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各章习题大全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和参考答案6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和参考答案6《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含答案(6)第六章一、是非判断题1、研究生教育质量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基本教育水平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2、专科教育注重知识的广泛性、融合性和实用性,而不强调各门学科知识间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主张把知识与技能分解为若干知识单元与技能单元,建立起与学科体系不同的模块化综合课程体系。
()3、专科是比本科更低的一个教育层次。
()4、有人认为专科教育的基础理论应当以“够用、必需”为主,减少理论推导,着重理论的应用,呢认为这样的观点正确吗?()5、研究生教育不属于大学教育。
()6、研究生的身心发展都已经达到了成熟程度。
()7、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发挥核心作用。
()8、科研型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
()9、MPA是公共管理硕士的简称,培养的是一种应用型管理人才。
()10、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大学生知识面,以此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单项选择题1、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特别重视应用性教育、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应当是()A、高职教育B、专业学位教育C、本科教育D、专科教育2、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设置最为宽泛的是()A、博士研究生教育B、硕士研究生教育C、本科教育D、专科教育3、教育部规定的本科教育专业目录列出的专业书目大约是()A、800个B、500个C、250个D、100个4、我国目前授予学位的系列共有多少个学科门类()A、250个B、600个C、12个D、15个5、下列特征哪一个不是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的特征()A、较强的动手能力B、知识面广C、懂技术D、懂管理三、多项选择题1、专科教育的基本特点是()A、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B、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C、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D、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突出2、我国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严格遵循专业目录规定的是()A、博士研究生教育B、硕士研究生教育C、本科教育D、专科教育3、世界各国本科教育主要的教学制度模式是()A、学分制B、学年制C、学年学分制D、学分学年制4、我国目前的正式研究生教育主要有哪些类型()A、博士研究生B、硕士研究生C、专业学位研究生D、在职申请学位研究生5、在培养方式上采用班级授课制的高等教育是()A、研究生教育B、本科教育C、专科教育D、非学历的成人教育6、按照主要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其特点,可以将大学培养的人才分为几种类型()A、科研型人才B、技术型人才C、管理型人才D、复合型人才7、科研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A、具有较深、较广的本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全面的专业知识B、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C、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以及组织协调能力D、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阅读国外本学科文献资料8、技术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A、联系群众、作风民主B、作风正派、办事公道C、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知识基础D、具有一定的技能9、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模式有()A、第二学士学位制度B、主辅修制度C、挂职锻炼制度D、多证书制度第四章练习题答案一、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对8、对9、对10、对二、1、D 2、C 3、C 4、C三、1、ABCD 2、ABC 3、AB 4、ABC 5、BCD 6、ABCD 7、ACD 8、CD 9、ABD。
《教育方法概论》第九章
第九章信息素养一、判断题1、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8个比特。
(Í)P2932、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Í)P2943、多媒体技术主要涉及对图文声像信息的处理。
(√)P2964、在超文本系统中结点所表示的信息不仅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或计算机程序。
(√)P2985、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通讯电缆将多台地理位置分散且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达到通讯和信息共享的系统。
(√)P3006、简单而言,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多媒体技术加计算机网络。
(√)P3027、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
(√)P3088、由于个人的学习需要与接受教育的时间地点以及发展的目标差别很大,只有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个别化教学对学习内容的要求。
(√)P3119、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来加以培养,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鉴赏与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进行问题解决与创新等方面的修养与能力。
(√)P31310、信息处理设备除了CPU外,还有声霸卡和视霸卡等压缩图形和声音信息的设备。
(√)P315二、单选题1、在计算机中,那些呈现在人眼前和送至耳边的文字,被称(A)。
P293(A)文本(B)字节(C)比特(D)网点2、多媒体是多种媒体——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等集成的一个交互系统,下列不属于多媒体的特征的是(D)。
P296(A)多样化(B)交互性(C)集成性(D)开放性3、超文本是多媒体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它组织信息的单位是(C)。
P297(A)文本(B)字节(C)结点(D)网点4、校园网是一种(B)。
P300(A)广域网(B)局域网(C)宽带网(D)窄带网5、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正式于哪日开通(B)。
P302(A)1995年10月(B)1994年10月(C)1996年9月(D)1995年9月6、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对教学信息实现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基于(C)。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第五章1
第五章⼀、是⾮判断题1、⼤学⽣发展评估就是根据培养⽬标的要求,对学⽣德、智、体、美等⽅⾯的发展⽔平进⾏判断。
()2、记忆是⼀个复杂的⼼理发展过程,包括识记、再认、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认知能⼒主要通过⼼理测试进⾏评估。
()4、⼼理素质是⼈对事物的反映与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理素质评价⽅法有⼼理测量和⽇常观察两()5、意志是⼈们在通常情况下有⽬的的控制、调节⾃⼰⾏为的能⼒。
()6、客观性题⽬适合于测量较⾼层次的内容。
()7、主观性题⽬能够在学⽣的答案中包括了学⽣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进⼀步分析学⽣存在的问题,为及时调节教学内容和⽅式⽅法提供较全⾯的信息。
()8、⼼理健康是指学⽣具有正常协调知、情、意、⾏,善于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各种关系的⼼理品质和⼼理状态()9、⼈的智⼒各不相同,⼤学教学难度较⼤,⼤学⽣中学业成绩不良主要是学⽣智⼒达不到要求造成的,这正是需要⾼考选拔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学⽣与中学⽣相⽐较的记忆特点()A、较多地进⾏有⽬的的记忆B、机械记忆得到不断发展C、意义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D、记忆品质得到了全⾯发展2、考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于什么时代的科举制度本质上是⼀种考试制度()A、汉代B、隋唐C、宋代D、明清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发展评估的调查⽅法的是()A、座谈B、访问C、问卷D、查阅档案4、下列不属于⼈格障碍表现形式的是()A、⽆情型B、多疑型⼈格C、⾏为偏离或认识偏离D、神经衰弱5、设计⽤来观测学⽣协作观念与能⼒试验的是⼼理学家()A、明顿B、艾伟C、⽪亚杰D、格塞尔三、多项选择题1、⼤学⽣发展评估⼀般从哪些⽅⾯进⾏()A、思想品德评价B、学⼒、智能评价C、体质评价D、个性发展评价2、品德构成的主要因素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为3、认知能⼒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A、评估意志发展⽔平B、评估注意发展⽔平C、评估记忆发展⽔平D、评估思维发展⽔平4、⼤学⽣注意⼒发展具有哪些特点()A、注意的范围扩⼤B、注意的稳定性增强C、注意的转移更加具有主动性D、注意的分配趋于成熟5、⼤学⽣的思维发展⽔平⼀般具有哪些特点()A、思维的深刻性增强,能够进⾏复杂的思维B、思维的发散性进⼀步发展,具有较强的联想能⼒C、能够通过假设和理论观念进⾏思维D、思维更加注重未来,注重⾃我分析和⼈际关系6、⼤学⽣情绪⽅⾯的主要特征表现在()A、情绪情感反应⽐较强烈B、情绪⽐较⾼亢兴奋C、情绪易起伏波动D、⽂饰性7、与中学⽣相⽐,⼤学⽣的意志发展具有哪些特点()A、意志更加坚强B、意志⾏为理性化C、意志⾏为⾼尚化D、意志⾏为现实化8、⼤学⽣⾝体素质的评估主要包括()A、运动能⼒评估B、发育状态评估C、耐⼒与速度评估D、健康评估9、客观性试题的主要优点是()A、容易命题,答案⼀致B、评分标准客观、争议少C、能够覆盖更多考试内容,提⾼测验全⾯性D、可以机械阅读,考试效率⾼10、常见的⼤学⽣⼼理障碍症状主要有哪些()A、抑郁B、恐惧焦虑C、神经衰弱D、⼈格障碍。
《教育方法概论》所有历年考试习题(配答案)超全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1—4章)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一、判断题1、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理,他认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4、《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5、《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6、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
(√)7、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8、“博学、审问、审思、明辨、笃行”说的就是“朱熹读书法”。
( )9、“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最为著名的“五步读书法”。
( )10、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1、朱熹把《论语》、《中庸》中的有关教育思想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活动提出了“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 )12、在教育上提出要“学思相资”的思想家是王夫之。
(√)13、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14、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 )15、“八字教学”又被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16、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17、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
(√)18、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 )19、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3
20、提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教育模式是: A、先行组织者模式 B、掌握学习 C、程序教学 D、教育过程模式 21、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是教育家( ) A、罗杰斯 B、赞科夫 C、洛扎诺夫 D、巴甫洛夫 22、提出暗示教学法的是( ) A、罗杰斯 B、赞科夫 C、洛扎诺夫 A 4、B 5、C 6、B 7、B 8、D 9、C 12、C 13、D 14、B 15、C 16、B 17、A 18、B 19、D 22、D
10、B 20、B
11、B 21、A
12、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接受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 B、发现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 自己动脑思考得出的 C、学生如果在接受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 D、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偏废哪一个 13、学与思的关系是( ) A、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 B、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 C、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 D、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考试通 14、被动信息是( ) A、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而后引发出来的信息 B、由环境自发地提供的信息 C、无法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 D、可以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 15、提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从观察开始,并认为应当经历四个步骤:观 察、记忆、理解、联系”的是教育家:( ) A、斯金纳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16、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状态变化的步骤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 哪位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卢姆 17、坚持“从做中学”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 A、杜威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布卢姆 18、提出程序教学的是: A、杜威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布卢姆 19、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具备掌握该项学习任务必备的知识、 技能,肯花时间,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的是: A、程序性教学 B、启发式教学 C、发现式学习 D、掌握式学习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答案在习题之后)第一章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
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习题
§1 大学教育内容的组织【单项选择题】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苏格拉的;D.赫尔巴特。
↘↘↘在西方,课程一词的最早提出者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在1861年出版的?教育论?中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称为curriculum〔课程〕。
2.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根底〞的课程是。
A.公共课;B.根底课;C.专业根底课;D.专业课。
↘↘↘按课程根底性分:公共课程:所有大学里的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
〔政治类、外语类、体育类〕根底课程: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根底。
专业根底课程:学习某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根底。
〔根底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训练〕专业课程:根据国家对该专业大学毕业生在业务素质上特殊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实践课〕按对学生修习的必要性分:必修课程: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个人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
〔限制性选修课程:套餐式、拼盘式;非限制性选修课程〕按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分:理论性课程: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实践性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3.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划分的依据是。
A.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B.学生修习的必要性;C.课程的根底性;D.课程的内容特点。
↘↘↘按课程根底性分:公共课程、根底课程、专业根底课程、专业课程;按对学生修习的必要性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4.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理论课程;D.实践课程。
5.课程方案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A.课程方案的横向系统性;B.课程方案内容的系统性;C.课程方案的纵向系统性;D.课程方案的顺序性。
↘↘↘课程方案的横向系统性: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及完整性。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和参考答案2
一、是非判断题1、科研能力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2、形成科研能力所需要的大学生自身的基础素质,我们成为科研素质。
()3、观察方法通常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大类。
()4、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但创新能力并不是科研能力的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那些不是获取信息能力的要素()A、较强的信息意识B、熟练掌握信息工具和获取信息的方法C、科学地处理信息的能力D、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2、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A、建立一种鼓励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重视发现疑问的教育环境B、在大学生中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从事创新研究C、重视讨论课、辩论课、学生的论文或设计的答辩D、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三、多项选择题1、大学生的科研组织至少应当包括哪些方面。
()A、高尚的学术道德B、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C、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强的意志D、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观察与思考2、良好的学术道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勇于坚持真理,具有科学忠诚精神B、坚持虚心态度和学习精神C、淡泊名利,严谨治学D、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3、扎实的科研基础包括。
()A、经历了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B、要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C、要能够灵活运用科学研究方法D、有丰硕的科研成果4、科学研究包括了以下几种类型的活动。
()A、实验B、观察C、理论思维D、理论概括5、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形成科研能力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A、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能传授重要的基础性知识B、科研需要了解最前沿,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跟不上研究发展C、大学生毕业后的个人发展需要自学能力作为基础D、与科研直接相关的知识通常是无法从课堂获得的6、在大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方法有()A、开设指导自学的课程或讲座B、开设“导论类课程”C、采用问题式、启发式教学,激发求知欲D、直接指定自学内容,定期检查自学结果7、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方法有()A、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B、让学生参与获取信息的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C、重视文献检索课D、强化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信息垃圾的能力8、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主要方式有()A、自己设立项目自主研究B、做导师的科研助手C、独立承担科研项目中的一定环节或一部分D、直接负责科研项目9、科研项目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有()A、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了解科研前沿B、有利于养成从事科研的动手能力C、有利于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D、有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遇事想办法的良好态度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1、对;2、对;3、对;4、错;二、1、D 2、B三、1、ABCD 2、BCD 3、BC 4、BC 5、ABC 6、ABCD 7、ABCD 8、BCD 9、ABCD。
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4-7章)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第四章大学生的社会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是非判断题1、社会能力是一个人在参与社会生活中有效地处理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
(√)2、交往定向是指人们寻求交往的努力程度或者欲望。
( )3、交往倾向比较弱的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显得比较被动,交往范围也比较小。
(√)4、有许多学生不是不想与人交往,有的甚至是非常渴望交往,但在实际上却往往无法做到,这是受交往意识的制约造成的。
( )5、大学生组织领导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组织大学生到社会兼职。
( )6、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观念,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活动能力。
( )7、审美情趣指产生美感的对象范围。
(√)8、在大学的校园里,从对音乐、诗歌等艺术的偏好,到对服饰、发型的选择,大学生都容易表现出某种流行倾向。
这些倾向一般并无不当,但是,学生们对美的感受水平一般仅仅局限于直觉的层次上,缺少有见地的鉴赏。
(√)9、作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一般应当着重于通俗层次。
( )10、人的意志与承受力是独立的,不受许多其他心理因素影响。
( )11、在一定程度上性格是可以培养的,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他们的性格已经相当成熟,但还有一定的可塑性。
(√)12、由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学生的一些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逐渐趋于明确化、稳定化和系统化。
(√)13、性格钢强的人的意志一般也比较坚强。
(√)14、人的意志的强弱只能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来,人的意志也只有在克服困难的实际活动中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15、能够感觉到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特点之一。
(√)16、大学生个性基本形成,情绪情感也基本稳定。
( )17、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18、情绪情感的取向与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程度。
(√)19、情绪情感的取向指人们对在表现出情绪情感时对场所、时间、强度等因素的选择性和控制性的强弱。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配答案定稿版
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配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第一章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一、判断题1、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理,他认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3、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
(?)4、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居敬持志”,这是朱熹最为着名的“五步读书法”。
(?)6、“博学、审问、审思、明辨、笃行"说的就是“朱熹读书法”。
(?)7、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8、在教育上提出要“学思相资”的思想家是王夫之。
(?)9、“八字教学”又被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10、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
(?)11、主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12、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要采取直观与循序渐进的思想教学。
(?)13、《大教学论》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写的。
(?)14、范例教学是由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
(?)15、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是特指儿童智力的发展。
(?)16、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教学思想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17、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激增”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当时联邦德国的克拉夫基等人提出了“范例教学”,即通过对“范例”的接触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18、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
19、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是“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20、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的任务,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
最新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真题(完整版)
最新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真题(完整版)《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压题密卷第一章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
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高校教师资格证笔试-《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第一章大学教育内容的组织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 )2、狭义的课程专指一门教学科目。
(√)3、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4、基础课程通常是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的共同基础,它所提供的思想、方法、理论知识是学生后继课程的重要工具。
(√)5、必修课程是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 )6、必修课程一般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7、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8、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 )9、套餐式选修课指让学生从指定的社会、自然、人文等课程中选择一二门课程拼成一组课程。
( )10、拼盘式选修课指规定学生必须从所提供的几组选修课程中选择其中一组课程。
( )11、“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 )12、“拼盘式”选修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选修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 )13、学生通过对理论性课程的学习,可以较快地掌握前人长期研究和总结出来的规律。
(√)14、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 )15、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是大学课程的主要部分。
( )16、实践性课程是指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比如各种实验、实习、考察等等。
(√)17、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18、制定课程计划时,要参考和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 )19、学校安排教育内容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
( )20、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改版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第一章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
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最新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真题(完整版)
最新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真题(完整版)《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压题密卷第一章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
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和参考答案1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和参考答案1第一章一、是非判断题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
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教育方法概论总练习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专业培训专用复习题集教育方法概论2006年《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
A 科学B 艺术C 专业D 职业2.最早明确提出教学专业化概念的是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时间是()年。
A 1966B 1983C 1986D 19993.澳大利亚专业委员会对对专业的界定是()。
A 为公众服务B 寻求社会利益C 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D 将社会福利、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放在第一位4.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
A 没有显着相关性B 有显着相关性C 有高相关性D 有低相关性5.造成教师学历层次与整体能力脱节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
A 实践性知识B 工具性知识C 整合性知识D 技术性知识6.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学科性知识B 教育性知识C 实践性知识D 经验性知识7.在专家型教师阶段,()占主导。
A 实践性知识B 经验性知识C 案例性知识D 策略性知识8.学科性知识占主导的阶段是()。
A 职初教师B 师范生C 专家型教师D 有经验教师9.微格教学是一种()。
A 教学理论B 教学方法C 教学环节D 教育理论10.微格教学环包括()个阶段。
A 4B 5C 6D 711.反馈评价是微格教学环的第()个过程。
A 6B 5C 4D 712.微格教学专家布朗指出,微格教学可以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
A 合格教师B 高水平的教师C 好的教师D 好一点的教师13.在微格教学环的角色扮演阶段,()是受训人员不需要扮演的。
A 学生角色B 教师角色C 行政人员角色D 评价者角色14.反思是一种()。
A 实践B 经验C 思考方式D 教学活动15()不是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
A 教学反思B 从经验中学习C 实践者即研究者D 教师即研究者16.随堂听课是在行动研究的()模式中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教育方法概论总练习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专业培训专用复习题集教育方法概论2006年《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
A 科学B 艺术C 专业D 职业2.最早明确提出教学专业化概念的是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时间是()年。
A 1966B 1983C 1986D 19993.澳大利亚专业委员会对对专业的界定是()。
A 为公众服务B 寻求社会利益C 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D 将社会福利、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放在第一位4.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
A 没有显着相关性B 有显着相关性C 有高相关性D 有低相关性5.造成教师学历层次与整体能力脱节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
A 实践性知识B 工具性知识C 整合性知识D 技术性知识6.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学科性知识B 教育性知识C 实践性知识D 经验性知识7.在专家型教师阶段,()占主导。
A 实践性知识B 经验性知识C 案例性知识D 策略性知识8.学科性知识占主导的阶段是()。
A 职初教师B 师范生C 专家型教师D 有经验教师9.微格教学是一种()。
A 教学理论B 教学方法C 教学环节D 教育理论10.微格教学环包括()个阶段。
A 4B 5C 6D 711.反馈评价是微格教学环的第()个过程。
A 6B 5C 4D 712.微格教学专家布朗指出,微格教学可以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
A 合格教师B 高水平的教师C 好的教师D 好一点的教师13.在微格教学环的角色扮演阶段,()是受训人员不需要扮演的。
A 学生角色B 教师角色C 行政人员角色D 评价者角色14.反思是一种()。
A 实践B 经验C 思考方式D 教学活动15()不是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
A 教学反思B 从经验中学习C 实践者即研究者D 教师即研究者16.随堂听课是在行动研究的()模式中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9-12)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第9章-第12章)第九章专业学位教育一.是非判断题1.专业学位,是相对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性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
(√)2.专业教育学位就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进行的教育。
(√)3.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教育分为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主要在本科、硕士及以上层次授予。
(×)4.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和研究性,其研究性主要体现在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上。
(√)5.工商管理硕士设立于1990年,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
(√)6.教育专业学位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7.目前,我国建筑学专业实施专业学士学位教育,授予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
(√)8.目前,我国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时间年限一般为2—3年,主要培养方式是非全日制学习。
(×)9. MP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简称。
(×)10.专业学位教育仍然是以课堂教育为主,但常常将科学知识的讲授与研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1.专业学位是根据专门职业的标准设置的,除了具有明显的实践倾向外,还具备( B )这一基本属性。
A.专业性 B.职业性 C.理论性 D.适应性2.设置专业学位的意义除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外,主要是( A )。
A.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学位制度 B.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C.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雪要 C.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3.我国于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到2010年为止,已设置了( B)种专业学位。
A.18 B.19 C.29 D.39三.多项选择题1.专业学位具有职业化.研究性的特征,其课程设置主要有( ACD )。
A.专业课程 B.专业基础课 C.实践课程 D.基础课程2.教师在指导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把三关,即( AC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
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18、语言是人们在意识交流时所采用的的抽象形式。
()19、模型往往突出反映原形的主要特征,剔除了非主要特征。
()20、的选择是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而有选择地采用某种形式种类的问题。
()21、合作教育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学习压力。
()1、错;2、对;3、对;4、对;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对;17、错;18、错;19、对;20、对;21、错。
单项选择题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苏格拉的D、赫尔巴特2、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是( )A、公共课B、基础课C、专业基础课D、专业课3、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划分的依据是:( )A、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B、学生修习的必要性C、课程的基础性D、课程的内容特点4、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理论课程D、实践课程5、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 )A、课程计划的横向系统性B、课程计划内容的系统性C、课程计划的纵向系统性D、课程计划的顺序性6、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A、符合专业培养目标B、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7、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总学时一般为( )A、2200学时B、2000学时C、1800学时D、2600学时8、一般说来,大学本科一门课程每周最好不要超过( )A、12学时B、10学时C、8学时D、6学时9、大学本科每学期的课程门数以多少为宜( ),其中同一学期难度较大的课程不宜超过4门。
A、5--9门B、6—8门C、5—7门D、4—6门10、下列选项哪些不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应当坚持的原则( )A、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B、结合专业需要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C、理论与实际相统一D、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11、教师把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A、发现B、接受D、机械学习12、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接受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B、发现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得出的C、学生如果在接受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D、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偏废哪一个13、学与思的关系是( )A、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B、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C、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D、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14、被动信息是( )A、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而后引发出来的信息B、由环境自发地提供的信息C、无法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D、可以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15、提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从观察开始,并认为应当经历四个步骤:观察、记忆、理解、联系”的是教育家:( )A、斯金纳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6、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状态变化的步骤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哪位教育家(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布卢姆17、坚持“从做中学”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A、杜威B、斯金纳C、布鲁纳D、布卢姆18、提出程序教学的是:A、杜威B、斯金纳C、布鲁纳D、布卢姆19、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具备掌握该项学习任务必备的知识、技能,肯花时间,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的是:A、程序性教学B、启发式教学C、发现式学习20、提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教育模式是:A、先行组织者模式B、掌握学习C、程序教学D、教育过程模式21、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是教育家( )A、罗杰斯B、赞科夫C、洛扎诺夫D、巴甫洛夫22、提出暗示教学法的是( )A、罗杰斯B、赞科夫C、洛扎诺夫D、巴甫洛夫参考答案1、B2、B3、A4、B5、C6、B7、B8、D9、C 10、B 11、B 12、C 13、D 14、B 15、C 16、B 17、A 18、B 19、D 20、B 21、A 22、D多项选择题1、大学的课程按照基础性通常分为哪些类型( )A、公共课B、基础课C、专业基础课D、专业课2、选修课程通常可以分为:A、“套餐式”课程B、限制性选修课程C、非限制性选修课程D、“拼盘式”课程3、理论性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A、理论性课程属于间接经验B、理论性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C、理论性课程系统性强D、理论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研究能力4、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特点有( )A、实践性课程属于直接经验B、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C、实践性课程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D、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5、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A、前瞻性B、合理分配课程门数与教学时数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6、编制课程计划时处理思想与业务、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A、在重视学生业务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B、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C、加强理论性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D、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健康身心的培养7、课程计划的前瞻性要求组织和安排教育内容应当有“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的含义包括:( )A、要将教学内容提前引入,促进学生“超前”发展B、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C、及时引进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观点D、考虑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8、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A、少而精B、科学体系与教学法要求统一C、处理好教科书与其它参考资料关系D、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9、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关系的论述上,下列哪一种论述是正确的( )A、课程计划时制定教学大纲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纲领B、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是本专业的课程计划某一局部的细化,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C、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计划是教学大纲的细化,教科书时课程计划的具体化D、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计划等同教科书的计划,是教科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1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A、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B、注意逻辑和结构C、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D、语言要有艺术性11、上好讨论课的基本要求是:( )A、讨论课前要布置阅读作业B、讨论前要准备C、讨论中要引导D、讨论后要总结12、为了上好习题课,下列选项中教师应注意的环节有( )A、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B、编写或选择习题C、要使学生做好准备D、即使反馈评价结果13、实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感知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设计性实验D、观察性试验14、大学的实习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毕业设计B、毕业论文C、教育实习D、生产实习15、一般说来,选择教育组织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培养目标B、教学内容C、学生的情况D、学校的教育条件16、教育信息的形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A、词汇B、语言C、符号D、模型、图像、实物17、教育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有以下方面:( )A、规范、简明B、幽默、风趣C、语音清楚、语调节奏优美D、生动18、使用符号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A、规范、简明B、简洁、明了C、系统、清晰D、讲究艺术19、教师运用模型、音像和实物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A、简洁B、与讲授相结合C、讲究展示的方法D、讲究艺术性20、教育模式是某种教育思想和具体方法、步骤和程序等的有机结合,当这种结合体现出某种较稳定的特点时,就构成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总体上可以将教育模式分为:A、主动获得信息模式B、被动获得信息模式C、过程控制型教育模式D、状态控制型教育模式21、属于过程控制型教育模式的有:( )A、非指导教学B、先行组织者C、合作教育学D、程序教学22、属于状态控制型教育模式的有:A、奖惩式B、高难度教学C、暗示教学D、程序教学第二章1、科研能力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2、形成科研能力所需要的大学生自身的基础素质,我们成为科研素质。
()3、观察方法通常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大类。
()4、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但创新能力并不是科研能力的核心。
()1、下列选项中,那些不是获取能力的要素()A、较强的意识B、熟练掌握工具和获取的方法C、科学地处理的能力D、具有良好的素养2、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A、建立一种鼓励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重视发现疑问的教育环境B、在大学生中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从事创新研究C、重视讨论课、辩论课、学生的论文或设计的答辩D、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1、大学生的科研组织至少应当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