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合集下载

儒教

儒教
儒教圣经是十三经。儒家 正典化始自孔子治六经。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 说经秦火一炬,《乐经》 从此失传。 东汉在五经基 础上加《论语》、《孝经 》,共七经;唐时加上《 周礼》、《礼记》、《春 秋公羊传》,《春秋榖梁 传》、《尔雅》,共十二 经。宋时加《孟子》,后 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 世。
儒教简史
“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且熟悉诗书礼乐而 为贵族服务的术士。 周公姬旦,在周朝建立以后,曾经“制礼作乐”,建立了当时先进的 政教一体的礼仪制度。 孔子整理了被认为是古代圣帝明王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并且提出了自 己的理解。经由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成为儒经或者儒经的基础。 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是传统的国家宗教彻底儒化的开端,也是儒 教的真正开端。 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在中国古代,儒教(孔教)始终居于社 会或国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儒教教义
儒教的基本教义是 “天人合一”,即通 过“敬天、尊祖、崇 圣”来认识天命,完 善人格,最终通达天 道。
教义演变
儒教教义的演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汉学。 第一阶段是尊五经、重视礼仪制度建设的“周孔之道”。清朝儒者把唐 代及其之前的教义称为“汉学”。 2、宋学。 第二阶段是尊四书、重视培养内心虔诚的“孔孟之道”。而宋代开始的 儒学被称之为“宋学”。
结语
儒学宗教性问题是19世纪以来在中西文化碰撞下 ,以西方宗教为参照系产生的意识问题。从一百 多年前康有为提出“儒学是教说”到今天关于儒 学宗教性的讨论,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人在中西文 化碰撞中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本人赞 同,儒学不是宗教,但具有内在超越性、终极性 等宗教性因素和极丰富的宗教性内涵,在中国历 史上起了宗教的作用,但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宗教。对于儒学,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人文教 化的作用,注重其在伦理上的价值。

儒学的神秘化与宗教色彩: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

儒学的神秘化与宗教色彩: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

儒学的神秘化与宗教色彩: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这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

概括地说,中国历史上的儒教之争共有三次:从明末清初利玛窦否认儒教是宗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儒教之争,再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任继愈先生重提儒教是宗教,每次都引起人们极大的讨论热情。

因为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牵涉如何认识宗教的本质,而且对建立独立的中国宗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典史籍中,常有“三教”并称的现象。

所谓“三教”,实际上指的是儒教、佛教与道教。

佛教、道教是宗教,学术界早有一致的意见。

而一提到儒教也是宗教问题,学者们则是意见纷呈,莫衷一是。

有些学者认为,儒教与佛、道二教一样,同属宗教;有的学者则认为,儒教与佛、道二教不同,“儒教”之“教” 是指儒学之“教化”,是教化之“教”,而不是宗教之“教”。

儒教注重务实,而且纵观古今,儒教从没有设立作为社会特殊阶层的专职祭司。

儒家的种种仪礼,均由官吏、族长或家长作为主祭人而主持。

笔者认为,首先,儒教与儒学不同,儒学和其他诸子百家一样,是一种学说,而儒教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伦理性,同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至少从社会功能的意义上,具有准宗教的作用。

任继愈先生认为,儒教是宗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

他明确指出:“我们还应注意正统的儒教的研究。

过去认为‘儒’不是教,只是一种学说,儒教是不是宗教,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儒具有一些宗教的特征,如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这些东西都带有一些宗教的内容和性质。

所以,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儒也是一种宗教,是中国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宗教,至少它影响到中国社会千家万户,以前都信奉天、地、君、亲、师,这既是封建意识,但也与宗教有关系的。

”其实,讨论儒学的宗教性质,首先要弄清儒学与儒教的区别与联系,其次要弄清宗教本身的定义与标准问题。

解决了这些问题,围绕儒教是教非教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例如,儒教出世入世的问题,儒者是否信神?孔子是人是神?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如何?儒教有没有自己的彼岸世界?儒教有没有自己的组织?谁是教徒?等等。

儒家

儒家

特征
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书为经典; 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经典典籍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
在国际政治方面,儒家主张“华夷之辨”。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近代则成为中国 现代化的障碍。
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 而》)。但是孔子编修《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称之为“微言大义”。由于历代儒家学者的努力,中国的编年史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到 今天,一年也没有中断过。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有教无类
互敬互信 仁而有序
重义轻利
微言大义
格物致知
参见:正统、道统、法统、大一统、天命论、君君臣臣、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华夷之辨、君臣大义、尊王 攘夷
孔子学说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的学说。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 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认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 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 各种宗教仪式。他说:“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
胡适《说儒》中,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 声”。而正是这个将儒释为柔,引来许多不同的说法,甚至于立场截然不同的大辩论。

儒教(孔教)

儒教(孔教)

• 儒家思想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儒家思想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 司仪 孔子 年 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公元前 年 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 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 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 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 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奉儒学为官学的最后一个 王朝清国被民国取代以後,儒家思想受到了外来新文化最大限度的冲击, 王朝清国被民国取代以後,儒家思想受到了外来新文化最大限度的冲击,不 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後, 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 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 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和民族传统的标记。 和民族传统的标记。




汉朝孝武皇帝时定为中国官方统治思想,此后 余年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汉朝孝武皇帝时定为中国官方统治思想,此后2000余年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古代中 余年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国人把儒教叫做“圣教” 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止读经,儒教失去了官方思 年中华民国成立, 国人把儒教叫做“圣教”。直到 年中华民国成立 废止读经, 想的地位。民国早年还曾有“打倒孔家店”的运动,到国民政府时期,又重新尊孔, 想的地位。民国早年还曾有“打倒孔家店”的运动,到国民政府时期,又重新尊孔, 把孔子祭祀列为国家祭祀。 年后, 把孔子祭祀列为国家祭祀。1949年后,中国大陆否定儒家思想,并曾有批林批孔运动, 年后 中国大陆否定儒家思想,并曾有批林批孔运动, 而在台湾则有相反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中国大陆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 而在台湾则有相反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国大陆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儒教重 新逐渐得到重视。儒教至今对很多中国人的思想依然有很重大的影响。 思想依然有很重大的影响 新逐渐得到重视。儒教至今对很多中国人的思想依然有很重大的影响。儒教也是古代 韩国和越南的官方正统思想,现在儒教对韩国、 韩国和越南的官方正统思想,现在儒教对韩国、越南以及日本一些人的思想有不可忽 视的影响。 视的影响。 儒教在韩国

儒释道指的是哪三家

儒释道指的是哪三家

儒释道指的是哪三家
1、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

2、释指的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一。

3、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
扩展资料: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分,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清朝的宗教信仰

清朝的宗教信仰

清朝的宗教信仰清朝(公元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朝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

在清朝的统治下,宗教信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清朝时期的宗教信仰,包括儒教、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等。

1. 儒教的地位与影响儒教一直以来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清朝时期也不例外。

清朝政府高度重视儒教,并将其作为统治思想的核心。

皇帝自诩为“圣人”,侍奉先祖、尊崇孔子等儒家思想成为皇室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清朝政府推崇儒家经典,进行文化政策的引导。

清朝成立了太学、康熙书院、文华殿等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儒学学者。

皇帝本身也对儒家思想有深入研究,以《四书五经》为经典,热衷于举行礼仪、祭祀等仪式。

2. 佛教的发展与多元化佛教在中国自公元1世纪传入之后,与儒教和道教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教并立的局面。

清朝时期,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个主要流派。

汉传佛教在清朝得到广泛发展,驻留于南京、北京等地。

清朝政府尊崇观音菩萨,举行庙会等宗教活动,给予佛教徒政治和社会上的尊重。

同时,一些有影响力的高僧如道光皇帝的“天下制教”大师智叟,进一步加强了佛教的地位。

藏传佛教主要传承自刚正王朝(元朝)时期,经过朗达活佛的努力,使得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得到发展。

清朝皇帝对藏传佛教倾注了极大的兴趣,并奉行藏传佛教的信仰与教规。

3. 道教的兴起与传统道教作为中国独有的本土宗教,在清朝也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

清朝皇帝尤其崇尚道教的修炼思想,积极探究无为而治的道家智慧。

清朝皇帝多次亲自登山修行,尊奉太上老君、三清、紫微星君等道教神灵,在养生、品德修养和身体健康方面,皇帝采用了不少道教的做法。

道教在民间也有广泛传播和信仰,民间的道士和道教的寺庙成为人们求神问道的场所。

许多道教经典被广泛流传,如《道德经》等。

4. 民间信仰与民俗传统除了正式的宗教信仰外,清朝时期的中国社会还有广泛的民间信仰和民俗传统。

这些信仰和传统通常混合宗教元素,吸纳了儒教、佛教、道教的因素。

儒教思想的传承与变革

儒教思想的传承与变革

儒教思想的传承与变革儒教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儒教思想与市井文化、民间信仰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风貌。

今天,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儒教思想的传承和变革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一、儒教思想的传承儒教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自从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德之后,儒教思想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历史上,多少人凭借儒教思想追求正义和公平,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

儒教思想之所以被广泛传承和强调,是因为它贯穿着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

无论是在教育、家庭、政治、法律等方面,儒教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用儒教思想教育自己、照顾家庭、指导政治,并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价值模式。

二、儒教思想的变革尽管儒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演进。

今天,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碰撞,容易产生文化焦虑和身份认同的困境。

在儒教思想的演进中,新儒家思想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新儒家思想以孔子的思想为基础,将它重新诠释,并针对当今社会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新儒家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奉孔家旗帜,而是将孔子的思想应用到现代社会中,关注公共领域中的伦理和政治问题。

三、经典的重新诠释传承和变革都离不开对儒家经典的重新审视和诠释。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的儒家观念或许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

儒教思想的传承和变革需要不断地重新诠释和丰富经典。

近年来,有很多儒家经典的重新研究,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

研究者以现代观念和新的线索去解读儒家文化中的概念和原则。

这些研究使得儒教思想更有生命力和适应性,更能够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和需要。

总之,儒教思想的传承和变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命题。

传承需要继续发扬传统儒家思想并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化中;变革需要研究现实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儒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

儒家学说及其管理思想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 叔梁纥正妻施氏赶出家门,于是带着孔子和孔子的庶兄(同父异母) 孟皮到曲阜阕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做许多粗 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而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勤奋好学,志向高远,重点学习礼乐文化,曾问礼于老子, 以“博学而知礼”成为鲁国闻人。大约30岁开始授徒讲学,这是他一 生中的主要事业。
“礼”既是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又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孔 子一生都在研究礼、演义礼、发展礼,使礼成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并起着理论支柱的作用。
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孔子晚年提出修身、处世的理论原则。“中”是 指不偏不倚,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庸”通“用”,“中庸”即 以“中”为“用”。
第一节 孔子学说及其管理思想
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迫害逃到鲁国,长期 过着平民生活。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上古时期名和字一起说的时候, 往往先称字,后称名,叔梁是字,纥是名)是一位武士,据说力大如 虎,因战功做过鲁国的小官,在当时也属于“士”的阶层。
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用生命的最后五年致力于教育和古籍整 理。孔子一生培养了许多人才,“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 贤人”。他的主要言行由弟子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而且他修 《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为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集华夏上古文 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论 语·八佾yì》记载:“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当 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后世统治者更是尊他为孔圣人、至圣 (圣人中的圣人)、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儒家思 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 都建有孔庙(或称文庙)祭祀孔子。

儒教

儒教

儒家定义: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家正统思想的发展过程: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

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

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学在历史上也多次遭受严重冲击。

远至秦“焚书坑儒”,近至近现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新文化运动。

不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

秦焚书坑儒之后,除易经外,儒书基本绝迹,靠儒生的记忆背诵才流传下来。

汉朝时,五经通过年迈的儒者得到复原,以汉隶书写,称今文经学。

但后来在孔子故居发现隐藏了一部分儒经,以孔子时代的蝌蚪文记载,刘歆做了很大整理,称古文经学。

关于儒教你知道多少?

关于儒教你知道多少?

关于儒教你知道多少?一、儒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

儒教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

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

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

”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

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文明和军事实力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中国人为求存图强,发生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同时也对儒教产生强烈怀疑,发起了批判。

1912年民国成立之后,对是否再将儒教定为国家思想产生了分歧。

民国初年以来康有为的孔教运动倡导儒教和国家官僚组织分离,按基督教模式允许人人祭天,允许人人祭孔,因为“自共和以来,教化衰息,纪纲扫荡,道挨凌夷,法守集坏,礼俗变易,盖自羲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尽,人心风俗之害,五千年未有斯极。

”革命人士主张不再尊儒,而康有为、陈焕章等人成立孔教会,呼吁将孔教定为“国教”,并得到大总统袁世凯的支持。

后因袁世凯称帝失败,请定国教运动也沉寂下来。

但是康陈继续在民间传播孔教,并且还创造了一些宗教化礼仪。

与此同时,以学衡派为首的一批认为传统儒家思想通过更新能够适应现代文明的学者,则力图用现代观点重新解读儒家经典,创造“新儒家”。

新儒家与康有为和陈焕章的孔教是不同的。

中华之古教曰儒教,与古道教并存,东汉时立宗教之道教;儒教至清代分枝为孔教,孔教分了三家:孔圣会(1909年)、孔圣堂(1912年) 、孔教学院(1930年) 。

二、由来与发展儒教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

尧舜即注重“敬敷五教”。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与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与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与信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并发扬光大。

其中,宗教与信仰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们对神灵、宇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本文将从儒、道、佛三教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与信仰的内涵与影响。

一、儒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儒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在儒教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内核。

礼仪、孝道、忠诚、义理等被儒教奉为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儒家思想将宗教与信仰与道德行为相结合,提倡博爱、和谐与互助。

儒教的宗教活动以祭祀祖先为主,通过祭拜祖宗,人们表达对祖先的敬仰、感恩与祈福之心,也体现了尊重传统、亲情与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同时,儒教对社会秩序与政治稳定的重视,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君权与民权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教的哲学与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道教产生于中国古代,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寻求人生的真理与寿命的延长。

道教的思想对于人们的生活观念、修养方式和自然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强调“道法自然”,并倡导“无为而治”的思想。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遵循自然法则,并将其视为最高指导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影响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此外,道教信仰中的神灵崇拜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人们通过信仰神灵,寻求神灵的保佑和指引,以及解决世间纷扰中的难题。

三、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价值观的传承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与信奉。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修行与解脱,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圣谛”和“八正道”。

佛教的教义与修行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佛教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鼓励人们以平等、慈悲和智慧的心态对待他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的影响体现在人们注重修身养性,追求解脱和超脱尘世的精神意识。

唐朝的宗教信仰儒释道三教的并存

唐朝的宗教信仰儒释道三教的并存

唐朝的宗教信仰儒释道三教的并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时代。

在唐朝时期,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并存,相互影响、交融和竞争,共同构成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格局。

一、儒教在唐朝的地位和影响儒教作为中国的国学,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主流思想和信仰之一。

在唐朝时期,儒教的地位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当时的皇帝和士人阶层普遍崇尚儒教,儒学成为了制定政策、教育士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唐朝时期的士人多以儒学为中心,弘扬儒家经典,注重礼仪道德的培养和传承。

儒家的价值观在唐朝社会中影响深远,忠孝、仁爱、公正等儒家思想成为了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同时,儒教在唐朝也积极与其他宗教进行对话和融合,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一些观念和信仰,形成了唐代的新儒学。

这种融合的新儒学思想为儒、释、道三教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基础,也为唐代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贡献。

二、佛教在唐朝的兴盛和传播佛教在唐朝期间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其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唐朝皇族和士人纷纷皈依佛教,大量的佛寺和寺院兴建,寺院成为佛教信众的栖身之所。

佛教的兴盛也使得许多外来文化得以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教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广泛影响了唐代文学艺术,塑造了唐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创作风格。

同时,佛教也与儒学、道教进行相互交流和融合。

唐代的“折衷论”和“三教合一”思想,是佛教、儒教和道教相互融合的产物。

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融入自身教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

三、道教在唐朝的发展与影响道教在唐朝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推广。

唐代的皇室对道教持支持态度,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了许多道观,而且还加以赞扬和推崇。

道教的巫觋术士成为了唐朝宫廷的常见景象,道教的信仰和仪式也广泛流传于民间。

道教主张修行得道,追求长生不老、神仙之境。

在唐朝社会,道教的修行思想深深吸引了许多人,包括士人、文人和百姓在内的许多人都向往着通过修行实现个人的长寿和超凡脱俗。

当代中国是否需要儒教?

当代中国是否需要儒教?

当代中国是否需要儒教?当代中国是否需要儒教?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儒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家传统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儒教是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以及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否有必要,这些问题仍然有待探讨。

首先,儒教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以及政府的良好治理。

这些价值观在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和普通人民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建立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在封建社会中,儒家的思想被广泛传播和采纳,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封建社会已经过去,代之以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在这个时代,个人主义和自由的价值观逐渐崛起,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权利的实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儒家的价值观可能显得过于保守和束缚。

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和平等。

然而,尽管现代社会趋于个人主义,儒教的一些价值观仍然对当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例如,儒教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这在当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道德观念的亏缺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如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等。

通过恢复儒家的价值观念,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

另外,儒教的家庭伦理观念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的核心地位逐渐被削弱,家庭关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而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强调了家庭的稳定和和谐,提倡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平衡发展。

这对于解决当代社会中的家庭问题,如夫妻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儒家思想对于政府的良好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儒教强调仁者爱人,君子养天下。

这种理念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培养高素质、有道德修养的官员队伍,可以改善现有的政府治理问题,如腐败、权力滥用等。

同时,儒家的思想还注重了民主和社会公正的价值观,这也对当代中国政府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古代道教和儒教的发展与传播

古代道教和儒教的发展与传播

古代道教和儒教的发展与传播道教和儒教作为中国古代两大思想流派,各自有着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

这两者相互交融,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古代道教的发展与传播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子》和《道德经》。

道教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认为人应当与自然相融合,追寻自然之道,摒弃欲望追求超越。

在汉代,道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学派,并与道家等其他思想流派相互影响和融合。

道教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不断吸收新的元素,主要表现为道教的宗教性质加强。

在唐代,道教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道教高僧鸠摩罗什、李世民的皇帝和远道而来的大量外僧,都积极地推广和传播道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其发展。

道教的传播也是一条融合和发展的历史。

唐代,道教由于政治上的推动和儒、佛的压制,达到了宗教的巅峰,道教的影响也逐渐扩散到各个领域。

其思想和信仰伸展到全国范围,形成了一种易学的信仰体系,以及其更有现代感的社会活动模式。

目前,全球有超过2000万道教信徒,其中中国境内约有5000万信徒。

道教在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等方面的贡献,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代儒教的发展与传播儒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尊重礼教、敬重先贤和天命思想为主要特点。

儒教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强调人之本性善,强调中正之道、礼之母。

儒家思想在周朝开始在中国逐渐铺开,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壮大。

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道家、墨家等其他思想流派自然相互交流和融合。

而儒家以中国传统的礼仪和文明为基石,并通过《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全国各地。

秦汉时期,儒教经过政治制度和思想的重大改革,社会文化成果丰硕。

汉武帝以儒士为重臣,推行德育和文化教育,旨在培养自律之士和担负国家工作的官员。

此时,儒家的思想几乎已经成为相当完整体系,并成为了春秋末期之后中国的国家文化和社会观念的核心。

三、道教与儒教思想融合道教和儒教作为两大不同的思想流派,尽管有许多区别,但两者都在中国古代文明和中华文化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教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的国家宗教。

儒教以十三经为宗教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宗教组织,以天坛、宗庙、孔庙、泰山为宗教场所,以郊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释奠礼、五祀为宗教仪式。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神道设教儒教的意思,就是儒者们所从事的“教”。

教,就是教育、教化。

是借助神祇进行教育、教化,即“神道设教”。

神祇(shén qí)“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

六经儒教圣经是十三经。

儒家正典化始自孔子治六经。

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其中诗书礼乐又称古之四教。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诗经》教以言语文学,《尚书》教以政事,《礼记》教以宗法纲纪、君子修养;《易经》《春秋》教以道义是非智慧。

“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

《诗》《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

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

《诗》道志,故长于质。

《礼》制节,故长于文。

《乐》咏德,故长于风。

《书》著功,故长于事。

《易》本天地,故长于数。

《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荀子说“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

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诗经》教言圣人之志,《尚书》教行圣人之事,《仪礼》规定圣人之行,《乐经》乃和圣人言,《春秋》乃圣人微言大义。

“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

”孔子之前,《诗》《书》《礼》《乐》已备。

学校教授,即此四种。

孔子教人,亦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又曰:“《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可见《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

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分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恒常,非当务之急,故均不以教人。

自孔子赞《周易》、修《春秋》,然后《易》与《春秋》同列六经。

以是知六经之名,定于孔子也。

十三经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唐六典》曰:“正经有九:《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

通二经者,一大一小,若两中经;通三经者,大、小、中各一;通五经者,大经并通。

其《孝经》、《论语》并须兼习”。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孔子所定谓之经,弟子所释谓之传,或谓之记。

《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儒教信奉的最高神:天在儒教经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称号是上帝,或称帝,天帝。

”中国古代的上帝,就是当时中国人的祖宗神。

其中最优秀者,是黄帝和炎帝。

而所谓“炎黄子孙”,首先是说,天子们的家族,乃是黄帝或炎帝的后代,后来就成为中国一般人祖宗的代称。

也就是说,秦汉及其以前,中国古人所信仰的上帝,乃是他们的祖宗。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至上神名字被依据《周礼》,正式确定为“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的意义,则依据儒者毛氏对于《诗经•黍离》中“悠悠苍天”的解释。

认为昊天的意思是“浩大元气”,而上帝的意思是说,天就像君主一样统治着世界。

按《开宝通礼》,元气广大,则称昊天。

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

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宋史•礼志》)。

到了宋代,儒者程颐对于昊天上帝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认为那一团元气的自然之天,乃是上帝的身体;存在于元气之中并且和元气不可分离、主宰着元气的天理,就是上帝。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或者上帝,就是理。

这样的上帝观经过儒者朱熹的认可,成为元明清时代上帝观念的正统解说。

“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

”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

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

最早选中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

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

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

最后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

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

儒教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

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

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从祀于天坛之上。

不入祀典的,被称为“淫祀”。

“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山河湖海,原则上都是儒教的神祇。

各种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也是儒教的神祇。

那些对人有益或者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植物,也可以成为儒教的神祇。

各种著名的人物,也都可以作为儒教的神祇。

但是他们成为神祇,必须得到国家的认可,纳入祀典。

否则被认为是“淫祀”,即超出规定的祭祀。

这样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对,认为它不会带来幸福:“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

淫祀无福。

”所谓非其所祭,就是说祭祀那些不该由自己祭祀的神祇。

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所有的神祇。

而诸侯不能祭天,只能祭祀处于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

普通百姓,能够祭祀的公神就更少,除了灶神,几乎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

孔子是国家的公神,但是按照规定,只能由儒者进行祭祀。

官员可以祭祀孔子,因为独尊儒术的国家,官员一般也都是儒者。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视学,也须祭先师。

天子出征归来,要向先师行献俘礼,报告成功。

”儒教的宗教组织儒教没有在政权组织以外建立自己的组织,政权组织,同时也就是儒教的宗教组织,即《周礼》的官职结构。

在这个组织中任职的官员,同时也是一种教职,执行宗教的职能。

高居于整个政权组织之上的,是君主。

君主不仅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最高的教职。

他是天子,是“圣上”,在最隆重的祭天大典上,担任主祭。

家族的宗伯则是家族的祭司。

皇帝以下各级官员,依自己不同的品级,担任不同的祭祀任务。

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还常常作为皇帝的使者,到京城之外去执行祭祀任务。

各级地方主官代替了原来的诸侯,祭祀境内的名山大川。

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祈雨。

古代的个人文集中,凡担任过地方主官的儒者,几乎都有与祈睛、祈雨、祭祀一方神灵有关的诗文。

比如叶适,被认为是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

《叶适集》卷二十六,就有《祈睛文》、《祈雪文》、《祠山祷雨文》数篇。

祭祀的次数也有规定。

比如祭上帝,一年有四次:春天祈年;夏初祈雨;秋季大享明堂;冬至郊祭,最为隆重。

祭祖、祭孔,一般是春秋两次。

规定之外,每逢大事,还有随时祭祀,将自己要作的事向上帝或祖宗报告,称“告”礼。

封禅,是在获得巨大成功时实行的最隆重的告礼。

在这些较为隆重的礼仪之外,还有平素进行的简易礼节。

比如学宫祭孔,在春秋两次大祭之外,每月朔望,还有两次较小的祭祀。

再次,则学生每日上学,也都要向孔圣行礼。

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礼多人不怪”,其实神也不怪。

“早晚一炷香”,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祭品,也有种种规定,从最隆重的太牢三牲,到瓜果疏菜,都可充作祭品。

祭祖礼仪中,有一项是“荐新”:“其四时新物初登,皆先荐寝庙而后食。

二月献羔开冰,四月以尝麦,七月登谷,八月尝麻,九月尝稻,十二月尝鱼”(《通典》卷四十九)。

汉惠帝时,叔孙通说,古人有春天尝果一说,于是将樱桃进献宗庙。

从此以后,瓜果蔬菜也成为祭品。

儒教的神职《周礼》中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太常寺官职都是儒教的神职。

太常的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分别执掌音乐、祝祷、供奉、天文历法、卜筮、医疗。

三辰旗三辰旗是儒教的标志,就是日月星辰旗,日月星谓之三辰,画于旌旗,象天之明。

三辰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是自舜帝以来儒教的标志。

“云“王画日月,象天明也”者,圣人与日月齐其明,故旌旗画日月象之。

按桓二年,臧哀伯云“三辰旗旗,昭其明也”。

三辰,日月星,则此大常之画日月者也。

儒教教义儒教的主旨是“圣人神道设教”,其基本信仰是“仁”,即人人友爱。

「礼」是实现「仁」的基本途径。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先儒有言,礼之始也则自天子出,礼之终也则与民由之。

与民由之然后礼达而分定,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则必有以为之教者,然教必以祭祀为主者,以神道设之使民知畏敬故也。

由是观之,则圣人制为祭祀之礼者非但以致吾之诚、报神之德而已也,而实因之以设民之教,使咸安其分,尽其职以报乎上焉。

」除了礼教仪式以外,还有合于天理的修身致诚之道。

合于天理宋代理学尊四书为孔门至精之文,是儒教“合于天理”的一种修行方法,「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理出于天而具于人者为道、为德、为事,“善者便是天理,恶者便是人欲”。

理学以《大学》为间架为纲领,以《论语》为根本,以《中庸》为“天人一理”“道统之传”,从大学到中庸即是“先致知而后诚意”。

“盖天下之理二,善与恶而已矣,善者天理之本然,恶者人欲之邪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