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周练(专题三)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某某市某某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 X邦入某某时 , 与民约法三章 : “杀人者死 , 伤人及盗抵罪。

”之后 , 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 , 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 , 制定了“律九章”。

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 ( ) A. 严刑重罚的治国方针B. 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C. 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D. 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2.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 结果只传到二世就灭亡了 , 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

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 )A. 10 年B. 15 年C. 25 年D. 30 年3. 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A. 杀人者死 , 伤人及盗抵罪”B. 王侯将相 , 宁有种乎 ? ”C. “知彼知己者 , 百战不殆”D. “有志者事竟成 , 破釜沉舟 , 百二秦关终属楚”4. 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仅存在 15 年的时间。

造成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 武将篡权B. 苛法暴政C. 外族入侵D. 诸侯争霸5. 秦末 ,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 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 , 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

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 , 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

材料说明 ( ) 。

A. 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 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 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 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6. “竹帛烟销帝业虚 ,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某某乱 , X项原来不读书。

”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 )A. 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 政治改革 , 平定某某C. 焚书坑儒 , 农民起义D. 农民起义 , X项文盲7. 秦朝二世而亡 , 主要是内乱导致 , 但是也有人把它归结为“杀长立幼”“丞相谋异”“阉臣弄权”“诛锄骨肉”“蒙蔽”“弑逆”等各种事情弄全。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废行省设三司,宰相职权扩大B.宰相祸乱朝政C.为了加强君主专制D.宰相职权可以由六部取代4.《明史》己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5.下列现象,发生在明朝的是( )A.相秉百僚之重,总百僚之任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6.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示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8.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9.假设有一个雍正时期的官员,他每天到一个较为简陋的办公室上班,皇帝每日召见,并和他商讨军国大事。

他有时拟写文件,然后交给皇帝审批,最后把文件交给下属,让他们送给各部门去办理。

那么这个官员可能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C.军机大臣D.议政王大臣10.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呈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课 辛亥革命(第2课时)练习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课 辛亥革命(第2课时)练习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

第2课辛亥革命(第2课时)1.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材料信息体现了日本近代化的顺序是:先变革人心,即思想,然后改变政治,最后是物质,即器物层面。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顺序正好与日本相反。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国近代化·近代化的历程2.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成立被称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巨变。

这两次巨变共同见证了中国A.社会性质的改变 B.君主专制的结束C.中华民族的独立 D.现代化历程的进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比较类选择题,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所以A、C项都不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在推翻了某某国民政府以后,所以B项不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巨变3.孙某某去世后,被安葬在某某某某陵,墓前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某某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

孙某某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有()①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某某国②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③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某某某某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孙某某的伟大历史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孙某某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贡献的史实,所以答案选A。

2021年高一下学期周测三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周测三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周测三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4、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A、徽商和晋商B、粤商和徽商C、闽商和粤商D、台商和港商5、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有一关于西汉历史的电视剧,一些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里。

下列关于该剧有关西汉“市”的场景,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况A.“市”的四周建有高大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白天定时开关7.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D.唐政府设立了新商业特区8.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

有一本专门介绍这种商业活动变化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A.《东京城的辉煌》B.《西京城的衰落》C.《汴河两岸好风光》D.《坊墙去除利工商》9.据《阅世篇》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高一历史新课标必修一周练三

高一历史新课标必修一周练三

2012级周练三(必修Ⅰ 1-12课)一、选择题第一部分错题再现(1-8课)1.公民大会作为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为了保障所有公民的参政资格,伯里克利时期大会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下列推测中最接近事实的应是A.压缩议程特别是公开辩论的时间B.向每位与会者发放津贴C.允许公民委托他人代行表决权D.在城邦各地设置分会场2.有关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君主立宪制为特征 B.议会内阁制为核心C.两党轮流执政 D.英国首相是政府首脑,对外代表英国3.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内阁成员由国王提名决定③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④首相有解散议会的权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③4.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

这反映了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5.有学者把17世纪20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英国查理—世和明朝崇祯皇帝)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此说法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C.国力对比变化D.文化途径迥异6.右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斗争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妥协C.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被比喻为“驴子”和“大象”D.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7.“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王国B.建立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C.开创了国家元首选举制度的先河D.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8.下列对近代西方国家代议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 B.其确立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C.议会成为各国国家权力的中心 D.基本的政治原则是分权与制衡9.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

高一历史第三次周测试卷

高一历史第三次周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C4、C 5、C6、A 7、B8、C9、A10、D 11、D12、D13、B14、B 15、C
二、简答题
16、 (1)科举制度;隋朝
(2)公平合理,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ﻫ17、1、公元6世纪下半叶; ﻫ2、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城市复兴城市展开了自治斗争,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并推动了等级君主制形成。(总分不超过4分) ﻫ3、契丹(辽)、党项(西夏)和女真(金)、女真首领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或为了加强政治统治和协调民族关系,辽朝在其管辖的地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其他言之有据也可。 ﻫ4。中国:政治上民族政权对峙,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经济重心南移,程朱理学兴起;科技上中国领先世界;欧洲:封建制度确立(等级君主制逐渐形成),庄园制盛行,城市再度复兴并争取自治斗争,罗马教会与世俗政权互相依存,各得其所;西欧教会垄断文化
张骞出使西域 匈奴反击战
A、好大喜功,征伐无度 B。目光远大,走向世界
C、开拓疆域,巩固统一 D。滥用民力,不得人心
3。 下列机构的设置,体现了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
①汉朝设置“中朝” ②唐代设置三省六部③宋代设置“二府三司” ④元朝设置中书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在古代中国,太监社会地位低下,最为人瞧不起。让人奇怪的是,这些太监中的许多人却能受到皇帝的恩宠,甚至掌握实际军政大权。比如明熹宗时期的宦官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 三 随堂基础巩固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  三  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1.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C.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析:确立了改革开放是1978年底;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5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计划在2020年左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在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的。

答案:A2.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方向”是指()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年十四大开始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A、D 两项是1978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政策,B项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政策,因而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1的取消以及后来图2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继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答案:C4.目前,中国市场不少洋品牌纷纷起上好听的中文名字,如可口可乐、标致、奔驰等。

这一现象表明()A.中文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B.洋品牌只有使用当地语言才能站稳市场C.中文品牌的产品都是由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生产的D.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广泛解析:从外国名牌产品起中文名、登陆中国分析,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和广泛。

答案:D。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周练试题考试时间:2021年5月20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5分)1.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B.房屋建造C.陶器制作D.牲畜饲养2.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

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3.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 姜寨遗址B. 良渚遗址C. 二里头遗址D. 殷墟遗址4.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说明(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5.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 B.注重精耕细作C.农业地位很高 D.国家正式形成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段材料最有可能选自()A. 《老子》B. 《论语》C. 《诗经》D. 《韩非子》7.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哲学领域。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儒道两家( ) A.互相吸纳融合 B.具有优劣之分C.展开思想争鸣 D.具有不同传统8.下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上)致远中学第三周高一历史周测试卷一、选择题(44分)1.唐太宗即位后,命人修《氏族志》,书成后,列某某X氏为一等,太宗不满而命重修。

新志根据各地士族势力消长情况及在李唐王朝的地位划分等级,确定皇族为一等,外戚和代北士族为二等,某某和江南士族为三等。

唐太宗此举A.抑制门阀士族以加强皇权 B.说明传统门第观念深厚C.按功勋和门第来确定等级 D.提高功勋地主社会地位2.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3.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

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

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4.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相权的日益加强B.中央官员职位增多C.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D.中央机构的精简5.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

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

这说明古代雅典某某: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B.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C.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 D.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6.古希腊是古代某某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

古希腊雅典某某制的基本特点是A.独立自治B.三权分立C.人某某权与轮番而治D.小国寡民7.据史书记载,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题-精品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题-精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题-精品2020-12-12【关键字】方案、建议、道路、方法、条件、前提、领域、会议、传统、地方、认识、问题、矛盾、系统、体制、密切、充分、整体、平衡、合理、良好、文明、民主、公开、公正、公平、合作、执行、举行、召开、保持、统一、发展、建立、制定、提出、了解、研究、措施、特点、内涵、意识、思想、根本、精神、基础、需要、权威、利益、权利、政策、资源、体系、能力、制度、主导、差距、作用、办法、反映、关系、设置、分析、主张、形成、保护、管理考试时间:2016年10月21日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B.宗法分封逐渐瓦解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2.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

赵佗、任嚣( )A.定期朝觐秦始皇 B.负责将地方财政运送中央C.接受秦始皇任命 D.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3.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这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A.实行行省制度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立内阁制D.增设军机处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5.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6.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周练三历史试题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周练三历史试题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周练三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战国某思想家:“……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年饱,凶年免于死亡。

”下列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C.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2.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该主张旨在A.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B.强调遵从纲常伦理C.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D.废弃郡国并行体制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逐渐走向哲学化、思辨化4.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

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心外无佛,即心是佛”C.“天下为主,君为客”D.“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5.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

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教化行。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

”这说明顾炎武强调A.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C.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6.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

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C.通商口岸开辟有限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7.李鸿章重金聘请英国人督修的唐胥铁路,时人戏称为“马车铁路”。

河南省上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河南省上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上蔡中学高一历史第三单元强化练习2018年10月18日高一历史备课组-------------------------------------------------------------------------------------------------------------1.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

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3. 有人说英国革命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B.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C.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管国家大权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被统治地位4.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5.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利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6.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金版学案】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练习:专题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金版学案】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练习:专题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①第一阶段:中心:北京;主力:学生。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3 000多名大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

②第二阶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6月初开始运动中转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共的成立。

答案:关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中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在全国人民的斗争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

►应用示例九十六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B)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2.中国共产党创立。

(1)条件: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思想等条件。

(2)创立: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一大,确立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也称民主革命纲领,是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课堂点睛试用“一、二、三、四”(一条导火线、两个阶段、三点成果、四点精神)归纳五四运动。

一条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主力。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高一历史周练三试题及答题卡(2)

高一历史周练三试题及答题卡(2)
12.宣传画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右图是新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宣传画:“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该图反映出
A.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
B.新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英国
C.英国在二战之后经济一蹶不振
D.“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夸大宣传
13.1961年,党的农村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如恢复了农民的自留地,允许农民从事家庭副业,解散了公共食堂,取消了平均主义的供给制,缩小了社队规模,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小队一级。这些政策
A.保护了农民个体经济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D.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下表是我国1978-2007年进出口总额和外汇储备表
1978年
2007年
进出口总额
206.4亿美元
21738亿美元
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
1.53万亿美元
出现表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建立
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
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
18.1933年,美国政府以蓝鹰为标志图,发动了“蓝鹰运动”。规定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全国复兴管理局贴上蓝鹰标志才可以进入市场。这一做法是为了
A.鼓励企业加快生产速B.用政府力量加速金融业的复兴
C.增强国有企业 影响D.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
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C.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D.西方商品涌人冲击自然经济
7.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

2019高一(上)历史专题三——一 太平天国运动

2019高一(上)历史专题三——一 太平天国运动

2019高一(上)历史专题三——一太平天国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首民谣反映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天京变乱D.火烧圆明园解析题干中“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反映了清朝的腐朽和黑暗统治,“骨包皮,皮包骨”反映了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金田”信息可知,这一首歌谣反映了金田起义爆发的原因,故选B项。

答案B2.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在武宣民间,流传有“洪秀全智惩清兵”等故事和“妹莫愁,卷起包袱上柳州,跟着天军打仗去,太平天下乐悠悠”等歌谣。

这些资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解析故事及歌谣的内容以及它们广为流传的史实从一个方面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符合当时人们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答案A3.有人说,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

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 )A.创建了太平天国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D.领导后期的反清斗争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他的“先进性”。

故选B项。

答案B4.“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与上述《太平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左的是( ) A.北伐西征、天京突围 B.天京事变C.冲击纲常、打击侵略D.重振朝政、保卫天京解析材料中“不松手”“不后退”“立丰碑”等表现了对太平军顽强斗争精神的讴歌。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于都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第三次周练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于都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第三次周练

于都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第三次周练一.选择题:01.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02.右图是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一幅照片。

照片摄于198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前,红旗轿车旁的牌子上写着“在不影响我处工作情况下,观众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二角”。

若给该照片配一标题,最合适的是()A.市场经济春风劲吹 B.网络炒作败坏风气C.计划经济坚冰初融 D.思想超前有损体制03.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04.《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05.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

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

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是()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06.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应是()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07.《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聚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至三周练考试试卷(无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至三周练考试试卷(无答案)

历史周练试卷2019.10.14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80分。

)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

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张“经世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2.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別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

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3.某学者认为“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

”下列属于黄宗羲的思想并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工商皆本B.天下为主君为客C.经世致用D.循天下之公4.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这体现了(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6.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人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7.“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8.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C.开眼开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9.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道:“……各国并兼,各图利己,藉商以强国,藉兵以卫商。

高一历史周练三测试卷(A卷)_3

高一历史周练三测试卷(A卷)_3

高一历史周练三测试卷(A卷)命题:刘东斗审稿:高一历史备课组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 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记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A.千耦其耘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C.自耕农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3. 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A. 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B. 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C. 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雇佣关系D.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4.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

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A. 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B.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C. 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D. 北洋军阀政府的鼎力援助5.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洋布的大量输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洋务运动的影响6.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7.从“工商食官”到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丧失,这段历史应在A.商周到宋元 B.西周到明朝 C.秦朝到清朝 D.汉朝到元朝8.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 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 D.《坊墙倒塌以后》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周练(专题三)一、选择题1.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A .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B .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C .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D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2.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A .同盟会员证B .“红军借谷证”C .“大跃进”邮票 D .“公私合营”照片3.有人认为:“(中国)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4.曾任陕西督军团长、后任直系军阀师长的胡景翼在1919年6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此举或顺天意也,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曹等数人,人怨极矣,天岂有不愿者乎?”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记有助于判断北洋军阀对五四运动的真实态度B.记表明当时的胡景翼是具有爱国心与正义感的C.记表明胡景翼很大程度上受到中体西用的影响D.日记表明胡景翼代表的直系军阀与北洋军阀决裂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 .推翻了封建帝制C .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D .实现了民族独立6.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

”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 ④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8. 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A .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 .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 .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D .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9.“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 )A .维新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10.《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1. 1927~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

这种“成熟”表现在( ) ①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②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 ③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A .制定革命纲领B .领导工人运动C .领导农民运动D .与国民党合作13.“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 .城市中心道路B .统一战线道路C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 .国共合作道路14.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组织革命武装,发动武装起义 B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5 15.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 .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 .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 .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16 16.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到: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字,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长征战事频繁,异常艰苦B .长征是被迫的战略转移C .长征为革命前进奠定基础D .长征增强党和军队凝聚力 17.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8.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国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此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

”这里的成就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 B.北伐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双十协定》签署 19共的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

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井冈山创造了数个“第一”。

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 A.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道路的起点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20“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 .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1人认为,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杨秀清俩,相差不知几千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扔,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2.之所以说《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主要是因为它( ) A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 .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C.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23.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24.辛亥革命 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

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25.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二、非选择题26.(25分)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材料二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

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10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10分)(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

(5分)答案:(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10分)(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

(10分)(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