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

合集下载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定州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说明罗马法A.随意性较强的法律B.维护法官的权威C.具有高度的灵活性D.对后世影响较远2.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域反映了A.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共同心声B.美、欧希望用经济互助来巩固战时同盟C美国企图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D.美国放弃了军事扩张的传统对外政策3.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

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4.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战士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

入朝部队的称呼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东北野战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5.“在国际关系中,同早期的私人关系一样,信义发挥着首要的作用,这一术语的含义广泛……它既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在同迦太基(非洲北海岸的国家)的第一个条约中,曾提到遵守公共信义的义务。

”这说明古罗马法( )A.依靠诚信来规范人际关系 B.鼓励私人发展对外贸易C.把诚信上升为国际法律原则 D.保护不平等的人身隶属关系6.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7.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国民政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币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②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③促进了物价回升④刺激了生产复苏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有①福建厦门某茶商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3.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B. 列强侵略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成为商品化的受益者D. 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加快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4.编写于1914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汇集了《说国民常识》《说世界大势》《释自由》《说公德》、《说中国地理》、《释平等》、《劝宝爱国货》、《劝破除迷信》等讲稿。

由此推知,宣讲活动旨在A. 破除封建传统礼教B. 普及近代国家观念C. 增强民众科学意识D.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5.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丝更陆续,农人纺丝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C. 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耕与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动摇6.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再次,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周练1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周练1历史试题

河北定州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承智班历史周练试题(1)一、选择题1.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

”“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

”这实质上表明唐代()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B.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

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

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A. 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B. 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C. 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3.18世纪以前,初级工业化开始后,西方国家大宗产品供治与大宗原材枓需求逐步增加,但此时中国在与其贸易中往往居于顺差地位。

这表明中国A. 生产技术领先世界B. 农耕经济发达C. 推行贸易保护政策D. 主导世界市场4.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

”“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

”这实质上表明唐代()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5.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 )A. 农村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 国家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C. 农村经济结构已发生改变D. 手工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6.下面是把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从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合理的是A. 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削弱B. 赋税收入不断增加使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C. 非农业税的激增反映了北宋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D. 土地兼并严重直接导致了北宋时期农业税的变化7.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X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说明罗马法A. 是随意性较强的法律B. 维护法官的权威C.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D. 对后世影响较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也不是……而主要是…… 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X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知裁判官和法学家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对罗马法批判性继承发展,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而不是随意性,故C 正确,A错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体现不出维护法官的权威,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对后世影响较远”,排除D。

2. 下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画反映了A. 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共同心声B. 美、欧希望用经济互助来巩固战时同盟C. 美国企图以发展经济来稳某某方阵营D. 美国放弃了军事扩X的传统对外政策【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马歇尔计划”“欧洲西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以控制西欧国家,故C正确,B错误;A 项“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材料信息无关; D 项明显与史实不符,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并没有放弃军事扩X。

【名师点睛】本题判断正误的方法:一、依据历史事实;二、根据材料。

材料反映不出“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美国放弃了军事扩X的传统对外政策”,可排除AD;B不符合历史事实。

3. 韩非子主X“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

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A.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B. 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 旨在限制贵族特权D. 以往习惯法的汇编【答案】C【解析】《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项不符合《十二铜表法》制定时的情况;韩非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A错;D 项不符合韩非子的主X;“法不阿贵” “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反映了反对贵族特权,故选 C。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四)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四)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周练(四)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

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

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此时的苏联(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2.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

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

这表明(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3.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

这一举措( )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4.据报载,1979年福建对50家企业实行改革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三明钢铁厂1980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同期增长了13.5%,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8%。

该“改革试验”应是( ) A.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5.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区域集团化组织相继成立。

对这些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现在经济全球化进展日趋缓慢,区域集团化组织有加速发展势头B.区域集团化组织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动,其负面影响较突出C.经济全球化是建在共同市场上,区域集团化以相似社会制度为基础D.区域集团化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竞争加剧的结果6.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试题含答案

百强校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周练试题(4.9) 一、单项选择题1.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A. 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

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

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 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 )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3.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中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

商品经济B。

自然经济C。

“匠户"制度 D. “海禁政策"5.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 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6.《汉书》记载,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次岁则沟垄互易……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上述记载的农耕技术的先进之处为A。

增加了种植面积B。

休养地力,保苗抗旱C. 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D。

革新了耕作工具7.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

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承智班,4.9)-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承智班,4.9)-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承智班,4.9)一、单项选择题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

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

由此推断魏晋时期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4.《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5.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6.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

据此可以推知A.明清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倒退危险7.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

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气候差异B.人口增长的需求C.殖民活动的推动D.经济结构的变动8.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1)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1)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周练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

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

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2.科幻片《星际穿越》是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科学理论的具体形象的表达。

该理论的提出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3.据考证,从公元994年,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成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白银成为主流货币B.民间发行交子,对铁钱的依赖降低C.铜钱取代铁钱D.经济萧条,对铁钱的需求减少4.早期希腊人认为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

后来智者学派叉发展为认为法是人定的,甚至是“强权”的产物。

这表明在古希腊A.人文主义是维护民主的工具B.神话代表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思想C.法律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D.宗教限制了城邦公民的民主自由5.据报道,由于民主党、共和党在移民问题上分歧严重,美国参议院于2015年2月23日第四次未能通过国土安全部新一财年预算案。

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该周内通过新预算案或临时拨款案,国土安全部十多万雇员将从2月28日起停薪。

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美国两党在移民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影响了国土安全部的正常运转B.美国两党在某些问题上互不相让,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美国两党交替执政、相互监督,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严重威胁了资产阶级的统治6.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

河北省定州市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

河北省定州市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

河北定州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周练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1.2015年是农历羊年,羊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这说明汉字()A. 演变趋势是由简到繁B. 起源于成熟的文字甲骨文C. 都是象形文字D.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2.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他在苏联的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以农业为突破口,不符合实际 B.批判斯大林,造成思想混乱C改革旧模式,阻力巨大 D.未能突破旧模式,成效甚微3.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

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B.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C.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D.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4.“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

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

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5.伯利克里在其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人民主权 B.民主面前人人平等C.天赋人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下列对西周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决定井田制,井田制影响分封制B.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反作用于井田制C.井田制决定分封制,分封制又决定井田制D.分封制是基础,井田制决定分封制7.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与这一论述最为接近的是A.“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 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 D.“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

由此可见二者A.对因行称义持相同态度 B.对罗马天主教会持不同态度C.是世俗领域的趋时更新 D.是性质截然不同的运动3.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说4.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5.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6.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据此可以得出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B.启蒙思想家是以道德为核心的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7.约翰•洛克在《政府论》说:“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河北省定州市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定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一、选择题1.2015年12月《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

“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主要体现出A.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C.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D.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2.阅读下面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IMF的实际控制权已转移到新兴经济体手中B.IMF己经误入歧途,终将被G20所取代C.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冲击了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D.发达国家内部的分歧使IMF己经无法履行职能3.“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这说明关贸总协定A.实施有其必然性B.反对贸易保护主义C.已难以适应形势变化D.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4.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X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

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A.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 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有利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5.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某某则为普通会员;成立“某某某某国”,某某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

对此,某某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某某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某某的法律地位问题。

这表明()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C. 某某当局坚持“一个中国”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X6.1276年某某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某某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某某开发格局。

河北省定州市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

河北省定州市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一、选择题1.“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既伟大又阴暗的时期……许多有进取心的个人主义者对犯罪事件的频发、重现的社会问题等熟视无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靡一时。

”这一评价( )A.注重了对历史史料的考据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2.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总销售量(万包)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D.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实行责任内阁制度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确立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实行总统制③宪法由国会制定④国民一律平等,国家保护国民的合法权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③④5.李贽在《藏书》中既反对专权,又称颂“圣主”;既同情农民起义,又视起义为“盗贼”。

其认识源于()A.主张的片面化 B.个性的价值观 C.思想的矛盾性 D.历史的局限性6.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的原因中不包括(A.B.C.D.7.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重大意义是( )A.长期维护了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B.使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C.王朝更替频繁,有利于打击地主势力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9.下图是主题为“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的大事年表。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试题

河北定州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清朝自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开放四口通商,其后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这一政策反映的实质是A.“天朝上国”的思想 B.闭关政策C.防止外夷入侵D.中西差距拉大2.题为《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的论文,指出宋代经济启动了古代中国的“现代经济”潮流。

其主要依据是( )A.草市的勃兴和池方性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品性农业成长,重本抑末理念崩溃C.商人群体崛起,坊市制度开始被突破D.纸币出现和白银成为普追流通的货币3.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4.张生在街口昕完说书后,又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逛夜市。

据此判断张生最早应该生活在()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5.毛泽东曾评价说:“谈起近代工业,我们不能忘了两个人,一个是搞轻工业的张謇,一个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

”以下民族企业系张謇创办的是A.保兴面粉厂 B.启新洋灰公司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6.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 小农经济的发展B. 租佃关系的盛行C. 土地的高度集中D.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7.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

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

这些举措A.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了准备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提高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D.打破了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8.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②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③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④人类社会阶级的产生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②④10.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11.下列有关中国农耕时代商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没有关系B、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其原因之一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当时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C、唐朝仍坚持抑商政策,政府禁止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允许民间对外贸易12.“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河北省定州市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

河北省定州市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2)

河北定州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周练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1.2015年是农历羊年,羊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这说明汉字()A. 演变趋势是由简到繁B. 起源于成熟的文字甲骨文C. 都是象形文字D.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2.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他在苏联的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以农业为突破口,不符合实际 B.批判斯大林,造成思想混乱C改革旧模式,阻力巨大 D.未能突破旧模式,成效甚微3.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

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B.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C.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D.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4.“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

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

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5.伯利克里在其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人民主权 B.民主面前人人平等C.天赋人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下列对西周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决定井田制,井田制影响分封制B.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反作用于井田制C.井田制决定分封制,分封制又决定井田制D.分封制是基础,井田制决定分封制7.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承智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易·系辞下》:“包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三国谯周《古史考》:“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

”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我国古代的“市”起源悠久B. 神农时官府已开始垄断商业C. 当时“市”被限制在固定区域D. 当时的“市”并无时间限制2.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

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A. 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B. 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3.汉武帝时期“建酒榷以赡边”对酒实行专卖,但十七年之后重新允许民间酿酒,自由买卖,而国家对酒征税。

东汉政府沿用对酒征税的制度,但常因水早灾歉,宣布禁止酿酒。

两汉时期酒政的变化表明A. 商业发展推动了政府政策调整B. 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C. 重农抑商是政府决策主要依据D. 酒政成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4.《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材料反映了A.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C.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5.《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材料反映了A. 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B. 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C. 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D. 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6.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部分统计资料该材料不能够说明A.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B.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C.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民族工业D.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7.据学者统计,从1860年到1936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从96.8%下降到38.8%,自给率从46.1%下降到2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9)一、单项选择题1.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A. 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 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 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 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3.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中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 商品经济B. 自然经济C. “匠户”制度D. “海禁政策”5.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 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6.《汉书》记载,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次岁则沟垄互易……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上述记载的农耕技术的先进之处为A. 增加了种植面积B. 休养地力,保苗抗旱C. 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D. 革新了耕作工具7.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

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

”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 失业贫民成为社会动荡因素B. 引种美洲作物客观导致生态恶化C. 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D. 农业技术突破推动大量荒地开垦8.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

”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 需求差异B. 民族差异C. 生活方式D. 自然环境9.A. 商朝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10.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A. B.C. D.11.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政府由此也很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

这反映了A. 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B. 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C. 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政策12.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

”“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

”这实质上表明唐代()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3.18世纪以前,初级工业化开始后,西方国家大宗产品供治与大宗原材枓需求逐步增加,但此时中国在与其贸易中往往居于顺差地位。

这表明中国A. 生产技术领先世界B. 农耕经济发达C. 推行贸易保护政策D. 主导世界市场14.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

”“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

”这实质上表明唐代()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5.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A. 农村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 国家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C. 农村经济结构已发生改变D. 手工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16.下面是把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从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合理的是A. 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削弱B. 赋税收入不断增加使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C. 非农业税的激增反映了北宋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D. 土地兼并严重直接导致了北宋时期农业税的变化17.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下列不属于材料观点的是A.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B.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C.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D.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将会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18.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士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19.东汉时期,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普及,政府由此也很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

这反映了()A.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B.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C.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政策20.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

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

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

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

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

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

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

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材料二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

……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健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依据材料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变革的趋势。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历史阶段农业变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1.C【解析】材料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不能说明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故 A 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五个区域,不足以说明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故 B 项错误;据材料显示的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可知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故 D 项错误。

点睛:表格的关键信息点是“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铁犁铧是生产工具,它的推广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从四个选项找出答案即可。

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

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

3.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此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土布质量并不是粗糙故A项不符合史实;英国棉布确实物美价廉,但英国商人不可能因此把它当做“无用的”东西用于包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是英国商人包装布的变化,而不是中国生丝是否畅销,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4.B【解析】从“童孙未解供耕织”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形式,也符合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对立,故排除;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制度;D选项与材料无关。

5.D【解析】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决定的。

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D项正确。

A选项说法错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技术总结性的书籍,否定了A选项的说法;B选项和C选项不是“最合理的”解释。

6.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汉赵过的代田法。

代田法有利于休养地力,保苗抗旱,故选B。

该法不是增加种植面积,排除A;农民的劳动强度没有减少,排除C;代田法是耕作技术而非耕作工具,排除D。

7.D【解析】材料中称浙江的往来民居无定所,难保时间久了滋生事端,排除A;材料中“苞芦”即玉米,玉米是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

材料说“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造成山洪爆发,排除B;材料中江浙出现大量外来“无业游民”,这些游民为了解决生计不得不开垦山林,体现了人地矛盾的突出,排除C;材料没有提及农业技术的问题,不符合材料,但符合题意,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