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原理习题答案项贤明主编
![教育学原理习题答案项贤明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e38f7ec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e.png)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教弃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苴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冇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
2、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冇学研究呈现与众多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2)教疗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而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人类教冇现象;(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岀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3、简述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教冇方针,以及邓小平在1985年重申该教冇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答:(1)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冇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徳疗、智育、体育几方而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历史与现实意义:“三个而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冇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教冇改革的浪潮。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和我国教弃改革的实际,试述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冇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答:(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冇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4)在具体教冇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疗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而对依法治教、教弃公平、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借鉴世界先进教冇经验和教育理论,独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冇理论探讨和教冇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冇学的不断发展。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2023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8fbad9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b.png)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对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 A. 教学手段– B. 教育内容– C. 教育实践– D. 教育活动与规律答案:D2.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教师培训– B. 学生素质评估– C. 提高教育质量– D. 制定教育政策答案:C3.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核心内容,其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教育目标的确定– B. 教育手段的选择– C. 教育规律的总结– D. 教育内容的创新答案:C4.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实证研究方法– B. 文献研究方法– C. 对比研究方法– D. 问卷调查方法答案:A、B、C、D5.教育学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 A. 教育实践探索– B. 教育经验积累– C. 教育学科发展– D. 教育理论研究答案:A、B、C、D二、填空题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个阶段。
答案:4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答案:改善教育质量3.教育学原理的本质特点是()。
答案:科学性4.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
答案: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三、简答题1.请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答:教育学是对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与教育规律。
2.请简要介绍教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问题。
答:教育学原理主要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其中包括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的运用等问题。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一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答: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等。
例如,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对某种教育政策的效果评估,通过收集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对教育政策的科学评价。
四、论述题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教育学原理作为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和总结,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 (1)
![教育学 (1)](https://img.taocdn.com/s3/m/791bba1df18583d04964593d.png)
绪论一、单选题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三、材料分析题“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单选题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教育学习题集
![教育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afad43d27f1922791688e8c7.png)
教育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揭示________的学科。
2、在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出现了我国最古老的教育专著《_______》及古罗马_______ 所写的《______》,但都未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为开端。
4、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出现了“传统教育派”与“进步教育派”的对立。
前者是以_______为代表的;后者提出了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5、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____________,揭示_____________、以指导_____________。
6、苏联教育家_________主编的《________》,是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教育规律的教育专著。
曾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7、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阶段。
8、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________》,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二、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学记》B.《雄辩术原理》C.《论语》D.《大学》2、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的人是()A. 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卢梭D.康德3、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下列哪本著作?()A. 《民主主义与教育》B. 《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 《教育漫话》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A. 《教育论》B. 《论共产主义教育》C.《教育学》D. 《普通教育学》5、教育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A. 教育学B. 心理学C.教育社会学D. 学校管理学6、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教育过程》C.《大教学论》D.《教学与发展》7、近代西方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大教学论》D.《爱弥尔》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而未发”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A.《论语》B.《学记》C.《中庸》D.《礼记》三、名词解释1、教育学2、教育科学3、教育规律4、观察法5、实验法6、调查法四、判断题1、教育的实践经验是发展教育学的源泉。
教育学题目(1)
![教育学题目(1)](https://img.taocdn.com/s3/m/3744483f9b89680202d825b0.png)
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西周以后,学校有了与乡学之分。
2.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由六门课程组成,即礼、乐、射、御、、数。
3.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
4.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采用进行教学。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在《》一书。
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的教育思想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在大量反映。
7.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8.的《大教学论》一书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
9.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相结合。
10.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11.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功能。
12.通过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13. 决定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公民受教育权利。
世界各国重大的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
14.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
15.决定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教育的内容的是。
1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17.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18.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19.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20.韩愈中关于教师职能的一名言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二、名词解释题1.教育2.学制3.义务教育4.教育全民化5.教育民主化6.师生关系7.综合课程8.教科书9.教育过程10.教学方法三、判断分析题1.近代学校教育依然能适应当代社会。
2.学校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3.现代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
4.终身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5.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6.教育的多元化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8.《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学的专著。
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因此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ebea4d16fc700aba68fc24.png)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学一、简答题1. 简述教育影响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2. 简述教育学对社会环境的理解。
3. 简述教育目的的概念及确定教育目的所具有的功能。
4. 简述教育所具有的政治功能。
5.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6. 简述教育方针的构成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7. 简述智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8. 简述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9. 简述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
10. 简述美育的概念及其基本任务。
11. 简述教学过程简约性规律的内涵。
12. 简述学生的发展以认知教材为基础的规律。
13. 简述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14. 简述教学过程应当贯彻的教学原则。
15. 简述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原由。
二、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论述当前教学改革的深化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的新要求。
3. 论述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4. 论述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要点及其在教育学中的意义。
5. 论述几种主要的德育方法。
6. 论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理论的主要观点、现实表现和现实应用的基本思路。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试应用教育学原理进行分析与点评。
1. 材料一:绿色的太阳在一所小学里,老师正安排孩子们练习创意画。
老师踱到一个男孩身旁,看看他所创作的画稿。
画上有一棵茂密的大树,一座尖尖的房子,几个穿花裙的女孩;天上有小鸟,有白云,还有太阳。
突然,令老师吃惊的现象出现了:男孩子正用绿色颜料去涂画好的太阳。
“你画的是太阳吗”老师问孩子。
“是呀,我要画一个绿太阳。
”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
“不对!”老师声音严肃起来,“太阳红,红太阳,太阳应涂成红色呀!”孩子瞪大眼睛望了望老师,似乎有些困惑不解。
老师带着责备的口吻说:“听老师话,将太阳改成红色!不改,你的画不会及格!”学生手中的画笔一下停住了。
2. 材料二:爱因斯坦与朗道有一次,爱因斯坦演讲,当主持者请听众对演讲者提问时,一个年轻的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爱因斯坦教授告诉我们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愚蠢,但是第二个方程不能从第一个方程严格推出。
教育学习题答案
![教育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96ed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3.png)
教育学习题答案三、名词解释1. 教育(P4):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P6):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 教育学: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工作的学科。
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
P5答:(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
(2)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2.简述教育起源的四种观点。
P10答:(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3.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P16答:(1)前教育学时期---萌芽阶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孔子《学记》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2)学科雏形时期--独立体系形成阶段: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康德《康德论教育》、裴斯泰洛齐、洛克《教育漫话》。
(3)学科形成时期: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4)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
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谈谈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里。
p24-28答:(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教育的科学认识即教育学是对教育的习俗认识即日常教育经验的一种理性反思和历史性超越,是教育习俗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1d1c6c3b3567ec102d8a8d.png)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5、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 )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C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7、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C )A、职业首先素养B、能力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心理素养8、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B )A、知识的传授者B、平等中的首席C、教学的组织者D、行为的示范者9、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C )A、以诚相待B、互助互惠C、民主平等D、和谐亲密10、下面哪种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 B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D、老师穿的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1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D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13、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较强的组织能力C、创造能力D、观察能力二、判断题1、从狭义来看,教师指学校的专职工作人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fbfb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1.png)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过程和理论的学科,其中有许多论述题涉及到教育的不同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学论述题:
1.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论述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什么?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它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
2.学习理论: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等。
探讨这些理论对于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影响。
3.教育制度和改革:论述当前教育制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可能的改革方向。
思考教育体系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4.教育心理学:探讨学生的发展、动机、认知过程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如何影响教学和学习。
5.教育技术:论述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角色和影响。
讨论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教学的挑战和机遇。
6.多元文化教育:探讨教育如何更好地应对不同文化、种族和背景的学生。
讨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和实践。
7.教育伦理:论述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伦理标准,包括教育公平、学术诚信、师德等方面的问题。
8.教育评估:探讨教育评估的目的、方法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学生和教学质量。
教育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ab848fa98271fe900ef98c.png)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二、材料分析题1.当非洲南部狮的数量还很多并容易加以观察的时候,人们已发现,非洲南部狮通过一种有意识的体操动作进行自我训练,把树桩当作猎物练习猛扑。
一头狮子由于距离判断得不准致使一匹斑马逃脱,或者不能正确地跃到悬岩顶部,从那里轻易地扑向猎物,此后,这头狮子便多次重新开始仅仅是独自的练习。
接着,在这头狮子练习时会有两头狮子突然来到,这头狮子先引着到来的两头狮子围着悬岩转,使后者了解困难所在;当两头狮子被领回起点时,这头狮子便跃向悬岩以结束其演习。
目睹这种情景的本地人曾指出,在这种奇怪的情景的全过程中,狮子不断地吼叫,不断地“交谈”。
多亏了这种自我教育,才使那些会从事技巧活动的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能干。
这则故事说明动物界中的教育与人的教育其本质是一样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2.古代印度的教育:全社会分为僧侣祭司、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只有第一、二种姓的人可以接受教育。
《吠陀》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请结合材料,谈谈对古代教育的认识。
三、材料分析题1.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对比教材里《教育法》中的我国教育方针的表述, 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有何重要意义?2.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
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实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实例分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ea5f4dc77da26924c5b01a.png)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实例分析题答题技巧步骤/方法(一)、论述题题型特点: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
理论了解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
要求理论了解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一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了解,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了解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
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
与这一个类似的还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等说法的辨析等。
3、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
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一个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能掌握好知识点,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
更何况,我们都过了10几年的学校生活,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交流中度过的,这也给你们对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了解实际的素材,要注意多挖掘一些。
教育学基础复习
![教育学基础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632475f46527d3240ce095.png)
教育学试题类型一、单项选择:13-15题,每题1分二、名词解释:4-5个,每个3-4分;三、简答题:3-5题,每题5分;四、辨析题:2题,每题6分;五、论述题:2题,每题10-15分;六、实例分析题:1题,13-14分;满分100分。
教育学基础复习(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概念1、教育42、教育学5二、问题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20-21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2-24三、知识点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10、112、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作品。
113、19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17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5、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86、洛克的《教育漫话》。
18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20第二章教育功能一、概念1、教育功能31二、问题1、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的区别。
312、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363、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37-384、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50-51第三章教育目的一、概念1、教育目的592、德育863、智育874、体育875、美育87二、问题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60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83第四章教育制度一、概念1、教育制度942、终身教育973、学制994、义务教育114二、知识点1、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
1022、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083、我国正式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08-109第五章教师与学生一、概念1、教师1182、师生关系143二、问题1、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容。
125-1262、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1313、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
134-1354、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49-150第六章课程一、概念1、课程1552、课程目标1613、课程标准1634、学科课程1645、活动课程1656、核心课程167二、问题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別。
教育理论材料分析题
![教育理论材料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e1b60aff00bed5b9f31d4f.png)
【材料分析题】1.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多年,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也很有成就。
早在30年代,苏步青在日本荣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
当时系里只有4个教师,l0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
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
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每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
他利用暑期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万字。
靠这种自觉的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培养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问题:从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什么启示?(1)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2)教师应该具有艰苦奋斗的品质;(3)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要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2.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张贴,对一个学生说:“这次你又是倒数第一,总是影响班级成绩,你真是没救了!”问题:请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来评价李老师的行为。
【答案要点】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会对这一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失去信心,消极被动,同时,对班级管理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关爱学生包括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健康;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包括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孙老师为某高校研究生,毕业后到某幼儿园任教。
先是因为住房问题与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来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否决。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内容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b68c0e70b4c2e3f5627634d.png)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内容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内容一、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给出理由3、简答题4、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二、答题注意事项1、名词解释:概念解释,考的是概念的理解是不是规范?概念比较长,按照主谓宾模式背诵记忆;可能四分一题,可以多答一两句,则更加长度,保证空间的合理利用;2、辨析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联系实际就要举例说明,要说专业术语不要说别的;字迹整洁;三、名词解释(精简版)1、大众教育西方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15%-50%之间,属大众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公民,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选拔考试不通过率极低。
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大众受教育者分布广泛,而且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出现多样化。
或: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成员,受教育者分布广泛,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学,目的除了培养未来国家管理者之外,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国家政府虽然提供一部分高等教育经费,但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者已是老百姓。
学校数量多,与各种职业相对应的技术逐渐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等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3、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包含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4、高等教育目的p48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f9141ba32d7375a5178003.png)
材料分析题:某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办公室闲聊,甲老师说:“我们班的张某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倒数真是没办法了,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乙老师说:“听说他爸爸是登板车的,也就是小学文化。
不像我们班的王某,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
”丙老师说:“就是嘛,这也不能怪我们教育得不好。
俗话不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独生子会打洞’”。
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几位老师的观点。
【参考答案】材料中的几位老师持的是“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最后,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能有效的整合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身心发展。
所以,单纯强调遗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片面的。
更抹杀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影响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基本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六、简答题1.教师的一般角色有哪些?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有哪些角色?【参考答案】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的新角色:(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最新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附答案
![最新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1be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9.png)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一、单选题1.【2013-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2.【2007-8】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3.【2012-12】现代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还派生出许多社会功能,其中包括( )。
(A)社会交往与照看功能(B)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功能(C)选拔与社会分层功能(D)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4.【2008-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5.【2015-4】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6.【2011-11】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教育万能论(B)劳动力市场理论(C)筛选假设理论(D)人力资本理论7.【2014-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
”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8.【2008-7】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9.【2012-6】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
教育学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材料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4eac5b312b3169a451a498.png)
材料分析题确定下来了,就是下面这三题中的两题,第三题没找到答案。
“现代德育”案例四、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1材料1:在虹桥小学,三(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
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张明家家访。
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张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
'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
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正确吗?试用合力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答案要点(1)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都是片面的。
(2)分析说明:①他们的说法违背了学校、家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教育原则。
②合力教育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既有学校的、家庭的,也有社会会的。
养成孩子的良好品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③贯彻合力教育原则,必须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而王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显然都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
(3)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材料分析题2材料2: 摘自董德中《四国道德教育管窥》,河南日报,2004年7月23日。
韩国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训练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仅礼节教育方面就具体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4.社会生活的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5.国家生活礼节,如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复习资料-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论述题:12分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包含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
获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材料分析:12分
从德育策略上分析:(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以下是课文知识)
学校德育的策略
(1)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并举;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发展水平的三个不同的方面,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因此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引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情感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行为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在获得道德认知,并在道德情感的促发下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评价
的。
(2)当代德育时效性低糜;
当代德育实效性低糜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有道德的知、情、行三方面被孤立的结果,知德分离、缺乏情感性,从而造成道德行为的僵化。
现行德育往往将德育内容知识化、学科化,没有将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
而众所周知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
因此只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理解,同时使道德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才能使儿童成为真正的“道德哲学家”。
现行德育忽视在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品质、状态的激发,忽略儿童德育内化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以“美德袋”的形式,通过说教,给予饯行机会以及奖励的方法,把美德交给儿童。
这种将道德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从道德教育中剥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使得德育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
内在价值,变成套在人们身上的一副无形的枷锁。
(3)儿童道德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我们不能为道德知识而灌输道德知识,为道德情感而激发道德情感,为规则而遵守规则,我们要让儿童在充分体认道德内涵的同时,激发其内在的情感因素,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体验如何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因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要使它们从同一起跑线出发,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
(4)学校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道德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道德并不是为了让人难于生活,而是让人更好的生活;并不是为了体现道德规范而生存,而是为了维护个体的权益而生存。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教育的理想并不是要约束人,而是促进人更好的发展。
但现实中的道德教育却让人们感受到约束、限制与压抑,过多的道德规范压得人们无法喘气,过于烦琐的道德礼节让人们为之而困惑,从而促使人们或多或少的对其产生厌恶之情。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理想与现实的混淆,用理想的评判标准去衡量现实的道德发展水平,难免让人产生困惑。
考试大编辑整理
如何将道德教育的理想具体化,与现实的道德教育接轨也是德育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将道德教育的理想建构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与道德学习的主体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对话、模拟、体验,才能从较为现实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去建构道德的深层意义,从而为真正达到人格的完善,实现自我。
(5)学校德育原则内化的强化;
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在道德哲学家中有普遍的共识,道德原则只有在主体接受它并受其制约时,他才具有约束力。
也就是说,道德原则存在的事实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原则是合理的或是有约束作用的。
道德原则能否对主体的选择产生影响、能否对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接受这一原则。
从这种意义上说,道德学习主体是自己道德原则的真正确立者和创造者。
因此道德原则被看作是经个体选择的合乎理
性和人类价值的普遍性选择方式。
因此在对儿童进行道德认知训练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道德知识的灌输,不能只是把它摆在桌面上请学生品尝,而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吃这道菜,这道菜的味道如何?有可能的话还应该让学生明白这道菜是如何烹饪而成的?只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真正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与自觉,才能发
挥学校道德教育的真正实效。
学校德育策略的依据是道德哲学的三个公设以及各德育模式存在的
缺陷。
具体策略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并举;学校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学校德育原则内化的强化。
(责任编辑:京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