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6页共58页文档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结构图示
雨纷纷——欲断魂
问酒家——杏花村
愁闷
振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苏轼评价其:“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 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 《山居秋暝》等。
4.你觉得最后两句诗中,哪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
“遥”。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回答还要明 确的手势,指向了远处,让人仿佛看到了杏花林后面 的小村庄,让愁闷的诗人有了祈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拓展延伸
清明节和寒食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 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 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 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
拓展延伸
春节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中国 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 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的正月初一, 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 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 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屠苏的力量 暖暖的曈日 新春到来的温暖
3.春风送来暖意,千家万户除旧迎新,除了 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还有没有别 的深层含义?
“春风送暖”不仅仅是对新年到来的祈盼, 其中更寄托了诗人推行新政,革除时弊,将新 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百姓家的美好心愿。
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原文及赏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原文及赏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1.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课文赏析
这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中国的三个重要节日:《元日》描写的是春节,《清明》描写的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节。

《元日》中,王安石用鲜明的意象和热烈的气氛,展现出了春节的喜庆和万象更新的气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用爆竹的响声寓意旧的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风送暖入屠苏”,则表达了春风吹过,暖意袭来,人们欢饮屠苏酒的景象,寓意着新的希望和祝福。

《清明》中,杜牧借景抒情,用“清明时节雨纷纷”描绘出清明时节的凄清气氛,而“路上行人欲断魂”则生动地描绘出了行人悲伤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则带有一丝慰藉,通过询问酒家和牧童的指向,给人一种生活气息和希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在重阳节时思念家乡和亲人之作。

诗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和“每逢佳节倍思亲”,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节日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而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通过想象兄弟们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这三首诗各具特色,但都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人情味。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1页PPT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1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 课件: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请小组讨论: 你从哪里可以感受 到这份喜悦呢?
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悲伤 的心情与氛围。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一个个 失魂落魄。附近哪里有酒家啊?一位牧童手一 指,远处有一片杏花林,林中酒旗飘展。
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元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同学们,这首诗把很多与节日相关的民 俗文化都融进来了。你看到了哪些习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从中选 择了三个,这三个 习俗有共同点,你 发现了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有什么 习俗,你能从 这首诗里看出 来吗?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从这首诗里可 以看出王维和 家人处于分别 的状态吗?
遍插茱萸少一人。
?谁思念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杏花村,一种说法 是这个村子就叫
“杏花村”,一种 说法是“杏花丛中 的村子”,你倾向 于哪一种说法?为
什么?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

指农历九月 初九重阳节。
怀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此处指华山以东。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 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 萸的习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我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 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蒲 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 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到来加倍思念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想家乡兄弟们登高的时候。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我国 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 恰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 亲人的思想感情。
清明节到了,诗人杜牧在这一天看到了什么呢?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
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杰出的诗人。 文学成就: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 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
下课啦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 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 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重阳节: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 代思想中,“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 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作“重阳”,也 叫作“重九”。

2021年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课件PPT

2021年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课件PPT
7
知识讲解
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
Hale Waihona Puke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 声中,旧的一年过 去了,新的一年来 到了。
8
知识讲解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9
知识讲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 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 着新酿的屠苏酒。
10
知识讲解
每当
遇到
加倍,格外。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
想一想:为什么王维这么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一种有浓烈香气的 植物,据说可辟邪。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 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带着茱萸,站在那高高 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千门万户曈曈日
初升时光亮而 温暖的太阳。
这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 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11
知识讲解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都是用新桃符替换 了旧桃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 “除旧布新”的主题。
12
知识讲解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 一年到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为庆祝新春,人们总要拿 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
13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说一说:《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
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 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日积月累注释译文1.古诗三首绝句[唐]杜甫(fti)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要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春江晚景》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萎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要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

【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一带。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鹏:黄莺。

日积月累(11页)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a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混):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共63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共63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九课《古诗三首》诗意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九课《古诗三首》诗意

精品文档
. 《元日》译文:
在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迎来新的一年,人们迎着和
煦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的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诗人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理想和乐观自信的感情。

《清明》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哪里可以买酒消愁,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时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
我一个人客居他乡,每次遇到重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时我想远方的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他们都插带着茱萸,只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弟》写的是
重阳节 ,“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
是 清明节 的景象。
课堂练习
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下面诗句的画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天气又阴又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课堂练习
三、如果请你来当小导游,你想怎样向游客介绍家 乡的节日风俗?
贴春联

给压岁钱
动脑思考 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登高处? 古代习俗,重阳节人们都要登到高处避灾。
结构梳理
九 独在异乡为异客,


思念亲人
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山 遥知兄弟登高处,

想象情景
兄 弟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主题概况
本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 异乡 生 活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 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想起家乡的 兄弟 ,
辟邪祈福

放鞭炮
还可以介绍哪些? 元宵节、端午节……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节日介绍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 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 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 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 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 敬老活动。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 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 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 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 兄弟”。
整体感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年级古诗三首下册笔记

三年级古诗三首下册笔记

三年级古诗三首下册笔记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是《古诗三首》,分别是:北宋王安石的《元日》、唐代杜牧的《清明》和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三首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今天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这节课的笔记内容,我们一起看看吧!三年级古诗三首下册笔记【诗文赏析】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主题概括】诗人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改革新政治的抱负。

【诗文解析】诗的前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的热闹景象。

“爆竹声”从听觉上展现了春节热闹的场面,“春风送暖”从触觉上描写了春节时天气变暖,人们在暖暖的春风中欢乐的喝着屠苏酒,庆贺新年的情景。

诗的后两句紧承前两句的欢乐气氛,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的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展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主旨概括】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情景,展现了路上行人的心情和感受,表现了诗人由忧伤转为振奋的心境变化。

【诗文解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和路上行人的心情,“纷纷”既点明了天气特点,也形容了人的情绪。

“断魂”表明了行人心中有强烈的哀伤,与“纷纷”照应,刻画了行人衣衫被春雨打湿,心境更加凄迷纷乱的状态。

诗的后两句写向“断魂”的行人打听哪里有酒家,因为他想歇歇脚,避避雨,喝几杯小酒来消除心中的烦闷。

【诗文赏析】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想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贴题目,写异乡异士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主旨概括】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重阳佳节时,身处异乡的孤寂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文解析】诗的前两句直接写了自己独身一人远在他乡,每逢佳节便对亲人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把诗人孑然一身,身处异乡的孤寂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倍”是加倍的意思,用的巧妙,表明在佳节时比平时更加思念家长的亲人的情感,突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的心情。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认识生字
魂 魂魄
酒 洒
喝酒
异 导
异乡
向导
魄 气魄
洒水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三首古诗: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找出诗中说到的传统节日风俗。
诗词朗读
把这首诗读通顺哦!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词朗读
把这首诗读通顺哦!
古诗三首
课前准备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 腊八节
课前准备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 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文学家、改革家。
课前准备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 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 诗人、散文家。
课前准备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人,祖籍山 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 诘,号摩诘居士。




古诗导入
中华上下五千年, 传统节日久流传……
古诗背诵 小组检查背诵诗歌,全都可以背诵的小组展示。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古诗赏析
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说一说 诗歌的意思。
参考课后注释
借助工具书 加入自己的想象
诗词赏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词朗读
把这首诗读通顺哦!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再现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时人们过节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习俗。

三首诗中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元日》描写了春节有换桃符、放爆竹、喝屠苏酒除旧迎新的风俗习惯,让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

《清明》描写了清明节人们上坟祭扫时的愁苦情绪和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七言绝句,写出了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插戴茱萸的习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一人客居他乡的思乡怀亲之情。

读懂诗句是学习古诗的基础,是了解节日风俗习惯,感受节日气氛的前提。

在这一课中,“除”“屠苏”“新桃换旧符”“曈曈日”“异”“倍”等词语较为生僻,可结合注释、演变过程和象征意义进行诗句的理解;古诗言简意赅,常常存在省略内容的情况,在后两首古诗中,是谁在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谁独在异乡为异客?兄弟们遍插茱萸时又少了谁?当时他们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画或写作背景,设身处地发挥想象进行诗句理解。

二、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三、教学重点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清明》,了解古诗大意。

四、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揭题,理解诗题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课件出示“元”字的字形演变过程)生:这是“元”字。

师:“元”是什么意思呢?生: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元”是“头、初、首”的意思。

师:那么“元日”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师:是的,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课前预学单第4题的第(1)小题,你做对了吗?生:做对啦!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诗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6页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纷纷:细雨不停地下。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此句点明诗人所置身的 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魂:指心情惆怅。
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 逝去亲人,伤心欲绝, 悲思愁绪。
孤身一人
他乡、外乡;家乡以 外的地方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作为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 作外乡的客人。
每当
遇到
加倍,格外。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
想一想:为什么王维这么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一种有浓烈香气的 植物,据说可辟邪。
(1)开始的,第一。
(2)为首。
(3)主要、根本。 (4)元素。
元日:农历正 月初一,即节。
(5)构成一个整体的。
(6)货币单位。
字词积累

屠苏
hún
断魂
jiǔ
喝酒

牧童
xiōng
兄弟
bèi
加倍
我会写
旧 符 欲魂借酒 何 牧 兄 独异 佳
生字归类
左右 结构
旧 符欲 魂 借酒
上下 结构
何 牧兄 独 异佳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又要冒雨赶路, 雨湿衣衫、春寒料峭。 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 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排理比解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质教学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宴师
入声 仄声
平声
短暂急促

孤独、寂寞
声音绵长
诗人
当春节阖家团圆时,父亲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回家,你 看着那个空出的位置,会情不自禁地说“少一人”。 当中秋全家赏月时,哥哥因为疫情管控远在他乡,你
看着平日他最爱的柚子,会不由自主地说“少一人”。
节日的意义
回家
小结与思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节日的意义是什么呢?
团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 忆 山东兄弟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 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 习惯,用来御初寒、避邪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内附生字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内附生字课件)

造句:儿孙不在身边,老奶奶感到很孤独。


音序:Y
结构:上下
偏旁:廾 笔画数:6
组词:惊异 怪异 异口同声
笔顺:
造句:人们向他投去惊异的目光。
jiā

音序:J
结构:左右
偏旁:亻 笔画数:8
组词:佳节 佳话 静候佳音
笔顺:
造句:新春佳节,是亲人团聚的时候。
单元学习提示
深厚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的根。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 户,人们都忙着把旧桃符 取下,换上新桃符。
换桃符
相当于我们现 在的贴对联。
作者主要通过描写哪些活动来表现“元 日”时的喜悦场面。
通过“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 换旧符”这几种传统活动来表现新春 的喜悦和欢乐。
《元日》一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 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
读古诗,把诗句补完整。
爆竹声中___一__岁___除_____ , ____春__风______送暖入屠苏。 ___千___门__万__户______曈曈日, 总把____新__桃______换旧符。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元日》是__宋___代诗人
_王__安__石__写的诗作,描写的是 _过__春__节__时的景象。
4.找朋友。(连线) ①端午节 ②中秋节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A.菊花酒 B 月饼 C 汤圆 D 粽子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为传诵 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__亲__人___ 的思念之情。
6.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独_在__异__乡__为_异__客__,__每__逢_佳__节__倍__思_亲_, 表达__游__子__思__乡___之情,打动了多少游子的离人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元日 清
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6页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