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 危害因素的类别(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负荷超限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安全管理)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安全管理)
防护不当
防护措施不完善或不正确,不能有效地防止危险、危害因素的发 生。
防护距离不够
防护措施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不足,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电危害
01
02
03
触电
人员接触带电体或过分接 近带电体,造成电击或电 伤。
电气火灾
电气设备过热、电火花或 电弧等引起火灾。
雷电危害
雷电放电产生的电磁效应 、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 员、设备造成危害。
蚀性物质等。
生物性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 介物,致害动物,致害
植物等。
心理性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 常,从事禁忌作业,心 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
等。
对企业与员工影响
对企业影响
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导致企业财产损失、生产中 断、法律责任增加等负面影响。
对员工影响
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造成威胁,引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等问题。
病毒
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可导致呼吸道感染、免疫系统损伤等 。
真菌
如曲霉菌、念珠菌等,可引起肺部感染、皮肤感染等。
传染病媒介物
蚊蝇
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主要媒介。
鼠类
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重要媒介。
蜱螨
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疾病的媒介。
致害动物
1 2
毒蛇
如眼镜蛇、银环蛇等,其毒液可导致中毒甚至死 亡。
过度疲劳
长时间工作、缺乏休息和睡眠导致身体疲劳,降低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醉酒或药物影响
员工在工作前或工作中饮酒或服用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的药物。
从事禁忌作业
危险作业
员工被安排从事与其身体状况、技能 或经验不相符的危险作业,如高处作 业、接触有毒物质等。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安全管理)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安全管理)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类。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耐腐蚀性差、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安全生产危害因素

安全生产危害因素

INSERT YOUR LOGO安全生产危害因素通用模板Dail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planning, organization, etc.,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protect the produc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安全生产危害因素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文档可用在日常管理中对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实现保护人员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生产系统的良性运行,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运作的顺利开展。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一、安全生产中主要危害因素的类别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

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20类。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够造成人体、财产、环境等不良影响的各种物质、能量和情况。

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危险危害因素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阻止。

按照其特征和产生的途径,危险危害因素可以分为以下类别:一、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声、光、电、火、爆炸、放射线等能量形式。

这些能量形式能够直接或间接对人体造成损伤,如电击、火灾、爆炸等。

在工业生产中,也有一些具有较高风险的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速度、高噪声等,可能对工人造成工伤。

二、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毒气体、酸碱、有毒金属、农药、化肥等。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直接或间接对人体造成中毒、损害身体器官、影响身体机能等影响,甚至比物理因素更加危险。

化学因素在工业生产、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广泛存在,相应的防范和遏制措施也十分重要。

三、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各种疾病、病毒、细菌、真菌等。

这些生物因素能够引起传染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不良后果,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在医院或生产中,可能会通过医疗器具、药品或食品等途径传播病菌,需要进行严格的防范措施。

四、机械因素机械因素主要包括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这些机械能够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后果,如机器设备的故障、交通事故等。

五、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指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和工作环境等原因,导致身心健康失调,包括压力、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在高压工作环境下,如军人、警察、消防员等易受到心理因素危害。

六、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不良的人类行为引发的危害,如罪犯的犯罪、恐怖主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人们的生命安全岌岌可危。

通过对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和了解,可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防范和遏制措施,有效降低危害,保护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危害的分类

危险危害的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

这里简单介绍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对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危害因素具体、详细、科学合理,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危害因素的预测和预防、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管理、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和交换。

也可用于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的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a粒子、b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潮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所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设法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类
⑤ 应力集中
⑥ 外形缺陷:指设备、设施表面的尖角利棱和不应有的 凹凸部分。
⑦ 外露运动件:指人员易触及的运动件。
⑧ 操纵器缺陷:指结构、尺寸、形状、位置、操纵力不 合理及操纵器失灵、损坏等。 ⑨ 制动器缺陷 ⑩ 控制器缺陷 ⑪ 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 防护缺陷 ① 无防护 ② 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指防护装置、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

9. 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 从高处坠落到地面或从地面坠落到坑、洞、沟下,不包括触 电坠落事故。
10.坍
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
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 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 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指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 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故。矿井作 业面、巷道侧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 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两者常同
g. 房屋基础下沉 h.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 i.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j. 采光照明不良:指照度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照明等。 k.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指自然通风差、无强制通风、风量不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或气流过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l. 室内温度、温度、气压不适 m.室内给、排水不良
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统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
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12.透 13.放
水:矿山地下开采、隧道开挖过程中,意外水源造成 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包括正常爆破和

现代安全管理4a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现代安全管理4a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
(1)评价单元的划分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如原料供应区、反应区、产品蒸馏区、吸收或洗涤区、成品或 半成品贮存区、运输装卸区、催化剂处理区、副产品处理区、废 液处理区、配管桥区等。 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 内的全部贮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 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除运输工具加油站、 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 有关规定:
(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 (馆)等公共设施;
(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第四十八条规定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 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 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 学品登记。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 理部门制定"。
19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 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 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 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 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 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4)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效等引起的有毒物大量泄漏。
11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从是否存在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 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危险、危害物质出发,进行 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只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属于消防部门统计的火灾事故;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塌落称为冒顶;两者同时发生称为冒顶片帮;12透水: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13爆破伤害:指爆破作业中发生伤亡事故;。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危险和危害因素有很多种类,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工作和活动。

在这里,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类别,并简单介绍它们。

1. 物理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气压等。

这些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例如听力受损、骨骼负担加重、皮肤烧伤等。

在工作场所中,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物理危害因素是非常普遍的。

2. 化学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指的是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包括毒性气体、有毒液体和固体。

这些物质可能会被吸入或者皮肤吸收,对工人的听力、视力、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工作场所应该严格控制或者消除这些化学物质的存在。

3. 生物学危害因素生物学危害因素指的是与生物有关的风险,包括感染病原体、被动吸烟、接触有害动物等。

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医疗、实验室和农业等领域的工人。

4. 人为危害因素人为危害因素包括盗窃、暴力行为、误操作等,这些行为会威胁到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这种类型的危害因素可能会发生在各种工作场所中,尤其是在以现金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商业和零售业中。

5. 社会危害因素社会危害因素指的是社会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例如贫困、犯罪、战争、灾害等。

这些问题会间接影响到各个行业的工作和生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总结:以上列举的危险、危害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危害因素,例如心理危害因素、时间压力、紧张和焦虑等等。

了解和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对于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工作场所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消除这些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保工人在工作期间的安全。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一、按直接原因分类(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2.防护缺陷(防护不当)3.电危害(漏电)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X射线)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11.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12.作业环境不良(缺氧)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14.标志缺陷(无标志)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煤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里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指挥作用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因素(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一)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放炮12.火药爆炸13.化学性爆炸14.物理性爆炸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1.生产性粉尘2.毒物3.噪声与振动4.高温5.低温6.辐射7.其他危害因素三、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应对如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二)厂区平面布局1.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距离等。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l.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分类表
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我们需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详细分类,以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和管理。

以下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详细分类表:
一、化学因素
1.1 吸入性有害物质
1.2 皮肤接触性有害物质
1.3 口服有害物质
二、物理因素
2.1 噪声
2.2 振动
2.3 温度
三、生物因素
3.1 细菌和病毒
3.2 寄生虫
四、心理因素
4.1 工作压力
4.2 人际关系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详细分类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仅作为参考,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安全管理)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安全管理)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类。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耐腐蚀性差、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7)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辐射、激光辐射、微波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一、按直接原因分类(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2。

防护缺陷(防护不当)3. 电危害(漏电)4. 噪声危害5. 振动危害6。

电磁辐射(X射线)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8。

明火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11. 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12。

作业环境不良(缺氧)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14. 标志缺陷(无标志)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 易燃易爆性物质2。

自燃性物质3。

有毒物质4. 腐蚀性物质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

致病微生物2. 传染病煤介物3。

致害动物4。

致害植物5.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 负荷超限2。

健康状况异常3. 从事禁忌作业4. 心里异常5. 辨识功能缺陷6. 其他(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

指挥作用2. 操作失误3. 监护失误4。

其他错误5。

其他因素(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一)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1。

危险因素分类、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

危险因素分类、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

危险因素分类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附录A(资料性附录)危险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1.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1.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1.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1.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1.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1.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1.8 明火1.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12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14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类。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耐腐蚀性差、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7)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辐射、激光辐射、微波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

(8)运动物危害(抛射物、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其他运动物危害)。

(9)明火危害。

(10)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

(11)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

(12)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3)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4)有害光照(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4)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5)有毒品(6)放射性物品(7)腐蚀品(8)粉尘与气溶胶(9)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索。

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片不良,室内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漏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所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

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湿度、温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地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其他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危险因素概念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法律依据1、《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三)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四)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五)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渔业水域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六)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七)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其所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存档。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2号文下发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陆续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控工作。

为加强管理,统一标准,规范运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并拟出台《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5、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该标准代替了2000年颁布的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2010年国务院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在重大危险源控制领域,我国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发展了一些实用新技术,对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减少和防止伤亡事故起到了良好作用,为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化日益严重,超期服役、超负载运行的设备大量存在,形成了我国工业生产中众多的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方法有很多,习惯上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实施。

检查周期的确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性质以及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确定。

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特点。

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现状安全评价等工作结合开展。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

一般来讲,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

交接班检查是指在交接班前,岗位人员对岗位作业环境、管辖的设备及系统安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说清楚,接班人员根据自己检查的情况和交班人员的交代,做好工作中可能发生问题及应急处置措施的预想。

班中检查包括岗位作业人虽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车间班组的领导或安全监督人员对作业情况的巡视或抽查等。

特殊检查是针对设备、系统存在的异常情况,所采取的加强监视运行的措施。

一般来讲,措施由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岗位作业人员执行。

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岗位的自行检查,一般应制定检查路线、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并设置专用的检查记录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