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5 影子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影子》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影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子的概念和特点;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3.掌握描述影子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讨论形成对影子的深刻理解;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影子的概念和特点;2.影子的形成原理;3.描述影子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难点1.学生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2.学生表达对影子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幻灯片展示各种物体的影子,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引导学生尝试回答。
2. 学习《影子》课文(15分钟)师生一起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影子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只有在光照下才会产生影子?”3. 实验:发现影子(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着不同形状的物体,用手电筒作光源,看物体在不同位置时影子的变化。
让学生找出规律,并交流讨论。
4. 讨论影子的原理(15分钟)师生共同讨论影子形成的原理,引导学生总结并记载在板书上。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看法。
5. 影子的表达(20分钟)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影子,并描述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使用“黑影子”、“跟着我走”等词汇来描述。
6. 思维拓展(10分钟)通过列举日常中影子的应用场景或引发学生思考光与影的关系,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讨论光和影的奥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影子的存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与影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展示了对影子主题的浓厚兴趣。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影子的形成原理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加强巩固。
整体来看,本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5《影子》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5《影子》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影子》的基本内容,领悟“影子”的概念。
2.识字认字:学习生字“影子”、“解释”、“动作”、“跟”、“给”、“暗”、“亮”,能正确书写。
3.词语理解:掌握“亮”与“暗”的概念。
4.词句理解:学习掌握句子“坐着的人,它还在那儿坐着;走着的人,它跟在谁后头走。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身边事物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授生字词“影子”、“解释”、“动作”、“跟”、“给”、“暗”、“亮”,加深学生对“亮”与“暗”的理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懂得“亮”与“暗”的差别。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新课: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光线的变化,并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影子是什么?”2.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影子的概念,提出自己对于影子的看法。
3.学习生字词:教授生字词“影子”、“解释”、“动作”、“跟”、“给”、“暗”、“亮”,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并加深理解。
4.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文中情感。
第二课时1.复习前课内容:复习课文内容,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及句子。
2.深入理解:通过情境提问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亮”与“暗”的区别。
3.句子练习:教学句子“坐着的人,它还在那儿坐着;走着的人,它跟在谁后头走。
”,让学生熟练读写。
4.课文解析:讲解课文中难点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5.情感抒发:让学生体会课文情感,表达自己对于影子的感觉。
四、教学方式1.情境教学法:通过与生活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练习。
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评价1.能力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对于“影子”概念的理解,书写生字的准确性,句子的流畅程度。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影子的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让学生明白影子是光线遇到遮挡物产生的,理解影子的基本形成原理。
3.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发现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观察影子,描述影子的形状和特点。
2.学生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认识到光线遇到遮挡物的情况下会产生影子。
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探究影子的形成规律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影子》教材及相关教具。
2.投影仪、挡板、灯、宣纸等教学辅助材料。
3.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操作指导。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影子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学生对影子的印象,观察到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实验探究1.给学生分发挡板和灯,让学生实验观察光线遇到挡板产生的影子。
2.学生自由探究影子的形成规律,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三步:总结与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2.整理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第四步:扩展拓展1.让学生观察不同光线、不同物体的影子,探讨影子的多样性和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对生活和自然的意义,如日晒影子、拍照等。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记录,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2.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影子现象,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灵活教学。
2.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现潜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对影子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希望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发现、探索和创造,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5影子(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5影子》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认识“影、前、后”等生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拼读音节,认识生字,并能运用生字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能够用语言描述影子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影子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影子。
- 学生分享自己对影子的认知和观察。
2. 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拼读音节,认识生字。
- 教师领读课文,强调生字的正确发音。
- 学生齐读课文,巩固生字。
3. 理解课文- 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影子现象。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影子现象的成因,尝试解释影子的形成原理。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影子的形成原理及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5遍。
2. 用“影子”为主题,画一幅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5影子2. 生字:影、前、后3. 影子的形成原理: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时,物体后面的区域形成影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影子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信息。
2.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基本特点。
3.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总结影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1.课文《影子》的课件。
2.影子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小黑板或白板。
4.讲台上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影子,并引发他们对影子的好奇心,引出影子的话题。
学习1.介绍课文《影子》的背景和大意,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情景。
2.逐段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3.利用讲台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
操练1.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影子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拓展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影子,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2.鼓励学生在写作或绘画中表达对影子的理解和感悟,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影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仅能够知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基本特点,还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总结影子的特点。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表达,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关注影子这个话题,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感谢大家的认真听讲,下节课再见!。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一课,内容包括教材第56页至第57页。
详细内容为:通过讲述小兔子在阳光下与自己的影子发生的一系列趣事,引导学生认识影子,了解影子的特点及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影子的特点及成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成因及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4.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影子的成因、特点等。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影子》2. 生字词:影、子、阳、光、照、立、跳、跑3. 影子的特点及成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影子的特点及成因。
(3)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部分。
(2)影子是由于物体挡住光线,在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的暗影。
影子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且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影子的成因、特点等。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影子》。
全文围绕“影子”这个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影子与人如影随形的关系。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朗读与背诵、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影子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朗读、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影子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影子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引出本课主题“影子”。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a.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读音、结构、书写方法。
c.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影子的特点,讲解比喻句的运用。
4. 朗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影子与人如影随形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6. 语文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用画笔描绘下来,并配以文字描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影子》2. 生字词:左右前后黑3. 课文结构:影子与人如影随形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庭作业:a.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c.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用画笔描绘下来,并配以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谜语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朗读感悟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影子2.3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影子2.3》人教(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5影子2.3》,属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人教(部编版)》。
本文主要介绍该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
2. 教材特点《5影子2.3》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适合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通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内容。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包括主要情节和故事内涵。
2. 教学难点1.部分生僻字意义的理解。
2.课文的细节理解与归纳。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3.图书课堂法:利用图片、工具书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流程1. 热身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以问题或图片等形式导入新课《5影子2.3》,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 教学展开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及重点语句。
2.分组讨论课文内容,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3.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4. 拓展通过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拓展思维。
5.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习成果。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准确朗读课文《5影子2.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背景,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为《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影子2.3》人教(部编版)》的教学内容及安排,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全文围绕“影子”这个主题,通过描绘影子与人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影子的特点及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60页至第61页,详细内容为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及拓展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认识影子这一自然现象。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特点的理解与表达。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课文,让学生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关系。
5. 例题讲解:讲解影子形成的原理,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影子主题的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影子》2. 生字词:影子、跟、跑、跳、笑3. 影子特点:形影不离、长短、方向4. 课堂练习:影子绘画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影子主题的画。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对影子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思考影子与生活、自然的关系,进行拓展学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敵rance(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影子》的内容和主要情节。
2.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3.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描述图画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课文《影子》的内容理解和朗读。
2.影子形成的原理。
难点1.学生理解影子形成的抽象概念。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利用图片或玩偶做影子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唱一首关于影子的儿歌,让学生跟着节奏摆动手、脚,感受影子的变化。
2. 新课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影子,带领学生讨论影子的产生原理。
•阐述影子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3. 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影子》,讲解生字生词,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内容。
•解释课文中难懂的地方,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为什么会有影子”展开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答案。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回想自己曾在哪里看到过自己的影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引导学生表达对影子的感情,帮助他们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6. 拓展延伸•利用实验或游戏形式,让学生亲自制作影子,加深对影子产生原理的理解。
•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影子的小故事,并在课堂分享。
四、课堂总结•回顾今天课程内容,提醒学生记得自己的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不同光照下的影子,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按照老师要求,画一幅关于影子的画,并在明天的课上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影子这一概念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以及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词句含义。
2. 通过学习,了解影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特点的理解,句子结构的分析。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己发现生字词的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4. 句子解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句子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影子的特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影子,加深对影子特点的理解。
7.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影子的绘本,拓宽知识视野。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影子2. 生字词:影子、跟着、太阳、朋友等。
3. 句子解析:影子是太阳的朋友,它跟着我们一起玩耍。
4. 影子特点:黑黑的、长长的、会变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影子。
答案要求:画出影子的特点,用彩色笔上色,标注自己的名字。
2. 作业题目:仿写句子“影子是太阳的朋友,它()”。
答案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发挥想象力,完成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影子特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理解影子的特点和变化•能够简单描述自己的影子•感受影子的神奇之处•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1.2 教学准备•课程教材:《影子》•教学工具:投影仪、影子图案卡片、灯光、玩偶等•布置教室:保证教室的光线柔和,并设置适当的投影区1.3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
2.呈现故事情节:通过阅读教材《影子》来讲述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实验展示:利用投影仪或灯光展示不同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影子,让学生亲身感受影子的变化。
4.教师讲解:结合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奥秘。
5.创设情境:小组讨论或互动游戏,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影子并做出相关联想。
6.拓展延伸: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和人的影子,进一步感悟影子的意义,并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
二、反思与建议2.1 教学亮点•利用实验展示和互动游戏加深学生对影子的理解;•融入故事情节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影子的独特感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2 教学不足•教学中可加入更多具体的影子图案卡片或实物,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影子的特点;•需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避免出现部分学生被忽视的情况;•鼓励学生多进行互动和表达,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有效性。
2.3 改进建议•加强课前教师对故事情节的预习和准备,做好故事的讲述和引导;•增加课后延伸活动,如影子的手工制作或小组展示,增加学生的动手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提出更多关于影子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影子》这节课是一节充满趣味和探究性的教学内容,通过设计精心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影子的认知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为学生创造更丰富、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并理解“影子”的概念。
2.学生能描述影子的形态和特征。
3.学生能欣赏与影子相关的图画和文章。
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描绘影子的特征。
2.学生能使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影子的形态和行为。
教学难点1.学生能通过图画和文章中的影子描绘出影子的特征。
2.学生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影子造成的视觉效果。
教学准备1.影子的图画和相关文字。
2.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3.影子创作活动的材料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介绍“影子”的概念,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影子”的想法,并且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和自己的影子分不开的朋友会是什么感觉?步骤二:引入语文材料出示文本,阅读文章《生活中的影子》并简要说明,注意读音、标点、语调等,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感。
步骤三:配合图画出示影子的图画,描述影子的特征和形态,如影子总是比人高,而且动作跟人刚刚好相反等等,小朋友们有兴致时,可以表演一下,让同学看看他们的影子会不会动。
步骤四:阅读理解老师再将文章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提醒他们注意文章里面的语言和描写的方式,然后再读教材。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影子的概念和影响。
步骤五:影子创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来表现影子。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能力,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制作影子戏,调整灯光、改变手型以及其他可以制造有趣影子的小技巧等等。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画影子,通过图片和文字表达对影子的理解和想法,并扩展与影子相关的话题。
教学体会本节课教学环节比较丰富,不但有文本、图画和动手制作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不过,千万不要过于强调作品的成品和正确性,而是要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案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影子》的意思,能够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和珍惜周围的一切事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难点:学生能否通过影子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影子》的复印件。
2.影子实物或图片。
3.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看影子的图片,引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是影子)2.引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录音,学习课文。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全文。
第三步:讨论1.请学生讨论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影子这个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它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第四步:活动1.分组让学生展示影子的游戏。
2.让学生画出影子的形状,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3.让学生用几句话描述他们的影子,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总结影子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它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本节教学,希望同学们能更加关注周围的事物,观察力变得更加敏锐,同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练习。
2.自己设计一个关于影子的手工作品,并在下节课展示。
以上就是本节《影子》的教学内容,希朓对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敃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讲述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
2.能够通过绘画、观察自己的影子并描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描绘自己的影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自己影子时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影子》教材。
2.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学生绘画用纸、彩色笔。
4.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用来引导学生描述。
5.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阳光下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为什么?•引入“影子”的概念,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在阳光下放置一个物体,观察其影子。
2. 学习课文《影子》(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分析课文内容,强调“影子是怎么来的?”等问题。
3. 绘画活动(20分钟)•让学生站在灯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
•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绘画纸上勾勒自己的影子。
•学生完成后,可以互相展示并描述自己的影子。
4. 练习描述(1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些实物或图片的影子。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在阳光下,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影子?我们如何利用影子呢?对于动物来说,它们也有影子吗?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影子的产生和如何描述影子。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子,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影子。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朳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影子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影子》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记忆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
2. 了解影子的定义,能描述影子的特点。
3. 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影子的好奇心和热爱,认识到影子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的看法,关心他人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2. 影子的特点及其引发的思考。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影子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入课文主题。
2. 学习课文(15分钟)1.听音跟读,师生一起读课文,纠正学生发音错误,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学生独立读课文,师生一同检查读音和理解。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进行补充讨论。
4. 主题板书(5分钟)板书:影子,生字词,课文重点。
5. 拓展活动(15分钟)1.学生自由写影子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2.听取学生作业内容,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评价。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影子的特点和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完成练习册上有关《影子》的书写练习。
3.写一篇关于影子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引入和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1)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全文围绕“影子”这个主题,通过描绘影子与人物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与关注。
详细内容如下:1. 教材章节: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2.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影子的特点,了解影子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了解影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影子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引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心。
a.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b.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影子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影子与人之间的关系。
a. 学生朗读课文。
b.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它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3. 讲解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
a. 出示生字词卡片。
b.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c. 教师讲解字词含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书写、朗读练习。
a. 书写生字。
b. 朗读课文。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影子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影子2. 板书生字词:左、右、前、后、跟、紧、好、朋友3. 板书课文内容:影子与人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影子的画。
答案:学生作品,画出影子与人之间的关系。
2. 作业题目:用“左、右、前、后”四个词语造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为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教授的是孩子们如何通过观察影子来认识事物。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简明易懂的描述,引导孩子们从影子中获取信息,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本篇教材也适合孩子们进行语文训练,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字形和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3.帮助孩子们认识生物的本质特征。
4.学会正确阅读、朗读课文。
5.掌握本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三、教学重点1.帮助孩子认识“影子”的形成原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发现画面中的信息。
3.学习正确朗读、书写生字生词。
四、教具准备1.课件PPT。
2.课文课本资料。
3.课后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动的事例和活泼的形式,引入本篇教材。
孩子们可以分享他们的观察经历,了解对面的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导入本篇教材。
2. 大声朗读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声朗读课文。
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们发音,注重字音和声调的抑扬。
3. 认真欣赏通过播放PPT展示图片,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发现画面中的信息。
通过简单的提问和导读,帮助孩子们理解各部分内容的含义,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4. 回答问题根据本篇教材的问题,指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答案。
课堂上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解答疑惑,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
5. 诵读练习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单独自己朗读课文,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精确、流畅地诵读。
为了使孩子们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每个孩子都要单独进行评估。
6. 写作练习让孩子们在本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写作练习,包括填充读音和填写生字的导读等。
通过这些训练,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字形和语言表达。
六、板书设计一年级上册-《影子》影子的形成原理•近光源•中光源•远光源生物基本特征•有头有尾•有四肢•有胸腔七、课后练习让孩子们逐步掌握本篇教材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课后作业可以包括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习题 3. 完成小组作业或个人作业。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影子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影子 | 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同伴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影子的变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观察法:观察影子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影子的认识。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1.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字词意思。
3. 学生跟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四、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 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变化。
4.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 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变化。
4.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
2. 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
5 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在、后、我、好”4个字。
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
课前准备:
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
2.两幅为蓝天、绿树、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和“太阳”的活动演出挂图,以及四幅有小朋友和影子相伴的小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课文
1.出示两幅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提出问题:
(1)这两幅图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看了这两幅图,大家有什么疑问?
2.揭示课题:
(1)教师归纳:大家看图后提出的疑问都是有关影子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五课就是介绍影子的知识,你们愿意学吗?
(2)教师板书课题:影子。
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初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分学习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1)用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再认读生字。
(2)要求学生读准后鼻音“朋”,前鼻音“跟”,翘舌音“常、着”。
(3)简单区别“黑”与“里”的字形,“它”和“他、她”的用法。
4.分四人小组齐读课文,讨论:你觉得课文中描写影子的句子哪些最有趣?
三、细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觉得第一小节哪些语句最有趣?
2.学习“影子在前,影子在后”两句。
(1)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前、后。
强调再读生字:前、后;
(2)引导学生看图,指出图中小朋友就是文中的“我”。
想一想,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在后面?启发学生看活动演示图,从影子、太阳、小朋友三者关系来理解。
教师概括:影子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在后面,真奇妙。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读)
(3)实践活动: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选出影子在小朋友前、后的两幅图贴在板书上。
边做手势,边练习说话: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
3.启发提问:你还觉得哪些语句有趣?
(1)齐读: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提问: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为什么是黑的?影子为什么常常跟着我?
(2)指导朗读(齐读,个别读,小组竞赛读)。
小结:只要有太阳照着,影子就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同我们形影不离。
四、自读第二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二小节,学生自己再读课文
要求:读课文,提出问题,再看活动演示图,及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解决问题。
如:你觉得这一小节哪些句子最有趣?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左边,有时在小朋友的右边?等等……
2.教师板书:左、右
3.实践活动:
把影子在小朋友左、右的两幅图贴在板书上。
边做手势边练习说话: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小结:白天,在阳光下,影子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左、右,还在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签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赛读)
3.背诵课文。
(个人背、齐背,自由结伴背,边表演边背)
二、指导学生书写四个生字
1.教师揭示方法:
一看:看范字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记:记生字的笔顺、笔画。
三描:学生在范字上描一描。
四写:学生动笔练习。
2.教师逐字示范,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
3.互相评改。
三、举行“小小擂台赛”
两名学生站起,一生随意报身边某一事物,让另一生说出这一事物的前(或后或左或右)是什么,然后二人交换说,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就成为擂主,再与新的同学比赛说。
这个活动还可建议学生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