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2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二)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12分。
第25题13分。
第26题14分.共计39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二(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也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记事本末》材料三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亦必更移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
故阁臣无不惴惴俱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请回答:(l)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4分)(2)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
(2分)(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6分)24.(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2分)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分)(2)明朝中期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完全依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2分)(3)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2分)唐太宗把君权与相权协调起来,皇帝注意发挥宰相参政辅佐作用;(2分)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对立看待,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君主在中央集权政治中心中的绝对权威。
09年上海各区高考历史二模答案汇编
普陀区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09.4一、选择题(1—30题,共60分)(应涂写在答题卡上)二、非选择题(31—37题共90分)31、(12分)(1)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争鸣和雅典哲学家探求真理的场面。
(2分)(2)各不同派别的思想家相互讨论、辩论的场面,反映了一种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社会氛围。
(1分)中国是因为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客观上提供了自由的社会环境;雅典则是确立了民主政治,优越的政治制度为公民的思想与言论自由提供了政治保障。
(2分)(3)相同的是,都是关注社会与人问题。
(1分)不同的是,中国的思想家更关注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提出很多治国方案以及道德准则,属于政治思想与伦理思想的范畴;而希腊的思想家主要研究自然哲学、科学知识,探讨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属于哲学思想。
(2分)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分别是大河流域和海洋流域,其经济形态迥异,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
(2分)(4)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是思想文化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变革是促进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民主制度是思想活跃的重要保障,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等。
(2分)注:每项只要答到一点就给1分32、(8分)(1)内涵:宣扬知识与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3分)(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不断进步。
(3分)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或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2分)33、(11分)(1)并不矛盾。
理由: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
(2分)(2)先秦主要实行世袭制,秦朝则实行军功授爵制,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2分)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形成了封建人才培养的模式;适应当时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
上海市2009届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卷
上海市高考模拟试题历史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2.“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
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B.郑国渠C.隋大运河D.会通河3.汉朝礼制规定,唯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
下图是1973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的殓服——金缕玉衣。
根据已学知识推断,此人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末年B.西汉初年C.汉武帝时期D.西汉末年4.他坚持直笔记事,甚至敢于批评汉武帝“穷兵黩武,迷信神仙”,因此,他写的史书历来被视为“信史”。
他是()A.司马迁B.班固C.刘知己D.司马光5.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
最能反映两者本质区别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权力下放6.下列制度不能体现我国古代赋役“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是A.租庸调制B.两税法C.方田均税法D.一条鞭法7.“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8.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B.解决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C.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9.马克思说过:“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①焚书坑儒②秦兵马俑③隋大运河④清文字狱()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10.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
2009届高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题
2009届高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2.(银川一中第三次月考27)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
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3.(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2)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4.(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5.(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0)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
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
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
”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6.(广东六校联考二6)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7.(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3)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扬州市200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人教版
扬州市2009届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元朝开创的新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3.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4.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的军事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责任内阁制B.君主立宪制C. 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6、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最高权力执行机关C、修改宪法的机关D、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8、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9.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A.罗马共和国建立 B.公民法出台C.《十二铜表法》制定 D.万民法颁布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D.君主权利受宪法制约11、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体现的是()A、法律至上的原则B、州权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的原则D、民主共和的原则12、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战争,推行“坦克式的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13、杜甫的诗中写到:“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号B.邑号C.爵号D.官号2.(3分)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3.(3分)如图所示战役是()战役示意图A.明朝与瓦刺之战B.明朝与后金之战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4.(3分)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类别年份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5.(3分)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
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6.(3分)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7.(3分)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
09届高考历史考前模拟卷
09届高考历史考前模拟卷2009.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4、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5、“兴办实业、坚甲利兵”,“远法德国、近效日本、以定学制”这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两步,它们分别体现了A.洋务思潮/维新思潮B.维新思潮/民主思潮C.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D.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潮6、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7、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0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
0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2、《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太祖言论:“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明太祖对自己创新之举的得意之情②反映明朝中央机构臃肿、效率低下③正确评价了丞相制度的利弊④充分体现了明太祖改革中央机构的指导思想A、①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内在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4、《通典•食货典•丁中》记载:“隋时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大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
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
而锡赉(赏赐)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这段材料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①隋朝广设仓库,仓禀富足②隋朝农业生产发展快,封建经济日益发达③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沉重④隋朝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达到顶峰()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2009年各地高考历史科试卷及答案(必修二部分)
2009年各地高考历史科试卷(必修二部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B类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制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B.3个C.2.6个D.0.55个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 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B. 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22.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3.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
09届高考历史模拟考试
09届高考历史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09.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①东周②西汉③三国时的魏④北魏⑤北宋⑥清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⑥2.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
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①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A.①③⑧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
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
09年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测试
09年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测试(二)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的毛公鼎,因内壁刻有499字的“金文”,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与这一文物有较大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2.越王勾践曾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秦国则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中国古代政府推行早婚、析户的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繁殖人口 B.发展生产 C.增加赋税 D.巩固统治3.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4.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5.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法国对华远征军的一名翻译官曾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
该行径发生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7.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
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①新式教育的出现②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③政治运动的推动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09年历史二模试卷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历史(开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此选项的字母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图片和哪一个原始人类的遗址有关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C.元谋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3.正是因为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在商鞅变法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4.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A.敦煌莫高窟与防震减灾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活动”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5.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下列剧情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B.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宋朝有人在勾栏里说《水浒传》D.清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6.“伐无道,诛暴秦”所指事件是A.焚书坑儒B.大泽乡起义 C.楚汉之争D.赤壁之战7.下列关于“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②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在两河流域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④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下列哪一组政权都是亡于少数民族的A.秦、北宋、明B.北宋、南宋、元C.北宋、南宋、金 D.北宋、元、明9.“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汉武帝时期B.唐太宗时期C.唐玄宗时期D.康熙帝时期10.下列为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而作出努力的事件中,不属于...清朝前期的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B.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C.签订《尼布楚条约》D.戚继光抗击倭寇1 / 52 / 511.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09年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题
09年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框内;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第1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案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案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75分)1.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错误的一项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春秋五霸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制 B.维护家庭和谐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3.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B.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 .实施该政策后保证中华文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4.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其表述的观点是A .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 .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 .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 .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B .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C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D .男耕女织,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6.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就有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
09届高考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
09届高考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我国古代官职中,对地方官吏行使检查(监督)职能的有①刺史②知州③通判④按察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B.唐朝时黄河流域人口减少,南方人口增长较快C.西汉和唐朝,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最多D.唐朝时人口大量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3.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4.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他在执政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轻徭薄赋,提倡节俭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④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5.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A.中国重视对传统的继承,西欧重视吸收外来文化B.中国科技注重经验总结,西欧确立了实验科学C.中国科技发展局限于农业,西欧发展工业技术D.中国科技创新受到压制,西欧科技创新得到社会推崇6.钦差大臣林则徐传谕外商“现在天朝禁绝鸦片,新例极严,不但尔等素不贩卖之人,永远不可夹带,更须传谕各国夷人,从此专作正经贸易,获利无穷┅┅”。
这表明林则徐的态度是A.坚决禁绝鸦片,支持正当贸易 B.坚持对外开放C.以天朝自居,妄自尊大 D.坚持闭关锁国7.《天朝田亩制度》与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相比,其共同之处是A.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B.制定土地国有政策C.反对封建土地制度 D.摧毁小农经济8.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三个时代”是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9.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D.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问题,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从幼稚走向成熟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1.在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A.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C.掀起大生产运动 D.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1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阜阳三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命题人:罗冬梅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4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说文解字》解释:宗:尊祖庙也。
”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2、下图是秦始皇发给驻防阳陵将领的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这反映出()A、秦朝军队调动凭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B、秦朝的将领对皇帝的权力有所制约C、秦朝时“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D、秦朝时阳陵将领权力很大3、下图是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唐代中书省权力最大4、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朱元璋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导致朱元璋政务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明初国事繁多B、丞相制被废除C、殿阁大学士的设置D、六部只对丞相负责5、“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经济现象:A、采集生产现象B、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C、商品经济D、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田制是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B、井田制其实就是土地归奴隶主所有C、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唯一的土地制度D、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环境左右8、希腊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是:()A、亚历山大的征服B、平民的不断斗争C、内部的战争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9、下列不属于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的是:()A、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B、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大,矛盾复杂C、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已经消失D、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新问题10、《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表明:()A、法律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B、国王处于统而不台的地位C、国王没有任何权力D、内阁制形成11、在代议制政体中国家最高权力主要是指:()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军事统率权12、近代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获得侵略权益的同时,也要求分享其它列强获得的权益,最早反映这一要求的条款是:()A、《南京条约》的附件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壮大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4、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
2009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历史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试卷类型:A 茂名市2009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2、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一个重要方式是A 、文献查阅B、实地调查C、道听途说D、考古发掘3、右图是戴帝王冠的孔子像,这说明A.孔子的地位无比尊崇B.经考订孔子曾经做过鲁国国君C.孔子曾想谋反称帝称王D.孔子拥有帝王的权力4,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设“中朝”削弱相权B,唐朝由门下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中书省执行C,宋朝设枢密院以削弱宰相的权力D,明太祖废丞相改设大学士5、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
“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
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
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古代中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明。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都有自己的历史。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分析右图,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A 、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B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 、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B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
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由此可见,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A 项是正确的,其他选项在此基础上派生而来。
2、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A .礼仪制度不断完善B .地方权力不断加强C .官僚制度不断完善D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D 【解析】从各朝代皇帝对待丞相一职的做法来看,秦朝设丞相一职,汉唐宋朝不断的削弱相权,到明清时直接废除丞相,这反映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不断的加强。
古代希腊罗马曾经创造了地中海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回答3—4题。
3、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 )A .公民大会向全部居民开放B .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C .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D .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3、A 【解析】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移民不享有民主的权利,所以A 的说法是错误的。
4、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 .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 .维系帝国的需要C .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 .外来移民的需要4、C 【解析】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虽然作为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平民的胜利,但法律仍然是维护贵族的利益,巩固了贵族统治。
传统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之处,在不断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回答5—7题。
5、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 .①②③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5、D 【解析】注意对题干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既要考虑到同的一面,也要考虑不同的一面。
6、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 、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6、B【解析】政治决定文化,思想文化为政治所服务,儒家思想的独尊是由于汉朝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汉武帝利用思想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所服务,所以B项把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关系搞混乱。
7、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的发展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7、C 【解析】首先由于明清时期的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接受外来民主思想,故D项排除。
其余A、B、C 三项皆是原因。
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A项可排除。
B项并不是导致民主思想产生的必然结果,而商品经济恰恰是民主思想产生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一定的文化又是一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决定社会政治的根本因素在于经济。
因此,任何思想(思潮)的出现,其根本原因都只能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处于社会巨变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8—10题。
8、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①旗袍②中山装③京剧④里弄住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C【解析】考查近代中国受西方的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与习俗发生的巨大变化。
结合图片可以知道旗袍本是东北满洲人的衣饰,受“断发易服”的影响,开始与西装结合,成为一种流行的服饰,①符合要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了新派人士的欢迎这个是近代中国服装的典型,②符合要求;古代中国农村居住条件差,以村庄和庄园为主,受西方影响才出现里弄住宅,④也符合要求。
只有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可以③。
所以选①②④正确。
9、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的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9、B【解析】“大人”反映的是封建等级思想,“先生”体现的是平等精神。
礼仪革新反映的本质是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10、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10、C【解析】抓住题干的关键字眼:“大众化”、“最先出现”,可以得出这一媒介是报纸。
11、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1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中华民族在近代备受凌辱,为争取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14题。
12、《申报》时事报导介绍了当时一位爱国者所说的:“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不可玩。
”该报导最早可能发表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2、C【解析】《申报》1872年由英国人在上海创办,鸦片战争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13、观察图片《乔(冠华)的笑》图中人物“大笑”的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国历经艰辛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D.中美关系正常化13、A【解析】观察这张图片,注意一个是CHINA,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型会议,中日,中美外交关系走向正常化是通过领导人的协商达成的。
从服装上看,明显不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
1997年,中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A.邓小平“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C.英国逐渐放弃了殖民主义政策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主张得到双方的赞同14、B【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地位。
香港的回归符合三方的利益,能够回归是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现工业化是百年来中国几代人的梦想。
请回答15—18小题。
15、下列发明创造不是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是A B C D15、B【解析】图片是重要的历史材料,直观且信息量大,四个选全部用图片,此题首先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四张图片能准确把握其中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有关工业革命得知识,才能准确作答。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抓住这一点可知B是内燃机,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故选B。
16、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
下列事实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有()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B.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C.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16、C 【解析】土地改革是指把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改造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很难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在“一五计划”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进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
17、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目的是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方针17、B 【解析】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和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基建规模过大,粮食缺乏,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60年冬毛泽东和中央政府决定实行“八字方针”。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迅速发展,对其发展原因归纳最准确的是()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对外开放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④国内稳定的政治局势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D【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建设迅速发展。
19、以下属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采取的措施有()①政企不分②使用粮票,布票等③建立内资企业所得税④将人民币牌价与外汇调节市场价并轨⑤建立商品银行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19、D 【解析】政企不分,使用粮票、布票等,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回答20—22小题。
20、“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这句话反映的是()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20、A【解析】由材料可知美元取得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