颤的神秘病毒

美国发现可致仔猪震颤的神秘病毒

美国发现可致仔猪震颤的神秘病毒
美国-一种神秘的病毒几十年来一直在造成仔猪的震颤,研究依阿华州立大学的一个兽医现在团队终于精确确定了这种病毒。

该病毒来自“瘟病毒”科,感染年轻仔猪,造成它们不仔猪地摇动。

患病仔猪有时被称为“摇头猪”或“跳舞猪”,并且,严重情况下,震颤会阻碍仔猪哺乳,并造成饥饿。

兽医专家们认识这种震颤已经好多年了,但迄今为止一直未能确定病因,依州大卫生保健诊断与动物医学系助理教授、兽医病理学家BaileyArruda说。

“90多年来这种病一直是兽医界的一个谜,”Arruda说。

“不幸的是,我们以前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来这种病毒。


这个研究团队与动保公司葆灵格英格翰Vetmedica合作,采用下一代的DNA定续技术来检测患猪样本中的病毒。

然后该团队在实验条件下用那些结果在新生仔猪身上再造震颤症状。

以前的定续技术,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或PCR,要研究者事先着力点先要确定一个目标。

“但那种技术在这个情况下不能用,因为我们并不确切的知道我们在找的是什么,”Arruda说。

现在既然研究者已经找到了该病毒,她依州大收益诊断实验室就可以利用PCR检测来证实当地兽医发来的样本当中有没有感染病毒。

而下一步是开发这种疫苗来对抗这种病毒,她说。

是兽医诊断与生产动物医学助理教授,他说颈痛仔猪先天性震颤是很常见的传染病,尽管这种病毒的流行可能呈现周期性。

这种病毒并没有给养猪业造成广泛的问题,但它在个别的猪场里可能会特别成问题,他说。

是兽医诊断和生产动物医学领域的一位医学兽医师,也是研究课题团队的成员,他说该病毒并不影响猪肉的食用安全,并且他强调可这种病毒并非已知会感染人类。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治疗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治疗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治疗contents •引言•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与康复管理•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结论与展望目录CHAPTER引言定义危害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定义与危害消除病毒,恢复仔猪肌肉功能,预防继发感染。

治疗重要性及目标目标重要性药物治疗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补充营养物质等。

支持性治疗预防措施治疗方法概述CHAPTER药物治疗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左旋多巴030201常用药物介绍根据病因选择药物确定合适剂量观察疗效调整方案药物选择与使用原则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遵医嘱用药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处理CHAPTER非药物治疗方法减少噪音和应激保持舍内安静,避免过度惊扰,有助于降低仔猪应激反应。

控制舍内温度保持舍内温暖,避免仔猪受凉,有助于减轻震颤症状。

调整光照适当降低光照强度,保持舍内光线柔和,有助于减轻仔猪视觉刺激。

环境调整措施提供优质饲料定时定量饲喂保持舍内卫生饲养管理优化建议03应用按摩疗法01使用软垫02提供玩具和运动设施辅助器具应用CHAPTER预防措施与康复管理预防措施建议01020304选用健康种猪优化饲养环境合理饲料配方严格生物安全早期干预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定期评估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建立档案为每头患病仔猪建立康复档案,记录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

定期回访定期对康复后的仔猪进行回访,观察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预防复发。

效果评估通过对比康复前后仔猪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指标,评估康复训练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与效果评估CHAPTER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成功案例展示案例一01案例二02案例三03重视预防工作及时发现与治疗综合治疗措施不断学习与探索经验教训总结CHAPTER结论与展望1 2 3药物治疗成果环境调整成果饲养管理优化当前治疗成果回顾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基因治疗研究新药研发智能化监测与诊断WATCHING。

仔猪先天性震颤的防治措施

仔猪先天性震颤的防治措施
无明显的肉眼变化遥 镜检时袁可见中枢神经系统明显的 髓鞘形成不全遥 在脑血管周围袁特别是脑基部充血袁出血遥 小 脑发育不全遥 小动脉广泛的脉管发炎遥 小脑硬脑膜纵沟窦水 肿袁增厚袁出血遥 其他器官血管呈增生变化遥 5诊断
仔猪出生后立即出现独特震颤症状袁较易做出诊断遥 两 型遗传性先天性震颤袁根据其遗传特点袁发病情况和病理学 特征可以鉴别遥 与非遗传性各型的鉴别袁可根据流行病学资 料袁组织病理学及神经化学特征综合判断遥 6防治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袁主要是加强对病仔猪护 理袁如猪舍保持温暖尧干燥尧清洁袁辅助仔猪吃上母乳袁或人工 哺乳袁可使大多数病仔猪痊愈遥
超前免疫在种猪场禁用袁防止母猪成为带毒者袁猪瘟病 毒经胎盘感染胎儿而发病遥 种公猪与致病有密切关系时袁应 立即淘汰该种公猪袁控制新发病遥
对于遗传性类型袁病猪即使活到成年袁症状消失袁亦不能 作种用袁以杜绝本病在猪群中传播遥
可使所生仔猪 90%~100%发病遥 主要病理损害是小脑发育不 全和髓鞘形成不全遥 先天性震颤 B 型的病因尚不清楚遥 3 临床症状
仔猪出生后立即呈现典型症状袁骨骼肌不随意的有节律 地震颤袁严重的全身肌群剧烈痉挛袁整个驱体和头部强烈抖 动袁表现为难以控制的上下跳动或左右摇摆袁以及共济失调袁 行走困难袁被迫呈蹲坐姿势或摔倒在地渊 俗称跳跳病冤 袁仔猪 难以觅到奶头袁口半张开并抖动袁吸吮乳头困难遥 躺卧症状减 轻袁入睡后症状完全消失曰清醒后及站立时症状立即再现曰外 界刺激可使症状加剧遥 个别严重的发病率达 80%以上袁多数 仔猪出生后数日内饿死或被压死尧踩死袁如至 7~8 日龄仍存 活者袁大多可免于死亡遥 4 剖检变化
201仔猪先天性震颤的防治措施
侯召峰
渊 黑龙江省孙吴县畜牧兽医局袁 孙吴 164200冤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3援08.065

不要以为“仔猪抖抖病”是由PCV-I引起的,否则只能说明你的知识面太窄了

不要以为“仔猪抖抖病”是由PCV-I引起的,否则只能说明你的知识面太窄了

不要以为“仔猪抖抖病”是由PCV-I引起的,否则只能说明你的知识面太窄了亲,想阅读、接收养猪转接相关行业的每日资讯吗?那就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中国猪业”关注吧!仔猪先天性震颤病,俗称“仔猪抖抖病”或“仔猪舞蹈病”,又称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或先天性阵挛。

为仔猪刚出生不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的第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的狂犬病特征为新生仔猪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一窝仔猪中有的部分发病,有的整窝发病,死亡率可高达100%,给猪场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最早由德国scholler于1854年发现,随后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陆续报道了此病。

罗清生等(1960年)在国内首次报道此病,此后在我区东北三省及山东、江苏、湖南、河南、浙江、江西等各省确实有此病报道。

近年来该病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发病率均有所增加。

尤其在各养牛密集区域,该病已呈流行之势。

现就笔者对该病的介绍,总结如下。

一、流行特点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

具有传染性,只在新生仔猪期间再次发生,幼体母猪多为隐性感染,各品种之间易感性无明显差别,新生仔猪是哮喘的风湿病主要传染源。

该病的传染途径是由母猪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但仔猪间一般不稳定度存在水平传播。

同一感染猪群中,通常早期出生的仔猪感染症状比较严重,而后出生的感染症状比较轻微。

此外,有报道认为成年猪间可发生迅速的水平此病,答道交配可使公母猪问感染或被感染。

二、病因与分类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已有尚无定论。

有人认为是先天遗传,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引起,还有人毒素认为是毒素诱发而起。

根据组织学组织学病变,目前该病可分为A型(AⅠ-AⅤ型)和B型,前者肉眼可见明显病变,并可见大脑、脊髓的显微镜变化,后者没有可见的明显变化。

A型病因包含经典猪瘟病毒(AⅠ型)、伪狂犬病毒或未知病毒(AⅡ型)、性别连锁基因(AⅢ型)、常染色体连锁(AⅣ型)、隐性基因及敌百虫中毒(AⅤ型)。

其中AⅡ型在我国最为常见。

(一)AⅠ型AⅠ型先天性震颤型由典型猪瘟病毒引起,并可在体内带毒90天,体外散毒56天。

一例仔猪先天性震颤的诊断与防治

一例仔猪先天性震颤的诊断与防治

1 发病情况
15 % 的母 猪产下仔 猪全 身发 抖 , 八 字脚 。 部分 猪 因为不能吃乳 死 亡 , 死 亡 率 10 % 左 右 。 吃乳正 常的仔 猪大多在 5 ~ 7 d 后康复 ,
少量 仔 猪在 10 日龄仍有轻微发抖症 状 。
2 临床症状
母 猪 产仔 正 常 , 仔 猪刚 出生 或 间隔 一 段时 间后仔 猪 出现 发抖症 状 。 有的几 乎全 窝仔 猪发抖 , 有的则少数猪只 发生 。 仔 猪 发抖程度也 不 相 同 , 严 重 的 全 身强 烈抖动 , 有的 头 颈部抖动 , 抖动的仔 猪大 多后 肢 不 能站立 , 呈 八 字脚 , 导致仔 猪吃 不到初 乳 被饿死 、 压 死 或病死 。 人 工 辅 助喝乳 的仔 猪在 5 ~ 7 d 后康复 。 仔 猪虽然发抖但可 运 动 , 体表无变化 , 呼 吸 、 体温也无异常 。
控制 的 , 且 这 种 数 量性状 的 遗 传 力很 低 , 通过 常规 育种选择 , 进 展缓慢 。 第二 , 基 因 的表达 调控 一 般受控于 一 个 复杂 的基 因
网络 , 通 常不 会单独 起作用 , 这给分 子标记 辅 助选择带 来 了极大 的干 扰和难 度。 第三 , 抗病性或 易感性指标难以 测定 , 且 在
3 剖检变化
无特 征性病变 , 脑部有 出血 , 心 脏 有 出血 点 。 肺部有 肉样 变 。
4 实验室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 、
临床症状 、
剖检变化 , 初步怀疑有 圆环 病毒感染 , 进一
步确 诊 将 采 用 本 实验 室 自行建立 的特异性高致病
性蓝耳病 、 猪瘟 R T — P C R 和 圆环病毒 II 型 、 伪狂犬 P C R 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 为保证 实验的准确性 , 通常为重要 。 吃乳后 的仔 猪在一

仔猪先天性震颤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先天性震颤的诊断与防治
5 _ 3 改善猪 群营养 , 如提高蛋 白质、 氨基 酸 、 微 量元素 、 维 生
的 动 物 病 毒 之 一 。P C V以滚环方式 复制 , 呈2 O面 体 对 称 , 无 囊
膜, 直径 l 7 ~ 2 2纳 米 , 含有 1 . 7 6 ~ 2 . 3 k b的单 链 环 状 D N A。 P C V 2感
p e t s ) 主 要 是 由猪 圆 环 病 毒 ( v cv 2 ) 引 起 的 一种 传 染 病 , 是 仔 猪 出生 不 久 即 出现 的一 种 全 身或 局 部 肌 肉阵发 性 挛 缩 的 疾 病 一 窝 仔 猪 中有 的 部 分 发 病 。 有 的 整 窝发 病 . 其 发 病 死 亡 率 可 达
P C V不 同 l 引 .这种 新 出 现 的与 临 床疾 病 相 关 的 P C V 命 名 为
P C V 2 。 猪 圆 环 病 毒 属 于 圆 环病 毒 科 、 圆 环 病毒 属 , 为 已知 的 最 小
猪 舍 的通 风 换 气 。 改善 猪舍空气质 量 , 降 低 猪 舍 有 害气 体 浓 度 , 保 持 猪 舍干 燥 。 降 低 准 群 饲养 密度 。
5防 治 方 案 及 对 策
发 生 一 例 仔 猪 先 天 性 震 颤 。 经过 实地 调 查 、 病 理及 流 行 病 学分
析。 及 时采 取 合 理 的 治 疗 方 案 , 有 效 地 控 制 了病 情 。 关键 词 : 仔猪 ; 先天 性 震 颤 : 圆环 病毒 病
5 . 1 实行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全进全出制度 . 避 免 不 同 日龄 的猪混合饲养 。 从 而减 少 和 降 低 猪 群 之 间 的 接 触 感 染 机 会 . 尽 可
新 生 仔 猪 出 生 后 不久 或 出生 后 仅 几 个 小 时 . 即发 生 颤 震 . 有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区别 。
1流行特点
本病 的传播方式为垂直传播 ,不同品种及 其杂 交后代 的猪均具有易感性 。其发生无 明显季节性 , 初 产 母 猪多 发 生 , 经产母 猪 极少 发 生 。该病 呈散发 性 流 行, 其致死率为 1 0 %~ 3 0 %。康复猪成为病毒携带者 , 种公猪可被患病母猪感染 , 成为病毒传播者 。分娩过 发病仔猪 的母猪 , 其 以后所产的仔猪通常不发病 。
猪业 的发 展 。因此 , 养 殖 者要 了解 仔猪先 天性 震 颤病
4 鉴别诊 断
根据分娩后新生仔猪呈特征性的持续震颤或痉 挛, 震颤消失时同健康猪 , 可做出初步诊 断。本病应 注意与以下疾病作类症鉴别。
的流行特点 , 主要症状 , 诊断要点并制定科学 的防控
措施 , 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4 . 1
辅助仔猪吃母乳或人工哺乳 , 可使大多数病 猪痊愈 。 患病仔猪的保温也是很重要的措施 ,因为新生仔猪
的保温性差 , 恒定的温度有助于仔猪快速治愈。供给
母猪全价饲料 , 以便仔猪从母乳中得到充足的营养 , 并给仔猪注射含钙 、硒 的药物。注意在集 约化饲养 中, 由于护理仔猪需要大量 的精力 , 所以从 经济角度 来讲 , 一般应淘汰个体太弱或者病情严重的仔猪。
发病 无 肉眼可 见 的典型 症状 。
5 防治
对发病仔猪应加强照管 ,猪舍要保 持温 暖、 干 燥、 清洁 , 迫使仔猪靠近母猪 以便能吃上奶 , 或对病
猪 进行 人 工 哺乳 , 以便 增 强病 猪 的体质 和 抗 病 能 力 。 为 避 免 由公 猪 通过 配 种将 本 病 传 给母 猪 ,查 清公 猪
口 兽 医 临 床

仔猪先天性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

仔猪先天性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

仔猪先天性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是仔猪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临床上有部分仔猪发生,有的全窝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病因:
有报道,认为本病是母猪妊娠期间营养不良,胎儿发育不良,特别小脑发育不全所致;也有报道认为属于遗传性疾病,但究竟是那些遗传的因素引起,并不清楚;也有人认为是由猪瘟、兰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等病所引起。

现在的研究报道,多认为引起本病的是一种病毒,当新生仔猪受到寒冷或兴奋刺激、以及注射组胺或麻黄素都可以加剧本病的发生。

二、症状:
新生仔猪出生后不久或出生后仅几个小时,即发生颤震,有的全窝猪发生,有的部分发生,临床上症状轻重不一。

有的仔猪是全身一致的,有节奏的震颤,无法站立,被迫躺卧,躺地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再站立又出现症状。

有的仔猪全身震颤程度不同,或头部、颈部强烈震颤,不能准确吃奶,或后躯震颠不能站立,显著成跳跃状,病情轻的,虽然全身震颠,但仍可运动,体温、脉博、呼吸均无明显变化,本病只从母猪垂直传给仔猪,仔猪之间不存在水平传播,症状轻的病猪经数小时或数日自愈,症状重的病猪病病程可持续数周,若
4-5日不死,并能吃到母乳的仔猪,一般预后良好,也有的病猪吃不到母乳受挤压而死。

三、防治:
本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对患病猪采用的措施是加强护理,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尽量吃母乳、吃不到母乳的仔猪可进行人工哺乳,并试验性注射钙剂观察。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仔猪先天性震颤病?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仔猪先天性震颤病?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有的仔猪出生的时候浑身颤抖这个猪病在养猪人这被称之为仔猪跳跳病或者抖抖病这猪病学名叫猪先天性震颤病,其表现症状为猪先天性震颤病,死亡率极高。

那么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病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仔猪先天性震颤病?一、病因目前对本病的病因没有确定,一种认为是遗传性的,一种认为是由伪狂犬病、猪瘟等病引起的其临床症状更明显。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新生仔猪刚出生或出生后12h即发生颤抖,临床上全窝仔猪都发病的,其病情往往较重,在头部、四肢和尾部表现持续性的震颤或有节奏的阵发性痉挛,全身抖动,多数仔猪后肢无力,向外伸展,站立不稳,行动困难,只能趴在地上,无法吃奶,饥饿而死。

窝中仅少数发病的,在发病的仔猪中症状也有差异,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发病猪多在一周龄内死亡,主要是饿死、压死、踩死。

存活率与精心护理有密切关系,若护理好,7d后震颤可以逐渐减轻或消失,一般3周内可完全消失,有的仍可能长期保持有轻微震颤,生长发育也受影响,同时外界刺激也会加重此病。

病死猪无肉眼可见的明显变化,剖检可见中枢神经髓鞘不全、脑膜周围血管充血、出血、小脑发育不全,硬脑膜纵沟窦水肿、增生和出血。

三、诊断本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做出诊断,此外只有刚出生的仔猪发病,有垂直传播表象,表现水平传播,母猪妊娠期一般无任何症状。

先天性震颤病由于不产生细胞病变,也没有可以检查病毒抗原的免疫学方法,故分离病毒诊断意义不大。

四、防治该病药物治疗无效,只有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精心护理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一般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查清公猪病史,以及配种后的子代有无此病,若有应及时淘汰,同时发病窝的仔猪不能留做后备猪,避免本病通过配种传播。

2、患该病的仔猪主要是由于吃不上奶或因行动困难,常被饿死、压死、踩死,所以针对本病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患病仔猪的护理,减少对猪只的刺激,在生产中对一些精神良好,趴在地上行动困难的病仔猪,常常将其两腿间系上细绳,以便它能自己前去吮奶。

初生仔猪先天震颤症

初生仔猪先天震颤症

初生仔猪先天震颤症
猪先天性震颤是仔猪刚出生不久,出现局部或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疾病,又称传染性先天性震颤,俗称“仔猪跳跳病”或“仔猪抖抖病”。

该病发生原因复杂,现在专家们研究和一些传染性病毒病如:PCV-
1、PCV-2,猪瘟、猪丹毒(会伴有高热症状)和母猪营养(低血糖)等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全窝仔猪都发病的,病仔猪震颤症状较重,往往在头部、四肢和尾部表现持续性震颤或没有节奏的阵发性痉挛、全身抖动、行动困难,无法吃奶、饥饿而死。

若护理得好,过1周左右震颤逐渐减轻或消失,仔猪存活,有的可能长期保持有轻微震颤,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

同窝仔猪发病数少的,病症较轻,仅见耳、尾部震颤,大多在数天后消失;如若受到寒冷、惊扰等外界刺激,轻微震颤可能被激发或强化。

该病无特效疗法,只能采取一般的防治措施:
①加强对病仔猪的护理,猪舍保持温暖(环境温度保持在33-35℃左右)、干燥、清洁,辅助仔猪吃上母乳,或人工哺乳。

这样可使大多数病仔猪痊愈。

②按免疫程序做好猪瘟、圆环、伪狂等的免疫,把好引种关,不从有相关疫情的猪场引种。

引种前后采取血液送往实验室做相关疫病的抗体水平监测。

③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坚持定期消毒,一周消毒2-3次。

④保证妊娠母猪各阶段营养饲料的营养水平。

母猪产前至产后7天,可在配合料中添加5公斤/吨的鼎母安做保健。

奥地利发现与仔猪先天性震颤相关的新型瘟病毒(Linda 病毒)

奥地利发现与仔猪先天性震颤相关的新型瘟病毒(Linda 病毒)

34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8年35卷第01期国际瞭望GLOBAL NEWS 博士荐文奥地利发现与仔猪先天性震颤相关的新型瘟病毒(Linda 病毒)摘译自Benjamin Lamp,等,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7, 23:1176-1179咸 文,梁海英,曾智勇*(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003年在澳大利亚某猪场出现猪的非典型瘟病毒,后被称为Bungowan-nah 病毒(BV), 该病毒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死胎和猝死,由于其明显的致病性,BV 被认为是对全球猪健康事业最大的威胁,但这种病毒或其类似病毒在其他地方从未发现过。

最近,一组新型的猪瘟病毒在北美被鉴定,称之为非典型猪瘟病毒(APPV),随后在欧洲也检测到该病毒。

有充足的证据表明,APPV 是仔猪A-II 型先天性震颤(CT A-II)综合征的致病因子,其特征表现为因脑和脊髓中不同程度的低髓鞘化而引起的全身性震颤。

然而,边界病病毒(BD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或猪瘟病毒(CSFV)在妊娠晚期感染后,也可导致羊、牛或猪的胎儿脑中出现类似的低髓鞘化。

奥地利某农场于2015年1月份暴发了仔猪先天性震颤(CT),造成大量损失,仔猪表现严重地横向震动,常常无法吸吮乳汁,导致断奶前死亡率升高;CT 的发病率从20%到100%不等。

该场发生CT 疫情后,PSY 由原来的25.8降低到仅22.4;病理检查后证实存在典型的CT A-II 病理损伤。

然而,利用基于RT-PCR 的APPV 特异性TaqMan 探针,检测来自该场的不同样品,其结果均为阴性。

但是应用新的瘟病毒属通用引物(PPF 5'-GTKATHCAATACCCT-GARGC-3'和PPR 5'-GGRTTC-CAGGARTACATCA-3'),通过RT-PCR 从CT 仔猪血清样品扩增,获得了一定长度的扩增产物,该通用引物也能够用于检测CSFV,BVDV-1,BVDV-2,BDV,BV 和APPV。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治疗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治疗

如维生素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等营养 缺乏症,也可能引起仔猪震颤等症状 ,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与其他病毒感染鉴别
如猪瘟、口蹄疫等病毒感染,也可能 引起仔猪震颤等症状,需要进行鉴别 诊断。
03
治疗与预防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在仔猪出生后立即给药,可以使用镇静剂 和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以缓解仔猪的震颤症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 母猪营养、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
发病机制
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但研究表明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异常 发育和功能有关。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易感动物
新生仔猪对该病最为敏感 ,尤其是出生后一周内的 仔猪。
传播方式
该病主要通过母猪的乳汁 传播给仔猪,也可能通过 接触传播。
用药途径
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药,根据仔猪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用药 途径。
剂量控制
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 生副作用。
持续治疗
在仔猪症状缓解后,仍需持续治疗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并防止复发 。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仔猪,可 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震颤症状
优化治疗方案
未来需要继续探索和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 作用。
预防措施的推广应用
如何将现有的预防措施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降低仔猪先天性震颤 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疫苗研发
针对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疫苗研发也取得了一些 突破,部分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仔猪先天性震颤的综合防治

仔猪先天性震颤的综合防治

仔猪先天性震颤的综合防治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和疫苗。

现在采用的是对症疗法,有效果,但不特别显著。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和疫苗。

现在采用的是对症疗法,有效果,但不特别显著。

1.西药治疗:①每头仔猪肌肉注射25%硫酸镁5毫升,同时肌注0.1%亚硒酸钠2毫升和复合维生素B2毫升;每头仔猪每天口服50%葡萄糖20毫升,每天用药1次,连用3天。

②每头仔猪肌注阿托品5毫克、10%樟脑磺酸钠0.7毫升,每日3次,连用2天。

③每头仔猪皮下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21毫升,能加速病猪康复。

2.中药治疗:①苍术粉、磷酸氢钙各100克,每日拌料喂母猪,连用4天~5天。

②苍术粉5克、磷酸氢钙5克、食母生5克,用蜂蜜调成糊剂,涂抹病仔猪舌根处,每天1次,连用4天~5天。

③钙粉60克(可用蛋壳60克炒黄碾细代之)、何首乌粉60克,混合拌入精料喂母猪,每日1剂,连用3天,并增加动物性及青绿多汁饲草。

④每头母猪皮下或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30毫克、10%樟脑磺酸钠0.7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3天。

⑤海带250克,清水洗净切碎后加米泔水煮烂,拌料喂母猪,每日1次,连用4天~5天;同时在母猪饲料中加喂骨粉和钙粉各50克,连用10天~15天。

预防措施1.不到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引进种猪。

2.淘汰有病史的公母猪。

3.坚持自繁自养,一定要引进种猪时,必须隔离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入群饲养。

4.冬、春季仔猪要做好防寒保温等工作,勤换垫料,始终保持栏舍干燥和清洁卫生。

5.尽快让仔猪吃上初乳,若母猪奶水不足或乳少仔猪多时,应进行代养或人工哺乳,可促使病猪恢复健康并减少病死率。

6.重视公母猪的饲养管理,抓好饲料搭配,妊娠母猪喂给全价料,可较好预防本病。

7.母(公)猪猪舍和仔猪栏平时每隔4天~6天喷洒1次10%百毒杀600倍液或2000倍液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发病期间每天喷洒消毒剂1次~2次,必要时还可进行猪体喷洒消毒。

刚出生的仔猪容易得什么病?如何防控?

刚出生的仔猪容易得什么病?如何防控?

刚出生的仔猪容易得什么病?如何防控?虽然说近日猪价出现持续下滑,但依然处于盈利水平,仔猪依然是猪场的小宝贝。

从近期以来,不断传出有猪场仔猪被偷,可见在很多人的眼光都盯上了仔猪,必定成本低,养大就能赚很多钱。

而在此情况下,作为养猪人的我们,不仅要看好猪场的仔猪,好好养猪,而且对于仔猪的疾病防控这一环也不可忽视。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四种刚出生仔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供参考,建议大家注意做好防控。

一、新生仔猪抖抖病仔猪先天性震颤,就是俗称的仔猪抖抖病,本病会在仔猪刚出生或出生几个小时后发病,表现为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或站不起来、持续性颤抖、仔猪八字腿等。

仔猪抖抖病大多是因母猪怀孕期间感染疾病,通过胎盘传染给仔猪。

仔猪发病一周后基本可以慢慢自愈,大多数仔猪发病会后因为颤抖吃不上母乳,而饿死或者因运动障碍被母猪压死,这就非常需要养殖户的细心护理了,帮助患病仔猪吃母乳或人工哺乳,行走困难的仔猪,可以给腿上缠上绷带,让仔猪能自己有力去吃奶,同时减少对患病仔猪的刺激,改善猪舍环境,保持猪舍干净干燥。

护理仔猪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病情严重的仔猪可以选择直接淘汰。

母猪患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母猪霉菌中毒等都是导致仔猪抖抖病的原因,因此母猪一定要做好疫苗防疫工作。

如果是想以后做母猪的小仔猪,要在出生后15天,进行圆环病毒疫苗的免疫,配种前一个月再次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的避免生下来的仔猪患抖抖病。

二、仔猪的低血糖病虽然在我国当前的生猪养殖中存在多种疾病,但是影响**且是对养殖户**具威胁的应当是低血糖病和贫血病以及假死等三类,对于这三类病症养殖户们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好及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首先从新生仔猪的低血糖病上来看,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精神沉郁,四肢无力且在走路过程中伴随着步态不稳等现象,之后卧地不起,呈现出阵发性惊厥和体温下降的状态,粘膜苍白。

眼球不能进行活动,瞳孔放大,但是仍然存在角膜反射现象,口微张,伴有少量白沫溢出。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的原因及诊断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的原因及诊断

0 T h e P i g S i t e
新乍仔猪先天性震颇的原 及诊断
埘于新 , 卜 仔 衍 天 震 颤 [ 1 l _ r 1 l 9 2 0年化欧洲 和海 外就 仃
间 l 6 J f 究人 川 不 疑足 = 有 ・ 种未 妥 I J 的病毒 ,f 没 仃 确凿 的 。
尚未 学察, 亡 『 L 酸 以技其他添 加剂的效果 ,例如饲料 中的 糖和 的精 液传播 。从 ・ 没 有表现症状 的公 指精液 中发现 J 病 原

体 ,所 配 j 扦产 下 的 仔 j 并 出 埘 震 的 蛾 I 足,这 是 明 疾 病 可 能
此 ,小 研 究 的 目的 就 是 确 定 加 热 或 非 加 热 火 方 会 通 过 精 液 传播 。 法 ,以 及 使 t t l 选定 t I i 】 料添加卉 1 J ,能 否 降低 试验 条 件 卜 污 染
度 、时 间 、以及湿 度的 互动 也埘饲 料中病 毒 的灭活 彳 丁 影 响。
除 热 处 理 和 f 离 H t 辐n l J ‘ 的 电 射 线 ( e B e a m )处 耻 之 外 , 特定的 彳 帆 酸 饲 料 添 加 剂 , 包 括 酸 、 甲 酸 、 J 酸 , 过 在抗 l 方 面 部仃 应 川 。达 添 加剂 光前 者 『 5 曾 被川 来控 制 痫 原 ,
海外文摘 回匾囝 国
GLOBAL NEWS
0 ? h e P i g S i t e
防J I : 猪 流 行性 腹 泻 污 染饲 料 的 方 法对 比
『 J l l 拿大前一家 j 特 场 猪流 行性 腹泻 ( P E D)俭洲 结 呈 阳 行病 ’ 周 求 ,断奶 猪㈣料配 方中使 川的一批 喷雾 } 燥 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SWINE PRODUCTION
2017第6期
非典型性瘟病毒与仔猪先天性震颤
翁善钢
(外高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浦东新区200137)中图分类号:S858.28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17)06-0111-02
仔猪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 tremors)早在1920年就有过报道。

然而其致病原因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人员怀疑是有一种未知的病毒,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仔猪先天性震颤又称仔猪“跳跳病”或“抖抖病”。

新生仔猪出生后不久或出生后仅几个小时,即发生震颤。

有的全窝猪发生,有的部分发生。

临床上症状轻重不一,有的仔猪是全身一致的、有节奏的震颤,无法站立,被迫躺卧,躺地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再站立又出现症状。

有的仔猪全身震颤程度不同,或头部、颈部强烈震颤,不能准确吃奶,或后躯震颤不能站立,显著成跳跃状。

病情轻的,虽然全身震颤,但仍可运动,体温、脉搏、呼吸均无明显变化。

随着仔猪长大,许多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死亡率较低。

临床诊断中,一般根据大脑和脊柱是否有组织学损伤,可将先天性震颤分为A型和B型。

B型震颤大脑和脊柱没有组织学损伤,A型有组织学损伤。

A型又可分为Ⅰ~Ⅴ5种亚型。

只有A-Ⅰ与A-Ⅱ是传染病,A-Ⅰ型一般认为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

A-Ⅱ型的病因尚存争议,一些学者认为这是由某种非典型性的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 APPV)引起的。

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Pestivirus)属常见的4种动物病毒分别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1,BVDV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和古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

此外,还有几种病毒被认为是非典型性瘟病毒。

比如,2003年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商业猪场出现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后来被称为邦戈万那病毒(Bungowannah virus,BV)。

这种病毒能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死胎,仔猪出生后突然死亡。

疫情在澳大利亚的两家猪场出现,受影响的猪只约50000头。

由于病毒具有明显的致病性,BV一度被认为是全球养猪业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威胁。

然后,疫情在2003年暴发后,这种病毒再也没有在世界其它地方出现过。

2015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报道了一种新的非典型性瘟病毒。

这种病毒被认为跟仔猪的先天性震颤有关。

2016年,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国际猪兽医学会(IPVS)大会上,来自荷兰的一个研究小组称荷兰也出现了这种跟先天性震颤相关的病毒。

这两个研究小组都认为这是由一种新型瘟病毒引起的。

而在今年7月份,最新一期的《新出现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奥地利的研究人员报道了这种疾病在奥地利出现的相关情况[1]。

研究人员将这种新出现的非典型性瘟病毒命名为“琳达(Lateral-shaking inducing neurodegenerative agent,Linda)”病毒。

这种病毒被认为是A-Ⅱ型先天性震颤的病原体。

自从2015年美国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性瘟病毒以来,这种能够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的病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过,国内外对于这种新出现病毒的研究仍然较少,以下简要介绍相关文献报道的一些内容。

荷兰研究报道了一个猪场的发病情况,2012年最初的20周内,231窝头胎母猪中有48窝所产的仔猪出现了先天性震颤。

在出现症状的第8周,该病发病率达到高峰,13窝头胎母猪中11窝出现病情(85%),断奶前死亡率达到26%。

而正常情况下,断奶前死亡率只有11%。

此外,2013年1月、3月、4月也都有先天性震颤的暴发[2]。

有研究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

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向妊娠45天和62天的母猪子宫中接种病毒。

结果是母猪产下的仔猪会患有先天性震颤,患病率为57%~100%[3]。

荷兰研究团队不仅成功复制出这种疾病,也证实了这种病毒可以经胎盘传播。

他们在试验中,对几头妊娠32天的母猪接种了病毒,随后发现,这些母猪产的3窝仔猪中,其中2窝里有几头仔猪伴有轻度至中度的A-Ⅱ型先天
收稿日期:2017-07-16
作者简介:翁善钢(1985-),男,江苏常熟人,硕士,主要从事各类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及其防控对策研究.E-mail:sgweng@
111
2017养猪SWINE PRODUCTION(6)
性震颤的临床症状[2]。

奥地利的研究称,在公猪的精液中检测到了病原体,所配母猪产下的仔猪会出现先天性震颤的症状,这表明病毒有可能通过精液传播[1]。

此外,从文献报道来看,APPV疫情主要发生于新引进的后备母猪所产的第一窝小猪。

这提示我们在防控上可能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隔离驯化。

病毒的组织嗜性与猪瘟病毒(CSFV)富集在脾脏、肾脏等实质器官不同,其主要富集在淋巴结、神经运动器官及血液,这对于我们采集组织及分离病毒也有积极的提示作用。

以往的一些报道认为先天性震颤是母猪妊娠期间营养不良,胎儿发育不良,特别是小脑发育不全所致。

也有报道认为属于遗传性疾病,但究竟是哪些遗传的因素引起,并不清楚。

也有报道认为是由常见的一些猪病病毒混合感染所引起。

最新的研究认为这种新型病毒也是引起先天性震颤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种新出现的病毒仍然需要各国学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Lamp B,Schwarz L,Högler S,et al.Novel Pestivirus Species in Pigs,Austria,2015[J].Emerg Infect Dis,2017,23(7):1176-1179.
[2]de Groof A,Deijs M,Guelen L,et al.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 Possible Cause of Congenital Tremor Type A-II in Newborn Piglets[J].Viruses,2016,8(10):271.
[3]Postel A,Hansmann F,Baechlein C,et al.Presence of 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PPV)genomes innewborn piglets correlates with congenital tremor[J].Scientific Reports,2016,6:27735.
(编辑:柳青)
研究称心脏支架不能缓解胸痛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2日报道】题:“匪夷所思”:心脏支架不能缓解胸痛
研究人员1日发表报告称,每年为几十万名心脏病患者缓解胸痛而实施的手术对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毫无用处。

他们的调研着重于为疏通动脉而放置支架的做法。

当用于为心脏病发作患者疏通动脉时,支架可救人性命。

但最常接受支架手术的是动脉堵塞且在爬坡或走楼梯等情况下胸痛的患者。

有时候接受放置支架的患者根本没有胸痛症状而仅仅是动脉堵塞。

研究人员称,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万名心脏病患者接受放置支架。

另有一些人估计的数字更高。

英国《柳叶刀》周刊登载的最新论文对几十年来的临床经验提出反驳,令心脏病学家瞠目结舌。

研究结果让人质疑是否应当那么经常—甚至是否有必要—使用支架来治疗胸痛。

密歇根大学介入性心脏病学家布拉马吉·K·纳拉莫图博士表示:“该研究让安放支架的人深感沮丧。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心脏病学家威廉·E·博登博士称,该研究结果“匪夷所思”。

斯坦福大学心脏病学家戴维·马龙博士认为,最新研究“做得非常好”,但留下了一些问题未解答。

他指出,研究参与者仅有一根动脉患有深度堵塞,而对其评估是在(支架手术)短短六周后进行的。

“我们不知道该结论是否适用于病情更重的人,”马龙博士说,“我们也不知道它是否适用于更长的观测期。


为了这项研究,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心脏病学家贾斯廷·E·戴维斯博士和同事们招募了200名患者。

这些人的冠状动脉深度堵塞,且胸痛已严重妨碍肢体活动。

这些都是安放支架的常见原因。

所有人都连续六周服用了有助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并服用药物通过减缓心跳和疏通血管来缓解胸痛。

然后实验对象接受了手术:或真或假地放置支架。

在心脏病学领域,像这样为对照组假装实施手术以便与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的研究并不多。

术后,两组患者都服用了强效药来防止血栓。

研究人员在六周后给患者做检查时,两组人都表示胸痛现象减少,在跑步机测试中的表现都比以前要好。

研究人员发现,患者之间并无实际差异,与接受了放置支架的人相比,接受假手术的人表现得一样好。

心脏病学家说,原因之一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着许多血管,而只给最大堵塞处安放支架未必能对患者的不适起到很大作用。

声称感觉有好转的人或许只是从手术中得到了安慰。

(转自参考消息[N],2017-11-04)
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