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课件-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臭氧吸收紫外线, 上热下冷; 水汽杂质少、水平运 动为主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
2 000~3 000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
千米
有重要作用
太阳紫外线和宇 宙射线作用
2、水 圈
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 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地 海洋水
冰川水
球
上
的
大气水
河流水
3.大气垂直分层: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 动状况,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高层大气 。
4.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其主体 是地球上的 海洋 ,淡水的主体是 冰川 。
5.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所构成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的 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 。
4.地幔: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分为_上___地__幔 和 下地幔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 岩石圈 。
5.地核:主要是由铁 和镍 组成,分为 外核 和 内核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大气圈 、水圈 和 生物圈。 2.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 减小 。低层大气由 干洁空气、水汽 和 固体杂质 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氮 和 氧 。
③ ④ ⑤
33
横波在通过A面时,
60
波速 变大,通过B面时,
B
400
波速 突然消,失
⑥
说明B面以下的⑥物质接近
2900
于 液体 状态。
⑦ 6000
③是 软流层 ; ①和②合起来是 岩石圈;⑦ 是 内核; 岩浆发源于 ③ 。
二. 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 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1.4地球圈层结构(共21张PPT)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C(.三水)圈地、球生内物部圈圈—层大古—气—登圈地—堡核岩-石圈地
地核
心
2900 -6371
1,外核液态或者熔融状态,内核固态 2,物质以铁和镍为主
km
3,温度,压力,密度很大
大气上界: 2000—3000km 高空
包围
渗透 镶嵌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元素组成的百分比 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2、地壳的结构特点
厚度 不均(厚度变化规律)
想一想:
硅铝层 硅镁层
1.地壳主要分为哪两层?为什么?
硅铝层与硅镁层,因为组成地壳最多的元素为O、Si、Al
2.从图中总结地壳在全球分布的特点?
①厚度不均(海拔越高,厚度越大)
②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即在大洋底部硅铝层消失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A.P地坡度最陡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B.岩石圈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3900000
4000
55105000 66030701
69
横波
地 12 15壳
纵波
地 幔
外 核
内 核
地 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深度/km
0 80 400
900
下 地 幔
2900
外 核
5150 内 核
6370
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地壳 由坚硬岩石组成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先上下颠簸 后左右摇晃
2.在船上的人呢?
只是上下颠簸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明显增加
900
上地幔
地壳
陆壳:33 洋壳:6 平均:17
2900 完全消失
突然下降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5150 6370
外核
地核
内核
古登堡界面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 深度 面 (km)
特征
80
400
地壳:固态
地幔:熔融固态 外核:液态或 熔融状态
内核:固态
外部圈层?
地生由球物气表圈体层是和水地悬体球浮构表物层成组生的成物连的及续包其但围生不地存规球 则环的的境复圈的杂层总系,称统组。,成气它有体是地的大表主气水要圈、成、地分水下是圈水氮、 大和气岩氧水石,是、圈地生相球物互自水渗然透等环、,境相水的互圈重影里要响的组的水成
处结部于果分不。间最断活的跃循环的运圈动之层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 生 水
物 圈
气 水
圈 圈
圈
2000---3000km
高
层 大
电离层
气 -85℃
50---55km 平流层
8---18km 对流层 -55℃
①气压低、密度低 ②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0℃
①气温随高度↑而↑
②平流运动为主
③天气晴朗,有一臭氧层
①气温随高度↑而↓
地壳:固态
地幔:熔融固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波
•定义: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 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共22张PPT)
科拉超深钻孔
Кольская сверхглубокая скважина
• 科拉超深转孔是前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开始的一项科学钻探, 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SG-3在1989年达到12,263m [12Km],截止目前,以垂深计算, 这个钻孔仍是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
地球平均半径
地壳
速度/km•S-1
0369 0
1000
横波
2000
12 15 33Km
纵波
地幔
3000
2900Km
4000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km
深 5000 度
6000
地心
地壳:固态
地幔:熔融状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nner circl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Mean radius of the earth
0.19% 12Km [科拉钻孔深度]
人类探究地球深度 =
X100%=
6371Km [地球半径]
地震波模式图
Seismic wave schematic map
Hale Waihona Puke 波面断面震中 震源 断层
利用地震波探知地球内部结构
Using seismic wave to detect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组成。地核分为内核 和外核;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 分别是上地幔顶部和软流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合称岩石圈
地壳 莫霍界面
上地幔 下地幔 古登堡界面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D
)
D ) 4、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 深度的变化图”,完成: 5、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 波是:( B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6、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Km处 B、17Km处
• 水蒸气等占0.66% 河流、湖泊占0.34% 浅层地下水占12% 深层地下水占11%
冰川占76%
地球上的淡水
生物圈
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 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圈 生 物 圈
水圈
(地壳的上层)
岩石圈 (地壳)
生物圈
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主体 和最活跃的因素。
旱生植物
对流层:大气底层, 厚度随季节和纬度变 化;气温随高度递减; 各层中最薄,但集中 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 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空气对流强烈,天气 复杂多样。
平流层:大气中臭氧的 主要分布区。因其大量 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所 以气温随高度递增。空 气做平流运动,大气平 稳,天气晴朗,有利于 航天飞行。
平均深度17km 地壳和 (大陆33km, 地幔 大洋6km) 2900km 地幔和 地核
3.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活动一:观察熟鸡蛋的剖面
地核 地幔 地壳
平均17km
地壳: 位于莫霍面以 上,平均厚度 为17千米。
洋壳(6km)
陆壳(33km)
平均17km
地壳
2900km
5150km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A
)
C、33Km处
D、2900Km处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3、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速度(千米/秒) 3 6 0 1000
深
9 F
12
15
A
E
2000 C
度 (千米) 3000 4000 D 5000 6000 H
B
4、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E、F属地震波横波的是 E ,判断理 由 E表示的波速较慢 。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地幔 外核 (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__ ,D是_________ 。 固态 (4)H层物质状态__________ 。
莫霍界面 17
(km)
古登堡面 2900
(km)
固态 上地幔上部存 在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液态(外核) 固态(内核)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人们常用半熟的鸡蛋来描述地球的结构 蛋壳像地壳,物 质形态固态;蛋白为 地幔,由于半熟,所 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 流层中的岩浆;蛋壳 与蛋白之间的膜和蛋 壳合起来就像岩石圈; 蛋黄为地核,外核呈 液态,内核呈固态。
主要成分是氮 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 组成部分
连续但不规 地表水、地下水、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 大气水、生物水 运动之中 则的圈层 等 生物及其生存 生物及其生 环境的总称 存环境 与大气、水和岩石圈相互 渗透、相互影响。生物是 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 跃的因素。
大气圈
地球的外 部圈层结 构示意图 怎么画?
第 地 四 球 节 的 圈 层 结 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版)
第4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掌握地震波的分类和不同特征2.能说出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及根据它们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每一圈层的特征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知识点0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一)地震波1,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
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4,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二)不连续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
以这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
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
4,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
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与之相关。
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
【即学即练1】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的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7张PPT)
图中字母代表的 圈层是?
12
四、知识梳理
13
随堂演练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2日22时21分,在南海海域 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读图回答1-2题。
1. 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
A. 软流层 B. 地壳 C. 地核 D. 地幔
2. 岩石圈位于( )
A. A顶部 B. A的全部和B的顶部
C. B的全部 D. B的全部和C的顶部
14
随堂演练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3-4题。 3.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A.17千米 B.5千米 C.33千米 D.2900千米 4.该地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南极点 D.太平洋
15
随堂演练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 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 重大损失。据此完成5-6题。 5.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传播介质
固、液、气 固
物体运动方向
上下颠簸 左右晃动5
一、认识原理:地震波
小组讨论: ➢ 地震时,横波和纵波在地面和湖中的传播状态是怎样的? ➢ 地面上的人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
6
二、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横波、纵波速度明显加快
33
固
2900
横波消失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液 固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波速发生了
外核
地核
内核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坚硬岩石)
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6371
9
2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水圈是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组成的复杂系统,它 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出于不间断的 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 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循环运动之中。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知识结构
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球形成内部圈层结构的原因
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 波)和横波(s波)之 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 快,可以通过固体、液 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 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 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 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 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 化。
地震波
物质形态
空间分布
相互联系
同心圈层
地球表层的特点
地理学家认为,认为生活的地区表层是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 的界面。
①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系统外的宇宙空间和地球 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 ② ③ 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 在不断地变化着。
古登堡界面与莫霍界面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 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厚 度
温 度
物质组成 物质状态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演示
地壳和岩石圈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 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 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厚薄不一, 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 为17千里。
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2016.pptx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 生 物 圈 大气圈 气体和悬浮物组成,氮氧为主 水圈 连续但不规则 岩石圈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岩石圈既不是内部圈层也不是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பைடு நூலகம்波
(1)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2)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3)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4)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5)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6)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7)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3000 4000
A
古登堡界面 地幔 纵波 地核 B 地壳
5000 60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2900千米 33千米(大陆)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特点 由坚硬岩石组成 大陆厚,大洋薄,平均17km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岩 浆发源地)
温度高,压力和密度大 外核是液态 岩石圈的组成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
拓展 地震防御 (1)保持警觉 (2)防止误伤 (3)防止砸伤 (4)防止次生伤 ——云、地下水、声、光、动物 ——保持镇定,不盲动 ——寻找安全处躲藏 ——火、电、瘟疫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速度(千米/秒) 9 3 6 0 F E 横波 12
(1)分层
15
莫霍界面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小结:
地震波:纵波(P波)和横波(S波)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D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岩石 圈
地壳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地 核
外核 内核
莫霍界面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平均17, 分薄,大陆部分厚
陆地33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
古登堡界面 2900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特别提醒:岩石圈 ≠ 地壳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地球的内部结构
• 俗话说:上天无途,入地无门。 • 关于地球内部的情况,主要来自对地震波 的研究
一、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 时,地下岩 石受到强烈 冲击,产生 弹性震动, 并以波的形 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 性波叫地震 波。地震波 有横波(S) 和纵波(P) 之分
名称 纵波(P)
传播速度
通过介质
波速变化
较快
固体、液体、 在不同介质 气体 中速度不同
固体
横波(S)
较慢
当地震发生时,横波跟纵波是同时发生并往四周扩散的
问题一:假如现在这里发生地震,那我们是先 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发生地震 了,我们是先感到上下晃还是左右晃?
2、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80 400 900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地震波的形式及特点 •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教学难点 地震波的区别及表现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软流层在此!
注:可以将蛋壳和蛋白间的
膜连同蛋壳一起看作岩石圈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 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 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P28[活学巧用]1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思
考
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联想: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
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 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我们怎么办???
1、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地圈震层来了的,依陆 据
(1)概念:
地上的人先感
(2)分类:
觉到什么震动, 后感觉到什么
震动?海洋上
纵波VS横波
的人呢?
primary
sec快ondary固、液、气 上下震动划分依弱据
慢
固态
左右晃动 强
速度都随物 质性质的变
化而变化
纵波横波 波速都明
速度(千米/秒) 0 3 6 9 12 15
显增加
1000
深 度 2000
横波
千
米 3000
莫霍界面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 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 是液态。
思考?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出现于山谷或盆 地
4.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5、逆温现象的影响
(1).对环境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被抑制,
加重大气污染 易产生大雾天气
(2).对天气影响: 阴雨天气(锋面逆温)
冻雨天气
(3).对交通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 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 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 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 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 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 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 学烟雾。
1.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典型例题]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 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2~3题。
2.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D )
A 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 易散失。
B 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 吸收太阳辐射。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影响气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KM
高 层 大 气
50
平
流
25 O3层
层
12
对
流
层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垂直分 层
高度分布
高层 平流层顶至 大气 2000~3000km
气温垂直分布及原因
大气运动特征
①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 ②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平
类型
成因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
辐射 逆温
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
人教1.4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示意图解析优秀ppt课件免费
7.该景观主要是体现了哪个圈层 ( B)
A、岩石圈 C、大气圈
B、水圈 D、生物圈
8.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其中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 部 D.岩石圈就是地壳,与地球的外部圈层 之间没有关系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状况:
课本P21思考题
• 1、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 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 题?
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速度逐渐增加,所以说 明这段物质为密度逐渐增大的固体
2、地核的物质状态。
古登堡界面向内横波消失,纵波减弱,所以 判断古登堡界面以内可能为非固体的物质存在!
岩石圈与地壳一样吗?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地球的外部结构
外部 圈层 大 气 圈
概念
包裹地球 的气体层
组成
其他
气体和悬浮物 是地球生命生 质,主要成分 存的基础条件 是氮和氧
水 圈
生 物 圈
地球表层水体 海洋水、陆地 水圈里的陆地 构成的连续但 水、大气水、 水与人类关系 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水等 最密切 地球表层生 物及其生存 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C
A、B、C分别代表什
么圈层?
3.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以图4中的A、 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 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 是 (A )
4、莫霍界面是( A ) A. 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 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 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 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5、有关岩石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影响
为地球提供能量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水、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 能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产生极光
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思考: 如果甲城市发生大地震,遥远的 江阴在测到纵波数据t秒后,又测到横 波数据,那么,你能否估计出甲城市 距江阴(震中距)有多远呢?
你能解释吗 当地震发生时,海洋上的船只 会作上下颠簸。
传播介质
纵波——固体、液体和气体
横波——固体
思考: 为什么可以通过地震波探测地底 下的油气矿藏和古墓遗址?
地壳
由岩石组成,坚硬 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地幔(上、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 其余组成是固态
地核(内、外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物质组成是液态
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
活动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我们还能 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 信息?
钻探得到的岩芯
火山喷发的物质
2、圈层的划分 活动
如果你来对地球内部圈层进行划分, 可分为几层?分界面位于哪里?
活动 I.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发 生了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II.据此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可能是什么状态?
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地幔横、纵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地核,横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温泉、热泉 其他……
中 国 大 陆 科 学 钻 探 工 程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幔 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地幔 地核
上 地 幔
外 核 内核 下地幔
地壳
“通往地心之路”—火山
目前,地质科学家已经在13个国家打了近100口深浅不一的科学钻探井, 其中4000米至5000米以上的深井有20个。12262米的科探井世界纪录是由 前苏联在科拉半岛上的SG3井保持的;德国曾经打了一口9100米的科探井。 在我国江苏省东海县毛北开钻的5118米科探井工程将是亚洲第一、世界第 三深井。
这种改变对人类又有什么影响
思考
地球圈层结构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 分布的,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确是相 互渗透相互重叠。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地幔 地核
上 地 幔
外 核 内核 下地幔
地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交错、相 互影响,构成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外部 圈层。
1、大气圈
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
1、低层大气的物质组成
2000—3000千米
氮 78% 氧21%
其他气体1%
(氩、二氧化碳、臭氧等)
电离层
海拔高度
高层大气
50千米
臭氧层
平流层
12千米
1、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天气复杂多变
对流层
2、水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体,占71%
冰川水 河流水 大气水
地表水
地 球 上 的 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18日14时左右与 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入地无门
怎么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阅读:
世界深井
前苏联(今俄罗斯境内)的科拉3号 井,位于北极圈北250公里的科拉半 岛扎波利亚内城西北部附近。该深井 。 地处69 N以北的永冻土带,地层为坚 实的结晶岩层,设计井深1.5万米,设 计于1966年,1970年开钻,至1992年 7月,井深12260米,到现在已达 15000米是世界上目前最深的井。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揭密地核
地心末日
聚集在伦敦特拉法加 广场的成群鸽子突然之间 失去辨识方向能力,于是 成千上百只鸽子就这样冲 进人群或是撞上玻璃窗 , 不但伤及无辜游客,更让 车辆驾驶失去控制发生严 重意外,全球各地都出现 异常灾难,什么原因呢? 地球外核因为不明原因 停止转动。
地核
33
背景资料: 金刚石矿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通常存 在于金伯利岩中,而金伯利岩石远古时代的岩浆 冷却以后所形成的火山岩。
金刚石是怎么形成的? 岩浆来自于哪里呢?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莫霍界面
下地幔
地幔
2900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软流层: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是由于大量发射 性元素聚集,衰变放热,使这里异常增 温,为可塑性固体。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固体。
地 球 地壳 的 (陆、洋) 内 地幔 (上、下)部 结 地核 (内、外)构
1866年,在南非 一家农场的一位叫做 伊拉兹马斯雅克比的 少年在奥兰河上玩耍 时,捡到一块21.25 克拉的金刚石,从此 掀起一片去南非寻找 金刚石的狂潮,人们 发现金刚石是存在于 金伯利岩中,金伯利 岩是远古时代的岩浆 冷却以后所形成的火 山岩.岩浆形成于哪 里?
。 上部 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自然环境 。
大气圈 外部圈层 地球 地壳 内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硅铝层 硅镁层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幔
地核
下列各地中,对流层厚度最大的是:
C
D、北京
A、上海
B、莫斯科
C、新加坡
干洁空气中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有一定保
温作用的是
A、氮气
C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汽
本诺·古登堡
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 犹太人。生于德国,1930年移 居美国 。1914年,指出地核 的存在,并测定了地核界面( 后命名为古登堡不连续面)在 地下2900㎞附近。与美国地震 学家里克特合作导出改进后的 地震走时曲线,创立了里氏震级, 并确定了震级、能量、地震烈度 和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速度{千米/秒)
上地幔
地壳
莫霍界面
下地幔
地幔
2900
古登堡界面
外核
地核
内核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揭密地核
结构 外核:液态或熔融状态,外核的流动可能 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一般认为是固态的。 组成:高温高压的铁和镍。
小结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微小尘埃 干洁空气组成图
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 下降6℃的是:D 2、南极上空臭氧层变薄 现象出现在:C 3、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 C 4、太阳活动强烈时会使地 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 影响的是:A
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厚度(KM) 20 15 10 5
N
17~18
8~9
10~12
10~12 8~9
⑵平流层主要特点
范围
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臭氧层 在20-30千米处.
气温变化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
原因 平流层
臭氧层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大气运动状况 大气水平流动 天气状况
晴朗
对流层
水平运动,大气平稳; 为何有利于高空飞行?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3、大气各层对人类活动影响
名称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90° 60° 30°
0° 30° 60° 90°S纬度
图为某城市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
图中气温分布异常的是①②③中的?判断的理由是? ②;随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 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 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气象原因是?地形原因是? 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逆温现象;盆地
平均厚度为17km
大陆地壳:33km 大洋地壳:6km
地 壳
硅铝层 硅铝层 密度小 硅镁层 密度大 硅镁层 连续
不连续
莫霍面
莫霍界面
地幔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 海 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幔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其它
硅
氧
1866年,在南非一家农场的一位叫做伊拉兹 马斯雅克比的少年在奥兰河上玩耍时,捡到 一块21.25克拉的金刚石,从此掀起一片去南 非寻找金刚石的狂潮.
连续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不规则 的圈层。 地表水 地下水 按存在位置和状态分_____、_____、 大气水 生物水 _____和_____。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
的循环运动之中。
液态水 气态水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 它占有
水圈的全部和 岩石圈的
怎样在无法直接到达的情况下,知
道地球内部的样子?
怎样在无法直接观察的情况下,猜
到这是什么的东西?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
地 震 波
地震波
S波
速度较慢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P速 速度较快 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共同特征:地震波通过不同介质时,速度 发生明显的变化
横波Vs纵波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N2 O2 CO2
O3 汽 埃
大气圈(大气层)
大气在垂直高度上密度如何变化?原因?
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原因:地球引力)
90% ——15千米高度
99.9%——50千米高度 2000千米高度以上,大气极其稀薄。无明显上界。Fra bibliotek地图册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原理: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 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圈进行分层.
干洁空气组成成分:氮气 78%;氧气 21% 二氧化碳 0.03%;臭氧 稀有气体等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空大气:
我们研究地震波有什么作用 建设警报系统 探测震源和影响范围 发射地震波透视地球内部
“跑”赢地震波
地震发生后,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纵 波波先向外传导,接下来才是破坏力大的横波, 纵波和横波波到达的时间可能间隔几秒、几十秒 ,警报提前一两秒,人可以远离即将倾倒的大型 衣柜或书架;提前5秒,人可以钻到桌子下面避 难;几十秒,高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可以紧急制 动,降低车毁人亡的几率。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 可能有效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也就是 说如果我们逃跑所用的时间快于横波到地表的时 间我们就赢了。
日本约有上千个地震监测站共同构成一个 庞大的捕捉地震波的网络。一旦发生地震 ,有关部门立即开始分析由监测站传来的 数据,推定震源和地震的规模,预测地震 波到达各地的时间,然后气象厅迅速发布 紧急地震速报。紧急地震速报传达到日本 广播协会后,日本电视和广播马上会向全 国发布这一消息。人们获得信息后,根据 之前制定的紧急预案等当即采取措施。
1、 地震波: 地震波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 _ _ _ ,分 横波 为_纵波_和_ _ _ _ 。 __ (2)横波只能在_ 固体 中传播,传播速度_ ___ 较慢 。 ___ 固体和液体 (3)纵波可以在_ _ _ _ 中传播 ,传播速度 _ 较快 。 ___
• 古登堡面
(4)根据地震波的 传播速度研究,把 地球内部划分为_ _ __ 、 ____ 、 _ _ _ _ 。三层之间 的两个界面依次为_
地幔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 逐渐增加由于压力大和温度高的原因。 有一定的熔融状态。但不属于液态, 是固体。
为什么司南的一端永远指向北 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图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其他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其他
氧
分类
特 传播速度
较快 较慢
点 介质 共同点 固、液、 都随所 气体 通过物质 的性质变 固体 化而改变
纵波 横波
当大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有 什么异常的感觉? B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有什么异常感 觉呢?
A B C D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同时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晃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左右摇晃
水汽、尘埃最集中——天气和气候变化 对流层 最显著 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航空最佳飞 平流层 行层
高层大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 程建设有意义 气
层次
对 流 层 平 流 层 高层 大气
高度 12KM 温度越 高越厚
气温变化及原因 高度上升100m温 度下降0.65℃ 地面是热源
其它特征
地震波: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地震波分为 地震波 和 。 横波 (2)横波只能在纵波中传播,传播速度 。 固体 较慢 。 (3)纵波可以在中传播 ,传播速度 (4)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 固体和液体 为 、 、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 为 较快 、 。
氮气 78% 氧气21% 其他气体1% CO2、氩气、 O3等
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