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同修会修学次第

合集下载

如何生起之次第

如何生起之次第

(二、如何生起之次第)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分二:一、烦恼生起的根本;二、以此根本如何生起其余烦恼。

一、烦恼生起的根本有两派观点,一派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异体,一派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一体。

如许萨迦耶见与无明异者,譬如盘绳,略降黑暗,于绳实体不能明了,于彼遂起执蛇之觉,如是障蔽明见蕴体,由无明暗误蕴为我,从此发生诸余烦恼。

如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所承许的萨迦耶见和无明异体,就好比盘着的绳子,在黄昏略微降下黑暗时,对绳子的真实体性不能明了,反而起了计执这是蛇的错觉,这就是以无明为前因,继而出现妄见。

如是由于无明暗障蔽了明见蕴的体性,误认为多体、无常的蕴是我,这是一种错认。

也就是由无明发生了萨迦耶见,把刹那变灭、多分的蕴的假相认为是常一的我,继而执著这是自我,心里认为“我就是这个呀”,之后为了维护自我,为了自我的利益等等,发生贪嗔等各种烦恼,这是第一派观点。

也就是首先以无明为因,把蕴错认为我,从此以这种我执发生各种烦恼,都是不正确的心态,这就是所谓引起烦恼的根本。

这就好像两个产妇在医院里,同时生产,她们是一对冤家,结果在抱孩子的时候把冤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抱回家。

这就是因为一开始没看清,结果就把冤家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血肉,对这个孩子百般地呵护、爱执,后来才发现全是错的。

同样,由于一念无明把蕴错认成了我,之后以这种妄见就发生各种不合理的心态,烦恼就是这样生起来的。

如许彼二为一,即萨迦耶见为烦恼根本。

这是以诸中观论师和法称论师为代表,承许萨迦耶见和无明一体,说萨迦耶见是烦恼的根本。

如《入中论》中说:“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

”此复由其萨迦耶见,执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别。

如是分已,贪着自党,嗔恚他品,缘我高举,执我常断,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执为第一,如是便于开示无我之大师及师所说业果四谛三宝等法,邪见谓无,或复生疑为有为无是耶非耶。

这里继续观察,由于萨迦耶见把蕴误以为我,从此之后就执著这一个蕴总聚的假相是我。

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

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

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200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論唯識學的修行次第與內容一個時代主題的回應魏德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7200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18論唯識學的修行次第與內容??一個時代主題的回應,魏德東提要修行問題可能是當代漢傳佛教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之一,而次第與圓融的關係問題尤爲突出。

尌中國佛教的發展看,明代以後,禪宗和淨土成爲主流,但漢傳佛教的修行次第反而漸行模糊,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廿世紀佛教在中國社會的邊緣化。

從世界佛教的發展看,廿世紀佛教在歐美有急速的擴張,但最爲博大精深的漢傳佛教影響反而最小,落後於藏傳和南傳,這也與當代漢傳佛教在修行上的次第不明有密切關係。

本文專從唯識學的修行理論入手,彰顯唯識學的唯識五位學說所擁有的嚴格的修行次第,同時對於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和究竟位的內容予以詳細的解析,最後在唯識與禪的比較中,說明唯識學修行理論的獨特價值。

本文認爲,尌廿一世紀的中國佛教而言,唯識學的修行理論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唯識五位的修行學說既有嚴格的次第,又有豐富的內容,結合時代需要,對這一理論予以總結、提煉,對於漢傳佛教的現代開展十分必要。

充分發揮唯識學說重視理論思維的長處,並使其與禪宗、淨土宗的修行學說緊密結合,應當是當代中國佛教發展的一條思路。

這無論對於中國佛教在本土的發展還是其全球化進程,都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目次一、引言二、唯識五位三、預備階段四、修證階段五、結語關鍵詞:唯識五位修行次第漸修頓悟19200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一、引言在漢傳佛教面臨的時代挑戰中,實證實修可能是最迫切的問題之一。

從世界範圍內看,佛教是現代化進程中發展最快的傳統宗教之一,表現出很強的時代適應性。

但在這樣過程中,漢傳佛教的表現很不盡如人意。

在歐美,最有影響的是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在中國,漢傳佛教極度的社會邊緣化。

原因何在,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尌是漢傳佛教的修行,進一步說,尌是修行次第的模糊與混沌。

佛学各宗实修次第纲要

佛学各宗实修次第纲要

佛学各宗实修次第纲要学佛修道之始(以下均摘自周承松撰写的新浪博文)有朋友云,最近诸事不顺,找高人测,曰有大碍(非‘无大碍’也,呵)。

我劝曰:学佛吧!朋友云:每欲学佛,无论去寺庙礼拜,或请朋友诵经,辄有障碍,似有人在旁牵扯,不能遂愿,屡试不爽。

我笑曰:无事,正常,业障现前,阻你解脱也。

此为逆增上缘,正应精进!朋友委屈:我性本善,平生无害人之心,为何受此业报?!答曰:因果分三世,昨天、今天、明天也。

我们过去皆造无边之业,你我一样,所谓无业不生娑婆。

但仍然无事,以平常心坦然对之即可。

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而已。

佛学为解脱之学,解脱乃自性自悟自解脱,与业障无干,坦然受之,无怨无悔可也。

初步学佛,可先研基础佛理(主要为因果业报类佛理,如百业经,因果实录和游记等),以白话为主。

再往后,应研究三十七道品。

日常功课可从诵经、持咒、念佛开始。

若时间充裕,可再读佛本生及过往和当世高僧大德之传记。

读传记实乃学佛修道之捷径!因其直示修道之路径也!艰涩之佛理全融入高僧大德生动之人生事迹中,既易理解又不易忘记,将来更会时时浮现于脑海,提醒行者,激励行者!随学者修学时间之增长,还会与佛理互相研参,最终融会贯通!此讲学佛,修道亦然!1学佛之“次第”问题(一)现在学佛的人慢慢多起来,这是好事!可如果问一问就会发现,大家学佛的目的都不尽相同。

有人为消灾,有人为健康,有人为求财,有人为情感,有人为解脱,有人为助人等等,不一而足。

究竟对不对呢,好不好呢?依我看,都对,都好,都有道理,或者说,无论为什么,都无妨。

真的是无妨,不是在迁就着说。

本来嘛,佛门广大,佛法似海,有教无类,难道还有什么样的心态和初衷是佛法所不能容纳的吗?!不过,不管欲达成何种目的,学佛都要明白一件最最基本的事,那就是“次第”!或者说是“过程”“次序”。

这好比读书,总要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到硕到博,甚或到博后,或博导。

总不大可能从幼儿园直接到中学吧?当然,不排除有个别的天才或神童,但毕竟是少数,与大众无关,而且最多也就跳几级而已,不是整个阶段全省略。

戒定慧的修学次第(一)

戒定慧的修学次第(一)

《楞严大义》之“戒定慧的修学次第(一)”
2015-01-02 安福利生弘法部 天圣山安福寺
戒定慧三学是“摄心为戒”,然后“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这个前后的次序。先要学戒,然后再学定。实际上,戒是人品道德的养成。一个人修行路上障碍重重,遇不到善知识,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福德不够。持戒不严,是他福德不够,做人、做事,表现出到哪里别人都不喜欢,也是福德不够。福德、因缘、善根这三者,福德是最关键的。你能够学佛,说明因缘有,善根有,但如果福德不够,你就是遇到善知识了,善知识也会错过。。
培养福德最简单的一个标准:你到哪里,哪里人都欢迎你。在寺院里,一般来说你勤劳,多干活,多做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同样的活你多做一点,大家就欢喜了,你就培养了这种爱护大家的心了;分利益的时候,最好的分给别人,差的给自己,大家欢喜你了,没人跟你争了,无争第一;要念经的时候,你念的声音比别人稍微响一点,你心里想,要让大家轻一点,让大家能够安心。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你不要在那里念“闭口真言”,大家念,我不念,反正多一个少一个都一样。大家都不念了,就不一样了。这份心是很细的,你在时时处处只关注自己一个人,这种人的成就啊,这一生度不了任何一个众生!只要你能够帮助身边的一个人,你都能够度这些人,你的心量就有那么大。
我想古人,对一万人讲法的时候,没有麦克风,大家却都能听到,因为古人的心量太大了,一包围下去,他的声音就很洪亮。你看现在人,用麦克风就这么点声音,还要吼着讲,心量太小了。你看,女众的声音都很低,男众的声音都很洪亮,这是业习呀。女众的声音要是很响了,人家就说这个人不像女人了。心量小,你的所有一切都会小。心量有多大,你的慈悲就有多大,你的智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如果你现在想,我一定要利益天下众生,这个观念一旦形成了,你以后的心量一定是观察天下众生需要什么,你努力的最终结果就能够利益天下众生。你如果想,“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那么连你身上的一根毛都没人要,也没人管,也起不了作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

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学习四圣谛的三个阶段(雪歌仁波切讲)任何阶段,都要学习四圣谛。

然程度不同,修学的阶段,也有深浅上的差异。

最粗浅的层次,就是将四圣谛与自己生命连接来学习;接着从自身的体验,推己及人,替别人想一想,类似稍稍体会上士道大乘法。

以上是第一阶段浅显的学习。

接着,体会深入之后,我们会渴求更深入学习四圣谛,生起这种希求心,即可进入空性的学习,这是第二阶段。

等到内心于法生起强大希求与信心,渴望入道修习时,即开始道次第的修学。

由下、中、上士道再入密续,此即道次第修学的次第。

第一阶段:将四圣谛与自己的生活连接,并推己及人。

修四圣谛,大致上有深浅二种层次,由浅入深。

首先,浅的阶段中,以闻思为主,目标是能生起定解及不退转的信心,以及强烈的希求与欢喜。

透过自己生活上的经验,简单地与四圣谛连结,进而体会:“喔~佛陀说的,一点没错~真的是有这些现象~当初我不知道是苦,后来慢慢也感受到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多想想这些生活上的经验,试着将它们连结到苦谛与集谛的道理。

不过,这种认识还谈不上透彻与通达。

例如怀疑自己会不会得到,会不会得不到,像这样先有贪瞋,再由于欲取、欲舍的心,怀疑自己“我能做到吗,”、“我能成佛吗,”此时,我们也许会跟别人竞争,失败就沮丧生气,成功又洋洋得意,傲慢起来。

我们的心,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平静不了。

佛经述说的状态,非常符合我们实际的经验。

透过如是观察与思惟,我们能认识简单的集谛。

接着,也可简单地思惟灭谛与道谛:“我如何出离这些问题,”、“如何出离内心的痛苦,”“因为内心烦恼引发的外在仇人,这些问题该如何出离,”“要如何压伏贪瞋,”“如何处理外在的困境,”……等等,这些都代表简单的灭谛。

虽非真正的灭谛,还算是“断除”这个果位。

用什么方法断除,看看佛经,通常内心会稍稍平静下来,心可以调整一下。

这是简单的道谛。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理解,十分浅显的阶段。

基本上,就是为了离苦得乐,何者应舍、何者应取等生活上的改变,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学习简单的四圣谛。

《道次第》第57讲内容摘要

《道次第》第57讲内容摘要

《道次第》第57讲内容摘要⑤既知胜利,勤修皈依我们了知了皈依的殊胜利益后,就要把皈依作为⼀个基本的法门来修⾏。

关于皈依的利益⼀共有⼋点:⼊佛⼦数。

第⼀、⼊佛⼦数就是成为佛弟⼦的⼀个基本标准。

佛教跟外道的区别虽有很多,如缘起、⽆我、对空性的了悟等,但它有⼀个基本的判别标准,那就是按阿底峡和馨底巴所说的,以皈依作为判别的标准。

皈依不仅仅是⼀种形式,关键还要得到皈依体。

在没有舍弃皈依体之前,你就是佛弟⼦。

如果失去了,或者没有得到,都不能算是佛弟⼦。

所以,最初成为佛弟⼦的标准,是要通过皈依三宝的仪式,⽤⼀种⽤⾄诚⼼的承诺,以佛陀为⼤师,以佛法为正法,以清净的僧团、僧伽为良伴。

如果没有这个⼼,尽管做了很多善事,都不是佛弟⼦。

因为它不是建⽴在三宝的⼼⾏的基础上。

诸戒之本。

第⼆、诸戒之本就是⼀切戒律的根本。

《俱舍论注》⾥说,皈依是进⼊⼀切律仪之门。

《皈依七⼗颂》说,在家的优婆塞皈依三宝,是⼋种戒的根本,也就是说三皈依是⼀切戒的根本。

如果没有这种信仰的基础,所有的戒律靠外在的约束的作⽤,是很有限的。

因为皈依是⼀种归宿、⼀种依赖,是以涅槃、解脱以及成就智慧作为我们⼈⽣⽬标的⼀个承诺、⼀种愿望、⼀种誓愿。

如果没有这份承诺和愿望,那所有的修⾏就是⼀句空话了。

第三、减灭诸障。

就是能够减去、灭除⼀切罪障。

《集学论》中,为说明皈依能够化解业障、消灭业障,曾经引了⼀个猪的缘起作为⽐喻。

说有⼀个天⼦,在他天福快要享尽时,出现五衰相,他⽤神通观察,发现⾃⼰要到⼈间王舍城的⼀户⼈家去当猪。

他问其他的天⼦,怎样才能补救,被告之要皈依佛陀就有办法。

随后他就皈依佛陀,结果死后就没有堕落到猪,⽣到更⾼的天了。

所以就有这么⼀个颂:皈依佛,不会堕落到恶趣⾥。

舍去⼈⾝后,可以获得天⾝。

依⽌⼒是⼀种忏除业障的⽅法,因为通过皈依三宝这种强⼤的⼒量,培养内在的⼒量,在外在的加持和内在的⼼⾏相应的时候,它⾃然就能够产⽣这种消除业障、化解业障的效果。

因为业障不是⼀种固定不变、客观实在的东西,⽽是建⽴在我们新的基础上,是我们⼼念产⽣的结果,是缘起的。

九住心详细次第

九住心详细次第

九住心详细次第一内住者原文初中九心。

一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援内所缘境,《庄严经论》云:[心住内所缘]。

今译第一住心内住:是指在修止的过程中,能缘心已散乱于其他所缘的可悦爱境时,以正知察觉,将能缘心,从外在所缘予以收摄,恢复安住于原来执取的内所缘境,成为内住心;对此,如《庄严经论》说:讲能缘定心,从散乱于其他所缘的种种外在可悦爱境向内收摄其心,令定心继续安住在内所缘境上,就称为【心住内所缘】的内住心。

心相内住心的心相:顾名思义,由于行者之前,尚未娴熟修习近修定之理,所以刚开始趣入第一住心内住时,其能缘心极难安住于原来执取的善所缘,会不由自主地极其多次、又极长时散乱于其他所缘的可悦爱境,心如瀑流相续不断的攀援外境,其境相续不断,纷至沓来,令心不能驾驭,甚至,须经极久之后,才能恍然察觉已经散乱与其他所缘的可悦爱境。

正因为突然不接触外境,又过于散乱,致使有时也会忆念许久未曾忆念的人、事、物等烦恼事相而扰动其心,其实这并不是引发更多的烦恼,而是因为平日内六识大多数散乱于外六尘,所以才暂时不现起某些烦恼事相或者只是现而不知罢了。

虽然一开始趣入第一住心内住时,必须收摄内心安住于所决定的所缘上,但实际撒谎能够能缘心唯有少分安住,至于正知正念之力就不用说了,故才有像这样的不得安住于所缘的心相。

原文二续住者,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即于所缘相续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今译第二住心续住:是指能缘心由前内住的小住所缘,以此为基础,进而间歇相续安住,不散乱于其他所缘,即能缘心于所缘境,已能有少许的相续专注安住,成为续住心;对此,如《庄严经论》说:安住所缘的续流,已得少许相续安住,能缘心安住所缘不再外散,就称为【其流令不散】的续住心。

心相顾名思义,续住心是由前已极少住的内住心为所以,而间歇相续生起的少许安住所缘的意思。

此时,分别寻伺,沉掉(沉没和举掉)等障碍,稍微暂时而转弱,其相续安住所缘的时间,约是计数一串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之久,但是,仍多入于粗粉沉掉的障碍之中,而且已生障碍也不容易快速察觉,只是较前有些少分的相续安住罢了,这是经由内住而间歇住于所缘的续住心相。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从安般念到第四禅来自: 长安冷松(智障居士) 2010-11-17 07:53:13以下是篇非常完整的修四禅八定的介绍文章,可以作为修四禅八定的重要参考========================缅甸本雅难陀尊者主讲第一部分、「安那般那念」修习四阶段禅修的环境及姿势首先,佛陀说禅修者要打坐,必须找一个安静,没有声音的地方。

因为对刚开始禅修的人而言,声音是一种干扰。

他们在看呼吸时,心会常常禁不住地想要听听周围的声音,听听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定力就退了。

禅修时,必须坐下来先盘腿、闭起睛睛;若腿痛的话,可以更换双腿的位置使它舒适,换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身体也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或后仰。

因为后仰的话,会对呼吸感觉不清楚,若出入息不清楚时,妄想就会涌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

身体若是前俯的话,不只会越来越累,同时呼吸也会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快,这样是不能打坐的。

除了身体要正直,头也一样要正直。

至于手要怎样放,并没有一定的姿势,所以手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随意放,只要舒适就好。

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姿势,因为身体不正,是会很容易疲倦的。

打坐时要闭起眼睛,将心念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保持知道呼吸在一个比较清楚出入的地方。

有些修行者为了让自己不要有妄念,以便清清楚楚地知道呼吸,他就会紧紧抓住呼吸、控制呼吸,导致身体越来越痛、紧绷,颈项也会紧绷,甚至有些禅修者只要一闭眼睛,就会感觉头硬硬的,很痛。

所以刚开始禅修时,不要控制呼吸,虽然问题在开始时不是很大,但后来就会变得很大。

以后一闭眼睛就会有紧、硬的感受,那是很辛苦的。

第一、观出入息(观息进、出):1. 在鼻孔周围的触点上,简单地觉知出、入息即可(「入息一次知道」就够,「出息一次知道」就够,不必注意开头到最后,全部的息),2. 但不要注意触点,3. 也不要控制或抓息。

4. 心不随着息进去或出去。

5. 不要注意息的热、冷、推动等自相(色法名法各自的特相),也不观息的无常、苦、无我之共相(色法名法共同的特相)。

用功记录表

用功记录表
3、一定要以无相念佛、忆佛、拜佛为基础,写好功夫记录表,从有相到无相到实相,不折不扣地按照平实导师的修学次第修学前进,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一定要成功。
2、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磨练培植自己的五根五力,遇到任何情况要想到自己是末法时期的正法学子、佛子,是正觉同修会的学员,是平实导师的弟子。摧邪显正是我们的义务,沿着平实导师的足迹递进,是我们的光荣与幸运。为正法长住,为众生得救,是我们生生世世的责任,责无旁贷,因为我们是平实导师的弟子,处处以导师为榜样。
_____年_____月用功表
姓名:
时数
日期
忆佛拜佛
忆佛打坐
忆佛经行
阅读导师
(正觉)法宝
观行五蕴
看话头
备注
1
23Biblioteka 45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_____年_____月用功心得报告姓名:
注明:
1、学人以修学无相念佛为首要基础,依《无相念佛》书中之十种次第精进而修,同时再薰习导师法宝(《识蕴真义》为主),建立五蕴十八界知见后,即可于四威仪中观行五蕴十八界之虚妄性;若无相念佛已经如法次第修到第九或第十次第者,方可转入看话头参禅,但要先建立正确参禅知见(《禅--悟前与悟后》)。佛子们要先自我检查功夫行门是否落实?经常比对导师开示,检查自我知见、行门是否有出偏?切莫存有诤胜比较心态,虽此生闻道有先后之别,但每个人往世修学时劫不尽相同,故莫轻慢新学!若功夫修行稍有成就,亦莫起慢心,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佛法当从恭敬中求,同修之间要和睦相处,视修道如救头燃,莫聚在一起尽谈世间法,不说两舌、无益于道业之语。应老实修行,莫求一步登天,以平常心不急于求成,但不懈怠,身体力行。初学者应先阅读平实导师的《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禅--悟前与悟后》、《真实如来藏》等书籍,详加思维,树立第一义正知见,树立无相拜佛、忆佛、参禅正知见。

由此能确认修学的项目为六度接下来就要明确对

由此能确认修学的项目为六度接下来就要明确对

受持菩萨律仪后如何学习的轨理包括三个方面:先要认识什么是菩萨的学处,也就是六度;其次要明确六度摄尽了菩萨学处的道理,由此能确认修学的项目为六度;接下来就要明确对这六度应该如何学习的次第。

第三、学此次第分二:一、初于总行学习道理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初中分二:一、学习六度熟自佛法二、学习四摄熟他有情初中分六:一、学习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静虑六、般若道理学习此六度学处的次第分两个方面:最初对于总的菩萨行要认识应如何学习的道理,而且趣入如理地修习;其次特别对于后二波罗蜜多——静虑和般若要明确应该如何学习的道理。

首先讲第一部分,其中又包括六度、四摄两大项目。

其中学习六度是成熟自身的佛法,学习四摄是成熟其他有情。

学习六度成熟自身的佛法,按照顺序又有学习布施的道理、学习持戒的道理乃至学习般若的道理。

这里“道理”是轨理或道相的意思,也就是趣入布施等学处应当依循怎样的轨道。

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转趣发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别四、此等略义首先说明学习布施的道理,有四个方面:一、要在自身上认识布施度的体性;其次要明确如何转趣发起布施的方便,也就是思惟摄持的过患和惠施的利益,由此发起修布施的欲,从而在自身上发起布施的修行,因为欲是缘起之枢要的缘故;接着要认识布施的差别,也就是布施有哪些差别,都一一明确认知后就能够不紊乱地修习;最后再对以上说到的此等布施道行的涵义作一个简要的摄义。

今初(布施度性)首先,要在自身上明确布施度的自性。

所谓自性就是这种道行自身的体性。

对此分两部分认识:一、何为布施度的自性;二、如何是圆满布施度自相。

一、何为布施度的自性《菩萨地》云:“云何施自性,谓诸菩萨不顾自身一切资具,所有无贪俱生之思,及此所发能舍施物身语二业。

”谓善舍思,及此发起身语诸业。

《菩萨地》中说到:怎样是布施的体性呢?是指诸菩萨不顾惜自己的色身和一切资具,所有伴随能舍、无贪一同生起的思,及由此思所发起的能施舍无罪事物的身业和语业。

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次应发起猛利

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次应发起猛利

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次应发起猛利誓愿,谓如所定,不令修余;即应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如所决定,令无增减。

前面已经说明了前因后果,已经摆好了这个路线的走法,如果违背规则,是要受到惩罚的。

我们要非常慎重、认真地护持修行的相。

认真是一个好事,表示已经非常严格地遵循这个正道来行。

不要一听别人说“你那个样子很刻板、太教条”等就生犹豫心。

那是个魔,他豁达空的习气太强了。

因为我们已经从缘起上确认了,所以自然开始认真、殷重了,这是好相,一定要保持它。

之后,自己就想:确实我要这样做。

所以最开始我们不能着急,必须要养成好习惯。

修心的时候,对于所要修的所缘境的数量和次第,首先必须断定。

断定好了,就发誓愿:我要按照所决定的来修,绝不换题目。

不是今天变到这,明天变到那,而是非常听师父的话。

师父说:你这五天必须得练这一招。

他就练这一招,不练别的。

然后师父说:你练得差不多了,再多练三天,这个基本功就好了。

他就又老老实实这样做。

第一步做好了以后,师父说:你有基础了,现在我们可以再练这招。

他就继续再练。

这个人老老实实按照教导来做。

师父今天让他站桩,他就不会去练拳。

这就是一种品格,一决定好了,就如实地做。

在做的时候,应当有正念正知来如法地修行,就按照所决定那样,不要增一分,不要减一分,也没必要增一分或减一分。

要知道,传承祖师们有最大的慈悲心和智慧,已经定好了全盘修行的路,一步一步都非常如理如量,能够开展出符合缘起法则的妙法。

只要好好修,就会生起,而且会一步一步地引发,前前是后后的因,一步一步会往上走的。

如果错乱了这个轨则,按自己的一套来,那是修不成的。

因为连师父规定的事都违背,那怎么可能修成。

如果你是师父,应该走过了这条路,还要修什么。

所以,必须按照要求修,只要合乎条件决定能修得成。

所以,一旦决定了就不能变动。

然后在修每一分的时候,不断按照那个标准来,用正念提起,我现在要修什么,所缘的该是什么?要怎么修?用正知时时看着自己,是不是按照这样在进行?一跑到别的地方就要把它拉回来,不允许它乱来。

同修心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

同修心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

同修⼼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慧了):南⽆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宗喀巴⼤师顶礼师⽗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友情愿成佛善知识的选择和依⽌法的修⾏。

如果学佛法像以前那样在学校⾥学知识那样的话,是⼀点好处也没有的,只是多了些佛教的知识,对⾃⼰的修⾏,解脱是没什么帮助的。

在开始修学时就要树⽴对法和法师的这种恭敬的习惯,将来做法师来,也能将这样⼀种良好的习惯传承下去,建⽴良好的传承,良好的修学习惯,这是⾮常重要的。

能否如法地闻法、听法直接关系到法的健康传播、弘扬。

佛法不在于⾼深的道理掌握了多少,关键就在于我们领会了多少,有多少能落实到⼼形上。

有些道理⾮常简单,但事实上是需要通过强化来完成的,有做的多少,对⼼形产⽣多⼤影响这是很关键的。

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种态度的转化,到⼼态的转化。

具悲悯纯粹出于对众⽣的悲悯⼼⽽说法,决不是为名闻利养⽽说。

博多⽡呼井拿⽡对⾥抹补说“我每次说法,不论说多说少,没有⼀次⾃我感觉良好,只看到众⽣⽆不⾝处苦恼中”。

这并不是表明他讲法讲的不好,对于⼀个具格善知识来说,并不是为了说法⽽说,凡有所说,都是在悲⼼的驱使下,因为不忍众⽣于烦恼中长劫受苦⽽说。

除了拔济众⽣的愿望之外,没有任何的其他想法。

⽽凡夫每做⼀件事,关注的只是⾃⼰的感觉,做好了觉的有成就感,反之则会有挫败感。

这都属于我执。

如果在讲法中也有这样的感觉,还是落⼊到凡夫⼼中。

每⼀种境界能落实到⼼形上是不容易的,需要通过观修来完成。

精进弘法利⽣,在利益众⽣的修⾏过程中勇猛精进,不怕劳累,坚持不懈。

断疲厌⼀般的⼈做⼀件事久了就会升起厌倦的⼼。

做菩萨、⼤德,为了利益众⽣就要能忍受这样⼀种厌倦,能⽤勇猛精进的⼼来克服这个厌倦,还有可以通过禅修,可以化解这⼀种厌倦情绪,我们通过智慧观照的⼒量,通过禅定的⼒量也能把这种厌倦在短时间内就给化除掉了;如果我们通过休息两三天也能化解厌倦,⼈的⼼它⾃⼰有这样⼀种修复的功能。

宗⼤师为我们总结了善知识应当具备的⼗种德⾏,要真正具⾜这⼗种德⾏的善知识是不容易的,在古代不多见,在当今更难找。

学修《道次第论》的殊胜

学修《道次第论》的殊胜

学修《道次第论》的殊胜《道次第论》学修的殊胜---温州修学处(筹)同修⼆班李若师兄⼀、总的来说,《道次第论》有什么特点?答:《道次第论》的特点可归纳为:“根本、圆满、易持、优胜”1、“根本”:《道次第论》源于《菩提道炬论》,《道炬论》为阿底峡尊者⼀切著述中之根本,是其⼀⽣著述中最为重要,对藏传佛教贡献最巨的论典。

2、“圆满”:《道炬论》能总摄显、密教义的精华和纲要,并对显密的相互关系作了圆满解说。

3、“易持”:《道炬论》除理论建构外,更引导学⼈依次第调整⼼⾏。

操作性极强,更易于实践。

4、“优胜”:“以能善巧性相两宗,严饰⼆师教授故,胜其余轨式。

”尊者继承了性(中观学派)的甚深见; 相(瑜伽学派)的⼴⼤⾏,且对⼆宗法义极为通达,并将其中精髓有机结合,使龙树,⽆著的佛学思想得以光⼤,所以《道炬论》胜过其它论典。

其所安⽴的是修学的常规道路,是⾯向⼀切众⽣⽽设⽴,条理清晰,次第井然,任何⼈皆可按此修⾏,可谓“三根普被,利纯全收”,所有众⽣不管根基好或差,都可以学。

⽽以上所说的《菩提道炬论》的特点,实际就是《菩提道次第论》的特点。

⼆、《道次第论》对“会通⼀切经教互不相违”,有何认识?答:本论殊胜之处就在于融会佛陀所说⼀切经教,彼此并不相违的原则。

分别从四个⾓度阐述:1、佛陀所说的⼀切经教,所谓⼋万四千法门,对治⼋万四千烦恼,这是为了引导各种不同根基的⼈成佛的⽅便,从究竟意义上说,唯有⼀佛乘⽽已。

佛陀出⽰的本怀,是要带领⼀切众⽣成就究竟、圆满智慧,⽽他演说的种种教法之间所不同的仅是:有的是道的主⼲,有的是道的⽀分。

例如:修学念佛法门,念⼀句“阿弥陀佛”佛号,那”阿弥陀佛”’佛号就是道的主⼲,⽽诵经,持戒,发菩提⼼等就是道的分⽀。

因为要将这⼀句佛号念好还需要很多的助缘辅助;⼜如⼋正道是道的主⼲,辅助⼋正道的就是道的分⽀。

佛陀演说的⼀切教法都是成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能接受了⼀些,其它就妄加排斥。

2、作为菩萨的修⾏,就是为了利益⼀切众⽣,其化导的对象包括下、中、上三种种性。

道次第共同学处心得

道次第共同学处心得

道次第共同学处心得“讲完了,真的讲完了。

”当第二遍《道次第》修学结束,再次听到导师说这句话时,心中不禁又生起对导师深深的感恩之心。

是谁“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是导师一直在三有苦海中寻找着我们,是佛法的智慧、导师的慈悲宏愿把我从一个充满迷惑烦恼,在轮回中艰苦跋涉、不停寻找生命出路的凡夫,一步步救拔出来。

进入三级修学之前,自己的生活痛苦而无助: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服管教;家庭矛盾重重,和老公很难沟通……通过修学,我知道了自己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因为惑和业,惑是无明我执烦恼,业是由此造作的业力。

就像导师开示的,所有的想法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感觉、建立在自己过去错误观念的基础上。

可想而知,不仅自己整天生活在痛苦中,同时还伤害着家人及身边的人。

我现在唯有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在内心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发展出健康的心态。

不想有情绪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除错误的观念。

在听闻法义的过程中,常常被导师的开示深深震撼,心生感慨:我是多么幸福啊!能够遇到一位具格的善知识,告诉我人生的真相、究竟的智慧,有正确的方法,有次第地把我从迷茫痛苦中一步步解脱出来,让我清楚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并且在内心坚定地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六年的学习,感觉时间一晃而过,丝毫没觉得长。

已经习惯了每天晚饭后坐在书桌前听导师的开示,不知不觉,烦恼和低落的情绪悄悄融化于慈悲智慧的氛围中,那是最静谧、最安宁、最温暖的时刻。

随着修学的深入,自己对三宝、对善知识的依止越来越强,漂泊无依的心找到了究竟皈依处;贪嗔烦恼的力量减弱了,错误观念逐渐瓦解,佛法智慧在心中慢慢扎根;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家庭关系变得融洽;带着一颗理解、接纳、宽容友爱的心与人相处,与周围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当《道次第》第一遍学到一半的时候,我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腿脚肿胀疼痛,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并且越来越严重,痛得几乎走不动路了,上楼梯一步一挪横着上,几步台阶都要费半天劲。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心得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心得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心得【最新版4篇】目录(篇1)1.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概述2.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主要内容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价值和影响4.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个人心得正文(篇1)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重要教义,是一套系统的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修行者逐步达到禅定和智慧的境界。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进行探讨,分别是概述、主要内容、价值和影响以及个人心得。

首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天台宗的重要教义之一,是由智者大师在金陵时(569—575)所撰述。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通过禅修来达到波罗蜜的境界,其中包括了修禅波罗蜜大意、释禅波罗蜜名、明禅波罗蜜门、辨禅波罗蜜诠次、简禅波罗蜜法心、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释禅波罗蜜修证、显示禅波罗蜜果报、从禅波罗蜜起教和结会禅波罗蜜归趣等十个方面。

其次,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十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修行者逐步深入禅修,达到波罗蜜的境界。

这十个步骤分别是修禅波罗蜜大意、释禅波罗蜜名、明禅波罗蜜门、辨禅波罗蜜诠次、简禅波罗蜜法心、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释禅波罗蜜修证、显示禅波罗蜜果报、从禅波罗蜜起教和结会禅波罗蜜归趣。

第三,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在我国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它不仅是天台宗的重要教义,也是整个佛教界的重要参考书籍。

它对于佛教修行者的指导作用至今仍在影响着众多的修行者。

最后,对于我个人来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了解到了禅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禅修来达到波罗蜜的境界。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修行的道路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修行和实践。

目录(篇2)1.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概述2.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主要内容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价值和影响4.对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个人心得正文(篇2)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简称为禅波罗蜜,是一种佛教修行的方法。

道次第41课修学心得分享

道次第41课修学心得分享

道次第41课修学心得分享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符合您要求的作文: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深入学习道次第的第 41 课,这过程就像在一片迷雾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和挑战。

这一课的内容仿佛是一把钥匙,试图打开我内心深处那些紧闭已久的门。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就像个在黑暗中乱撞的孩子,有点摸不着头脑。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乍一看去,让我感觉像是面对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我没有轻易放弃,硬着头皮一点点地啃。

就拿其中一个关于“放下执念”的观点来说吧。

以前的我,总是对很多事情特别执着。

比如说买衣服,我非得找到那件在我脑海里幻想了无数次的完美款式,颜色、版型、材质,哪一样不符合都不行。

这就导致我经常逛了一家又一家店,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搞得自己身心疲惫。

有一次,我为了买一条牛仔裤,跑遍了整个城市的商场。

我心里想着,一定要那种深蓝色的、直筒的、面料柔软但又有一定挺括度的款式。

结果呢,整整一天下来,腿都快走断了,也没找到满意的。

回到家,我又累又沮丧,躺在沙发上就开始反思。

这不就是一种执念吗?为什么我就不能接受那些稍微有点不同的款式呢?也许换个颜色,或者换个版型,也能穿出不一样的效果啊。

在学习道次第 41 课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这种对事物过度执着的心态,其实是在给自己制造痛苦和烦恼。

就像买牛仔裤这件事,我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狭小的框框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美好。

还有一次,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我们团队负责一个项目,我对自己提出的方案特别坚持,觉得那是最完美的。

可是同事们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当时特别固执,一心想要说服他们接受我的想法。

结果呢,大家争论不休,项目的进度也被拖延了。

后来,我冷静下来,重新审视了大家的意见,发现其实他们的想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如果我能早点放下自己的执念,多听听别人的声音,也许这个项目会进展得更加顺利。

通过这一次次的经历,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放下执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自在的关键。

道次第略论现代科判目录

道次第略论现代科判目录

序论一、归敬颂二、本论内容及造论意趣三、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1、氏族圆满2、求学经历3、成就功德4、所作事业四、本论之殊胜1、会通一切经教互不相违2、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3、易得佛密意4、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五、听说轨则1、闻法轨则2、说法轨则3、完结时共作轨则正论- 修学引导次第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第一节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弟子之相三、依止之法1、意乐依止2、加行依止法四、依止的胜利五、不依止的过患六、总明其义第二节略示修法一、加行修法二、正行修法1、总说修法2、修习依止法三、结行修法四、未修中间1、守护根门2、正知而行3、于食知量4、悎寤瑜珈五、破斥二种妄见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第一节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一、何为暇满人身1、离八无暇2、具十圆满二、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三、思惟人身难得第二节三士道的建立及生起决定一、三士道的建立二、道次第引导之相三、三士道的建立原理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第一节念死无常一、不念死的过患二、念死的胜利三、发何种念死心四、修念死之法1、思惟定死2、思惟死期无定3、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第二节念三恶趣之苦一、思惟恶趣苦的意义二、思惟地狱苦1、大有情地狱苦2、近边地狱苦3、寒冰地狱苦4、孤独地狱苦三、思惟傍生苦四、思惟饿鬼苦第三节皈依三宝一、皈依之因二、思惟皈依境的殊胜1、抉择应皈依之境2、明可皈依之相三、如何修习皈依1、知三宝功德2、知三宝差别3、自誓皈依三宝4、不皈依余处四、皈依后应学之次第1、各别学处2、共同学处第四节深信业果一、思惟业果总相1、业决定之理2、业增长广大3、业不作不得4、业作已不失二、十不善业道1、杀生2、不与取3、邪淫4、妄语5、离间语6、粗恶语7、绮语8、贪业9、嗔业10、邪见三、依不善业论业果轻重1、依《本地分》说六种业果轻重2、依四门力大说业果轻重四、十不善业果报差别1、异熟果2、等流果3、增上果五、依十不善业说十善业六、业的种类1、引满差别2、定不定受差别3、决定受差别七、完美人生的因果差别11、异熟功德及业用2、异熟之因有八八、不善业的认知及对治1、总说对治2、四力净修之法九、下士道发心之量十、除邪分别第四章共中士道修习次第第一节共中士之发心(出离心)第二节思惟轮回之苦(苦谛)一、先说苦谛的密意二、思惟轮回总苦1、思惟八苦2、思惟六苦三、思惟轮回别苦1、三恶趣之苦2、人道之苦3、阿修罗之苦4、天道之苦第三节思惟流转次第(集谛)一、烦恼发生之相1、正明烦恼2、烦恼生起次第3、烦恼过患二、业积集增长之相1、业的认识2、业如何增长三、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1、死缘2、死心3、暖从何收4、死后成中有之理5、生有结生之相第四节中士道发心之量与上士发心差别一、发心之量二、除邪分别第五节抉择解脱道之自性(道谛)一、依何身灭除生死二、修何道而为灭除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第一节菩提心的殊胜第二节菩提心如何发起一、七因果修法1、大悲为大乘根本2、于有情修平等心3、七因果修习法4、发心特征与差别二、自他相换修法1、自他相换的意义2、自他相换的成立及原理3、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4、此心发生之量三、受持菩提心仪轨1、从何处受2、以何身受3、菩提心受持轨则4、如何守护菩提心5、犯已还净法第三节菩萨行的安立一、菩萨行的两大内容二、菩萨行的安立1、六度的安立2、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第四节广说菩萨行一、布施学处1、布施自性2、布施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二、持戒学处1、戒之自性2、戒之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三、忍辱学处1、忍辱自性2、忍辱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四、精进学处1、精进自性2、精进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五、静虑学处1、静虑自性2、静虑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六、智慧学处1、智慧自性2、智慧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七、学行四摄以利他第六章止观第一节止观自性第二节学止法一、修止法1、修止的加行2、修止的正行二、修止的量第三节学观法一、修观资粮二、抉择正见1、明染污无明2、抉择正见第四节止观双运第七章道次第之要义余论–略说金刚乘修学法2。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沈海燕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哲学系一、引言在智顗的佛学体系里,成佛解脱之谛理、契入真理之智慧以及个人之具体修行实践,这三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真理是为体,智慧是为宗,而实践之行是为用。

三者缺一不可。

智者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义》(又称《法华玄义》)中将三者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清楚,谓智慧靠精进修行而得,而修行靠智慧指引。

智圆行满之时,才能契入真理而达功果圆成之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前。

智解导行,非境不正。

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满而智圆。

1这其实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首先是由对真理之境的认识开始,在佛教的特定语境里,即指佛说中有关宇宙人生的谛理,故“境”为修学之体。

照见了悟此谛理便是智慧,故“智”为修学之宗要。

具体落实到依教而起修行,以获得智慧,悟入谛理,故“行”为实践之用。

需要强调的是,智顗的佛学体系皆以其藏、通、别、圆“四教义”2理论统摄之。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智顗对十二因缘境和四谛境的描述。

对这两类真理范畴的理解分别是四种,相应于四教义。

因有四种理解故,而有四种十二因缘。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是藏教之境,“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是通教之境,“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是别教之境,“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是圆教之境。

再者,因对四谛境有四种理解而产生四种四谛境。

生灭四谛、无生灭四谛、无量四谛以及无作四谛一一与藏、通、别、圆对应。

3此外,二十种契入各类真理之经的智慧可划分为四类,分属于四教。

4对于实践之行的阐述也是在四教的范畴中进行的。

具体而言,每一教都以约教增数而明行。

5四教之不同的实践之行便导致不同的修证果位,分别属于四教的范畴。

6在智顗藏、通、别、圆的四教理论中,以圆教之对真理的认知最为优越,因此,圆教即呈现了实相的原貌。

另一方面,从个人修行渐进的角度来说,其它藏、通、别、三教虽然对真理的认知相对圆教而言要低下,但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对真理的认知的不同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正觉同修会<修学佛道次第表>
第一阶段
*以忆佛及拜佛方式修习动中定力。

*学第一义佛法及禅法知见。

*无相拜佛功夫成就。

*具备一念相续功夫—动静中皆能看话头。

*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勤修三福净业。

第二阶段
*参话头,参公案。

*开悟明心,一片悟境。

*锻鍊功夫求见佛性。

*眼见佛性<余五根亦如是>亲见世界如幻,成就如幻观。

*学习禅门差别智。

*深入第一义经典。

*修除性障及随分修学禅定。

*修证十信位阳焰观。

第三阶段
*学一切种智真实正理—楞伽经、解深密经、成唯识论…。

*参究末后句。

*解悟末后句。

*透牢关—亲自体验所悟末后句境界,亲见实相,无得无失。

*救护一切众生迴向正道。

护持了义正法,修证十迴向位如梦观。

*发十无尽愿,修习百法明门,亲证犹如镜像现观。

*修除五盖,发起禅定。

持一切善法戒。

亲证犹如光影现观。

*进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

进修大乘种智,求证犹如谷响现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