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的利弊及关于改革我国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我国种粮补贴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种粮补贴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种粮补贴政策的思考作者:杨朴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5年第04期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自2003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并连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系列种粮补贴政策。

十余年来,补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种粮补贴政策面临诸多困惑,重新谋划思考时势所趋。

一、现行种粮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一)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收效渐微。

1.没有起到理想的激励种粮的作用。

一是现行种粮补贴标准难以弥补粮食作物与其他经济作物之间的价差。

2014年,蚌埠市各种种粮补贴资金总规模约6亿元,粮食作物实际播种面积约705万亩,粮食总产量约275万吨,种粮补贴按面积算亩均85元,按产量算每公斤0.22元,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相比差距较大。

二是粮食生产收益远低于进城务工收益,对相当一部分农户而言,粮食生产已从主业变为副业,长期留守农村的更多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农民很多已成为季节性农民,播种时回家忙几天、收获时回家忙几天,没有了田间管理精耕细作,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基本是望天收。

2.种粮补贴与实际种粮完全脱节。

现行种粮补贴不论是按二轮承包计税耕地面积还是按实际播种面积计算,都是通过“一卡通”直接打卡发放给耕地承包人,虽然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粮补资金的补贴对象是实际种粮人,但是,土地流转使耕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导致不种地的耕地承包人享受了种粮补贴,种粮人享受不到种粮补贴,相当多农民已经在不自觉中把种粮补贴同种粮脱钩。

(二)补贴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影响渐低。

1.补贴资金人均少、占比低。

从人均享有的种粮补贴和补贴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看,现行政策增收效果甚微。

2005年,蚌埠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80元,不考虑已经开始实施的种粮补贴试点,仅取消农业税费就让农民人均增收10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7%。

关于农产品价格补贴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产品价格补贴问题的几点思考
在世 界许 多国家都 曾长 期实行 ,但 随着 市场经济 的深化和 回避农产 品价格保护 问题 , 不能把农产 品价格保护政策撇在
作者简介 :邓 秀丽 ( 4 ) , 山东文登人 ,( 16- ,女 9 《 山东农 业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编辑部 副编审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 1 焦 00
第 2 卷 第 3 7 期
关于农 产 品价 格补贴 问题的几点思考
邓 秀 丽
( 山东农 业大学学报 ( 科版 )编辑部 ,山东 泰安 2 1 1 ) 社 7 08
摘要:农业保 护 ,指的是一种维护农业经济利益的政府行为 。农 业保 护可以分为两 大类型 :一类是指对农 业 自然
在下一 步完善过 程中 ,应 因地 因品种探 索出合适 的计算标
农 业 保 护 , 指 的 是 一 种 维 护 农 业 经 济 利 益 的 政 府 行 准 , 降低 操 作 成 本 ,争 取 将 其 列 为 “ 箱 ”政 策 范 围 ( 脱 绿 如 为 。农 业 保 护 可 以分 为 两 大 类 型 : 一 类 是 指 对 农 业 自然 资 钩 支 付 ) ,同时 与 土 地 流 转 、扩 大 规 模 经 营 等措 施 结合 运 用 , 源 或 自然 生 态 环 境 的 保 护 , 防 止 对 农 业 的 伤 害 。 如 不 许 乱 从而增加直补政策对稳 定粮食生产 、增 加农 民收入 、发展现

是 目前财政无法支付这样 巨大的补贴 ,二是补贴会导致农 过抬高价格来达到间接补贴农民的 目的。直接补贴与价格补
产 品 过 剩 , 是 一旦 补 贴 就 会 产 生 惯 性 , 很 难 取 消 , 四 是 补 贴相 比,具有较为 明显 的优点:一是 资金使用效率提 高,减 三 T 贴 在 执 行 上 非 常 困 难 , 操 作 复 杂 。可 行 的 方 式 应 该 为取 消 少 了 中 间 环 节 ,符 合 W O要求 的对 生产 者而 非流 通 环 节 支 持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促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价格支持政策等措施,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 模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农 业的国际竞争力。
02支持方式与措施来自 直接补贴0102
03
粮食直补
对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 作物实行直接补贴,以稳 定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积 极性。
良种补贴
对使用优良品种的农民进 行补贴,以推广农业新技 术和促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价格支持政策,农民可以 获得更稳定的农产品价格,从
而增加收入。
补贴农业生产
政府可以通过价格支持政策为农 民提供补贴,鼓励他们增加农业 生产。
提高生产积极性
价格支持政策可以激励农民增加投 入和努力工作,提高生产积极性。
稳定农产品价格
避免市场波动
通过实施价格支持政策, 政府可以稳定农产品市场 价格,避免因市场波动给 农民带来的损失。
加强监管和评估
1 2 3
强化市场监测
加强对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的监测,及 时掌握市场动态,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完善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农产品价格支持 政策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 断完善政策。
严惩违规行为
加强对价格支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 厉打击虚构交易、恶意炒作等违规行为。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2023-11-06
目录
•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支持方式与措施 • 支持政策的效果 • 支持政策的挑战与问题 • 发展方向与建议
01
政策背景与目标
政策背景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
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对国内农业生产和农民 收入造成不利影响,为稳定国内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 需要采取价格支持政策。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摘要】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其必要性在于保障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

但是政策存在的问题包括价格扭曲、补贴过度等,建议应加强市场监管和调控机制。

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建议主要针对精准帮扶和多元化支持。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民影响重大,可增加其收入和生活质量。

实施效果方面,政策在维护农业生产和市场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在我国发展中至关重要,需不断改进提升。

未来发展方向应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改进和完善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必要性,存在问题,建议,影响,实施效果,改进方向,未来发展,农民,重要性1. 引言1.1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政策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意义愈发凸显。

通过对农产品价格的支持和保障,可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建议、对农民的影响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我们也将探讨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性、改进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让我们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发展和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必要性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可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往往面临销售价格下跌导致收入减少的风险。

政府通过制定价格支持政策,可以确保农民的收入稳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农业补贴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影响

农业补贴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影响

农业补贴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农业补贴政策在各国的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补贴政策对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探讨农业补贴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影响。

首先,农业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对农业生产要素的补贴,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

这些补贴使得农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农田管理和作物种植技术。

同时,部分补贴政策还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和机械化设备,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可以增加农产品产量,满足国内需求,甚至出口到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农业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通常是农业产业的主要从业者和受益者,农业补贴政策对他们的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此外,一些农业补贴政策还通过直接向农民支付补贴款项的方式,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也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的消费,促进内需的增长,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农业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认证和宣传等方式,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予补贴,提高了这些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使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好的销售和溢价。

此外,一些农业补贴政策还鼓励农民组织合作社或农业合作社,打破小农户的生产规模限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农业补贴政策还可以促进农业的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常常面临土壤侵蚀、水资源短缺和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

一些农业补贴政策在补贴农民的同时,也对农业生产环境提出了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确保粮食安全。

政府根据农业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支持。

这些补贴包括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农产品价格补贴等,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减轻农业生产成本,刺激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由于农业补贴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不同地区的补贴标准和政策存在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地区间农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农业补贴政策过于简单粗放,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违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业补贴制度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容易滋生腐败和浪费现象,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众利益。

由于农业补贴规模庞大,财政压力也日益加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政府逐步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政府通过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扶贫金等方式,弥补了农民在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中的损失。

政府还加强了农业市场监管,规范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和使用,减少腐败和浪费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逐步向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农业补贴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调整。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1. 引言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补贴制度成为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政策工具。

农业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增强农民信心,激发其生产积极性。

农业补贴可以引导农业生产朝着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农业补贴也有助于缓解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城乡统筹。

农业补贴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坚持市场化和规范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繁荣。

1.2 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发展背景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受到封闭政策的束缚,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业面临着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农业改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补贴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之后需要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约定。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各成员国需要逐步减少农业补贴,保护农业市场开放,促进自由贸易。

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发展背景也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有关。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政府需要通过补贴政策来支持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以上就是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发展背景的主要内容。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补贴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改革历程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90年)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还处于萌芽阶段。

农产品政府扶持政策

农产品政府扶持政策

农产品政府扶持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供需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产品扶持政策。

本文将从农产品补贴、市场开拓、科技支持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审视政府扶持政策对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一、农产品补贴政策的意义与目标农产品补贴政策旨在保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与引导。

具体而言,政府一方面通过向农民发放直接补贴,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通过稳定收购价、提供价格补贴等方式,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民和农产品市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补贴政策有效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其次,补贴政策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保障了市场供应的稳定性。

再者,补贴政策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农产品补贴政策是农业发展和农民福利保障的重要举措。

二、农产品市场开拓政策的落地与效果农产品市场开拓政策着眼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推动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流通与消费。

政府通过调整农产品流通结构、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网络的建设和改善,以及优化农产品市场环境等措施,积极开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市场开拓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

一方面,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农产品销售,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善。

另一方面,政府倡导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与发展,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直销和线上线下融合,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此外,政府还鼓励加大农产品对外出口力度,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出口比重,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财政农业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财政农业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财政农业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财政补贴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如何把好的政策用好却是一个难题。

我国当前的财政农业补贴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补贴总量小、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补贴标准混乱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目标,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政补贴,农业补贴,黄箱补贴,绿箱补贴一、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演变财政对农业给予有效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

所谓财政补贴支农,就是指政府利用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三农”发展。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形式出现,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方面。

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国家财力和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大体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4年)是现行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1994年~20XX年),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发展时期。

财政补贴支农逐步增加,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

第三阶段(20XX年至今)是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创新时期。

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补贴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改革农业税制。

从20XX年起,国家财政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不断加大对部分地区种粮农民的良种和购置农机补贴力度。

财政部统计显示,20XX年全国粮食直补资金达到142亿元,比20XX年增加约10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亿元,均占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农业补贴政策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补贴政策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补贴政策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补贴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而实施的一种经济手段。

经济学分析可以揭示农业补贴政策的效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农民收入:农业补贴政策通常会直接向农民提供经济支持,例如补贴农产品价格、农业设备购买、农业技术培训等,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 刺激农业生产:农业补贴政策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供给量。

这可以刺激农民增加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的供应,从而稳定市场价格。

此外,农业补贴还可以激励农民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是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农业补贴政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产品供应,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会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会提高,就业机会也会增加。

此外,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还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

4. 提高食品安全和国家粮食供应:农业补贴政策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的质量。

这有助于提高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补贴政策对于保障农产品供应、避免粮食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

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

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是现阶段重庆的农业补贴政策没有充分利用WTO的相关政策体系。

具体表现为:对于“绿箱”政策,缺少了6项与收入支持有关的政策;对于“黄箱”政策的支持和利用不充分,特定产品支持力度很低;而对于“蓝箱”政策则基本是闲置未利用。

二是现行的补贴政策缺乏稳定性。

自农业补贴政策实施以来,重庆在粮食补贴的价格标准和补贴范围等方面每年都会做出调整和变化。

例如,最初对粮食作物的品种进行了限定,之后又取消了这种限制;此外在补贴范围上也会每年都发生新的变化。

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对政策的可持续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三是补贴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且补贴的标准仍然偏低。

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是以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为出发点的,根源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而补贴的力度则取决于农业的竞争力和地方的财政实力。

目前,重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仍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也相对薄弱,因而应当给予农业以更大的补贴。

然而直到近些年,重庆才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给予农业以一定的补贴。

尽管补贴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受到观念和地方财力的双重约束,现阶段重庆农业补贴的财政支持力度仍十分有限。

此外,补贴的发放依据不统一;补贴的对象有失公平;补贴的品种不够全面;补贴制度存在结构性失衡;补贴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如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因此,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首先,应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农业补贴的力度。

农业补贴的实质是政府对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进行的利益补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让农业补贴的目的得以实现,客观上要求补贴的额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和程度。

若补贴力度不够,其增产和增收的效应便难以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重庆而言,更需要政府在农业补贴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财政支持。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业补贴政策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也对农民的收入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农业补贴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经济上的支持,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首先,补贴可以改善农产品市场状况,提高市场价格,使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其次,政府对农业生产提供的补贴还可以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使得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农产品,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利润。

此外,农业补贴政策还可以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通过补贴措施,政府可以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发展高效、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农村贫困问题。

三、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还可以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通过补贴措施,政府可以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补贴政策提供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保障,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生活保障水平,从而改善农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四、提升农民社会地位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可以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增强农民对政府和社会的归属感。

通过补贴政策,政府向农民传递了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使农民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

除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外,它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社会地位。

涉农补贴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涉农补贴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涉农补贴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近年来,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相继出台实施了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政策。

据调查显示,涉农补贴政策及执行中仍存在着补贴依据不科学、补贴方法不完善、补贴标准相对较低、种粮大户补贴难保证等问题。

一、涉农补贴政策及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种粮收益低于种植经济作物,涉农补贴标准相对较低。

2023年,14市农民种植花生、大豆、露天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亩均纯收入分别为705.3、562.8、1571.5和1081.5元,种植小麦、玉米亩均纯收入分别为301.78和523.75元,明显低于种植经济作物。

14市小麦亩均总投入424.4元,比上年增加21.1元,增长5.23%;当年亩均涉农补贴72.84元,比上年增加2.65元,增长3.78%,占增加成本的12.56%。

玉米亩均投入326.02元,比上年增加15.34元,增长4.94%;当年亩均涉农补贴54.86元,比上年增加1.33元,增长2.48%,占增加成本的8.67%,其余增加种粮投入由农民自行负担。

由于种粮投入增加额高于涉农补贴额,种植收益远低于经济作物,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享受种粮补贴面积与实际种粮面积不符2004至2021年,以原农业税计税耕地面积为依据发放种粮补贴,2022年调整为以上年度实际种粮面积为依据发放种粮补贴,但享受补贴面积均与实际种粮面积不符。

一是享受补贴面积多于实际播种面积。

2019、2020和2021年,14市获得种麦直补面积分别为2678.6、2578.7和2553.6万亩,实际种麦面积分别为2661.5、2560和2531.5万亩,领取种粮直补未种麦面积分别为17.1、18.7和22.1万亩;2022和2023年,14市获得种麦直补面积分别为2541.1和2627.3万亩,2021、2022年实际种麦面积分别为2531.5和2611.7万亩,领取种粮直补未种麦面积分别为9.6和15.6万亩,主要是种麦成本高、收益低,改种其它作物。

关于农业补贴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农业补贴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农业补贴的分析和思考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农业补贴的定义和目的 • 农业补贴的类型和实施方式 • 农业补贴的影响和效果 • 农业补贴的问题和挑战 • 对农业补贴的未来思考和建议
01
农业补贴的定义和目的
农业补贴的定义
01
农业补贴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农业 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 安全,向农业领域提供的各种财 政支持措施。
间接补贴
总结词
间接补贴是指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服务 和设施,间接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 活。
例子
如政府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帮助 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详细描述
间接补贴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 育和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旨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
农业保险补贴
总结词
农业保险补贴是指政府为 农民或农业生产者提供保 险费用补贴,以降低农业 生产风险。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农业补贴政策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鼓励农民采用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农 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发展。
例子
如政府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用 于购买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具和
生产资料。
03
农业补贴的影响和效果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
农业补贴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 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政府可以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生 产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摘要】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主要内容、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在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并展望了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沿革、主要内容、执行效果、问题、挑战、发展方向、现状、综述、发展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关注,这一政策旨在支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农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补贴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历史沿革、主要内容、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直接补贴、价格支持、保护政策等多种形式。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也存在一些执行问题,比如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在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下,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亟需完善。

未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的执行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只有这样,中国的农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贡献力量。

2. 正文2.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沿革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农业生产问题,农业收入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农业补贴政策。

最早的农业补贴主要是针对种粮农民的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政府向农民提供种子和化肥补贴,以鼓励他们增加种植面积和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补贴制度主要是通过发放物质补贴来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这些补贴主要是以粮食和农产品的购销差价补贴形式存在,即国家通过收购农产品的差价来调节市场价格,保障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农业补贴制度逐渐从物质补贴向直接经济补贴转变。

这种补贴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价格不足,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对于一些特定的农产品,国家可以给予直接的补贴,以鼓励农民生产,增加收入。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并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国家通过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保险保障,减轻农民的风险压力;国家还投入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产业和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农业补贴制度的改革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我国的农业补贴制度还存在着覆盖不完全、补贴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一些农民仍然难以享受到补贴政策的好处。

当前我国农业产能过剩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补贴制度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还需要与国际贸易规则相协调,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补贴制度。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和效益。

要统筹农业补贴制度的改革和市场化农业经营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和素质,增强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摘要】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当前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从当前政策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优势和挑战,探讨了其对农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建议,包括深化政策、加强执行和促进市场化,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论指出,深化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加强政策执行可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市场化能实现农产品价格自主形成。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农产品价格、农民生活、国民经济、优化、建议、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政策执行、针对性、市场化、自主形成。

1. 引言1.1 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思考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补贴、价格支撑等,来保障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这一政策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对农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提出优化政策的建议,探讨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形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加强政策执行效果,提高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农产品市场化,推动农产品价格自主形成。

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

2. 正文2.1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基本情况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安全。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市场补贴等措施。

最低收购价是政府规定的某一农产品的最低价格,超过该价格时政府有权收购;临时收储是政府通过储备机构暂时收购农产品,以稳定市场价格;市场补贴则是政府向农民发放一定金额的补贴,以保障农产品价格不低于成本价。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
农业补贴政策是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一种扶持措施,旨在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标准不够科学、补贴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需要进行优化。

以下是优化农业补贴政策的一些建议:
1.建立科学的补贴标准。

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补贴标准,避免补贴标准过高或过低,造成浪费或不公平。

2.加强补贴资金的监管。

应建立完善的补贴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3.推行差异化补贴政策。

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的差异,推行差异化补贴政策,使补贴更加精准和有效。

4.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

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支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5.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应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6.加强监管和问责。

应加强对农业补贴政策的监管和问责,对违规行为及时予以查处,确保补贴政策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执行。

总之,优化农业补贴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产品价格财政补贴支出思考

我国农产品价格财政补贴支出思考

负效应的结论 , 并提 出对策建议 。
关键词: 产品价格补贴 ; 民收入; 农 农 对 策 建 议 中图 分 类 号 :8 0 4 文 献标 识 码 : F1. A
定发展, 对农产 品往往实行价格 补贴。农 20 0 4年 全 面 放 开 粮 食 收 购 市 场 , 积 极 稳
产 晶价 格 补 贴 主 要包 括 双 重 价 格 补 贴 、 妥推地进粮食流通体制 改革, 保 鼓砒和发展 证 价 格 补 贴 、 价 补 贴 等 。双 重 价格 补 贴 多种所有 制市场主体从事粮 食经 营活动 , 差
的 一 种 重 要手 段 。可 是 , j 我 国 的 农 产 会支付给 生产者 , [前 实行差价补贴。19 9 8年 为 1 . 1 4亿 元 , 到 2 0 1 06年 达 到 了 7 86 6. 7 品价 格补 贴并 未 达 到 预 期 的 效 果 , 民 收 以前, 农 我 的农产 品价格补贴是属于双重 亿 元 , 增 长 了 6 8倍 ,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入 继 续在 低水 平 下徘 徊 。 价 格 补 贴 ,9 8年 以 后 则 属 于 保 证 价 格 1.3 保 持 着 较 快 的增 长 态 势 。 与此 刚 19 6 %, 3

我国农 广 品价格财政补贴支出思考 口 盘 上
口文 / 郝小眉
提要 财政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支出


农产 品 价 格 补 贴 和 农 民收 入 概 况 补 贴 。 20 0 4年 国 务 院 出台 的 《 务 院关 于 国
是保护农民利益、 高农 民收入水平 的重 提
财 政 的 农 产 品价 格 补 贴 是 农 业 资 金
国农 民增收缓慢, 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不断 保 证 价 格 收购 。 保证 价 格 是 政 府根 据农 产 收购 价 时 , 家 委托 符 合 一 定 资 质 条 什 的 国 扩大 , 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 了社会的稳定与 品的生产 成本加适 当利润而确定的。 差价 粮食企业 , 按国家确 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 谐。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有着不 同的理 论 补贴是 指若某些农产 品的收购 价格 低于 农 民 的粮 食 。 和政策 , 当然, 产品 的价 格补贴是其 中 保证价格 时, 农 其差额 部分 由政府作为缴纳 我 国 17 年 的财政粮棉 油价格补贴 98

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农业补贴政策研究农业补贴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利益而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手段。

在许多国家,农业补贴政策被认为是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持,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障粮食供应,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

然而,农业补贴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市场扭曲等。

因此,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农业补贴政策可以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补贴农产品价格差距,农民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经济利益。

这可以激励农民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此外,农业补贴政策还可以提供补贴和贷款,帮助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

其次,农业补贴政策可以保障粮食供应和国家粮食安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供应不足会引起粮食价格上涨和市场动荡。

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可以提高粮食价格保护机制,保障农产品的供应稳定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然而,农业补贴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补贴政策存在资源消耗问题。

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土地、水资源和化肥等资源,过度补贴会导致这些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消耗。

其次,农业补贴政策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

过多的化肥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农业补贴政策可能会造成市场扭曲,导致农产品价格不合理遭受亏损,使农民成为政策的“困扰者”。

因此,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首先,需要从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补贴政策,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需要注重平衡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采取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需要减少市场扭曲,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供求的平衡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总之,农业补贴政策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产品供应稳定。

然而,农业补贴政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旨在找到平衡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方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的利弊及关于改革我国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的思考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仍然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农产品价格历来关系千家万户,无论处于哪一发展时期,做好农产品价格管理工作都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价格补贴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各国的实践都证明,价格补贴只要运用得当,是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

我国的价格补贴政策始于1959年。

当时只限于絮棉一项,后来补贴范围和额度逐年增加,特别是自1979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补贴范围和额度越来越大等问题。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现象,对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农产品价格补贴的积极作用1.价格补贴是支持价格改革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涉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调整。

国家调高部份农产品价格,在增加财政收入或一部分企业收入的同时,必然要使一部分企业或个人收入减少。

因此在工资制度不能相应调整,补偿原则得不到贯彻的同时,为减少改革风险和阻力,增强企业和群众在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保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就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

如1979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农村产品收购价格,但统销价不动,这样就必须给农产品统销企业以一定的价格补贴。

价格补贴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稳定了市场物价,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减少了价格改革的阻力。

多年价格改革实践证明:许多重要的价格改革项目,如果没有一定的价格补贴相配合,很可能出不了台。

有的即使出了台,很可能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因此,价格补贴政策是确保价格改革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2.价格补贴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发展。

在价格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价格补贴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商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生产资料价值即转移价值c,二是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v,三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

其中c+v部分,构成商品成本,成本是商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在出售商品后使商品成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如果销售收入小于成本,简单再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

若要保证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使c+v+m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但由于国家政策的需要有些商品价格就低于它的价值,使一些企业在亏损中经营。

如国家在1979年以后曾4度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因考虑各方面因素而粮食销价仅提了2次,粮食经营部门因价格政策引起的亏损,由国家财政给以价格补贴,从而保证了粮食生产、收购、销售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不给予亏损企业补贴,这些亏损企业的消耗就难以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

3.价格补贴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

在价格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的条件下,价格补贴是实现商品流通的一项重要措施。

国家为了促进工农生产发展,有计划地提高部分工业品出厂价和农产品收购价,但为了避免连锁反应,保证市场稳定,这些商品销价未动,出现了进销逆差和农产品购销倒挂,这种政策性亏损现象,如果国家不予补贴,那么这些企业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商品交换也就无法继续进行,直接影响商品流通。

价格补贴可以弥补不等价交换所造成的政策性亏损和经营管理费用支出,从而为这些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4.价格补贴可有效地控制因价格变动带来的连锁反应。

由于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比价关系,部分商品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价格的连锁反应。

如面粉价格提高,将会引起大部分食品企业的产品价格提高,从而导致市场物价水平的轮番上涨。

在不具备全面动价的情况下,就可采取给面粉生产企业以价格补贴的办法,以维持面粉的再生产,而又不致于引起大的连锁反应。

这种割断价格连锁反应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用价格补贴。

但应注意的是这种补贴方法,只能缓解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价格补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我国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年度价格总水平及工资增长总额都是由国家计划安排的。

改革前农产品价格低,职工工资也低,改革后农产品价格上涨,工资相应也上涨。

但在实际生活中物价上涨表现为经常性的,而国家工资水平则受多种因素制约。

因此,为了保证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降低实际生活水平,国家在进行主要农产品价格调整的同时,根据情况分别实行了价格补贴。

一种是明补,即主要农产品价格涨多少,就增加多少补贴给职工,另一种是暗补,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后,农产品销售价格不动,中间差额由财政补贴。

这种补贴,避免了工资水平频繁变动,又能保障在物价上涨中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农产品价格补贴的弊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农产品价格补贴在发挥其有利作用的同时,由于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金额不断增加,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1.财政农业补贴支农总量偏小,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与发达国家比,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水平不高,补贴总量根本达不到WTO《农业协定》中“黄箱补贴”允许的8.5%的水平,并且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补贴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补贴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

按照WTO《农业协定》我国可利用的支农补贴分为以下几方面:黄箱补贴,即对农产品价格提供直接支持的,必须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

根据WTO黄箱政策规定,我国今后每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不能超过480亿元人民币,而现有补贴大约平均每年仅276亿元人民币,离480亿元尚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绿箱补贴”,即对农产品价格不直接提供支持的,不必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

我国绿箱补贴量较多但结构不尽合理。

如我国每年平均支出1514.2亿元人民币,主要对农业提供的“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人民币(95亿美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其次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46.4亿美元),占25%;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所占比重较小,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结构调整补贴等,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目。

2.各地方补贴标准和办法混乱。

我国的补贴数额随意性很大,省际间补贴标准差距过大。

由于各省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不同,以及核定包干基数的因素与应补贴的粮食种植而积的差异,各省粮食补贴标准差距较大。

例如,江苏省补贴水平较高,水稻亩均补贴20元;山西省补贴水平较低,玉米亩均补贴5元。

省际间人均粮食直接补贴金额也相差较大,四川省享受直补的农民人均补贴8元,辽宁省人均25.66元。

我国各省补贴的依据也不一样。

如粮食直补依据的确定,按照补贴是否与当期粮食播种面积及价格挂钩分为两种情况:①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挂钩,即不管市场上粮价的高低,不管当期是否种粮都按前几期的计税面积或者计税常产给予农民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就是固定补贴;②与当期实际播种面积挂钩,即按农民实际种粮面积,向农民兑付粮食直接补贴。

这种形式属于与面积挂钩而不与价格挂钩的半挂钩补贴。

3.管理体制运行不畅,补贴成本高,效率难以提升。

农业补贴的政策,主要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部门,因政出多门,协调困难,交易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使得农业补贴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难以避免,从而降低了农业补贴的效率。

另外,因中国农民数量庞大,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载体,许多针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其运行成本都比较高。

4.补贴方式及结构不够合理、明确。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的短期化。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长期存在着补贴政策目标短期化、补贴方式模糊等现象,影响了补贴效果的发挥。

财政直接用于农业的补贴政策一般与当时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相挂钩,成为政策的配套措施。

但是,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是不断变化的,财政的直接补贴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是补贴重点欠明确,某些方面补贴力度不够强。

就补贴领域而言,对农产品的补贴主要集中在粮棉产品,虽然已开始有选择地补贴某些优质品种,但还不够普及、稳定;对投入品的补贴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诸多方面,而且很少分地区和人群;对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的力度有限;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样面临金融支持乏力的难题,这些均反映出补贴重点不够合理、明确。

从补贴力度来看,在一般政府服务中,对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很低,仅占一般政府服务的2.1%,其中没有或很少有补贴,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力度不大,进展迟缓;市场营销服务未明确给予补贴性支持,呈现短缺态势;检验服务因补贴资金缺口大,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出口及国内生产的需要。

在国内粮食援助上,一方面补贴资金欠缺,另一方面粮食库存积压严重。

三是忽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农业保险业务出现全面萎缩,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

在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农业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也给国家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不得不动用财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

四是农业出口贸易补贴不足,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过剩问题开始显现,使财政、信贷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较大难题。

由于财政和银行信贷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补贴中占用大量的资金,难以有充足资金用于补贴农产品的出口,使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出口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放大。

关于改革我国农产品补贴政策的思考1.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直接补贴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方式和重点,从根本上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改善。

2.改变农业补贴政策的取向。

首先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

主要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

其次用于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通过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增加农民收益,为确保补贴发放到农民手中,适当考虑引入第三方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监控机制,并通过年终审计,防止直补资金的挪用或克扣。

再次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文化、农村医疗卫生等,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3.加快农业补贴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业支持法律体系,改变过去某些仓促的政策实施,严格实行支出预算制度。

在WTO规则框架下,着手研究制定有关农业保险、农业灾害、救助贫困地区援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法律法规,健全农业支持法律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经营主体,解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纠纷中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