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 《黄帝内经》的问世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3.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专著。
4.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5.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6.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理学专著。
7. 《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第一部药典。
8. 陈言提出了“三因学说”。
9. 刘完素提倡“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
病以寒凉为主,被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凡病皆因邪而生,“邪去则正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逐邪实为主,反对滥用补药,被称为“攻邪派”;李杲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以调补脾胃为主,善用益气升阳方药,被称为“补土派”;朱震亨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认为湿热相火为病十之八九,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养阴派”。
10. 吴有性提出了“戾气”致病观点。
11.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被后人尊称为“温病四大家”。
12. 中医学术体系的三个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13. 证,又称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亦标示着
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
14.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
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特性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所谓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15.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
的反应性不同,或其病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而表现的证候不同,治法也相应不同。
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表现为相同的证,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第一章精气神
1. 精、气、神也被称为人身“三宝”。
2. 精,泛指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广义的精又可分为先天
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先天之精指肾中所藏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又称为生殖之精,属于狭义之精;后天之精指人体从外界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由此化生的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又称为水谷之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即“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3. 神,在中医学中有两层含义。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
它可
以通过人的眼神、面色、语言、反应和形体姿态动作等,综合反映于人体外部,又称为神气。
狭义的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4.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5. 人体的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气和后天摄取的水谷精气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
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生理活动作用而生成。
6. 气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营养作用。
7. 推动作用,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
官的生理功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作用。
8. 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以防止无故流
失的作用。
9.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主要是气的固摄作用减退的表现。
10. 气机,指气的运动。
11. 气化活动是以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为具体体现的。
12.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
力的物质基础。
13. 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始物质,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
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4. 宗气,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
15. 宗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1)走息道而司呼吸;(2)贯心脉而行气血;
(3)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与之相关。
16. 营气,又名荣气,是行于脉中具有丰富营养作用的气。
17. 营气的生理功能包括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18.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具有防卫功能的气。
19. 卫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1)护卫肌表,防
御外邪入侵;(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3)调节控制肌腠的开合、汗液的排泄。
20. 卫气具有“慓疾滑利”的特性。
21.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22. 精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繁衍生殖、生长发育,并生髓化血、濡润脏腑。
23.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4. 脉为血府。
25. 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脏是心、肺、肝、脾。
26. 血的生理功能包括营养滋润全身、维持神志活动。
27.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8.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来说,性质较为清稀,流动性较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性质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
29. 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三脏是肺、脾、肾。
30. 津液的生理功能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等。
31. 气血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32. 气与血之间的关系有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能生气、载气五个方面。
33. 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有气能生津、行津、摄津和津液生气、载气五个方面。
34. 血和津液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同源和互化。
35. 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血能载气。
36.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津能载气。
37.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二章藏象
1. 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
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指脏腑
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2.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三类。
心、
肝、脾、肺、肾合称五脏,其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其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合称奇恒之府,其共同生理功能也是贮藏精气,“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但并不直接参与精气的化生。
3. 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最主要依据是功能特点的不同。
4. 心的主要功能有二,一为主血脉,二为主神志。
5. 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
6. 临床上常从面色、舌色、脉象和心胸部感觉等方面来观察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的功能正常与否。
7.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8. 心主血和心藏神的功能密切相关。
心主血为藏神提供了物质基础;心藏神则
能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和血的正常循行。
因此,两者在病理情况下也常相互影响。
9.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朝百脉、通调水道,并主治节与宣肃。
10.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以肺主呼吸之气为基础。
11.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
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的作用,即肺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12. 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
调节作用。
13. 肺为水之上源。
14.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肺主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宣发
肃降。
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其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15.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为升与出。
其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吸清呼浊、输布津液精微、宣发卫气。
16.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清肃、下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形式为降与入。
其生理
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吸入清气、输布津液精微、通调水道、清肃洁净。
17. 肺被称为华盖、娇脏。
18.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
肺通过经脉的相
互络属而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19. 喉为肺之门户。
20. 脾的主要功能有二,一为主运化,二为主统血。
21.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
织的功能。
22. 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23. 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
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24. 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
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臵相对恒定的作用。
25. 肝的主要功能有二,一为疏泄气机,二为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26.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
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27. 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
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调节性与生殖。
28. 肝的疏泄作用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对气机的影响。
29.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
能。
30. 肝被称为血海、刚脏(体阴而用阳)。
31.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
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
肝的
疏泄全赖血之濡养作用,又赖肝之功能正常才能发挥其作用。
所以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32. 肾的主要功能有三,一为主藏精,二为主水液,三为主纳气。
33.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34.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后
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并灌既五脏六腑。
人出生以后,水谷入胃,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而生成水谷之精气,并转输到五脏六腑,使之成为脏腑之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不断地供养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35. 五迟是指立、行、齿、发、语迟;五软是指头项、口、手、足、肌肉软。
36. 肾主水液,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37.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38.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39. 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
使肺的呼吸均匀,气道通畅。
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40. 肾为胃之关。
41. 《难经·四十四难》说:“七冲门何也? 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
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42.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43. 胆被成为中精之腑、清净之腑。
44. 胆的主要功能有二,一为贮藏和排泄胆汁,二为主决断。
45.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
46. 胃的主要功能为受纳和腐熟水谷。
47. 胃被称为水谷之海。
48.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
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
则五脏俱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所谓胃气,其含义有三: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胃为水谷之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
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
由于胃气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
因此,胃气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存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临床治病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胃气。
其二,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
因为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水谷精微又是通过经脉输送的,故胃气的盛衰有无,可以从脉象表现出来。
临床上有胃气之脉以和缓有力,不快不慢为其特点。
其三,泛指人体的精气。
49.胃气可表现在食欲、舌苔、脉象和面色等方面。
50. 胃主通降。
整个消化过程主要依赖于胃气的和降功能。
51. 小肠的主要功能有二,一为主受盛化物,二为主泌别清浊。
52.泌,即分泌。
别,即分别。
清,即精微物质。
浊,即代谢产物。
所谓泌别清
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53.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
54.大肠的主要功能为传导糟粕。
55.膀胱的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尿液。
56. 三焦被称为孤府。
57.三焦的生理功能有二,一为主水道,二为通行元气。
58.《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59.脑被称为髓海。
60. 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有二,一为主持月经,二为孕育胎儿。
61.天癸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机能成熟所必需的重要物质,是肾中精气
充盈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62.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肝、脾、肾等脏腑,冲、任、督、带等经脉有密切关系。
63. 心肺同居上焦。
心肺在上,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
这就决
定了心与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64.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
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
行血与统血之间的关系。
65.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因此,心与肝的关
系主要是主血和藏血,主神明与调节情志之间的关系。
66. 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属阴,在五行属水。
心肾之间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又称水火相济、坎离交济。
心肾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形成了病理状态,称之为心肾不交。
67.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
津液;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因此,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水之间的关系。
68.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气机调畅,气血流行,脏腑安和。
因此,
二者关系到人体的气机升降运动。
69.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肾关系被称为金水相生,又称肺肾相生。
肺
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因此,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70.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藏血,脾生血统血。
因此,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
为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之间的关系。
71. 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
阴液互养,精血相生。
因此,肝与
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精与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种关系被称为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精血同源。
72.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
因此,
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73.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化
水谷,行津液的器官。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过程,就是六腑在既分工又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
胃、胆、小肠密切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糟粕传入大肠,经过大肠再吸收,将废物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尿排尿,与三焦的气化也是相互联系着的。
三焦的功能则包括了它所参与的消化、吸收与排泄等各方面的功能。
74. 脾与胃在五行属土,位居中焦,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而构成脏腑表里配
合关系。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因此,脾与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纳与运、升与降、燥与湿几个方面,即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75.水液代谢,是指水液的生成、输布以及水液被人体利用后的剩余水分和代谢
废物的排泄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
水液来源于饮食,是通过胃、脾以及大小肠等消化吸收而生成。
水液的代谢过程,则是以脾、肺、肾三脏为中心完成的。
第三章经络
1.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部分,多行于人体的深
部,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是经脉小的分支,多行于较浅的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特殊网络系统。
2. 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以及十二经别。
3.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
脉。
4. 络脉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分。
5.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
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6. 头为诸阳之会。
7.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
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8. 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
9.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10. 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
等处,所以称此三脉为“一源而三歧”。
11.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冲脉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五
脏六腑之海和血海。
12. 十二经别的分出部位是四肢肘膝以上。
13. 十二经别与正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循行上具有“离、合、出、入”的
特点。
每一条经别都是从其所属的正经分出,称作“离”(别),进入胸腹腔称“入”,于头颈部出来称“出”,又与表里经脉相合称“合”。
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
14. 经络系统的功能包括联系作用、感应作用、濡养作用、调节作用。
15. 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的病变。
16. 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
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
17. 穴位的选取,必须按经络学说进行辨证,断定疾病属于何经后,根据经络的
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穴,这就是循经取穴。
18. 治头痛,属太阳经的可用羌活,属阳明经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
第四章病因
1. 陶弘景提出“三因论”,即“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
2. 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淫外感归为
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
3. 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
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或审症求因。
4. 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所谓六淫,
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
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
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
5.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
6. 风邪以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为基本特性。
风邪的致病
特点:①易于侵袭阳位;②病位游移不定;③发病急骤,变化无常;④肢体异常运动;⑤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7.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
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
8. 寒邪具有寒凉、凝滞、收引的基本特性。
寒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伤阳气,表
现寒象;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③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
9. 寒邪是最易导致身体疼痛的邪气。
10. 根据寒邪侵犯部位的深浅,有伤寒、中寒之别。
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
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11. 湿邪具有重浊、粘滞、趋下基本特性。
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于损伤阳气;
②易于阻遏气机;③易于侵袭阴位;④病程缠绵难愈;⑤多见头身肢体困重;
⑥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滞不爽。
12. 湿邪是最易导致身体沉重的邪气。
13. 湿邪致病,常用利小便法治疗。
14. 湿邪致病有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
15. 燥邪具有干涩、清肃的基本特性。
燥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于耗伤津液;②易
于伤肺。
16. 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
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
时,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多温燥。
深秋近冬之际,西风肃杀,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则病多凉燥。
17. 暑邪具有炎热、升散的基本特性。
暑邪的致病特点是:①其性酷热,表现热
象;②易于伤津耗气;③多兼挟湿邪。
18. 暑邪纯为外邪,并无内暑。
19. 暑邪是季节性最明显的邪气。
20. 火邪具有燔灼、趋上的基本特性。
火邪的致病特点是:①其性燔灼,表现热
象;②易于炎上;③易于伤津耗气;④易于生风动血;⑤易于导致肿疡;⑥易于扰及心神。
21.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22. 疠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③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3.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
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24. 七情的致病特点是:①与精神刺激有关;②直接伤及脏腑;③影响脏腑气机;
④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
25.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
气乱……思则气结”。
26. 饮食失宜即不合理的膳食,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
27. 婴幼儿食滞日久,可以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饥瘦等症,
称为疳积。
28. 在热性病中,疾病初愈,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常导
致食滞化热,与余热相合,使热邪久羁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迁延时日。
此即为食复。
29.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30.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31. 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
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
32. 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