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请在每题所列的四个
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

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
A. 划分田地
B. 因地制宜
C. 精耕细作
D. 优选种子
2.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

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

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
A .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B .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C .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D .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3.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1到图2片反映了
A.铁农具的推广
B.犁耕技术的改进
C.畜牧业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形成
4.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5.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 .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 .乡村市场的繁荣
C .坊市制继续实行
D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6.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了。

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粱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

出现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科学技术创新推广
B .城市建设的变迁
C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
D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7.读表1,从表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图1 图2
A.商税总额不断增加 B.政府高度重视商业
C.商业已经成为本业 D.商业税率不断提高
8.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9.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10.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这表明()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11.《明宜宗实录》中写到:“私通外夷,已有禁例。

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

”由此可见明朝政府()
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 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
12.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

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

该材料说明()
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 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
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 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13.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

”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14.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

据此可知( )
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
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
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
15.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

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

”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

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
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

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

这件事情说明()A.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B.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
C.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D.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17.歌词:“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移动联通小灵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

”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技术进步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B.通讯技术的发展进步
C.卫星广播电视的推广 D.国家“菜篮子工程”推广
18.19世纪交通工具的进步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③开阔人们的视野④使近代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八千里路云和月》
D.《一江春水向东流》
20.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D.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1.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A.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命脉
C.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22.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

《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

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

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23.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外商企业 B.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4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陷入绝境 B.中国的棉纺织品仍具有竞争实力
C.鸦片的危害使其需求量减少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5.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
“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

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B.有效借鉴了美国罗斯福新政
C.实现了经济转型D.有效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26.“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
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

”这一状况发生于()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一战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7.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
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28.侨汇是海外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赡家费。

1957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争取侨汇问题”的指示,根据侨汇额核发一定比例的侨汇券给国内收汇人以购买商品。

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商品消费 B.增加外汇收入
C.扩大对外贸易 D.鼓励华侨投资
29.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
远归社员所有。

这一决议()
A.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 D.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
30.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

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大跃进”的推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纠正“左”倾错误
31.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说:“(80年代以前)我们一些沿海地区、边境地区的人往外跑。

为了阻止外逃,
什么措施都采用了,但还是堵不住。

现在什么措施都没用,而想回来的人却越来越多”。

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32.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

《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33.“新航路开辟”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B.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
C.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34.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
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B.垄断组织形成
C.机器大工业生产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35.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
从表格中能反映出()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
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36. 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
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

”材料表明作者()
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 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
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 D.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
37.1932年末,胡佛的最后一次竞选演说:“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

……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这一论断()
A.客观地评价新政的负面影响 B.与新政实施情况完全相符
C.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38.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

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急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39.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福利制度B.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
C.福利制度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 D.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40.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 ,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

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
...的是()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1.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

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折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
42.1921年冬季,农民契柯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C.他只能出售其中的一小部分 D.他被处以罚款
43.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期间成就显著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的水平
C.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44.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
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45.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C.阻碍了苏联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D.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4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B.欧共体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7. 美国著名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20世纪90年代进入墨西哥时非常困难,今天沃尔玛公司在墨西哥的分
店超过600家。

沃尔玛公司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A.刚开始进入墨西哥的商品不适合墨西哥人的生活习惯
B.是经济侵略的表现
C.是商品输出的表现
D.各种贸易障碍的逐渐取消
48.1994年12月,墨西哥爆发了金融危机,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反应迅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向墨西哥提供了大笔贷款援助,墨西哥很快稳定了国内的金融秩序,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

1997年7月,泰国出现经济危机,一个多月无人问津,导致泰国货币危机逐渐升级,发展成整个东南亚的货币危机。

材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应对危机的能力有限 B.宗旨是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C. 运行过程中存在弊端 D.贷款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
49.“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50. 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用到美国的变速器、荷兰的轮胎、日本的车身、新加坡的无线电。

这一现象的本质

A.韩国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B.韩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化
C.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D.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51题17分,52题15分, 53题18分,共50分)
51.(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中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陆上丝绸之路中断和阻塞,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大发展时期。

汉代的中国海船航行到印度黄支国,还有“苦逢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到唐代中期以后,中国商船从广州航行至波斯湾尽头的末罗国,航期只需89天。

除了丝绸外,沉重而又易碎的瓷器成为了外销出口的大宗商品。

在进口的货物中,唐代的统治阶级对香料需求量很大,而香料的产地集中在大食和南海地区。

不论是陶瓷的出口,还是香料的输入都对海上丝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把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

——摘编自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材料二16世纪的航海探险和建立殖民帝国使局限在狭隘范围内的地中海贸易扩展成为世界性的事业。

意大利城市对东方贸易的严密的和狭隘的垄断已经彻底被打破。

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从此默默无闻,而里斯本、波尔多、利物浦、布里斯托尔和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船只汇集,商人的货物架上堆满了商品。

除了东方的香料和纺织品以外,现在又有了北美洲传入的土豆、烟叶和玉蜀黍,西印度群岛的糖蜜和甜酒,南美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等。

从西半球大量运进白糖、咖啡、大米和棉花,使这些物品不再成为奢侈物件。

海外发现和征服海外领土的另一个显著结果是贵金属的供应的增长。

事实上,几乎要在五十年以后,从美洲运来的财富的影响才发挥出它们的威力。

——摘编自(美)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对外扩张的国家有哪些?殖民霸权角逐的结果如何?(5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分)
5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节录)》材料二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

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

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

——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措施的直接目的。

(7分)
(2)为满足大多数美国人“付出点什么”的要求,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有何积极作用?(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分)
5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设立分支机构70万家。

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

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

——摘自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
材料二“我一直认为入世后既不会遭遇洪水猛兽也不会一夜之间发生经济奇迹。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有时难免会飞进一两只苍蝇。


——龙永图(中国入世谈判的最后一任团长)
(1)材料一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面对这种趋势,中国如何应对?(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加入世贸组织?(6分)
高一历史期末答案
1---10 CDBDDCABDD
11—20 BCDABBBABB
21—30 CCADACCBCD
31—40 DBCDCCCCBA
41—50 ABADCDDCCD
51.(17分)
(1)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航海和造船技术提高,征服海洋的能力增强;瓷器、丝绸的出口和香料的输入促进海上绸之路的发展;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官商分利,商人地位提高。

(8分,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其中1、2点必答。


(2)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

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5分)
(3)影响:世界各地商品和物种的输入,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商贸中心转移,推动西欧的崛起;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削弱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传入,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4分)
52.(15分)(1)内容:促使同行业团体合作、解决劳资纠纷、“公平竞争”、保障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等。

目的: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

(7分)
(2)措施:以工代赈。

作用: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改善美国的基础建设,为美国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失业者的自尊心和独立的精神,进而提升民众的信心。

(6分)
(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分)
53.(18分)(1)趋势:经济全球化。

(2分)
应对:①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②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人民携手解决。

(10分)
(2)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

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中国需要世界。

加入WTO,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够参与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

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