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人类活动得特点就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P4-5

1:目得性:人类正就是在为实现预期目得得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与组织管理得过程中,逐步进化得。2:依存性:人类得目得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与人类自身得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得实践中学习,从前人得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得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与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得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得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得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得原因。

二、何为管理?管理得基本特征就是什么?P11

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得过程。根据定义,有四层含义:1、管理就是人类有意识、有目得得活动;2、管理活动应当就是有效得(效率与效果);3、管理得本质就是协调(内部得、外部得);4、协调得手段就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得过程

特征:1、管理得目得就是有效率与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得过程就是一系列进行中得有管理者参与得活动。3、管理得对象就是一切可以调动得资源。4、管理得本质就是合理分配与协调各种资源得过程。

三、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她们之间得关系就是什么?P12-15

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就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得职能。(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得行动。组织中所有得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2、组织:根据工作得要求与人员得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与分工,将适当得人员安排在适当得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得职责与上下左右得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得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得具体形式与特点。3、指导:指导人们得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得相互理解,统一人们得思想与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4、控制:控制得实质就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就是控制地标准。

5、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她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得表现形式,她总就是在与其她管理职能得结合中表现自身得存在与价值。)

关系:课本:每一项管理工作都就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得结果可能又导致新得计划,开始了新一轮得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得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得原动力。

课件:1、管理得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就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得一个整体;

2、计划工作会直接影响组织得特点与结构;

3、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得成败,一个适当、合理得组织就是计划得以实现得重要保证;

4、领导必须适应组织与计划得要求,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5、控制则对计划、组织、领导全面检查,纠正与预防偏差,以保证组织目标得实现。

6、管理就是随着人类文明得进步与发展而发展起来得,因此管理得生命力在于通过管理职能得实践实现管理理论不断创新。

图:

四、分析管理二重性得基本内容:P15-19

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得性质。(1)管理由人类活动得特点所产生,人类得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2)管理也就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得,社会劳动过程得一种特殊职能。(3)管理也就是生产力。

管理得自然属性就是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也不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得不同而有所改变,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得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上层建筑、社会文化)(1)在人类漫长得历史中,管理从来就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得占有者服务得。管理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得反映。(2)当今社会,管理得社会属性发生了很大得变化,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3)现实世界得经济发展变化,企业管理者、股东、工人之间得关系发生了变化。

五、一个有效得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P21、24-25

角色: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得专业领域中得过程、惯例、技术与工具得技能。

(2)人际技能:成功得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得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得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得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得相互关系。

六、分析管理学得研究对象及其方法。P30-32

管理学得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得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得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1)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得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得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得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得一般规律。(个别——一般)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得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得因素,以及系统得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得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得答案。

(2)试验法。

(3)演绎法一般——个别

第二章:管理思想得发展

一、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得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治思想得原则就是什么?P39-47

中国传统得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得治国学(包括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微观管理得治生学(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概括为以下要点:

(1)顺道:顺应宏观得治国理论与客观得经济规律。

(2)重人。包括两方面:一就是重人心向背;二就是:重人才归离。

(3)人与: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与、左右与。

(4)守信。信誉就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得基础

(5)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求实。实事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思想方法与行为得准则。

(7)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

(8)节俭。理财与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

(9)法治。我国得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与《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主张法规公之于众,违者以法纠正,实行“一法”、“明法”原则。

启示:

二、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得研究。P50-52

亚当.斯密(英)------劳动价值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假设。

斯密认为劳动就是国民财富得源泉。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率”得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得作用,提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益处主要就是: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得时间。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得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得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与改进设备。

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得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与经济学方面得带有启发性得问题。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得依据。巴贝奇赞同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得观点,但认为斯密得劳动分工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可以按分工得复杂程度与劳动强度雇佣不同得工人,分别支付报酬。她认为工人得收入主要包括a: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得固定工资,b:按照生产效率以及贡献所分得得利润。C: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得奖励。

三、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得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得实质就是什么?其理论得主要内容就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得启发。P53-55 产生原因: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与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与职能资本分离,管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得管理人员所组成得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得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得一门学问,“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

泰罗原因:她认为单凭经验管理就是不科学得,必须加以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