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嵌入式C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new)——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new)——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检查评价
应用阶段
学习形式:课外自学 学习目标:创新设计 学以致用 学习成果:作品欣赏
7、教学环境
多媒体 教室
教、学、做
计算机 中心实训室
YY
精品课程网站 E-mail QQ
课程成绩 8、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30%
出勤 作业 态度
期末成绩, 50%
机考系统 考教分离
课外独立 作品成绩 设计作品 20%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谢谢大家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高级操作员(三级) 教育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教育部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国家一等奖
91% 95%
何丽华80% 李涛 周亚 胡于余 蒋黎 60% 刘宇 李启娜 谭玲 刘良宣 40% 陈泉燕 鞠娟 蒋黎 黄银发 李玲 20% 赵文菲 贺秀莉 江红梅 刘运霞 0% 曾远莹 蒋海燕 王雨 王娅 何艾霞
6、教学过程
应用 阶段
实训阶段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
理论知识
分块教学
文 字 录 入
实践内容
计 算 机 基 础
网 络 基 础
操 作 系 统
办 公 软 件
网 络 应 用
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分层次教学 一帮一形式
实训阶段
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
财务报表
word 帐单明细表 销售统计 职工情况 分析 公文 统计 企业办公 报告 信函
冯·诺依曼 IE&Email I E &E mai l Windows W ndow i s
Excel E xcel
Word W rd o PPT PPT
信息与建筑学院 应用基础教研室 罗群
1 2 3 4 5 6 7 8 9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智能小车编程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智能小车编程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智能小车编程控制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项目名称:智能小车编程控制二、实训学时:48学时课内讲授:32学时课外自学:16学时三、实训学分:3学分四、实训目标1、将C程序设计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将C语言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嵌入式程序设计。

为学生将来能从事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智能电子产品的软件开发、IT 电子产品设计与仿真、信息家电和自动化设备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将“静态”的编程语言与“运动”的智能小车结合,用“看得见摸得到的C语言”来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3、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思考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编程思想。

4、培养学生策划与实施项目的能力。

5、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实训要求1.内容要求2-3人组成一个实训小组,通过软硬件协同配合的思想、考虑外部环境因素,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路,运用C语言的编程方法和技巧,按步骤完成对小车四个方面的编程控制,包括LED控制、行驶控制、触碰控制和光感控制。

在此基础上,分别实现Disco闪烁、小车舞蹈、走迷宫、追光、逗趣、规定范围内行驶、循轨迹、清除障碍物等智能控制任务。

2.软、硬件环境要求1)软件程序编辑器Programers Notepads 2;编译器WinA VR;ASURO编程软件ASURO Flash Tool;Windows操作系统。

2)硬件处理器:Intel Pentium Ⅲ处理器;RAM:128MB内存;硬盘:20G磁盘空间;接口:串行接口。

六、考核方式采用现场演示、设计思路和步骤讲解、提交源程序、实训书面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七、实训步骤1、LED控制及应用开发1)点亮所有LED,状态灯显示绿色。

2)状态灯在红色绿色之间每隔三秒切换。

3)Disco闪烁,每隔一秒切换动作:状态灯绿→状态灯黄→状态灯红→状态灯灭→前灯亮→前灯灭→左后灯亮→右后灯亮→……(循环)。

2、行驶控制及应用开发1)分别实现小车前进、后退、原地转圈三个独立动作。

浅谈高职嵌入式专业方向《C程序设计》教与学

浅谈高职嵌入式专业方向《C程序设计》教与学

浅谈高职嵌入式专业方向《C程序设计》教与学摘要:《C程序设计》作为高职嵌入式专业的主干课程,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的是软件还是硬件方向的工作,都是必须掌握的。

笔者作为一线教职员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分析并建立编程思想等,并针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努力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词:C程序设计学习兴趣编程思想实物教学1、《C程序设计》在高职嵌入式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的位置目前,国内切入嵌入式专业领域的高职院校对于该专业的教学工作大多处于初探阶段,而社会上对此专业的需求持续旺盛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就业市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C程序设计》作为该专业领域的主干课程,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的是软件还是硬件方向的开发工作,本课程的相关技能都是必须要掌握的。

2、高中新课改后生源素质的新变化及遗留问题高中阶段实行新课改之后,在数学课程中增加了一些计算机类的初步知识,其中就包括简单的编程算法及流程的设计与分析,这对于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介入深层次的程序设计非常有利,这点是非常好的。

但是,从高中阶段过来的学生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学能力有所欠缺,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能动性明显不足,很多学生仍存在“被动学习”的倾向,思维的活跃度明显不够,制约了他们专业素质的提升,这点在内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相对突出,这可能有地域因素的影响,毕竟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学生的心理素养也会受到影响,短时间内扭转此不利局面也不太现实,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此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3、《C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培养,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必须要认真贯彻下去,但是也要兼顾学生将来的发展潜力,三年下来不能让学生感觉像是上了一个超长时间的培训班。

具体到《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教学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把基础打牢,不能片面追求知识点的全面性。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高职教育中,《C程序设计》课程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探索与尝试如何将互联网+融入到《C程序设计》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互联网+课堂下进行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一、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传统的《C程序设计》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资源受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足;三是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于编程技术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互联网+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在互联网+的环境下,《C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通过使用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视频、课件、编程案例等内容,提高了他们对于编程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编程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编程视野。

三、构建互动式教学平台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利用各种在线交流工具构建一个互动式的教学平台。

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时随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提问、讨论问题、展示作业等。

老师也可以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与引导。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平台,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虚拟实验平台提高学习兴趣《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少不了大量的编程实验,而传统的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很难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实验操作,实现代码的编写、调试与运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互联网+下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教学成果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教学成果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成果学院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通过“3+1”和“双证”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生在参加的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8年11月,我院学生参加“正保教育杯”第四届全国ITAT 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19名同学进入复赛,16名同学获奖。

图为参加“正保教育杯”第四届全国ITAT就业技能大赛师生合影图为我院学生09年重庆HT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的获奖证书2009年6月,我院学生参加了第二届重庆市大学生“盛群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两个参赛队进入复赛,其中钱游老师指导的《基于HT46的仓库存储监测系统》获三等奖。

图为“盛群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合影图为参加“正保教育杯”第五届全国ITAT就业技能大赛师生合影2009年11月我院学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ATUOCAD机械设计》大赛,14人进入复赛,1人获三等奖,7人获优秀奖。

图为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楼宇智能化技能大赛重庆地区选拔赛”操作现场2010年1月—4月,我院学生参加了2010年全国技能大赛及重庆市第三届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010年3月—6月,我院学生参加了2010年重庆地区第三届“盛群杯”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本科院校选手同台竞技,陈帅华老师指导的项目《室内安防远程报警系统设计》荣获三等奖。

图为《室内安防远程报警系统设计》参赛作品实物图学生机械零件设计加工作品计算机学院教育成果计算机学院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和“双证”特色教育,除了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软件项目开发外,还采用仿真工作任务和“虚拟公司”等教学模式,培养“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1)获奖情况2005级学生杨鹏(左一,现为北京中易网天IT公司的软件架构工程师)在第四届全国ITAT就业技能竞赛中获Java程序设计项目全国二等奖。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PLC实训教学大纲(专科层次)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PLC实训教学大纲(专科层次)

PLC实训大专教学大纲适用对象:大专专业: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机电数控、机电一体化等学时: 40节课程性质:综合技能训练必修课一、实训目的结合《 PLC原理与运用》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指令系统等知识的掌握;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技术,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主要内容1、熟悉编程软件和实验箱;2、熟悉实验的全体过程;3、与非逻辑功能实验4、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验;5置位/复位及脉冲指令实验;6、栈及主控指令实验;7、水塔水位控制实验;8、三相交流电机的控制实验;9、交流电机启动的PLC控制实验;10、分支汇合,跳转程序编程实验;11、移位寄存器的实验;12、数码显示的模拟控制实验;13、交通灯的模拟控制实验;14、天塔之光的模拟控制实验;15、机械手的模拟控制实验;16、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实验。

三、实训基本要求要求参加实验的学生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根据实验学习课程相关内容;按实验要求认真准备实验。

实验中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完成实验要求内容,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实验四、考核以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五、学时分配表序实训内容讲授操作小计号1 熟悉编程软件和实验箱讲授 22 熟悉实验的全体过程讲授 23 与非逻辑功能实验操作 24 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验操作 25 置位/复位及脉冲指令实验操作 26 栈及主控指令实验操作 27 水塔水位控制实验操作 28 三相交流电机的控制实验操作 29 交流电机启动的PLC控制实验操作 210 分支汇合,跳转程序编程实验操作 211 移位寄存器的实验操作 212 数码显示的模拟控制实验操作 213 交通灯的模拟控制实验操作 214 天塔之光的模拟控制实验操作 215 机械手的模拟控制实验操作 216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实验操作 217 分组考试操作 218 分组考试操作 219 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实验选作 220 四层电梯的模拟轰炸实验选作 2。

高职高专嵌入式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高职高专嵌入式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高职高专嵌入式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才供不应求。

如何合理、高效地培养嵌入式人才已迫在眉睫。

作者经过多年的嵌入式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就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嵌入式;C程序设计;教学实践嵌入式系统无疑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

后电脑时代,嵌入式系统将拥有最大的市场。

目前,世界范围内嵌入式系统带来的工业年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并以9.5%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调整发展。

产业的发展给高职的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在于使他们掌握迎合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

而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课程新颖和难度大。

我院面向高职学生,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其动手能力。

1嵌入式C程序设计课程是嵌入式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嵌入式系统是软硬件结合的产物,通常嵌入式硬件设计完成后,各种功能就全靠软件来实现,嵌入式设备的增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嵌入式软件的功能,是嵌入式系统中最主要的工作。

与通用软件相比,嵌入式软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如规模较小、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与硬件结合紧密等。

并不是所有的编程语言都适合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开发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软硬件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与此相对应,C语言是一种融合了嵌入式软件开发特点的现代语言,其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时灵活、方便,在程序设计中采用自顶向下的结构化的编程,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得编写的程序更可靠、更易懂。

由于C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小、效率高、速率快,充分体现了在嵌入式编程中经济使用资源的原则。

因此说C是一种高效的编程语言。

C语言与汇编语言相比具有较好可移植性,且支持交叉编译。

在许多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上都有相应编译器,编写出来的程序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能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1]。

嵌入式开发C语言编程的那些编程思路与技巧

嵌入式开发C语言编程的那些编程思路与技巧

嵌入式开发C语言编程的那些编程思路与技巧原创嵌入式小萧2020-11-07 14:17:42在嵌入式开发中使用得比较多的编程语言一般都是C语言。

在使用C语言开发的初期有时自己想要实现一个功能的时候就算自己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但真正去设计时总会有一些小环节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去用自己的方法去实现它的作用。

但当你在其他地方或者前辈的代码片段中看到同样是实现同一功能,但是比自己设计得更好,更优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有这样的感叹,'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嵌入式开发,编程语言的学习都是需要积累各种各样比较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

当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相关方法和技巧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就能以更快的时间,更优的代码去实现一个功能。

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不想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路上,那当然是根据自己的相关知识去评估去选择一条比较好的,比较快的路。

言归正传,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记录曾经在项目中遇到的比较好的一些设计方法和技巧或者设计思路。

以代码片段的形式记录。

冒泡排序在C语言学习的时候应该有学过冒泡排序,但是却不知道这个排序能用在哪里。

用途:求一个数组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时候可以使用。

当然你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去求最大值最小值;冒泡排序经常与一个叫中位值滤波法的算法结合使用,这个下面会说到;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相关用途。

冒泡排序代码void MPTEST(){ int nums[10] = {4, 5, 2, 10, 7, 1, 8, 3, 6, 9}; int i, j, temp,isSorted;//冒泡排序算法:进行 n-1 轮比较 for(i=0; i<10-1; i ) { isSorted=1; //每一轮比较前 n-1-i 个,也就是说,已经排序好的最后 i 个不用比较 for(j=0; j<10-1-i; j ) {if(nums[j] > nums[j 1]) {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 1]; nums[j 1] = temp; isSorted=0; } } if(isSorted)break;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for(i=1;i<10-1; i ) { printf('%d ', nums[i]); } }指针操作方式void bubble_sort(unsigned int *q,int n){int i,j;for(i = 0;i<n;i ) { for(j = i;j < n;j ){ if(*(q i)>*(q j)){int temp;temp = *(q i);*(q i) = *(q j);*(q j) = temp;}}}}中位值滤波中位值滤波这个名字叫得挺好听的,真正的实现方法就是把一组数据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平均。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行业的一个必备技能,教育也不例外。

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以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课堂改革创新教学,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包括理论知识和实例演示。

学生们在听讲的同时,通过模拟实际例子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有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产生学习疲劳。

因此,我们应该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视频讲解、在线辅导、课件下载、考试评测等等,这样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满足学习需求。

二、课堂教学互动的增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讲述的主体,学生只是听讲的对象。

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在线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增加学生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竞赛、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增强课堂互动性,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

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课堂改革创新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便于自主学习和搜集资料。

比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自由地学习。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学子参与打造重庆本土动画《小猪班纳》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学子参与打造重庆本土动画《小猪班纳》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学子参与打造重庆本今年6月,重庆本土52集动画片《小猪班纳》制作完成,即将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

动画片讲述了主人公,经过星幻岛暑期童话培训,变得有勇气有责任的励志故事。

该片是重庆柠色动漫发展有限公司创作出品,其重庆永川公司90%的主创人员都是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动漫专业毕业生,月收入达6000元以上。

柠色动漫总经理候俊说:“科创学生不浮躁、很务实,看得出学校进行了很好地择业观引导;学校把企业标准融入课程,让学生技能对口、实践能力强,在工作中容易上手。

”早在2003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董事长何济就在全国率先创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从综合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3”个标准培养学生;同时,让学生在专业深造、综合素质、技能拓展三个方向,任选其“1”发展……这为学生插上了高质量就业的翅膀。

建好专业“停机坪”链接校企双航线近几年,网络零售业巨头———京东商城,把网络销售的主战场转移向西部地区。

为满足物流、商务、计算机、客服、电子商务类人才需求,京东联手科创,将学校计算机商务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与京东物流、电子商贸课程融合,共建“京东班”。

“京东班”将于2013年9月开班,为科创学生提供奖学金和班费,解决学生实习岗位、补贴、住宿等问题,并择优录取学生为正式工。

“学校培养的是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应用型人才”。

校长戴伟表示,学校拥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建筑工程学院、艺术系等八个院系,50余个专业,为更多落户重庆、空降重庆永川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养平台。

建好多元“停机坪”,链接校企双航线。

学校在“对口实习”、“订单培养”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启动“企业定制培养”,成就双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还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香港企业理文造纸,是一家国际化的大型造纸企业,产量达300万吨。

目前,企业在该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理文造纸班”,进行“定制培养”。

企业包揽了每班40名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和奖学金,毕业后,学生将进入理文在广东﹑江苏﹑重庆、江西等地分公司,保底工资4500元。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创新应用研究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创新应用研究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创新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在高职教育中,微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微课是指将一节课程分成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控制在5-10分钟之内,每个小节包含一个主题或一个知识点,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消化理解,同时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在线播放和观看。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应用研究。

一、课程安排1、分步骤设置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程,我们需要分析每个视频对角色和学习行动的影响,划分学生在这一课程中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应包括知识点、工具使用、技能训练和思考能力训练等,每个步骤的目标可以是特定的知识或技能。

我们还可以在每个阶段使用讨论、练习、应用程序等方式测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创造性地设置教学模块我们需要按照C语言教学规划,带领学生深入了解C语言编程,如循环、数组、函数、文件处理等知识。

这样能够让学生对C语言编程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微课是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自己的学习步骤和过程,因此,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具有一定的价值,以下是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1、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迅速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2、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清晰明了的教学流程我们需要按照顺序编排每个知识点,详细阐述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流程,让学生可以从每个知识点开始逐步掌握。

三、教学方式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这样的课程,微课程也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以下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微课的创新应用。

1、在线自学在线自学是微课应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学习自己想要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与讲义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课程标准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课程标准

《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实训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NET WINDOWS开发实训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其目的是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项目实践开发的能力。

从实际经验出发,就此展开研究,程序设计的要求要具体、成绩考核办法要准确、选题要"企业化"及教学方法要得当等一系列教学手段,并认为这些方法是切实可行、有效的,普遍适用于本校的C#教学中。

1.1课程的性质《.NET WINDOWS开发实训》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以及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技术等。

为学生今后从事该专业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及时讲解.NET WINDOWS开发实训的最新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来掌握C#的最新技术动向,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围绕实践中的具体模块和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对学生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原理》的预备知识。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企业技术支持、网站建设技术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若干个技能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的基本职业能力。

1.3课程开发思路该课程是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是当前软件行业流行的开发工具。

教学过程采用循序渐进的的方式,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模块及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流行起来。

而在高职《C 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如何利用互联网+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互联网+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学习。

在互联网+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课程资料、编程实例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

互联网+课堂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升编程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般只能在课堂上听讲和思考,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

在互联网+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编程平台进行实际的编程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些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编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联网+课堂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根据整个班级的进度来教学,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互联网+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样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可以更好地帮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互联网+课堂下的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通过利用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践机会和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这样的改革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c程序课程设计创新功能

c程序课程设计创新功能

c程序课程设计创新功能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程序的基本知识,理解并运用C程序的语法和结构,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

同时,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C程序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概念,并了解C程序的编译和运行过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程序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调试和优化程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体验到编程的乐趣,培养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程序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概念,以及简单的编程实践。

具体安排如下:1.C程序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介绍C程序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等。

2.控制结构:讲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用法,使学生能够根据条件进行分支控制,实现循环操作。

3.函数:介绍函数的定义和调用,讲解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使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4.编程实践:安排一些简单的编程题目,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C程序的基本语法和概念。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编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编程实验,使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C程序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在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中,互联网+课堂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阐述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 互联网+课堂的定义互联网+课堂是指将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互联网+课堂通过网络平台,如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等,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 C程序设计的教学难点和互联网+课堂解决方法C程序设计是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但其教学难点也比较突出。

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的代码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无法理解C语言的基础语法和程序设计思路。

针对这一教学难点,互联网+课堂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1. 视频教学。

通过将教学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观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

视频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巩固自己的学习内容。

2. 提供练习题和答案。

网络平台可以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和答案,供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和巩固,以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

3. 在线互动。

网络平台可以作为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互动,讨论问题,提出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互联网+课堂的教学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互联网+课堂可以将信息的传递更快捷、更高效,让学生更快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同时,网络平台的论坛和线上问答可以很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避免了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答案的困扰。

2. 个性化教学。

互联网+课堂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 互动性强。

通过网络平台的论坛和线上问答,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氛围的建立。

四. 结语通过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创新,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高职“V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V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 V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V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语言中的一门新课程,是面向对象编程工具之一。

在“ V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当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实现(一)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着因材施教,既要重视理论又尽量联系实际;既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要考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考虑知识性和应用性,又要考虑趣味性。

因此,我们采用层次化设计思想,把实验自下而上分为知识层、应用层和综合层三个层次。

知识层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用层重点在于巩固与应用,综合层则关注综合与创新。

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求能独立完成知识层实验;对大部分同学则要求独立完成应用层实验;对极少数思维特别活跃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激发他们挑战自我的意识,建议他们在完成应用层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综合层实验。

同时,要求基础较弱的同学从知识层做起,逐步提升自己,最终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二)知识层实验内容的设计。

知识层实验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为目的,内容为“ VC+程序设计”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知识点,包括VC++吾言基础、数据库和表的操作、SQL语句、表单设计、菜单设计、报表与标签设计、文件操作等内容。

在知识层中,为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个实验,要求学生在各章节内容结束后,完成相应的实验。

知识层实验与课堂知识的讲授相辅相成,是强化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训练手段。

从知识点出发设计的实验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知识层实验相对比较简单,与授课内容联系直接,学生容易完成。

例如,利用V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求从1到10000的所有的素数之和。

要求分别使用D0WHILE?ENDD(FOR?ENDFOR句来完成。

目的是让学生们巩固对VC+程序设计语言尤其是程序设计过程中最常用的循环语句的使用。

(三)应用层实验内容的设计。

应用层实验以巩固和应用基本知识为目的,是实验整体结构的中间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在这种大趋势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C程序设计》为例,探讨了互联网+课堂下高职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设计的初衷《C程序设计》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课,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之一。

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该课程的初衷是:1.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效率低下、缺乏互动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我们采用互联网+课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

2.提升学生实践能力《C程序设计》是一门面向实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互联网+课堂下,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程在线化、虚拟仿真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课堂设计的具体实践1.构建互联网+平台为方便学生学习和实践,《C程序设计》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线上教学资源平台。

平台以学生成长为目标,融合了在线观看讲解视频、在线编程、编程练习、实验报告提交等多种功能,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的场景模拟。

2.针对学生个性化设计教学方案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针对学生个性化设计教学方案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障。

在《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当中,我们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进度和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3.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C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因此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十分重要。

常规的课堂讲授只是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而通过动手实践才能进一步巩固知识,并且帮助学生打破思维惯性,寻找更多创新点。

因此,我们加强了实践环节的设置,除了课堂上的编程练习之外,将考试和小组实验等多种方式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都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课堂下高职《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创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一次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背景下,我校《C程序设计》课程尝试采用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旨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程内涵,实现教学创新与改革。

一、引入互联网教学资源首先,我们引入了大量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如在线教程、PPT、视频、案例等,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我们将一些典型程序的运行和流程设计录制成视频,这样学生便可以动态看到每一步的操作流程,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运行过程。

此外,我们还在各大程序设计技术交流平台上设置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QQ群,学生可以在上面交流答疑,互相探讨,提高学习效果。

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考核与评价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采用了互联网考试平台。

学生登录平台,可以查看所选课程的考试题,做题过程中我们还会进行远程监考。

通过考试,我们便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课堂服务和评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结合实际项目案例的课程设计《C程序设计》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课程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我们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引入实际项目案例进行课程设计。

例如,我们指导学生使用C语言进行舵机控制,设计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频率输出PWM波的程序。

学生们在设计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如何对电机进行控制,还体验到了对实际运用的理解。

四、师生互动式课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主导者,而学生则被动接受。

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这种关系颠覆了。

我们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采用了一些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教改创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带着理论教学模式的枷锁,教育无疑显得有些呆板。

学校采用了互联网+课堂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智能小车编程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智能小车编程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智能小车编程控制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项目名称:智能小车编程控制二、实训学时:48学时课内讲授:32学时课外自学:16学时三、实训学分:3学分四、实训目标1、将C程序设计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将C语言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嵌入式程序设计。

为学生将来能从事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智能电子产品的软件开发、IT 电子产品设计与仿真、信息家电和自动化设备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将“静态”的编程语言与“运动”的智能小车结合,用“看得见摸得到的C语言”来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3、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思考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编程思想。

4、培养学生策划与实施项目的能力。

5、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实训要求1.内容要求2-3人组成一个实训小组,通过软硬件协同配合的思想、考虑外部环境因素,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路,运用C语言的编程方法和技巧,按步骤完成对小车四个方面的编程控制,包括LED控制、行驶控制、触碰控制和光感控制。

在此基础上,分别实现Disco闪烁、小车舞蹈、走迷宫、追光、逗趣、规定范围内行驶、循轨迹、清除障碍物等智能控制任务。

2.软、硬件环境要求1)软件程序编辑器Programers Notepads 2;编译器WinA VR;ASURO编程软件ASURO Flash Tool;Windows操作系统。

2)硬件处理器:Intel Pentium Ⅲ处理器;RAM:128MB内存;硬盘:20G磁盘空间;接口:串行接口。

六、考核方式采用现场演示、设计思路和步骤讲解、提交源程序、实训书面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七、实训步骤1、LED控制及应用开发1)点亮所有LED,状态灯显示绿色。

2)状态灯在红色绿色之间每隔三秒切换。

3)Disco闪烁,每隔一秒切换动作:状态灯绿→状态灯黄→状态灯红→状态灯灭→前灯亮→前灯灭→左后灯亮→右后灯亮→……(循环)。

2、行驶控制及应用开发1)分别实现小车前进、后退、原地转圈三个独立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大力度改革了C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了“理实一体化课堂 + 虚拟公司 + 企业实训”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重在实践、工学结合。

1.理实一体化课堂
理实一体化课堂分成两个部分:程序设计机房和智能车实训室。

程序设计机房用于基础知识阶段的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软件编程环境相结合,进行边讲边练的课程教学。

智能车实训室用于基础项目阶段的教学,以中山大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可编程智能控制车为开发平台,按嵌入式软件模块开发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由校内教师指导,采用岗位角色扮演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团队式训练。

程序设计机房
智能车实训室
2.虚拟公司
虚拟公司用于基础项目阶段和拓展项目阶段中学生自主项目的教学,按照企业软件开发完整工作流程,由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对学生团队进行仿真项目实训。

使学生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来提出改进和创新的设计方案,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准产品功能设计,不断优化准产品的性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激发其自主创业的潜力。

虚拟公司
3.企业实训
拓展项目阶段中的企业实训,让学生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企业真实项目开发中去,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使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零距离”学习岗位工作技能,服务企业、服务市场。

企业级实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