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讲学稿.doc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轴对称现象,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中发现轴对称现象,逐步引入并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理解对称轴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现象,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具体图形的对称轴,最后进行总结和拓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例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实例中的对称现象,从而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展示一些动画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同时,讲解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找出该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采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识别轴对称图形。
2.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性质,强调对称轴、对称点等概念的运用。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运用轴对称性质设计独特的图案,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帮助每个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时存在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多给予他们思考和消化吸收的时间。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积极,能主动参与其中。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分享给全班同学。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分享。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称的情况?”比如,我们国家的国徽、剪纸艺术等都运用了对称的原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奥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生活中的轴对称,5.3.2节主要介绍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对图形的变换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可能有一定的感知,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和识别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如剪纸、图片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
轴对称图形
主讲人:杨晶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含义,找出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验轴对称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运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难点: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二、教学过程
1.展示世界著名的轴对称建筑的图片,引入新课,激起同学们学习的乐趣
2.探索新知,观察轴对称图形特征并动手操作,折一折,感知轴对称图形特征
3.观看动画演示
4.总结轴对称图形定义
5.实际应用
6.用数学的眼光感知美的能力,体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7.轴对称在其他学科中的体现,体会各科知识是相辅相成的
8.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教会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9.升华,要想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目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努力的学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5.3.2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列举实例,分析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制作PPT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轴对称图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对称性,对对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培养观察、操作、归纳和推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和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2.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寻找对称轴。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3.利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3.准备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美丽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同时,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五章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五章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五章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几何变换》的一部分。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以及会画简单的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轴对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但是,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复杂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对称轴,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找出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

【优质部编】2019-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教案

【优质部编】2019-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教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课题
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课程标准
36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2、掌握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节一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对折)再打开纸片,看看折痕与这个角有何关系?
课中作业
:角的对称轴 是什么?
1.角是轴对称 图形吗?如果是,请在图( 4)中画出它的对称轴.
你是如何找到角的对称轴的?.
2、归纳结论:角是图形,



在 的角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C,分别折出过点C且与
的两边垂直的线(这一步如何折?),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将
再次对折,线段CD和CE能重合吗?
答:(“能”或“不能”)重合.
课后作业设计:
(修改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理由是:
课中作业
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
.
几何语言:如图(6)
, ,
∴=.



利用尺规,作 的平分线(图7)
已知: .
求作:射线OC,使 = .
作法:
1.在和上分别截取、,使=.
2.分别以 和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 在内交于点.
3、作.
课 中作业
1为什么这样就能作出角的平分呢?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2、 利用尺规,作 的平分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5.3.3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图形的性质。

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图形的对称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对称性质,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图片,如剪纸、对称图形等。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如剪纸、对称图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解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存在一条直线,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和发现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对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和发现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和发现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教学工具,直观地展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剪刀、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轴对称图形。

2.探索新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等,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章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5.3.1节内容。

教材通过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出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复杂图形的对称性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有所接触,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片,如剪纸、蝴蝶、树叶等。

2.准备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片,如剪纸、蝴蝶、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对称性。

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这些对称现象的理解,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5.3.2简单地轴对称图形说课稿2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5.3.2简单地轴对称图形说课稿2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5.3.2简单地轴对称图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5.3.2简单轴对称图形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还不够敏感,需要通过实例和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运用和证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模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通过实例来解释和说明。

3.性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点的性质等。

4.性质证明:通过几何证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5.应用拓展: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运用。

7.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优质部编】2019-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教案

【优质部编】2019-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教案
2.在△ABC中,AB=AC,∠B=72°,那么∠A=______
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有一个角为5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
4.如图,在△ABC中,A B=AC时 ,
(பைடு நூலகம் )因为AD⊥BC
所以∠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AD是中线
所以____⊥____;∠____ _=∠_____
(3)因为AD是角平分线
所以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设计:
(修改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中作业如图(1), △AB C中,AB=AC,请在图中标出此三角形各边和各角的名称
B
C



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活动内容: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吗?拿出你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把纸片折折看,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吗?
1.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找出对称轴。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课题
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课时安排
共(3) 课时
课程标准
36页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2、探索并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作 业
观察下列各种 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吗?
在ΔABD和ΔACD中,
因为AB=AC,∠BAD=∠CAD,AD=AD
所以ΔABD≌ΔACD
所以BD=CD,∠ADB=∠ADC=9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形成过程,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由符合某些条件的无数个点排列组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掌握线段的垂直子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并学会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了解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难点:通过操作,理解结论产生的过程【导学过程】【知识回顾】 1、等腰三角形 、 和 互相重合.2、如图(1)所示,21∠=∠,BD=5cm ,则BC=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75度,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度数为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5cm ,腰长是底边的2倍,则腰长为 ,底边长为 .5、线段的中点是指: .6、三角形的重心是指: .【新知探究】探究一 对折线段问题:按教材P125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在图(2)中画出它的对称轴. 你是如何找到线段的对称轴的? .2.线段的对称轴与线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3.归纳结论:线段是 图形, 是线段的一条对称轴.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是指: .探究二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5、课本P125 “议一议” (如图(3),沿OC 对折后,AC 与BC 重合吗?)(1)如图(3),点C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AC 和BC 相等吗? 理由是:(2)改变点C 的位置,以上结论还成立吗?答:6、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 图(2)A几何语言:如图(4)OA=OB ,AB OM点C 是OM 上的一点∴ = .注意:这个结论是经常用来说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之一探究三如何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7、课本P126 例1利用尺规,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图5)已知:线段AB. 求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作法:1.分别以 和 为圆心,以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和 ;2.作 .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8、为什么第6题这样就能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呢?其中的道理是什么?9、课本P16 做一做 利用尺规作 10、利用尺规作如图(7)所示的如图(6)所示的△ABC 的重心. △ABC 的三边中垂线【知识梳理】1.线段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并_________它,这样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_________,简称_________.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_________的距离_________.3.线段有_________条对称轴.【随堂练习】△ABC 中,BC =10,边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E 、D ,BE =6,求△BCE 的周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称形型1.本通践操作与思虑的有机合,帮助我的称形。

探教课索形称性的程,一步体称的特点,展空念.目2.探究并认识段垂直均分的有关性.3.用段垂直均分的性解决一些.要点认识段垂直均分的有关性点用段垂直均分的性解决一些教课投影器具教课明二次1.什么是称形?复2.以下形哪些是称形?新欣几幅片入第二情境,激学生的求知欲活内容 :学生作品呈:多彩的 , 美的蝴蝶、机⋯⋯,一片迷人的风景。

出示:《的称形(二) 》第三探究研究,充足学生的主体作用程探究 1:探究段的称性:段是称形?假如是,你能找出它的一条称?条称与段存在着什么关系?授思虑:⑴ MO与 AB拥有怎的地点关系?⑵AO与 BO相等? MA与 MB呢?能明你的原因?⑶在折痕上移 M的地点,果会怎?:⑴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线段AB自己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CD,它垂直于AB又均分 AB,称作 AB的垂直均分线.⑵不论 M点取在直线的哪处,线段MA和 MB都重合.⑶线段垂直均分线的观点:垂直且均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均分线.⑷线段的垂直均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探究 2:尺规作图活动内容:如图,已知线段AB,请画出它的垂直均分线.1、多媒体展现历史上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的美好图形,介绍有关数学史。

2、学生第一进行自学,而后请两位同学到背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长进行尺规作图。

教师合时重申写出规范的己知、求作。

完后各小组相互检查,教师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申纠正,加深学生对作法的理解和掌握。

3、各小组议论:为何所作的直线就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均分线?第四环节联合所学,拓展思想活动内容:1如图,点 C 在直线 l 上,试过点 C画出直线 l 的垂线.可否利用画线段垂直均分线的方法解决呢?试一试看,达成整个作图.2如图,假如点 C 不在直线 l 上,试和同学议论,应采纳如何的步骤,过点 C 画出直线 l 的垂线?第五环节提升练习,学致使用1. 在△ ABC中, BC=10,边 BC的垂直均分线分别交AB, BC于点 E,D,BE=6,求△ BCE的周长.AA CE DEDM CD∟A E BB C A E BD B C第 1 题第 2 题第 3 题N第 4 题2.如图 ,AB 是△ ABC的一条边, DE是 AB的垂直均分线,垂足为 E,并交BC于点 D,已知 AB=8cm,BD=6cm,那么 EA=________, DA=____.3.如图,在△ ABC中, AB=AC=16cm, AB的垂直均分线交 AC于 D,假如BC=10cm,那么△ BCD的周长是 _______cm.4.如图,已知点 D在 AB的垂直均分线上,假如 AC=5cm,BC=4cm,那么△BDC的周长是cm。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课题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课型新讲课教课1、知道角是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目标2、会说出角的均分线的性质并会利用角的均分线的相关性质解题。

要点角的均分线的相关性质难点会利用角的均分线的相关性质解题教课自学加指引方法教课自学指导直接引入. 讲堂小结 ,部署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省。

二次备课环节复习导入自学指导1:内容 :课本 P125要求: 1. 找出角的对称轴及角均分线的性质,并达成以下填空时间: 3 分钟后1、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 ,角的均分线上的点到课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_________。

程讲授2、如图,OC是∠ AOB的均分线,点P在OC上 ,PD⊥ OA,PE⊥ OB,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 PE=__________cm.(让学生经过看书,小组议论,探究出角的对称轴及角均分线的性质。

学生经过自己着手,动脑得出的结论记忆会更深刻,)4、检测1.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角B.等边三角形C.线段D.平行四边形2.如图, CD⊥ OA, CE⊥ OB, D、 E 为垂足.(1)若∠ 1=∠ 2,则有 ___________;(2)若 CD=CE,则有 ___________.五、自学指导2:内容 :课本 P126例 2要求:能看懂例题的作图步骤时间: 2 分钟后小组议论总结方法练习:1、作∠ AOB的均分线2、作△ ABC的三个内角的均分线(小组沟通合作总结画法,以后一名学生上前板演,小组内会画的教会其余同学)六、当堂训练:1、如图,已知∠C=90°,∠ 1=∠2,若 BC=10, BD=6,则点 D到边 AB的距离为 _____.1)角是图形。

( 2)角均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相等。

小结( 3)线段是 ________图形。

( 4)垂直而且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均分线。

简称中垂线。

线段垂直均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学课件

( ×)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钝角.( × )
(3)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一定垂直底边.
(√)
(5)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 ×)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一定平分顶角.
(√)
探究新知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 =∠C
B
C
D
(3)∠BAD=∠CAD,AD为顶角的平分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
(5)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探究新知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三线合一吗?
A
解:在ΔABC中,因为AD是角平分线,
所以∠BAD=∠CAD.
在ΔABD和ΔACD中,
所以BD=CD, ∠1=∠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探究新知
画出任意一个A等腰三
角形的底角平分线、 这个底角所对的腰上 的中线和高,看看它 们是否重合?
B
C
D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A
E
D
F
B
C
探究新知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三线合一”的操作
探究新知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判断对错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一定是锐角.
探究新知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Bபைடு நூலகம்
A
AB=AC
等腰三角形
C
探究新知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折一折:△ABC 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北师大版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本节通过实践操作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帮助我们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3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尺规作图。

过程与方法本节知识是通过对现实生活情景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出课题,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从生活实践中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因此,在学习中,首先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不同的情境中,通过思考、分析,总结共性,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行为与创新通过小组折叠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线段的对称轴难点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一、创设情景引入学生作品呈现:多彩的脸谱,美丽的蝴蝶、飞机……,一片迷人的景色。

出示课题:《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二) 》二、应用练习促进深化探索1:探索线段的对称性: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吗?这条对称轴与线段存在着什么关系?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⑴在纸上画一条线段AB,对折AB使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⑵在折痕上任取一点M,沿MA将纸折叠;⑶把纸张展开,得到折痕MA和MB.问题:⑴MO与AB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⑵AO与BO相等吗?MA与MB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⑶在折痕上移动M的位置,结果会怎样?结论:⑴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线段AB本身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CD,它垂直于AB 又平分AB,称作AB的垂直平分线.⑵无论M点取在直线的何处,线段MA和MB都重合.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探索2:尺规作图活动内容:如图,已知线段AB,请画出它的垂直平分线.1、多媒体展示历史上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的美妙图形,介绍相关数学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讨内容
摘记
【交流研讨一】如何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课本P124例1:利用尺规,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AB.求作: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1.分别以和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和;
2.作.
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课本P124做一做利用尺规作如图所示的△ABC的重心。
模块四:精讲梳理(认真听讲并记录要点)
模块一:(独立进行)
学习目标: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讲学稿
学习内容
摘记
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75度,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度数为。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5cm,腰长是底边的2倍,则腰长为,底边长为。
3、线段的中点指:。
4、三角形的重心是指:
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学习内容
摘记
【自主探究一】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在图(2)中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是如何找到线段的对称轴的?。
8.线段的对称轴与线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9.归纳结论:线段是图形,是线段的一条对称轴。
1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指:。
【自主探究二】1、课本P123“议一议”(如图(3),沿OC对折后,AC与BC重合吗?)
精讲内容
摘记
反思今天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1.课堂收获:
2.展示心得:
(1)如图(3),点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AC和BC相等吗?
理由是:
(2)改变点C的位置,以上结论还成立吗?
答:
2.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几何语言:如图(4) OA=OB,MO⊥AB,点C是OM上的一点
∴=.

学习目标:能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的几何图形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