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市民文学特色探析

合集下载

三言两拍 解析

三言两拍 解析

三言两拍解析
“三言二拍”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称,其中“三言”指的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二拍”指的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言二拍”的作者们皆身处动荡不安的明末时期。

其中,“三言”的作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等,长州(今苏州市)人,他曾做过贡生、知县,还是个抗清复明之士。

“二拍”的作者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浙江吴兴人,他也曾担任过明朝的官职,也是抗清之士。

“三言二拍”的文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题材内容丰富性和平民化:与明朝之前的话本传奇相比,“三言二拍”的取材内容更加丰富大胆、多样鲜活。

故事中的主人公身份不再局限于落魄书生和上层贵族小姐,而是包括了走卒贩夫、小市民、商人、青楼女子、乞丐等底层小人物。

- 文学形式的转变:“三言二拍”的出现,标志着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过渡,也说明了白话短篇小说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转变。

几百年过去了,“三言二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

“三言”“二拍”中对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描写

“三言”“二拍”中对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描写

“三言”“二拍”中对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描写“三言”“二拍”中对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描写明朝中晚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开始崛起。

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居于绝对权威地位的“程朱”理学也出现了某些松动,“陆王”心学一派则流光溢彩,在王艮、李贽等人的推动下,形成了一股文艺复兴式的人文主义思潮。

与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动相适应,城市中也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儒家文化有所不同的市民文化。

而作为说书人底本的话本,更是一种典型的市井文学,从方方面面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

“三言”、“二拍”是晚明话本和拟话本结集和创作的代表“。

三言”“二拍”在描写对象的下移、婚恋观和义利观的变迁、政治关怀和忧患意识等几个方面集中表现了晚明时期的市民意识。

一、对于“友谊”和“忠义”的崇拜“三言”“二拍”中体现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一个突出之点,就是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

社会的欺压和意外的灾祸,使市民阶层十分害怕独立无援的处境,他们渴望通过互助的力量,避免或抵制这些外来的打击。

因此,在许多作品中,友谊和忠义,特别是手工业者们,商人们之间的友谊和忠义,被作为高尚的美德加以歌颂,被作为圣洁的情操加以赞扬。

这里,封建社会特有的“一家一户”、“同宗同姓”的宗法患想显得淡薄了,而代之以人与人关系方面真诚相见的理想境界和超宗族的亲密关系。

这是市民阶层心目中的社会蓝图。

《喻世明言》中的《吴保安弃家赎友》,《羊角哀舍命全文》;《醒世恒言》中《施润泽滩阙遇友》以及《警世通言》中的《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篇,都是以颂扬友谊、忠诚相处为题材的。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虽并非市民,也有帝王或贤士一类的人物,但却同样表现了市民阶层理想中的友谊境界,他们向往这种境界,是想通过相互帮助和相互扶持精神的宣传,促使市民阶层的联合和团结,从而免受其它社会势力的欺凌。

”“三言”“二拍”中述一些作品,如《桂员外途穷忏悔》、《李汧公穷邸遇怪侠》等,都是讽剌和贬斥了恩将仇报的负心人的,这些作最从反面强调了友谊和忠义的必要。

从三言二拍看市民意识的觉醒

从三言二拍看市民意识的觉醒

从“三言二拍”看市民意识的觉醒摘要: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各种思潮百花齐放,市民阶层异军突起,与之相适应的通俗小说蓬勃发展。

“三言二拍”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集中地体现了在商业经济的繁荣下市井细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透漏出明显的市民意识,描摹市井风情、人生百态,堪称一副晚明的“清明上河图”。

作品中的商人形象、女性形象也颠覆了以前小说中的原型,成为后世的经典。

细究这些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存在,而是与当时的经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市民意识在此时期的觉醒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它反映了自我意识高涨的市民社群要求政治、经济、文化平等的心态,特别是市民对文化艺术的渴求以及对节日游艺活动的兴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充分显示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共享心理。

关键词:三言二拍;市民意识;商品经济;传统道德From "three erpai" see the awakening of public awareness Abstract: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 all kinds of thoughts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the public sectors of a meteoric rise, corresponding popular fiction to flourish. "three erpai" is the masterpiece of this period,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economic prosperity in the commercial marketplace under the fine people in the lives and thoughts and emotions, reveal a clear sense of the people depicting the marketplace and customs, life phenomena, called a night out in the "painting." Merchants in the works, women subverted the image of the prototype before the novel became a classic later. Careful study of these phenomena are not isolated, accidental existence, but with the prevailing economic and cultural ties are clos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awakening of this period shows a great vitality, it reflects the rising self-consciousness public community for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quality of the mind, especially the public thirst for the arts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festival to an unprecedented level, it shows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middle class share the psychological.Key Words:three erpai; public awareness; commodity economy; traditional morality目录引言 (1)一、“三言二拍”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1)(一)结构巧妙以巧寓真 (1)(二)道具运用点石成金 (1)(三)人物形象颠覆传统 (2)二、市民意识的概念及其在“三言二拍”中的体现 (2)(一)市民意识的概述 (2)(二)“三言二拍”中市民意识的体现 (3)三、市民意识觉醒的原因 (4)(一)商品经济的繁荣为市民意识的觉醒奠定了经济基础 (4)(二)市民意识觉醒的文化成因 (6)四、市民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的矛盾 (7)(一)人性的觉醒与封建迷信之间的冲突 (7)(二)对统治者的反抗与市民阶层习惯性妥协之间的摇摆 (7)(三)追求新生活的觉悟与遵循旧秩序的麻木之间的抉择 (8)(四)市民阶层进步的道德观与小生产者落后的私有观念之间的较量 (8)参考文献 (9)引言文学作品是时代精神的缩影。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小说中主题物的象征性与情节性(陈虎啸)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小说中主题物的象征性与情节性(陈虎啸)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小说中主题物的象征性与情节性(陈虎啸)内容提要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三言》和《二拍》就是它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可谓是一部色彩斑斓的时代画卷,雅俗共赏的艺术盛典。

从表面上看,《三言》和《二拍》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从《三言》和《二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复杂的思想笔触,我们可以从中分辨出《三言》和《二拍》不同“主题物”所蕴含的总体思想结构形式,这便是:以近古新兴的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

《三言》和《二拍》即是明代后期那种思想形式下的独具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此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直接促成了自身在“主题物”上呈现出的中和之美和在思想体系上的时代特征。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主题物”情景下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人性特征、“主题物”烘托中奔放与自然相辅相成的平民视角和“主题物”沉浮里激进与保守水火交融的资产阶级思维方式。

色彩斑斓的时代画卷雅俗共赏的艺术盛典——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小说的时代特色在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市民阶级不断壮大。

在此种社会背景下,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三言》和《二拍》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

一般认为,新的生产关系、新兴阶级的意识形态会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

其反映在诗文、戏曲中多是间接的、并生的、缺乏文本证据的支持。

反映在小说中则是直接的、派生的、有事件“主题物”所印证的。

这一点,在《三言》和《二拍》中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三言》和《二拍》中有关主题的关键物品,如“珍珠衫”、“百宝箱”、“洞庭红”、“龙壳”,更不期然地为小说的思想属性和时代特征提供了“物证”。

说到此处,我们有必要阐述一下前文中所提到的“主题物”。

顾名思义,所谓“主题物”,即是文章中贯穿始终、引领思想脉络的特殊物件。

明代小说,尤其是《三言》和《二拍》,以物品入题,以物品立意,《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珍珠衫”、“百宝箱”、“洞庭红”和“鼍龙壳”,既是明小说“主题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三言二拍”欣赏

“三言二拍”欣赏

第二节 “三言二拍”的艺术欣赏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既从话本母体中继承了“说话”艺术的特质,又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营养,形成了更适应于书面阅读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特点,同时在包括情节设置、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也形成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独具的艺术特色。
一、“三言二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偶然性的巧合来构成故事的冲突,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同时也善于设置悬念伏笔,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还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头尾完整,前因后果都交代分明,各种矛盾冲突一定当场解决,这是适应我国民众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心理而形成的,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所独具的民族形式。
三、描写市民生活(尤其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形象地展现了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图景。此类作品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意识,商业商人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肯定,追逐货利、发财致富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不少商人也被塑造成正面形象。如果说“三言”中的此类作品着重写的是商人的重义守信,反映的是商人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的精神面貌,如《施润泽滩阙遇友》、《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皆歌颂了小手工业者拾金不昧的品德和患难相助的友谊;那么“二拍”则着重写的是商人发家暴富的白日梦,表现出已经占据历史舞台的商人迅速崛起的态势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皆肯定了新兴市民们通过冒险经营、投机取巧来发迹变泰。
第一节 “三言二拍”的思想欣赏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大多数是围绕市民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析“三言”“二拍”蕴含的民族化审美心理

析“三言”“二拍”蕴含的民族化审美心理

析“三言”“二拍”蕴含的民族化审美心理作者:张伟红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张伟红(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文学作品蕴含的审美心理与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演变又与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成绩斐然,作品蕴含着儒、道、释等多种思想影响下独特的大众审美心理。

其中符合儒家教化思想的内容主要有惩恶扬善、重义轻利等;另外,尚奇的欣赏情趣、向往纯真爱情及争取婚姻自由等也都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浸染下使百姓产生的一种集体审美倾向。

关键词:“三言”;“二拍”;民族化;审美心理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153-03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体现并演绎着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和审美观。

小说在宋元时期繁荣兴盛起来,这与最初说话的技艺特性密切相关。

说话艺人为了养家糊口,靠说故事来满足听众的好奇心。

随着说话内容的增多和转变,百姓更愿意接受融合了各种奇闻趣事的故事,大众的审美心理逐渐转变为有愉悦感的故事性要求。

同时,文人作家为了迎合大众的这种审美倾向,势必创作出更优秀更能让人娱乐、又能将教化思想寄寓其中的作品。

中国古代小说受传统儒家忠孝节义思想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影响,多数作品教化意味很浓。

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无形之中规定了人们做人的准则。

所以“仁、义、礼、智、信”以及后来强化的“忠、孝、节、义”思想在百姓心里早已根深蒂固,而且成为了广大百姓认同的做人标准。

符合这种思想的人物形象便成了人们赞颂的对象;反之,奸诈、歹毒、阴险的恶人和小人形象则是大众读者批判的对象。

于是劝善惩恶、善恶有报的思想成为了小说家们普遍的创作心理,寓含其中的教化思想也成为大众审美心理的一种需求。

明清时期的小说体现最为明显,最典型的莫过于明代的“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读后感

《三言二拍》读后感

《三言二拍》读后感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由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组成。

这些小说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1. 人物形象鲜明:书中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从官员、商人到平民百姓,从善良正直的人到奸诈狡猾的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这些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2. 情节曲折:小说情节曲折,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的冲突。

故事往往以一个意外事件为开端,然后逐渐展开,引人入胜。

其中一些故事涉及爱情、家庭、友谊等主题,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复杂。

3. 社会写实:《三言二拍》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现象,如官场腐败、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描写,作者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反思人性的弱点,并倡导正义、善良和道德。

4. 文学价值:这些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言二拍》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魅力。

这部作品中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它们所传达的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阅读《三言二拍》,不仅可以让我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还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杂文参考→“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 2008-10-03明代在长篇小说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时,短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拟话本“三言”、“二拍”的出现,则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达到了高峰。

话本本是宋元说话艺人的底本,最初当为“话”的提纲、草稿;以后经人整理而成完整文案,可供人阅读,这就是话本小说,如宋时的《碾玉观音》与《错斩崔宁》;拟话本则是仿拟话本小说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入话”,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

“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创制的。

话本小说的整理与拟话本小说的创作的直接诱因是印刷出版可以获取商业利润,因此,它的产生与风行,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因素以外,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读者需求量的增加、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版印刷商的出现都是相关因素。

拟话本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把它从与之混在一起的话本小说中区分开来,并不容易。

今知具有“长篇拟话本”(这里是仿拟借用)性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则最早的白话短篇拟话本似当不迟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期。

单刊话本、积集话本到拟话本专集嘉靖年间晁瑮编的《宝文堂书目》中已经著录有几十种单刊话本,其话本本身的整理或仿拟刊行的实际时间自然要提前一定的年代。

今知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刻的。

洪楩是当时的藏书家与出版家,“清平山堂”是洪楩的堂号。

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分上下两卷,每卷五种,共六十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

今残存二十九篇。

一般认为,二十九篇中,宋人作品十一篇,元人作品六篇,明初作品十二篇。

其中《刎颈鸳鸯会》、《范张鸡黍死生交》、《简帖和尚》、《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十篇后被冯梦龙整理进“三言”中。

三言二拍鉴赏

三言二拍鉴赏

三言二拍鉴赏第一节“三言二拍”的思想欣赏“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大多数是围绕市民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表现婚姻爱情生活是“三言”中最具特色的题材,在“二拍”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此类题材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新的发展。

一类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旧的封建传统意识的突破,对新的婚姻爱情观念的追求,也就是提倡男女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同时对男女情爱和情欲给予大力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冲决了礼教之大防,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另一类作品反映了被压迫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揭露了封建势力和传统礼教的虚伪与凶残,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

二、大胆地揭露统治阶级倒行逆施的罪恶本质与官场吏治的腐败黑暗,同时也体现出清官贤士的正义感和下层人物的反抗精神。

此类作品有的是直接面向现实,表现朝廷内部的忠奸斗争,如时事政治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有的是描写了官吏的昏庸无能、暴虐残酷,甚至是径直为盗的丑恶行径,如《进香客莽看金刚经》;有的是暴露社会邪恶势力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如借神灵惩邪恶的神异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等。

三、描写市民生活(尤其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形象地展现了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图景。

此类作品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意识,商业商人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肯定,追逐货利、发财致富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不少商人也被塑造成正面形象。

如果说“三言”中的此类作品着重写的是商人的重义守信,反映的是商人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的精神面貌,如《施润泽滩阙遇友》、《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皆歌颂了小手工业者拾金不昧的品德和患难相助的友谊;那么“二拍”则着重写的是商人发家暴富的白日梦,表现出已经占据历史舞台的商人迅速崛起的态势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皆肯定了新兴市民们通过冒险经营、投机取巧来发迹变泰。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摘要:一、三言和二拍的定义及起源二、三言和二拍的内容特点三、三言和二拍的异同点分析四、三言和二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五、总结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三言和二拍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形式。

它们在题材、风格、文学价值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定义及起源、内容特点、异同点分析、地位和影响等方面,对三言和二拍的异同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从定义及起源来看,三言指的是明代作家冯梦龙所编撰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

而二拍则是明代作家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短篇小说集。

三言和二拍均以民间故事、传说为基础,提炼而成,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民间风俗。

其次,从内容特点来看,三言和二拍都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言以描写社会现象、批判现实为主要目的,强调作品的教育意义;而二拍则在讲述奇闻异事的同时,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此外,三言和二拍在故事情节安排上,都注重生动曲折,悬念迭起,使得读者兴趣盎然。

接下来,从异同点分析来看,三言和二拍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异同:1.题材方面:三言以描写社会生活、批判现实为主要题材,而二拍则更注重讲述奇闻异事,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2.风格方面:三言以平实、朴素的语言为特点,贴近日常生活;二拍则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文学价值方面:三言和二拍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三言更注重教育意义,强调作品的教化功能;二拍则更注重艺术性,以寓意深刻、构思巧妙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

最后,从地位和影响来看,三言和二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们丰富了古代短篇小说的类型,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三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对后世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三言和二拍作为古代文学的两种重要形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8)三言二拍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8)三言二拍剖析

“三言”的畅销引起其他书坊主的仿效之心, 于是力邀另外一位在书坊间颇为活跃的文化人凌蒙 初加盟其中。只是由于冯梦龙的“三言”几乎把当 时所能见到的优秀作品一网打尽,凌蒙初无奈之下 只好另起炉灶,根据一些文人笔记中的故事以及明 代的社会新闻,独立进行创作。第一部写成,读者 反应良好,纷纷“拍案惊奇”,于是就以之为书名。 在第一次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下一部的创作, 这就是“二刻拍案惊奇”了。三言二拍在创作时间 上大致同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呈现出来的艺 术面貌大致相似,所以后世往往将其并称。
二、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
这类作品在“三言二拍”中占比例最大, 而且也最脍炙人口。它们肯定了男女情欲 的正当合理性,将“真情说”贯穿到爱情 题材的作品中,还将对美好爱情的认识, 上升到了感情上相互理解,人格上相互尊 重的高度。特别是在许多作品中表现出来 的对传统贞操观念的突破,对女性失身的 宽容和同情,对女性大胆自主地追求爱情 的肯定,更是从前的作品所少有的。
三、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三言二拍”有着非常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 这是因为在作品完成的明代末期,无论是作为传统 代表势力的官府以及贵族,还是作为新思潮代表的 市民阶层,,都暴露出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和 弊端。作者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所以批判的 锋芒指向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这里有对贪赃 枉法、残害无辜的贪官污吏的批评,有对儒家文化 大师的鞭挞,有对社会渣子坑蒙拐骗的揭露。“三 言二拍”的世界,在作者的笔下是千疮百孔,令人 触目惊心。
第二节
内容及其进步意义
一、重农抑商观念的反动
“三言二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三国》 《水浒》《西游》不同的文学世界。活动其中的多 是工匠,商贩,花农等市井之辈,即使是那些帝王 将相,王公贵胄,才子佳人,故事的意蕴也往往落 在市民情趣的一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言二 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观念进行了大胆质疑,不 仅有许多作品对自食其力的经商活动给与了正面的 肯定;商人的形象也与此前文学中的传统形象发生 了重大变化。经商被视为正当职业,商人的地位有 了明显的提高。

“三言”“二拍”“一型”

“三言”“二拍”“一型”
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初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十二岁入学补弟子员( 十二岁入学补弟子员(县学 ),屡试不中 屡试不中。 生),屡试不中。十八岁补廪 膳生,五中副车( 膳生,五中副车(乡试的副榜 贡生),因而郁郁不得志。 ),因而郁郁不得志 贡生),因而郁郁不得志。和 三言” “三言”作者冯梦龙皆以科场 不顺,最后转向著述。 不顺,最后转向著述。
“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 三言”包括《喻世明言》 三言 警世通言》 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每部40篇 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每部 篇,共120篇。 篇 其中包括宋、 其中包括宋、元、明三个时代的作品,约有三分之一 明三个时代的作品, 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人话本和拟话本, 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人话本和拟话本,也包括 冯梦龙自己的创作,前人的作品也大多经他修改润色。 冯梦龙自己的创作,前人的作品也大多经他修改润色。
• 《型世言》全书四十篇,基本是反映明代现实之 型世言》全书四十篇, 现实性很强,其素材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 作,现实性很强,其素材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 • 一是来自《明史》、《明书》、《稗史汇编》、 一是来自《明史》 明书》 稗史汇编》 升庵文集》 宋学士文集》 续藏书》 《升庵文集》、《宋学士文集》、《续藏书》、 智囊补》等明代的史料、野史、笔记、 《智囊补》等明代的史料、野史、笔记、民间传 说等。 说等。 • 二是通过“广征海内异闻”编写而成,在由陆云 二是通过“广征海内异闻”编写而成, 龙编选、峥霄馆刻制的《皇明十六家小品》 龙编选、峥霄馆刻制的《皇明十六家小品》一书 发现一则广求异闻为编撰《型世言》 中,发现一则广求异闻为编撰《型世言》二集之 用的征文启事。 用的征文启事。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对王三巧“失节”的宽容与破镜重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对王三巧“失节” 表现了对情欲的肯定和理解, 圆,表现了对情欲的肯定和理解,显示了在晚明进步思潮和资 本主义因素萌芽的影响下市民阶层新的爱情婚姻观念, 本主义因素萌芽的影响下市民阶层新的爱情婚姻观念,是对封 建婚姻制度和禁欲主义的有力批判。 建婚姻制度和禁欲主义的有力批判。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写曾做过乞丐头子的金老大,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写曾做过乞丐头子的金老大,发迹 后想改换门庭、荣耀自家门户, 后想改换门庭、荣耀自家门户,便把女儿金玉奴嫁给了穷秀才 莫稽。莫稽也因衣食不周、无力婚娶,愿意入赘金家。 莫稽。莫稽也因衣食不周、无力婚娶,愿意入赘金家。莫稽在 玉奴的资助和鼓励下,连科及第,中了进士。 玉奴的资助和鼓励下,连科及第,中了进士。随着社会地位的 提高,莫稽怕出身贫贱的玉奴有碍他的前程,便在赴任途中, 提高,莫稽怕出身贫贱的玉奴有碍他的前程,便在赴任途中, 把玉奴推入江中。玉奴堕入江中,被新上任的淮西转运使、 把玉奴推入江中。玉奴堕入江中,被新上任的淮西转运使、莫 稽的上司许德厚搭救,并收为义女。不久,莫稽攀上了高枝, 稽的上司许德厚搭救,并收为义女。不久,莫稽攀上了高枝, 二次入赘,到上司家里做女婿。他兴高采烈,可一入洞房, 二次入赘,到上司家里做女婿。他兴高采烈,可一入洞房,劈 头盖脸的一阵竹棒打将下来,接着被人扯耳朵、拽胳膊, 头盖脸的一阵竹棒打将下来,接着被人扯耳朵、拽胳膊,扯到 新人面前。他举目一看,新人不是别人,正是玉奴。 新人面前。他举目一看,新人不是别人,正是玉奴。经过一番 周折,两人和好如初。小说批判了嫌贫爱富、背义忘恩、 周折,两人和好如初。小说批判了嫌贫爱富、背义忘恩、富贵 易妻的负心汉,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 易妻的负心汉,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市民阶层 对爱情的观念。 对爱情的观念。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论“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它的特点是以揭露社会问题、曝光丑恶现象为主题,并通过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来表现这些社会问题。

“三言”“二拍”是公案小说中的一种传统形式,它们虽然在题材和结构上有所区别,但都呈现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本文将从“三言”“二拍”中公案小说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来谈谈“三言”,“三言”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其具体特点是以三句一段的散文体写成,内容时常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历史典故等,并以社会现实题材为题材,以道德准则为中心。

在公案小说中,“三言”是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模式的表现形式。

它通过故事情节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揭示社会问题,批判社会丑恶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的愤慨和抗议,同时也通过对正义、道德的讴歌来引导人们的道德情感,产生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意识。

公案小说中的“三言”“二拍”表现了一种思维模式,即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以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塑造为手段,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引导人们对于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认识。

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妨从公案小说中的“三言”“二拍”中汲取灵感,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和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

也可以通过阅读古代公案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人民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愤慨和抗议,引导人们对于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认识,为建设美好社会、弘扬正气注入新的力量。

【思维模式】。

三言二拍艺术特色

三言二拍艺术特色

一.“三言”“二拍”中不少借历史故事,阐发善恶伦理观念,但主要篇幅和精彩部分是写世俗人情百态,商人成为时代宠儿。

(一)“三言”中,经商买卖已被视为正当职业,商人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如《杨八老越国奇遇》杨八老,《赠芝麻识破原形》马少卿小说描写这种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表现了晚明时代的鲜明特点,反映新的价值取向。

(二)“三言”、“二拍”对商人的感情也与传统观念不同:1.商人多数已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和为富不仁之辈,而往往是善良、正直、纯朴,而又能吃苦、讲义气、有道德的正面形象,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市商吕玉、《施润泽滩阙遇友》小商人施复等,《卖油郎独占花魁》卖油郎秦重。

2.表现商人凭经商智慧,灵活应变而获厚利(《徐老仆义愤成家》);商业竞争和雇工剥削,但都被“好人致富”思想冲淡:“利”被蒙上传统道德之“义”而显得温情脉脉;“二拍”作品更重写商人逐“利”而非求“义”,更直接地接触到商业活动的本质。

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故事源于明周元《泾林续记》;直接从经商获利的角度写商人,赞美他们囤积居奇、投机冒险、积极进取的商业活动,更贴近经商活动的本质特点。

二.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

(一)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肯定“情”对“礼”的挑战。

(二)“三言”中这种男女爱恋之情包蕴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相爱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了解的关系。

三.尊重女性的意识,流露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一)突破贞节观念是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尊重人性、妇女解放的一种表现,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究人生真情实感和尊重自己爱权利。

(二)“二拍”中对女性“失节”问题表现得更宽容,如《李将军错认舅》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用谅解、同情的笔触写到丈夫与失节之妇重归于好,甚至“越相敬重”;这种新的妇女观的思想基础,就是对于女性的尊重。

(三)赞颂女性为追求人格尊严而进行的斗争,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四.“三言”、“二拍”中有不少作品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三言和二拍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

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本文将从三言和二拍的定义、异同点分析、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言和二拍的定义及背景。

三言,即《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的三部短篇小说集。

它们以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为主,旨在劝诫世人。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文学家凌濛初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

二拍以奇幻、悬疑、讽刺等元素为特点,呈现出丰富的艺术风貌。

其次,分析三言和二拍的异同点。

在文学体裁上,三言和二拍都属于短篇小说集,但三言的故事更加注重寓意,而二拍则更加注重情节的奇幻和离奇。

在主题内容上,三言以儒家道德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伦道德、忠诚孝顺等价值观;二拍则以人性、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为素材,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在艺术表现上,三言以叙述为主,文字简练、寓意深刻;二拍则以描写细腻、人物形象生动见长,充满幽默讽刺。

再次,探讨三言和二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言和二拍是明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它们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成熟。

三言和二拍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对清代及近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它们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

最后,总结三言和二拍的价值和启示。

三言和二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展现了古代小说的魅力。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也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续挖掘三言和二拍等古代文学遗产的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

总之,三言和二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既是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文献,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借鉴。

解读“三言”“二拍”中的人性文化

解读“三言”“二拍”中的人性文化

解读“三言”“二拍”中的人性文化解读“三言”“二拍”中的人性文化前言所谓人性文化,是指一种描写人的本性的文化现象。

什么是人的最基本的先天的本性?第一是生存,第二是延续后代。

所谓“食、色,性也。

”不过这是动物的共性,是作为人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人性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压抑和释放。

“三言”“二拍”诞生于明末,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作者运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出当时市民们在思想层面的需求,即对于人性的追求。

论文以讨论探究“三言”“二拍”中的人性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及表现做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三言”“二拍”中人性文化出现的社会意义。

一、人性文化的本质人性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描写人的本性的文化现象。

人性从字面解释就是人的本性,是人特有的本性,是其他事物所不具备的。

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

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如吃喝需要、防卫本能、追求财富地位、性欲和情欲本能等。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及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等等。

文化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三言二拍的故事

三言二拍的故事

三言二拍的故事一、三言二拍简介“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重要的名词,它指的是明代文学家凌濛初创作的五部短篇小说集,分别是《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社会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

二、三言二拍作品特点1.题材丰富:三言二拍的故事涵盖了政治、经济、道德、家庭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全貌。

2.人物形象鲜明: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角色,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世界。

3.语言简练:三言二拍的故事用词简练,叙述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4.寓意深刻:作品通过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剖析。

三、三言二拍代表作品介绍1.《喻世名言》:该书包含了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如《陈涉举义》、《华亭鹤唳》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民间的疾苦。

2.《警世通言》:该书以讽刺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如《南华山上》、《拗相公》等故事,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3.《醒世恒言》:该书故事内容丰富多样,如《白玉老虫》、《中山狼》等,旨在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初刻拍案惊奇》:该书以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如《孙山狂放》、《鬼哭狼嚎》等,吸引了众多读者。

5.《二刻拍案惊奇》:该书在故事构思和新颖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解脱和尚》、《碧眼胡僧》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三言二拍的价值与影响三言二拍的作品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三言二拍的故事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至今仍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五、总结“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社会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阅读三言二拍,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还能领略到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魅力。

三言二拍的故事

三言二拍的故事

三言二拍的故事一、三言二拍简介“三言”指的是明代冯梦龙所编著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共计60卷,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而“二拍”则是明代凌濛初所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共计40卷,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言二拍的故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道德、家庭等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三言二拍的故事特点1.题材广泛:三言二拍所收录的故事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既有宫廷秘闻,又有市井琐事;既有英勇侠义,又有悲欢离合。

这些故事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众生相,为后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市井风俗画。

2.人物形象鲜明:三言二拍的故事中,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既有正直善良的君子,又有狡猾奸诈的小人;既有忠诚勇敢的侠士,又有薄情寡义的负心人。

这些人物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令人深思。

3.艺术表现独特:三言二拍的故事在叙述方式上独具特色,采用了韵散结合的形式,既有诗歌的韵味,又有散文的灵动。

此外,故事中的对白和心理描写也颇具匠心,使得故事更具可读性。

三、三言二拍的作品价值1.历史价值:三言二拍的故事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俗民情,为后世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同时,这些故事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文学价值:三言二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题材,成为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瑰宝。

其作品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文学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思想价值:三言二拍的故事倡导忠孝节义、劝善惩恶,具有很高的道德教化作用。

这些故事传达了作者积极向上、崇尚道德的思想观念,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瑰宝,其故事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艺术表现独特。

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道德等方面的教化作用。

阅读三言二拍,不仅可以品味古人的文学智慧,更能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wjszxk@

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作品《喻世明言》
《醒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被合称为“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市民文学的典范,所录小说充满了市民道德观念,而且这种创作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在商品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城市逐渐扩大、语言叙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市民数量也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催生下,市民文学应运而生。

“三言二拍”在语言形式、叙述方式与小说体制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市民文学特色,把这些特色总结出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三言二拍”。

一、市民文学概述1.市民文学的产生
我国11世纪中期,在商品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城市中出现了市民文学。

产生市民文学的城市人口组成大多相似:有一个庞大的群体运作着商品经济,其中包括民间大大小小的自营店主、形形色色的来往商人、不同工种的手工业者以及没有生计的城市游民等,当然也不乏
艺术家与知识分子,这些群体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市民阶层。

在市民阶层中产生的艺术作品都包含了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等内容,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商业特色与反封建意识。

由此可见,市民文学离不开市民阶层,市民阶层离不开商品经济,市民文学产生于市民阶层中,商品经济壮大了市民阶层。

以上就是市民文学产生的主要因素与主要构成群体。

2.市民文学的界定
市民文学具有两面性,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所以文学界一直将市民文学界定为都市的、流行的、通俗的与受普通市民喜爱的文学,而且市民文学还具备明显的商业性与娱乐性,这样才能既表现市民生活与精神积极的一面,又揭露市民生活与精神消极的一面。

当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以后,我们的生活渐渐地离不开商品经济,市民阶层的生活热情与欲望也慢慢展现出来,开始向放纵、享乐方面演变。

3.市民文学的发展
市民阶层的发展决定了市民文
学的发展,市民阶层在宋代就产生了,在明代得到飞速发展,这与明代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

元末明初,社会经济受到重创,百废待兴,大量农民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变成流民,以致土地无人耕种。

明朝建立以后开始鼓励农民回归自己的家乡耕种土地,重新建设与恢复生产,农业与纺织业都慢慢发展起来,市民工业因此得到了经济基础。

工业城镇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市民阶层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改变了社会风俗文化的取向。

二、“三言二拍”中市民文学特色的表现
1.创作动机市民化
冯梦龙一生中做过最大的官就是知县,所以他接触的人基本上都是中下层,对市民阶层人民的生活非常了解,因而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民间歌谣与传奇故事。

凌濛初虽然生活在市宦之家,但屡试不中,所以他在心情烦闷时经常与歌姬、小贩等底层民众为伍,接触到了大量的市民阶级。

从冯梦龙与凌濛初的生
“三言二拍”市民文学特色探析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陈丹丹
15
DOI:10.16412/ki.1001-8476.2017.23.009
文学WEN
XUE 2017.08
活经历来看,他们可以说是市民阶层的代表人物,他们把自己对市民阶层的爱恨情仇融入了作品中。

冯梦龙把收集到的传奇小说与历史故事加以修改,在说唱的基础上又重新加工旧版本,创作出了新的内容。

这样既满足了市民娱乐性的需求,又符合广大市民的审美与趣味。

凌濛初的“二拍”是根据社会传闻创作的野史,充满传统与新观念的冲突,将市民的反抗精神与社会意识表达得更为激烈。

2.创作题材市民化
“三言二拍”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一般可以分成讲史、灵怪、恋情等七种,其中男女恋情与世情占一半。

而且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悲剧收尾,很少有才子佳人、郎情妾意的团圆结局,而且其中还有很多艳情内容,这些都突破了当时传统文学的限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爱情观与风俗文化。

小说中的世态人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矛盾,还对普通人寄托了很高的道德情怀,这让小说的题材更加现实、通俗。

3.人物形象市民化
“三言二拍”涉及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人物,这些人物可以让读者在脑海中浮现出明朝晚期社会的总体面貌,而且人物形象也已从上流社会的才子佳人转变成中下层社会的普通民众,这跟两位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文学观点有很大的关系。

凌濛初与冯梦龙都生活于市民阶层,不仅对底层市民的生活与思想
状况非常熟悉,还非常尊重普通市
民的生活态度,并把他们的生活写
进小说,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种做
法改变了以帝王将相为主体的传统
小说形式,把普通市民当成小说的
主人公。

“三言二拍”中的艺术形象
有很多种,涉及市民生活的各个行
业、各个层次,且以社会底层为主。

4.思想内容市民化
“三言二拍”中充满平民观点与
平民意识。

小说中的道德标准与传
统道德观念有很大差异,两位作者
都侧重于表现市民的思想,站在市
民立场观察社会,一字一句都表现
了市民的爱恨情仇。

同时人们又生
活在封建社会,处处受限制与压迫,
所以作者非常赞赏市民的反抗精
神。

“三言二拍”中的市民大多有很
强的自我意识,人性有所觉醒,受封
建迷信的影响越来越弱,但小说中
的市民思想还是无法超越封建迷
信。

不过其中很多小说都是通过迷
信和幻想将自然与社会力量融合在
一起,用宗教来证明某种行为或价
值取向是正义的,这在某种程度上
将市民思想渗透进作品中。

“三言二
拍”还把市民的积极思想淋漓尽致
地展现出来,充分表现了市民阶层
的思想情感和立场、观点,尤其重点
表现了市民在爱情、婚姻上与金钱
势力的对抗。

这种以大多数人的思
想和行为为写作标准的小说更能反
映出时代特征,与以官僚和缙绅为
主体的上层社会文学截然不同。

“三
言二拍”中的很多小说都是以爱情
为线索铺写,在封建父权制社会下,
婚姻大事都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儿女没有反抗的权利,但是小说
中的男女青年都与父母“唱反调”,
充分展现出市民追求自由的风格与
精神。

同时,两位作者还通过小说
提出了爱情婚姻平等自由的思想,
对传统理学发出了勇敢的挑战。


时,“三言二拍”也展现出了市民阶
层意识形态中消极的一面,如“因果
报应、天命观、忠孝仁义”等负面思
想。

这些消极落后的思想也是平民
阶层不可缺少的关键特征,即使是
在当今社会,这些问题也依然存
在。

“三言二拍”中很多文章都是以
三纲五常作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将
忠孝仁义作为价值观念的判断准
则,这些极端思想一直左右着市民
阶层的思想。

两位作者虽然倡导开
放的爱情观,但还是赞扬生死不弃
的贞洁烈女,可见其思想上还是有
一定局限性的。

综上所述,市民阶层在我国宋
朝时就已经出现,到明朝随着城市
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
增加得到飞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市
民文学应运而生。

“三言二拍”是市
民文学的典范,充分展现了明代市
井小民的生活场景、张扬的人物性
格与朴素的个人追求等社会特征,
具有很明显的市民文学特色,是对
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反映,对于我
们更好地了解市民文学的本质具有
重要意义。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