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23
2019年7月自考“变态心理学”第四章笔记串讲
2019年7月自考“变态心理学”第四章笔记串讲第四章心理病理现象―心理异常的症状学基础每一种精神症状者有其明确的定义,并且具有以下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除;(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往往不相称;(4)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水准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第一节感知障碍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明显高于真实。
例如,耳边轻语他觉得震耳欲聋;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2、感觉减退表现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明显低于真实。
对外界事物感知像蒙上了一层雾。
多见于癔病患者。
3、感觉倒错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感觉与正常人的性质不同或相反。
例如,对凉的刺激反而觉得热,多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
4、内感性不适是身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并且往往是难以表达的感觉。
例如,感到某种牵位、挤压等。
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二、知觉障碍1、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
常见的错觉如下:(1)感受性错觉。
即将甲事物感知为乙事物。
(2)情绪性错觉。
所谓“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就是此类错觉。
(3)心因性错觉。
想象性错觉,如“白云苍狗”。
(4)暗示性错觉。
如催眠,可使受试者觉得同体积的棉花比铁还重。
2、幻觉是在没有外在刺激作用于相对应的感觉器官的前提下,出现的一种知觉体验(武汉自考),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可做如下的分类。
(1)根据所涉及的器官,幻觉能够是听觉的、视觉的、味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深感觉的。
(2)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幻觉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3)按照产生的条件,幻觉可分为:1)机能性幻觉。
多见于精神分裂或应激性障碍等。
2)反射性幻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睡前幻觉与觉醒前幻觉。
4)心因性幻觉。
常见于应激性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1、感知综合障碍是指,能够感知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体,但对其个别自发性感知歪曲。
变态心理学串讲资料
三、神经生化基础
1、心理异常的症状与几种中枢神经递质有关,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氨基丁酸(GABA)和脑啡呔等到。
3、一项考察认知歪曲同抑郁症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四、发展与纵横研究
五、实验法
1、实验法是变态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最适合用来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般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伴随着它的其他变量的变化,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奠基
1、对异常行为的实验研究
(1)克雷佩林是实验心理病理学的奠基人。
(2)1906年普里恩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专业杂志《变态心理学杂志》
2、从生物学原因理论到医学模式
(1)德国精神病学家格莱辛格19世纪中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生物学原因的理论。
3、心因性理论的奠基
1、应激源是指可能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根据其来源的性质可分为躯体性的、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2、应激反应
(1)塞里将应激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分三个阶段。
1)警戒阶段
2)抵抗阶段
3)衰竭阶段
(2)一般认为,应激源以人的认知系统作中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主要系统,导致人的心身变化。
挫折而受力的个体差异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1)生活经验。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他的挫折耐受力就会很低。如果一个人一生坎坷,他就有很强的挫折耐受力。
题变态心理学串讲题目
• A、被控制感
• B、假性幻觉
• C、思维被插入
• D、思维被广播
B
17、单选: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变得 灰蒙蒙一片,没有生气,似乎隔着 一层膜,这种症状最可能为:
• A、幻觉 • B、非真实感 • C、交替人格 • D、意识朦胧状态
B
18、多选:假性幻觉的特点是:
• A、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 • B、存在于主观空间 • C、由外部器官感受 • D、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准确
ACD
26、单选:医生问:“ 你叫什么名字?” 答:“ 红绿灯,五台山,花儿对我笑,农业 大丰收……”是:
• A、强制性思维
• B、思维贫乏
• C、思维破裂
• D、夸大妄想
C
27、单选:关于思维破裂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患者思维联想松弛,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
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 B、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患者可能说出或写出完整
ABCD
22、单选:随境转移主要见于:
• A 、精神分裂症 • B 、神经衰弱 • C 、躁狂症 • D 、精神发育迟滞
C
23、多选:思维奔逸的临床表现包括:
• A、 思维活动量增多 • B 、固定思维反复出现 • C、思维转变速度快 • D、联想速度很慢
AC
24、多选:关于思维奔逸的说法,正 确的是:
34、多选:妄想的特征包括:
• A、信念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 B、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与个人利害有关 • C、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而消除 • D、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
ABCD
35、多选:思维内容障碍包括:
• A、思维涌现 • C、强迫观念
B、超价观念 D、思维内容减少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2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变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般性问题1、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1)建立有效的心理异常诊断体系(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特征的描述(3)对心理异常病因的描述(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2、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特点(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要科学的描述、预测,以及理解心理异常问题。
(2)理解变态心理还包括揭示两个变项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个案法与调查法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1、个案研究法(1)个案研究法即收集和分析某个病人的材料,它是变态心理学研究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个案研究是关于个体生活的详尽描述;有些研究基本上是历史的、回顾性的,目的在于提示心理障碍的原因。
(2)个案研究法的缺点:1)首先,这样收集来的材料,不易区分哪些是心理异常发生之前就有的特点,哪些是心理异常中的表现。
2)其次,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困难,因为个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难以数量化。
3)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它的主观性色彩比较浓厚,因为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影响病人自我报告的因素很多,难以有客观的指标。
2、调查研究法(1)调查研究法:调查主要是用来计算拥有某些经验的人数。
这种信息是从官方记录,或者电话访谈一群样本得来的。
这样搜集的信息对筹划心理健康资源颇有帮助,但这种信息很少提供病因或有效的治疗。
(2)调查有两种:1)反应式调查,即要求受试者在访谈时,或在印好的问卷上回答问题。
2)非反应式调查,即使用可利用的现成记录,来寻求欲调查对象群中成员的反应。
三、相关法1、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技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以及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的一类研究的总称。
2、高危设计,即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3、一项考察认知歪曲同抑郁症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心理咨询师考试之变态心理学章节知识点汇总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共有8节22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节共有两单元,分别是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学科简史。
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2.下列关于心理异常经过系统治疗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3.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C.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对象)。
4.精神病研究的侧重点是(D.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5.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显现出“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7.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A.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9.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
10.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是(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11.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是(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表述的是(D.“力比多”决定了人的心理结构)。
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D.人格结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4.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的能力)。
15.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下列表述中与其内涵不符的是(D.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无论接受怎样的刺激,都不会导致其遭受挫折)。
17.弗洛伊德主义诞生后,遭到严重的抨击和打压,这种力量主要来自(C.宗教界)。
19.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以研究自我概念为主要内容)。
20.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D.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21.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A.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精神分裂症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心境障碍与自杀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焦虑障碍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进食障碍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物质滥用与依赖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心身疾病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人格障碍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性和性别认同障碍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儿童心理障碍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心理异常与社会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简评。
心理学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讲义最新完整版本
2010年心理学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讲义(7)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立的。
他让病人很舒服地躺着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诞不经、有伤大雅,都要如实报告出来。
2、梦的解释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了《梦的释义》一书。
梦的工作通过凝缩、置换、视像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来杂乱无章的东西加以整合成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
3、阻抗分析。
阻抗是指,病人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某些敏感问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偏移。
4、移情作用。
在心理分析中,移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些问题只有在移情中才能表现出来。
即病人会把早年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等,称之为移情。
5、解释。
解释是心理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
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他的无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三、后弗洛伊德思想家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荣格、阿德勒、霍妮、沙立文、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等。
他们共的特点是,强调社会文化影响,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论和泛性论。
1、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将人格分成自我、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提出了荣格心理疗法。
2、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动机不是性驱力,而是为了获取个人目标和克服“自卑情结”。
3、霍妮注重人际关系、文化因素、基本的焦虑,以及实际生活环境问题在心理障碍中的作用。
她将自我分成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创立了霍妮疗法。
4、沙立文注重人际关系在心理障碍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和沙立文疗法。
5、哈特曼创立“自我心理学。
”6、埃里克森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四、对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评价1、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贡献:第一,他使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从生物学转向动力学方面的内容,从病人的内心深处挖掘精神疾病的原因。
第二,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
第三,他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即认为人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内心矛盾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到并保持为某种稳定的状态。
北大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1)
第⼀章什么是变态⼼理学 1.◎变态⼼理学:⼜称病理⼼理学,是⼼理学的⼀个分⽀学科。
它主要研究⼈类各种⼼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智⼒,意志活动及⼈格特征等⽅⾯的异常表现及其原。
变态⼼理学是研究异常的⼼理现象与⾏为活动发⽣、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变态⼼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理的原因、机制和⼼理结构问题。
(2)正常和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
(4)解释⼼理异常的⼼理学理论,都以各种学派对正常⼈格的观点为基础。
3.变态⼼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变态⼼理学偏重于对异常⼼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神病学也是⼀种有益的促进,⽽精神病学则偏重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和预防,它也是变态⼼理学的基础之⼀,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理学的某些理论和假设。
4.严重⼼理异常与轻度⼼理异常的区别: 严重⼼理异常 轻度⼼理异常 精神病症状 重 轻 社会适应 丧失 部分丧失 ⼈格改变 明显 部分 ⾃知⼒ 没有 有 主动求治 不会 会 5.⼼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1)严重⼼理异常。
其主要特点为:①重精神病症状,包括错觉、幻觉、思维障碍,妄想,情绪情感障碍以及意志⾏为障碍等。
②社会适应能⼒丧失,从专门的⼯作、技能到⼀般的⼈际交往和饮⾷起居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③明显的⼈格改变。
④没有⾃知⼒。
(2)轻度⼼理异常。
①轻精神症状。
②部分的社会适应不良。
③部分的⼈格改变。
④有⾃知⼒。
(3)⼼⾝疾病。
⼜称⼼理⽣理疾病,是指病因或发病过程与⼼理因素明显有关的⼀类躯体疾病。
(4)⼼⾝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基础,也⽆明显的精神活动障碍的⼀组疾病,但不包括⼼⾝疾病。
(5)⼤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理异常。
(6)⾏为偏离和⼈格障碍。
(7)药物依赖及⼉童青少年障碍,包括酒精及药物依赖,⼉童精神障碍,⽼年期障碍等。
变态心理学的复习重点
变态心理学的复习重点1、变态的基本元素:痛苦、适应不良、不合理、不可预知和失去控制感、少见和非传统型、观察者不适、违背标准。
2、变态心理或者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者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3、神经症:没有发热和没有局部病变的感觉和运动的疾病,是神经系统的一般性疾病。
4、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了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5、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是病人感觉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的观念或是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是我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病程迁移者要以仪式动作为主,精神痛苦减轻,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6、神经衰弱的症状:疲劳、烦恼、易激惹和心情紧张。
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的轻度或中度障碍。
情绪症状的特点:病人感到痛苦,倾向于见人就诉苦,或求助求治;病人感到控制不住或摆脱不了: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生活事件、处境不相称。
7、躯体化障碍的症状:疲劳、昏厥、心悸、月经问题、晕船、消化不良、背痛、关节或肢体痛、头昏眼花、胸痛、胃痛、头痛、性问题、睡眠问题、腹泻和便秘、呼吸困难。
涉及许多不同的器官,无法由已知的躯体疾病来解释,并且不受意识控制。
8、表演型人格障碍表现:个体常常外表迷人、热心、好交际,但是,他们总是被其他人认为是不真诚的、肤浅的。
他们似乎通过在陌生人面前表演来寻求别人的赞美。
一旦建立了某种关系,他们就会变得苛刻,不为别人考虑,自我为中心,并且自我专注,他们可能非常不专情,爱勾引人,性适应能力不好。
特点是:他们的认知方式是印象主义的,他们言语空虚,缺乏细节,好夸张,以过分的感情或是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
9、A组人格障碍特点:古怪、对别人怀疑、很难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很难适应整个社会系统。
《变态心理学》笔记
《变态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变态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不仅要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加以描述,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要试图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调查法实验法:病程实验病程的治疗儿童自然实验动物实验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心理测验评定量表和行为评定法三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统计学指标社会适应性指标以个人经验为指标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四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六):1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2特殊意识状态3轻度心理异常4心身障碍或称心理生理障碍5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时所表现的心理行为异常6严重的心理异常五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一)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我国心理学倡导人丁瓒曾提出这一学科的任务:是以心理学特征基本规律的知识来帮助医学阐明疾病的发生和痊愈等问题,更全面地揭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科学原则。
(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医学六、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简述(一)中国古代的记载1我国古籍中的变态心理学思想2.我国古医籍中的变态心理学思想成书的《素问》和《灵枢》,合称《内经》(二)西方变态心理学研究历史简述阿克列比亚德首先使用“心理障碍”与“心理缺损”等名称,而另一位医生格伦区分了“感觉病症、记忆病症心理错乱等三种类型的障碍现代变态心理学经历了几次变革,从黑暗愚昧走向复兴的比奈尔时代的变更;从思辨走向实验的克雷丕林的变更;从病人的外部走向病人内心的弗洛伊德的变更;从医院走向社会(社区)的阿尔比和卡普兰等人的现代的变更。
二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心理活动一方面受人体,特别是大脑生理,生化机制所制约,另一方面受其社会实践环境所制约,这是心理现象赖以产生和变化的物质根源。
变态心理学复习要点
变态心理学复习要点一、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研究精神异常、人格畸变和心理障碍的科学。
2.变态行为的特征:不正常、违背社会规范、病态。
二、变态心理学的类别1.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2.人格障碍:如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3.性别身份障碍:如性别认同障碍。
4.恋物癖和恋物狂:指向不寻常的物体或情境发展出迷恋、依赖或性快感。
5.性行为障碍:如性偏执、性虐待等。
三、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和评估病人的症状和行为来探究变态心理现象。
2.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测量和观察变态行为。
3.统计学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研究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现象。
四、变态心理学中的常见疾病和症状1.强迫症:表现为频繁的、不自主的、无法控制的强迫行为和思维。
2.焦虑症:表现为持续的、过分担忧的情绪,如恐惧、紧张和不安。
3.抑郁症:表现为长期的、严重的低落情绪,伴随着失去兴趣、自卑、睡眠障碍等症状。
4.精神分裂症:表现为现实感受和幻觉的分裂,意识混乱、人格解体等。
5.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为无视他人权益、缺乏内疚感和同情心等。
6.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自我认同困扰、情绪不稳定等。
五、变态心理学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常用于精神障碍,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2.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心理分析等,通过改变病人的思维和行为来缓解症状。
3.环境疗法:改变病人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应性训练和支持,促进康复。
4.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和康复资源,帮助病人重建社交网络和自我认同。
六、变态心理学与社会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治安维稳具有重要意义。
2.对变态心理学的了解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对变态行为的警惕性。
3.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促进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提高变态心理疾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以上是关于变态心理学的复习要点,旨在帮助你回顾和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分类、研究方法、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等知识点。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名师钱铭怡习题详解
《变态心理学》笔记和钱铭怡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本章重点:1.变态心理学、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的概念;2.变态心理的评价标准;3.变态心理的研究方法;4.实验法的分类;5.案例研究的优缺点。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译异常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2)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3)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这种用词方法是公众和专业人士均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说法。
心理异常一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而行为异常更加偏重表述个体外显行为的异常现象。
1.神经病神经病是指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它属于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
2.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又译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老年痴呆等,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3.精神病精神病即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
精神病有三个特点:①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②社会功能严重受损;③缺乏症状自知力。
精神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4.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障碍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并采用以医学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变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不同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干预。
《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
《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自学考试名师授课《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1、变态心理学也称病理心理学或心理病理学。
它是心理学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并对这些异常进行了分类、解释,阐明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及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所以,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心理异常的一门科学。
2、为什么说变态心理学尚不完善?由于受整个心理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和规律的认识尚不完善和确切,对许多类别的异常现象还不能圆满解释,结合临床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尚属开始阶段,所得结果多不一致,因此,变态心理学还不能说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
3、心理失调:指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
4、心理异常:指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
5、心理疾病: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心理上异常,即把疾病的概念套用来反映人的心理异常;6、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
7、心理变态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指心理活动处于非正常状态,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
对变态心理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它并没有贬义,实际上只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泛指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各种程度的心理失调和异常。
8、变态心理的类别(1)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应用的心理异常分类体系或方案,影响最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2)最近的国际疾病分类是1990年修订的第10版ICD-10。
(3)最近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是第四版DSM-IV。
(4)现在使用的是2001年修订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9、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1)以经验作为标准所谓经验的标准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病人自己的主观经验。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完整版)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一名词解释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3 高危设计: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4 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试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5 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6 孤立病灶: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床上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7 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8 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 辨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辨,并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10 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种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11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神经症模式,病人报告躯体症状,似乎躯体某方面出现问题,但去不能找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又称心里生理障碍。
12转换性障碍:以前称做癔病(症)或歇斯底里,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13 恐怖症:指对某种客观或情境表现出一种持久的恐惧,但客体或情境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或这种危险的程度是被极大地夸大了的。
14 妄想:思维障碍导致假的不合理的信念称为妄想,妄想可见于许多类型的精神障碍,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具有泛化,内容荒谬的特点,迫害妄想关系妄想及影响妄想最常见。
20XX年自考“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第五章-自学考试.doc
2、社会标准3、CCMD-3把异常人格定义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一般的认知方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
二、异常人格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1)古怪性/怪癖性人格障碍(A类人格障碍)(2)戏剧性/情绪性人格障碍(B类人格障碍)(3)焦虑性/恐惧性人格障碍(C类人格障碍)第二节古怪性/怪癖性人格障碍(A类人格障碍)一、偏执型人格障碍1、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定义性特征是敏感性。
2、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多疑、不信任他人、妒忌、敏感、易怒、心怀怨恨、自负。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1、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定义性特征是社会性分离。
分裂样人格似乎对与人建立关系,很少或者就没有什么兴趣。
2、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有:感情冷淡、疏远、孤僻、缺乏愉快体验、内向。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1、分裂型人格障碍会表现出古怪的言谈、行为、思维和/或感知。
2、分裂型价格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反应,表现为呆傻、古怪、情感倒错。
第三节戏剧性/情绪性人格障碍(B类人格障碍)这一范畴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即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其定义性特征是,对他人的掠夺性态度-非常漠视并侵犯他人的权利。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以概括为五个基本要点。
1、年龄特点。
在15风之前开始,并且在成年期继续违法,或有社会不支持行为的历史。
2、缺乏忠诚和责任感。
在工作、性关系、亲子关系或财务职责中,没有表现出忠诚和责任感。
3、易怒性和攻击性。
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容易被激怒,他们愤怒的表达,不仅仅是(武汉自考)街头怒骂,还常常会虐待配偶和孩子。
4、鲁莽和冲动的行为。
他们常常采取的是没有目标的、寻求刺激的方式。
5、漠视真理。
常常会把撒谎当作家常便饭,即便被当面揭穿也会脸不变色心不跳。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
绪论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冬季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工作重点: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加以描述,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要试图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待定】?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2、个案调查法3、实验法(病程实验,病人的治疗性实验,儿童自然实验,动物实验)4、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心理测验,评定量表和行为评定法)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1、统计学指标2、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3、以个人经验为指标4、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CCMD-3的主要分类: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疮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第二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中枢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2、儿茶酚胺3、去甲肾上腺素4、多巴胺5、5-羟色胺6、r(伽马)-氨基丁酸7、神经肽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
幻觉: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即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知到该事物的存在。
幻觉相关:幻觉也可以在正常人身上见到。
不过对正常人来说一般都是片段的,持续时间也很短,如果反复出现大量的幻觉或持续时间很长就应看做是病理状态。
作为病理过程的幻觉,按其内容的性质来看,可以是肯定的,中性的,否定的与命令性的。
分类:1、按照感知器官的不同,幻觉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唤触以及内脏和本体感受器的幻觉等。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考点
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考点第一章绪论1变态心理概念:也称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定义心理障碍的三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2 CCMD-3.的10种分类: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1、变态心理评估的几种方法:1.临床访谈法:临床访谈帮助临床工作者收集个体在行为、态度和情绪方面的信息,以及有关个体的总体生活状况和当前问题的资料史。
它是大多数临床工作的核心。
包括精神状况检查、无结构访谈、结构访谈三种形式。
2.行为评估:指在特定的情境下评估个体的思维、感觉和行为。
3.身体检查:进行身体检查室因为身体状况的异常有时候与心理上的障碍有关。
4.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用来收集与个人有关的心理功能信息的工具,它包括特定的与某种障碍有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方面的测验,以及更广泛的测量人格特点的测验。
5.生理心理评估:是对大脑结构及其功能的更加精确、更加全面的评估方法。
6.脑成像技术:通过脑成像技术能够得到大脑组织和结构的清晰的“图像”。
1.心理动力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他们认为,人内部的欲望和动机是一些相互冲突的力量,如果冲突解决的不好或未得以解决,他们就会引起焦虑、悲伤,人们将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除这些焦虑和悲伤。
2.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强调自由和选择以及责任和意志力在人成长中的作用,相信个体必须要自由地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才是他们的真正欲望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自考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23)
第三节解离障碍
解离障碍在CCMD-3中称为解离症状,是癔症的两大症状之一。
1、“解离”是指,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并存或交替进行,相互之间并无关联、无影响。
记忆的一些部分被撕裂或从意识当中分离出去了。
2、有四种分离障碍:解离性遗忘症;解离性漫游症;解离性身份障碍;人格解体障碍。
(1)解离性遗忘症,是指由巨大的创伤(如丧子或工作失败)所引起的个人记忆的丧失;
(2)解离性漫游症,是指突然意外地从家里或自己平常工作的地方出走,伴有不能回忆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的身份模糊不清,或设定一个新的身份;
(3)解离性身份障碍,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身份存在于同一个体身上,每种身份都有各自相当完整的生活;
(4)人格解体障碍,是指持续或反复地体验到自己的精神过程或身体被解离。
其特点为,感知紊乱的不愉快体验,病人感到外部物体,或身体某些部分的质地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遥远或自动化等。
一、解离性遗忘
1、基本特征是,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记忆,通常为应激性的,遗忘的程度不能以正常的遗忘机制来解释。
它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在其他障碍的过程中发生。
解离性遗忘必须与有医学原因的遗忘进行鉴别,解离性遗忘有两类形式:
1)由近期单一创伤事件形成的界限性遗忘;
2)无法回忆童年较长的一段时期。
二、其它解离性综合症
1、解离性木僵
2、盖恩瑟综合症非常罕见,它有四个特点:1)对测定智能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
2)心因性躯体症状;
3)幻觉,
4)明显的意识混浊。
3、出神和附体障碍
4、恢复的记忆和虚假记忆综合症
第四节特定文化相关障碍
一、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由于气功操练不当,或处于气功态时间过长而不能收功的现象,表现为思维、情感及(武汉自考)行为障碍,并推动自我控制能力,俗称“走火入魔”。
其症状标准是:
1、由气功直接引起;
2、症状与气功书刊或气功师所说的内容密切相关。
通常在做气功时也会出现现象,但在结束练功时就迅即消失了。
3、至少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1)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妄想等;
(2)癔症样综合症;
(3)神经症样综合症。
二、恐缩症。
其诊断标准为:
1、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诱发;
2、害怕生殖器、乳房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会缩到身体里去而导致死记亡。
3、急性起病,病程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