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4.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重点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课件出示厦门鼓浪屿图片)这迷人的风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谈话时,(课件出示金华双龙洞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结合已学的诗文表达情意。
2.今天我们也一起随着叶圣陶先生一起到金华的双龙洞走一走。
二、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图片,揭示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2.结合课前预习,反馈预习成果,学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互相交流讨论。
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
交待游程(板书)是游记的一大特点。
所到之处,叶老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叶老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双龙洞”得名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平舌音“簇笋”,翘舌音“浙窄乳”等。
(课件出示词语)浙江一簇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杜鹃宽窄肩背移动额角陆续石钟乳石笋变化多端上源3.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学会运用“蜿蜒”。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4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浏览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
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由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浏览时间人物、景点。
)(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1篇】学科背后的故事——《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教材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
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
学科背后的故事:教学中,首先出示双龙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缘于地域的特点,学生都没有游览过此地。
所以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内心对优美风景的向往。
需要我们了解的是:关于金华双龙洞: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内洞比外洞更大,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
关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的三个传说——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
”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
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其三,1992年新编的《金华市志》则认为“双龙”在外洞口:“双龙洞:两侧分别悬着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共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分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训练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了避免第二课时容量过大,路上、外洞我放在第一课时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双龙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感受溶洞奇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内洞景象。
3、学习作者记叙、表达的方法,渗透游记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2、有感情朗读;3、展开想象,读写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孔隙的特点。
学习者分析:因为本班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家境不富裕,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外出旅游的阅历,因此,我在充分阅读的文本的基础上,出示有关双龙溶洞的图片,增加直观感受,并有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写话、复述课文。
丰富的课件制作,充分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外洞特点:1、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欣赏了沿途和外洞的景色,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过程?(板书:沿途---外洞---孔隙---内洞---出洞)2、泉水是作者的向导,谁能说说它的流经路线?(画泉水)迎着泉水,作者来到外洞。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1】篇〗学科背后的故事——《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教材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
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
学科背后的故事:教学中,首先出示双龙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缘于地域的特点,学生都没有游览过此地。
所以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内心对优美风景的向往。
需要我们了解的是:关于金华双龙洞: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内洞比外洞更大,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
关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的三个传说——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
”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
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其三,1992年新编的《金华市志》则认为“双龙”在外洞口:“双龙洞:两侧分别悬着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2.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
(记载)3.本文是一篇游记。
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出示电脑软件,点击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3.检查自读情况。
(l)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探究2、3自然段。
(l)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12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查字典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作者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借助图片、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理解作者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图片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图片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江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一、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②、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
③、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
④、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出示小黑板,朗读生字。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
二:合作交流1、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
2、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
4、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
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5、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品读体验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
(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
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
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7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1一、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
(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
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感悟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
(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1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是特殊单元——习作单元,单元主题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要求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
文中多次描述了作者行踪变化,游览路线是课文的线索之一。
在不同地点,作者都写到了泉水。
泉水流经的路线,是课文的另一线索。
根据习作单元每项内容的不同功能,学习本文,重点是在阅读中学习习作的方法:学习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多处景物的方法;学习将直观描写与真实感受相结合突出景点的特色的表达方法。
这是第一课时教学,学习的重点是通过阅读,借助游览路线,理清文章线索,抓住关键的过渡句,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为完成单元习作打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描写一处景物、介绍一个景点,而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则是第一次接触,它强调有顺序地写多处景物。
因是多处景物,所以要指导学生把吸引自己的景物作为重点写下来。
在前期借所见、所闻描写景物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身边的美,指导学生将直观描写和自己的真实感受相结合,写出美景的特点。
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以及生活实际,认识“蜿、蜒”等6个生字,会写“浙、簇”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15个词语。
2.借助表示作者行踪变化的关键句,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
3. 练习运用过渡句,巧借表示行走方式的词,把景点之间转换的过程写清楚。
4.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借助表示作者行踪变化的关键句,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作者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近义词、借助、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理解作者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写其中的9个。
正确读写“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游览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金华双龙洞的图片资料、及从空隙进入内洞的实景影片片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导入二、检查预习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字义⑴ 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⑵ 课堂反馈自学情况: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带着问题读课文:默读课文,标序号,再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3、了解写作顺序:过渡:作者游览了双龙洞,他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自读思考,用笔画下来。
⑴ 自读思考。
⑵ 小组交流。
⑶ 班级交流。
全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总结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画一张游览路线图,再说一说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3、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4、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由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作者是怎样写清楚和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叶圣陶先生向我们清晰地讲述了他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使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神奇秀丽的大自然中。
拿出你们自己绘制的游览路线图,让我们现在就启程吧!二、学习新知1、整体感知:⑴自学要求:默读全文,思考:根据示意图,说说你主要游览了哪些景点?⑵班级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条理,分清文章的主次。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三篇
【导语】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1教学⽬标 1.学习本课⽣字,重点教学“臀”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第五段。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通过语⾔⽂字了解⾦华双龙洞外洞宽⼤,孔隙窄⼩的特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法。
2学情分析 这是叶圣陶先⽣早年写的⼀篇游记。
⽂章记叙了作者游览⾦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然的审美情趣。
⽂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
通过描写路上景⾊的明艳、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内洞的“⿊、奇、⼤”,在读者眼前展现了⼤⾃然的⿁斧神⼯、美轮美奂,令⼈感到⾝临其境。
对于六年级下册的学⽣⽽⾔,类似游记的⽂章在不同学段都有接触,学⽣们⾃⼰也写游记,但是在他们常常陷⼊选材难以取舍,条理不晰的现象。
⽽本⽂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叶圣陶按两条线索来写,⼀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另⼀条是泉⽔、溪⽔的来路,是“逆”的线索。
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起,使景点的⽅位和作者观察的移动有机结合,同时移步换景,堪称游记体⽂章的典范。
其中“过孔隙”⼀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是⼩学⽣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本课除了让学⽣学习并体会作者观察仔细,语⾔准确,描写⽣动形象,叙述有详有略的⾏⽂特点外,也尝试让学⽣内化迁移写作的⽅法,通过语⾔⽂字的实践体会“见闻+感受”写作技巧,学会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现⼿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通过语⾔⽂字了解⾦华双龙洞外洞宽⼤,孔隙窄⼩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法,写⼀处美景。
4教学过程 4.1第⼀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揭⽰课题,简介作者 1.同学们,我们伟⼤的祖国江⼭秀丽,景⾊迷⼈,吸引了来⾃各国的⼈们前来观光旅游,我们刚刚学过的课⽂中介绍了长江、三亚和烟台。
《记金华的双龙洞》全国优秀教学设计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2、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或听说过什么著名的风景区吗?哪儿怎么样?请用一、二句话跟大家做个介绍。
2、同学们只知道这儿很美,可是老师如果要求把它的美写出来时,往往不知怎么写。
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是现代著名的作者叶圣陶爷爷的。
我们认真学习课文,欣赏双龙洞的美丽景象,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写作方法,好吗?二、快速默写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为几段?2、全班讨论,确定段落的分法。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游览了几个景点?请一学生上台画一画游览示意图。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⑴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放映经过选择的录像,看看山景)⑵反馈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步进行:①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
②再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③最后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
生边回答师边板书:景物──映山红油桐砂土新绿特点──多色白色粉红色或浓或绿感受──一片明艳阳天⑶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⑴作者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听听山中的溪流的声音。
放映录象,学生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了不时变化的溪声。
⑵讨论:溪水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⑶生自由汇报。
3、课题是《记金华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的景色?学生讨论后自由汇报:生:沿途景色已如些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
生: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沿途所见抒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已经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说说作者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如下要点:山: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生字。
能力目标: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度句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空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1、以本课为例继续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课文联段成片的方法。
第1页共64页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抓住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生字。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到文章的过渡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说一说我们学过那些叶老写的文章。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在课外读过哪些叶老写的文章。
二、新授。
(一)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生字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找同学读。
全班齐读。
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
全班齐读词语。
3、出示会写的生字。
分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注上拼音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读课文中的词语4、记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写错的地方同学互相交流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自己练写生字全班进行交流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请同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6、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
查阅汉语词典,掌握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2023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 朗读课文。
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
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介绍课文及作者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
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 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①读音wān jiacute; rǔ sǔn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②新词孔隙突兀森郁进四、读熟课文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第二课时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了解按游览路线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奇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资料、丰富课外知识,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孔隙”和“内洞”是全文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读中感悟,了解到“孔隙”和“内洞”景观特点。
【教学用具、学具准备】石钟乳、石笋图片数张,维美光盘。
【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罗甸──山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简介作者叶圣陶。
3、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4、逐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读课题)。
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了。
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二、学习课文1、学习二、三段:⑴默读,画出沿途景物。
⑵看到文中景物描写,你想说什么?⑶有感情读2、3段。
2、学习第五段:⑴过渡语:山上景色美,双龙洞呢?读课文,看我们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板书(洞口、外洞、孔隙、内洞)⑵很多同学对“孔隙”和“内洞”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两处,看孔隙。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尝试给课文编提纲。
2.通过语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
《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8.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
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
(“曲”读qū,不要读成qǔ)呈:显出,露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学情分析:本课时一篇游记,学生对这样的比较熟悉,游览的顺序明线清楚,暗线溪水,需要指导学生慢慢体会。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的方法很有必要。
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方法:抓词句品读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课时课时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教学流程: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
《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检查预习。
.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n,不要读成n。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
呈明艳昏暗挤压突兀:高耸。
课文中指山势高耸。
森郁:树木茂盛繁密。
课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儿;缝儿。
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课文中指头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类爬行的样子。
课文中形容洞顶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石钟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
也叫钟乳石。
名目变化多端颜色各异一转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课文中指内洞大约有十来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课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头。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
.概括段落大意。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业。
.抄写生字、生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流程:结合课文引入新课。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
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
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
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
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
“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
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
中有花也有水。
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
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
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
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背诵第四段。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5自然段。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了解内洞的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流程:复习检查。
.同桌学生相互检查课文第5自然段的背诵。
.教师了解学生背诵的情况。
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
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
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
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
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在写一篇之前,我们的大脑中要有一个思路—我要写一篇什么内容的,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要怎样把写具体,写通顺这个思路就是的提纲。
.练习给课文写提纲。
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写作思路,我们试着给课文写个提纲。
指导学生给课文写提纲。
作者游历了双龙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这次游历记叙下来,这就是的内容。
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这就是的中心。
这篇课文的中心我们刚刚总结了。
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作者这次游览,所见所闻很多,但不能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写进。
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整理和选择。
选择最能体现这次游览特点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作者挑选了山路上的景色,因为它能表现大自然的美,也增添了作者游双龙洞的兴趣。
作者挑选了洞口、外洞、进入内洞、内洞几处景物来写,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游览的对象,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是的主要内容。
挑选好材料后,还要对选好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才能使条理清楚,段落清晰。
本文的作者是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的,同学们把作者对材料的安排按顺序写下来。
.小结: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提纲。
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编写作文提纲。
首先想好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选好的要写的内容安排好。
.学生将编写的提纲补充完整。
作业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课,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景象奇异金华城----罗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美丽宽宽敞窄小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