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的渊源及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山东省的济南地区。

八极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拳法和独特的功夫而闻名。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时期。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和不安定的时期,人们生活在贫困和压迫之中。

许多农民开始寻求一种自卫和保护自己的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八极拳应运而生。

八极拳的名字来源于道家的八卦哲学。

它将自然界的八个方向分为:南、北、东、西、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

这八个方向形成了八个方位,代表着八种力量和八个组合技巧。

八极拳的拳法以八个方向的移动和旋转为特点,结合八个方位的拳法技巧。

八极拳的特点之一是难度较高。

它要求练习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八极拳的练习需要进行复杂的身体动作和拳法技巧,需要练习者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八极拳需要练习者具备坚定的意志和专注力,以应对复杂的拳法组合和快速的身体动作。

八极拳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内功的培养。

内功在八极拳中被认为是基本功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拳法的力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内功的培养包括调整呼吸、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以及集中精神意念等。

通过培养内功,练习者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还能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和自卫能力。

八极拳还注重技巧的灵活运用。

八极拳的拳法技巧包括进攻、防御、闪避和反击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技巧,练习者能够在战斗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并迅速获取优势。

八极拳的拳法技巧注重变化和流畅性,它要求练习者具备敏捷的反应和快速的移动能力。

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起源和特点。

它以八个方向的移动和旋转为特点,结合八个方位的拳法技巧。

八极拳的练习要求练习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柔韧性,注重培养内功和技巧的灵活运用。

通过练习八极拳,人们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还能够强化自身的战斗力和自卫能力。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1. 引言1.1 八极拳的概述八极拳,又称八卦掌,是我国传统民间武术之一。

据传始于清乾隆年间,由东北吉林省抚顺县的高得乐创立。

八极拳以八卦掌为基础,融合了太极拳、形意拳等多种武术技法,形成了独特的拳法体系。

八极拳注重内功修炼,强调身法动静结合,以螺旋起承转合为主要特点。

其拳法变化灵活,具有明显的攻防技巧,既能迅速出手制敌,又能灵活应对对手的变化。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武术文化,受到易经、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阴阳八卦的哲学理念。

八极拳的历史悠久,经过多代传承,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拳法体系。

八极拳的套路丰富多样,包括单练拳、对练等多种形式,既有劲道短小的快打,也有力度大而变化多端的慢练。

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战技巧。

其独特的拳法特点和精妙的套路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

2. 正文2.1 八极拳的起源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著名的拳法之一,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山东省蓬莱县。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有一位姓杨的武术大师在蓬莱县教授武术,他将拳法传授给了当地一位姓张的武术爱好者。

张氏学得这套拳法后,进行了创新改进,最终形成了后来的八极拳。

八极拳的起源与发展与这两位武术大师密不可分。

八极拳的起源地蓬莱县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这里的武术传统源远流长。

八极拳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八极拳的起源地蓬莱县也因此成为了八极拳的发源地和主要流传地之一。

八极拳继承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融合了太极拳、八卦掌等多种武术元素,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应动的原则。

八极拳的基本招式简洁明了,既有刚硬有力的攻防动作,又有柔软流畅的身法转换和融合,是一种具有很高实战价值的武术拳法。

八极拳的起源虽然有一定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珍贵遗产。

八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在武术界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起源于明朝末年。

它是以太极拳和形意拳为基础,融合了北派和南派的技击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拳法。

八极拳以刚劲有力的拳法和灵活多变的步法著称,以其特有的招式和套路而闻名于世。

八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但其具体创立者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它传承自明末辽东地区的武术,后来发展壮大于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

八极拳原本是农民抗击盗匪的武术技击,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高难度的武术形式。

八极拳在拳法上以“进退兼备,以攻为守”为特点。

它通过奇异的身法和变幻莫测的拳法,使对手无从判断攻击方向,进而保证自己的安全。

八极拳的拳法以直拳、横拳、勾拳、钩拳、侧拳等为主,对手或是远击、或是紧逼、或是猛攻的攻击手段,快速敏捷劲道十足。

八极拳的特点之一是步法灵活多变。

八极拳的步法以“悠悠步为主、三步为法”为特点。

它注重腿部的运用,以迅猛的移动和变换步法来配合拳法的实施。

八极拳的步法既可以前进、后退,也可以左右移动,通过灵活的步法来制约对手的动作,进而达到出手的目的。

八极拳在实战中以“袭防、以防袭”的策略为主。

它强调攻防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快速、准确的攻击来迅速制服对方。

八极拳注重攻击的时机和力度,力求以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攻击效果。

以快攻击为主,不拖泥带水,以迅猛的攻击战胜对手。

八极拳的练习注重身心的协调,既要锻炼身体的力量和耐力,又要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八极拳的练习方法多样,如基本技术训练、套路演练、对练等。

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改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和冷静应对能力。

八极拳以其独特的招式和套路,以其刚劲有力和灵活多变的拳法,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的关注。

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武术技击,也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方式。

通过八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体质,提升心理素质,提升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八极拳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武术形式。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源于山东省东平县的著名武术家杨健侠先生所创。


拳术以八条基本力量线为核心,以拔极、扭极、掤极、捺极、拿极、撑极、顶极、挤极八
个基本招法为主要手段,以内家拳的特点,门户宽广、技击多样、以内功为主,并充分发
挥物理、生物、心理等方面的作用。

八极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的东平县。

当时,杨氏家族开办武馆,杨
健侠先生在此传授拳术,开创了八极拳。

八极拳的练习方法主要包括“四修三切”,即修身、修拳、修剑、修气、切摆、切分、切转。

同时,杨健侠先生将八极拳的演练方式与道
德伦理等方面相结合,形成了以“神、技、道”三位一体的八极拳体系,强调拳术的实用
性与思想性。

八极拳的特点在于,其动作缓慢、沉着、柔和,注重内外合一、心神贯通,同时八极
拳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拳术的独特之处:
1. 基于八个基本招法,结合了刚柔相济的特点,既能使用拳击技术,也能使用摔、掌、指等其他技术,
2. 充分发挥人体肌肉、骨骼的力量,不依靠装备和外力,
3. 全身协调性高,通过多维、多向度、多范畴的动作,锻炼人体的敏捷性、协调性
和灵活性,
4. 充分利用内功的力量,以息行身,与呼吸息合,实现自我调节、身体健康的效
果,
5.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伦理道德、审美情感和人生哲学的传承。

总之,八极拳不仅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拳术,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文
精神的传统武术。

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八极拳,锻炼身体素质,提升内心修养,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力量与启示。

解说八极拳

解说八极拳

解说八极拳解说八极拳提及沧州,便会想起武术,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

沧州武术历史长、练者众、名家多,还有一个特点,叫作“人有我会,人无我有”。

其中以刚烈崩撼闻名中外的八极拳,便是沧州人的典型之作。

一、渊源及流派八极拳,名之为拳,却非单一拳种,而是一个门派。

述及渊源,还要从沧州回族吴氏祖先说起。

明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为夺帝位,举兵“靖难”,沧州一带惨遭兵,赤地千里,百人幸难逃一。

朱棣即位,降旨迁民,“以实空地”。

明永乐元年(1403)回族吴氏祖讳祚永公奉诏特授直隶河间府沧州盐运司运判,由安徽省徽州府歙县阖家迁沧,落居沧州南关。

自此,吴姓回族在沧繁衍生息,丁兴户旺,先后购置今孟村县孟村镇、何吕店,海兴县小路村,南皮县鲍官屯,黄骅市吴庄子,山东庆云县后庄科(时属沧州)等地大量田产,分庄立户。

其中,四世(以祚永为一世,下同)讳才公生四子,名安、泰、评、琏。

泰之子(六世)三统、三槐、三善迁孟村,琏之孙(七世)师孟迁后庄科。

即孟村和后庄科吴姓皆四世才爷之后。

后庄科师孟后人中有一曾孙(十世)名吴钟,字弘声,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自幼丧父,衣食无靠,襁褓中由其母怀抱投奔孟村族人。

在其年长族侄(十一世)允明及本族众亲共帮之下,在孟村安家落户,长大成人。

吴钟自幼聪慧,淳良忠厚,勤奋好学,痴迷武术。

8岁入清真寺学经习文,15岁弃学习武。

业经多师,以天经“阴阳”“无形”之理,解道家“易经”之论,创成独绝之术。

此术在套路编排上,皆以“两仪顶”即“吴”字篆书象形为根式(起式)。

诀称:“头顶蓝天,脚踏清泉,怀抱婴儿,两肘顶山。

”一切招势皆由“吴”字变化而出。

这是八极拳命名冠以“吴氏”的重要标志。

雍正十三年(1735),吴钟23岁,只身南游。

于福建晋江少林寺(拳谱原著为“浙江少林寺”,实“浙”与“晋”在当地发音相似,故此笔误),以一杆大枪三进三出,无一暗器着身,折服长老,长老赠其锦镖一囊。

从此“神枪吴钟”成名。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被称为北方拳法的顶峰之一。

它在中国武术界的影响力非常大,具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八极拳起源于明朝,传统上被认为是明朝末年的道士贾守信所创。

贾守信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位古武术大师,他在自己的修炼过程中获得了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体悟,创立了八极拳这种独特的拳法。

八极拳的名字源自“宇宙八极”,它包括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象征着宇宙天地间的各种变化。

八极拳的特点之一是基本功扎实,动作简洁直接。

八极拳的动作大多通过肩膀、腰腹和腿部的协作来完成,强调的是全身的协调运动。

拳法中的拳、勾、掌、肘、膝、脚等各种技法灵活多样,快速有力,攻守兼备。

八极拳也强调封闭性的防守理念,通过严密的防守来抵御对手的攻击。

八极拳的特点之二是内外兼修,内外合一。

拳法中注重内功修炼,通过呼吸调息、放松身心、提高气血循环来强化内力。

八极拳的内功修炼包括功夫拳、功夫旋等各种练习方法,能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和抗击能力。

八极拳也注重外功的实战训练,通过反复的拳法演练和对手对抗,使拳法技巧得到更好的应用。

八极拳的特点之三是注重攻守转换和变化。

八极拳强调攻守转换的技巧,将攻击与防御有机结合起来。

拳法中的技巧变化多样,灵活自如,包括方位转换、身法变化、连贯起落等,使对手难以捉摸,同时也为自身创造更多适应不同情况的机会。

八极拳的特点之四是技击力强,实战性强。

八极拳的技击力非常突出,通过充分发挥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能够有效地将力量传导到对手身上。

八极拳在实战中强调的是快速、准确、有力的攻击,注重攻击的目标选择和力度掌握,使对手难以招架。

八极拳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拳法。

它以基本功扎实、内外兼修、攻守转换和技击力强为特点,强调全身的协调运动和技法的变化多样。

八极拳在传承中保留了古人智慧的结晶,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和练习八极拳,人们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感受到身心得到全面锻炼的益处。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起源于明朝中期(约公元1560年)。

传说其创始人为明朝抗倭名将于谦,经过长期实践改进,形成了一种富有攻防性、极具变化的拳术。

八极拳的特点是八个方向、八个技击手段及其变化。

它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意义。

其八个技击手段包括掌、指、拳、肘、肩、膝、足和踢,具有攻守兼备和变化多样的特点。

八极拳使用时更强调变化,
不拘泥于刻板的动作,追求实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在八极拳的修炼过程中,注重内外兼修。

练习器械时,要求呼吸、身法、动作要统一;拳术上不仅强调拳之灵活性,还要注意攻防接合,如防守时要利用对手的力量,技击时要
迅速变化。

八极拳常常被称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因为它追求瞬间爆发的力量,讲究内功的修练。

在八极拳中,内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要求练习者从呼吸、意念、动作、姿势等多个方
面共同发力,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目的。

此外,八极拳强调学习者的身心修养,注重品德修养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练习时,要
以平和、虚实相济、耐力、毅力为修炼目标。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八极拳还需要练习者具
备柔性腰肢和全身的柔软度,这也是八极拳所注重的一部分。

总之,八极拳是一门综合实用性强的拳术,它在技击手段、心身修养等方面都有着独
特的特点。

其内外兼修、灵活变化的特点,为练习者提供了多种技艺和技能的练习,对身
体和心理的锻炼也是有益的。

八极拳发展历程及特征

八极拳发展历程及特征
要点一
总结词
八极拳强调以快打慢,以巧破力,通过快速、灵活的 动作和智慧来战胜对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八极拳中,速度和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快速、 灵活的动作可以让对手措手不及,而智慧则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以快打慢、以巧破力 是八极拳中的一种重要战术思想,它强调通过智慧和 速度来战胜对手。
八极拳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传 播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武术爱
好者的加入。
八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 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
现。
八极拳的传播和发展对于弘扬中 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积极
的意义。
02
八极拳的技术特点
刚猛有力,发力完整
刚猛发力
八极拳强调发力的刚猛和透彻,注重利用全身的力量,通过 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动作,将力量从脚传递到拳/掌, 再迅速爆发出来。
Hale Waihona Puke 后备力量培养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后备力量支持。未来 ,需要加强青少年培养和校园普及工作,发掘和培养更多的 年轻人才。
普及度提升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八极拳的普及度,使更多的人了 解和掌握八极拳。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和 管理,确保八极拳的健康发展。
06
研究展望与后续思考
传承发展,弘扬国粹
01
02
03
传承
八极拳作为中国优秀的传 统武术之一,具有悠久的 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扬。
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推 陈出新,适应现代社会的 需求和变化,使八极拳更 加完善和普及。
弘扬国粹
通过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展 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 精神风貌。

八极拳

八极拳

八极拳(一)魏彦丰八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拳种之一。

它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诸省,南方及海外也见。

河北沧州是八极拳的发源地,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叫“癞”的云游高僧始传给吴钟,尊“癞”为始祖一世,吴钟为初祖二世,迄今历经200多年不衰。

40年代末,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将八极拳列为必修拳术。

八极拳随之广传全国,饮誉海外。

八极拳动作节短势险,猛起硬落。

发力暴猛。

以其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点著称于世。

拳谚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可见它在我国武坛众多门派中的地位。

八极拳练法要求: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截寸拿寸吐露,四练筋骨皮肉合。

八极拳套路图解起式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掌心均向里,掌指均向下,目视前方(图1)。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身体自然正直,两臂自然下垂。

第一段1.并蹲步栽捶两脚右拧,身体右转90度,两腿屈膝半蹲,成为并蹲步,右拳直臂向下栽拳于小腹前,拳眼向里,拳面向下,左拳屈于右腋前,拳心向里,拳面斜向右,目视前方(图2)。

要点:头要端正上领,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气向下沉。

2.抱拳弹腿左拳收抱于左腰间,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同时,左腿支撑身体,右腿提起向前弹踢,右脚脚崩平,脚尖向前,目视右脚尖方向(图3)。

要点:支撑腿要稳,弹踢要迅猛,短快,力达脚尖。

3.马步劈拳身体左转,右腿屈膝收回扣于左脚膝窝处,成为扣腿,同时,两拳向外、向上侧平举,与肩平,两拳拳眼均向上,拳面均向外,目视前方(图4)。

接着,两拳直臂向下、向里交叉于腹前,左臂在里,右臂在外,两拳拳心均向里,两拳拳面斜向下,目视前方(图5)。

不停,右脚向右侧落步,两腿屈膝半蹲,成为马步,同时,两臂直臂交叉上举外分,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右拳翻拳向右下侧劈砸,拳面向右,拳背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右拳方向(图6)。

要点:扣腿要稳,扣腿、抡臂、砸拳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摘要】八极拳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武术。

其历史渊源深远,起源于宋朝。

传说八极拳是由明朝杨露禅所创,技法融合了八卦掌和太极拳的特点。

八极拳强调八方位的运动,注重内功修炼,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极拳逐渐传播开来,并在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

其拳理和技法独特,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养生功效。

八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练习八极拳,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应对能力,达到身心健康的完美状态。

八极拳在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身心健康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八极拳, 起源, 特点, 历史渊源, 传说, 传播, 发展, 拳理, 技法, 养生功效, 武术界地位, 身心健康, 重要性.1. 引言1.1 八极拳起源八极拳,又称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其起源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据传,八极拳的创始人是湖北武当山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精通太极拳、八卦掌等多种武术,将这些拳法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了八极拳。

八极拳以周天运行八卦为基础理论,注重练气、练力、练body 的结合。

通过练习八极拳,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身心的内在平衡和调和。

八极拳虽然起源于武当山,但却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如今,八极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中备受推崇的一种拳法,深受武术爱好者和健身人士的喜爱。

通过练习八极拳,可以不仅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水平,同时也对于保持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1.2 八极拳特点八极拳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八极拳注重整体性:八极拳强调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动作要求周身统一、融会贯通,注重整体发力和整体运动,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肢体动作。

2. 八极拳追求变化与灵活:八极拳拳法包括进攻与防守、攻势与守势、攻速与守速等多种变化,又以变化无穷著称。

拳法灵活多变,不断变化及组合,充分体现了“变、化”两字。

八极拳

八极拳
目录
八极拳种
此拳起源明代之说
源于武当
张岳山创
道士所创
少林寺拳
典籍记载
历史沿革
风格特色
套路招式基本招式
主要内容
基本要领十大要求
主要要领
八极歌诀八极拳歌
八极拳诀
练功歌诀
步法歌诀
技击歌诀
发力技术发力原理
发力特点
习拳问题
练习方法
跺脚技术跺脚作用
易犯错误
正确方法
技击歌诀
发力技术 发力原理
发力特点
习拳问题
练习方法
跺脚技术
跺脚作用 易犯错误 正确方法擤气技术
擤气作用 练习问题 正确方法代表人物八极架第一极歌诀相关著作展开
八极拳种
八极拳为拳种之一,全称“开门八极拳”。称“开门”者,取
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运”之意。 八极拳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开拳”等。但近代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 北方称武术为把式、八式。八极的意义在于勉励门内弟子要将八(把)式练到极高的境界。另外八极的训练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各部位的应用。所以八极之名是要求本门弟子将这八个部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汉朝刘安写的《淮南子》里记载:“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这里八极代表了极远之处。八极拳之名也是要本门弟子将八极拳的劲道练到极远之境。 八极拳历史悠久,经历代传人刻苦精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练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不断发扬光 八极拳示意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又称八极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武术,起源于明代末年。

它以中国道教八卦学说为基础,结合了道家的思想,融合了太极拳和八卦掌的技术特点。

八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武术流派纷纷涌现。

八极拳的创始人是明朝末年的武术家杨澄甫,他在学习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基础上,自创了八极拳。

杨澄甫将八极拳传给了他的徒弟,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并在清朝成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

八极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八极拳强调使用八个方向的力量。

八极拳的拳法练习中,经常采用八个方向的运动,如前、后、左、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这八个方向代表着八个不同的力量。

八极拳的练习者需要在不同的方向中加强力量的运用,展示出八极拳的独特风格。

八极拳的拳法注重以力制敌。

八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术,内在功夫主要表现为体内的气和力量的运用,外在功夫则体现在身形的灵活和手脚的协调。

通过内外的协调运用,使得八极拳的拳法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防御性。

八极拳的拳法注重变化。

在八极拳的拳法中,招式的变化丰富多样,包括直拳、勾拳、削拳、掌击、肘击等。

八极拳注重快速的招式变换和灵活的身体动作,使得对手难以捉摸,增加攻击的难度。

八极拳强调意念的运用。

在八极拳的练习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招式的准确和力量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保持专注和冷静的心态。

八极拳注重通过体会意念和触觉来传递力量,练习者需要在拳法中运用自己的意念和感觉,以达到更高的功夫。

八极拳是一种融合了太极拳和八卦掌的武术流派,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和特点。

八极拳的起源于明代末年,创始人是杨澄甫,他在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基础上自创了八极拳。

八极拳特点突出的有使用八个方向的力量、强调以力制敌、拳法变化多样和注重意念运用。

通过练习八极拳,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和意念,提升自己的武术技巧和内在修养。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

关于八极拳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八极拳的起源和特点。

八极拳起源于极养,是道家内丹术的一种产物。

极养是一种道家修炼方法,通过呼吸和调意识来达到修炼身心的目的。

而八极拳则是在极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拳术,通过特殊的呼吸方式和内外功法的运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八极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以养身为主:八极拳强调通过修炼身体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拳法中注重呼吸和调意识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意识的运行,来调整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 以内功为基础:八极拳的拳法注重内功的修炼。

内功是指通过调整呼吸和意识,运用气功和神功的技巧,来提高身体的能力和抵抗力。

八极拳强调内外合一,内功和外力相结合,才能达到拳法的最高境界。

3. 融合八卦和太极:八极拳融合了八卦和太极的技法和理论。

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意味着身心属于一个整体,运动和静止、刚和柔、阴和阳相互转化。

太极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强调了平衡、和谐和自然。

八极拳通过运用八卦和太极的技法和理论,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4. 强调实用性:八极拳注重实用性,强调应用与防御的技巧。

拳法中包含了打、踢、摔、掐、拿等多种技巧和手法,以及各种肢体动作和姿势。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炼,使得技法更加熟练,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实用的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身心修炼的方式。

通过学习和练习八极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培养身心健康,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八极拳历史极其由来,包括内容系统公开

八极拳历史极其由来,包括内容系统公开

八极拳历史极其由来,包括内容系统公开一、八极拳之名称「八极拳」一名,不知始自何人。

此拳初因握拳成把,而不紧攒,状如乡间农具耙子之型,遂名「耙子拳」。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古今拳家……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所述「巴子拳棍」,「巴子拳」即是「耙子拳」。

而本门之八尺棍法,活把穿梭,与众不同,名「耙子棍」,即此所谓之「巴子棍」。

其后当系门中擅文之士,感于「耙子」之名,太嫌粗俗,乃改称「八极」,较为文雅。

推其时间,约在清初。

盖北方少入声,故读「耙子」、「八极」之音近似。

易其字而不改其音,加以拳术家十九不文;兹既不拗其口舌,又复不改其故音,则虽易其文字,彼亦不知计较。

因此,逮于清末,「八极」之名,渐已通行。

除本门发源地──河北省、沧县、东南乡一带而外,鲜有人知「耙子拳」之土名矣。

至于为何择取「八极」二字?除音近之外,是否尚有特别意义?已因全无记录,而难可知。

勉强推究,可作三解;当初择字易名时之命意,或不出于此乎?北方称武术曰「把式」,亦作「八式」。

学武之人,便叫「八(把)式匠」,「练八(把)式的」。

是故命名「八极」,即是勉励门中弟子,努力用功,将本门「八」式(武术)练至武术之「极」点之意。

是为一解。

又因本门训练,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字,亦即人体之八部位,以提醒学习者注意。

因之,「八极」二字,亦可解作:时时提撕警惕,要求将此「八」个部位,精求熟练,达到「极」点之意。

是为二解。

汉、刘安《淮南子》:「九州岛之外有八寅。

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

是故,八极又系八方极远之地之称。

而本门所练之劲,曰「十字劲」。

亦即是向四面「八方」,尽量向外撑、向外发,期其达于「极」度。

则又与八方极远之意,不谋而合。

是为三解。

二、八极拳之由来八极拳术,不知始自何时。

然戚继光《纪效新书》,此拳既已「有名」,则推其时间,当不致晚于明初。

自明而上,憾无可考。

但此拳之风味,质实古朴;起始之时代,当非太晏。

中国武术:八极拳

中国武术:八极拳

八极拳武术拳种之一。

是一种短打拳术,全称“开门八极拳”,又称“岳山八极拳”。

所谓“开门”指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

所以称“八极”,乃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綋,八綋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即“八方极远”之意。

八极拳的源流其说不一。

一说源发于河北沧县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城关镇)的吴钟(忠)(1712~1802),始于清朝雍正年间。

《沧县志》载:“吴钟北方八门(极)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孟村镇天方散人。

”“八岁就传,聪慧过人,年甫弱冠,勇力出众,遂弃书学技击……。

一夜方舞剑庭中,有欻然自屋而下者,黄冠羽士也,叩其姓字不答,坐(座)谈武术,皆闻所未闻,继演技击,更见所未见,遂师事之,受八极之书。

道士留十年,忽曰:‘吾术汝尽得之,吾将逝矣’。

钟泣而拜曰:‘十年座下,赐我良多,惟以不知师之姓名为憾’。

道士慨然曰:‘凡知癞字者,皆吾徒也’。

言罢辞去,杳然无踪。

逾二年又一人至,次知为癞之弟子,亦秘其姓氏,惟曰:‘吾癖子也。

’赠八极秘诀一卷,并传授大枪奥秘……当时京师有神枪吴钟之称……,尊癞为一世,癖、钟为二世焉。

”又据《罗疃拳谱》载:八极拳源出于河南嵩山少林寺,自古发迹,后有山东海丰县庄科村富翁吴忠,素谙拳术。

清雍乾年间,携资投少林寺,拜当家老禅师座前受业……,后成又遍历名山大川,直至陕西延安西北梭罗塞,与癞魁元学六合大枪及其他器械。

后吴忠归里,在山东直隶一带做保镖并设场授徒……。

尚有说八极拳系由河南岳山寺张岳山传于吴忠。

上述文中“癞”、“癖”二人并非真名实姓,很可能是武林中隐姓埋名之人的代称,但将八极拳传播于世,当首推吴钟无疑。

吴钟传予女吴荣,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流两支:一是吴氏本家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世科及影响较大、传人较广的近亲马凤图;另一支是王四,师出吴家,后传予罗疃、张克明,张传其子张景星及黄四海等。

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书文、马英图、韩化臣、张玉衡等。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自我防卫技术,更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极拳的起源和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八极拳的起源八极拳源于中国北方,起源于明朝末期。

相传,明朝灭亡后,中国北方秧歌演员刘大成,因为部队失守,被迫隐居河南嵩山。

他将自己秧歌演员时的表演技巧与嵩山武术相结合,创立了一种新的武术形式,也就是后来的八极拳。

八极拳起初是由刘大成传给了他的一位徒弟李义庄,李义庄又将其传给了他的徒弟吴全和张延龄等人。

这几位徒弟又将八极拳传遍了北方各地,后来成为了各地武术中的重要流派。

1. 融合性强八极拳是一种融合了拳、掌、指、肘、膝、肩、腰、腿等多种技术的武术形式。

它不仅在招式中有很高的变化性和灵活性,而且在技法上也有着相当的巧妙。

八极拳以八个方向为分界,充分发挥身体的各个部位和技术性。

这种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八极拳在实战中非常灵活多变,让人难以捉摸。

2. 威力强大八极拳的招式多为横向、有力、坚韧,螺旋旋绕,意念丰富。

它的拳法强调“铃子盘子,刀子箭子”即手如盘子,肘如铃子,腿如箭子,使整套拳法有一种“硬中带柔”的特点,防守和进攻兼备。

在实战中,八极拳的出拳有力、有劲,力道均匀,有“一纹一劲,内劲外劲”的要求。

这种内外兼修的技术特点,使得八极拳在打击对方时的威力非常大。

3. 注重身法八极拳的身法也是其独特之处,它以“立”,“读”,“滑”,“沉”四个字为要,则。

立意呼吸,读意关节,滑意神意,沉意力道。

八极拳的招式注重身法变化,移形换位,步法灵活多变,有时青龙出水,独通凤翻身。

这种注重身法的特点,使得八极拳在实战中有着灵活的移动和出其不意的技术特点。

4. 放松持力八极拳注重放松持力,要求身心合一,意念到达要到的位置。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按照先上身后下身,先外期内,先行期后再行”的顺序来练习。

在实战中,放松持力可以减少因过度用力而带来的疲劳,使得技法更加准确,力道更加集中。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北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是广泛传播的话题,下面就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进行探讨。

八极拳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少林寺。

它是由少林寺僧侣从中国古代的八卦图、易经等文
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并结合武术技法而创立的一种独特拳术。

八极拳的演练者在实战中打
法是兼顾刚柔并济、变化多端,以求战胜敌手。

相传,“八极拳”原名是“八极神拳”,
因其拳法威力巨大,故得名。

八极拳的特点在于其注重内外兼修的特色。

八极拳强调“内功充分、外形圆滑”,强
调内气与外形相结合,通过身体训练和呼吸方法来强化练习者的内功,使内气能够充分带
动外形,从而达到内外结合、力量自然的境界。

其拳术重点在于发力的技巧,借力打力,
既有其独特的外形,也有其内在的气势。

且八极拳以八卦的方位与易经的知识为基础,有
八个方位的基本排布和激励。

八极拳的每个招式都有独特的意义,因其模仿生活中的动物,如虎、鹰、熊、猴、蛇等,所以也被称为“八极拳”,它既有波澜壮阔的气势,又具有灵动的机敏,极富观赏性。

八极拳的招式变化多端、灵活多样,招式刚劲有力、虚实相间。

而八极拳的出拳方式则以“急徐开合、顿挫连贯”为原则,拳招狠厉狠劲,动作中有开阕、顿挫、连贯等独特特
点。

八极拳的特点还体现在其锻炼方式上。

八极拳的锻炼有很高的要求,要求练习者全身
投入既要求肌体的耐力与爆发力,更强调内外兼修、身心统一的功法。

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坚持每天的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练功水平,才能够体会八极拳的深厚内涵。

八极拳功夫讲解

八极拳功夫讲解

八极拳功夫讲解
1 八极拳的起源
八极拳,也称八卦掌或者八卦拳,起源于中国山东地区的武术家
杨澄甫创立,在明朝成化年间逐渐繁盛发展。

其功理基于《易经》八
卦思想,融合了北方武术的拳、腿、摔、打、顶、撞、按、拿、扭、
掐等技法,是中国武术的瑰宝之一。

2 八极拳的特点
(a) 八极拳以内功为主的特点比较明显,讲求用意引气,配合呼
吸口诀,通过练习骨骼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耐力。

(b) 八极拳以拳掌和腿法为主要技术,但是其特点在于内外合一,能够更加灵活和自如地变换招式,减少了过多的动作。

(c) 八极拳突出了其攻击和防守的技法,以腿法的攻击和拳掌的
快击为主,也尤其注重技法的变化,攻防相成、刚柔相济,既能防护
敌人的攻击,又能精准地打出致命的一击。

3 八极拳的练习方法
(a) 内功练习,即“内家拳”练习,主要是基于体操、呼吸和意
念练习,提高身体的清晰度、协调性和弹性。

(b) 技法练习,即手法、足法、腿法的练习,重点是技法的灵活
性和准确度。

(c) 强化实战,增加对于实战中的技巧和策略的理解,并培养对于对方的捕捉和分析能力,从而对付对方的各种情况的能力。

4 八极拳的应用
八极拳在中国武术界以其自洽性、技术上的多样性、实用性和饱满性等特点而为人所知,并找到了在一些武馆和武术协会的场合中的应用,也逐渐引起国外武术爱好者的关注和学习。

名拳轮舞——八极拳

名拳轮舞——八极拳

名拳轮舞——八极拳“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中国拳术名称。

“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

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

八极拳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

“八极”用于武术,则取意于“八方极远”之地。

清末时,因黄四海、李书文等人而闻名中国。

八极拳现在盛行于中国北方及台湾。

后传入日本、韩国及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意大利等地。

主要内容一、金刚八势(基本开门练法):撑锤(崩弓窜箭急)、降龙(五岳朝天锥)、伏虎(六合扑地锦)、劈山掌(劈山斧加钢)、探马掌(登山探马准)、虎抱(圈拦虎抱急)、熊蹲(熊蹲硬靠挤)、鹤步推(鹤步推山稳)。

二、六大开六大开为八极拳之绝技,意为先开门,后进招,凡与敌交手均不离此术。

六大开是顶、抱、单、提、挎、缠。

练六大开以三靠三合为要点招不离胯。

三、八极拳小架(同时可以配泥球耗软架)。

四、练习八极拳时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习练时要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同时舌抵上颚、发力时伴以哼哈之声,以达内外合一,劲力完整之要求。

其它部位的动作也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全身上下协调一致。

五、大小劈挂掌:练习八极拳必须辅练劈挂掌,刚柔相济,力达四方。

因此有“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之说。

六、辅助操练的有:搂桩、靠桩、顶弓掌板、抽袋、跑砖等。

七、对练项目有:八极对接拳、八极对劈挂、八极对爪拳。

八、器械有:1.六合大枪、双盘枪点(滑大杆子)、耗大枪架、子龙枪。

2.大六合刀、小六合刀、雪片刀、万胜双刀、拦马撅(扑刀)、春秋大刀。

3.月霞剑、青萍剑。

4.震山棍(行者棒)。

其它有双戟双钩、鸳鸯铽、雁翅镗等。

九、双练器械有:对劈月霞剑、对盘六合枪、单刀拐进枪、扑刀进枪、春秋刀对双剑、三节棍对双拐、梢子棍对枪十、其它有易筋经、大架太极、罗汉拳等。

八极架:练八极拳者多从“八极架”入手,亦有人称其为“功架拳”、“小八极”或“小架子”,是八极拳的基本功,也是八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源:
八极拳起源于覃怀境内太行山南麓的月山寺。

金末元初,覃怀之地多战乱,太行山内土匪众多,月山寺第二代主持苍公(河北沧州人,武进士出身),为保寺健身,和空相大师精心研究中华武术,并根据月山寺周围的地理形势,结合少林寺第四门看山拳,创练了一套出劲可达四面八方的拳术———开门八极拳,又名“岳山八极”(“岳山寺”系“月山寺”之误,应为“月山八极”)
发展:
八极拳经历代传人刻苦精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练法,自成一家,并涌现出诸多武术名家,在武术界影响很大。

1735 年,吴钟女儿吴荣,将长拳之太祖拳、太宗拳、飞虎拳、桃花散等拳术依八极拳法之风格,提炼修改,使八极拳内容扩大。

1789 年,八极拳第三世掌门吴殳编著有《沧县孟村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

近代八极拳名家李书文(字同臣)练功成癖,寒暑不辍,深得枪法之奥秘,武术界内称“神枪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