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蒙辞以军中多务B . 卿言多务,孰若孤C . 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 (2分)选出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 一日瀑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 . 余/因得/遍观群书B .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 (2分) (2017七下·无锡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学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B . 美国妄想主宰全球事务,受到许多国家的反对。

C . 郎平再次登上事业的巅峰,不是粉丝们自诩的结果,而是她执着追求所得。

D . 老师的追问让他窘得满脸通红,搜索枯肠,仍然哑口无言。

5. (2分)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B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带着妻子和同乡来到这绝境C .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日行千里的才能不被外面的人看见D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天空的北斗星曲曲折折,地上的蛇蜿蜒爬行6. (2分)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

B .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一、字音、字形1. 给加粗的字注音。

当()涂即更()为()博士遂()拜自以为()但当()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卿今当途掌事B、蒙辞以军中多务C、非弗吴下阿蒙!D、孤岂欲卿治精为博士邪二、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北宋、,选自,记载了从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语言应用1.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2.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3)见往事耳(4)及鲁肃过寻阳(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阅读理解【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孙权劝学》练习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思读课文,理清思路】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 和。

(各用四字回答)文章的段落结构:两层:一、;二、2、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内容理解】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1)(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2)(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4)(5)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力好自信心的语句是什么?(5)4、孙权为何劝吕蒙学习?5、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6、吕蒙是如何对待孙权的劝说的?7、孙权是怎样概括读书作用的?.8、鲁肃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9、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体会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10、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鲁肃口中说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思想感情?11、根据人物对话,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

.12、本文一共刻画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体验反思】13、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了什么启发?.14、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什么启发?.1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6、这则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孙权劝学》练习题解析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4 孙权劝学(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4 孙权劝学(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01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见往事..耳()(5)自以为..大有所益()(7)及.鲁肃过寻阳()(6)蒙乃.始就学()(8)即更.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2)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

(填写人物神态)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孙权:爱卿,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哪有空啊?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设计人物语言)8.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15《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一、解释重点词语: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当涂
..(),不可不学!”蒙辞.()以.()..()掌事
军中多务
..()。

权日:“孤.()岂.()欲.()
卿治经
..()..()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
..()耳.()。

..(),见.()往事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二、通假字:
三、古今异义词:
1、
2、
3、
4、
5、
6、
7、
8、
四、一词多义:
1、
2、
()
3、
4、
者()
5、
6、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8、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基础知识达标1.给以下加点字读音。

卿 (qī ng)岂(qǐ) ..孰 (shú)才略(lüè) ..涉猎(shè) .2.解说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3)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大略地阅读..(5)蒙乃始就学就:从事.3.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完整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A.B.C.D.【分析】A 项 ,“卿”,均为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妻间的爱称。

B 项,“当”,应当 /相当。

C项 ,“益”,利处 /更为。

D 项,“更”,从头 /再,又。

4.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D)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C.见旧事耳..D.与蒙论议..【分析】A 项,“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名。

B 项 ,“但”,古义是只 ,不过 ;今义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系词。

C 项,“旧事”,古义指历史 ;今义指过去的事。

D 项 ,“论议”,古今均指议论议事。

5.以下相关课文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主要采纳正面描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C.本文经过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D. “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 ,以后泛指缺乏学问与文才的人。

【分析】 B 项,文中主假如采纳侧面描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6.(宁夏中考 )察看下边这幅图画 ,按要求答题。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念书、勤学、少年有志、陶醉、童趣等。

(切合画面主题即可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略7.阅读下边一段文字 ,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 ,特别勤学 ,从早到晚地念书。

有时疲备了 ,想睡觉 ,就用一根绳索系住头发 ,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 ,这样假如再打打盹 ,就会被绳索拉醒。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卿( )岂( )涉( )孰( ) 刮( ) 遂(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________________(4)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5)孰若孤____(6)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今义:____________(3)蒙乃始就学就: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4)见往事耳耳: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4.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5.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

这是一部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到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他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和器重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给吕蒙提出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孙权劝学》并没有直接描写吕蒙的进步,而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他所说的话表现出来的,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易》《___》《___》《礼》《____》等书。

6.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的必需。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gèng)B.肃遂拜蒙母(shuì)C.卿今者才略(liáo)D.孰若孤(shú)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言多务,孰若孤C.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C.及鲁肃过寻阳(才)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4.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6.解释句子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只是让你浏览书籍,从中知道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单独在一个地方读书,会有一定的好处。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鲁肃过寻阳时,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吴郡时的吕蒙了!”7.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是(朝代)著名的家、家。

8.请你仿照示例,从《孙权劝学》中找出一个成语,并为它写一则词条。

示例:【成语】朽木不雕【成语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见往事耳()A.了解B.出现C.看见(2)孰若孤()A.好像B.比得上C.似乎(3)卿今当涂掌事()A.沿涂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4)但当涉猎()A.过水去打猎。

B.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

C.干涉别人打猎。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A.做B.对,向C.认为2. 选出与例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1)例: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A.事与愿违B.大事渲染C.无所事事D.舍身事主(2)例:蒙乃始就学()A.功成名就B.一蹴而就C.一抓就灵D.到任就职(3)例:自以为大有所益()A.精益求精B.受益匪浅C.延年益寿D.良师益友(4)例:及鲁肃过寻阳()A.闻过则喜B.过犹不及C.过故人庄D.文过饰非3. 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卿(qīn)今当涂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C.即更(gèng)刮目相待。

D.肃遂(suì)瘫蒙母。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及/鲁肃过寻阳B.自以为/大有所益C.蒙辞/以军中多务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语调是不同的。

6. (3分)司马光,字 ________ , ________(朝代)政治家、________家。

孙权,字________ ,三国时________国的创建者。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下《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A.卿今当涂..掌事(糊涂)B.见.往事耳(了解)C.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D.及.鲁肃过寻阳(等到)2、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任重而道远。

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C.温故而知新。

D.思而不学则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假期不见,小明同学还是老样子,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B、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D、与大明分别仅两年,他已非吴下阿蒙....,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了。

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而略写吕蒙学习的情况,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B.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5、文学常识填空:(1)《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朝代) 家、家。

6.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新)部编版语文七下《4 孙权劝学》课时练(附答案)

(新)部编版语文七下《4 孙权劝学》课时练(附答案)

4孙权劝学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2)见往事..耳()(3)非复.吴下阿蒙()(4)即更.刮目相待()2.以下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及鲁肃过寻阳及其家穿井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2)孙权教吕蒙的学习方法是:“。

〞(3)鲁肃对吕蒙学习成果的评价是:“!〞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有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6.这则历史小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从吕蒙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张咏①劝学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缺乏尔。

〞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宋朝初年名臣。

②准:寇准,宋初宰相。

③学术:学问。

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

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7.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1)谓.其僚属曰()(2)及.准出陕()(3)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4)准莫.谕其意()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满分:55分时间:4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B.但.当涉猎但:但是C.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D.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2.下列画横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C.自以为大有所益开卷有益D.见往事耳见贤思齐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详写了孙权劝学,孙权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让吕蒙无法推脱。

C.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从正面写出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D.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4.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

5.下列对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的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词头,用于亲属称呼或小名之前)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6.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C.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D.“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缺少学识与文才的人。

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9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课题《孙权劝学》课时一课时制作人制作时间学习1.了解作者司马光及其作品《资治通鉴》目2.掌握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标3.朗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一、作者及作品《孙权劝学》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谥号文正,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北宋著名的_______家和_________家。

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简称__________,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孙权,字__________,吴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阳)人,___________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吕蒙()卿()肃遂拜蒙母()涉猎()孤岂至今为博士邪()即()结合课本解释下列字词谓:当涂:辞:务:孤:博士:涉猎:见往事:今者:才略:非复:大兄:见事:刮目相待:
三、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并把不会的字词摘录在下面)
四、根据你的理解介绍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意见建议: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课题《孙权劝学》课时二课时制作人制作时间学习1.了解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目2.把握文中人物语气,体会人物语气,分析人物形象。

标3.理解吕蒙和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当以见 2、古今异义(解释加点词的古义、今意)(1)、孤岂至今为博士邪古义:今义:(2)、见往事耳古义:今义: 3、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倒装类型)蒙辞以军中多务二、思考探究1、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23页的积累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