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溶解方法研究进展_尤炜[1]

合集下载

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评价

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评价

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4期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评价江湖1,冷志兵"2,杨晓玲2,蒲亨萍1(1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3;2遵义医科大学)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

方法选取同一批号20%甘露醇注射液300袋,随机均分为热水浴组、暖垫组和恒温箱组各100袋,冷藏产生结晶后分别采用热水浴、暖垫和恒温箱复溶,并测量其pH、不溶性微粒数、可见异物和甘露醇含量。

结果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注射液的pH分别为为5.7±0.27,5.6±0.36,均高于暖垫组的5.5±0.19(P均<0.05)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注射液的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组注射液pH均符合甘露醇注射液的pH标准;甘露醇结晶复溶后,直径M10p<m和M25p<m的不溶性微粒数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暖垫组(P均<0.05);3组注射液的可见异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甘露醇含量恒温箱组>暖垫组>热水浴组(P均<0.05)。

结论暖垫法和恒温箱法溶解结晶的20%甘露醇注射液的质量优于热水浴法。

关键词:甘露醇注射液;药物结晶;溶解方法;热水浴;暖垫;恒温箱;质量评价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9.14.025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9)4-0083-02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和降压药。

其为多元醇,属于过饱和溶液,当室温< 15°C时易产生微粒或结晶,静脉输注后有引起静脉炎或血栓的危险。

加温是溶解甘露醇结晶简单有效的方法,为降低用药风险,临床上常使用热水浴、热接触、蒸汽/干热、微波等物理方法溶解结晶。

2018年7~8月,我们通过热水浴、恒温箱、可调式温控暖垫3种方式溶解甘露醇结晶,对比其pH值、不溶性微粒数、可见异物、含量等指标,为临床筛选适合的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并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甘露醇结晶未及时发现给病人输注了整改分析

甘露醇结晶未及时发现给病人输注了整改分析

甘露醇结晶未及时发现给病人输注了整改
分析
护士对甘露醇结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及眼内压的药物,经济安全可靠,临床应用较普遍。

但甘露醇注射液容易出现结晶,需在热水浴内温热至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这样不但增加了污染机率,还因水浴后标签的脱落容易引起药物的混淆,给临床使用带来很多麻烦,为此,我们研究了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原因,并在配制、贮存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使所配制剂与其它厂家产品相比,不易出现结晶,方便了临床,保证了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甘露醇的溶解度为1:5.5,因此临床上使用的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一过饱和溶液,存放一定时间,特别是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容易析出结晶。

在生产中我们发现控制成品含量,提高药液泄明度、减少不溶性微粒,都能有效防止结品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优质原料市场上甘露醇原料很多,生产厂家很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要选用信得过的产品,决不可使用“三无“产品。

另外还要对合格的原料做必要的检查,如将原料配成20%的溶液,在澄明度检查灯下进行对比检查,要选择那些澄明度好、不浑浊、无乳光的原料。

甘露醇结晶溶解新方法

甘露醇结晶溶解新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护, 特别 要加 强对 新员 工及低 年 资员工 操作 培 训 , 提 高 这部 分人 的操 作熟 练程 度 , 降低针 刺 伤 的发 生率 嘲 。
3 小 结
护生 见 习是 护 理 教育 临 床 实 践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为 以后 的实 习和 工作 做 出 了准 备 , 更 是 护理 实 践 操 作 检验 理论 知识 的途 径 。护生见 习对 于护 理专 业 的学 生 很有 必要 性 , 有 助 于 更 好 地 掌 握 运 用 护 理 专 业 知识 。 因此护 生要 学会 处理 护生 见 习期 间存 在 的一 些 常见 问 题, 这 有 利 于更 顺 利 、 更 有效 地 完 成见 习 , 取 得 应 有 的 效 果 。熟悉 医 院 的规 章 制 度 ; 掌 握扎 实 的理 论 基 础 知 识; 拥有 强烈 的责 任感 ; 具备 良好 的人 际沟 通 能力 和心 理 素质 ; 掌握 一定 的职 业 防护知识 等 , 对于 以后 的实 习 和工作 具有 重要 的作 用 , 为 成 为一 名 合 格 的 护 理工 作 者做 好 准备 。
理, 2 01 0, 8( 1 ): 2 7 2—2 7 3 .
[ 4 ] 王娜 . 护 生 在 临 床 实 习 中存 在 的伦 理 问 题 及 其 对 策 [ J ] . 实 用 医 技
杂志 , 2 0 1 3 , 2 0 ( 7 ) : 8 0 3—8 0 4 .
E 5 3 胡斌莲 , 沈亚儿. 护 士 锐 器 伤 害 的危 险 因 素 与 防护 措 施 E J 3 . 中华 医 院感 染 学 杂 志 , 2 0 0 7 , 1 7 ( 1 ) : 4 9 . E 6 ] 温兰英 , 胡丽茎 , 黄 建 国. 全 日制 护 理 本 科 生 在 临 床 实 习 中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 J ] . 当代 护 士 , 2 0 1 3 ( 1 0 ) : 1 7 1 —1 7 2 . [ 7 ] 李彦俊. 护生临床实 习中存在 的问题 及对 策[ 刀. 卫生 职业教 育 ,

甘露醇注射液中结晶经加温溶解后的质量评价

甘露醇注射液中结晶经加温溶解后的质量评价

甘露醇注射液中结晶经加温溶解后的质量评价徐艳艳;丁培志;季丽杭;傅军霞;杨君燕;何伟珍【摘要】目的:加温溶解甘露醇注射液中的结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随机抽取含甘露醇结晶的甘露醇注射液3批,分别将其置于热水器的顶部,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取下。

通过酸度计测定3批供试品的pH值,显微计数法检查不溶性微粒,灯检法检查可见异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甘露醇含量等检查方法对供试品溶液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3批供试品的pH值分别5.70±0.21、5.50±0.28和5.50±0.16,符合甘露醇注射液的pH值标准(pH4.5~6.5)。

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示供试品溶液的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质量标准。

可见异物检查示3批供试品溶液中未发现有异物,仅其中3瓶带微量白点,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质量标准。

HPLC法测得3批供试品溶液中甘露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分别为98.0%、97.9%和99.5%,甘露醇含量符合质量标准。

结论加温是溶解甘露醇结晶的有效方法,结晶溶解后的甘露醇注射液符合该药品质量标准。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mannitol injection after the crystal ization was dissolved by heating. Methods Three batches of crystal ized mannitol injection were selected randomly. The samples of selected batches were heated on thetop of the water heater to completely dissolve the crystal. pH value was measured by acidity meter, insoluble particles were check by microscopic counting method, visible foreign matters were check by lamp test, and content of mannitol was determina-tion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Results The pH value of three batches was5.70±0.21, 5.50±0.28 and 5.50±0.16, resp ectively, which met the pH standard of mannitol injection (4.5~6.5). Insoluble particles met qualitystandards by examination. Visible foreign matter was not found in 3 batches of test samples, and there was only little white dots in 3 bottles. The amount of mannitol measured by HPLC was 98.0%was 97.9%and99.5%of the labeled value in 3 batches test samples,respec-tively, which met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mannitol injection. Conclusion Heating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dissolve the mannitol crystal ization. The mannitol injection after crystal ization dissolved by heating can meet the drug quality standard.【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4(000)013【总页数】4页(P1162-1164,1167)【关键词】甘露醇注射液;甘露醇结晶;pH值;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徐艳艳;丁培志;季丽杭;傅军霞;杨君燕;何伟珍【作者单位】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学部;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学部;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学部;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学部;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学部;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甘露醇是良好的利尿剂,具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组织脱水等作用,也可用作片剂的赋形剂、固体或液体制剂的稀释剂[1],可以提高麻醉效率[2]。

水浴加热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实验研究

水浴加热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实验研究
晶时间 , 提高临床使用 时效。 关 键 词 2 0 甘 露 醇 注 射 液 结 晶 水 浴
Cr y s t a l s
溶 解
Ba t h Di s s o l v e
Ke y wo r d s 2 0 ma n n i t o l i r I i e c t i o n

要 目的 探讨水浴加热 方式 溶解 2 o 甘露醇 注射液 内结 晶 的溶 解规律 。方 法 使用 电热 恒温水箱 加热 ,
设定 不同温度档 , 用 称 量 法计 算 2 O 甘 露 醇 注 射 液 在 每 个 温 度 档 下 不 同 时 间 点 的 残 余 结 晶 量 。结 果 当水 箱 温 度 为4 O ℃时 , 经 9 0 mi n能 将 甘 露 醇 结 晶完 全 溶解 ; 水箱温度 为 5 O℃ 时 , 经4 0 mi n 后甘 露醇结晶完全溶解 ; 水 箱 温度 为6 O℃ 时 , 经3 0 mi n后 甘 露 醇 结 晶完 全 溶 解 ; 水箱温度为 7 0℃ 时 , 经2 5 mi n后 甘 露 醇 结 晶完 全溶 解 ; 水 箱 温 度 为 8 0℃ 时 , 经 1 5 mi n后 甘 露 醇 结 晶完 全 溶 解 ; 当温 度 设 为 9 O℃ 时 , 最长不超过 l O mi n就 能 将 甘 露 醇 结 晶 完 全 溶 解 。 结论 随 着 水 箱 温 度 的 升 高 , 溶 解 掉 结 晶的 时 间越 短 。护 士 可 根 据 此 规 律 , 适 当提 高水 浴 温 度 , 以减 少 溶 解 甘露 醇结
不 同温度 下其 结 晶溶解 情 况 , 以期 找到溶 解 规律 , 为
临床用 药提 供 科学 依据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2 . 2 步 骤

最新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解读

最新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解读

Diagram
正常状态
结晶状态
此篇左侧图片来源于网络,为正常状态;右侧为甘露醇常见结晶情况,两者不属于同一品牌,请勿混淆; 如有疑问请来电咨询:13910804829 卢先生,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Company Logo
Cycle Diagram
常用方法 1.
1.水煮加热: 甘露醇遇冷容易结晶,输液时常采用煮沸的方法进行溶解,
Company Logo
Diagram
甘 露
加热溶解前确认结晶甘露醇瓶体无裂缝,药液在有效期内 ,然后根据甘露醇溶解箱体积大小放入相适应数量的甘露

醇放在溶解箱内,启动机器,调节温度加热后,体积小的

结晶可基本溶解,体积大的结晶明显缩小,如结晶较多或

较大加热短时间未完全溶解的,在放入甘露醇溶解箱内高
Company Logo
塑料袋甘露醇恒温溶解保存
Company Logo
更多详情请登录:http://www.fylsc. com
甘露醇恒温箱咨询热线:13910804829 卢先生
溶解时易使标签破损、脱落,甚至瓶体破裂;另外,煮沸时水中 杂质附着于瓶壁上易影响透明度,给查对工作带来不便,且煮沸 后的甘露醇放置后结晶往往再度出现。
常用方法 2.
2.电磁炉加热
方法基本同上,电磁炉加热水,温度无法控制,能够溶 解数量少,无法满足医院基本需求,也会出现溶解后再次结 晶的情况,容易出现医疗事故。


使 用 科 室
甘露醇恒温箱,亦称医用恒温箱,主要是加温溶解甘露醇 ,恒温37℃甘露醇注射液,血液回温,恒温37℃生理盐水 、冲洗液、碘伏等需要加温到人体接受的温度的药品,医 院内主要使用科室为手术室、药剂科、急救室、ICU病房 、检验科等科室。

甘露醇注射液的溶化及恒温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甘露醇注射液的溶化及恒温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参考 文献
新药与临床杂志 赵忠新, 郧桐源.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冲 国 J 】

l9 1 ()I l 1 9 9;8 3: 1—I 3

于秉新, 民象, 邵 刘金荚, 甘露醇注射液析出结晶与澄明度关系的探 婷.
讨【】 理 学杂 志,9 71 【) 0-1 J护 . l9 ; 2: . 2 7, 7 陈兰 英主 编. 首都 医 院制 剂 汇编 【 . 京: 民卫生 出版 社 , 8 ; 0 M】 北 人 1 45 9 3
附 图 甘 露 醇 注射 液 溶 化 及 恒 温 装 置
杂志。9 8 327 - 2 l9 ; ()17 3 雪玲 , 李栓 德, 喜 民, ,o 杨 等 2 %甘 露 醇 在不 同温 度 条件 下 对静 脉 血管 损 伤的 影 响【】 用护 理 杂志 。991()6.7 J实 l9 ; 84 - s 4 丽 那 . 脉 输 液 不 良 反 应 的 若 干 问 题 【. 用 护 理 杂 静 J实 】 志,9 7 l (0 :l l 9 ;3 1 ) 0 5 孙 秀 英 . 露 醇 预 热 后 静 脉 滴 注 的 疗 效 观 察 【】 代 护 理 杂 ; 20 甘 J_ 现  ̄,02 87:8 () 6 5

反应 的发生 。还 可用 于膀胱 冲洗 前 的药 液加温 ,以及某些 不溶 化药 液的加 温 。因此 ,此 项发 明临床应 用范 围广 ,值 得 推广使用 。此装 置具有 操作 简单 、安全适用 、美观大方 、 省时省力 、加热 保温双 层功 效 ,随 时取用 、便 于抢救 及 时 等特 点 ,同时也 可带来 可观 的经 济效益 和社 会效益 .并解 决 了护理操 作 中的一项 难题 ,填 补 了国内一项 空 白,方 便 临床 应用 ,具有较 高 的使用 用价值 和推广 价值 .

解决20%甘露醇注射液瓶盖结晶方法探讨

解决20%甘露醇注射液瓶盖结晶方法探讨

解决20%甘露醇注射液瓶盖结晶方法探讨2.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00038【摘要】20%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生产过程中洒落药液极易析出结晶,污染瓶身,其最终灭菌后瓶盖上的水团挥发后留下甘露醇白色结晶,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本文就解决瓶盖结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20%甘露醇瓶盖结晶方法甘露醇注射液为甘露醇的灭菌水溶液(《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P141),我司生产的甘露醇注射液规格为250ml:50g,药液浓度20%,为过饱和溶液,采用钠钙玻璃瓶装,其生产工艺为:配制-灌装-上塞-轧盖-灭菌-灯检-包装。

因甘露醇注射液浓度高,为过饱和溶液,其生产过程中,洒落的液体会立即析出结晶。

随着瓶子传动,甘露醇结晶附于瓶身。

在灭菌过程中,瓶身上的甘露醇溶于灭菌柜柜内循环水,导致灭菌后瓶盖上的残留水挥发后会留下少许甘露醇白色结晶。

本文将针对瓶盖结晶,寻找最高效节能的方法,防止瓶盖出现结晶。

更换灭菌柜柜内循环水来解决瓶盖结晶为保证产品质量甘露醇注射液水浴式灭菌柜柜内循环水为纯化水,柜内循环水有电导率在线监测,换水规则为每日更换或电导率超标更换。

甘露醇是一种多元醇,对柜内循环水电导率影响甚微,电导率指标无法作为控制结晶的换水标准。

根据瓶盖结晶出现概率分析,每天第一柜瓶盖无结晶析出,说明每柜换水可以有效解决瓶盖结晶。

考虑纯化水成本以及换水耽误的生产时间,每柜更换柜内水不能作为首选方法。

灭菌进柜前淋洗瓶身来解决瓶盖结晶我司尝试了用冷热两种自来水淋洗瓶身,减少柜内循环水污染。

甘露醇白色结晶遇水后,白色消失,淋洗充分性不好判断,冷水淋洗瓶身效果较差;随温度的升高,甘露醇溶解度成指数型上升【1】,采用热水从上到下淋洗瓶身可以有效解决瓶盖结晶问题。

但进柜前淋洗为手工操作,淋洗水量和方法不能完全量化,导致柜内水多批次灭菌后,仍出现少了瓶盖结晶。

灭菌后及时灯检的方法来解决瓶盖结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灭菌后的产品瓶盖上会留下蚕豆大小的水团,放置一夜后水蒸发留下白色结晶。

甘露醇结晶处理方法

甘露醇结晶处理方法

甘露醇结晶处理方法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甘露醇结晶处理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甘露醇这玩意儿,有时候就像个爱闹脾气的小孩,一不小心就结晶啦!那结晶了可咋整呢?别急,咱有招儿。

就好比冬天咱会冻手,那咱就会搓搓手让它暖和起来呀。

甘露醇结晶了,咱也可以给它“加加温”嘛!可以把装着甘露醇的瓶子放到温水中,让它泡个舒服的“热水澡”。

但你可别把水温调得太高喽,不然就像煮鸡蛋似的,那可不行!就像咱洗澡水不能太烫一样,得刚刚好,这样才能让甘露醇舒舒服服地变回液体状态。

还有啊,你可以轻轻地摇晃瓶子,就像哄小孩睡觉似的,轻轻晃悠晃悠,帮助那些结晶慢慢溶解。

这时候可别使太大劲,不然瓶子都要被你晃晕啦!
你想想看,要是甘露醇结晶不处理,那不就跟咱走路遇到块大石头挡道一样别扭嘛!咱得想法子把这“石头”挪开呀,不然多碍事。

要是甘露醇结晶一直不理会,那用到病人身上,那不就出问题啦!咱可不能这么不负责任呀。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甘露醇结晶就像生活中的小麻烦,咱得耐心地去解决它。

不能一看有结晶就傻眼了,得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其实处理甘露醇结晶也没那么难,只要咱用心,就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给它足够的关注和照顾,它肯定会乖乖听话的。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甘露醇结晶处理,这可是关系到病人健康的大事呢!就像盖房子,一块砖没放好可能房子就不结实,咱这甘露醇要是没处理好,那后果可能也很严重呢!
所以呀,大家都要记住这些方法,遇到甘露醇结晶不要慌,按照咱说的做准没错。

让我们一起把甘露醇结晶这个小麻烦解决得妥妥当当的,为病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处理甘露醇结晶也没那么难啦?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甘露醇结晶溶解后注意事项

甘露醇结晶溶解后注意事项

甘露醇结晶溶解后注意事项甘露醇(mannitol)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常用于制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中作为甜味剂、增稠剂和溶剂等。

甘露醇具有优良的溶解性,但在结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注意事项。

下面是甘露醇结晶溶解后的注意事项:1. 结晶条件选择:甘露醇的结晶溶解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溶剂选择、溶剂温度、溶剂浓度等。

一般来说,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醇类溶剂(如乙醇、异丙醇)等。

在选择溶剂时,需考虑甘露醇的溶解度、溶剂的毒性和成本等因素。

2. 溶解温度控制:甘露醇的溶解温度较高,一般在160-170左右。

在溶解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物料分解或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3. 溶剂浓度控制:在溶解甘露醇的过程中,溶剂的浓度也需要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甘露醇在饱和溶液中的浓度较低,需要通过调整溶剂浓度和溶剂用量等来达到预期的浓度。

4. 溶剂选择和回收:甘露醇的结晶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溶剂。

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应选择可再生的溶剂,如醇类溶剂。

在溶剂回收过程中,可采用蒸馏等方法将溶剂进行回收,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5. 结晶工艺控制:甘露醇的结晶工艺涉及到晶体的生长和晶体形状的控制。

在结晶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温度、浓度、搅拌速度等参数来控制晶体尺寸和形态,以获得所需的晶体产品。

6. 晶体干燥和贮存:甘露醇的结晶溶解后,需要进行晶体的干燥和贮存。

在干燥过程中,应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温度导致晶体分解或水分重新吸收等问题。

在贮存过程中,应选择干燥、密封、避光和防潮的条件,以确保晶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7. 安全操作:在甘露醇结晶溶解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操作指导,注意防火防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综上所述,甘露醇结晶溶解后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结晶条件,控制溶解温度和溶剂浓度,选择可再生的溶剂进行溶剂回收,控制晶体的生长和形态,注意晶体的干燥和贮存条件,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甘露醇结晶溶解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甘露醇结晶溶解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甘露醇结晶溶解的常见问题及解答1、甘露醇结晶如何溶解?①恒温器:用一个恒温器,溶解以后放在室温下很多天仍没有结晶。

②暖气片:夜班护士把第2天用的甘露醇放在暖气片上,下面先是铺一层厚布上面再盖一层厚布,不能让塑料瓶直接接触暖气片,慢慢加温,这样一般就够第2天用了。

③电热水箱:放在电热水箱上面,待结晶溶解,温度回归常温后就可以用。

④热水袋:甘露醇和热水袋一起放在被窝里(提醒:小心烫伤),可以保温8h左右。

⑤开空调:调节室内温度,以保证甘露醇不结晶(备注:甘露醇贮藏时低于15℃,即有10%析出结晶,贮藏于20℃以上环境中才不会形成结晶)。

⑥直接退回:有结晶的甘露醇就退回配制中心,要求配制中心给临床的是直接可用的液体。

2、甘露醇可以用微波炉加热吗?有文献报道,采用微波炉加热方法溶解甘露醇结晶,在各火力档位下,加热到包装袋鼓胀即将爆袋时,均未能将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掉(甘露醇溶液温度均达了90℃以上)。

提醒:因对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在临床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前,不要采取微波加热方法溶解其结晶。

3、甘露醇反复加温可以吗?甘露醇在干燥状态下及溶液中稳定。

其溶液可过滤灭菌或热压灭菌,必要时也可重复热压灭菌而不影响其理化性质。

因此,加热时如果包装袋完整无破损,反复加热不影响使用。

4、甘露醇加温输液,温度范围是多少?静脉输液温度最低限15℃,最高35℃。

当液体维持在最低限时,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较高,患者的感觉症状也较重,可供输液使用血管数减少;温度过高,会引起血管内血液中蛋白质变性,血细胞死亡。

研究发现,20%甘露醇注射液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恒温加热35 ℃,可以使静脉血管明显扩张,缓解局部穿刺时因疼痛而引起的血管痉挛;同时又可防止大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内侧壁,从而减缓或减弱其诱发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凋亡,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害,减轻对静脉的刺激,对静脉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建议:①为了防止在输液的过程中有再次的结晶,建议甘露醇复温至接近体温时(35 ℃)尽快输注。

对《介绍一种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一文的商榷

对《介绍一种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一文的商榷

对《介绍一种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一文的
商榷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的文章,感觉有些地方需要商榷。

首先,文章提到的甘露醇结晶温度是在5℃以下进行的,但是并没有提及该温度是否适用于所有甘露醇的制备。

实际上,不同的甘露醇可能需要不同的结晶温度,具体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来决定。

其次,文章中提到的甘露醇结晶后需要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但是并没有详细阐述这两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些细节可能会对甘露醇的质量和纯度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最后,文章中提到的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其效率和耗能情况并没有进行详细对比和评估。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到甘露醇结晶的产量和能源成本,从而选择更加经济和环保的制备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介绍一种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一文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甘露醇制备方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同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一种溶解甘露醇溶液结晶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溶解甘露醇溶液结晶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溶解甘露醇溶液结晶的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丁烁
申请号:CN201520944312.8
申请日:20151124
公开号:CN205216603U
公开日:
201605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解甘露醇溶液结晶的装置。

它包括并排设置的加热箱和保温箱,加热箱和保温箱的箱体壁均包括从外侧到内侧依次设置的外壳、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内壳,在第二保温层外套设有抗热辐射薄膜,抗热辐射薄膜与第二保温层之间抽真空设置,加热箱的底部设有PTC加热装置;在加热箱的顶部一侧设有振荡机,振荡机上设有位于加热箱上方的机械手,在加热箱的一侧设有超声波发生器;保温箱的内壳上方设有导热盘管。

本实用新型加热箱加热效果好,不会引发火灾,采用机械手夹住瓶颈在振荡机的作用下来回振摇,并用超声波机进行助溶,溶解甘露醇溶液结晶的效果好,保温箱能保持甘露醇在恒温状态,既不影响药物的pH值,又可长时间保存。

申请人:丁烁
地址:256603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八路37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闫晓燕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结晶甘露醇两种溶解方法的临床对比

20%结晶甘露醇两种溶解方法的临床对比

20%结晶甘露醇两种溶解方法的临床对比发表时间:2014-07-16T15:52:54.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杨敏[导读] 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具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降低颅内压。

杨敏(都江堰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四川都江堰 611830)【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结晶溶解的最佳方法。

方法:2013年1~12月选择结晶的20%甘露醇注射液共728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2瓶使用煮沸法溶解结晶,实验组366瓶使用暖脚宝溶解结晶,观察两种结晶溶解法对甘露醇注射液瓶签破损、脱落、瓶体破裂发生情况;比较溶解后甘露醇液体的温度。

结果:实验组溶解的甘露醇温度适宜,瓶体、瓶签完好,溶解后温度36.4±2.98℃,放置后无再次结晶;而对照组溶解的甘露醇瓶体破裂8瓶,标签脱落169瓶,标签破损103瓶。

温度较高溶解后温度97.25±2.60℃,放置后再次结晶282瓶。

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暖脚宝溶解、保存甘露醇结晶效果比煮熟法好。

【关键词】甘露醇结晶溶解【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010-01【Abstract】Purpose:To figure out the best way of dissolv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annitol.Methods:From Jan to Dec in 2013,728 bottles of 20% crystallization of mannitol inj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Boiling method was used to dissolve the 362 bottles of 20% crystallization of mannitol inje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electric heater method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label damage, shedding, bottle rupture of the mannitol injection by two methods of dissolving the crystallization were observed;the dissolving temperature was 36.4±2.98℃ with no re-crystallization after placement.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8 bottles were broken;169 labels were shedded,103 labels were damaged.The temperature was high at 97.25±2.60℃ after dissolving and 282 bottles were re-crystallized after placement.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electric heater method was better than boiling method in dissolving and sav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annitol.【Key words】mannitol crystallization dissolving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具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降低颅内压。

集加热与恒温于一体的壁挂式甘露醇结晶溶解器的研制与运用

集加热与恒温于一体的壁挂式甘露醇结晶溶解器的研制与运用

集加热与恒温于一体的壁挂式甘露醇结晶溶解器的研制与运用[摘要]目的提供能在冬季严寒条件下快速溶解甘露醇,并且保障甘露醇药效稳定,护士操作方便,护士感受好的技术方案,解决临床大部分科室冬季使用甘露醇进行输液的需求。

方法收集临床普遍使用的热水浸泡溶解法存在的不足,与器材科工程师反复沟通,克服现有不足,采用硅胶加热片、温度探头、温控器为主要部件,组合成柜体式甘露醇溶解器,在临床运用并观察改进效果,对比两种溶解法溶解效率及护士满意度、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本次研制的溶解器溶解法能克服热水浸泡溶解法的不足,溶解效率高,在护士满意度、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方面均较热水浸泡溶解法有较好改善(P<0.05)。

结论本次研制的溶解器小巧、便捷、患者及护士更易于接受,能较好保障临床大部分科室护士冬季安全、方便地使用甘露醇。

[关键词]甘露醇;结晶;温控;壁挂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all-mounted Mannitol crystallizer integrating heating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abstract ] objective to provide a technical scheme that can dissolve mannitol quickly in the severe cold in winter, and guarantee the stable drug effect of Mannitol, convenient operation for nurses, and good feeling for nurses, to solve the clinical majority of departments in winter use of Mannitol infusion needs. Methods: To collec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hot water immersion solution method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equipment engineers repeatedly,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to adopt the Silica Gel heating slice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s the main components, to combine into the cabinet-type Mannitol dissolver, to compar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 and patients with the two methods of dissolution. Results: The dissolver solution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hot water immersion solution method,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 and patients is higher(P<0.05).Conclusion: The developed dissolver is compact,convenient and easy to be accepted by patients and nurses. It can ensure the safety and convenience of using Mannitol in winter. [Keywords] mannitol; Crystallization; Field operations; nursing20%甘露醇注射液为临床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具有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等作用,常用于脑水肿、药物逾量蓄积排泄、眼内和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等[1],对术后肾功能恢复也有一定帮助[2]。

溶解结晶甘露醇的妙法

溶解结晶甘露醇的妙法

溶解结晶甘露醇的妙法
李玉华;肖中华;张桂芬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6(021)005
【摘要】甘露醇注射液遇冷容易结晶,在临床上使用带来很不方便。

为了能把结晶甘露醇快速溶解。

又能避免在溶解过程中易出现标签破损、字迹模糊或瓶体破裂等现象,现将我院一种简单方便、又不需成本支出来溶解结品甘露醇的妙法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409-409)
【作者】李玉华;肖中华;张桂芬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博爱医院,浙江,台州,318050;浙江台州市博爱医院,浙江,台州,318050;浙江台州市博爱医院,浙江,台州,318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3
【相关文献】
1.巧用电水壶煮沸后的热量蒸汽溶解甘露醇结晶 [J], 杨梅
2.对《介绍一种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一文的商榷 [J], 熊光;黄莉;龚大彬
3.甘露醇结晶溶解新方法 [J], 张永筠;向萍;朱清香
4.暖贴加热法在溶解甘露醇结晶中的应用观察 [J], 陈丹华;罗秀娟;陈惠虹;陈胜忠;黄狄娜
5.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评价 [J], 江湖; 冷志兵; 杨晓玲; 蒲亨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露醇输注方式研究进展

甘露醇输注方式研究进展

甘露醇输注方式研究进展
杨小球;梁春萍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3(11)7
【摘要】甘露醇为临床常用的脱水药,其药理作用是通过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增加血脑之间的渗透压差,使脑组织水分移向血液循环内,从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1]。

因此,甘露醇用药速度十分重要,宜在
15min~20min内滴人,其使用的剂鼍也应根据病灶体积、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情况而定[2]。

甘露醇的特殊药理性质及临床地位对输注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将甘露醇的输注方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656-657)
【作者】杨小球;梁春萍
【作者单位】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1
【相关文献】
1.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研究进展(综述)
2.甘露醇所致静脉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3.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研究进展
4.甘露醇所致静脉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5.微生物发酵转化甘露醇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甘露醇为急诊临床治疗颅内压增高最常用的药物,因其不会迅速转入脑脊液,而是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在与脑组织之间形成渗透压梯度,使水肿脑组织的水分移向血浆,在体内不被代谢并以原形经肾脏排出体外而产生脱水作用。

故一般认为,甘露醇为良好的渗透性利尿药,临床上能有效的控制各种脑水肿和颅内高压,预防脑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近年来,甘露醇的临床用途有一些新的拓展[1,9],如:治疗畸形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急性脑梗塞;治疗婴儿蒙被综合征;佐治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胆汁返流性胃炎、筋膜区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泌尿系结石等,以下就甘露醇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论述关键词甘露醇临床应用及进展目前虽然有新的脱水药物面世,但是甘露醇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脑外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甘露醇还可暂时扩充血容量。

甘露醇还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但在BBB相对完整的情况下,因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能否清除脑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具有疑问[14]。

对于其脱水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15],主张除非紧急情况如“脑疝”需大剂量(20%甘露醇250ml/次),短疗程(12小时至3天)使用外,一般宜20%甘露醇小剂量分次应用,即掌握“早期、短时、适量”的原则,过量应用且有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之虞。

总之,使用甘露醇时应注意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及维持血浆渗透压在320MOsm以下,以减轻高渗压对肾小管的损伤,防止急性肾损害,对于严重的颅脑损伤及脑血管患者,最好在ICP 监测指导下使用1 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进展1.1 对肾脏的作用[3,4]静脉输入可产生利尿利钠反应。

其机理是通过减低肾血管阻力来增加血流量,但大剂量又可引起肾血管快速收缩使肾灌注减少,在肾低灌注时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小管水,盐吸收等1.2 肾外作用因其高渗性,对中枢神经系统,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均有影响,通过使水肿器官的液体转移和再分布,可改善其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溶解方法研究进展尤炜[摘要] 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和降压药,常用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药物逾量蓄积的排泄、早期肾衰、眼内和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等。

当室温低于15℃时极易产生甘露醇微粒,甚至析出结晶,因此应用前应通过热水浴方法、热接触方法、电热台板方法、暖气片、暖液袋、预真空灭菌器的余热、高压蒸气锅、恒温箱、太阳能以及电磁炉和微波加热等方法溶解甘露醇结晶,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本文将近年来有关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溶解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溶解;方法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2.19.012作者单位:300192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天津市肝病医学研究所 (尤炜)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具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等作用,常用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药物逾量蓄积的排泄、早期肾衰、眼内和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等。

因为其疗效确切,作用安全,所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甘露醇是一种多元醇,在水中溶解度为1:5.5,是过饱和溶液,当室温低于15℃时极易产生甘露醇微粒,甚至析出结晶,有引起血栓或静脉炎的危险[1],当温度继续降低时结晶体加大,呈大的柱状、絮状结晶。

20%甘露醇注射液使用说明书指出:20%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震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本文将近年来有关甘露醇注射液结晶溶解方法进行归纳,综述如下。

1 甘露醇结晶微粒对静脉输液的危害输液中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性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在临床上常可引起肺肉芽肿、静脉炎,较大的微粒可直接造成血管闭塞。

20%甘露醇在20℃时,直径≥25μm微粒6个/ml,直径≥10μm的微粒58个/ml,随着液体温度升高,微粒数目明显减少。

当液体温度达到35℃时,微粒数降到最低水平[2]。

如果20%甘露醇输注前不加热,特别在气温低时,就会有大量的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可能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由于微粒的碰撞作用,使血小板减少而易出血,局部给氧不足,产生静脉炎。

2 热水浴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最传统的方法,即用热水直接浸泡玻璃瓶装或者塑料袋包装的甘露醇注射液,使甘露醇结晶溶解。

但是采用热水浴法溶解结晶,存在着甘露醇注射液玻璃瓶的标签脱落或者损坏,且瓶体易破裂等缺点。

为解决这些问题,丁召兴等[3]设计制作了新型的甘露醇水浴加热溶解器,容积可达1.8m 3。

在使用甘露醇前1h,将带有外层包装的甘露醇注射液(非PVC或PVC包装均可)放置在水浴锅中的篮筐内,一般一次投放大致当日用量,加水量是容积的50%~80%。

调控温度60℃(30~100℃任选)。

合盖,接通电源,10min即可使甘露醇结晶全部溶解。

溶解后,提取篮筐沥水,撕开去掉外包装袋,贴签。

该采用水浴溶解法溶解甘露醇中的结晶。

药液受热均匀,标签完整无损,温度保持稳定,适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甘露醇水浴加热溶解的需要。

3 热接触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3.1 热水器溶解甘露醇结晶[4-5] 现在每个病区基本上都安置有电开水器,24h为病人提供开水,将结晶的甘露醇放在开水器上方的顶部,一次可以放置10瓶,一般2~3h左右可以使结晶溶解,达到和煮沸相同的效果。

该法溶解结晶甘露醇,采用的是直接接触热量体,因而瓶体完整、标签清晰、瓶体透明,放置后不再出现结晶。

本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成本,且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3.2 电热台板溶解甘露醇结晶[6] 取办公用电热台板1块,接通电源。

将需要溶解的甘露醇注射液放在台板上,再在甘露醇瓶上盖1块棉布,防止热量散发。

加热10~20min甘露醇结晶开始溶解,1~3h溶解完。

该方法效率高,可同时溶解60~80瓶液体,甚至更多(视台板的大小而定),且溶解的液体可长时间保温,可供随时需要,非常方便,一般1块台板即可满足整个科室需要。

3.3 暖气片溶解甘露醇结晶[7] 北方地区冬季暖气片表面温度可达80℃左右,将结晶甘露醇置于暖气片上,根据每个暖气包大小放置5~12瓶/袋),整个治疗区域的暖气包每次可放置30瓶左右。

为使效果更好,可在放置1h后将瓶体摇晃翻转,一般2h 便可使结晶溶解,达到和煮沸方法相同效果。

此方法溶解结晶的甘露醇,溶解后的甘露醇瓶体完整,标签清晰,瓶壁透明,放置后不再出现结晶。

此方法同样操作既方便、简单、安全、不需成本,能减轻护士工作量。

3.4 暖液袋溶解甘露醇结晶[8] 采用杭州冬宝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暖液袋,规格30cm×40cm,功率45W,接通电源可保持温度在50℃左右,每次可放置20%甘露醇250ml规格的软包装注射液10袋,2~3h即可完全溶解。

溶解以后,放置在室温下晾凉,即可使用。

采用该暖液袋方便、整洁、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占用空间小,适合软包装注射液,无需专人守护操作。

4 蒸汽/干热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4.1 预真空灭菌器溶解甘露醇结晶[9] 利用脉动(或预真空)灭菌器消毒结束后,将无菌包取出,把结晶的甘露醇水平放在消毒车架上层和中层上,每层每次可放40~45瓶,一次可放80~90瓶,利用消毒锅内的余热和蒸汽发生器剩下的蒸汽来溶解结晶的甘露醇,一般需2h左右就能把结晶甘露醇溶解掉。

如能在放进消毒锅内30min后把甘露醇拿出来翻转一遍,效果会更好。

一般一次都能完全溶解,如少数一次不能溶解的可重复进行1次即可以完全溶解,而且已溶解的甘露醇不会再有结晶的现象。

4.2 高压蒸气锅溶解甘露醇结晶[10] 将有结晶的甘露醇6~8瓶/次,用双层包布包裹,扎紧,用手托住瓶底放入高压蒸气锅内最上层,然后连同其他待消毒的物品,常规利用高压蒸气锅消毒即可。

开锅时注意待冷却后方可取出。

如一次不能溶解,可重复进行。

4.3 恒温箱溶解甘露醇结晶[11]将干热恒温箱的温度调至60℃,用来溶解甘露醇结晶,大约5h即可完全溶解。

适用于没有蒸气锅炉的医院。

5 太阳能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12]天气晴朗时,将白色覆盖物平铺在显阳的平台上,再将结晶的甘露醇瓶体放平排放在覆盖物上,排放时有标签的一面贴在白色覆盖物上,瓶体之间间隔3~4cm为宜,让瓶内容物充分暴露在太阳光下晾晒,直至将结晶溶解。

该法节约能源、操作简便、安全、瓶体标签干净完好。

6 电磁炉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工作于神经外科的任丽芸[13]报道,用电磁炉来熔化甘露醇中的结晶,方法简便,时间较短,适用性强,方法是取电磁炉1个,治疗盘1个,首先往治疗盘内放入约200ml凉水,然后将结晶的甘露醇放入治疗盘内,插上电源,将电磁炉的模式调为热奶模式即可。

7 微波溶解甘露醇结晶方法李沁晏等[14]报道,将有结晶的塑料质地包装的甘露醇注射液1瓶或数瓶,用包布包裹,放入微波炉内,用高火转动1min,打开炉门,轻摇片刻,再高火转动1min,拿出后均匀摇动,3min后,甘露醇结晶便很快溶解。

程婵等[15]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为防止在加热的过程中瓶内液体压力过大而造成破裂,在瓶口处插入一根12号一次性针头,然后根据结晶量的不同加热的时间不同,如250ml塑装甘露醇结晶量2cm需中高火加热2min,250ml塑装甘露醇结晶量3cm需中高火加热3min,250ml塑装甘露醇结晶量4cm需中高火加热4min。

加热完毕,打开炉门,拔除针头,均匀摇动,甘露醇针眼处可用无菌输液胶贴粘贴,待放置在室温下冷却后输注。

周立平等[16]认为微波加热溶解仅适用于塑料材质包装的甘露醇注射液,且不易加热过长时间,在体积大的结晶明显缩小时即需取出,再用力摇晃直至结晶溶解,否则容易引起瓶体(或者袋体)膨胀,甚至爆裂,且注意玻璃瓶装甘露醇瓶盖为金属制品,不能用此方法。

微波加热时,物体各部位通常都能均匀渗透电磁波,产生热量,因此均匀性大大改善。

微波加热在甘露醇含量测定中热惯性极小,时间短,易于控制,而且使用方便[17]。

8 避免甘露醇再结晶方法8.1 泡沫箱防止甘露醇再结晶[18]在低温环境中,溶解后甘露醇极易再次形成结晶,因此需要采取方法保证加温溶化后的甘露醇不会很快再次结晶,或者不结晶,以方便随取随用。

取泡沫箱、毛巾、线绳;将毛巾对折,缝好两个开口的侧面,留一面开口,做成桶状,大小以能装进甘露醇液体瓶为宜,将线绳固定于开口处,用来扎紧开口;将溶解好的甘露醇,擦干瓶体,装于毛巾口袋之中,用线绳扎紧开口,依次摆放在泡沫箱中,盖好泡沫箱盖;每个箱里大约贮存16~20瓶液体,2~3个箱子便可满足临床需要;用此类方法一般可以使甘露醇保持10~20d不结晶,节省了反复溶解甘露醇所需要的人力及物力,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8.2 棉布口袋在防止甘露醇结晶[19]将纯棉布裁剪为直径约9.5cm的圆形布片和25cm×15cm的长方形布片各2张,棉花约25%。

分别将棉花均匀铺垫于两张圆形布片和两张长方形布片之间,缝制成片状棉垫,再将棉垫每隔1cm处缝线竖状走一遍。

然后将长方形布垫就高度缝制成圆柱形,以圆形棉垫为底缝制成杯口状棉布袋。

于棉布袋开口端周缘穿一长绳,以便拉紧松开。

选择未结晶或结晶加工至融化后的甘露醇装入棉布袋内,系紧瓶颈部绳索起到保温的作用。

该法制作简单,一般的缝纫店或自己手工均可制作且经济实用。

8.3 可调式温控暖垫防止甘露醇结晶[20]采用可调式温控暖垫防止甘露醇结晶,效果良好,将38cm×38cm可调式温控暖垫(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个,将一个小毛毯对折后半铺半盖于一个泡沫盒内;将可调式控暖垫内胆取出,套上布套,将有电暖丝的一面朝上置于泡沫盒内。

将10瓶甘露醇顺次排放在暖垫上,盖上毛毯,插上电源,将温控调至高温或低温档。

如甘露醇有少许结晶,高温保暖4~6h可自行溶解,如结晶较多,可先用其他方法加热溶解后再置于保暖盒内,可防止再次结晶,盒内甘露醇可随时取用。

8.4 冷水冷却法防止甘露醇结晶[21-22]将已结晶的甘露醇放入60℃左右的水中,边加热边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并充分振荡后,放入15℃左右的水中慢慢冷却,约10min后取出待用。

经此法处理后的甘露醇,无再次结晶现象发生。

总之,溶解甘露醇结晶的方法多种多样,临床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安全、方便、有效为原则,保证在使用时能够第一时间取到,结晶溶解后不会很快再次发生结晶。

参考文献[1] 肖激文.实用护理药物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50.[2] 林桂荣,刘京凤,王恒珍,等.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71-72.[3] 丁召兴,王梅林,高新富,等.甘露醇水浴加热溶解器的制作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3):254-255.[4] 刘桂华.巧用热水器溶解甘露醇结晶[J].全科护理,2011,9(1):67.[5] 王绍霞,刘瑞,夏俊琳.全自动电开水器用于溶解甘露醇[J].中国护理研究,2009,23 (2A):366.[6] 郑佳英,柳学勇.办公用电热台板用于溶解甘露醇结晶[J].护理学杂志,2007,22(11):27.[7] 边小辉,王燕,仲霞.暖气片溶解甘露醇结晶[J].护理学杂志,2008,23(7):73.[8] 陈飞苑,蓝海,谢冠玲.应用暖液袋溶解甘露醇结晶[J].护理学报,2009,16(5B):44.[9] 李玉华,肖中华,张桂芬.溶解结晶甘露醇的妙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409.[10] 孟素红.一种甘露醇结晶的溶解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45.[11] 周静.一种新的甘露醇溶解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3.[12] 王洁.利用太阳能溶解结晶甘露醇[J].医药世界,2009,11(4):37.[13] 任丽芸.电磁炉在甘露醇使用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1A):27.[14] 李沁晏,方莉.微波炉加热溶化瓶装甘露醇结晶[J].护理学报,2007,14(10):28.[15] 程婵,汪志青,徐敏.微波炉加热甘露醇结晶的改进[J].家庭护士,2008,l 7(7C):1944.[16] 周立平,王丽红,吴超.微波炉巧溶甘露醇结晶[J].吉林医学,2008,29(20):1825.[17] 鲁继光.微波加热在甘露醇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1):24,37.[18] 王金艳,王金平,张李明.防止甘露醇结晶的方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76.[19] 卢贤军.棉布口袋在防止甘露醇结晶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7):2094,2096.[20] 严芳琴.可调式温控暖垫防止甘露醇结晶[J].护理学杂志,2010,25(6):57.[21] 李冬娥,刘健美.避免甘露醇结晶法[J].护理研究,2005,19(7C):1398.[22] 宋晓娟,于再菊,曲宗凤.介绍避免甘露醇重复出现结晶方法[J].工企医刊,2006,19(3):58.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2.19.01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董巍[摘要]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病,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代谢异常、自身免疫异常、抗肿瘤药物使用、遗传等因素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