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第五册)
高二语文必修5课本陈情表
⾼⼆语⽂必修5课本陈情表 《陈情表》是李密写的⼀篇⽂⾔⽂。
下⾯是店铺⽹络整理的⾼⼆语⽂必修5课本《陈情表》以供⼤家学习。
《陈情表》译⽂: ⾂⼦李密陈⾔:我因命运不好,⼩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六个⽉,我慈爱的⽗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逼母亲改嫁。
我的祖母刘⽒,怜悯我从⼩丧⽗,便亲⾃对我加以抚养。
⾂⼩的时候经常⽣病,九岁时还不会⾏⾛。
孤独⽆靠,⼀直到成⼈⾃⽴。
既没有叔叔伯伯,⼜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
在外⾯没有⽐较亲近的亲戚,在家⾥⼜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的⾝体和影⼦相互安慰。
但祖母⼜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侍奉⽽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推举⾂下为优秀⼈才。
⾂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朝廷⼜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洗马。
像我这样出⾝微贱地位卑下的⼈,担当侍奉太⼦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
郡县长官催促我⽴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的病却⼀天⽐⼀天重;想要姑且顺从⾃⼰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德⾼的旧⾂,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寿命即将终了,⽓息微弱,⽣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法度过她的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2专题 《陈情表》课文简析
精选教育课件
10
李密曾入仕“伪朝”,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要回避也 回避不了。而且李密多次“辞不赴命”,最担心的就是晋武 帝会怀疑自己有怀念旧朝、矜怜名节、不事二主之心,现在 由李密自己把窗户纸捅破,来一个“实话实说”,反倒容易 得到晋武帝的信任。加之他在表章中一再恭颂“圣朝”之 “清化”,说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所“蒙国 恩”,“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就更能让人相信他拒不入 仕,确乎是出自“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苦衷。
母生活不能自理,作者是她唯一的感情支柱与生活依靠,他怎能
置之不理?作者在此陈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与祖母的深厚感
情和亲密关系,旨在以此作为请求暂缓赴任的理由,以期得到晋
武帝的同情和谅解。这些描写凄楚哀婉,恻然动人,而且情理并
发,将自己的经历写得情深有致,感人肺腑,为下文“愿乞终
养”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几句情真意切而含蓄精当的叙述,将忠诚之心与孝顺之情并
提,句句合情入理,使人信服。然而,此刻李密并未就此提
出请求,反而含蓄住笔。
精选教育课件
5
在第一、二两段里,又集中一个“孝”字进行叙说。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是从 “孝”字立论的;“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也是从 “孝”字立论的。事亲孝,不仅为当时社会舆论所称誉,而 且也为当时统治阶级所提倡,“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就说 明了这一点。这就为第三段进而写“圣朝以孝治天下”打下 了基础。
“朝不虑夕”,由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的关系,让他“区区不能废远”,至此才明确
而语气和婉地摆出自己的真实态度。可谓水到渠成,有理有
据,情真语切。
精选教育课件
15
第4段,为了防止晋武帝利用“徇私情”和“报国恩” 的矛盾而采用高压手段,作者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解决尽忠 与尽孝的矛盾,即请求晋武帝赐他在“日短”之内“报养 刘”,那么他以后将“日长”地“尽节于陛下”。说明终养 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国家,可以并行不悖,只是有先后缓急 之分而已。紧接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难处,而且这难处真实 到“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尽知的程度。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陈情表》课件(共30张PPT)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
武帝阅其表后,赞曰:“士之有名,不 虚然也。”停诏,允其侍祖母,后出仕。且 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1.文言词语 2.句式整理 3.答疑解惑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背诵思路
总起: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
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
陈情表
+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背诵思路
(1) 总起:感激武帝 (2) 历叙朝廷优礼有加
(3) 陈述忠孝不两全之苦
晋武帝: 司马炎靠野蛮杀戮
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 疑。建国初年,为笼络 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 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 臣到洛阳任职。
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 的旗号,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 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 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催逼甚紧, 作为亡蜀之臣,李密心存疑虑,进退两难,于是 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下了 《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 为理由婉言辞谢。
背诵思路
(1) 总起:感激武帝【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2) 历叙朝廷优礼有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高中语文-5.19《陈情表》(4)-沪教版第五册
命运艰险,罪孽深重 忧患险恶,指不幸的遭遇
婉辞,指长辈去世
成立 成人自立
期功 期,jī期功,指近亲
夙(早) 婴 (缠绕)
废离 停止照料,离开
理解生难词
逋慢
轻慢
狼狈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 比喻进退两难
宠命优渥 恩命优厚
盘桓
徘徊不进,畏缩不前
乌鸟私情 乌鸟反哺之情,比喻人 的孝心
词类活用
夙遭闵凶
殷;
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 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 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 (赴命)”?
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 和“寻”,积累相关词语)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 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 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 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 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 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 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 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 张下文“日薄西山”)
Hale Waihona Puke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 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 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 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 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 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 许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
长的时间,已经处于朝不保夕
的境地。
• 臣无祖母 ,无以 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不
至今日 ,祖母无 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课件 (28张PPT)
臣密言: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 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 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 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 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 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 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 汤药,未曾废离。
(名作状)像犬马一样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谨拜表以闻 (使动)使皇上知道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重点字词: 谨拜表以闻。
鉴、庶、卒、
课文分析 陈现今之情: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沐 忠浴
清 化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奉诏奔驰
尽忠日长
忠孝难全
恩
情
重
深
如
似
山
海
祖母病笃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陈 情 表李
密
读准字音
• 险衅(xìn)夙遭闵凶(sù mǐn) • 终鲜兄弟(xiǎn)祚薄(zuò) • 期功强近(jī qiǎng)茕孑立(qióng jié) • 床蓐(rù)除臣洗马(xiǎn)猥(wěi) • 陨首(yǔn)逋慢(bū)笃(dǔ) • 不矜名节(jīn)拔擢(zhuó)优渥(wò) • 盘桓(huán)气息奄奄(yǎn)侥幸(jiǎo)
孝 治 大孝 道
不能废远
先尽孝后尽忠
尽孝日短
陈日后之情: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李密
陈以往之情 陈现今之情 陈日后之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简洁朴实
思考研究
•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
诏仕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有哪些?你得
到什么启示?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8篇)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8篇)《陈情表》篇一教学要点:研习课文第二至第四段,积累相关文言词汇;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新课: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
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
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第2段:1、学生齐读第二段。
2、研读:(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提示:二层。
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2)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提示:按时间顺序。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
“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4)。
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提示: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职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
“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5)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3、小结: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
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
四、研习第3、4段: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提示:矜守名节。
陈情表必修5
读读
《《
陈出
情师
表表
》》
不不
下下
泪泪
者者
,,
——
其其
人人
苏
必
必
轼
不 孝
不 忠
。,
解题
陈:陈述。 情:1、情况(事实);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文体。
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写法 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学习第3段,思考
1、作者在本段开头为什么要先列出晋武帝的施政纲领“伏 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为自己不能立即奉诏赴 职作言之有理的开脱,解释自己应该得到同情。
2、为了进一步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疑虑,李密又列出了自己 年轻时做官的经历,是文章哪一句?李密为什么要这样说?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这一句表明李密辞不就职与名节无关,不是自命清高,消除晋 武帝的疑虑。
愿乞终养 不能就职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 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 动人)
析内容
第一段: 陈相依为命之苦
哪句话是中心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述了哪些内容? 身世之苦,现状之苦。
隐含着什么结论? 故不能“废离”去就职。
第二段: 陈进退狼狈之难
本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征召之殷,退很难;祖母病重,进更难。
捉拿 寻找 去掉
申述
诉说给别人知道
形容自己的私情 少
辛酸苦楚 大概,或许
身心劳苦 众多
【讨论】
1、有人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 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诉尽心中无限情——李密《陈情表》赏析
杀建立的政权 以美饰 , 为了减 少 余年 ”多年 相依为 命的生 活 , 更 , 让李 灭吴的压力 , 收笼东吴民心 , 蜀 密 不能弃祖母而去 ,二是李密是蜀 他对 汉亡国之臣显示了其仁爱 宽厚 之胸 汉 旧臣 , 自然有怀旧的思想 , 况且他
怀, 他大力征召西蜀贤士来朝中做 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 以齐桓 ” 可 的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选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陈情表原文晋李密22201007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社会李密深知他的几次拒诏会引起晋武帝对这个蜀汉降臣的不满与猜忌以为他仍心念旧朝对新朝存有二心这将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怎样才能让这个九五至尊收回成命保全自己的性命这成了李密生死攸关的命题几经深思熟虑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口那就是一个孝李密的孝情并没有通过长篇大论来展示而是在深情的陈述事实的过程中不着痕迹的显露无遗
李密 的孝 隋并没有通过长篇 大 信息 : 不奉诏为官不是为别的 , 而是 最终打动了晋武帝 , 从而达到延缓 论来展示 ,而是在深情的陈述事实 为了尽孝 。这是和晋武帝倡导 的孝 赴诏的 目的 , 也得到了武帝的谅 解。
的过程中不着痕迹 的显露 无遗 。本 治理念相契合 , 也为 自己的“ 辞不赴
珂固
O[ ] 晋 李密
( 文) 原
臣密 言 : 臣 以险 衅 ,夙 遭 闵
恩 , 臣洗 马 。猥 以微 贱 , 除 当侍 东 宫 , 臣陨首 所 能 上 报 。臣具 以表 非
朝 不虑 夕。 臣无 祖 母 ,无 以至 今 日。 母 无 臣 。 以 终 余 年 , 孙 祖 无 祖
凶。生孩 六月, 慈父见 背; 行年 四
人 间至孝 、感天动地令闻者无不泪 的大孝子李密理 所应当在 其征 召范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2、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今天我们走近李密的《陈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陈情,说服晋武帝的。
二、题解《陈情表》:陈——陈述、表述;情——隐情、苦衷;表——奏章,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三、作者简介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
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四、研习课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疑难文句:学生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速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1)为什么要“陈”?明确“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2)“陈”什么?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陈情表
《陈情表》说课稿鱼台一中杨燕红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散文,高中语文必修五只安排了一个文言文单元,《陈情表》是其中的一篇讲读课。
高中阶段教学大纲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而本单元的四篇文言文是文学性较强的古代散文,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单纯在词句的理解上,而应在培养初步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上。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基础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课文,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思想教育目标:领悟作者孝情、忠情这些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赏析作者的陈情技巧,领悟他是如何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企终养的目的的。
三、说教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教学、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合作探究。
四、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1、导入新课几千年来,“忠”“孝”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两大传统美德,我们鱼台就是孝贤故里,孝哉,闵子骞的故事一直感动着每个中华儿女,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另一位大孝子——李密,倾听他的肺腑心生《陈情表》。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出师表》一文,字里行间洋溢着诸葛亮对刘备的一片赤诚之心,《陈情表》又将为我们讲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知识整理,检查预习情况(课前用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针对教学目标,主要设置一下几题(1)为加点的字注音(2 )重要实词如见、拜、就、除、息、等(3)古今异义词如成立、告诉、辛苦等(4)分辨重要虚词的用法如于、之、以、为等(5)特殊句式(6)成语识记(7)词类活用(8)通假辨析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学习效率,提前把题分给八个学习小组,课下整理答案,课前5分钟展示到黑板上,课上老师根据答题情况分别点评。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6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
孝陈情表(板书)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李密(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所属于“十三经注疏”之一的《左传》中,是鲁国大夫陈胜为宣传义举而写的一份奏疏。
它以卓越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情感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位忠义于国的卓越人物陈胜,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的内容之一,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陈情表》的相关知识点。
一、《左传》背景《陈情表》来源于《左传》,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化历史价值的史书。
作为中华文化中的古典名著,《左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良药,是中国人民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基石,因此,学习《陈情表》必须有关于《左传》的基本了解。
二、“陈情表”的背景《陈情表》是汉代陈胜致刘备的一篇奏疏,主要内容是告诉刘备他所面临的处境以及他所受的冤屈。
他在奏疏中说到:“臣老而无子,偏离之罪,不容于法度,故自陈于陛下。
”,这表明他已无依,托付于刘备。
三、“陈情表”的基本情节《陈情表》是汉代陈胜向刘备述说自己处境及冤屈的一篇奏疏。
该篇奏疏的内容极为感人,表达了陈胜的忠诚之情和不屈之志,也表达了人民宁死不屈,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一种肆无忌惮的爱国情怀,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抱自由,平等,尊重,宽容,共享共荣价值,而崇高的精神面貌。
四、“陈情表”的文学风格《陈情表》的文学风格卓然大拔,充满了感人深情和力透纸背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的语言简练而凝炼,整篇文章不涉及繁琐的情节、夸张的形容,也不掩饰其目的和意图,简单而深刻地表达了陈胜的心声,挑战了命运和历史的不可预测性。
五、《陈情表》的艺术特点《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极深情感色彩的一部文章,如此经典的文章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卓越之处,其艺术特点有以下几点:1. 谴词生动真切2. 表现情感真切3. 艺术表现手法丰富4. 疏文精煉5. 响应时代精神六、《陈情表》的价值意义《陈情表》不仅是一篇艺术性极高的文章,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在思想内涵方面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和价值观念。
高中教育语文人教版必修5 yu陈情表
理解作者“悲恻动人”的请辞情怀
李密托辞不奉诏仕晋是真,终养祖母一片孝 心也是真。晋武帝当然有所察觉。如何请辞成 功,李密唯一要做的是,做足“悲恻动人”的 文章。
李密围绕“愿乞终养”的文旨,婉曲陈情, 屈伸言事。开篇用“臣以险衅,夙遭闽凶”八 字,概要家门五大不幸以及祖孙相依为命的坎 坷人生。随后,以情、事互见的笔墨,陈述不 仕的实情。作者将其写得哀婉淋漓,使
岂敢盘桓”。再用忠孝难两 全故事,打消晋武帝疑虑。 这样请辞,合情也合法。
问题更在于陈情目的果真纯是“愿乞终养”? 大义既晓,实情亦需再表。文章最后以乌哺喻孝 道,以结草明臣心,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 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能是祖母病笃。至 是,“不能废远”的辞请,既合情合法更合理。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 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
3.下面各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 同的一句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答案】C/介词,用,表对象; 其他三项,介词,因为,表因果。
4.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密在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 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幼时常生病,九岁时差点不行了,以后 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刘氏年 老多病,并且他与祖母相依为命,难以远行。 D.朝廷催促李密赴任非常紧迫,李密仍坚守 “乌 【鸟答私案情】”B,/不辞行不:赴不命能。走他路的;做少法有合乎情理。
汉建立和发展了以察举、考试为主体的,以 荐举、辟署、征召、军功、纳货等为辅助的, 多种途径的官吏选拔制度。察举的科目繁多, 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后来规定岁举 的科目以孝廉、茂才为主,并规定了主要长官 每年荐举的人数。东汉末年此制坏,民间流传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 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 良将怯如鸡”的谣语。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陈情表课件
李 密
的察起臣孝用廉?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告诉不许
刘病日笃
进退两难
陈 情 表
李 密
我们看到了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
我们听到了帝王催促严厉的苛斥。
背诵提示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告诉不许
供养无主 具以表闻 刘病日笃
背诵提示
讨欢心(伏惟圣朝) 剖心迹(且臣少仕) 表忠心(今臣亡国贱俘) 明缘由(但以刘日薄西山) 亮观点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 情
第四段
解决矛盾
表
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
李 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 密 个办法的?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
我们看到了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我们听到了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但却被晋多次征召。
陈
情 二、向谁陈情
表
晋武帝
李 密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 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
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
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陈 情
三、为何陈情
表
李 密
愿乞终养
陈
情 四、如何陈情
表
李
密
研读文章
陈 情
第1段
表
思考:李密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
李 同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的? 密
背诵提示
作对照(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明主旨(乌鸟私情) 表诚心(臣之辛苦) 提希望(愿陛下矜悯愚诚) 表忠心(臣生当陨首)
高二语文8、陈情表人教第五册
8高二语文8、陈情表人教第五册高二语文8、陈情表人教第五册一、《陈情表》赏析〔李景强〕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
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
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
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
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
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
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
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古人讲“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
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所以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刘,是为了“孝〞.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事父为孝,事君为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日 日薄西山 报养刘之日短 (名词,太阳) (名词,日子) (7)当 当侍东宫 死当结草 (动词,任,充当) (副词,应当) (8)薄 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 (动词,迫近) (形容词,微薄,少)
• (9)拜 • 拜臣郎中 谨拜表以闻 • (动词,授官) (动词,奉上) • (10)夙 • 夙遭闵凶 夙夜忧叹 • (名词,很早,幼年) (名词,早晨)
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
都可能发生变故。
重点词语
• • • • • • • • • • • • • • (1)臣以险衅 (2)慈父见背 (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背弃我,指死亡) (3)舅夺母志 (4)门衰祚(zuò )薄 (改变) (福分) (5)终鲜兄弟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安慰) (7)而刘夙婴疾病 (8)未曾废离 (缠绕) (停止侍奉) (9)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10)寻蒙国恩 (考察和推举) (不久) (11)则刘病日笃 (12)听臣微志 (病重) (准许) (13)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 )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提升)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 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 富有感染力。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
九岁不行 (动词,走路) 不矜名节 (动词,自夸)
• (3)至
• • • • • • • •
至微至陋 无以至今日 (副词,极其) (动词,到达) (4)见 慈父见背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代词,我,自己) (动词,看见) (5)亲 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代词,亲自) (名词,亲戚)
• • • • • • • • •
一、通假字
• • • • • • • • (1)夙遭闵凶 (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苦辛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常在床蓐 (通“褥”,草席子)
二、古今异义
• • • • • • • • • • • • (1)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 今:创立 (2)九岁不行 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 (3)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古:优秀人才 今: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4)则告诉不许 古:申诉 今:让别人知道 (5)臣之辛苦 古:辛酸苦楚 今:身心劳苦 (6)除臣洗马 古:授予官职 今:不包括在内
语言艺术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 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 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 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 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2、对偶句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 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李密
陈以往之情 陈现今之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陈日后之情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艺 术 特 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赏
析
语
言
把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画下来,说说这些语句有 什么特点(句式,用词,修辞手法)?好在哪 (表情达意效果)?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 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 琅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 力。
二、古今异义
• • • • • • • • • • • • (7)寻蒙国恩 古:不久 今:寻找 (8)晚有儿息 古:子 今:气息;停止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拳拳 今:少;不重要 (10)人命危浅 古:不长 今:和深相对 (11)日薄西山 古:迫近 今:轻微,少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停止 今:没有用的
• • • • • • • • • • •
虚词积累 (1)以 臣以供养无主 谨拜表以闻 (连词,因为) (连词,相当于“而”) 猥以微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凭借) (介词,用) (2)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介词,比)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给)
五.特殊句式
• • • • • • • • • (1)介宾短语后置 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省略句 谨拜表以闻(陛下) 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 则告诉(陛下)不许 少仕(于)伪朝
称颂朝廷 州郡推举 心存感恩
矛 盾 激 化
进退两难的境地
忠孝难以两全,怎么解决?
找依据 “圣朝以孝至天下”
说明自己应当得到同情
释误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阐明自己追求,消除误会
述苦衷 “更相为命”“区区不能废远”
“孝”—辞职的唯一理由
解决忠孝难以两全的办法
臣无祖 母无以 至今日
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茕茕独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
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
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
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
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 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 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 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 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 “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本文主旨?
(“愿乞终养”)
禀告自己苦 衷的奏章
奏章
诵读课文,思考: 李密的“情”即他的苦衷是什么?
内 容 梳 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 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 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 人。
结 构 梳 理: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无以终余年 (使动用法,使……结束) 保卒余年 (使动用法,使……终了) 谨拜表以闻 (使动用法,使……知道)
• • • • • • • • •
四、一词多义 (1)行 行年四岁 (动词,经历) (2)矜 犹蒙矜育 (动词,怜惜) 愿陛下矜悯愚诚 (动词,怜悯)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
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 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
(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 “日薄西山”)
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 狼狈?目的何在? “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 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 “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 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 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 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 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二层
叙朝廷征召之殷; 写自己进退两难的 境地;
(按时间顺序) 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
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 “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 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 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 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 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 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 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 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具体研习第3段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 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 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 “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 惟一原因。
• • • • • • • • • • •
三、词类活用 躬亲抚养 则病日笃 名词作状语,亲自)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夙遭闵凶 (形容词作名词,忧患凶丧) 猥以微贱 (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 (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
• • • • • • • •
孝情 病笃(情) 报养短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先尽孝
愿乞终养 后尽忠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忠情 孝治(理) 尽节长
自由诵读第1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父丧母嫁 夙遭 闵凶
多病零丁 故不能“废远”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为下文伏笔)
自由诵读第2段
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重点是什么?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