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问题”
中华儒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中华儒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一、20世纪以来中华儒学面临的挑战第一个问题,是讲挑战,就是要看这个百年的儒学,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一个背景,什么样的一个文化环境,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冲突,在这下面来成长、来发展的。
20世纪的中华儒学的发展,它是经历了四次的挑战和面对了四次的挑战。
(一)清末到民初政教改革对儒学的挑战第一次就是清末到民初的这个政教的改革。
因为知道这个1901年,这个清政府发布了《兴学诏书》,就是倡导全国建立新的学堂。
这个在当时来讲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举措。
那么在这样一个倡导下,老的儒学就慢慢衰微了,这里讲的老的儒学,就是儒学第一个意思就是当时的一种学校,就是以培养儒生,进入科举体制的这种儒学学校就式微了,就是全国开始大办这种新型的学堂,所以这个举措它就是对科举制度的一个很明确的一个挑战。
那么到了1905年,这个更重要的就是清朝政府决定结束科举制度。
因为知道这个科举制度对于儒家的这个生存来讲,是带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可以说在前现代的这个中华社会,儒家思想和文化,它能够得以生存有三个重要的基础。
那么第一个基础就是国家、王朝宣布它为意识形态,那么正式颁定儒家的经典是国家的经典,那么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王朝的统治的这种推行。
第二就是教育制度,主要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规定了儒家经典,是作为文官这个考试制度的主要的科目。
那么当然还有第三个,就是整个在几千年来,中华社会流行的这种家族的这种乡治的这种制度。
那看晚清的战略改革从科举制度上,对这个儒家的这个生存可以说造成了一个重大的影响。
那么在这个1905年以后,虽然这个科举制度结束了,但是清政府仍然决定就是在所有的学校保留经学,保留经学的课程。
那么要求学校要继续在这个孔诞日,要能够祀孔,就是祭祀孔子。
那么这点到了辛亥革命以后也改变了。
辛亥革命以后,在这个蔡元培这个主掌教育部以后,就决定要废祀孔、删经学。
那这样这个尊孔读经一般讲的,那么到了辛亥革命以后,也遭遇到了挫折。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
今天,儒道佛依然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只不过,对不同社会领域和阶层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性质有所不同而已。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程度不同,对这种影响的自觉程度及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这都是自然的、正常的情况。
不过,如果对儒道佛的认识和评价出现太大的差异,乃至截然的对立,则多少有点不正常了。
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确实存在着。
这意味着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一种起码的共识。
这种现象值得深入反思。
同时也表明,从不同角度对儒道佛加以探讨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通过这种探讨,或许可以而形成某种基本的共识。
基于此,本文尝试阐述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权作抛砖引玉而已。
(一)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探讨儒道佛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儒学或儒教的性质问题,究竟是人文学说还是一种宗教学说?由此涉及第二个问题,即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土生土长的道教之外,是否还存在另外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国教?学界提出“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这三个名词,旨在说明这两个问题。
按学界以往的主流看法,儒学不是宗教,中国历史上不存在所谓“国教”的现象。
但目前学界看法有了变化,他们分别用不同名称来说明中国历史上土生土长的国教的存在,或用“儒教”[①],或用“天祖教”[②],或用“传统宗法性宗教”(或宗法性传统宗教)[③]。
其中,儒教问题是近期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学界大致存在如下几种观点:1、儒学就是儒教,儒教就是宗教;2、儒学不是儒教,但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一种宗教性质的儒教;3、历史上所谓“儒教”,指的是教化之义,而不是宗教含义。
因此,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人文学说;4、儒学虽然是一种人文学说,但具有深刻的宗教性;5、儒学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
对于学界存在的这些争议,张岱年先生总结得好,他说:“对于宗教,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关于儒家是学还是教问题
关于儒家是儒学还是儒教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出来普遍接受的“儒家”之外,还有“儒家”、“儒学”、孔学”、“孔教”一般来说孔学孔教的外延要相对灵活一些,它可以专指孔子的学或教,也可以同时包括历代学者对孔子之学的继承和发挥。
而儒学或儒家的外延相对稳定一些,它是指儒家的学术或儒家这种宗教。
从历史看,是先有儒而后有孔,先有礼乐文化而后有儒家学派。
儒在古代史一种普遍的职业,孔子是儒的一份子。
但孔子对儒在礼乐文化的性质有重大的改造和发展,使儒成为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一个学派的专有名称。
至于儒是学还是教,历来有争论,此种争论是由世界上存在几种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
在周代,儒是大宰系民的“九两”之一,在《周礼天官》中“以九两系邦国之民”。
其中九两是指:“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有,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
”儒之职业乃是大宰用以“系邦国之民”的“九两”之一。
儒又是地官司徒属下的保氏,孔子是最早由“教师”变成“教祖”的人。
春秋末年,王室衰微,官学失守,学在四夷,社会上兴起私学之风,孔子就开这风气之儒。
孔子本是帝王之后,是商代天子帝乙的后代。
后来家道中衰,到春秋末年,已是地地道道的没落贵族,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士。
他实际上就是古代文化最大的继承者。
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办私学是很自然的。
古文教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说:“儒者,柔也,术士之称”。
可见儒基本的意思是柔。
柔有柔和,柔顺之意。
胡适认为殷商宗教礼仪的职业主持者是最早的儒。
俞樾认为:古谓术士为儒,凡有一术士可称,皆名儒在。
综上所述,儒是一种术士,他们性格温和,聪明机敏,态度谦和,动作迟缓,温文有礼,以新服人,即做祭祀,又搞教育,是上古社会比较特殊的社会人员。
孔子之教使得儒的性质发生变化,孔子由旧儒发展到。
孔子要求儒者具有君子人格,他自己以君子自任。
儒学的困境知识点总结
儒学的困境知识点总结一、儒学的困境1. 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的冲突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孝道、仁爱、礼仪等,但是这些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存在冲突。
现代社会更加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这与儒家传统观念相冲突,导致儒学在现代社会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
2. 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传统上,儒学一直被视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象征,知识分子受到尊敬和崇拜。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各种新兴知识的涌现,儒学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式微,知识分子的地位也逐渐受到挑战。
3. 教育体制的改革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儒学教育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断涌现,儒学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不断下降。
4. 儒学的国际传播儒学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哲学思想,其传播受到了许多限制,难以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和认同,导致儒学的国际传播受到限制。
二、可能的解决方案1. 重塑儒学的理论框架儒学需要与时俱进,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需要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重塑,将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形成更加具有现代性的儒学理论框架,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推进儒学的学科建设在教育领域,应该推进儒学的学科建设,改革传统的儒学教育模式,将儒学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培养,让儒学能够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
3. 弘扬儒学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应该加强对外交流,积极推动儒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让儒学走出国门,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影响力。
通过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拓展儒学的国际影响力。
4. 重视儒学研究和传承应该加大对儒学研究和传承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培养优秀的儒学研究人才,推动儒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让儒学在当代社会更加具有影响力和传承价值。
总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文化遗产,不应被淡忘和遗弃,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进行改革和发展,让儒学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儒教宗教性问题文献综述
儒教宗教性的后现代探索内容摘要:儒教是教非教问题,关系到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及儒学自身发展特质的认识与理解,从长远老看,更加关乎对儒学现代价值和未来趋势的评价和认知。
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是人文主义和价值多元主义。
因此本文将从后现代视角出发,对儒教的宗教性及儒学的发展提出思考,力图为儒学的重构和革新提供裨益。
关键词:儒教宗教性后现代一、文献综述1978年十一届三种全会以后,知识分子的解放,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空白和断裂,导致一大批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儒家发展问题。
针对儒教是否是宗教的问题,不同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总的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儒教是宗教;第二种观点认为儒教不是宗教;第三种观点则在前两种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中和,认为儒教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但却具有宗教的属性和特征。
(一)儒教是宗教持这种主张的学者,在儒教宗教性问题上坚持儒教宗教说,他们从儒教的起源、儒教的本质属性及儒教与鬼神、上天的关系来说明儒教即宗教。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任继愈、李申等。
他们因主张儒教是宗教而被后来学者称之为“儒教宗教论派”①。
相关研究主要有《论儒教的形成》(任继愈,1980)《儒教的再评价》(任继愈,1982)《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合一,文化:中国与世界》(何光沪,1988)《儒教:中国历代王朝的国家宗教,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谢谦,1996)《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李申,1995)《简论儒教是宗教》(李申,2005)任继愈认为,作为一种统治和麻痹社会民众思想的有效手段,对儒学进行宗教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历代统治者发起儒学的造神活动:把孔子偶像化,把儒家经典神圣化,又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搞成神学。
”②这种被神化的儒家就是儒教。
而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本就继承了殷周天命神学和祖宗崇拜等思想。
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的确立,标志着儒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儒教。
它“把封建宗法制度与神秘的宗教世界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儒家终极问题的解决方案
儒家终极问题的解决方案儒家面临的困境儒家自春秋战国时期诞生起,一直就是实用主义至上,讲究“克己复礼”克制住自己的僭越行为,回归到“周礼”的规则之下。
但是儒家在唐宋的时候面临一个天大的问题,儒家没有对终极问题的解释和论述。
唐朝时期佛教盛行,它带着戒律和轮回、涅槃之说席卷中原知识分子,人们纷纷拜服。
当时就有很多儒学家开始探讨儒家的终极真理,但是都没有结果。
到了北宋时期,这个问题更加严峻,直接面临的是“正统之争”和“文化之争”,如果在这次争斗中败下阵来,中原文化可能会彻底消失,被“佛教文化”、“契丹文化”“金文化”“蒙古文化”所取代,当然,当时的人不可能看这么久远,他们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只能做好当下的事情,如何复兴“儒学”。
终极问题如何解决?唐宋时期很多知识份子非常迷恋佛学,觉得佛教里面无论是宇宙起源还是人与自然,无所不包括,也有完整的因果逻辑系统存在。
就拿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一头钻到佛学里面去学习,可惜的是,学着学着很多原本坚定的儒家信徒,纷纷投靠到了佛教阵营。
幸运的是,当时有一个大大的天才横空出世——周敦颐。
就是写《爱莲说》那个周敦颐,他反其道而行之,当大家都在“佛教”系统里面寻找“儒家”的终极真理时,他默默的翻开了《周易》,最终创立了《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的意义《太极图说》是中国儒学解决终极问题的里程碑式学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
他打破了儒学只有“世俗礼仪”和“圣人教诲”的一贯学术风格,加入了终极真理作为学术依托,如果你违反了就是与终极真理在较劲儿。
周敦颐一生在政治上的成就不高,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易经》。
他带着问题出发,偶然有一天他看到《易经》里的一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句话其实说得很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但是周老先生觉得,这或许就是中国老古人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解释。
于是他在《太极图说》中解释一番:“无极而太极。
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1.孟子的仁政对孔子的仁学有哪些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
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
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谈谈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坚持正道,注重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处事方法。
从实际出发,各方面统筹兼顾,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良好协调,平衡中寻求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中庸之德:中庸是一种以礼的约束为前提,不走极端,以和为追求目标的道德境界。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表现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3)理性与情感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是什么?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是什么?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是中国帝制时代的官方哲学影响深远。
从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学,以“仁”和“礼”为核心,重视民本思想。
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说等,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儒学独尊”,再到宋明时期,融合佛教道教等,形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儒学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其一,过度强调道德的作用,相信“人人能成为圣人”。
儒家文化中,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宋明理学,都强调道德的作用,而程朱理学更是把儒学的“三纲五常”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儒家的纲常伦理即是现实社会的天理,这有其合理的方面,如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法律与道德都是现实社会的规范,而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道德是非强制性的规范。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过度强调道德而忽视规则的社会,必然是虚伪的社会。
以“道德至上”,不利于法律建设,更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其二,缺乏民主精神,抑制个性,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儒家文化中虽然重视民本思想,如反对苛政,主张“民贵君轻”(孟子),“民水君舟”(荀子),但是,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缺乏民主精神,形成家长专制,抑制个性,特别是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与人的自然欲求对立起来,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和合理诉求。
……其三,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以血缘为基本纽带,“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当然,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我们对此,应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并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
……。
儒家哲学的缺陷
儒家哲学的缺陷儒家哲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他失去了交流完善自身的学术环境,并且长期占据主流的意识形态地位。
虽然经后辈发展理论,但没有跳出固有理论体.系的局限。
这就使得儒家哲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含不好的影响。
1、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本位观念盛行。
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这个理念本身没错,但是发展成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发展成读书人整天孜孜以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为官为上的观念,就不对了。
孔子曾经嘲笑想学习农业的樊迟,告诉他,种田仍然免不了饿肚子,要是学习,做了官,就有俸禄了。
孟子强调社.会分工,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一种很科学很理性的社.会分工学说,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这种社.会分工的思想,却发展出了严密的官僚等级制.度,官大一级压死人,县官不如现管等观念,造成了中.国社.会事事都讲级别的现象。
从对人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
为了让人有面子,副科长就叫科长,副处.长就叫处.长,这不是客气而是官本位观念的明显体现。
2、过分强调家长制,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没有决策的科学化最后造成制.度上的腐.败。
中.国社.会本质上是宗法.制社.会,宗法.制社.会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家长最大。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孔子提倡三纲,孟子提倡五常,这实质上是把家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宗族,最大的是家长,在国.家,最大的是国君。
最后造成封.建独.裁,没有民.主。
3、儒家思想过分强调道.德修养,在社.会治理上强调德治为主法.治为辅,这实际上造成了德治无德,法.治无法。
儒家思想是最强调道.德修养的学派。
冯友兰先生说,儒家的最大任务就是修德成.人,成就高尚的道.德,这本身并没有坏处,但是过分强调德治而忽略法.治,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在制.度层面的缺失。
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孟子说要内圣外王,子自我反省。
这种道.德理念固然可以培养出正人君子,固然可以培养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但是在整个社.会层面,由于过分强调自律,过分强调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律没有生存的土壤。
儒教的不足与失误
儒教的不足与失误儒教的不足与失误恩斯特·费伯博士《孔子思想体系类编》一书的最后,有一节名为"儒教的不足与失误",它指出,儒教中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彩论述,在基督教的《启示录》中也得到回应。
下面的二十四条即是引自其中,我们偶尔加上了几句评论。
1."儒教自认与现存的神没有关系。
"2."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没有区别,无论从生理的角度,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都没有对人进行明确的界定。
"在人的灵魂方面缺少明确的说法,这很令学习儒家学说的外国学生迷惑不解。
对于广大的普通百姓来说,这种教诲的最终结果是使他们除了在肉体的生命力方面之外,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人的灵魂。
人死之后,传统的说法是,他的"灵魂"升天,"肉体"化为泥土。
但时常还出现一种更简单的理论,认为"灵魂"或生命的气息消融在空气中,肉体化为尘埃,这一观念与真正的儒教的唯物主义不可知论完全一致。
问中国人,他有三个灵魂,一个灵魂,还是没有灵魂?几乎难以引起他的兴趣。
对他来说,这种问题就像问他,人体的哪块肌肉带动了咀嚼一样。
只要咀嚼舒服,他才不管是哪块肌肉呢。
同样,只要他有好胃口,还可以养家糊口,他也不去管什么"灵魂",除非它与米价有关。
3."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像一个圣徒,其他人却是普通人。
"4."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却不能解释每个人都没有成为圣人的事实。
"5."儒教对罪恶的态度坚决而认真,但除了道德上的惩戒外,没提任何惩罚措施。
"6."对罪孽和邪恶缺少深刻的认识。
"7."因此,儒教发现无法解释死亡。
"8."儒教中不存在一个中介,使人的原初本性与自身的理想重归和谐。
"9."祈祷及其道德力量与儒教无缘。
儒家思想不好的方面
儒家思想不好的方面一1、对个人的影响首先就是让人们过于死板教条,也就是过于模式化。
古代很多的朝代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都会陷入到一定的危机之中,如果遇到年轻有为的皇帝,或者是有责任心的大臣都会想要变法改革,以便让王朝中兴。
这在现代看来自然是好事,但在古代往往会有一大批朝臣站出来反对,而这些反对之人中大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大儒,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这就是儒家思想带给个人的巨大影响,只会按部就班的延续眼前的利益,不会放眼未来应对危机,在家庭上亦是如此。
其次一个影响就是人们的道德和法律很不容易分清,儒家思想很大的一部分都在强调德道修养问题,因此古代大多数时候对人们的约束都是道德大于法律,如果是太平盛世还好,稍微社会动荡一下就会演变成德治无德,法治无法的混乱局面。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希望能够成就一个人的修德之路,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过于强调就让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让人们忘记了法制,这就慢慢造成了一种社会制度层面的缺失,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准则往往会出现偏离,最终导致公众缺乏必要的法治思维。
2、对国家的影响说到对国家的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限制了国家的发展,使一个国家始终裹足不前,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距离现在久远,却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巅峰,归根结底是当时的社会不完全依赖于一种学说、一种制度,而是大家相互竞争的关系。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都会想办法去钻研自家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断进步,儒家独大之后,尤其是经过统治阶层处理后,就变成了一种管理束缚民众的工具。
随着儒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原本官场上百家皆存的现象也被改变,从民族思想的发展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没有好处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近现代,这种弊端显现的更加明显。
二有以下三个缺点:1、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将人分成三六九等;2、古板的政治理念: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3、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人的言行举止,制度不甚合理。
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儒教问题
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儒教问题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 1564 次更新时间:2007-12-30 15:04:14进入专题:哲学文化建设● 彭永捷摘要:儒教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迫切问题。
儒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观察和理解儒家文化的视角。
从儒教出发,我们可以重新理解儒家文化的性质、孔子作为圣人的意义、圣诞的内涵以及所谓儒家文化现代化的问题。
儒教问题是当前儒家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当然,称其为“热点”问题,是局限在儒家文化研究界而言的。
讨论儒教问题,至少有两种切入的方式。
一种是历史性的考察,追问儒教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是不是宗教,以及是一种怎样的宗教或怎样的文化体系。
另一种是现实性的构想,追问的是儒家文化,是否应当以儒教的方式进入当代文化,以及作为当代文化内容的儒教,究竟应当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这两种追问的学术进路虽然不同,但学术探讨的背后关注点,都指归于当代文化建设,亦即试图明确,在当代文化建设中,曾作为中国文化主干或主流的儒家文化,究竟应当处于何种地位,扮演何种角色。
当儒教这个本来可以从容清谈的学术话题和当代文化建设牵涉在一起时,不容丝毫乐观的当代文化现状,当即赋予儒教这一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以紧迫性:一方面是追逐利益的媒体工业所造就的文化快餐式的大众文化,一方面是充斥于整个社会的虚无和失落;一方面是人心收拾不住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流文化、主流宗教被长期的放逐和闲置。
然而,无论是由于学科制度以及附带的学术视角和分析工具的限制,还是长期批判、摧毁与放逐所形成的文化隔膜,使得当代人对包括儒教在内的儒家文化发表意见时,总是难以避免片面与武断。
儒教问题在当代被重新提出来,至少可以作为“道之一偏”,“以有济有”,解蔽一个曾被忽略的视域。
“儒教”为我们提供了又一个视角,帮助我们理解儒家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前贤往圣留下的儒学遗产,在现代是如何被曲解与遮蔽,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儒教究竟有着何种价值和意义。
关于儒家思想的几个问题
02
儒家思想的历史发展与演 变
儒家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01
儒家思想的起源
02
儒家思想的发展
03
儒家思想的成熟
儒家思想起源于东周时期,以孔 子为代表,主张"仁"、"礼"和"中 庸"。
在汉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 思想,主张"三纲五常"、"仁政" 、"教化"。
儒家思想的道德观与伦理学
儒家思想的道德观
儒家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同时,儒家也认为道德是区分君子 和小人的标准,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儒家思想的伦理学
儒家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同时,儒家也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个人应 该为社会利益而努力奋斗。
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强调的忠孝、礼仪等道德观念在传统社会中 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教育体系
儒家思想重视教育,倡导“有教无类”,推动了中国 古代教育的发展。
法律体系
儒家思想对传统法律体系有着深远影响,强调礼法结 合,维护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家庭和谐
01
儒家思想提倡孝道和家庭和睦,有助于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稳定
儒家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中的挑战
文化差异与误解
文化碰撞与融合
应对西方文化的渗 透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 异,儒家思想在跨文化交流中 经常被误解和歪曲。如何在全 球化背景下保持和传达儒家思 想的真实含义是一个重要挑战 。
儒教
三类观点
一是儒教是教。儒学是道德教、人文教,肯定 儒学仍然有现代意义。 二是儒教非教。认为儒学是一种以政治伦理为 核心的学说体系,所谓“儒教”是指儒学的教 化而不是宗教。 三是儒学具有宗教性,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宗教 的作用但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儒教的称呼
又称孔教。“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 到了汉代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 的儒教。 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 称儒教为“道教” ,因为儒者们奉行着自认为 正确的“道”。晋代,皇帝在征召儒者到朝廷 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 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做“圣教”。“礼有等 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
儒 教
“儒教问题”三个阶段
一是80年代初,任继愈提出“儒教是教”说法,当时不但 反对者众,响应者几无一人,而且有许多资深学者、专家, 如冯友兰、张岱年、崔大华等都提出了有理有据的批评。 二是80 年代中期至2001年,在“儒教是教”发展为“中 国文化宗教论”的同时,学术界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形 成了大陆-港台-海外层层波动,互相作用的局面,探讨的 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刻。 三是21世纪初,即2001年末至2002年近一年在孔子2000 学术网站的“儒学与宗教”问题大争鸣,把20多年来的争 论推向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和热度,深深地震动了中国学术 界。
儒教简史——隋唐
隋唐时代,礼仪制度的建设达到了高潮。唐代 中期制订的《开元礼》,成为后代礼仪制度的 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 都做了详细的、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 唐朝后期的儒者反思儒教的效能,对于心性问 题的探讨逐渐成为儒者们最重要的理论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儒教问题”狭义地说就是大陆20多年以来一直争论的儒教(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构成了一个“是”与“非”的争辩历史;广义地说就是围绕儒学与宗教相关方面的问题群,形成了广泛而多样的讨论。
这个问题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天主教来华以及稍后的中国礼仪之争,这才是对儒教是否宗教进行本质性判定的“真正源头”,不但儒教非教说,而且儒教是教说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此后,这个问题在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展开争论,而至今仍然没有解决,也许永远不可能解决。
大陆从1978年底任继愈先生提出“儒教是教”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80年代初,任继愈一提出“儒教是教”说,当时不但反对者众,响应者几无一人,而且有许多资深学者、专家,如冯友兰、张岱年、崔大华等都提出了有理有据的批评。
二是80 年代中期至2001年,在“儒教是教”发展为“中国文化宗教论”的同时,学术界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形成了大陆-港台-海外层层波动,互相作用的局面,探讨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刻。
三是21世纪初,即2001年末至2002年近一年在孔子2000学术网站的“儒学与宗教”问题大争鸣,把20多年来的争论推向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和热度,深深地震动了中国学术界。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如果从观点上看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儒教是教。
这又可细分为儒学是道德教、人文教的肯定儒学仍然有现代意义和儒学是封建社会的宗教,已经成了博物馆的历史收藏物否定儒学仍然有现代意义的这两个思路。
二是儒教非教。
认为儒学是一种以政治伦理为核心的学说体系,所谓“儒教”是指儒学的教化而不是宗教。
三是儒学具有宗教性,认为儒学具有超越性和终极性以及其他宗教性因素,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宗教的作用但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如果从范围上看可以分成六大时空区域:一是公元1 6-19世纪西方传教士入华在中国引起的争论,二是公元16-19世纪西方传教士入华向西方介绍以儒学为主中国文化在西方引起的争论,三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康有为、陈焕章等提倡孔教在中国引起的争论,四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台港及海外华裔学者就儒学宗教性问题引发的讨论,五是1978年底任继愈提出“儒教是教”说以来在中国大陆引发的持续2 0多年的争论,六是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国家20世纪以来就儒教问题进行的讨论。
以上基本看法笔者已经写进了《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中,这里不再详述。
笔者这里要综述的是儒教讨论的最新动态,即2004年以来,特别是在网上(孔子200 0、原道和中国儒学网,特别是由它们组成的“儒学联合论坛”)关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现在,“儒教”复兴的问题已经逐渐开始浮出水面,已经有一些学者在思考关于“儒教”建制问题,形式化问题,以及如何进入普罗大众的“安身立命”的心境的问题。
一被称为大陆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蒋庆先生对这个问题有一套理论。
在“孔子2000”网站最新发布的蒋庆先生谈儒家宗教性的文章中,他论到“宗教”的界定与理解,儒家与宗教的关系,儒家的“天”与宗教,儒家的“礼”与宗教,儒家的“终极关怀”与宗教,“政教关系”与儒教的“政教合一”,“祛魅”与“返魅”等问题,发人深思。
他认为现在人们讨论儒家是不是宗教所产生的看法,而不同的看法都是按照西方文化对宗教的理解来来判定的,即各自从哲学、人类学、民俗学、神学上说儒家是宗教,或者说不是宗教。
西方的宗教观念是分解式的,西方近代以来学术分科以后各种学术各执一偏对宗教进行符合本学科义理架构的解释,往往各说各有理,不能得宗教义理之全,并且各种解释相互冲突,所谓道术为天下裂也。
那么,怎样来理解儒家的宗教性问题呢?蒋庆先生的看法是:儒家文化中确实包含着许多西方宗教观念所具有的成分,但必须站在儒家本身的义理系统上来理解儒家的宗教性问题,西方各种学术对宗教的理解只能是某种参照。
儒家的义理系统与西方“分解式”的义理系统不同,而是“综合性”的义理系统,所谓“综合性”的义理系统就是圆融无碍地运用智慧而不是理性来观照世界,来看待儒家的宗教性问题。
按照儒家“综合性”的义理系统,儒家文化中既有终极关怀,又有神人交通的仪式,并且也有某种意义上的人格神与专职的神职人员(谋道不谋食而志于弘道的儒士),这些都是浑然一体圆融无碍地存在于儒家的义理架构中,构成了儒家自身完满自足的独特解释模式,在儒家的解释系统中并不冲突。
因此,只有按照这种儒家文化固有的解释系统“综合地”理解儒家,才能真正如实地了解儒家所谓的“宗教性”问题。
儒家对宗教的理解有两种形态,一是从人格与神灵的角度对“天”进行理解,一是从人性(心性)与人文的角度对“天”进行理解。
两种理解都有其正面价值,都统一在儒教的宗教内涵中。
西方自古就把人类生活的世界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神国,一个是俗国,即一个是上帝之国,一个是人类之国。
在他们看来,两个世界根据不同的价值确立,一是超越神圣的上帝价值,一是世俗现实的人类价值,两种价值是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在人类历史中两种价值的对立冲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除非上帝之国来临,人类历史终结。
在这种宗教观的影响下,西方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一是宗教的神权权力中心,一是世俗的政治权力中心,前者控制人的精神信仰,后者控制人的世俗利益。
在中国古代,没有西方这种神俗绝对二分对立的世界。
孔子创立的私学系统,虽然离开政权单独存在,但不是一个权力中心。
从精神和学术的角度讲,“道统”高于“政统”,但是在“道统”影响“政统”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严密的教团组织在外面对“政统”施加实际权力上的影响和压力,而是对“政统”施加精神上的影响与道义上的压力。
同时,通过士大夫个人的入仕活动,将儒家的价值理想带入政治领域,使政治得到超越神圣价值的转化与提升。
儒家将“道统”带入“政统”,是用“道统”去转化、改造、提升、规范“政统”,而不是降低“道统”。
总之,按照儒家文化建构起来的政治形态,政治与宗教(儒教)是合一的。
但这种合一不是西方宗教“以教代政”的合一,而是“以教化政”、“寓教于政”的合一。
“教”是“道”的载体,所以也可以说是“以道化政”的合一。
现在面对西方极端世俗化的状况,就涉及到“复魅”问题。
这个“复魅”不只是个体生命的“复魅”,更重要的是政治生活的“复魅”,是制度性的“复魅”。
把儒家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比较,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同一类型的宗教,只是由于历史机缘的原因,伊斯兰教实现了“以教代政”,基督教最后没有实现。
但两种宗教都具有“偏至”性格,使两个世界向两个极端发展:基督教世界是彻底的“除魅”而极端世俗化,伊斯兰世界是彻底的“魅”而极端神权化。
如果说基督教世界也存在“魅”的话,那只是个人心中的“魅”而非制度性的“魅”。
用中国儒家的话来说,两个世界都没有达到“圣俗不二”的“中和”理想。
因此,我们今天在讲制度性的“复魅”时,就必须超越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模式,回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内在理路来解决。
儒家是在天与人之间、圣与俗之间、超越与现实之间、神灵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进行综合。
因此,儒家既不否定天,也不否定人;既肯定圣,又肯定俗,在超越的神灵世界与现实的人类世界之间寻求平衡。
这就儒家“天人合一”、“圣俗不二”的思想。
因此,我们今天讲“复魅”的目标是实现“中和之魅”。
伊斯兰教“神性独大”的理想与西方“人性独大”的理想同样是“偏至”的产物,都达不到“中和之道”。
因此,必须以和平的方式反抗世俗化,必须进入到世俗化之中再用神圣性去转化世俗化,而不能在世俗化之外硬碰硬。
反抗世俗化所欲建立的理想必须是“神性”与“人性”综合制衡的“中和理想”。
他还比较了他所强调的“复魅”与现代新儒家所讲的“启蒙”之区别。
西方所谓的“启蒙”就是“除魅”,一切通过自已的理性评判才合法,反对一切神圣性的价值,个人的理性成了万物的尺度、道德的法庭。
这在西方是有其合理性的。
但在中国则不同,中国历史上由于受儒家人文精神的影响,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中世纪神权压倒一切的“极魅”现象,所以并不存在所谓“启蒙”问题。
正是在这个视角下,他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启蒙”,批判儒家和传统文化这些全部都是诬陷不实之词,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虚构,如果真要说“启蒙”,当西方还处在神权统治下的时候,中国人早就在儒家文化中“启蒙”了。
不过是在“中和之魅”前提下的启蒙,而不是“除魅”的启蒙。
新儒家突显“启蒙精神”并无错,因为儒家传统中本来就具有建立在人文理性上的“启蒙精神”,但新儒家追随“五四”过激的、西化的、世俗化的“启蒙”思潮,在强调儒家“启蒙精神”的时候排斥掉了儒家“魅”的精神,即追求神圣性的超越精神。
因此,在当今中国,文化复兴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是“复魅”,不仅要复个体生命的“魅”,更要复制度架构的“魅”,要“双魅齐复”,才能解决中国严重的世俗化问题。
如果中国的“复魅”能够成功,即能够回复到儒家追求的“中和之魅”,那不仅是中国之福,也是人类世界之福,因为人必须在具有神圣性的生活中才能够安身立命,才能够过一种圣俗合一的健全的生活。
针对牟宗山先生曾说过儒家是“人文教”,蒋先生的看法是:牟先生反对把儒家说成“上帝教”,因为“上帝教”是基督教的特色,所以说儒家是“人文教”。
但儒家文化中也有人格神的传统,同时还有万物有灵的传统,而且是经学中的主要传统。
如果我们硬要把儒家说成是什么“教”的话,儒家应该是“神人教”,即神灵与人文合一之“教”。
蒋先生还比较了儒教与佛教。
认为佛教在学理的层面上是一种“无魅”的宗教,是无神论的,从其产生之日就是“无魅”的,所以不存在丧失“魅”而“复魅”的问题。
总之,处在今天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时代,只有重建儒家的“政治儒学”传统,挺立儒家“魅”的精神,追求儒家“中和之魅”的圆融理想,才能有理有气有力地回应铺天盖地的“无魅”世界的挑战。
二被称为大陆文化新儒家、《原道》辑刊主编陈明写了《中国文化中的儒教问题:起源,现状与趋向》一文,从现实的文化发展和社会需要中探寻解决儒教问题的可能途径。
他认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特点,表现在思维观念上与原始宗教意识维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即所谓的巫史传统),而没有产生古希腊那种以对象性思维为特征的哲学。
敬天和法祖这两大思想和社会的特征,既是这种连续性的结果,也是这种连续性的证明。
儒家一方面是尽力拓展自己的理性致思维度(这是历史的趋势),一方面则是实用主义地“神道设教”,为其价值诉求争取尽可能大的现实效果。
——这样一种双重变奏不仅表现在所谓文明突破的轴心时期,同时也几乎贯穿于后来整个的历史阶段。
所有关于儒学性质的仁智之见,无不以此为立论的基础。
面对儒教讨论所产生的矛盾,关键的一点在于要有文化的多元视角,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所造成的人文文化与原始思维欲断还连的历史特征要有足够清醒的自觉。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