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融入儿科教学略议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标签:儿科;治未病;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1“治未病”思想的概念及内容“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既病防变”3个方面。
1.1未病先防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
《淮南子·卷十六》有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即是主张常治无病之病,即未病先防,防重于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十分注重未病先防,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仍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还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提前采取各种积极的预防措施。
1.2既病早治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和抵御外界有害因素侵袭的本能是有一定限度的,某些疾病平时无论怎样预防,仍然难以避免发生。
对于这些已经发生了的疾病,就要“既病早治”,防止其发展与传变,也是“医”之良策。
凡已得病,便要及早医治,以免邪气深入,正气大伤而难疗。
应该说,所有疾病的治疗,都是越早越好,以便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既病早治是中医早期治疗思想的体现。
1.3既病防变“治未病”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既病早治”,同时还包括运用各种方法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防止病情恶化及并发症。
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有病早治这一重要原则,还必须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注意其传变规律,随时掌握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病邪深入传变甚至发生危变,这就是既病防变。
例如:婴幼儿腹泻的既病防变,就是指在既病早治的同时,还应采取防变措施:调整饮食,积极补充水分,臀部护理等以防引起阴液消亡,局部感染,脱肛等变症。
2“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具体运用2.1病例资料患儿,赵某,男,3岁。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鸣、面红耳赤、腰膝酸软、急燥易怒、舌红绛。
治疗以滋阴潜阳、通络牵正为主,嘱患者选滋阴平肝的食物,如:芹菜、荠菜、海带等,忌食辛辣食物,少食甜食、饮料、油炸食品。
戒烟酒,注意生活起居。
4 25 瘀血阴络型 患者口眼歪斜,久治不愈,或外伤史,面肌僵硬,时有疼痛、抽搐、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涩。
治疗以活血袪瘀、通络止疼。
饮食宜清淡进清补、活血袪瘀之物。
鼓励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 3 专科护理4 3 1 T DP治疗的护理 针灸加用T DP治疗时,灯头垂直照射面瘫区,距离30~40cm,有温热感即可,每次30min,每日1次,照射中保持体位舒适,防止烫伤。
完毕后15min方能离开治疗室,注意面部保暖,防冷风直吹。
4 3 2 艾灸治疗的护理 艾灸治疗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常用方法,效果明显,简便易行,但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烫伤患者,所以在对患者施灸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专心致志,思想集中,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穴位要准确,一般取患侧面部的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以患者局部皮肤轻微红晕为度,对于皮肤感受迟钝者和小儿,艾条距离穴位要稍远一些,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完毕30min内,避免外出或迎风受寒而加重病情。
4 3 3 穴位贴敷的护理 患者可配合穴位贴敷,可用马钱子锉成粉末0 3~0 6g,撒于胶布上,贴于下关、太阳、阳白等穴,2~3日更换1次。
贴药后如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应暂停使用,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 3 4 穴位注射的护理 穴位注射时,药液不可注入血管。
如果回抽有血,应避开血管再注射。
患者如有触电感,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再进行注射。
维生素B1应先做肌肉注射,无反应后方可使用此方法。
4 4 局部护理 嘱患者避免冷水洗脸,外出戴口罩或围巾。
面部湿热敷,用湿毛巾热敷于面部,每日2~3次,可改善血液循环。
早晚按摩患侧面部,顺健侧肌肉运动的方向及肌肉纹理走向按摩患侧,用力适度,缓慢,至面部有微热感为宜。
中医儿科护理中治未病思想的运用
中医儿科护理中治未病思想的运用【摘要】目的:分析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运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儿科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治组20例患者护理中融入治未病思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加治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和信任度显著高于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常规组患儿;心理状况由于常规组。
结论: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儿科护理【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value of treating ill disease i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Forty patients with pediatric childr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nearly three yea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 Among them,20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20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 Results:Nursing satisfaction,nursing comfort and tru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in the pediatric family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was due tothe conventional group. Conclusion:The idea of treating disease is of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pediatric nursing of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governance not disease;Chinese medicine;pediatric care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医护理也在临床得到了推广。
以治未病思想指导建议建议儿童健康管理
儿童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 不够,家长对儿童健康管理的 认知存在误区。
儿童健康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儿童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制定 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和标准。
加强儿童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家长对儿童健康管理的认知 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
探索将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公共卫生 服务体系,提高儿童健康管理的公 平性和可及性。
治未病思想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治未病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其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会 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其有效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量和研究方法的限制
目前关于治未病思想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仍存在样本量较小和研究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 和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
预防疾病的目的。
强调个体化
治未病思想根据每个人的体质 、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以达到
最佳的健康效果。
注重整体观念
治未病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整 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全
面考虑健康问题。
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渊源
01
02
03
起源
治未病思想起源于中国古 代医学理论,最早出现在 《黄帝内经》中。
治未病思想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协调 ,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措施,达到减 轻体重、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在儿童肥胖 的干预与管理中,运用治未病思想,可以针 对不同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减肥计划,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儿
童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儿童心理健康干预与教育
儿童健康管理现状
侯江红教授治未病思想在儿科临床应用探析
侯江红教授治未病思想在儿科临床应用探析王卓;侯江红【摘要】导师侯江红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小儿疾病,主要体现在:未病之时重调理,欲病之时重防患,已病之时重先控,病后之时重防复.在治疗小儿鼻窒、积滞、风温、感冒夹惊等疾病方面提出防重于治,以防为主,防护结合的思想观念,自始至终不忘\"调脾胃\"\"慎养护\",在治疗中通过\"培土生金、实土固表、扶土抑木、养土助长\"而达到\"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目的.【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年(卷),期】2019(011)001【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治未病;慎养护;调脾胃;儿童【作者】王卓;侯江红【作者单位】450002 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省中医院儿科诊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历代儿科医家,对小儿治未病都很重视,《古今医统》提出:“避免八邪”之害,明·刘锡《活幼便览》更提出:“防微杜渐”的主张,《医学源流论》亦:“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所以以断敌要道也”,万密斋进一步提出了:“上工治未病,十得十全也。
”导师侯江红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根据小儿的“稚阴稚阳”“易虚易实”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小儿治未病的思想尤为重要,临床上选方严谨,用药精妙,重点突出,跟诊期间,对侯教授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受益匪浅,现记述医案如下。
1 培土生金利肺窍,固表御邪防鼻窒小儿鼻窒的病机为肺窍不利,通常以鼻塞、流涕多见,《古本难经阐注》“脾受谷味而在中,则呼出吸入无不因已”,土为万物之母,肺气的充足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肺气虚则卫表不固,外邪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而致肺气不得通调,而见鼻塞、流涕[1]。
所以,鼻窒伴见脾证者,当以调脾胃为先,一可通过“培土生金”来强卫固表,避免邪犯;二可以畅通中枢,则气机得以上行下达,通过上病下取之法[2],使肺窍自利,以求未病先防。
分析如何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
分析如何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治未病”理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治未病理念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强调从未生病的角度进行健康管理,形成预防疾病的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
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教育中,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下面将分析如何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教育。
其次,要注重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而“治未病”理念强调健康的主体责任和个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在健康教育中要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教育人们不仅要有正确的健康知识,还要付诸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包括饮食习惯、作息规律、适量运动、合理使用药品等。
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引导人们形成主动预防疾病的习惯,拓展“治未病”理念的实践空间。
最后,要加强健康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健康教育必须有持续的支持和政策引导,才能更好地推动“治未病”理念的融入。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出台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和法规。
同时,在健康教育中要加强对学校和社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治未病”理念在健康教育中的有效融入。
综上所述,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中,需要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播、注重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加强社区和学校的健康教育,以及加强健康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实现预防疾病、治未病的目标。
针灸治未病思想在儿科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t he The o r y o f Pr e v e nt i ng Di s e a s e be f o r e On s e t wi t h Ac up un c t ur e a n d Mo x i bu s t i o n i n Pa e d i a t r i c Di s e a s e s
方断 , 断后 用软 帛厚 棉裹 束 , 每 日看 之 , 勿令 儿 尿浸 润 , 可 以预 防脐 风 。 ” 《 万 病 回春 ・ 卷之 四・ 补益》 日: “ 凡 人 生育之 时 , 脐带 一落 , 用艾 火 以熏蒸 即得坚 固。人之 中
年 以后 , 患 临其 身 , 如 草木 复其 浇培 , 以法 熏蒸其 脐 , 岂 不 去恶 除疾 而保 生 也 。 ” 上述 文 献 记 载均 说 明 , 古 代 医
针灸临床杂志 2 0 1 3年 第 2 9卷第 1 0期
医 籍 探 析
针 灸 治未 病 思想 在 儿 科 疾 病 预 防 中的应用 术
王 洪 彬
( 河北 联合 大 学 中医学 院 , 河北 唐 山 0 6 3 0 0 0 )
摘 要: 古代 医 家将针 灸 治 未病 思 想广 泛应 用在预 防及 治疗脐 风 、 疟疾、 外感等 儿科 疾病 方 面 , 根 据 体质
W ANG Ho n g—b i n
( H e b e i U n i t e d U n i v e n i  ̄, T a n g s h a n 0 6 3 0 0 0,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 h e t h e o r y o f p r e v e n t i n g d i s e a s e b e f o r e o n s e t wi t h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mo x i b u s t i o n w a s c o mmo n l y a p —
治未病思想与儿科临床预防诊疗
新 生儿 发病 率 与死亡 率均 为一 生最 高峰 。因此 , 新 生 儿
保 健值 得重 视 。
新 生儿 的几种特 殊 生理状 态 如“ 马牙” , 生后 3 ~5 d 乳 房 隆起 , 女婴生后 5 ~7 d阴道 少 量 流 血 为“ 假 月 经”
者, 新 生儿 两颊 “ 槟榔 子 ” , 新 生儿 生理性 黄 疸等 现象 , 不
常带 孩 子到户 外 活动 , 数 见 风 日, 则t bJ L 肌骨 强健 , 而 耐
弱 禀赋 于父母 , 特 别是 胎儿 在母 腹 , 与其母 相互 依 存 , 孕
妇 的体 质 、 精 神起 居 、 疾 病 环境 等 均可 影 响 胎 儿 的 生长 发育 , 这 就要 求胎 儿 的保健 首 先要从 择偶 婚配 开始 。要 避 免近 亲结 婚 , 适龄优育, 父母 要做 到戒 除 不 良生 活 嗜 好 。孕 妇要 注意 饮食 调 养 , 营养 要 充 足 , 禁 食 过 冷 过 热 肥 甘辛 辣 之物 , 要 注 意寒 温调 适 , 防感外 邪 以伤胎 儿 ; 要 劳逸结 合 , 适度 活动 , 并避 免跌 仆外 伤 , 以使全 身 气血 和
畅, 胎 气稳 固 , 胎 儿得 养 , 发 育 良好 , 生产 顺 畅 ; 还 要调适
受风 寒 。婴儿 衣着 不 可 过 暖 , 人 秋 后要 缓缓 加 衣 , 以 锻
炼 耐寒 能力 , 衣着 要宽 松 , 不可 紧束 而妨 碍气 血流 通 , 影
响发 育 。古 有 “ 头要凉、 背要 暖、 腹要 暖、 足 要 暖” 的 说
疾 病 的发生 。
情志 , 避免 情志 过激 伤 体 动胎 , 或 对 日后 小 儿 的情 志 精 神 方 面带来 隐 患 。也 可适 当选 择一 些胎 教 的 内容 , 来 帮
浅谈儿科“治未病”理论及临床应用
中医药通报2017年10月第16卷第5期浅谈儿科“治未病”理论及临床应用#1洋1&2郑夏楠3’2李灿东3’2摘要中医“治未病”是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其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核心内容广泛应用 于临床各科。
本文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举隅“治未病”理论在儿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治未 病”理论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当以体质调理、多种途径、阶段养护、培护脾胃和调节情志为要点,并结合当 前体质学说及健康管理两大研究热点,展望中医儿科“治未病”理论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
关键词小儿中医治未病体质1中医儿科“治未病”的理论基础14治未病源流《淮南子》曰:“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也。
”这些朴素的防范于未然的思 想,便是“治未病”思想的萌芽。
中医“治未病”之说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 也”。
其主要内涵为:未病先防,既 病防变,愈后防复。
其是指采取预 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 的方法,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理论基 础和准则。
中医儿科“治未病”则 是在继承《内经》“治未病”核心理 论,结合儿童生理、病理特点的基 础上,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实践总 结,逐渐发展出的指导儿科临床疾 病防治的方法。
14小儿“易病易复”之特性小儿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处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阶段,肺脾肾三脏常不足,而心肝又常有余,易感于外邪,易伤于乳食,易带有先天疾患,因此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正如钱乙在《小儿要证直诀》中所言:“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同时,小儿又具有“脏气清灵易于康复”的特点,故虽易病,但亦易趋康复,可塑性较强。
故可言小儿较成人具有“易病易复”的特点,基于这一特点,“治未病”在小儿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且有效性也可能更优于成人。
如若能在小儿成长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进行“治未病”干预,益其根壮其苗,对其未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必将大有裨益。
幼儿园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国中医药特色优势,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通过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幼儿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认识,普及中医保健知识。
2. 加强幼儿园保健工作,预防和减少幼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
3. 提高幼儿及家长对中医保健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开展中医治未病宣传教育活动(1)定期邀请中医专家来园开展讲座,向幼儿及家长普及中医保健知识。
(2)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如制作中药香囊、制作中医药文化手抄报等。
(3)利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平台,推送中医保健知识。
2. 加强幼儿园保健工作(1)制定中医治未病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2)开展幼儿体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保健方案。
(3)加强幼儿饮食管理,提倡合理膳食,预防营养性疾病。
(4)开展中医推拿、拔罐等保健服务,提高幼儿抗病能力。
3. 家园共育(1)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提高家长对中医保健的重视程度。
(2)开展亲子活动,如家庭中医保健操、家庭中医药文化体验等,增强家长对中医保健的认同感。
(3)建立家园联系制度,及时沟通幼儿在园中医保健情况,共同关注幼儿健康。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医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中医治未病工作顺利开展。
3.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4. 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
五、工作进度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工作计划,开展中医治未病宣传教育活动。
2. 第二阶段(4-6个月):加强幼儿园保健工作,实施个性化保健方案。
3. 第三阶段(7-9个月):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提高家长对中医保健的认同感。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工作,完善工作制度,持续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摘要: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丰富多样,其强调的预防为主、个体化护理、综合性健康管理等理念都为儿童的健康增添了新的活力。
本文介绍了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再中医儿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其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意义。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治未病思想必将为中医儿科护理领域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为儿童的健康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治未病思想;中医儿科护理;运用方法;应用价值0引言近年来,随着医疗理念的不断演进和社会健康意识的提高,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已经成为医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治未病思想强调通过调整人体的内部环境,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维护。
在儿科护理领域,治未病思想的应用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1]。
本文旨在探讨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其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的理念,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在儿科领域,儿童因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因此更需要综合性、个体化的护理方法,以确保他们健康的成长。
治未病思想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为儿童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健康护理方案。
1治未病思想理论基础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强调通过调整人体的内部环境,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的维护。
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方面,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防病治病观念,到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养生理念等,都为治未病思想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中医学强调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内外相互影响。
治未病思想契合了这一观念,强调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从治未病探讨小儿疾病的防治思路
并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巩 固 治疗 的 效
为主要 的 饮 食 品
从 而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保 证小 儿 的 大便 通畅 如果 胃 肠 的功 能是 正常 的
。
不会
果 从 而 预防疾 病 的再次 发生
见 赤 色者 刺之
,
在 《素 问刺 热篇 》 中 病 虽 未 发
使 小 儿 积食 二 引 起积 滞 源 头就 不会 存在 了 小 儿既 病 防 变
中 医 临床
年
期
日
「 了 〔
《人人 健康 》
从 治 未 病 探 讨 小 儿 疾 病 的 防 治 思路
林 丽娟
喀 什 地 区卫 生 学 校
【 摘 要 】治未 病在 小 儿 疾 病 的重 要方 法
,
新疆
、
喀什
既 病 防变和 愈后 防 复 三 个 部分
。
主要 学术 思想 是未 病 先 防
。
将 治未 病与 小 儿 疾 病 有 效 地
具 体特 点 的 特点
,
,
还是 小 儿 疾 病 的 病 理基 础
。
正是 由 于 小 儿 的生 理 稚 嫩
。
所 以很 容 易 因 为虚 弱 而容 易 生 病
, ,
所 以阐述 稚 阴稚 阳 的
。 ,
治 未 病 的理 论 未 病 先防 是指在 小孩 得 病 之前
,
生 理特 点 就 应该 对其 采取 积 极 地 防治
。 ,
儿 的生 理 特 点得 概述
。
稚 阴 稚 阳 是 就是 指小 儿 在 气
,
、
血
、
津
、
液
、
器 官较 稚 嫩
。
、
“治未病”思想融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探索
“治未病”思想融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探索发布时间:2022-11-03T05:40:18.21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3期7月作者:李景辉[导读] 新时代加强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国民素质,李景辉(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新时代加强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的关键,同样也是促进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但是,据调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学前儿童普遍缺乏与健康相关的心理素质、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医学常识和防范意识。
因此,寻求一种“未病先防”的有效防治体系是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这与祖国优秀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
关于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中医学中早有体现。
新时代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加强幼儿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教育防治体系,使学前儿童在一个和谐、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治未病思想; 学前儿童; 健康教育《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儿童健康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少年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
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国民素质和实现《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的关键,同样也将会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0~6岁学前儿童人数大约有1亿,且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学前儿童普遍缺乏与健康相关的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医学常识和防范意识,从而导致他们健康问题频发。
如何通过健康教育,科学的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完善他们的综合素质,正是我们所要思考和探索的。
浅谈3-6 岁儿童体质与治未病思想
人的体质反应出的是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病邪传到体 内的转化趋势,根据“同气相求”理论,一定的体质易感相应的邪 气,治疗用药不仅要分析病邪的特点,更要符合人的体质特征。《内 经》云:“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体质的形成离不开先天 禀赋的强弱,先天激发后天,而后天滋养先天,相互配合,人体之间 的差异性也主要体现在体质的不同。通过调理体质,使人体达到 阴阳平和,从而实现“治未病”的目的。
On the Constitution of Children Aged 3 - 6 and the Though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SHI Sha-sha1, ZHOU Yong-xue2*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nyang Shaanxi)
ABSTRACT: The scope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wide and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elderly. Children aged 3 - 6 years are weak in constitution, still growing and developing, with limited ability of spleen and stomach to transport and transform, and the kidney qi is not yet full,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 treating diseases before they are cured”. Children in this period have their own special physiological features, so they cannot use the medicine of warming up the body and tonifying the body to prevent overcrowding. We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society and the summary of children’s constitution by ancient doctors, regulate children’s constitution by means of diet, acupoint massage and other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ir viscera, correct the yin-yang bias, and thus achieve the goal of yin-yang secret. Children are the hope and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Only when the physical foundation of children is laid well can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the entire population be improved. KEY WORDS: Children; Physical fitness; Prevention of disease
“治未病”思想在小儿肺炎防治中的运用的开题报告
“治未病”思想在小儿肺炎防治中的运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小儿肺炎是指婴幼儿因感染路径、病原体及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的肺部炎症。
该疾病发病率高,患病人群广泛,对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和发展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小儿肺炎的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治未病”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该理论体系强调的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目前,随着对中医学认识的深入和科技的发展,许多中医养生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治未病”理念在疾病预防和保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治未病”思想在小儿肺炎防治中的应用,以期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小儿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中医药养生及“治未病”思想在小儿肺炎防治中的应用现状,探究其科学性和适用性。
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小儿肺炎预防的认知水平、预防意识及行为等情况,分析家长在小儿肺炎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3.结合文献和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小儿肺炎预防和治疗措施。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本研究预计可以探究“治未病”思想在小儿肺炎防治中的应用,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小儿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增加了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与理解,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交融,推动中西医结合、预防为主的医疗方式的推广与普及。
分析如何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
分析如何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目的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增强大众的疾病防范意识,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方法2015年2月期间选取该地6个社区共1 016户家庭,3 906户人口结合健康教育,宣传“治未病”理念。
宣传前后分别做一次知识调查。
结果绝大多数居民评分在5分以上,居民满意度达89.17%,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两次抽样知识评分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未病健康知识宣教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中,对于民众健康具有积极意义,采取方法应多渠道,广范围,大力度,加之监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标签:治未病;健康教育;结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该地6个社区共1 016户家庭,3 906户人口发放健康记录卡,内容包括疾病、就诊、亚健康等情况,收集2014年2月1日—2015年2月1日期间社区居民的家庭健康记录表。
1.2方法随机抽样调查1 000名居民的“治未病”与健康保健意识,发放满分为120分的题目试题填写并回收,统计居民的得分。
2013年2月期间针对以上社区居民宣传“治未病”理念结合健康教育。
宣传教育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市民对于前段教育工作的反响。
教育活动之后再进行一次抽样调查1 000名居民的“治未病”保健知识,统计得分。
具体方法包括:①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治未病”的理念,加强宣传与教育,利用中西医结合模式进行健康保健。
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观念,对于机体失衡要提前预防,保持稳态与健康,对于微小病变要及时提防。
中医讲究饮食与起居,所谓饮食,要做到膳食均衡、气味相合、调补脾胃、不可挑食偏食,五脏六腑达到均衡和谐状态,机体方能调顺[1];所谓起居,要做到顺应天时,调和阴阳,阳气旺而阴液足,防止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2]。
②增加“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渠道。
开展集体讲座、一对一宣教,策划以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教育的主题系列活动。
定期出板报刊,宣传治未病的健康常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讲解,将此理念渗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增强群众健康保健的预防意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儿科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李红霞;马云鹤;杨若俊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10(031)011
【摘要】@@ 1"治未病"思想的概念及内容rn"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既病防变"3个方面.rn1.1未病先防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淮南子·卷十六>有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即是主张常治无病之病,即未病先防,防重于治.
【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李红霞;马云鹤;杨若俊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云南昆明,650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8.4
【相关文献】
1.中医治未病理念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体会
2.治未病思想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运用体会
3.治未病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体会分析
4.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重症肺炎
防治中的运用5.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起源及其“治未病”思想在社区肿瘤防治
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未病角度下不同体质儿童的中医辨证调护与对策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参考文献1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它强调对疾
病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这种思想同样可以应用于儿童
中医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个体在形态、生理、心理等方
面的综合表现。根据儿童的常见体质类型,如平和质、气虚质、阴虚
心理调适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 虑和压力,以维护心理健康。
阴虚质儿童的中医调护方案
饮食调护
穴位按摩
多食用滋阴清热、润肺养肾的食物,如梨子 、蜂蜜、百合、枸杞等。避免过多食用辛辣 燥热食物。
按摩三阴交、太溪、涌泉等穴位,以滋阴补 肾。
运动调养
心理调适
适当进行柔和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 以调和气血。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和出汗过多 。
02
治未病理念与儿童中医体 质辨识
治未病理念概述
治未病是一种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强调通过早期干预和调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
在中医理论中,治未病注重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充盈等方面,以达到增强 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儿童中医体质辨识及其应用价值
儿童中医体质辨识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生 长发育等情况,运用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 评估的一种中医诊断方法。
一名8岁女孩,容易口干、口渴,大便干燥,易患口腔 溃疡。经过中医辨证,诊断为阴虚内热型体质。采取的 调护对策包括饮食调整,多吃养阴清热的食物,如百合 、枸杞等;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适当运动锻炼;同 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孩子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护 ,孩子的口干、口渴症状减轻,大便正常,口腔溃疡减 少。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体质因素在儿童疾病发生发展 中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辨证调 护对于改善儿童体质具有积极
以治未病思想指导儿童健康管理
•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一门研究小儿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 防中的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学科。
–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联合召 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的新中国卫生工作方 针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 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
• 1990年制定的《中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纲要 (1991-2000)》,确定了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 方针为:“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 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
以“治未病”思想指导 儿童健康管理与护理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 施长春
提纲
• “治未病”思想的起源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儿童健康管理的概念及任务 • 如何以“治未病”思想指导儿童健康管理和护理 • 治未病在儿童健康管理和护理中应用实例
一、“治未病”思想的起源 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
• 各学科的共同点:
– 都以从胎儿到青少年阶 段的个体或群体为研究 对象
– 都将儿童的生长发育及 疾病的预防作为重要的 研究内容
– 都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 心健康为最终目的
• 各学科的不同点
– 儿科学着重于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治已病”
– 儿科护理学着重于儿科 疾病的护理----“护已病”
– 儿童保健学着重于预防 和控制疾病的传播---“防已病”、“控已病”
– 微观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以现代健康概 念和中医“治未病” 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 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 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 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 学服务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 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 字里行 间渗透着不治 已病治未病的预 防医学的朴素 思维
方式 。 . 中 医 “ 未病 ”包 括 :未 病 先 防 的预 防 思想 ; 既病 治
了中医 “ 治未病 ”的思想 。我们在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治 未病 思想 ,当学生走 入临床后其预防为主的思想会 比较
二。 ・刊 第第 总期 。o上 87第 一期8 卷四半 年 月 月7
“ 未 病 " 恩 想 融 入 儿 教 学 略 议 治 科
中医 “ 治未病 ”的思想起源甚早 ,可追溯到黄帝 内
经 《 问 ・ 素 四气 调 神 论 》 。其 中写 到 “ 人 不 治 己病 治 未 圣
高热忠儿及时处理,防止惊厥的发生等,实际正是体现
的问题 。 新毕业 的学生在走上工作 岗位 时缺乏一些如“ 治
未病 ” 等 新 的 理念 , 不 能 很好 的 适应 社 会和 中 医事 业 发
复 医学等领域里很有发展潜力 ,可以发挥极大 的作用 。 现代 中医人 的任 务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其 “ 治未病 ”学 科体系,使其在理论上得 以升华 、充实 ,更加符合现实
明确 ,重视 中医整体观念 的辨证思路会 更加开 阔。 目前在儿科教学 的授课 中仅对疾病 的发生 、病 因病 机 、辨证论 治进行讲述 ,对 于如何 去预 防、病后如何调 护 、疾病在发展 中会有哪些传变等涉及 “ 治未病 ”范畴 介绍甚少 。临床实 习过程 中也存在 同样 问题 。带教老师
实 意义 。与 时 俱 进 ,在 今 后 的 预 防 医 学 、 临床 医 学及 康
针对疾病 的治疗 、辨证等书本知识讲解多 ,基本没有介 绍如何预防 ,病后康复及疾病传变 的相关知识 。现在这 种教学与新时期中医发展新 内容没有很好链接 的状况 ,
使我们中医院校在 校生的培养存 在落后 于中医事业发展
发 生 ,或 因 调 护 不 当饮 食 不 周 而 内伤 脏 腑 。 由于 本 身 的
形成 中医 门独特 的学科体系 。③在学生 的课间实习中 有 针对性地加入 中医 “ 治未病 ”内容 与所见疾病在发生、
发展、预后、康 复等各方面有较好的融合,使学生能够 通过 实践加深认 识,充 实知识 。有条件还应该让学生参 加社 区医疗 的实 践活动 ,会使他们对 中医 “ 治未病 ”有
加 入 教 材 中 , 目的在 于使 学生 从 基 础 上 就 开 始 认 识 “ 治
要推进 “ 治未病 ”理论体系 的发展完善 ,必须 同时 着力 于对 中医院校在校生这方面的培养,加强这 方面的 学 习。在教学或实践活动中不断灌输中医 “ 治未病 ”的 思想, 。我们从在校教育就 开始培养 学生树立 “ 治未病 ” 的思想,能够 将其理念融入 于所学 临床课程 。这对 中医 “ 治未病 ”今后在 医学领域发挥积极 的作的需 求 。
展 的需要 。
笔 者 认 为 在 中医 儿 科 的教 学 上 ,今 后 应 加 强 以下 几
方面 的教学 内容 :①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应提高学生
对疾病预防 的认知性 ,加强预防为主的有关知识 内容, 把降低发病率作为首要 目标 。例如儿科疾病与气候、环 境 、饮食的相关性十分明显,应 着力在 这些涉及 面加 强 授课 内容。②应将 “ 治未病”的中医学术思想较系统地
未病 ” 思想 , 了解其 内涵 , 这才有可能在将 来对 中医 “ 治
未病 ”学术思想进行深入挖掘 、整理继承 、有所发展 ,
中医儿科学与 “ 治未病 ”的理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
系,这是儿科疾病的特点所 决定。因为d J 生理特 点是 ,L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生机 蓬勃 ,发育迅速 。所 以在生 长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受外 界因素的侵扰 导致外感疾病 的
国际上 己认识到 中医 “ 治未病 ”对现代 医学 内容的
补充 ,也看到 了中医 “ 治未病 ”在预防保健领域里的独 到优势。 国家从政策上积极支持开展 中医 “ 治未病 ”的 工作 ,我们作 为中医教 育的从业 者,更应具备全面培养 现代化 中医人才 的意识 ,从基础 上将 中医 “ 治未病 ”的 理念灌输给学生 ,将其 学说融于教学 中,使 中医院校培 养 出来 的学生 ,在今后工作 中能够掌握这方面 的知识 ,
◎ 健 EI N 哼lIUF MvSCC ElT A晨 DDN' ,EC程 CIEO 屋' D徼 l ̄ 远O H n 为A O D
朱莉娜 首都 医科 大学附属 北京 中医医院 ( 0 0 0 10 1 )
关键词 :治 未病 ;儿科 教学 :临床 实 习 d 036/is.622 7 . 1. .4 o :1. 9 . n17 -792 00 0 3 i 9 js 0 7 文章编 号 :17 -79 (00 0 ・ 5一1 6 227 2 1 )一70 6O 0
更深刻的体会。
生理特 点,其 各方面机能不完善 ,抵抗力差决定 了病理
特点是发病容 易传变迅速 。儿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容易 很快发生传变 。如若今后我们把 “ 治未病 ”的思想贯穿 到诊疗工作中 ,抓 住小儿的这些 生理 、病理 的特 点,着
力 以预 防 为 主 。比如 :流感 高发 期 不 去 人 多 的公 共 场所 ,
发现患儿及 时隔离;在秋季腹泻 易发季 节,注意饮食 的
防变 ,有效防止疾病 的衍变 、发展 ;病后康 复,加促机 -
体的修复及 阻遏病之复发等几方面 。 治未病 ” “ 包含 了有 病早治,先安未病之脏 ,防病 复发 的意思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人们对健 康重视程度 的大幅提高,
现 在不仅仅局 限于有病去治疗 ,而是要求有更高的生活 质 量。在此 时提 出 “ 治未病 ”的健康 理念更有深刻 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