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概念: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
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 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 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 阴阳对立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中 医 药 学 概 论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中医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
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
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
诊法辩证 预防、治则、康复
先秦两汉时期
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难经》 战国-秦汉,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西汉, 论述了中医理论。
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作者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 贡献有哪些。
2、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3、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举例说明在中
医学领域的应用。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
组织器官
第一节
气的概念:
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阴阳的消长
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此盛彼衰,
此增彼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的转化
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物质性
人体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药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1中医药学概论:是介绍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一门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与基本诊断方法,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中药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代表方剂。
2中医学: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题,研究人类生命活动的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与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与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3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
4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5中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药材,主要包括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具有天然药物属性。
6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7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8方剂学:是研究与阐明方剂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等相关知识的学科。
9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药学史概要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2:《难经》,是另一部中药医学典籍。
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4:《脉经》,王叔和。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5:《诸病源候论》,巢元方。
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6:《千金要方》,孙思邈。
7:《药典》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杲、朱丹溪。
8:《本草纲目》李时珍。
9:《医林改错》王清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和【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1阴阳学说: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间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之中古代哲学理论。
2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的概念、特性、生克规律,并用于阐述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医药概论概要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医学,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书内收载中药365种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天观念,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辩证的概念:即辨别证候,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心、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的概念一样。
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的中介(选择题)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气化的主要形式有四: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交感互藏、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限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各自的特征木:木曰曲直火:火曰炎上土:土曰稼穑金:金曰从革水:水曰润下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季(春夏长夏球冬)第二章藏象: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五脏:心、肝、脾、肺、肾心主神志(藏神)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开窍于鼻肺在志为悲肺在液为涕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志为思脾在液为涎肝主疏泄(1)促进气血运行(2)促进脾胃消化与胆汁分泌及排泄(3)调节情志(4)协调水液代谢(5)调节生殖机能肾的生理功能:肾藏精肾主水液肾主纳气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膀胱故有“州都之官”之称三焦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奇桓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有“元神之府”之称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思维主感觉活动第三章精的生理功能精性属阴,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和生长发育、濡养脏腑、生髓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中介作用元气又名原气、真气。
中医概论的基本内容
中医概论的基本内容中医概论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中医学的起源、发展、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中医概论的基本内容。
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
根据史书记载,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帝时代。
黄帝是中医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开创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中医学在汉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在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对而统一的对立面构成的。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将自然界的万物分为五行(木、火、土、金、水),并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独有的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经络贯穿全身,负责运输气血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的脏腑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相应的经络联系。
三、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情。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谈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症状表现。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病位和病情。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注重综合分析,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四、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草药疗法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中药分为中药饮片和中药煎剂两种。
针灸治疗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治疗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的基础,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药临床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中医诊断学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诊断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在表现来诊断疾病。
闻诊是通过闻气味或听病人的声音来辨别疾病。
问诊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通过病人的主诉、病史等获得病情资料。
切诊是通过按摩全身的穴位来探查病情,了解疾病的程度和位置。
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中药学主要包括中草药的性味归经、药物成分、药物剂型和药物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中药学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总结,建立了中药的性味与归经理论,即通过中药的味道和性质来判断其对脏腑的作用。
中药学又研究中草药的药效成分,通过分离和鉴定药物中有效的化学成分来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
方剂学是研究中药组方和药物配伍的学科。
方剂学主要包括对古代名方的研究、方剂的分类和药物配伍的原则等内容。
方剂学通过对历代名方的整理和总结,发展出了千余种中药方剂。
方剂是多种中药组合而成,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来调理病人的脏腑功能和平衡阴阳的关系。
中医药临床基本知识是指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了解的中医理论和方法。
包括常用的中药和方剂的临床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等内容。
中医辨证论治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即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个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中药和方剂治疗。
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有助于提高药师对中医药学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基础概论
中医药基础概论涉及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历史渊源、中药学、针灸学、经络学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中医药基础概论的大纲:
1. 中医药学的历史与渊源
-古代中医药的渊源
-中医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中医药在当代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2.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
-中医药的整体观念
-阴阳五行学说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
3. 中药学基础
-中药的性味归经
-中药的药用部位和药用功能
-中药炮制与应用
4. 针灸学基础
-经络与穴位
-针灸的原理和方法
-基本的经络理论
5. 中医诊断学
-中医四诊法
-脉诊与舌诊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6. 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基本原则
-中医药治疗的整体观念
-中医药在常见病、慢性病等方面的应用
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医药基础概论的主要范畴,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实践应用和历史渊源等方面。
希望这个简要的大纲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中医学基础概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概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概论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辨证论治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 证的概念: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3. 辨证的过程: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 论治的原则: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6.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7.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先秦至汉末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形成标志着中医学理论基础
的奠定。
其中,《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对脉诊和针灸有较详细的论述;《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步辨证论治专著;《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中医基础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医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中医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中医理论、中草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药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医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阐述,解释了中医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2. 中医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通过观察、听诊、询问、触诊等方式,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情和辨证施治。
3.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二、中草药学1. 中草药的分类与鉴定:中草药按草本、木本、动物、矿物等分类。
学习中草药的分类和鉴定方法,是学习中草药学的基础。
2. 中草药的性味归经:中草药根据其性味分类,一般包括寒、凉、温、热、平五味,每味又可以归入五脏六腑的经络。
掌握中草药的性味与归经,有助于理解其药性和适应症。
3. 常用中草药的功效与应用:学习常用中草药的功效与应用,包括药物特点、适应症、用法用量等。
了解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方剂学1. 方剂的定义与分类:方剂是将中草药按一定的配伍关系配制而成的药物。
方剂可分为煎剂、丸剂、散剂、蛋剂等多种剂型。
2. 经典方剂与现代方剂:学习经典方剂,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对理解中医经典文献的精华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了解现代方剂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
四、针灸学1.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学习针灸学的历史渊源,了解针灸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对于理解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针灸的基本操作:学习针灸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穴位、插入针刺、得气与规法等。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进行针灸治疗的前提。
3. 针灸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针灸治疗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流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学概论(完整版)
中医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 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 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 系。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人 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 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 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Page 18
阴阳五行
3· 阴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 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阴阳变化的一般规律: (1)阴阳对立 (2)阴阳互根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
Page 19
4· 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4、宋至金元—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5、明、清—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 6、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低谷中孕育着新的 飞越
Page 9
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药学巨著:《神农本 草经》;
Page 10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人是有机的整体
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
根据四诊所得确定证候
辨证论治
Page 12
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三大方面: 生理上的整体性
病理上的整个性
诊断、治疗上的整体性
Page 13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合一观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 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 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 达生》曰: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 在于“成万物”。
中医学基础概论
中医学基础概论
中医学基础概论是一门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医的哲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以及治疗学等方面的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五行则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在生理学方面,中医学强调人体内部的平衡与协调。
它将人体的生理功能分为五脏六腑,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通过经络系统将全身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中医学的病理学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平衡失调所引起的。
它将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外感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内伤则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
在诊断学方面,中医学采用四诊合参的方法,即望、闻、问、切,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情。
最后,在治疗学方面,中医学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方法,以达到调整人体内部平衡、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之,中医学基础概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框架,有助于深入学习和应用中医知识。
中医药概论概述
二、五行学说旳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旳特征
是古人在长久旳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金木水火土 五种物质旳朴素旳认识旳基础上,对其特征加以抽 象而逐渐形成旳理论。
特征: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 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 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旳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 或作用旳事物,均归属于火;
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 搜集旳有关疾病旳全部资料,涉及症状和体征, 利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旳原 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 某种性质旳证候旳过程。
❖ 辩证,涉及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
辨病势
❖ 论治,是在经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
疗旳基础上,确立相应旳治疗原则和 措施,选择合适旳治疗手段和措施来 处理疾病旳思维和实践过程。
阳偏胜 阳偏衰
阴偏胜 阴偏衰
(四)用于疾病旳诊疗
色泽 声息 症状 脉象 病变部位 其他
阳
阴
鲜明
晦暗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热、燥、动
寒、润、静
数、浮、大、洪、滑 迟、沉、小、细、 涩
表、外、上
里、内、下
……
……
(五)用于疾病旳防治
1.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疾病旳治疗 (1)拟定治疗旳原则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 旳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阴阳 偏盛 实证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阴盛 阳盛
伤阳 伤阴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泻
其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有
大一中医药概论知识点
大一中医药概论知识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门大一学生必修的课程,中医药概论为学生提供了对中医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介绍大一中医药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中医药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医药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积累和传承,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主要包括中医和中药两个方面,其中中医以辨证施治为核心,中药以草药的制剂和使用为主要形式。
二、中医药的理论基础1.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和人体的规律。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概念,阐述了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中医药中,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3. 五脏六腑学说: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学说描述了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对于中医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1. 辨证论治:中医的核心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即通过辨证施治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判断疾病的特点和病机;施治是指根据辨证结果进行针灸、草药治疗等干预措施。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经络来调节和平衡阴阳、气血的流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草药治疗:中药以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配伍煎煮后制成药剂,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来治疗疾病。
草药疗法注重整体调理,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
四、中医药的现代应用与研究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一方面,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保健养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另一方面,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中药的提取、纯化和药效物质的鉴定等。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药和西医学常常结合使用,形成综合医学的治疗体系,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中医药学基础概论
名词解释整体观念: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辨证论治:将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和正邪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确定的应用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变化。
相生: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相克: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相乘: 五行相克太过为害。
相侮: 五行反克为害。
五行制化: 五行之间及相互制约(相克)又相互资生(相生),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
气: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或是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血: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 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机调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
气机失调: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平衡失调。
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病异治: 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出的证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便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
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感反应。
痰饮: 水液停聚,不能正常布散、流通和排泄而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的是饮。
瘀血: 体内血液停止,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正气: 泛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总和。
邪气: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虚证: 是指以正气虚损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邪不亢盛的一种病理变化。
实证: 是指以邪气抗盛为矛盾主要方面,正气未衰的一种病理变化。
第一章 中医学基础概论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 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 基础和方法,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 点的医学体系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条件
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药学巨著:《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两晋至隋唐时期,此阶段中医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众多
医学家及其著作,如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等,推动了 中医脉学、针灸学等专科的发展。
(二)宋金元时期
中医学迎来了一个学术争鸣、流派纷呈的时期,金元四大家各自提出独特的学 术见解,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源于医药实践与社会文化 的积淀,历经数千年发展。萌芽于殷商至春秋时 期,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01 医药实践知识的积累
远古时期,人们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通过尝试各 种植物、矿物乃至动物的治疗作用,逐渐积累了 丰富的医药经验。这些经验经过反复验证,形成 了最初的医疗知识。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 总结规律,如《神农本草经》等早期医学文献的 问世,标志着中医药学知识的系统化。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人是有机的整体
天人相应
根据四诊所得确定证候
根据证候确定治疗原则
一、整体观念: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统一的整体, 在生理上市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 络肢节”的作用,将六腑、五体、官窍与五脏联结 成一个整体,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共同 完成功能。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含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含解析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通过中草药及其他疗法来治疗疾病。
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文将围绕国家开放大学的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内容展开,进行相关解析。
第一部分:中医的概念与理论中医作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精津等概念。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组成的。
五行学说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抽象,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来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精津则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描述。
第二部分: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中草药的种类、性能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草药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包括归经、归五味、归归色等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草药的基本特点和使用规律。
第三部分:经方学经方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古代医籍中的各类方剂。
经方学的学习包括对方剂的组成、功效和配伍规律的理解。
我们需要掌握常用方剂的名称、用途以及其组成的草药,这些都是中医药学学习的必备知识。
第四部分:针灸与推拿理论针灸和推拿是中医药学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也是中医独特的特色之一。
针灸学研究的是针刺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推拿学则是通过按摩等手段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
了解针灸和推拿理论,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部分,考生需要掌握上述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本考试内容总分15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考生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论述题中,考生需要展开观点,阐述个人见解,并结合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分析。
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知识点
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知识点中医药概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入门课程,为学习中医药理论奠定了基础。
下面将介绍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中医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实践,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
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以及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医学理论。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2. 中医药学的病因病机观: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感邪、情志、饮食、生活习惯等。
3.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药学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辨识疾病,包括观察病人的外貌、听取病人的叙述、询问病史以及进行脉诊等。
4. 中药的药性和应用:中药按照其性味划分,有寒热温凉之分,用于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和治疗疾病。
三、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与原则1. 中医药治疗感冒和咳嗽:中医认为感冒和咳嗽多由外邪入侵所致,可采用解表散寒和化痰止咳的方法治疗。
2. 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可调理脾胃功能,用于治疗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3.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中医药学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有独到的方法,如调经、活血、补血等。
4. 中医药治疗皮肤病:中医讲究“内治外用”,可通过内服中药和外用药物相结合治疗皮肤病。
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例如,中药的提取物已经成为许多药物的原料,中药的治疗方法也在许多疾病中得到应用。
五、中医药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药学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好地发扬自身的优势。
以上就是中医药概论大一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将继续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重点著作及观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利润原则,成为中国医药医学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难经》: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是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脉经》:王叔和,是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巢元方,是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方》:孙思邈,既是最早的方剂学说,又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字无择),三因学说。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火热论张从正(张子河)——攻下派,攻邪论金元四大家李杲(李东垣)——补土派,脾胃论朱震亨(朱丹溪)——养阴派,相火论2.证、症的概念,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证:是对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高度概括。
症: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观感觉,狭义)和体征(客观检查,广义)。
异病同治:是指对不同的疾病,由于它们的病机相同,并出现了相同的症候,均可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同病异治:是指对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病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3.阴阳和五行的含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是对自然界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火现象的以及同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概括,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法则。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2、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换。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肃杀、收敛、沉降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克制和制约的关系。
4.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奇恒之腑包括?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表现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储藏人体精气,藏而不泻。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传化水谷,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5.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形窍志液?六腑的生理功能?五脏一.心:主血脉、藏神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窍为舌,在液为汗。
二. 肺:主气,主宣发,肃降,朝百脉而主治节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喉为肺之门户3.在志为忧三. 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其华在唇四. 肝:主疏泄,主藏血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在窍为目,在液为泪五. 肾:主藏精,促进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1.在体合骨,其华在发;2.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六腑一. 胆:1.贮藏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调节情志二. 胃:1.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为和三. 小肠:1.主受盛化物 2.泌别清浊五行的特性四. 大肠:1.主传化糟粕2.大肠主津五. 膀胱:贮尿和排尿六. 三焦:1.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2.疏通水道,运行水液6.气的分类及功能?血的生成?气与血、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元气: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宗气:一是上走息道助肺呼吸,二是下贯心脉助心行血。
营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卫气: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血的形成:水谷精微化血,肾经化血气能生血气能生津气能行血气能行津气能摄血气能摄津血为气母津能载气7.经络含义?经络走向交接规律?十二经脉名称及流注次序?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8.六淫的共同治病特点及各自治病特点?六淫共同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各自的治病特点:一.风邪: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行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
三.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
四.湿邪: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黏气气和血的关系气和津液的关系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五.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六.火(热)邪:1.火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2.火热易扰心神;3.火热易伤津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5.火邪易发肿疡。
9.发病的基本原理?基本病机包括?发病的基本原理:一、“正气虚”。
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二、邪气侵害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10.气失常包括哪几种及各自的临床表现?血失常包括哪几种及各自的临床表现?气失常:1、气虚:易于汗出,周身倦怠乏力,精神萎顿,头晕耳鸣,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凝痰成饮,水肿,脏腑虚弱征象。
2、气机失调:(1)气滞:瘀血,痰饮,脉现迟逆之象,水肿,肺气壅滞,肝气郁滞,脾胃气。
(2)气逆:咳逆,气喘,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
(3)气陷:“上气不足”:头晕,眼花,耳鸣,疲倦发力。
“中气下陷”: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之症。
(4)气闭:闭厥,热厥,气厥,痛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四肢欠温,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紫。
(5)气脱: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
血失常:1、血虚:面色苍白,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目瞑,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手足发麻,肢节屈伸不利,多梦,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神衰不能用脑。
2、血瘀:气滞,肿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瘀点,瘀斑,红缕。
3、血热:面红目赤,舌色深红,心烦或躁扰发狂,身热以夜间为甚,口干不欲饮,谵语,昏迷,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量多,舌质红降,脉细数。
4、血液妄行:咳血,呕血,便血,尿血,月经量多、提前,衄血,皮下出血或成紫斑。
11.正治和反治?1、正治:就是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辨明其病变本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来治疗。
2、反治:顺从病症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代表治法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1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重点著作?基本原理:(1)以表知里(2)见微知著(3)以常衡变著作:《周礼·天宫》《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差病指南》、《诊家枢要》、《世医得效方》、《敖氏伤寒金镜录》、《景岳全书》、《濒湖脉学》、《四诊抉微》、《望诊遵经》、《外感温热篇》、《温病条辨》…………13.得神、失神、假神的典型表现?得神: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明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动作灵活。
失神:目光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不清,形体羸瘦,动作异常。
假神:突然目似有光,但浮光外露,突然两颧泛红如妆,突然精神较亢奋,烦躁不安。
突然想下床活动,但动作不灵。
14.客色的概念?五色各自主病?客色: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昼夜,气候)而微有相应变化的正常面色。
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赤色:主热证五色黄色:主脾虚,虚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15.正常舌象?各种舌质、舌苔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正常舌象:舌质滋润,舌色淡红明显,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淡红舌(常见于正常人),淡白舌(主阳虚,气血两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红舌(主热证,包括实热和阴虚内热),青紫舌(主血行不畅)舌形:老舌(实证),嫩舌(虚证),胖大舌(多主水湿,痰饮证),肿胀舌(多见于热郁,中毒),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舌苔: 薄苔(胃有生发之气),厚苔(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肠胃有宿食,痰浊停滞),滑苔(湿邪内聚的表现,主寒,湿,痰饮),燥苔(体内津液已伤) ,腻苔(刮之难去),腐苔(边中皆厚,揩之可去者),镜面舌(舌面光滑如镜者),地图舌(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转移者),真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亦称有根苔。
) ,假苔(舌苔疏松,似浮涂于舌面,刮之即去者,也称无根苔)苔色: 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也见于热证),黄苔(主热证,里证),黄腻苔(苔黄而腻者) 16.问诊的概念、问寒热、问汗、问疼痛的各自的临床意义?问诊的概念: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寒热:A 恶寒:指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冷不缓解者。
B 畏寒:指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而寒冷能缓解者临床常见寒热症: 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寒热往来壮热:指病人高热体温39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者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如潮汐之有规律者微热:指热势不高,一般不超过38度,或仅自觉发热者,又称长期低热。
阳明潮热:又称日哺潮热,常于日哺即申时(下午3到5时湿温潮热:常于午后发热明显阴虚潮热:午后及夜间低热问汗:1 无汗A: 全身无汗(表证无汗由于外感风寒之邪所致,里证无汗由于阳气不足)B: 局部无汗(常见于中锋,截瘫病人)2 有汗A: 全身有汗(表证有汗由于外感风热之邪所致的风热表证或因外感风邪所致风袭表证)B; 里证有汗(自汗:气虚或阳虚,盗汗:阴虚)问疼痛: 胀痛(气滞) 、刺痛(淤血)、窜痛(气滞)、固定痛(淤血)、冷痛(寒证疼痛)、灼痛(热证疼痛)、重痛(湿邪)/绞痛(气滞淤血,结石)17.诊脉的部位、指法、正常脉象?诊脉的部位:切按前臂腕后桡动脉表浅部位,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两尺候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