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正统化问题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引言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中央政权对待不同民族之间关系的管理和处理方式。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涵盖了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体,因此民族政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统一性、包容性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统一性的民族政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性是一个重要的民族政策目标。
封建王朝通过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力图统一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群体。
这种统一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央集权封建王朝通过设立中央集权制度,确保中央政府对全国各地的控制力度。
例如,在汉朝时期,设立了郡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多个郡县,并派遣汉人官员进行管理。
这种制度推动了汉化进程,促使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文化。
军事征服为了实现统一性目标,封建王朝经常采取军事手段征服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
例如,秦朝时期的统一战争,将大量少数民族纳入中国版图。
此后,这些地区逐渐接受中央政权的统治,逐步融入汉文化。
一统法律封建王朝实行一种普遍适用的法律制度,使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都受到相同的法律约束。
这种法律制度为统一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包容性的民族政策尽管追求统一性是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重要目标,但包容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中国古代政权尊重不同民族群体的差异,并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护他们的权益。
以下是几个体现包容性的方面:民族自治中国古代政权在边疆地区设立了少数民族自治州或郡县,赋予当地少数民族一定程度上自治权力。
这种做法旨在让当地少数民族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并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优待政策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代政权采取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包括减免税收、赋予特权和提供教育机会等。
这些措施旨在使少数民族感受到中央政权的关怀和尊重,增强他们对中央政权的认同感。
文化保护中国古代政权重视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并鼓励其发展独特的文化。
例如,在明朝时期,对蒙古族进行了宗教保护,鼓励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
地方政权的兴起与统一的难度
地方政权的兴起与统一的难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地方政权的兴起,而这种现象越发普遍的土地和时代背景下,地方政权所代表的力量和地位就越加重要。
然而,这样的地方政权也往往会带来统一的难度,因为它们处于一种既有秩序、又有独立性、甚至还可以横行的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制度长处,但同时也是制度问题的重要源头。
一、地方政权的兴起地方政权是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在特定地区或领域内建立的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形式。
因其局限性较强并且与中央政权建立的联系不完善而被称为“地方政权”。
它代表着一种既存的地方利益,也反映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而地方政权也经常会集结起一些地方非法组织,在乡村、小城镇之间或和静止不动的地区之间取得力量,它们往往与政府形成相互矛盾的关系,或者在某种情况下被视为政府的与众不同的附属部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各地的政治格局急剧变动,历经血与火的欧洲大陆的国家族群和国家民族都要考虑怎样为自己的领土和民族的未来安排。
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农业必须在相对和平的形势下得到发展,而民主和人权的强调又代表了新时代的精神文明。
这就使地方政权成为了一种新的、不同于传统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行政组织形式。
二、地方政权的优势地方政权所具备的优势是:其真正代表着一种地方利益,能够更好地反映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其功能多样,有着更为灵活的特点,可以根据地方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其动力强劲,因为地方政权建立的不少,原因往往是为了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在解决很多地方事务、企业和其他资源的问题时,地方政权往往具有很强的自主决策权和处理权。
三、地方政权的统一难度地方政权的统一难题主要表现为:地方政权不断向中央政权挑战,竭力维护其权力和地位,直至形成独立的政治体系。
这种拒绝于中央政府合作的形势使得中央政府面临著区域政治的分散化。
此外,地方政权之间由于缺乏合作、缺乏协调和竞争,因种种不同的因素将会带来一系列危机与矛盾,最终损伤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本教材简要分析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叙述我国远古至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共22课。
(一)、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讲的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共3课。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重点是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其生活状况。
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 有比较全面的材料(化石材料)来揭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可以使学生有比较感性的认识。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南北两大区域都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文化,北方以粟为主(以半坡为代表),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以河姆渡为代表)。
教材分别介绍了南北不同的农耕文化的特点,以及他们发展的高度(包括他们的房屋建造等等)。
第3课《华夏之祖》。
这一课吸收了考古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我国境内在五六千年以前,东西南北中各地都有相当高度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在起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通过各地不同的原始民族、原始文化汇合汇聚在一起,然后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
;(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二单元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国家起源,一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变革。
(1)国家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七年级学生不易理解,主要让他们知道,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国家的过程中,原先通过原始民主方式(禅让制)来更替领导权的方式变化了,变成了世袭制,再加上国家机器、军队、监狱等,国家产生了。
在夏商周更替过程中,有一个难点需要把握的,那就是宗法制度。
(2)本单元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社会变革。
(三)、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三单元设置的课程比较多,但是重点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以及它的发展和巩固。
有关秦朝建立的问题,关键是,秦始皇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在文化上的各种统一措施,不仅在当时的秦朝,实际上对以后整个中国的走向,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秦朝时间不长,二世而亡,推进统一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任务就落到了汉朝。
汉初充分吸取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这可以从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一些政策上体现出来。
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
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导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时期。
但同时,这个时期也伴随着民族问题的出现。
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实行民族政策,是那个时期的头等大事。
本文将深度探讨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
一、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在明清时期,汉族的统治者意识到,民族问题无法轻易解决。
如果只是采用强力镇压、强迫同化等方法,只会导致矛盾更深,并且失去少数民族人心。
因此,许多汉族统治者便开始制定一系列的少数民族政策。
明朝时期,朱元璋曾在《大一统要诀》中提到:“各民族都要在统一的政府之下,平等地加以治理,各守其习俗,不得相互侵犯。
”这是明朝推行的少数民族政策。
明朝时期,还兴建了一些回民街道和回民村,以便回民们能够共同生活。
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颁布了少数民族的政策。
他们认为,少数民族应被视为国家的一部分,而不是外来民族。
因此,他们对少数民族人口实行平等的政策,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二、少数民族问题的突出尽管汉族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民族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原因的影响,少数民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首先,政策执行不力。
虽然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颁布了利于少数民族的政策,但一个死法规往往比管住西藏、新疆的官吏们的效果更小,不良官吏的存在,剥夺了政策的实际意义。
其次,文化冲突。
汉民族统治者在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时,他们试图推广汉族文化和风俗,而这种尝试常常引发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以此为例,中国独有的《藏历书》,不仅是一部时间记录工具,更是藏族人文化与信仰的象征,查鲁众又叫“大手印”。
而到了清朝,皇帝为了统治这个西南滇区,禁止了查鲁众,从而引起了滇南地区白族人民的反叛。
三、少数民族融合明清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并不是完全隔离的。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婚嫁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
136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甄 磊 大同市华严寺文物管理所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不断地起伏更替,政权正统之争的问题始终存在。
所谓“正统”,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一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正统代表着政权统治的合法地位,代表着统治者是受命于天,会得到所有臣民的支持。
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有关于正统的纷争更是激烈。
本篇文章将对北魏政权正统之争进行研究,了解了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的内容,分析了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魏政权;正统;天命;意义;研究在我国的古代,“正统”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词语。
它可以是血统的正统、继承权的正统,以及统治地位的正统。
对于正统之争,历史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才为正统,什么是划分正统与非正统的依据,大家都没有统一的说法。
在历史上的正统之争中,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与其他诸国的正统之争,在我国的历史上尤为激烈。
一、北魏政权的概述表1北魏政权大事件年份事件公元386年拓跋珪称代王,定都盛乐公元386年4月拓跋珪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公元493年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进行改革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公元550年高洋废帝,代东魏自理,北齐建立公元557年西魏恭帝禅位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通过表格我们对北魏政权的大事件进行了简单的了解,整个北魏的政权从拓跋珪重建代国,到北魏分裂,前后一共148年,经历了20位帝王。
北魏在历史上,统治了中国的北方地区。
因为北魏皇室建立政权之后,改为元姓,又被称为元魏。
二、北魏政权正统之争中国的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期,但是各个政权之间的斗争仍然没有停止,在再加上胡人入主中原,各个政权对于“正统”地位的争端愈演愈烈。
北魏,是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起的政权。
因为其自身民族的独特性,再加上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距,北魏政权与南朝其他政权对于正统政权的争夺十分激烈。
“大一统”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及民族自治_0
“大一统”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及民族自治中国古代的法制与秩序基于自然经济之上的宗法社会结构和重宗法人伦的社会心理,从而选择了一个以家族为支点“礼法并用”的秩序构建模式,这个特质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中央王朝的民族政治。
在中国古代规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则中,国家制定法始终处于正统地位。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一贯遵循的目标,从秦汉至清朝,总体上形成了“守在四夷”、“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体现出了一统与自治相结合的民族秩序。
秦汉之始,中央政权即对西北、西南多民族聚居或杂居地区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并设置相应的机构和职官。
唐宋“羁縻府州”之设,明清土司之制,就是这类特殊政策的制度化发展。
与汉民族相比较,诸边疆民族不但在地理上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处在王朝的边缘,古代中央王朝政治法律制度(“国法”) 的哲学基础“天理”、社会基础“人情”,其载体是汉民族,而其他民族则成为被礼“教化”的对象。
一、“大一统”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早在黄帝之族、炎帝之族、东夷之族、九黎之族、三苗之族和夏族出现之时,夏夷一统、中华一体的观念就已渐渐孕育和萌芽,到了周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的大一统观念已经较为明确。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诸侯混战,但各诸侯国统治者的理想基本上仍以“一统”为目标。
《礼记·礼运》更是首倡“天下为公”,这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雏形。
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公羊学说取得统治地位。
大一统被尊奉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汉书·董仲舒传》卷 56 ) 。
唐朝时,传统的夷夏观更进一步明确为“胡越一家”、“四夷一家”(《资治通鉴》) ,并将天下一家的理念付诸当时的政治法律实践。
唐律制定和实行诸如: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唐律疏议》) 的条款。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
统一和分裂问题
第六讲 关于运用民族平等原则 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问题
六关于运用平等原则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问题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提出的口号,后来无产 阶级革命才真正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在古代私有制社会里, 根本没有民族平等,各个政权不仅在政权内部实行民族歧 视和压迫政策,还在民族政权之间,强调‚华夷之辨‛, 严格区分正闰,形成传统‚正闰观‛,人为地制造民族不 平等。
第七讲 关于“主体民族”问题
第七讲
关于‚主体民族‛问题
白寿彝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的民 族交往中形成了一个‚主体民族‛,这个主 体民族就是汉族。汉族人数最多,生产水平 最高,在整个民族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对 中国历史发展贡献也最大。认为汉族在全国 各民族中,始终成为我们国家的稳定力量。 中国历史几千年连续不断,在世界史上是少 有的,这个功劳,汉族应居第一位。如果没 有汉族,少数民族做不到这一点。
六关于运用平等原则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问题
范文澜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一 文中说‚历史上的腐朽国家如北宋、南宋末年,都 不过是单纯的剥削机器,抵御外患的作用丝毫也不 存在了,虽然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是汉人,但汉族 史学工作者不值得替他们呼喊,说是受了侵略,并 且谴责侵略者。我们应该严厉谴责那架剥削机器, 赞成有人出来打倒他,女真灭北宋、蒙古灭金和宋, 都是合乎规律的事情。‛ ‚这些事情,今天看来, 不过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一个小兄弟用武力打 倒老朽残虐的大哥,替大哥管理家务,管得好坏, 应作别论,打倒老朽,代管家务,本身总是一件好 事。‛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石赵承西晋金为水,燕承赵为木,符 秦承燕为火,魏承秦为土。
孝文帝于490年开始亲政,491年,确 定北魏在五行中之位次,将东晋南朝宋齐、 十六国定为僭伪,北魏承西晋之金德为水 德,表明中华正统地位。 北齐、北周承魏水为木,隋继北周木 为火,唐继隋火为土。宋以后唐承唐运建 土德,后晋承后唐土为金,后汉承后晋金 为水,后周承后汉水为木,宋承后周木为 火。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认识。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在历史上,有不少少数民族统治者在统治中国时,逐渐接受中原传统文化,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统治合法性的维护: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希望通过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以增强统治的合法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尤其是中原文化的认同,可以使统治者得到汉族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促进统治的稳定。
2.统一和整合民族关系:通过接受中原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统治者实现了与中原汉族的文化融合。
这种融合有助于减少民族矛盾和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和谐,从而实现了统一国家的目标。
3.求治国安邦的有效手段:中原的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在治理国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少数民族统治者学习和接受这些制度和理念,可以借鉴其管理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统治水平,有效治理国家。
4.文化权威的认同: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认识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统一力量,并希望通过接受中原传统文化,使自身成为文化权威,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然而,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难题。
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以及统治者个人身份认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都可能影响到学习和接受程度。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是一种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现象,既有利于统治合法性的维护和文化整合,也为国家治理和民族和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以二十四史的民族史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以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为考察中心*汪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摘要: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主要包括血缘认同,即是以炎黄后裔自居,认同与汉民族的亲缘关系;治统认同,即是对中国历史上历代政治统绪的认同,由此体现其政治的继承性与合法性;道统认同,即是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及其传承的认同;制度认同,即是对中原先进制度文明的认同,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改革则是这种制度认同的具体表现。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做出了系统反映。
关键词:少数民族政权血缘认同治统认同道统认同制度认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是指对中国历史上以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悠久而发达的历史文化(其中也包含了各少数民族创造的历史文化因素)的认同。
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意识,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今天中华民族民族大家庭形成的先决条件。
以往的研究泛谈历史文化认同的较多,而专门探讨少数民族政权历史文化认同的则较少,本文以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为考察中心,试图从血缘、治统、道统和制度等角度,对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KZZY2014031)阶段性成果。
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做出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少数民族政权的血缘认同意识所谓血缘认同,是指古代少数民族政权自觉以华夏祖先炎黄后裔自居,从血缘上肯定其与汉民族的亲缘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之所以重视血缘认同,一方面是认可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民族的先进性,一方面也是要为其民族政权的合法性提供历史依据。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血缘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
最早认可少数民族与汉族有亲缘关系的是汉族史家司马迁,《史记》第一次从血缘角度提出了中国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思想。
首先,《史记》提出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说,即认为中原之外的四夷民族皆出自中原华夏民族。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意识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作者:严鼎兴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02期[摘要]正统意识是中国古代社会很重要的政治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反映在汉民族政权中,在魏晋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对立之际,这种观念也通过民族融合深深地影响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
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维护政权的正统性,不断地从传统的汉文化中挖掘理论依据,王权天命、奉大一统、入主中原,都被视为正统性的理论依据,但是,在面对强大的汉民族正统观时,又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卑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正统意识[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60-02西晋后期,“八王之乱”爆发,诸王陷入混战之中,政局不稳,人民流离失所。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建立汉国之后,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建立,出现少数民族政权相互争夺中原霸权的局面。
对中原霸权的争斗不仅仅存在于军事斗争的层面,更重要地则表现在意识层面。
而对正统性的争夺则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新局面,对北魏建立稳定政权,出现在政权的正统性上面与东晋南朝平分秋色、分庭抗礼的对等局面不无影响。
为了论证政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少数民族政权不断从汉文化中寻找理论依据,相互攻击,争夺正统地位。
一个政权要想得到大多数民族的支持就必须以各种方式来表明自己是正统而非僭伪。
入主中原,认同中原的正统地位,建立以中原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唯有如此,才具备合法性。
一、王权天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董仲舒将政治伦理说与阴阳五行说杂糅而成为天人感应的政治学说,对正统王权应天而授作了理论上的阐发,魏晋时期,这一理论被普遍接受。
《晋书·刘元海载记》:“刘宣等固谏曰:‘晋为无道,奴隶御我,是以右贤王猛不胜其忿。
属晋纲未驰,大事不遂,右贤涂地,单于之耻也。
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1.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政权名称辽西夏金建立的少数民族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所在区域内蒙古、辽宁一带宁夏地区东北地区与北宋的关系澶渊之盟议和金灭辽,再灭宋5.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内容影响政治(1)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2)推行郡县制;(3)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经济(1)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钱为全国货币;(2)统一度量衡便于各地经济交流文化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后又演变成“隶书”方便政今推行,促进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实施“焚书坑儒”虽然当时有利于统一,但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交通(1)修驰道,排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2)开凿灵渠改善了陆路、水路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边疆治理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巩固了边防,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积极影响:秦朝一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活动及影响)主要内容影响政治(1)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权威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实现了思想统一,保证了皇帝的权威和朝廷政令的推行,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边疆治理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兵反击匈奴;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还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区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巩固和发展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主要民族现(事例)辽宋夏金元明清
主要民族现(事例)辽宋夏金元明清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格局形成过程中,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辽宋夏金元是两个重要的阶段。
千余年中,中国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通过矛盾、斗争、交往、融合,各自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亦由此据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分裂与统一交互出现,政局时而相对稳定、时而相对动荡的局面,至元代以少数民族贵族为统治核心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封建皇朝,基本宣告结束。
上述两点,决定了魏晋至宋元时期民族史观发展的相对完整性[1]。
而其中的辽宋夏金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及其统治者所建立的政权对中国历史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民族史观产生了某些变化与发展,这些变化与发展在受客观历史决定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影响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面貌与文化特征;从史学发展的角度讲,这些变化与发展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使多民族史学的固有特征得到了更为突出的反映。
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大致依据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民族关系的特点,粗线条地勾勒不同政权下民族史观的基本特征,以求得对这一时期民族史观整体面貌的普遍性认识。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格局形成过程中,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辽宋夏金元是两个重要的阶段。
千余年中,中国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通过矛盾、斗争、交往、融合,各自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亦由此据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分裂与统一交互出现,政局时而相对稳定、时而相对动荡的局面,至元代以少数民族贵族为统治核心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封建皇朝,基本宣告结束。
上述两点,决定了魏晋至宋元时期民族史观发展的相对完整性[1]。
而其中的辽宋夏金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及其统治者所建立的政权对中国历史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民族史观产生了某些变化与发展,这些变化与发展在受客观历史决定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影响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面貌与文化特征;从史学发展的角度讲,这些变化与发展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使多民族史学的固有特征得到了更为突出的反映。
清朝的政治改革与少数民族政策
清朝的政治改革与少数民族政策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改革与少数民族政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清朝的政治改革尝试在保留封建制度基础上追求现代化,而少数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清朝与内外关系的互动与博弈。
清朝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官僚制度的变革。
清朝采用了考试制度选官,并将科举考试制度固定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社会中的人才能够通过考试竞争来获得官职,从而实现社会流动。
这一改革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人才的选拔。
同时,清朝还进行了官员管理体制的改革,设立了巡抚、布政使等地方行政机构,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效率和执行力。
此外,清朝还试图进行吏治改革,力图消除腐败现象。
清朝创设吏部,与礼部共同负责官员选拔和管理。
清朝还禁止了传统的“贪赃枉法”行为,并颁布了一系列惩治贪污腐败的法令。
然而,由于吏治改革的力度不够大,加之腐败现象根深蒂固,这些改革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清朝吏治问题。
与政治改革相伴随的是清朝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清朝秉持着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理念,注重维护和调和内地汉族和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的关系。
清朝设立了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如理藩院、都统衙门等,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保护和自治的空间。
同时,清朝还制定了尊重各民族习俗的政策,维护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和文化传统。
这样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为不同民族的和平共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清朝的政治改革和少数民族政策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
政治改革的过程中,保留封建制度的同时,清朝还不得不面对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力。
清朝在政治改革上的努力与西方列强的冲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清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清朝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实施,存在对少数民族的强制性安抚与转化的成分,剥夺了少数民族的一部分文化和权益。
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与民族融合
一、民族融合二、民族同化三、少数民族的汉化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
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虽然元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明清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
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同化于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
一种是自然同化,指某一个民族在长时期中受到另一个民族的影响,逐渐消失了本民族的特性,同化于另一个民族。
这是历史民展中自然的进步的趋势。
另一种是强制同化,是指反动统治者所衽的民族同化政策,如强制被压迫民族接受统治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改变原有的民族特性。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中国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旧俗”被中原农业民族的“汉法”代替,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旧俗”指边疆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汉法”指汉民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
汉法代替旧俗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即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度。
这一过程均是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同时民族间的往来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为巩固统治,有作为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会主动实行汉化政策。
清初关于历史上夷狄政权的正统辩论与清朝正统问题
华夏,所生异地,其地异,其气异矣;气异而习异,
没,而其传及于我朝许文正公。 此历代道统之源
习异而所知所行蔑不异焉。 乃于其中亦自有其贵
委也。 然则道统不在辽、金而在宋,在宋而后及于
贱焉,特地界分、天气殊,而不可乱;乱则人极毁,
我朝。 君子可以观治统之所在矣。”
⑧
华夏之生民亦受其吞噬而憔悴。 防之于早,所以
而延伸至清朝满族统治的正统性。
国种族为正,其余为伪也” 。 清朝初年在论证自己
③
一、宋明关于夷狄政权
正统性的主流观点
的正统地位时,在“ 如何始可以承统” 的问题上,强
调顺天应人,代明讨贼,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操作
过程,从而最终使汉人认同清朝“ 得国之正” ④ ,也
就是权力 来 源 的 正 当 性, 这 是 王 朝 正 统 的 基 础。
元统仍当承宋,又以“ 道统” 立论,以为道统为治统
所系,不在 辽 金 而 在 宋, 主 张 纂 修 宋 史 而 附 以 辽
金。 杨维桢这一论述已经承认在夷狄政权基础上
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为正统。
明初重要的史学家王祎,在正统学说上,提出
“ 四绝四续” 的正统论,他对于宋、金、辽的正统问
题上说:
“ 金虽据有中原,不可谓居天下之正。 宋既南
主中原的清朝,如何看待宋辽金正统,确实关乎清
祀。 煌煌圣训,至大至公,上自羲轩,下至胜国,其
朝统治的正当性问题。
间圣作明述之君,守文继体之主,无不馨香妥侑。
制,所以谨华夷之辨也。 ……元人合辽、金、宋为
顺治二年三月,清举行入关以来首次的历代
帝王庙祭典,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名单,即是当朝所
. All
当自至元十三年始也。 由是论之所谓正统者,自
2021《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思想探析范文2
2021《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思想探析范文 编纂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作为古代目录学成果的集大成者,是清代及中国古代学术的渊薮,自然体现着古代史学生成、流变的轨迹,反映着清代前期史学的思想精神。
《总目》认为,“所重乎正史者,在于叙兴亡、明劝戒、核典章”①,深刻揭示了《总目》史学思想的精髓和内核,不仅涵括了对史学自身性质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延展了对史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对于《总目》史学思想的研究,学界早有人关注,周少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史书编纂》、周积明《〈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观》以及黄爱平的《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周积明的《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等论文,都对《总目》的史学思想进行了一些探讨②。
这些成果,进一步拓展了《总目》研究的新思路,对研究《总目》的史学思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但是对于挖掘《总目》的分纂稿,通过《总目》的史部提要和分纂稿等不同文本文献比较来研究《总目》史学思想,截至目前还鲜有人涉及。
其实,清代设四库馆纂修四库全书时,各分纂官编纂过程中,每校阅一种书,便撰写一篇提要,即为分纂稿,其中翁方纲、邵晋涵、姚鼐等着名学者参与其中,贡献颇大。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则在分纂官所撰分纂稿的基础上,笔削考校,或增删,或分合,字斟句酌,再三润饰,终成煌煌二百卷的《总目》。
从《总目》的成书过程可以看出,分纂稿和《总目》是有差异的,不仅文字内容上有改易,而且思想观点也有异动,如司马朝军的《〈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刘汉屏的《略论〈四库提要〉与四库分纂稿的异同和清代汉宋学之争》、罗琳的《〈四库全书〉的“分纂提要”和“原本提要”》等研究成果,都说明了这一点③。
把《总目》的史部提要与分纂官所撰分纂稿放在一起比勘分析,更能凸显《总目》内涵丰富的史学价值判断和史学思想。
本文主要通过《总目》的史部提要与翁方纲、邵晋涵、姚鼐等分纂官撰写的分纂稿进行比较研究,以探析《总目》的史学思想。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国的“统一”之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有人说,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就是中国的统一,也有人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就是中国的统一,更有人说,自宋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中国才真正走向了统一。
田余庆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统一中国需要华夏族汉族作为一种维系的中心,要是在古代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的民族在里面起作用,没有一个核心来与周围各族相联系的话,这个统一的国家就说不上,不可能形成。
有了这样一个核心,就有可能团结那么多民族一起来建立这个国家,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拆不开、打不散的民族集体,到今天还是这样的。
我刚才说到蒙古族,跑到西方去建立那么多的汗国,一直到了欧洲、到了多消河。
到了俄罗斯,回过头来还得到中国这片土地上来安家,而且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其他各族也是这样,有的消失了自己作为民族的存在,但是他们民族的成分已经在中华民族里面有了自己永久的位置。
中国政权被颠覆过多少次,但是颠覆以后还有恢复,恢复以后的政权基本上还沿着原来统一的格局,统一的路子。
而且最可贵的是颠覆者、征服者最后是被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融化到中华民族里面来了,这是最具有力量的。
所以我说,一时的统一的成功是伟大的,千秋历史铸成的民族间的向心力、人民的凝聚力才是统一国家的基石。
我们常说文治武功,常把武功这一面看成是中国版图开拓的动因,其实这一面的作用应该是有分寸地看。
没有凝聚力量,没有历史的铺垫,武功难以完成,成功以后也难以维持久远。
张学良先生在参观台湾延平祠时写过一首诗,他说郑成功“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意思是说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把降表投给南明的永历,永历皇帝是明朝最后的逃亡者,那时候的北方已经是清朝的顺治了。
郑成功没有投降到清去,这就成为一个问题,但是后来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康熙的时候投降到清。
张学良的意思是说,明是前朝,清是后朝,不管是前朝还是后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台湾纳人中国版图的丰功伟绩。
我想这里面有张学良个人的身世之感,不管他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是坚决主张台湾入版图的。
浅析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夷夏观
文化视野449浅析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夷夏观张 涛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摘要:民族思想是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古代,民族思想以夷夏观为主要内容。
笔者在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夷夏观,并找出其相似之处,愿为研究我国古代民族思想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夷夏观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449-01一、关于“华夷之辨”的相关问题华夷之辨是指中国传统思想中如何辨别“华夏”与“夷狄”、从而如何处理两者关系的讨论和认识。
“华夏之辨”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首先,如何区分华、夷,即何为区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标准,如以血缘地域划分,以风俗文化划分。
其次,华夷能否相互转化,“夷夏之防”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二、少数民族政权的“华夷之辨”所谓的“夷狄政权”背景下的“华夷之辨”其主心骨便是为其统治政权寻求正统性、合法性,从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淡化民族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秦楚吴越对华夏正统的进取和争夺挑战了人们的传统思想。
在政治上,僭越天子,涉足中原。
春秋初年楚武王,向周王室请求说:“我蛮夷也。
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①城濮之战前后,秦、楚均参加了中原的会盟。
在经济上,积极改革,发展实力。
秦孝公决心改革,遂有了商鞅变法和秦国的日渐强大。
思想上,寻找归属华夏正统的历史根据。
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民族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西晋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强化了华夷之辨的心理。
而且他们渐渐意识到要消除这种观念,于是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中华正统的根据。
鲜卑拓跋氏自述为黄帝之裔,鲜卑宇文氏自述为炎帝之裔,铁弗匈奴刘(赫连)勃勃强调自己的夏王室血统而称所建政权为夏等。
此外,北魏孝文帝更是进行了在语言、服饰等习俗方面汉化改革。
辽、夏、金、元及清,尽管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这一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民族及民族问题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㊀思想战线㊀㊀㊀2021年第3期第47卷ɴ 3,2021Vol 47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王文光,文卫霞①摘㊀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从未中断㊂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有一个强大的内生动力存在,这个内生动力,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㊂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政治家都把追求国家的大一统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且不断实践㊂大一统思想中包含着正统观念,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所具有的合法性㊂在多民族中国处于多个政权同时并立的历史时期,正统观念的实践是十分丰富的㊂正统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凝聚力之一,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㊁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㊂关键词: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正统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K28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1-778X(2021)03-0063-0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这个内容时指出: 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㊂ ①大一统作为多民族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思想,孕育于春秋时期,开始实践于秦汉时期,随着秦汉时期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维护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思想成为主题,大一统思想要求国家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边疆㊁民族等基本要素都必须保持大一统㊂②大一统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实践,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其中已经孕育着自在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从国家发展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看,能否真正实现中国的大一统,把边疆各民族真正纳入大一统中国,就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㊂从这个意义来讲,多民族大一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是历代政治家对边疆民族进行治理并且不断巩固的历史过程㊂④大一统思想中包含着正统观念,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的合法性㊂故凡是能够建立大一统政权,并且能够一脉相承的王朝,一般都会被历史学家或者政治家视为 正统 或者称为 正朔 ㊂因此,正统具有法理学特征,核心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是用来表明建立政权的合法性以及政权更替是否具有合理性的观念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这样说过: 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㊁时㊁月㊁日以识事之先后㊂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㊃36㊃①①②③④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 阶段性成果(18ZDA158)作者简介:王文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文卫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云南昆明,650091)㊂‘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㊂王文光:‘多民族大一统中国发展历史与中国边疆民族发展的 多元一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4期㊂自在是一种潜在的㊁不外显的状态,中国古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一种自在的状态㊂王文光:‘多民族大一统中国发展历史与中国边疆民族发展的 多元一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4期㊂不得不取魏㊁宋㊁齐㊁梁㊁陈㊁后梁㊁后唐㊁后晋㊁后汉㊁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㊂ ①在这里,司马光是从汉朝一直梳理到宋朝谁是正统的问题,表达了自己对正统的认识㊂对司马光关于正统的看法,梁启超认为其标准是: 以后代所承者所自出者为正,而其余为伪也㊂如因唐而正隋,因宋而正周等是㊂ ②梁启超又说: 夷狄不可以为统,则胡元及沙陀三小族在所必摈,而后魏㊁北齐㊁北周㊁契丹㊁女真更无论矣㊂ ③这句话的 胡元 ,当指鲜卑建立的北魏㊁北齐㊁北周,而 沙陀三小族 则指沙陀突厥建立的后唐㊁后晋㊁后汉,至于契丹㊁女真,则是指辽朝和金朝的建立者㊂显然,梁启超在讨论 正统 观念时,明显带有 华夷之辨 的色彩,这是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㊂欧阳修作为宋朝的官员,面对诸多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到底哪一个政权是正统,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命题,为此欧阳修写了一篇‘正统论“㊂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说: 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尧㊁舜㊁夏㊁商㊁周㊁秦㊁汉㊁唐是也㊂始虽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于一,夫一天下而居正,则是天下之君矣,斯谓之正统可矣,晋隋是也㊂ ④可见,欧阳修正统论的核心观点是能否 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 ㊂这其中出现了两个关键概念:法统上的 居正 以及能否统一国家的 合一 ,欧阳修认为,只有做到 居正 和 合一 才能够算是正统㊂上述关于 正统 的讨论者,都是带有 华夷之辨 的色彩,并没有反映出历史上政治家和学者关于正统观念的认识和实践㊂到了现代,正统观念开始作为一个史学史问题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㊂例如王东1987年在‘学术界“第5期发表的‘正统论与中国古代史学“,这是从史学史的角度讨论正统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是饶宗颐的著作‘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饶宗颐在书中说: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其理论之主要根据有二:一为采用邹衍之五德运转说,计其年次,以定正闰;唐人自王勃以后,‘五行应运历“‘正闰位历“等书,以至宋初宋庠之‘纪元通谱“,皆属此一系统 另一为依据‘公羊传“加以推衍,皇甫湜揭 大一统所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㊂ ⑤显然,饶宗颐论正统是以大一统思想作为正统论的思想来源,论域集中在史学史,主要是讨论唐以后诸家的正统理论㊂其他现代学者则以研究欧阳修的‘正统论“为主㊂例如王记录㊁闫明恕1996年在‘贵州社会科学“第1期发表的‘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史“,蒋莉2012年在‘金山“第7期发表的‘试论欧阳修的正统论“,金鑫㊁曹家齐2018年在‘史学史研究“第3期发表的‘说欧阳修的正统思想“等等㊂总的来说,对中国历史上多个政权同时并立时期的正统观念及其实践的研究是不够深入的,还有很大空间㊂实际上,在多民族中国处于多个政权同时并立的历史时期,恢复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格局是各民族政治家的共同理想,因此正统观念的实践是十分丰富的㊂从多民族中国发展的时间维度来看,关于正统观念的讨论及其实践,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和辽㊁宋㊁夏㊁金这两个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从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切入,探讨正统观念及其实践问题,以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有所裨益㊂一秦汉两朝是大一统的时期,虽然不存在谁是正统的问题,但是关于正统观念的理论却是丰富的㊂汉朝建立之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于是有了大一统思想,其中包含着㊃46㊃㊀思想战线㊀㊀㊀2021年第3期第47卷ɴ 3,2021Vol 47①②③④⑤‘资治通鉴㊃魏纪“卷69,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7 2188页㊂梁启超:‘论正统“,‘梁启超文选“上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529页㊂梁启超:‘论正统“,‘梁启超文选“上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529页㊂欧阳修:‘正统论“,载李㊀敖‘欧阳修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50页㊂饶宗颐:‘正统论与中国古代史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74 75页㊂正统观念㊂由于正统观念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中国历史上是把封禅作为让 天 承认政权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即可以通过封禅来获得政权更替的合法性㊂‘史记㊃封禅书“开篇就解释为什么要举行封禅: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㊂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㊂ 这是解释封禅的基本含义,又注引‘五经通义“云: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㊂ ①‘五经通义“明确解释了封禅的政治意义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中国发展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众多的边疆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建立了多个同时并立的政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谁是 正统 就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㊂从理论上讲,正统观念的实质是关乎一个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是要论证某个政权是否得到了 天 的支持,是否有 天道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正统观念是民众对政权是否认可的问题,或者是几个政权中谁是正统的问题㊂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都把能够重新建立大一统政权作为政治目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就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确自己是 正朔 ,其他政权都是 僭伪 ㊂在汉字中, 僭 的基本含义是超越本分,在古代特殊的语境下表达的含义是,地位在下的人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义或者礼仪㊁器物的行为都叫做 僭 ㊂例如,北魏为了表达自己就是正统,在‘魏书“中对相关的政权或者其他政权的皇帝都使用 僭 字㊂‘魏书㊃海夷桓玄传“说: 岛夷桓玄 僭晋大司马温之子,温爱之,临终命以为后㊂ ②‘魏书㊃海夷冯跋传“说: 海夷冯跋 慕容永僭号长子,以跋父安为将㊂ ③‘魏书㊃岛夷刘裕传“说: 岛夷刘裕 天兴二年(399年),僭晋司马德宗遣其辅国将军刘牢之东讨孙恩,裕应募,始为牢之参军㊂ ④此外,在历史文本书写体例上也可以看出北魏自认为自己就是正统的记述㊂一般而言,在正史中记载帝王事迹的体例是用 本纪 ,但是南朝的皇帝在‘魏书“当中都没有记载到本纪中,而是被放在列传中,而且还被称为 海夷 或者 岛夷 ,‘魏书“作者的目的,是要说明北魏才是正统㊂可见,在北魏通过对南方政权正统地位的否定,突出北魏才是正统的民族思想㊂在魏收写的‘魏书“中多了一种体例 序纪 ㊂‘魏书㊃序纪“中魏收通过对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记述与构建,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寻找民族源流上的根据: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㊂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㊁猃狁㊁山戎㊁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㊂⑤‘魏书㊃序纪“中的记述,把鲜卑的民族源流追溯到了黄帝,比较完整地建构了鲜卑与汉族 同源共祖 的历史叙事,即鲜卑族也是黄帝的后代,这就成为了拓跋鲜卑继承正统的历史依据㊂所以‘魏书㊃序纪“又说: 帝王之兴也,必有积德,累功博利,道协幽显,方契神祇之心,有魏奄迹幽方,世居君长,淳化育民,与时无竞,神元生自天女,桓㊁穆勤于晋室,灵心人事,夫岂徒然,昭成以雄杰之姿,包君子之量,征伐四克,威被荒遐,乃立号改都,恢隆大业,㊃56㊃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王文光,文卫霞①②③④⑤‘史记㊃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5页㊂‘魏书㊃岛夷桓玄“,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17页㊂‘魏书㊃岛夷冯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26页㊂‘魏书㊃岛夷刘裕“,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29页㊂‘魏书㊃序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㊂终于百六十载,光宅区中,其原固有由矣㊂ ①对上述关于鲜卑与汉族共祖的记载,姚大力认为,‘魏书㊃序纪“关于拓跋鲜卑起源的记述结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修史者将拓跋部的先世史与中原古史连接起来,这一重构具有明显的汉化色彩㊂②但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认为,‘魏书㊃序纪“中 华夷共祖 的思想就是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㊂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关于 华夷之辨 民族思想的智慧处理㊂氐人苻坚建立政权之后首先碰到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 正统 问题㊂当时苻坚准备进攻东晋,苻融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 国家本夷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㊂ ③对此,苻坚进行了反驳㊂苻坚说: 帝王历数,岂有常邪,惟德之所在耳!刘禅其非汉之苗裔邪?终为魏所灭,汝所以不如吾者,正病不达变通耳! 苻坚的认识是有道理的,他认为所谓正统应该是以德来衡量的,而不是以 华夷 的民族身份来衡量㊂苻坚曾经说: 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为一家,同有形于赤子㊂ ④这是氐人苻坚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 混六合为一家 ,是苻坚把辖境内的所有 华夷 都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对于苻坚而言,所有的 华夷 都是一家人㊂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政权都有对正统观念的实践, 当时的人的正统观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出奴入主,为不同民族统治者争夺天下正统地位;二是颂扬大一统,力图使天下在理论和事实上都归属于其政治统治之下 ㊂⑤所以‘魏书“中就将南朝政权归入 四裔传 ,因为这个时期南朝政权仅仅是存在于局部地区,没有实现国家的大一统㊂‘魏书“从卷九十五就开始记述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⑥以北魏为正统㊂对此,‘魏书“曾经记载过诸多儒家学者对于正统问题的讨论㊂529年,南朝梁武帝的使者陈庆之到了洛阳,北魏车骑将军张景仁设宴招待,在宴会上出现了许多儒家人士,陈庆之便趁着酒兴说道: 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秦朝玉玺,今在梁朝㊂ ⑦陈庆之刚刚说完,北魏中大夫杨元慎马上进行反驳,说道: 我魏膺箓受图,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㊂ 经过辩论,陈庆之的民族思想发生了变化,陈庆之从北魏出使归来后,就从文化的角度对正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之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㊂ 显然,建立北魏的鲜卑经过民族融合已经彬彬汉化,已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中已经具有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在中华文化中,国号是表示正统的重要文化符号㊂魏太祖就曾经让大臣讨论国号问题: 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国有家,及王天下,即承为号㊂自汉以来,罢侯置守,时无世继,其应运而起者,皆不由尺土之资㊂今国家万世相承,启基云代㊂臣等以为若取长远,应以代为号㊂ ⑧之后又下诏说: 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㊂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㊂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㊃66㊃㊀思想战线㊀㊀㊀2021年第3期第47卷ɴ 3,2021Vol 4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魏书㊃序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 17页㊂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 读 魏书㊃序纪⓪“,‘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㊂以下皆见‘资治通鉴㊃晋纪“,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304页㊂‘晋书㊃苻坚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96页㊂李㊀珍:‘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㊂‘魏书“卷95记述了匈奴刘聪㊁羯胡石勒㊁铁弗刘虎㊁临渭氐苻健㊁羌姚苌㊁洛阳氐吕光;卷96记述了僭晋司马叡賨李雄;卷97记述了岛夷桓玄㊁海夷冯跋㊁岛夷刘裕;卷98记述了岛夷萧道成㊁岛夷萧衍,等等㊂以下皆见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7 119页㊂‘魏书㊃太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 33页㊂遐迩率服㊂宜仍先号,以为魏焉㊂布告天下,咸知朕意㊂ ①在订立了国号之后,北魏便 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起天文殿 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立爵品,定律吕,协音乐;仪曹郎中董谧撰郊庙㊁社稷㊁朝觐㊁飨宴之仪;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申科禁;太史令晁崇造浑仪,考天象;吏部尚书崔玄伯总而裁之㊂ ②上述所有的制度建设,都是为了强调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㊂魏太祖在制度设计好之后,立即进入实际的实施阶段, 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㊁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岁㊂大赦,改年㊂追尊成帝已下及后号谥㊂乐用‘皇始“之舞㊂诏百司议定行次㊂尚书崔玄伯等奏从土德,服色尚黄,数用五;未祖辰腊,牺牲用白㊂五郊立气,宣赞时令,敬授民时,行夏之正 ㊂③魏太祖道武帝所颁布的礼仪,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来表达自己的正统㊂魏太祖道武帝也以大一统思想为据,以汉朝的建立为例来论述正统:十有二月乙未,诏曰: ‘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垢㊂自非继圣载德,天人合会,帝王之业,夫岂虚应㊂历观古今,不义而求非望者,徒丧其保家之道,而伏刀锯之诛㊂有国有家者,诚能推废兴之有期,审天命之不易,察征应之潜授,杜竞逐之邪言,绝奸雄之僭肆,思多福于止足,则几于神智矣㊂ ④道武帝这番话的核心是认为,凡没有建立大一统国家政权的,都应该加以 诛绝 ;而能够建立大一统国家政权的,都是有 天命 的㊂北魏还一直关注北魏继承哪一个王朝的统绪问题,这在‘魏书㊃礼志“中叙述得比较具体,表明了拓跋统治集团争取自身统治合法性的过程㊂太和十四年(490年),北魏孝文帝下诏令群臣议北魏德运,中书监高闾上疏说道:臣闻居尊据极,允应名命者,莫不以中原为正统,神州为帝宅 故以魏承秦,魏为土德,又五纬表验,黄星耀彩,考氏定实,合德轩辕,承土祖未,事为著矣 非若龌龊边方,僭拟之属,远如孙权㊁刘备,近若刘裕㊁道成,事系蛮夷,非关中夏,伏惟圣朝,德配天地,道被四海,承乾统历,功侔百王 正位中境,奄有万方,今若并弃三家,远承晋氏,则蔑中原正次之实 臣愚以为宜从尚黄,定为土德㊂⑤我们从这段论述当中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事实,高闾在文中反复提到 中原 神州 中夏 ,而且还特别强调 正位中境 尚黄, 定为土德 与黄帝有关,因此,谁在中原建立政权,谁就是正统,北魏就是在中原建立政权,所以应该是正统,北魏是继承了秦的统绪㊂‘魏书“的撰写者还强调,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边疆地区的 夷 是有贡献的, 华夷 是一个民族共同体㊂‘魏书㊃地形志二上“记载: ‘夏书㊃禹贡“㊁周氏‘职方“中画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摹也㊂战国分并,秦吞海内,割裂都邑,混一华夷㊂ ⑥文中充分肯定了秦朝的 混一华夷 ㊂ 混一华夷 就是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 混一华夷 还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目标㊂而南朝的各个政权则认为自己才是正统,所以在涉及北朝的几部正史中都有把匈奴㊁鲜卑㊁羯㊁氐㊁羌称为 虏 ㊂‘宋书㊃索虏列传“中就表达了明确的 华夏 正统论,沈约认为:元康以后,风雅雕丧,五胡递袭,翦覆诸华㊂ ⑦但值得注意的是,沈约对北魏建立者鲜卑虽然称之为 索虏 ,可是又认为鲜卑当中包含着汉族的成分,与汉代的李陵有关㊂李陵是西汉名将李广之孙,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兵败投降㊂尽管沈约贬拓跋为 索虏 ,只承㊃76㊃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王文光,文卫霞①②③④⑤⑥⑦‘魏书㊃太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 33页㊂‘魏书㊃太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页㊂‘魏书㊃太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4页㊂‘魏书㊃太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7页㊂‘魏书㊃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4 2745页㊂‘魏书㊃地形志二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55页㊂‘宋书㊃索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358页㊂认拓跋氏为中原李陵之后,但他仍然承认北魏拓跋氏与中原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㊂①这样的民族历史叙事,同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其中已经蕴含着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与之相反,匈奴㊁鲜卑㊁羯㊁氐㊁羌等民族建立的政权,则通过历史文本的书写来表达 华夷共祖 的民族思想,希望通过 华夷共祖 的民族思想来表达自己政权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㊂三魏晋南北朝之后的隋唐两朝,基本是不存在正统问题的,但是之后多民族中国又进入了辽㊁宋㊁夏㊁金等多个政权同时并立的历史时期㊂宋朝的诸多人士都强调 华夷之辨 ,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当中曾经这样看待当时的民族思想,司马光说: 朱氏代唐,四方幅裂,朱邪入汴,比之穷㊁新,运历纪年,皆弃而不数,私己之偏辞,非大公之通论也㊂ ②显然司马光认为当时流行的民族思想都有局限性,甚至是片面的,故又说: 虽华夷仁暴,大小强弱,或时不同,要皆与古之列国无异,岂得独尊一国谓之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哉!若以自上相接受者为正邪,则陈氏何所受?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为正邪,则刘㊁石㊁慕容㊁苻㊁姚㊁赫连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旧都也,若以有道德者为正邪,则蕞尔之国,必有令主,三代之季,岂无僻王?是以正闰之论,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义,确然使人不可移夺者也㊂ ③司马光的理论是可以成立的,他首先认为,北方民族进入并且建立政权的地方是 五帝三王之旧都 ,因此司马光认为谁是正统的问题,主要是要看统治者怎么进行统治,应该要以 有道德者 为正统㊂因为当时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就如同 古之列国 ,所以不存在 独尊一国谓之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 事实㊂总的来说,宋朝是坚持 贵华夏 的传统,以宋朝为正统㊂‘太平寰宇记“记载: 自是以降,唐史所书,推其土域所存,记其名号之变,载于国史之末,以备华夏之文㊂ ④‘太平寰宇记“作者乐史的民族思想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在历史文献当中, 四夷 的历史是应该记载于 国史之末 的,乐史这样的处理方法,显然是受到班固的影响㊂因为从班固的‘汉书“开始,就是把边疆民族列传放在最后㊂这也是一种 华夷之辨 的民族思想,不利于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㊂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具有了更加强烈的 华夷之辨 思想,如果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民族思想是具有消极意义的㊂南宋的历史学家郑思肖认为: 四裔之外,素有一种孽气,生为夷狄,如毛人国㊁猩猩国㊁狗国㊁女人国等,其类极异,决非中国,人之种类,开辟以后即有之,谓黄帝之后㊁夏后氏之后则非也㊂ ⑤这是十分明显的大汉族主义,而且还特别提出对 华夷共祖 民族思想的否定㊂在此思想指导下,郑思肖接着评论‘南史“和‘北史“在民族政权正统方面的问题㊂他说: 其曰‘北史“,是与中国抗衡之称,宜黜曰‘胡史“仍修改其书,夺其僭用天子制度等语㊂其曰‘南史“,实以偏方小之,然中国一脉系焉,宜崇曰‘四朝正史“㊂ ⑥郑思肖认为,‘北史“只能叫做‘胡史“,而且北方民族政权的建立者使用 天子 等词语是一种僭越;而‘南史“则要称为‘四朝正史“㊂郑思肖进一步指出: 得天下者,未可以言中国,得中国者,未可以言正统,得正统者,未可以言圣人,唯圣人始可以合天下㊁中国㊁正统而一之㊂ ⑦这样的民族思想,也是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与发展的㊂㊃86㊃㊀思想战线㊀㊀㊀2021年第3期第47卷ɴ 3,2021Vol 47①②③④⑤⑥⑦史金波,关志国:‘中国民族史学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78页㊂‘资治通鉴㊃魏纪“,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6页㊂‘资治通鉴㊃魏纪“,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7页㊂乐㊀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㊃四夷㊃四夷总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296页㊂郑思肖撰,陈福康点校:‘郑思肖集㊃古今正统大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3页㊂郑思肖撰,陈福康点校:‘郑思肖集㊃古今正统大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㊂郑思肖撰,陈福康点校:‘郑思肖集㊃久久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03 104页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正统化问题
11级对外汉语2班1151005
丛沐沐(丛屹冉)作为一名蒙古族学生,惭愧的说在现在少数民族大团结的社会现状里,对于少数民族曾建立起的政权的正统化并不十分了解,发现了虽有定论但大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借着这次机会,想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从古至今的朝代来说,何为正统?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皇位来得是不是名正言顺,你的王朝的建立是不是顺天应人。
在恪守道德伦理的中国古人心中,没有什么比正统更具有号召力了。
一旦被认定是正统,你就占领了舆论制高点,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百姓的拥护,从而你的皇位和所建立的王朝才能够稳固。
所以有很多民族在创建王朝伊始,就想尽办法的是自己的身份“合法化”、“正统化”,比如说:契丹人就称汉人是黄帝之后,而他们契丹人自己是炎帝之后,匈奴称其先祖乃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十六国时期的胡夏政权,更是声称自己是夏族的直系后裔,是真正正统的中原主人。
其次,我认为,少数民族和中原本土文化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众多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一个明显的标志便是华夏正统观念的形成。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空前高涨;元代,忽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
我看了许多网友的言论,不同意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正统王朝
的理由基本上都直指蒙元统治时期蒙古下中原后,对于中原人民各种恶劣的行径和近乎残忍的屠杀,更有甚者,把蒙元时期的通知和日本侵华战争相提并论。
在我看来,少数民族对不隶属于自己民族的民众给予压迫甚至虐待,骨子里的凶蛮性情无法改变,这些曾经的种种恶行并不代表少数民族没有想中原文化的心,这也是大多数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王朝为了适应中原内地的统治,对自己的政治体制改革、全力汉化的根本原因。
元朝自世祖忽必烈效法汉制,宋朝灭亡后,他不仅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这就足可以说明,在岁月长河里,一个接一个的少数民族在对中原文化的了解和使用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更多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愈发发觉,如果要维护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根本不能离开广大汉人的支持。
另外还想补充的一点是,关于内蒙和外蒙的区别。
如果当时不承认蒙元统治时期是中国的正统王朝的话,那今天的内蒙古和部分新疆地区就不会隶属于我们的祖国版图了。
作为一名生在内蒙长在内蒙的青年,我也认识不少的外蒙朋友,虽然表面上属同源,但是我一直暗暗庆幸,我可以生在属于中华大地的内蒙古,而不是寒冷贫苦的外蒙古。
夷入汉者则为汉,汉入夷者即为夷。
正是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曾经在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历史长河中大发异彩,所以我认为,即使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也应该算的上是中华历史上的正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