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pptx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PPT课件共150页文档
4
3、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个基础理论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部类:基础产业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 满足外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非基本部类:服务性产业(从属经济部类) 满足内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5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其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 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乡村社会——
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为社会认同基础。
11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 家庭核心化 生活闲暇化
12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前工业时代
第二产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业时代
第三产业
后工业时代
13
2、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 基本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产业
32
(二)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
1、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类型
第一种是要塞型。 第二种是城堡型。 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
33
1)古希腊:市民集会场所作为城市,体现民 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2)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 3)中世纪:教堂为中心;城市自然生长。 4)文艺复兴:从环境的因素考虑城市选址和造型。 5)17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抗衡教会,绝对君权。 6)产业革命前:欧洲城市多规模较小、自然形成、
3、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个基础理论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部类:基础产业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 满足外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非基本部类:服务性产业(从属经济部类) 满足内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5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其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 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乡村社会——
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为社会认同基础。
11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 家庭核心化 生活闲暇化
12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前工业时代
第二产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业时代
第三产业
后工业时代
13
2、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 基本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产业
32
(二)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
1、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类型
第一种是要塞型。 第二种是城堡型。 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
33
1)古希腊:市民集会场所作为城市,体现民 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2)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 3)中世纪:教堂为中心;城市自然生长。 4)文艺复兴:从环境的因素考虑城市选址和造型。 5)17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抗衡教会,绝对君权。 6)产业革命前:欧洲城市多规模较小、自然形成、
城市规划原理 PPT课件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应当满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市容景观,促进科技文教事业发展,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 一。
2、应当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 便生活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促进 规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本质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
到淡水供应等。 • 经济发展水平 • 政治组织
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 化中心的城市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
•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
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 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 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人民政府所在 地镇的总体规划,报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 ppt课件
3影响城市的景观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一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一城市交通分类类别货运为主交叉口间距大机动车流量大无自行车步行流量主干支路组团不需隔离交叉口间距小机动车流量小自行车步行流量二城市道路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能4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三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四城市道路分类1国标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交叉口间距道路类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一般道路设计车速kmh8040604030交叉口间距150025007001200350500150250红线宽度m60100407030502030二城市道路系统布臵基本要求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使其各从其类各行其道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五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一城市道路网形式1方格网式2环形放射状3自由式4混合式二城市道路衔接原则1低速让高速2次要让主要3生活性让交通性4适当分离三旧城道路系统改善1要结合城市用地布局考虑对原有道路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利用平行街道组织单向行车开辟环形干道绕行干道封闭次要交叉口2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型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道路选线与景观环境的组合四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动态对景景观分析图五道路横断面四停车场布臵一停车场规模人其中机动车占8090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完整版)
四、城市与农村
2、基本联系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四、城市与农村
2、基本联系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四、城市与农村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三、城市的发展
2、“自上而下”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 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 何形式很强。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主讲: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学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ZHONGGUO SHIYOU DAXUE CHUJIAN XUEYUAN
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 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3、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城市规划原理PPT
城市设计观念
城市设计主要考虑的对象为建筑物周围或建筑之间的
空间,包括相应的要素如景观点或地形所形成的三维 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 主要目标是创造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认为环境和自然 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变人的生活 质量; 涉及人与环境之间视觉上和心理、行为感觉上的联系, 涉及人们的时间、空间感和他们的幸福感
导致城镇面貌趋同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趋同 城市生态系统有主体-城市生命系统和客体-城市环
境系统共同组成,由其物质空间系统容纳自然、社会、 经济三大功能子系统的具体运作
城市生态系统
不同环境条件下,总有最适于其环境特点的顶级生态系 统 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可以看作是: 城市所处地域环境状况对城市空间的选择; 人们主导建设活动本身对城市生态系统运行需求的适 应 例如温暖湿润的多雨地区的建筑往往都会因屋面排水需 求而呈现“坡顶”形态
全球化问题
“千城一面”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一个问
题 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 加上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师普遍追求朴实的建设规则 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新城市缺少特色,老城市的 特色也不断丧失
21世纪城市生态
各种类型的城市建设中,社会结构都随着时代的推移
而改变,城市建设也随之改变 “都市沙漠”-现在的城市环境没有融入人的活动, 缺乏活力
中国城市快速扩展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ppt课件
.
12
《根据艺Biblioteka Baidu原则建设城市》的学术影响
• 观点与当时现代建筑运动主 导的现代城市空间概念有很 大的不同,在20世纪相当长 的时间内并不为 人所重视, 到20世纪70年代经查尔斯* 詹克斯(C.Jenks)等人以 后现代建筑语言对它进行解 释后才得到重视,并被誉为 城市设计理论的经典著作。
.
13
.
.
17
1909年伯纳姆的芝加哥总体规划
1909年芝加哥用地布局规划 1909年芝加哥道路系统规划图
.
18
4、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渊源小结
• 英国城市改造、环境建设、美国城市美化运动采取建筑 学和园艺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对城市布局的思考,探索了 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整体环境规划手法,确立了一种认 识—城市建设需要规划。
.
2
(2)拿破仑第三时期的巴黎改建
• 塞纳区执政长官奥斯曼主持 进行了大规模的巴黎改建工 程。
• 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路 • 市中心改建 • 公园和绿地 • 市政建设
.
3
(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空想社会主义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的 从社会制度上着手的改良设想,托马斯*摩尔的乌托 邦、傅立叶提出的理想社会的基层单位“法郎吉”, 以及欧文的新协和村,主张消灭剥削制度,提倡财产 公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代替家庭小生产。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 城市规划作为—项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背景 及其过程中运作的,因此,城市规划要在运作过程中对城市社 会的发展发挥作用,它必然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 也就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5
①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也就 是依据社会利益融合进市场经济的运行,并对个体利益进行 约束的过程。
7
③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尤其是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形态化和作为这种表象载体的城市土地 使用关系。
•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历来是城市 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 主要工具。
8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 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 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9
•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体现在:
•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 空间资源;
•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 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 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
①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也就 是依据社会利益融合进市场经济的运行,并对个体利益进行 约束的过程。
7
③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尤其是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形态化和作为这种表象载体的城市土地 使用关系。
•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历来是城市 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 主要工具。
8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 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 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9
•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体现在:
•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 空间资源;
•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 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 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第3章 城市规划理论 PPT
《城市设计原则》与功能主义城市发展模式
19世纪初期卫星城理论与三代新城建设
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
城市社会生态学
阿姆斯特丹大会七原则
大家好
14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3.2.2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人文化、连续化发展阶段
强调多样化、可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范式 拓展了研究的地域广度和历史深度 城市空间战略结构模式丰富和多元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出现多元化的探索
大家好
5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大家好
6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3.1.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
柯布西埃是影响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人物,他一反霍华德以来 城市分散主义的影响,认为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 加剧,已经出现功能性的老朽;拥挤的弊端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这一反论。
大家好
15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3.2.3 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空间群体、生态化、城市可持续 发展研究阶段
大都市带理论
“星云状”城市的趋势
城市生态危机的发生
可持续发展理论
健康城市理论
大家好
16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图
.
城 市 近 期 建 设 规 划 图
.
8、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 区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局部地区内一定 地段土地利用、各项设施所作的具体安 排。
9、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 和实施管理的统称。
10、概念规划:侧重对城市或地区社会 经济发展的研究与论证。
.
巴黎改建
.
朗方规划
.
现代城市发展趋势: (一)城市分散理论 1、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2、有机疏散理论; 3、广亩城; (二)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1、聚集经济理论; 2、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 3、世界城市或国际城市;
.
(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 1、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2、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四)现代城市空间理论: 1、区位理论; 2、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3、地租与竞租理论; 4、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 5、行为空间理论; (五)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
.
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有序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运作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原则,确保各项
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图
.
城 市 近 期 建 设 规 划 图
.
8、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 区规划为依据,对城市局部地区内一定 地段土地利用、各项设施所作的具体安 排。
9、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 和实施管理的统称。
10、概念规划:侧重对城市或地区社会 经济发展的研究与论证。
.
巴黎改建
.
朗方规划
.
现代城市发展趋势: (一)城市分散理论 1、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2、有机疏散理论; 3、广亩城; (二)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1、聚集经济理论; 2、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 3、世界城市或国际城市;
.
(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 1、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2、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四)现代城市空间理论: 1、区位理论; 2、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3、地租与竞租理论; 4、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 5、行为空间理论; (五)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
.
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有序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运作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原则,确保各项
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
城市规划理论PPT教案
■ 巴黎
3-2 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及代表理论
3-2-1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 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后期) ■ 城市卫生与工人住房 ■ 奥斯曼巴黎改建 ■ 城市美化运动
第11页/共17页
3-2 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及代表理论
3-2-2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1)[英] 霍华德,“田园城市”,《明天:通往真正改革 的和平之路》,1898
3-2-3 现代城市规划思 想之演变
1)《雅典宪章》(1933) 关于城市的功能:
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第15页/共17页
3-2 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及代表理论
3-2-3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之演变
2) 《马丘比丘宪章》(1977) ——以人为本 ——流动·生长·变化 ——系统论 ——公众参与
第16页/共17页
3-1-3 欧洲古代典型城市格局
2)中世纪欧洲城市(9-13世纪)
第8页/共17页
3-1 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及其演变
3-1-3 欧洲古代典型城市格局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14-16世纪)
第9页/共17页
■ 威尼斯
3-1 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及其演变
3-1-3 欧洲古代典型城市格局
第10页/共1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7页/共17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任何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其基础是区域文化背景的力
量。从宏观层面看,文化发展不仅以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形式直接推动生产发展,还以 政治制度形式、思想意识形态为推动区域发展提供保障。从微观层面看,各经济主体 的文化建设,对弘扬其精神,塑造形象,提高其文化含量,从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指标 UNRISD(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指标体系 PQLI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指标体系 HDI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 指标体系
法律依据 技术依据 理论依据 现实依据 ——发展条件和机遇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1)产业发展方向的决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比较理论
➢ 2)城市发展容量的限制
✓ 水、地、能源等资源的支撑能力——资源容量 ✓ 城市及其区域对污染的自净能力——生态环境容量 ✓ 城市合理规模——各种条件综合决定的,而非仅由经济效益决定
✓ 民工潮与民工荒;伪装失业(非公开失业)与公开失业
4)脑流失问题
✓ 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创新型城市建设
源自文库 伪装失业
伪装失业(过剩劳动力、潜在失业)及其他
现在已不拘泥于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假说,对伪装失业赋予了稍广的含义。凡是 那些处在落后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极低的劳动力或处于最低生存费均衡状态下 的劳动力也叫“伪装失业”或“过剩劳动力”。拉尼斯等人有时还把边际生产 率为零的劳动力叫做剩余劳动力。
➢ ——公众利益的代表者 ➢ ——有权威对城市内各个体和组织的
利益进行分配
➢ ——有能力保证规划的实施
1. 规划的概念
(2)规划的客体 ——城市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
➢ 为“满足市民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实现经济
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对城市物质或非 物质设施和环境的“设计、安排”。
1. 规划的概念
(3)规划的核心 ——城市和区域发展
➢ 发展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基础,目
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阶段更要求一发 展为先。
➢ 发展是全方位和可持续的,但经济发展
是基础的基础,城市规划必须充分领会 和体现这个道理。
1. 规划的概念
(4)规划的目标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目标
➢ 目标是规划设计的依据 ➢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布局、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专业 人文地理硕士专业
主要内容
一 城市规划编制实践相关理论 二 国外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三 中外城市规划体系比较 四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介绍
第一讲 城市规划编制实践 相关理论
一 相关概念 二 规划编制的依据 三 规划的目标 四 规划的实施
1. 规划的概念
(1)规划的主体——政府
源丰富的国家却多半是穷国?即使在一个国家内也是如此?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4)城市和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 1)经济发展 发展水平的度量 ——用什么标准去度量区域发展的水平? 数量、质量?
发展水平的度量
单一指标 总量指标——GDP、GNP、绿色GDP 平均指标——人均GDP、人均收入或消费水平 相对指标——反映增长速度的指标、反映结构的指标(如 城市化水平、反映工业化水平的霍夫曼系数、反映消费水 平的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
低的边际生产率下的就
业叫做伪装失业。
✓ 城市规模的人口因素决定(经济因素?人均G罗D宾P逊与在城给市伪化装—失—业
城市化的低质推进)
下定义时不仅考虑到了
2)人口与劳动力的素质
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人具 有伪装失业现象,同时
✓ 自然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
也指出不发达的农业部 门存在伪装失业。
3)就业与失业
规划管理来实现的
➢ 目标具有多维性、层次性
1. 规划的概念
(5)规划的合理性 ——专业上的科学性与管理上的
可行性
➢ 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经济合理 ➢ 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具有操作性
1. 规划的概念
(6)规划的实施 ——政策、法律和组织的保障
➢ 法律手段 ➢ 经济手段 ➢ 行政手段 ➢ 组织机构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的。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2)社会背景 ——历史与文化背景
1)历史基础
✓ 规律与借鉴,文化的传承 ✓ 历史的纵横剖面分析
2)文化背景
✓ 城市和区域文化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
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前者是显性 的,后者是隐性的。后者是人们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它存在于人们的“集体无意识” 之中,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组织的整合功能。
伪装失业这—概念
原来并不是针对不发达
经济而提出来的,最初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提出这—概念的是琼. 罗宾逊。她指出:由于
有效需求不足而解雇工
人,其结果就会使得许
(2)社会背景
多工人不得不从事更加 劣等的职业。她认为这
——人口与劳动力及就业问题 些工人的边际生产率为 零或为负,井把在这样
1)人口与劳动力的数量及其增长变化
问题1: 那些区域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的强烈影响?广东、深 圳、上海?地理位置具有动态性,西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汉 唐辉煌,而此后陷入衰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地 理位置的变化是否起了重要作用?汉唐辉煌还能否再现吗?
问题2:为什么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沿海? 问题3:为什么世界上的富国并不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资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2)社会背景 ——政策与制度
1)政策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区域和城市政策的目标 区域和城市政策工具 区域和城市政策效应
2)制度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制度因素的作用分析 制度创新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3)地理位置的作用
1)地理位置的作用 ✓ 中心位置、交通枢纽位置、战争策源地 2)分析思考
另外,在日语中还有“潜在失业”一词,它与伪装失业的意思相同。无论是伪 装失业,还是潜在失业,都使用了失业二字,但它与凯恩斯理论中所说的失业 是不向的,尽管人们得到的收入极低,但它们还是处在就业状态。
古典就业理论认为,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的条件下,不可能存在失业,但在极个 别情况下,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就业,即“伪装失业”是可能存在的。然而, 凯恩斯认为,失业是存在的,但“伪装失业”这种概念在理论中根本不存在, “失业”和“伪装失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难以使它们在同一理论模式 中共存。但是,在现实的经济中,两者却是并存的。
量。从宏观层面看,文化发展不仅以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形式直接推动生产发展,还以 政治制度形式、思想意识形态为推动区域发展提供保障。从微观层面看,各经济主体 的文化建设,对弘扬其精神,塑造形象,提高其文化含量,从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指标 UNRISD(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指标体系 PQLI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指标体系 HDI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 指标体系
法律依据 技术依据 理论依据 现实依据 ——发展条件和机遇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1)产业发展方向的决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比较理论
➢ 2)城市发展容量的限制
✓ 水、地、能源等资源的支撑能力——资源容量 ✓ 城市及其区域对污染的自净能力——生态环境容量 ✓ 城市合理规模——各种条件综合决定的,而非仅由经济效益决定
✓ 民工潮与民工荒;伪装失业(非公开失业)与公开失业
4)脑流失问题
✓ 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创新型城市建设
源自文库 伪装失业
伪装失业(过剩劳动力、潜在失业)及其他
现在已不拘泥于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假说,对伪装失业赋予了稍广的含义。凡是 那些处在落后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极低的劳动力或处于最低生存费均衡状态下 的劳动力也叫“伪装失业”或“过剩劳动力”。拉尼斯等人有时还把边际生产 率为零的劳动力叫做剩余劳动力。
➢ ——公众利益的代表者 ➢ ——有权威对城市内各个体和组织的
利益进行分配
➢ ——有能力保证规划的实施
1. 规划的概念
(2)规划的客体 ——城市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
➢ 为“满足市民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实现经济
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对城市物质或非 物质设施和环境的“设计、安排”。
1. 规划的概念
(3)规划的核心 ——城市和区域发展
➢ 发展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基础,目
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阶段更要求一发 展为先。
➢ 发展是全方位和可持续的,但经济发展
是基础的基础,城市规划必须充分领会 和体现这个道理。
1. 规划的概念
(4)规划的目标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目标
➢ 目标是规划设计的依据 ➢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布局、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专业 人文地理硕士专业
主要内容
一 城市规划编制实践相关理论 二 国外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三 中外城市规划体系比较 四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介绍
第一讲 城市规划编制实践 相关理论
一 相关概念 二 规划编制的依据 三 规划的目标 四 规划的实施
1. 规划的概念
(1)规划的主体——政府
源丰富的国家却多半是穷国?即使在一个国家内也是如此?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4)城市和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 1)经济发展 发展水平的度量 ——用什么标准去度量区域发展的水平? 数量、质量?
发展水平的度量
单一指标 总量指标——GDP、GNP、绿色GDP 平均指标——人均GDP、人均收入或消费水平 相对指标——反映增长速度的指标、反映结构的指标(如 城市化水平、反映工业化水平的霍夫曼系数、反映消费水 平的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
低的边际生产率下的就
业叫做伪装失业。
✓ 城市规模的人口因素决定(经济因素?人均G罗D宾P逊与在城给市伪化装—失—业
城市化的低质推进)
下定义时不仅考虑到了
2)人口与劳动力的素质
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人具 有伪装失业现象,同时
✓ 自然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
也指出不发达的农业部 门存在伪装失业。
3)就业与失业
规划管理来实现的
➢ 目标具有多维性、层次性
1. 规划的概念
(5)规划的合理性 ——专业上的科学性与管理上的
可行性
➢ 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经济合理 ➢ 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具有操作性
1. 规划的概念
(6)规划的实施 ——政策、法律和组织的保障
➢ 法律手段 ➢ 经济手段 ➢ 行政手段 ➢ 组织机构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的。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2)社会背景 ——历史与文化背景
1)历史基础
✓ 规律与借鉴,文化的传承 ✓ 历史的纵横剖面分析
2)文化背景
✓ 城市和区域文化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
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前者是显性 的,后者是隐性的。后者是人们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它存在于人们的“集体无意识” 之中,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组织的整合功能。
伪装失业这—概念
原来并不是针对不发达
经济而提出来的,最初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提出这—概念的是琼. 罗宾逊。她指出:由于
有效需求不足而解雇工
人,其结果就会使得许
(2)社会背景
多工人不得不从事更加 劣等的职业。她认为这
——人口与劳动力及就业问题 些工人的边际生产率为 零或为负,井把在这样
1)人口与劳动力的数量及其增长变化
问题1: 那些区域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的强烈影响?广东、深 圳、上海?地理位置具有动态性,西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汉 唐辉煌,而此后陷入衰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地 理位置的变化是否起了重要作用?汉唐辉煌还能否再现吗?
问题2:为什么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沿海? 问题3:为什么世界上的富国并不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资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2)社会背景 ——政策与制度
1)政策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区域和城市政策的目标 区域和城市政策工具 区域和城市政策效应
2)制度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制度因素的作用分析 制度创新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2. 规划编制的依据
(3)地理位置的作用
1)地理位置的作用 ✓ 中心位置、交通枢纽位置、战争策源地 2)分析思考
另外,在日语中还有“潜在失业”一词,它与伪装失业的意思相同。无论是伪 装失业,还是潜在失业,都使用了失业二字,但它与凯恩斯理论中所说的失业 是不向的,尽管人们得到的收入极低,但它们还是处在就业状态。
古典就业理论认为,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的条件下,不可能存在失业,但在极个 别情况下,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就业,即“伪装失业”是可能存在的。然而, 凯恩斯认为,失业是存在的,但“伪装失业”这种概念在理论中根本不存在, “失业”和“伪装失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难以使它们在同一理论模式 中共存。但是,在现实的经济中,两者却是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