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简介分析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一、德昂族的起源德昂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他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南方的古代部落。
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二、德昂族的语言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和怒族、拉祜族等民族有一定的语言亲缘关系。
德昂族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很少有人使用。
三、德昂族的信仰德昂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崇拜自然界的神灵和祖先。
他们相信神灵可以保佑他们的生活和农作物的丰收。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德昂族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四、德昂族的服饰德昂族的服饰非常华丽,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
男性通常会穿着长衫和长裤,女性则会穿着长裙和上衣。
他们还会佩戴各种银饰,如耳环、项链等,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五、德昂族的婚姻习俗德昂族的婚姻习俗非常特殊。
在结婚前,男方必须先到女方家中工作一段时间,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诚意。
如果女方家庭满意,双方家长会商定婚礼的日期。
婚礼当天,男方必须骑着马到女方家中接新娘,然后举行盛大的婚宴。
六、德昂族的节日德昂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水灵节、新米节等。
水灵节是德昂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
节日当天,人们会到河边洗澡,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身体健康。
新米节则是感谢大地的馈赠,人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宴会,庆祝丰收。
七、德昂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德昂族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
他们善于演奏各种乐器,如竹笛、葫芦丝等。
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上,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表达他们的喜悦和祝福。
八、德昂族的传统手工艺德昂族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如纺织、木雕、陶瓷等。
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示了德昂族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少数民族文化--德昂族
德昂族,有⼈⼝15462⼈。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梁河、龙陵、耿马等县。
与傣、景颇、傈僳、佤、汉等民族交错⽽居。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的民族之⼀,渊源于古代的“濮⼈”。
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
新中国成⽴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分散,并与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的汉、傣、景颇、佤等民族杂居。
因此,受这些民族影响,特别是受傣族的影响较深,其宗教信仰、⽣活习俗,基本与傣族相同。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浓茶,亦善于种茶,⼏乎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茶农”之称。
擅长编制⽵器和草排(⽤野⽣茅草加⼯成盖房顶材料)和收集野⽣植物。
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
德昂族有⾃⼰的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佤昂语⽀。
有三种⽅⾔,不少⼈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寨茶⾹ 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有德昂⼈的地⽅就有茶⼭,神奇的《古歌》代代相传,德昂⼈⾝上飘着茶叶的芳⾹。
这是德昂⼈传唱已久的古歌。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
尤其是成年男⼦和中⽼年妇⼥,⼏乎⼀⽇不可⽆茶,⽽且好饮浓茶。
他们喝茶时,常常将⼀⼤把茶叶放⼊⼀个⼩茶罐⾥加⽔少许煎煮,待茶呈深咖啡⾊时,将茶⽔倒在⼩茶盅⾥饮⽤。
由于这种茶⾮常浓厚,所以⼀般⼈喝了极易兴奋,夜晚会彻夜难眠。
⽽德昂⼈因经常饮⽤,却喝上了瘾,只要⼀⽇不喝,便会⼿脚酸软,四肢⽆⼒。
相反,如果在劳累之时煮⼀罐浓茶,喝上⼏⼝,便⽴马⼉神清⽓爽。
茶,在德昂⼈的⽣活中有着⾮常重要的地位。
德昂⼈讲究“茶到意到”,宾客临门,必先煨茶相待;⾛亲访友和托媒求婚时,必以茶为见⾯礼;若有喜事需邀请亲朋光临,⼀⼩包扎有红⼗字线的茶叶便成了“请柬”;如两⼈产⽣⽭盾时,有过失的⼀⽅只要送⼀包茶,就可求得对⽅的谅解。
可见,茶的作⽤是其他钱物⽆法替代的。
由于茶叶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致使茶叶的消费量很⼤,因此德昂⼈家家户户都习惯在房前屋后、村头寨边栽上⼀⽚⽚茶树。
德昂族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 不失其共同特点。德昂族妇女的裙子 较长,并且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 妇女多穿藏青或黑色的对衿短上衣, 衿边镶两直条红布,并钉上大方块银 扣四、五副。男子服装多为蓝黑色大 衿衣,大裤脚,绕包头,青年多为白 色,中老年用黑色。
经济来源
德昂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善于种茶,茶叶是德昂族重要的 经济来源。 德昂族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银匠,能用碎银铸造银手镯、银排 扣、银项圈、银烟斗等,还善于在各种银制品上雕刻花纹图案,花 纹细致、简朴。早在隋唐时期,德昂族就“披五色裟罗笼”,至今 仍为自己纺线、染色和织布,作成极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装。他 们还擅长编织竹器等生活用品。
德昂族
德昂族也称为"崩龙族",德昂族 主要居住中国与缅甸交界地区,中 国一侧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 地,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 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错 而居。
民族简介
德昂族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 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 丽、陇川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等民 族交错而居。
禁忌娱乐
• 忌手拉手赠物;忌同姓婚姻;忌产妇串门;忌唤乳名;忌宾客从 后门出入;忌用红木树盖房等。 • 德昂族在节日庆典时,除舞蹈、对歌外,还表演武术。他们的武 术含拳、棍(齐眉棍、双节棍、三节棍)、刀(双刀、单刀)、 枪(三棱矛),还分“花把”和“洞拳”两类。“花把”即表演 武术,动作有随意性,多为节日或热闹场合的表演活动项目。 “洞拳”则为格斗武术,一般不轻易外传。德昂族还喜爱打篾弹 弓和打陀螺。这几个运动项目都参加过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并 取得过好成绩。
民族概述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民族习俗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过“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节 外,还要欢度泼水节。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 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 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 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 为佛洗尘仪式。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倒入水龙中,水由龙口流出,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 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 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 年。在象脚鼓乐和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高举过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 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 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 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 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德昂族
八班 洪炜捷 12号
德昂族的地理位置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 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缅甸一侧居住在掸邦、克钦邦等地的深山中,与傣族、景颇族、佤族 等民族交往密切。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 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 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 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德昂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的主要族群之一。
德昂族人口稀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昂族的特点如下:1. 文化独特:德昂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民俗传统、音乐舞蹈、服饰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2. 物产丰富:德昂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德昂族人民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烟草等为主要经济活动,物产丰富。
3. 信仰多元:德昂族信仰多种宗教,包括原始宗教、佛教、道教等。
他们尊崇自然,崇拜神灵,对祖先怀有敬意。
4. 语言独特:德昂族拥有独特的德昂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缅甸语支。
这种语言是德昂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和沟通工具。
5. 文化交融:由于接壤缅甸和泰国,德昂族与周边地区的民族有着密切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文化的交融使德昂族的文化更加多元化。
6. 崇尚和平:德昂族历史上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他们崇尚和平,注重与邻近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
7. 传统工艺:德昂族人民擅长手工艺制作,特别是织布和银器制作。
他们的传统工艺技艺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 丰富的节日:德昂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例如开耕节、泼水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吸引着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和研究。
9. 温馨友善:德昂族人民热情友好,待人亲切。
他们乐于与外来者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接待来访者。
10. 保护意识:德昂族人民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弘扬保护生态的理念。
德昂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他们的文化独特、物产丰富,信仰多元、语言独特。
他们崇尚和平、注重文化交融,擅长传统工艺制作。
德昂族人民以温馨友善著称,并且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尊重的民族。
少数民族服饰之德昂族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 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 语。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 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加 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 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和深刻的印象。唐代史书 早已记载着德昂族的先民 -- 茫人部落以“藤篾腰 箍”为饰,这一装束,历经宋,元,明,清千余 年,一直流传到现在。
筒裙
挎包
挎包:德昂族称挎包为“喝巴”,“喝巴”通体 均用自织 ( 腰机 ) 土布缝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 不一,过去所谓“黑崩龙” “花崩龙” “红崩 龙”等他称,皆为根据各支系德昂族(原称“崩龙 族”)服饰的花色而名之。尽管如此,德昂族挎包 和服饰一样,都有一种饰物必不可少。这就是人 们称为“崩龙花”的彩色绒球。小小绒球,一到 了德昂姑娘手里,立刻活了:不同色彩 不同排列 不同位置 不同饰式,皆可怡然成趣。
德昂族传统节日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 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 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 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 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 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 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 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 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 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 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腰箍
腰箍
服装特色
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 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他们用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胸前挂满银牌和银泡, 再用许多红色小绒球作装饰。据说胸前的银饰等, 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富有。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 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 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 ,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 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 和深刻的印象。
中华各民族简介——德昂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德昂族德昂族概况历史: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
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
新中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人口:德昂族约有人口1.5万。
分布: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
经济: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德昂族风俗图腾:礼仪: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禁忌:妇女不能跨越男子所用的一切生产工具,以免不吉利;宾客登上竹楼时要脱鞋,要从正门竹梯出进竹楼,禁止横穿道和从正门进后门出,否则,认为会引起家庭纠纷或离婚。
如果小伙子来“串姑娘”,只能从后门进出;禁止在竹楼内大声喧哗、歌唱、吐痰、放屁或擅自拿主人之物,否则,认为看不起主人;客厅中的家和卧床,只有族中老人、家长之妻能坐,其他家庭成员和宾客只能坐于火塘下方,以示对家长和主人的尊重;禁止用手摸老人头部。
妇女经过男子面前时,必须撩裙弯腰走过,以示尊重男子;德昂族村民不能穿草鞋,传说草鞋只有佛爷能穿;葫芦笙只能在晚上串寨子时吹。
结婚、做供各有特定的调了,不能乱吹乱唱;关门节至开门前的三个月内,严禁杀生;筷子、甑子等物不能用刀削,否同,认为会把粮食丢掉,以后没吃的;严禁用脚踩火塘,在野外烧饭时两脚不能踩在木柴上,否则,认为将不吉利。
婚俗: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
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
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
德昂族,彝族
彝族
•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 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 族之一,有诺苏、纳 苏、罗武、米撒泼、 撒尼、阿西等不同自 称。主要分布在云南 、四川、贵州三省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 北部。彝族历史悠久 ,文化丰富多彩,古 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 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 ,在常年的发展中形 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 装文化,经济也得到 了发展。
婚俗
•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 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 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 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 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 。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 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 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 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 ,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 地欢歌笑语。
食俗
•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 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为主食。均以蒸焖 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 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 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 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 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 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 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 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 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 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 ,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 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 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 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 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 米酒。
节庆
•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 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 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 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 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 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 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 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 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 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 ,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 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 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 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 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 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 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 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 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 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 道歉。
《德昂族的文化习俗》word版
德昂族的文化习俗1、概况。
德昂族,现有人口接近2万,又名“崩龙族”。
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与傣、景颇、傈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
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本民族的文字流传不广,通用傣语文、汉语文。
2、历史。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
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
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德昂族的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召、大理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
过去在居住地区受到其他民族的歧视,被看作是低下民族,解放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和其他民族一样有了平等的地位。
3、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
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
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
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4、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比较流行的有泼水节、烧白柴等节日。
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相似而又不同,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
更重要的是都要敬佛。
5、婚俗。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
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女子在选择对象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本民族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婚姻,只要对方愿意,贫富人家皆可联姻。
订婚仪式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
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
婚礼通常进行3天。
6、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
德昂族的简单介绍
德昂族的简单介绍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北部。
德昂族人口约为6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德昂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与缅甸的克伦族和阿昌族有一定的语言联系。
德昂族的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依靠口头传统来传承民族文化和历史。
德昂族的居住地多为山区,他们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德昂族人民主要种植稻谷、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也养殖牛、羊、猪等家畜。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德昂族的生活条件相对较为艰苦。
德昂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他们崇尚自然,尊敬神灵,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信仰和宗教习俗。
传统节日是德昂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舞蹈、歌唱、祭祀等。
德昂族的服饰也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性通常穿着黑色的长袍和白色的头巾,女性则穿着彩色的上衣和裙子,头戴银饰。
德昂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展示了他们的独特审美观。
德昂族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其民俗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他们以原始的乐器如竹笛、芦笙等为伴奏,表演各式各样的舞蹈,如鹰舞、蛇舞等。
这些舞蹈富有激情和力量感,展示了德昂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多,德昂族的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修建了更多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德昂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德昂族的艺术和手工艺品也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了一种特色的文化产品。
总的来说,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民俗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尊敬神灵。
德昂族的文化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保护,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做出了贡献。
民族风情:德昂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概述:中国境内的德昂族⼈⼝约1万多⼈。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治州及保⼭市,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及思茅地区。
与佤族、布朗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是滇西南及中缅交界地区最古⽼的居民。
分布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治州及其与缅甸交界的地区;德昂族有⾃⼰的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佤德语⽀。
中国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字,⼤多使⽤汉⽂,部分⼈懂得傣⽂。
历史:我国史书多认为德昂与佤、布朗等民族是汉晋时期云南濮⼈的后裔,唐宋时期被称为扑⼦,茫⼈,元明时期被称为⾦齿,蒲⼈。
⾃清代起,史籍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书称他们为“崩龙”,当地汉族⼜根据他们妇⼥服饰的特点,分别把“别列”⽀系称为“红崩龙”,“汝买”⽀系称为“⿊崩龙”,“汝波”⽀系称为“花崩龙”。
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并报国务院批准,⾃⼀九⼋五年九⽉⼆⼗⼀⽇起正式称为”德昂族”。
说起濮⼈,在古代他们多住居云南的西南部地区,即史书所说的古“哀牢国”旧地,是个“东西三千⾥,南北四千六百⾥”的⼴阔区域,包括现在的⼤理,保⼭、德宏、临沦,西双版纳等地、州。
濮⼈在古代是个⼈⼝众多的族群之⼀,也是较早开发云南西南部的古⽼民族之⼀,因此⼀些江河,物产的名称上都留下濮⼈的烙印,现在的元江,古称“濮⽔”;永昌郡内的⼤龙⽵则称为“濮⽵”,曾是古代濮⼈朝觐中原皇帝的贡品。
从⽂献记载及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中,都反映了德昂先民濮⼈是永昌郡内的古⽼民族。
他们充分利⽤这⾥”⼟地沃腴,宜五⾕蚕桑”的优裕条件,种植⽔稻和纺织⽊棉布,远在汉晋时期他们的社会经济就有了发展。
中原封建统治阶级,⼀⽅⾯积极发挥濮⼈的先进⽣产技术的作⽤,⼀⽅⾯⼤量收敛濮⼈的财富,使濮⼈困苦不堪,不断起来反抗。
永昌郡内的濮⼈虽多,住地较辽阔,但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地处交通沿线或⾃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则较快,⽂化也较⾼;有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纺织业不发达,缺少⾐着,古代史学家把这部分濮⼈称为“*濮”。
民风民俗 --德昂族
• 德昂族有嗜好草烟和嚼槟榔的习惯。竹楼 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德宏等 地是一家一院,主房楼上住人、煮食、贮 藏粮食等,楼下关牲口,附房用作堆放柴 草和安装舂米用的脚碓。镇康地区若干小 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内中间有宽敞的走 道,两旁为各小家庭住宅,间壁而居,各 有火塘,所以竹楼较大,有的占地近四百 平方米。现在部分德昂族的住宅与附近汉 族的平房一样,多家同住的大竹楼也已为 各家各户的小竹楼所代替。 德昂族实行一 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与外族联姻。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 过去,群众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多数村寨都有自 己的佛寺和佛爷以及小和尚(入寺为僧的儿童)。 佛爷都识傣文,诵傣文经书。他们的生活,除宗 教节日群众布施外,平日由全寨人家轮流供食。 各地德昂族信奉不同的教派,有的可以喂猪养鸡 或杀牲,有的则严禁杀牲,甚至野兽严重危害庄 稼也不许打猎;每逢宗教节日和忌日都不从事生 产。德昂族除信佛外,也信原始宗教的鬼神。 • 德昂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 烧白柴等,大多带有宗教色彩。
节日、祭祀、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 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 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 吃、闻声不吃的习惯。直至1950年后,这些情况才有 所改变。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 泼水、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在开 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 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 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 房(即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寨开祭,要由本 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 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
德昂族的资料
德昂族的资料德昂族,又称“利阿翁”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缅甸和泰国边境地区。
德昂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
语言和文字德昂族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德昂语属于藏缅语系。
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德昂族人主要使用汉语和傣语与外界进行交流。
德昂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体系,他们通常使用汉字或傣文进行书写。
历史和起源德昂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他们是云南地区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德昂族的起源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传说中,德昂族是从西藏迁徙而来的。
在德昂族的族谱中,有许多与西藏地区有关的人物和地名。
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德昂族信仰上属于原始宗教,他们崇拜自然和祖先,同时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德昂族人有着丰富多样的节日和仪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傩戏和摆酒等传统活动。
在傩戏节期间,德昂族人会穿着特殊的服饰,进行舞蹈、歌唱等表演,以表达对祖先和自然神灵的敬意。
德昂族的饮食主要以米、玉米和豆类为主,其中以酸辣味和糯米饭最为有名。
他们擅长制作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如酸菜、腊肉和糕点等。
德昂族人饮食讲究传统,通常会在特定的时间和节日享用特色菜肴,如在傩戏节会有丰盛的宴席。
服饰和建筑德昂族的传统服饰与傣族比较相似,男性通常穿着大褂、长裤和头巾,而女性则穿着带有花纹的长裙和上衣。
德昂族的传统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采用特殊的建筑技术,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
他们的房屋分为“长屋”和“靠近房”两种类型,长屋通常可供多户人家居住,靠近房则是家庭住宅。
教育和文化传承德昂族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许多德昂族人居住在偏远的山区,教育资源有限。
不过,在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德昂族的教育支持和扶持,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
德昂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包括音乐、舞蹈、文学和手工艺等方面。
他们以口头传统和节庆活动来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情感和生活状态。
德昂族简单介绍
德昂族简单介绍
德昂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昂族人口约为20万人,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德昂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与缅甸的克伦族语言相似。
他们通常使用汉语、傣语和景颇语作为交流工具。
德昂族的文字原本是没有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央民族大学的学者们为德昂族创制了一种文字,称为“德昂文”。
德昂族人民主要信仰佛教,同时也融合了许多当地的传统信仰和巫术。
他们崇拜自然,尤其是山神和河神。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德昂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庐山会盟”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德昂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计,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作物。
他们还擅长织布、制陶等手工艺,以及制作竹编和木雕工艺品。
德昂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以色彩丰富多样而闻名,女性常穿着华丽的彩色长裙,男性则常穿着蓝色的上衣和宽松的长裤。
德昂族人民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团结和和谐,婚姻多以父母之间的商议为基础,婚礼上常有独特的仪式和习俗。
德昂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唱歌、跳舞和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如泼水节、火把节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德昂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但他们仍然面临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以及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发展德昂族文化,云南省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民族学校、举办文化节等。
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独特的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
通过保护和传承德昂族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这个民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德昂族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15462人。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今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
与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
“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
“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历史时期没有文字应用。
(注释:过去,一些德昂族知识分子曾用傣文拼写德昂语言,用以记载本民族的历史、习惯法等,但应用不广泛。
据笔者了解,目前,云南省民族学会德昂族研究会在大量社会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正在推广和应用德昂文字。
)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
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为进一步传承应用德昂族文字,弘扬德昂族文化,经云南省民族学会德昂族研究会研究决定,2日,德昂族文字推广与应用一期培训班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委党校正式开班。
德宏州政协副主席杨庆华,云南省德昂族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德宏州文化局局长杨忠德,德宏州民宗局副局长快永生,云南省德昂族研究会常委副会长、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五青等出席了开班典礼。
本期培训班主要针对热爱德昂族事业发展和语言文字推广应用的广大德昂族研究会会员、干部职工和学生。
为方便参加培训人员的时间安排,培训班共招收两个班,白班与夜班。
以德昂文的声母和韵母、常用语和词汇、名词解释为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培训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即学员有课本、有作业;教师有教材、有教案;班级有班风、班纪;结束有总结、考评。
3日,记者来到夜班的培训现场,教室满座,空无虚席,不仅有60多岁的长者,并且七八岁的小学生也参与其中。
看得出大家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学。
云南省民族学会德昂族研究会自1998年成立以来,多年来,研究会一直在对德昂族文字的推广应用问题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今年2月26日的德昂族研究会三届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推广和应用德昂文字的决议。
德昂族民族旅游策划
秘境之旅
主题:
民族简介:
德昂族,又名崩龙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名族之一。德昂族 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 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其先民与瑞的佤、布朗等同为“百濮” 中的一支。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 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 梁河、龙陵、耿马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僳僳族、佤族、 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 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 “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 “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德昂族有自己的 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 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 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德昂族的服饰具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德昂族的节日纵多、民族特色明显。德昂 族是个跨界民族,饮食多样,习俗丰富化。
德昂族服饰
他们用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胸前挂满银牌和银银饰等,是 为了显示她们的富有。
游 览
游览就是参观德昂族的 历史遗迹,了解德昂族 古老的历史文化,同时, 参观德昂族独特的建筑、 服饰,了解生活习惯,
德昂族名胜古迹
女王宫遗址
现今陇川县治东约五千米,其 地巴达山从邦瓦后山分支缓缓 而降,山峰依次低矮,最后一 个圆形山坡,地势开阔,站立 其上可尽览陇川坝的景色,这 里便是德昂女王建立宫室的地 方。从残砖断瓦和石碑等残迹 可以推断出这里曾是座富丽堂 皇的明代建筑。
风俗文化条件分析: (1)独有的民族特色,优越的地理环境,让 我们体验独具特色的竹楼。 (2)悠久的茶历史,感受茶的万能意义。可 以创建茶庄园,亲身经历采摘过程。 (3)小乘佛教的影响,传统风俗的延续,参 拜寺院,我们可以利用佛教文化组织“佛教文 化节”,“开光盛典”等活动。 (4)采用民族服饰特色,建立小型拍照场地, 拍照留念。 (5)尊重其民族特色,尤其是禁忌处,游客 在进行游玩前必须了解并铭记。 (6)与傣族相似的泼水节,但其内涵不一, 既是新年的典礼又是那女自由恋爱的好时机。
德昂族
德昂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南部,其中70%的人口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梁河、盈江、瑞丽、陇川等县;保山地区的保山市,临沧地区的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永德县。
思茅地区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也有少量分布。
潞西市的三台山和镇康县的军赛两地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他则与景颇、汉、傈僳、佤等民族分寨而居,其中有少数村寨间杂在坝区傣族村落之间。
德昂族有文身习俗,一般在手背、大腿和胸部刺以虎、鹿、乌、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经咒。
德昂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德昂族自己用傣文记载的经书,而大部分是口头流传保存下来的。
这些民间文学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有神话、传说、史诗、故事,也有诗歌、寓言、笑话、谚语。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德昂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创造才能,表现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是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一宗宝贵的文学遗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个德昂族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支系,有“红德昂”、“花德昂”和“黑德昂”3种。
“红德昂”和“花德昂”妇女剃光头,包头两端后垂,戴大耳坠,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二道红布条,下摆边沿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以大方块银牌作纽扣,“红德昂”妇女的裙子上有显著的红色线条。
“花德昂”妇女的裙子织有红、黑、蓝颜色的匀称宽线条。
“黑德昂”妇女的裙子以黑线为主,中间有红、白细线条。
此外,“黑德昂”妇女婚后蓄发。
裹黑布包头。
德昂族妇女在服饰上,除佩戴银制品外,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套在妇女腰上的“藤蔑腰箍”。
一个妇女身上所套腰箍的数量即是这个妇女婚前被小伙子所追的数量。
德昂族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
德昂族喜好的乐器一般是象脚鼓、铓、钹、磬、葫芦笙、萧、小三弦、口弦等,多在唱歌和“串姑娘”时使用。
德昂族有在重大节日中跳舞的风俗,较有代表性的是象脚鼓舞,由敲着象脚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带头,其余的男女跟在后面绕圈而跳,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在外、女子在内,由一个戴着直径3市尺草帽的男子,带头击象脚鼓,其他男子则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的花纹、兜圈而舞的。
德昂族
德昂族篇绪论德Fra bibliotek族德昂族反抗土司 及帝国主义 的斗争
不同历史时期 的德昂族社会 概况
绪论
一、关于德昂族起源的传说 • 每个民族都有关于其起源及早期历史的神话传说, 德昂族也不例外。 • 关于德昂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葫芦 起源说、岩洞起源说、茶树起源说,这些神话传说 分别论及了德昂族起源于葫芦、岩洞、茶树,与其 他民族有关起源的神话传说有相似之处,从中可看 到德昂族先民与其他民族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多元一 体的关系。这些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 时期德昂族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特别是他们从 氏族到民族的衍化过程,以及从血缘婚到对偶婚, 再到一夫一妻制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体现了德昂 族对其祖先的一种追忆。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 秦汉时期,德昂族先民从蹼人中逐渐分化出来, 在西汉时被称为苞满,在东汉时被称为闽蹼,但 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一民族。三国至南北朝时 期,德昂族先民始终处于“大姓”、“夷帅”的 统治之下,曾一度脱离于封建中央政权之外,闭 关自守。这种闭关自守的状态加剧了该地区的民 族同化,一部分自秦汉以来先后进入该地区的汉 族人口逐步融入了德昂族先民之中。 • 秦汉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 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 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 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 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 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 均要有 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 椒水吃,别具风味。
食俗
•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 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为主食。均以蒸焖 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 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 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 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 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 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 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 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 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 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 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 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 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 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 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 酒。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瑞丽市、德宏州梁河县等地。
德昂族的衣食住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反映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
在德昂族的日常生活中,衣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德昂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由文身、长袍和头饰组成。
男性通常身穿长袍和宽腰带,头戴圆形帽子,女性则穿着颜色鲜艳的长袍和垫肩。
德昂族的服饰以红色、黄色和绿色为主,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古朴而不失华丽。
在德昂族的饮食方面,主食以米饭、玉米和山米为主,辅以猪肉、牛肉和鸡鸭等肉类。
德昂族的饮食以汤类为主,喜欢吃酸辣味和辣味的菜肴,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如米腐、梯坎和竹笋等。
德昂族还有一种特别的食物叫做"土碗",是用稻谷制成的一种粗制品,常用来拌饭和做主食。
德昂族的住房主要是木结构的楼房,屋顶覆盖着草席或瓦片,房屋周围有围栏,房内摆放着炉灶、锅碗瓢盆等家具。
德昂族的房屋设计简单又实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活习惯。
德昂族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徒步和骑马,他们通常都会选择徒步穿行在山区的小路上,或是骑马前往各地。
德昂族的交通方式受限于地形和气候,所以多使用传统的交通工具。
德昂族的衣食住行反映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展现了他们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德昂族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不会改变。
【此文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所影响,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要介绍。
衣着方面,德昂族的传统服饰清新简约,色彩鲜艳。
男性通常穿着长衫和裤子,头戴斗笠;女性则穿着长袍和长裙,头戴手工编织的发饰。
德昂族的服饰主要以手工织造和刺绣为主,代表了当地特有的传统工艺和文化传统。
在饮食方面,德昂族以水稻、玉米、蔬菜和猪肉为主食。
德昂族历史 德昂族民族简介
德昂族历史德昂族民族简介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
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缅甸一侧居住在掸邦、克钦邦等地的深山中,与傣族(掸族)、景颇族(克钦族)、佤族等民族交往密切。
历史上,德昂族曾被称为“扑子”、“茫人”、“蒲人”等称呼,自清代起,史籍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书根据傣族对他们的称呼并记载为“崩龙”,当地汉族又根据他们妇女服饰的特点,分别把“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汝买”支系称为“黑崩龙”,“汝波”支系称为“花崩龙”。
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并报国务院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
德昂族有汝旺、汝果、汝峨、汝进、汝本、汝波、汝别牙、汝买阿、汝昂、汝腊、汝王、汝科、汝别列、干得别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多种支系。
而中国德宏的德昂族则自称“德昂”,临沧的德昂族自称“尼昂”或“纳昂”。
“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
“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中国境内约有1.6万(1990年)德昂族;缅甸境内有30万左右的德昂族,并拥有3000千人左右的武装部队“德昂民族解放军”。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
老一辈的德昂族都通晓傣语,年轻人一辈都会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 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 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 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德昂族民族习俗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过“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节 外,还要欢度泼水节。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 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 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 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 为佛洗尘仪式。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倒入水龙中,水由龙口流出,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 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 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 年。在象脚鼓乐和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高举过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 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 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 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 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德昂族的民族建筑
别有情趣的冠盖式住房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居干栏式竹楼。 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 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而成。
德昂族的民族宗教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处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与傣 族佛塔略有不同。也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的传统。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 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 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 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
八班 洪炜捷 12号
德昂族的地理位置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 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缅甸一侧居住在掸邦、克钦邦等地的深山中,与傣族、景颇族、佤族 等民族交往密切。
德昂族的民族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 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 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 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纽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 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由于各支系服饰 的差异,过去曾有“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之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