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理论体系主线图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史纲 先秦 秦汉文学 第四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国文学史纲 先秦 秦汉文学 第四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中国文学史纲 先秦 秦 汉文学 第四版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人类
时期艺术文学史 Nhomakorabea愿望 诗
神话
诗歌
作家 诗经
劳动
文学
后世
我国
作品 风
秦汉 国
01 先秦文学
03 参考文献
目录
02 秦汉文学 04 后记
05 再版后记
07 注释
目录
06 第四版后记
第三章 中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诗经》
第四章 散文的开端 和商周之际的散文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 期的社会变化和散文
的勃...
第六章 伟大诗人屈 原和楚辞
第七章 杰出的辞赋 家宋玉
秦汉文学
概说 第一章 秦文学
第二章 汉赋
第三章 司马迁和 《史记》
第五章 汉代乐府 诗
第四章 汉代诗歌
第六章 五言诗的 起源和《古诗十九
首》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注释
谢谢观看
本书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先秦、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学史实、作家、流派、成就,编著者为著名文学史家。与 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史纲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 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必备的入门书。
先秦文学
概说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 起源和上古劳动诗歌
第二章 中国古代神 话

第一章-何为文学理论

第一章-何为文学理论

第一章何为文学理论?为何要学习文学理论?第一节什么是文学理论一、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按照课程设置与课程性质来说,它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文艺学学科的基础与核心课程。

文学理论的形成既是对文学缓慢地意识到自身的特性、逐渐走向自觉与独立的回应,也是近代以来文化与知识分化的结果,同时又是一定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建制在文学知识领域中的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而上述多种文学理论形态的存在也说明,文学活动不是一种孤立发生的现象,而是牵涉到作家创作、文本建构、读者阅读、时代社会及文学传统等等诸多因素与变量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从多个角度与层次对其加以描述和概括。

因此,我们赞同一个国内学者提出的口号,“文学理论:开放的研究”1[1]。

我们认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模式、形态、观念与技术应当多样化,无论是上述四种体系化的文学理论及其各种结合体或变体,还是各种个性化的文学理论研究,完全可以并存,都应当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研究内容上,既要注意文学的语言、叙事、文体与风格要素,也要考虑文学与各种社会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理论资源的利用上,既要引进西方新的学术观念与方法,也要注意挖掘我国传统文学理论的丰厚宝藏。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既有当代感与现实性,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

同时,还必须看到,文学理论虽然向各种学科和文化形态保持开放,但其研究对象最终还是要与文学有关,如此方可称为“文学理论”。

二、文学理论的古典时期与现代时期中西方古代的典籍虽然常常论及有关文学的问题,但这些论述尚不能称为独立形态的文学理论,因为有关文学的知识常常混杂于关于社会、政治、哲学、道德、文化、宗教、修辞、语言等论述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自觉的和有效的知识系统。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近代以来的文化分化与学科分化推动了独立的文学理论的产生。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认为,古代艺术、科学、道德是混整不分的,文学艺术通常依附于各种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的目标,文化的进步就表现在各个领域意识到自身的特性和价值而不断地分化,当文学艺术不再按照非艺术、非审美化的依据来操作时,它便具备了自身的独立价值。

中国当代文学基本脉轮

中国当代文学基本脉轮

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到1966年,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是胜利者的基调、宏大叙事、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第二个时期从1966到1976年,这一个是文革文学,因当时的社会环境,作品比较单一。

第三个时期,历经文革现实主义回归时期。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

第四个时期从1986到2000,多元文化时期,新现实小说兴起。

十七年时期(1949--1966)1949年文代会在北平召开。

文代会的召开也基本确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

将由来自解放区实践的文艺传统为发展基础,同时也在思想斗争和思想改造的基础,有条件的吸收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战斗力量。

文艺思想出现论证有:《武训传》的批评对红楼梦研究及胡适的批判胡风集团案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以上的三个是十七年时期的三大冤案这一时期的小说有以下几类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业史》柳青《锻炼锻炼》赵树理《李双双小传》李凖等战争题材的小说《保卫延安》林鹏程《林海雪原》曲波《洼地上的战役》路翎《百合花》茹志娟现代历史小说主要是革命加恋爱模式《三家巷》欧阳山《红岩》罗广斌、杨盖严《红旗谱》梁斌《红岩》宗璞这一时期的诗歌一、颂歌贺敬之闻捷二、暗流曾卓绿源穆旦抒发自身情感郭小川这一时期的散文以1957年为界前期朴素,后期唯美精致散文创作模式抒情散文杨朔《蓬莱仙境》小品式散文秦牧《土地》政论散文刘白羽《长江三日》这一时期的戏剧老舍《茶馆》田汉《关汉卿》文革文学(1966--1976)作品较为单一作品分为两类一、公开发表:样板戏《红灯记》小说《艳阳天》暗流:诗歌形式白洋淀诗人群手抄本小说《波动》、《第二次握手》新时期文学(1976--2000)“三只报春的燕子”《曙光》白桦《班主任》刘心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伤痕文学小说:《班主任》刘心武《芙蓉镇》古华《随想录》巴金《我们仨》杨绛诗歌:《一代人》顾城反思文学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王蒙《海的梦》诗歌寻根文学小说:《棋王》阿城《爸爸爸》韩少功《受戒》汪曾祺诗歌:顾城《在夕光里》北岛《文化的城》舒婷《致橡树》改革文学路遥《人生》高晓声《陈焕生上城》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

中国文学史框架

中国文学史框架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总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文学史史料学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俗与雅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传说时期的文学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産生诗乐舞紧密结合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由巫到史贵族文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楚地文化与楚辞第一章上古神话(过常宝撰)第一节中国神话的産生和记录神话的概念、産生和功能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隐喻和象征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神话历史化神话发展爲仙话神话作爲文学的素材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诗经》(锺涛撰)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编定风、雅、颂用诗和传诗第二节《诗经》的内容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诗经》的现实精神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抒情诗传统风雅与文学革新比兴的垂范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锺涛撰)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左传》的成书《左传》的叙事特征《左传》的记言文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成书及体制记言爲主记事爲辅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爲史传文学直接祖述散文创作的楷模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锺涛撰)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对话体和寓言体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孟子和《孟子》一书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气势浩然的文风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庄子和《庄子》一书寓言爲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峭刻的议论植根现实的寓言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第五章屈原与楚辞(过常宝撰)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是指文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和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结构。

文学知识体系涵盖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

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文学的定义、分类、功能、特征、形式等方面的问题。

常见的文学理论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文学史研究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将文学作品按照时间和地域划分成不同的文学时期和文学流派。

常见的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等。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科,包括对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传统批评、新批评、心理批评、社会批评等。

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产物,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文学题材、文学形式、文学风格、文学语言等。

文学创作是指作家通过艺术手段创造文学作品的过程,包括作品的创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研究文学创作可以从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

文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整合和梳理文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推动文学研究和创作的发展。

文学常识提纲图

文学常识提纲图

文学常识基本内容及结构图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散文(神话)、“风骚”源头(《诗经》、《楚辞》)1.散文: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

2.神话: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主要出处:《山海经》、《楚辞》;《庄子》。

3.“风骚”源头:《诗经》与《离骚》。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赋、乐府、笔记小说、文学理论、田园与山水1.赋: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两司马”、班固(《东都赋》《西都赋》)、张衡(《东京赋》《西京赋》)(“京都大赋”)、枚乘(《七发》,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2.散文政论文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3.乐府(定义):《孔雀东南飞》(“乐府双璧”之一,焦仲卿、刘兰芝,古体诗,现实主义精神)4.笔记小说:干宝《搜神记》(志怪)、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古典小说的雏形5.曹丕《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刘勰《文心雕龙》(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钟嵘《诗品》、陆机《文赋》——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理论根基。

6.田园派鼻祖:东晋陶渊明、山水派鼻祖:南朝谢灵运——为唐代王孟的田园山水诗派奠基;永明体;宫体诗。

(三)唐宋元:诗、词、曲1.初唐:“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评价“初唐四杰”成就。

王勃:《滕王阁序》(律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陈子昂2.盛唐:王孟(山水田园派)、高岑(边塞派)、李杜(两个顶峰)王维:意境深远;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风(古体诗);“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季雪花景象。

李白:浪漫主义的顶峰;豪放飘逸;《望天门山》(七绝)《秋浦歌》(五绝)《将进酒》(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行路难》(古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李白诗歌。

杜甫:现实主义的顶峰;沉郁顿挫;“三吏三别”(古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风)、《春夜喜雨》(五律)《登高》(七律)《望岳》(五律);最能代表杜甫沉郁(内容)顿挫(节奏)的风格的一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文化及文学的体系思维导图(文学导论及文学观念)

文化及文学的体系思维导图(文学导论及文学观念)

各种意识形态 人类的意识形态多种多样
哲学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法律意识形态 道德意识形态 ………… 文化的定义
各种文化样式 人类的文化多种多样
语言文化 神话文化 宗教文化
艺术文化 科学文化 历史文化
各种文化艺术 人类的艺术多种多样
文学艺术 音乐艺术 绘画艺术
舞蹈艺术 戏剧艺术 哲学艺术
马林洛夫斯基 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
西方
卡西尔 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形成的所有产品和价值的总和
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体系思维导图
人类各种丰富的活动
人类由各种活动产生了各种意识形态
物质活动+精神活动
人类活动本身就是文化的源头
人类各种意识形态产生了各种文化形态,人类的意识形态本身就是文化
各种活动形式 人类的活动多种多样 1.生产活动 2.政治活动 3.科学活动 4.文化活动 5.伦理活动 6.宗教活动 7.……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行 ▲提出的“第二次天真” 和“健康的儿童性” ▲艺术家的“双重的视角”


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体系思维导图
人类活动本身就是文化
人类的活动
人类由各种活动产生了各种意识形态
1.生产活动
2.政治活动
3.科学活动 4.文化活动
5.伦理活动
6.宗教活动
7.……
哲学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法律意识形态
1.文学重虚构/重情感/重诗意 2..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
1.文学使绘画和音乐获得深刻的思想 2.绘画使文学和音乐增强形象性 3.音乐使文学和绘画增强节奏感
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征呢? ①情感的诗意化 ②意义的深刻化 ③感受的个性化

文学理论结构框架图

文学理论结构框架图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含义
审美含义+总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文化的含义通行含义
a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b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
文学与非文学(标准为)形象具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c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d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文学创作上
将创作同科学研究对等,扬“文学天才”
强调创作应遵循客观规律
a文学的创造活动
③作品b20C西方文论中:(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
(2)英美新批评:“文学本体论”
(3)结构主义
a文学的接受活动(再创造)
b对文本意义的能动再创造ex: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④读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c从“重视作者和作品读者”的转变
c是具体的社会人
三、A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
B关系的特征:创造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创造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C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客体是主体的客体)
主体始终受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主体是客体的主体)
(PS:文学创作所追求的主客体统一:是审美精神上的统一、是主体的审美追求与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融合)
A姚斯(接受美学创始人)B伊瑟尔(隐含的读者)
弗雷泽《金枝》相似律
发生①巫术发生说接触律
评价
a评价:宗教产生晚于巫术,所以晚于艺术活动
②宗教发生说所以该说法不成立
b宗教发生说与巫术发生说的区别
宗教
巫术
产生时间上
始于文明阶段
史前社会已有

家长收藏文学常识《中国文学体裁脉络图》

家长收藏文学常识《中国文学体裁脉络图》

家长收藏文学常识《中国文学体裁脉络图》不知您是否意识到,也许您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五谷杂粮”有哪五谷?“六亲不认”是哪六亲?“株连九族”都包括谁?为什么买“东西”不说买“南北”?为什么“败北”不说“败南”?为什么说话算数叫“一言九鼎”,换成“六鼎”“七鼎”行不行?……
今天的社会上,虽然谈文学的人很多,但环顾四周,似乎具备中国“文学常识”者却越来越少。

前些年,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中学生、大学生从未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社会上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甚至连“四书五经”、“建安七子”、“关王白马”等常识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其他了。

鉴于此,有的学者呼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数量,在大学开设中国文学教育的公共课程。

对这种声音,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体系中文学常识越来越重要了,古文越来越重要了,所以到了高年级,语文成绩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

了解中国传统文学常识非常重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在培养孩子文学素养的同时不如家长们也跟着孩子
一起阅读、共同成长
毕竟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框架图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框架图

内容整理第一编第一个十年(一九一七~一九二七年)表1:文学革命进程表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表2:文学革命的成果表3: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潮流表4: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趋向表5:第一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各类文学创作(一)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一)表6:第一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第二编第二个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六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二)表7:三零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表8:自由主义对左翼文学的批评声浪各类文学创作(二)表9:第二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二)表10:第二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第三编第三个十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九年九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表11:战争下的文学发展概况表11:四零年代几次重要的文学论争各类文学创作(三)表12:第三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三)表13:第三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台湾文学表14:台湾文学概况表15: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表16: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比较伍、书评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

这样的「文学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历史进程相适应,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书的作者们吸收并反应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打破狭窄的格局,扩大研究领域,除了尽可能的揭示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主流,同时也注意到展示其发展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力图真实地写出历史的全貌。

在体例上的安排,注意到文体分类,以突出各种文体的发展和不同流派的特点,又对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进行专论述,以显示各时期艺术发展所达到的水平。

(引自封底简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属于大陆的文学教科书,所以其内容及体例力求详细统整。

对于历史轨迹的脉胳和发展,此书做了一个很完整的述叙,但相对的对于各个作家作品特色及生平经历影响的介绍便稍显不足,但因其为「文学史」教科书的定位,此美中不足之处便瑕不掩瑕,况且其还捡选了一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做简介。

中国文学常识知识树

中国文学常识知识树

中国文学常识知识树
中国文学常识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领域,以下是为你提供的一个基础版本的中国文学常识知识树,希望可以帮助你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古代文学
1. 先秦文学:包含神话、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左传》等。

2. 秦汉文学:主要有辞赋、散文、诗歌等,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古诗十九首》等。

3. 魏晋南北朝文学: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建安七子》、《世说新语》、《搜神记》等。

4. 隋唐文学:唐诗、宋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品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

5. 宋元文学:以词曲、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

6. 明清文学:小说、戏曲达到顶峰,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二、现代文学
1. 五四文学:以新诗、小说为主,代表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老舍等。

2. 左翼文学:强调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茅盾、丁玲等。

3. 解放区文学:以革命文学为主,代表作品有《白毛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4. 新中国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代表作家有莫言、贾平凹、余华等。

以上只是一个简要的中国文学常识知识树,每个时期和体裁都有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内容。

如果你对特定时期或体裁的文学作品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的作品和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 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 PPT
区别在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情感的区别。 革命历史小说: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散文:魏巍的战争通讯;杨朔“为情造 文”“卒章显志”;
老舍《茶馆》与现代文学的主流作家的命 运。
文革文学(66-76年):
“文艺政治化” “政治性—真实性—艺术性”—>“政治美
学化”,这是意识形态不容置疑的认定。 “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注,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上升。 市场经济对文学的潜在影响开始凸显。
(商品文学、官方文学、纯文学)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王朔《动物凶猛》
《十八岁出门远行》 苏童《米》,《妻妾成群》 格非 短篇小说《欲望的旗
陈忠实《白鹿原》 毕飞宇《青衣》
帜》
史铁生《命若琴弦》
阿城 《棋王》
王小波 《青铜时代》
“海派”: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受 市民审美趣味的牵动,注重可读性;现代 化的都市生活成为表现对象,“都市男女” 成为常写常新的主题,并注重小说形式的 创新。张资平(充满肉的气息,“三角多 角恋爱小说家”)“新感觉派”(施蛰存、 穆时英、刘呐鸥)乡镇进入城市的“文化 碰撞”结构。
各类体裁的丰富: 小说:《子夜》《家》《骆驼祥子》 诗歌:戴望舒、卞之琳 杂文:鲁迅 戏剧:曹禺《雷雨》《日出》《原野》
小说由于其表现手法的多样、表现范围的 广阔成为文学的主要体裁。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 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所产生 的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 容形式上的全方位的革新。
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 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 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 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共识。
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 主义思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中国文学史框架

中国文学史框架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总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文学史史料学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俗与雅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传说时期的文学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産生诗乐舞紧密结合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由巫到史贵族文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楚地文化与楚辞第一章上古神话(过常宝撰)第一节中国神话的産生和记录神话的概念、産生和功能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隐喻和象征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神话历史化神话发展爲仙话神话作爲文学的素材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诗经》(锺涛撰)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编定风、雅、颂用诗和传诗第二节《诗经》的内容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诗经》的现实精神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抒情诗传统风雅与文学革新比兴的垂范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锺涛撰)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左传》的成书《左传》的叙事特征《左传》的记言文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成书及体制记言爲主记事爲辅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爲史传文学直接祖述散文创作的楷模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锺涛撰)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对话体和寓言体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孟子和《孟子》一书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气势浩然的文风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庄子和《庄子》一书寓言爲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峭刻的议论植根现实的寓言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第五章屈原与楚辞(过常宝撰)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思维导图

中国现代文学思维导图
简介: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而矛盾冲突是曹禺戏剧的核心
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
曹禺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
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代表作: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及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
赵树理
简介:张爱玲,本名张煐,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作品感情基调多悲凉,语言特色是大量地运用比喻、对照、反讽、色彩描写等手法 代表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名篇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等
代表作
巴金
短篇小说集《神·鬼·人》
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等
《家》的人物形象:高老太爷、觉新、觉民、觉慧、钱梅芬、李瑞珏、琴、鸣凤、冯乐山
简介: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作品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富有人性美和风俗美
郁达夫
简介:萧红,原名张乃莹,中国现代女小说家。萧红是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 萧红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简介: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代表作:处女作《母亲》。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等
端木蕻hòng良
简介:台湾著名作家 代表作: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在《城南旧事》中,作者以其温婉的文笔写出了属于她的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
张爱玲
简介: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代表作:《围城》《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管锥编》等

第一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轮廓ppt

第一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轮廓ppt
实主义”小说 、“新历史小说”、“新市 民小说”、 “女性文学” 、戏剧走向小 剧场, “学者散文热”、“美文热” 。
第一讲 中国现当代 文学基本轮廓描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合称中 国现当代文学,就性质上来说,是指 用现代的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代 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的文学; 在时限上是指1917年开始的新文化运 动至新时期,包括了整个新民主主义 和社会主义时期将近一百年的新文学。
诗歌:现实主义诗歌、现代派诗歌。
戏剧:《雷雨》、《日出》、《原野》
散文:鲁迅后期杂文 、“鲁迅风”杂文、小品散 文的风格。
四、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 (1938-1949)
八年抗战及以后的三年内战,中国社会步 入大转折前的动荡时期。特殊的战时形势, 使战时的政治区域分割为国统区、解放区、 沦陷区和“孤岛”区四块。不同区域的文 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决定了不同的文学风范。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1917—1927)
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 丝社、新月社、浅草——沉钟社。
小说:鲁迅小说、问题小说、抒情小 说、乡土小说、教育小说。
诗歌:早期白话诗、浪漫主义诗、新 月派格律诗、政治抒情诗、象征主义 诗。
散文:杂文、报告文学。
话剧:田汉、丁西林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六、新时期文学 (1976年后)
所谓“新时期文学”便是指1976年“四人 帮”粉碎后,文学禁锢被打破,伴随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文学 空间得以拓展后,获得了自由生长的中国 的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复出的诗人”、“朦胧诗” 、“改革文
学” “新生代诗歌” 、“先锋小说”、“新写

文论流派脉络表(古代文学理论)

文论流派脉络表(古代文学理论)
文论流派脉络表
朝代
人物 孔子
著作
言论
《论语·为
政》
《论语·阳 货》
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 以怨
论点 思无邪
兴观群怨
先秦
孟子 荀子 庄子
《孟子·公 孙丑上
知言养气
养气说
《孟子·万 章下》
知人论世
《荀子·乐
论》
《庄子·天 道》
轮扁砍轮
《庄子·养 生主》
庖丁解牛
情动于衷而形于 言,情发于声, 声成谓之文 上以风化下,下 《毛诗序》 以风刺上,发乎 情,止于礼义
怀》。主张真实,反对潘
岳的虚伪。主张慷慨,赞
美《敕勒歌》。
称周邦彦的词“深厚和雅
”;又称“词要清空,不
要质实”;称姜夔《疏影 》、《暗香》等曲调“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论
惟清空,又且骚雅”。着
眼在艺术性方面。
推郑光祖“乾坤膏馥”,
“锦绣文章”,赞美他富
有才华。推鲍天祐“搜奇
索古”,说他的戏曲“多
使人感动咏叹”,又称他 曲论
《语求肖似 》
脉络表
详解
备注
兴是启发鼓舞作用,观是
观察民情风俗的认识作
用,群是联系群众,怨是
讽刺
“知言”是懂得各种不正 这时期儒家的
确的言论,探讨它所以造 文论已涉及创
成的原因;“养气”是培 作论、鉴赏论
养正气,培养正义感 和教化作用,
要结合作家和他们的时代 道家的文论以
来讨论他们的作品
探索创作的体
“苦劳心呕断肠”。称睢
景臣《高祖还乡》“制作
新奇”,能看到戏曲成就

前后七子都讲格调,主张 学汉魏盛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華文学理论体系主线图(1)2009-03-24 11:04第三章中華文学理论体系主线图中華文学以言志为本之主体文学特色,导致产生中華主体文学理论,并逐步發展完善而为优异先进之文学理论体系。

中国历代文论,浩若烟海,丛丛杂杂,目迷五色,难以备述。

而从中分清主次,尤其择出理论主线,至为重要。

疏漏则不能贯一,芜杂则迷其根本,捡拾偏枝尤害于主线。

绍秋不揣浅陋,遵循前贤遗教,寻其脉络,求其精神,择其正途主线,扬其卓见鸿论,而弃其旁枝,摈其异说,简明阐述中華文学理论体系主线图如下,以初步显现并有利于循此继进以研究發掘中華文学理论体系之先进性。

至若历代文论中枝节性發明,则恕概不覼缕也。

第一节先周文学理论大概先秦伪名理应正名为先周先周文学短评大舜言志说老子大音希声及美言不信孔子诗无隐志及兴观群怨说及文质彬彬说左传三不朽说子夏毛诗大序续言志说及怨刺说孟子以意逆志庄子贵真说及天地有大美屈原發愤以抒情礼記音生人心(一)先秦伪名理应正名为先周甲先秦伪名四相悖⑴先秦伪名与历史分期相悖夏商周三代之历史分期为中国之上古代,而嬴政秦朝则进入中古代。

故以“先秦”为名,与历史分期相悖谬,乃是伪名。

⑵先秦伪名与国家寿夭性质相悖放眼看中華,上下五千年,嬴政秦朝之国家职能作用尚未展开,其性质尚未成年,与王莽新朝以及唐末五代十国等等同类,不得视为“成年国家”,即国家成夭属性为“夭殇国家”,皆微不足道者也。

故以夭殇国家嬴政秦朝命名“先秦”,以指称成年且长寿之夏商周三代,便与成年国家属性全相悖谬。

夏商周三代皆为长寿帝国,合共一千八百年;而嬴政秦朝仅为昙花一现十五年之夭殇国家,于宏观历史中实际可以忽略不计,如同西汉末十四年夭殇之王莽新朝被世人实际忽略不计。

以须臾十五年之夭殇国家嬴政秦朝为重要历史分界点而命名“先秦”,以之称代一千八百年夏商周三代,如同以须臾十四年夭殇之王莽新朝命名为“先新”,以之称代一千八百年夏商周三代至二百年西汉,有是理乎?故属伪名。

历史学本质为时间学问,历史学而不论年数长短差别,何以称“历史”?⑶先秦伪名与历史地位相悖夏商周三代为全世界所公认之中国母源时代,成为无可动摇之中華民族历代国家之永恒性历史根基。

此後中国数千年来,历代国家之所有一切传统或曰文化遗产,皆可从先周三代寻得源头。

何物嬴政秦朝,而可借以命名“先秦”,而可作为中国之母源乎?伪史学名称,莫此为甚!伪历史学,莫此为甚!又,正因嬴政秦朝为夭殇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文化革命极左思潮史学家,错误认定并过分看重嬴政秦朝之短暂中央集权制试验,以之为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大帝国,便不能成立;事实上,秦朝灭亡六诸侯国後极为短暂之十五年中央集权制试验,乃以失败性质告终,并未实现真正统一定局,六国迅即反弹而灭秦。

明确言之,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大帝国,乃是前後共计四百年天下之汉王朝,而非充其量只能视为试验期或演习期之嬴政秦朝。

又,“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文化革命极左思潮史学家,错误认定嬴政秦朝为中国历史开始实现“车同轨,书同文”,此说亦完全不能成立。

《礼记·中庸》记载明确:“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西周至东周春秋,五百馀年车同轨,书同文,只是东周战国时六国之间车轨、文字出现微小差异,至秦朝再次接续其统一,而出现十五年之瞬间车同轨与书同文而已,此不过属于一种“再续”性质耳,有似于後来取代元朝而“再续”文字统一之明朝,吾人可以因之而遂曰中国文字统一于明代乎?又,民国初年天才历史学家张荫麟(西元1905—1942年)所著《中国史纲》(1941年国立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石印初版,2001年中国古籍出版社第一版),即完全不采用“先秦”提法,书中绝无一处出现“先秦”一词,而将夏、商、周三代称为“中国史黎明期”,并明确肯定:“周代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史基础,从这散漫封建帝国社会到汉以後统一之郡县制帝国,……其间历程,是我国社会史中心问题之一。

”既明确肯定周代社会乃是真正意义上之封建社会,更明确肯定真正之统一帝国乃“汉以後”而不包括夭殇秦朝。

是故诸如“先秦文化”、“先秦文学”之类提法,皆滑稽可笑之至,嬴政秦朝在宏观历史上无文化、文学之地位与内含可言,何以竟然能作为历史之重要分界点而指代先周辉煌文化、文学?⑷先秦伪名与时代善恶相悖嬴政秦朝之所以著名者,全以其残暴,以其虽恃武力灭六国,而残暴不仁,丧失民心,旋兴旋灭耳。

秦始皇乃中国古代独裁暴君之典型,实行极左暴政,残民以逞,横征暴敛以虐民,焚书坑儒以愚民,發刑徒七十万众兴建始皇陵墓三十七年,尤制造空前文化浩劫,根本不合中華之中和社会理念,遂致暴秦王朝十五年而速亡,何足取法?故秦朝为历史上暴政朝代之典型,恶性国家之代表,此乃不争事实。

而夏商周三代,以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为其开国君主,总体属仁善光明时代。

泾渭分明,又岂可以“先秦”伪名混淆之乎?乙先周正名四相宜⑴先周正名与历史分期相宜先周正名,适宜于表示周与夏商同属上古代。

⑵先周正名与国家寿夭属性相宜先周正名,适宜于表示周与夏商同属成年国家。

⑶先周正名与历史重要地位相宜八百年古周文明极为兴盛辉煌,诸子百家,群星灿烂!与古印度、古以色列、古希腊共同构成人类历史空前绝後之“轴心时期”。

故以古周命名“先周”,最适宜于充分表现夏商周三代之重要尊荣历史地位。

况且,古周分封制,有似外国之联邦制,并非由统一走向分裂,而是由商朝奴隶社会制度向西周新兴准封建制度过渡,尤其向东周封建社会制度过渡,乃是社会巨大进步时期。

正如《诗经·大雅·文王》所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古周虽为旧有之邦国,然而周文王却创造出一个崭新生命之周王朝,一个文明进步之古周王朝。

否则,古周生产力何以能快速發展至使用铁器?古周人文文化何以能出现中国五千年来无可超越之伟大“百家争鸣”盛况?何以能出现中国五千年来无可超越之智慧爆發高度——“轴心时代”?故先周正名,适宜于表现古周之重要历史地位。

论历史重要地位,渺小之十五载秦朝,如何能与伟大光荣、文明进步之八百载古周相提并论?⑷先周正名与时代善恶相宜先周正名,适宜于表示周与夏商总体上同属历史上正常之善性国家、善性时代。

丙结论所谓“先秦”名称,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革命极左思潮所炮制之伪名称、伪历史,过分看重中央集权制,而罔顾嬴秦为短暂十五年之夭殇国家.曲意篡改中国母源时代善性国家之历史真相,曲意宣扬武力、极权、独裁与暴政,性质恶劣,流毒甚广,亟应废除!历史贵在真实,贵在诚信,历史不应依极左思潮而篡改。

上古夏商周三代一千八百年光荣历史,无论文化、经济,足以代表其非凡成就与历史面貌者,非古周莫属。

“先周”之称,可谓实至名归!(二)先周文学短评先周(西元前2272年——前256年)二千年文学,属上古文学,又分周前文学与古周文学两阶段。

甲唐虞夏商文学唐虞夏商四个时代一千二百年间之周前文学,虽留传至今者甚少,却已形成诗歌、志记、论说三大文学门类,遂成为此後三千年中華文学之正宗和主流。

——诗歌,大都失传,仅留下古歌谣铭箴十一首(见清代沈德潜《古诗源》)。

其中,尧世有《击壤歌》等四首,舜世有《卿雲歌》等四首,夏代有《禹玉牒辞》等二首,商代有《商铭》一首。

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都已出现,已脚韵鲜明,句式整齐,文旨明朗,情物和谐,且古朴之美,後世无匹,可作为言志说之印证。

——志记,则留下虞、夏、商、周四代史官所作《尚书》,记载二帝三王之言,虽质朴少文,不及《周易》之發达、成熟,然可视为志记文学之滥觞。

——论说,则有“三易”中成于商末周初之《周易》留传下来,文字简约顺畅,哲思深远奇奥,至今闪耀睿智光辉。

——最为难能可贵者,乃四千馀年前,大舜皇帝提出伟大言志说,概括论定中華文学之主体性质,成为中華文学之开山总纲。

文化始于文字,中華文化当自伏羲画卦始。

自文字發明而至文学及文学理论诞生,固非历经数千年莫办。

然则,中華文学理论诞生于距今四千馀年之虞舜时期,即中華文学理论之源头较西方早一千六百年,可证中華文化理论之悠久与独创矣。

乙古周文学以文学而论,古周高风,万世景仰。

——诗歌,有自西周至东周前期之诗歌总集《诗经》和东周後期之屈原楚辞;——志记,有东周鲁国史官左丘明之《左传》《国语》及各国史官所作之《战国策》;——论说,有西周文王、周公编成之7《周易》,东周老、孔、墨、孟、庄、荀、韩非诸子之论说。

孔孟哲思,光耀万丈,仁义中和,奠定中華民族道德无可动摇之始基。

《诗经》、屈原楚辞、《左传》和诸子论说,均达极高艺术成就,分别成为五千年中華文学史四言诗、辞赋文学、拟言性志记文学、论说文学所不可逾越之巅峰。

其中,尤以论说文学和志传文学二者最为辉煌,艺术成就最高。

诸子论说于下文有专章论述。

《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中国志传文学短篇圣品,“拟言”传神之典范,其格调、气势和可诵性,尤有过于後来司马迁之志传鸿篇《史记》者,具有後世无可企及之魅力。

尤其《左传》素称“不虚美,不隐恶”,以民本态度贯穿全书,风骨极高。

尤应强调者,乃出现大批著名作家。

其中,左丘明、孟轲、庄周、屈原、荀况,堪称中華上古伟大文学家。

屈原可谓中華第一诗人。

此灿烂辉煌之古中国东周文化,与古希腊、古印度、古以色列文化,共同构成世界“文化轴心”时期。

闻一多先生正确指出: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约当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个国度裏,人们都歌唱起来,并将他们的歌记录在文字裏,给流传到後代。

……《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

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古周文学,鲜明印证言志说和兴观群怨说,诗歌绝大部分皆为抒情诗或抒情叙事诗,小部分为讽喻诗,奠定中華诗歌基础;论说亦情理混合,直抒胸臆,达极高人文哲理高度;诗歌和论说之兴观群怨皆强烈鲜明,充分表现中華文学之积极热情品格。

古周鸿文,猗欤盛哉!丙先周文学及文论之历史地位上古先周一千八百年,至古周而臻發达繁荣,非仅生产力大有發展变革,由青铜器而开始使用铁器,丝织技术及漆器早达极高境界(2006年發掘之江西靖安四十七女人合葬墓,为东周古墓,其中已有最精美丝织品,一毫米之间二十四根丝,现代丝织技术亦难做到。

又例如2008年發掘之湖北荆州马山一号墓为东周楚墓,所出土之大量楚绣丝织品,花纹繁複,工艺精巧达高超境界。

丝绸富含蛋白质,故极难保存长久,然马山一号墓之丝绸历经二千五百馀年,依然色泽鲜艳。

湖北荆州博物馆收藏大量东周时楚国漆器,每件漆器皆涂漆一百馀道而制成,亮丽耐久,巧夺天工);亦非仅社会制度大有發展变革,由部落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且文学、哲学和音乐图画艺术等更显现百家争鸣之轴心式、爆炸式繁荣奇迹(例如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城郊擂鼓墩之2450馀年前东周曾侯乙墓编鐘,共64件,重五吨,三层八组,总音域共有五个八度,可演奏旋律与和声,仅次于现代钢琴有六个八度,证明完备音律最早起源于中国;此外,还有编磬35枚、大小建鼓若干、二十五弦琴7张、二十五弦瑟、十弦琴、五弦琴、古筝、古笙、排箫、篪、竽、筑、均等等,为迄今最庞大鐘鼓乐之乐队配制,且共有铭文3755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