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_对_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中囚徒困境结论的质疑
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对《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囚徒困境结论的质疑
各 显 理性 冲突” 。持 这 种 态 度 的 人 比 较 多 , 志 刚 等 ( 0 8 、 袁 2 0 ) 谢 与集 体理性 的矛 盾 。如果 两个 人都抵 赖 , 判刑 1年 , 然 比都 坦 白各 判 刑 8年 好 。 但 这 个 帕 累 托 改 进 办 不 到 , 为 因 识 予 (0 2 、 2 0 ) 肖条 军 (0 4 , 等 。 20)等 ( 抵 不 ( ) 囚 徒 困境 的 例 子 中 , 全 不 提 个 人 理 性 与 集 体 理 它不满足个人 理性要求 ,抵赖 , 赖 ) 是纳 什均 衡 。换 个 3在 完 即 性 的问题 持 这种态度 的人 比较多 , 贤裕 等 ( 0 8 、 汪 2 0 ) 赵耀 角 度 看 , 使 两 囚 徒 在 被 警 察 抓 住 之 前 建 立 一 个 攻 守 同 盟
本 文 摘 录 的 是 2 0 版 的 书 中 第 8 9页 的 原 文 。 0 4年 — 例 一 : 徒 困境 ( 表 1 。 囚 见 )
表 1 囚徒 困 境
囚犯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单 独 的进 行 理 性 选 择 , B也 只 能 单 独 的 进 行 理性 选 择 。 对 于 A 而 言 , 果 B坦 白 , 选 择 坦 白 的 支 付 为 一8 选 择 抵 赖 如 A , 的支付为 一1 , O 因而 A 会 选 择 坦 白 ; 果 B选 择 抵 赖 , 选 如 A 择 坦 白的支付 为 0 选择抵赖 的支付 为一1 因而 A还是会 选 , , 择 坦 白 。 由 以上 的 分 析 可 知 , 肯 定 会 选 择 坦 白 。 同 理 , A 对
N O 2, .1 2O11
现代商 贸工业 M o enBuies rd d s y d r s s T a eI ut n n r
“囚徒困境”的经济学意义
“囚徒困境”的经济学意义作者:宋灿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6期宋灿(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囚徒困境”作为博弈论一个经典案例,常被运用来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反映了个体理性的存在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及个体理性的内在矛盾。
其说明正是由于个体理性使然,在“利己”主义的基础上反而促进了社会利益增长的问题。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个人理性;集体理性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7-00-01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的“囚徒困境”模型“囚徒困境”主要讲述若甲、乙两名嫌疑犯罪名成立,甲、乙两人中至少得有一人供认犯罪。
若两人都抵赖,则各自被判一年有期徒刑;若两人都坦白,则各自被判八年有期徒刑;若是一个抵赖,一人坦白,则抵赖者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而坦白者当场释放。
在这个例证中,纳什均衡为(坦白,坦白),此时两人的得益分别为(-8,-8)。
然而,(抵赖,抵赖)才是帕累托最优的策略组合,两人最终得益分别为(-1,-1)。
该案例反映出了纳什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之间的不一致,也反映出了个体理性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
二、重复的“囚徒困境”模型重复进行的“囚徒困境”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博弈,即博弈双方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选择,一个博弈方可有多次选择,在不同阶段的多次行为之间还存在着内在联系。
用博弈树形式表达如图1所示。
在有限次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下,甲、乙两人第一次博弈所形成的纳什均衡不会发生变化,而在无限次反复进行的此博弈中,双方的选择慢慢开始出现了变化。
当这些对抗被每个选择不同策略的参与者不断重复了很长时间之后,从个体主义出发的“利己”策略趋于减少,而比较“利他”的策略更多地被采用,最初的“利己”行为机制是可能转化为一种“利他”行为机制的。
这样,在循环进行的重复博弈过程中,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即若未来是重要的,而合作的策略取决于对方的策略。
浅析“囚徒困境”与其启示
浅析“囚徒困境”与其启示作者:胡莎莎戴莹星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1期[摘要]博弈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案例,人们经常运用囚徒困境来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本文引入囚徒困境说明了腐败贪污受贿与公权力的滥用的原因,反驳了认为囚徒困境是因为利己这一假设,非理性因素也同样会导致囚徒困境,指出重复博弈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走出困境,并给出从囚徒之间附加可置信的威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和外部环境决定依存关系等三方面摆脱囚徒困境的方法及囚徒困境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囚徒困境个人理性集体理性激励机制可置信威胁一、引言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经典案例,我们常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公共物品提供不足,垄断行业价格同盟的破坏等,它是由美国学者图克在1950年提出的,以下是具体内容:两个嫌疑犯A,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受审。
警察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个都抵赖,各判一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十年。
囚徒困境的战略式表述如下:此例中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
若A坦白,B最佳选择是坦白,若A抵赖,B最佳选择也是坦白;反之A也一样。
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
虽然两人都抵赖比双方都坦白要好,但该帕累托最优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即使两人在被捉前建立了不坦白的协议也没用,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没有人积极遵守它。
二、囚徒困境的缺陷(一)公共物品提供不足和公权力的滥用导致腐败。
在公共物品提供时若大家都出钱兴办公用事业,所有人的福利都会增加。
但我出钱你不出钱,我吃亏,而若你出钱我不出钱,我占便宜。
所以都不出钱,这使所有人的福利不能提高。
公权力的滥用导致腐败,腐败是社会的纳什均衡,例如在大型车队车由调度员派给司机,车队有好车也有失修的老车,调度员利用权力向司机收贿。
贿赂的司机得到好车,没有贿赂的得到老车。
调度员因此得到好处,但司机们作为一个整体,就算不行贿也得到同样一批车,成本却比不行贿大。
“囚徒困境”引发的思考经济学理论论文
“囚徒困境”引发的思考经济学理论论文囚徒困境”博弈是图克(Tucker)19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典型例子。
一、基本模型囚徒困境博弈的基本情况如下: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但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
如果其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
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轻认罪,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
如果分别用-1、-5和-8 表示罪犯被判刑1年、5年和8年的得益,用0表示罪犯被立即释放的得益,则两囚徒的得益矩阵如下:囚徒2坦白不坦白囚徒1 坦白-5,-5 0,-8不坦白-8,0 -1,-1在上图中,“囚徒1”、“囚徒2”分别代表本博弈中的两个博弈方,也就是两个罪犯;他们各自都有“不坦白”和“坦白”两种可选择的策略;因为这两个囚徒被隔离开,其中任何一人在选择策略时都不可能知道另一人的选择是什么,因此不管他们决策的时间是否真正相同,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的决策看作是同时做出的。
其中矩阵中第一个数字代表决策结果后囚徒1的得益,第二个数字代表决策结果后囚徒2的得益。
博弈的结果是:由于这两个囚徒之间不能串通,并且各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会顾及同伙的利益,双方又都不敢相信或者说指望对方有合作精神,因此只能实现对他们都不理想的结果(各判5年),并且这个结果具有必然性,很难摆脱,因此这个博弈被称为“囚徒困境”。
[1]二、关于完全理性的思考囚徒困境博弈的一个假设是博弈方都是完全理性。
完全理性来源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即博弈方都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且有准确的判断选择能力,也不会“犯错误”。
以个体利益最大为目标被称为“个体理性”,有完美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会犯选择行为的错误称为“完全理性”。
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理解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前提下,个人的自私选择,会导致社会集体利益最大化。
然而现实真的如亚当·斯密所想的一样,个人理性会导致集体理性,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冲突的世界中吗?如果放在书面上,每个人都会堂而皇之的说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然而一旦放在哪个人的身上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得到了与亚当斯密恰恰相反的结论,个人理性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往往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国民一家亲,而是集体非理性的产生。
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
这句话足够说明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实际上,囚徒困境正是个人理性冲突与集体理性冲突的经典情形。
当甲乙两名囚徒面对坦白与抵赖两种选择时,他们最终的选择都是坦白,因为坦白是甲乙两人的最佳选择。
然而在令一方面,如果两人都选择抵赖,各判1年,显然比都坦白要好,但是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这种选择不满足个人的理性需求,每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心理将于集体效用最大化产生冲突。
所谓个人理性就是个体人在给定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集体理性追求的是效率,稳定,公平公正。
同时集体是众多个体组成的,当集体利益不能包容个体利益时,个体利益之间往往会出现很大的矛盾,尤其是个体成员多到无法协调而导致获取对方信息代价太大,个体必然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互相不信任,导致决策的不合作。
上述解释也就是个体的理性最终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的原因。
现今社会中每个人都如囚徒困境中的两个人一样,不断努力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谁都不会愿意吃亏。
比如大学馆占座行为必然会导致早起、排队的现象发生,一个人占五六个座位甚至为座位打架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占座导致的结果就是个人理性得到最大化,然而当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策时,往往最遭殃的会是集体利益如自习效率低下,自习室资源浪费。
囚徒困境
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集团间的政治冲突取向与囚徒困境很相似。
在这种境况下,人类开始寻求解决囚徒困境的方式以促成合作,但这种合作因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机制显得相当脆弱。
在此种社会语境下,人类解决囚徒困境要求有一种强有力的机制保证合作持续进行。
法因有着国家暴力作为后盾,能及时规范博弈规则且不再产生任何社会成本,成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的必然选择。
博弈论里有个很有名的“囚徒困境”模型,说的是两个囚犯由于缺少指控的证据被分开来审问。
如果两个囚犯都招认了犯罪事实,就会分别被处以5年刑期;如果其中一个招认了另一个却没有,那么招认的无罪释放,不招认的处以10年刑期;而如果两个都不招认,则由于缺乏指控证据,只能分别处以6个月监禁。
对两个囚犯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都选择不招,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囚犯无法知晓同伴的行为,则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只有选择招供,结果却形成了一个对两个囚犯整体来说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实囚徒困境说明的就是:个体的理性选择往往带来的是集体的非理性选择。
画一个最简单的表格(没办法贴图,只有楼主自己先研究一下了,很简单的),很容易看出两个嫌疑犯A和B,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支付。
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A和B均坦白,A和B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B坦白A不坦白。
我们都知道,对于两名囚犯来说,均不坦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两人都只判一年。
但事实上,A和B均坦白才是这个博弈的结果。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假定A选择坦白的话,B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判8年而抵赖却要判十年;假定A选择抵赖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坦白,因为B坦白判不被判刑而抵赖确要被判刑1年。
即是说,不管A坦白或抵赖,B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
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是坦白还是抵赖,A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
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8年。
在(坦白、坦白)这个组合中,A和B都不能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行动增加自己的收益,于是谁也没有动力游离这个组合,这个组合被称作纳什均衡。
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
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经济学中有个囚徒困境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有些书籍的作者会得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结论。
通过的分析可以发现,上述结论值得怀疑。
标签:个人理性;集体理性;囚徒困境1 引言《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张维迎教授的著作。
该书从1996年第一次出版到现在已有15年,2004年该书出了新的版本,2009年这个新版本第9次印刷。
此书在中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般。
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这本书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的例子,根据这个例子,作者得出一个结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这个结论在1996年的旧版本和2004年的新版本上都有,也就是说这个结论至少存在了15年。
关于囚徒困境的例子,主流经济学有如下三种观点:(1)指明囚徒困境中不存在理性的悖论,但是又没有加以详细的论证和说明。
持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少,英国的肯·宾默尔是一个,其在《博弈论教程》这本书中有所说明。
(2)明说或者暗示在囚徒困境中存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持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多,袁志刚等(2008)、谢识予(2002)、肖条军(2004),等等。
(3)在囚徒困境的例子中,完全不提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问题。
持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多,汪贤裕等(2008)、赵耀华等(2010)、吴广谋等(2009),等等。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对于囚徒困境这个例子,现在主流的观点还是倾向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存在冲突”。
本文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
2 书中原文本文摘录的是2004年版的书中第8-9页的原文。
这个例子的创造本身就部分地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并且它可以作为实际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一个抽象概括。
几乎没有一本涉及博弈论的书不举到这个例子。
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受审讯。
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1年;如果其中一个坦白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刑10年。
道德领域“囚徒困境”解析
道德领域“囚徒困境”解析庄三舵【专题名称】伦理学【专题号】B8 【复印期号】2007年01期【原文出处】《社科纵横》兰州2006年10期第141144页【作者简介】庄三舵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江苏常州213161 庄三舵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内容提要】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范例道德领域中也存在囚徒困境现象。
重复博弈、信息对称、道德奖惩可以帮助人们走出道德囚徒困境。
与道德囚徒困境相关的经济人和道德人、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可以走向统一而道德回报的真正实现是走出道德囚徒困境的关键。
【关键词】道德/囚徒困境/求解/相关问题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610—0141—04 一、道德领域中的“囚徒困境”现象分析“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一个经典理论分析模型它假设两个涉嫌共谋犯罪的嫌疑犯被捕后被关在相互隔离的牢房中。
他们面临的选择是或者坦白或者保持沉默。
他们被告知①如果某个嫌疑犯坦白而其同伙不坦白则坦白者可获自由而拒不坦白者要被判10年监禁②如果二人都坦白则二人都被判5年监禁③如果二人都不坦白则二人皆被判1年监禁。
甲乙坦白沉默坦白-5 0沉默-10 -1 在这种条件下两个囚徒怎样分析问题呢从甲的角度来看共有两种可能情况①当乙采取坦白的策略时如果甲坦白则要入狱5年如果甲不坦白沉默则要入狱10年。
因此甲应该选择坦白。
②当乙采取沉默的策略时如果甲也沉默则要入狱1年如果甲坦白则可获得自由。
因此甲应该选择坦白。
总之无论乙坦白还是沉默甲都以坦白为更佳对策。
很显然本推理对于乙也是适用的。
这样两个囚徒在“精心推理”之后都采取了坦白策略结局是两人都被判5 年徒刑。
这个“坦白——坦白”的组合中甲和乙都不能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行动增加自己的收益于是谁也没有动力游离这个组合因此这个组合是“纳什均衡”。
这个推理中带有某种悖论性的因素如果甲、乙两个囚徒都采取沉默策略则二人都只被判1年徒刑显然要比二人都入狱5年更好。
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
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作者:刁文淇曹丽娟来源:《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04期摘要: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在经济生活中,以个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个体理性与追求公平、效率的集体理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
解决矛盾,实现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根本途径在于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于无差异的个体,引入时间维度,进行重复博弈;对于差异化个体,采用“智猪博弈”思路。
关键词:个体理性集体理性重复博弈差异化当今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越来越显著。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抛开道德说教,旨从经济学意义上剖析个体理性对集体理性的背离,以及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的途径。
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一)个体理性为了能够存在,人必需对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算计和寻找给予本体安全感与价值的源泉。
这就是个体理性的基本行为目标。
通常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效用、安全、自由。
经济学主要研究效用问题。
人们需要商品和服务并不在于它的本身,而在于其满足人生存需要的功能——效用。
所以,“人类所能生产和消费的只能是效用”。
而且,人类只要存在,对这种效用的追求就会相应存在。
个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追求效用满足感的过程,因此总会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目标,如此行为即所谓的个体理性。
(二)集体理性集体理性是一个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的追求效用的行为,它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率、内部稳定和成员间的公平。
集体对于个体效用的满足总是要作出有系统的努力,这种系统的努力包括效用的生产和效用的配置,效率是这种努力水平的标志。
通过生产和配置努力提高人们活动的效率,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用,是集体理性的基本行为。
集体的稳定是集体存在的关键,协调好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保证集体稳定的核心条件,所以公平尤显重要。
对于一个集体而言,效率和公平缺一不可,追求效率最大化和成员间的公平理所当然成为集体理性的表现形式。
(三)二者矛盾的根源个体和集体都是人的存在形态,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也都是人的理性。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的分析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的分析引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概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概念、特征及其关系,探讨个人理性如何逐渐演变为集体理性的过程。
个人理性的概念与特征:个人理性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认知、信念和目标做出决策的能力和倾向。
在个人理性的基础上,个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做出选择。
个人理性的特征包括:1.自私性:个人在决策时,通常会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2.有限理性:个人在决策过程中,通常无法获取到完全准确的信息,并且常常受到有限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的限制。
3.短期目标导向:个人往往更关注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长远的影响,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会偏向于短期利益的追求。
集体理性的概念与特征:集体理性是指整个集体群体在决策中所显示的理性特征与行为方式。
集体理性在个人理性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和合作来达成集体最优决策。
集体理性的特征包括:1.长远目标导向:集体理性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各个个体的意见和利益,追求整体的最大利益,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短期利益。
2.信息共享:集体理性可以通过集体协商和交流,将各个个体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享,减少有限理性对决策的影响。
3.合作协调:集体理性可以通过协商和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每个个体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或达到共同的目标。
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的演变过程:个人理性是集体理性的前提和基础。
而个人理性如何逐渐演变为集体理性呢?首先,个体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是紧密关联的。
特别是在共同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时,个体逐渐认识到通过集体协作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
因此,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弃自身的个人利益,为了集体的整体利益做出贡献。
其次,社会规范和制度的作用是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演变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社会规范和制度,个体被约束在一定的行为准则中,不仅仅考虑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其他个体和整体的利益。
“囚徒困境”的引申与启示
“囚徒困境”的引申与启示作者:丁华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01期周洋韩雪峰什么是囚徒困境亚当·斯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因巨额盗窃而正在服刑的囚犯A和B。
区检察官c 正在调查一宗悬而未决的银行抢劫案,并且他相信A和B就是罪犯。
区检察官c正在计划竞选州长,所以希望A和B认罪,因为这样会在他的记录中增加一项重要的定罪案件。
他依靠监狱警卫的帮助,对A和B的牢房进行了突击搜查,发现了隐藏的武器和毒品。
他知道可以利用这一信息控告他们犯有藏匿武器与毒品的小罪而使之被判刑,他将A和B隔离起来并分别对他们作出了如下承诺:如果无人坦白银行抢劫,他将以藏匿武器与毒品罪起诉并使两人各被再判2年监禁:如果两人都认罪,则都因银行抢劫罪而被再判5年监禁;如果只有一人坦白并将对方揭发出来,则对坦白者的抢劫银行与藏匿武器与毒品行为不予起诉并释放他,而没有坦白的人则会因抢劫银行与藏匿武器与毒品而被再判20年监禁。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
如果选择抵赖,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
对囚徒困境的引申与分析警惕公权力的滥用。
在上边的囚徒困境中,区检察官构造了一种情势,使得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会导致对A和B都不利的结果,两个囚徒都会坦白,从而每个人都达到一个双方都认为是差于双方都不坦白的结果。
事实上,检察官所构造的这个困境对A和B的激励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很容易想象A和B被迫承认抢劫银行,甚至即使他们是清白的。
我国“文革”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之所以能使一大批人承认自己的“罪行”,其奥妙即在于此。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即理性人的个人理性行为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很显然,A和B双方都抵赖(各判2年)比双方都坦白(各判5年)要好,但是,作为理性人的A和B都想占对方的便宜,结果谁也没占到。
囚徒困境的根源与启示
• 所以,要破解囚徒困境,就要跳出这个 模型本身,从更高的层面上给以制度性 的约束,或让大家都明白合是说,我是供应商,你是大超市,
你可以选择拖欠货款,我也可以选择延迟发 货或较低的质量,套用上面的模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 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 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 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 须符合以下黄金定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 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 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 于我。
判断分析题
• 3.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 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 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 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错误。结论恰恰相反,也就是囚徒的困 境博弈中两囚徒之所以处于困境,根源正 是因为两囚徒很在乎坐牢的绝对时间长短。 此外,我们一开始就假设两囚徒都是理性 经济人,而理性经济人都是以自身的(绝 对)利益,而不是相对利益为决策目标的。
囚徒困境的解释力——农业增产不增收
• 所以,上述粮农困境实际上也是囚徒困 境,对于每个粮农来说,都是丰收比歉 收好,但是合在一起,两家农户都丰收, 不如两家农户都歉收。
上述粮农博弈没有体现参与人的策略 选择,丰收歉收是老天爷的安排。所以 对上述模型进行一定的改造:变成假设 两家农户都丰收,但是两家农户都很有 商业头脑,他们会盘算向市场供应多少 稻谷能够实现最大利益。
囚徒困境的解释力——农业增产不增收
乙
多卖 少卖
多卖 0
甲
0
囚徒困境博弈论的启示
囚徒困境博弈论的启示囚徒困境博弈论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模型,它揭示了在特定条件下,个体理性选择可能导致整体结果的恶化。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本文将围绕囚徒困境博弈论展开讨论,探讨其启示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囚徒困境博弈论告诉我们,个体的理性选择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最优结果。
在囚徒困境中,两名犯人面临选择合作或背叛的抉择。
如果两人都选择合作,都会得到较轻的惩罚;而如果两人都选择背叛,都会得到较重的惩罚;如果一人选择合作,而另一人选择背叛,则背叛者得到最小的惩罚,而合作者则得到最大的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最优选择是背叛,但整体结果却是双方都受到了惩罚。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个体的自私行为可能会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
例如,资源共享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最终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因此,囚徒困境博弈论提醒我们要考虑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体利益。
囚徒困境博弈论还告诉我们,合作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人都选择合作,都能够得到较轻的惩罚。
这表明,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双赢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合作也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如,国际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共同发展;在企业内部,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感情和家庭和谐。
因此,囚徒困境博弈论启示我们,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更好的结果。
囚徒困境博弈论还提醒我们,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人都互相信任,都会选择合作,从而得到较轻的惩罚。
但如果彼此不信任,可能会选择背叛,导致双方都受到较重的惩罚。
在现实社会中,信任的建立也是关键。
没有信任,合作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囚徒困境博弈论启示我们,要建立互信的关系,才能实现合作的最佳效果。
囚徒困境博弈论还提醒我们,通过协调和合作,可以打破困境。
在囚徒困境中,如果两人能够进行协调,达成合作的共识,就能够避免双方都选择背叛的情况。
囚徒困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一、囚徒困境举例概述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1950年提出来的。
他当时编了一个故事向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
故事内容是:两个嫌疑犯(A和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 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
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
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
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
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
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
作为反复接近无限的数1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许多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每家企业都以对方为敌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在价格博弈中,只要以对方为敌手,那么不管对方的决策怎样,自己总是以为采取低价策略会占便宜,这就促使双方都采取低价策略。
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在国内的家电大战中,虽然不是两个对手之间的博弈,但由于在众多对手当中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每一个主体人的行为后果受对手行为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其情景大概也是如此。
如果清楚这种前景,双方勾结或合作起来,都制定比较高的价格,那么双方都可以因为避免价格大战而获得较高的利润。
但是往往这些联盟处于利益驱动的“囚徒困境”,双赢也就成泡影。
五花八门的价格联盟总是非常短命,道理就在这里。
并不是每次个人的“理性选择”都能让自我利益最大化,也许会让你陷入一个“囚徒困境”。
关于囚徒困境的几个问题(有标注)
关于囚徒困境的几个问题摘要:囚徒困境是博奕论中的一个重要范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广泛的领域。
本文简要地介绍和评述了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进行解释时提出的多种见解。
囚徒困境提示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个人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关系深化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本文最后介绍了用计算机比赛方法研究重复的囚徒困境和合作问题的成果,分析了“一报还一报”程序取得成功和合作得以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关键词:囚徒困境理性道德合作一、什么是囚徒困境1994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约翰·纳什(J.Nash)、约翰·豪尔绍尼(J.Harsanyi)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以表彰他们把博奕论(game theory,又译为对策论或游戏论)应用于现代经济分析所作的卓越贡献。
以此为契机,我国在1995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介绍博奕论的“热潮”。
许多读者大概已经注意到:在介绍博奕论的文章中几乎篇篇都会提到所谓的囚徒的困境。
囚徒困境的原文为the Prisoner's Dilemma,又译为囚犯的两难困难,囚犯难题等。
这个问题是大约在1950年首先由社会心理学家梅里尔·M.弗勒德(Merril M.Flood )和经济学家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提出来的,后来由艾伯特·W.塔克(Albert W.Tucker)明确地叙述了这种“困境”[1,p.3]。
纳什有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奕的重要文章分别发表于1950年和1951年。
有人认为:塔克的这项工作同纳什的著作一起“基本上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奕论的基石。
〔2 〕囚徒困境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由此就不难想象了。
所谓囚徒困境可简要地叙述如下:两个涉嫌共谋犯罪的嫌疑犯被捕后被警察关在相互隔离的牢房中。
他们面临的选择是:或者坦白或者保持沉默(即不坦白)。
博弈论囚徒困境
博弈论囚徒困境博弈论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及其实证分析最近三四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博弈论革命”,就是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改造经济学的思维,推进经济学的研究。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包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纳什博士在内的3位博弈论专家,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这自然也激发了人们了解博弈论的热情。
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已成为占据主流的基本分析工具。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加者,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之一。
讲的是两个嫌疑犯(,和,)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判,,年;如果各判,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年。
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和,,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支付。
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和,均坦白或均不坦白、,坦白,不坦白或者,坦白,不坦白,是博弈的结果。
,和,均坦白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
这是因为,假定,选择坦白的话,,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坦白判,年而抵赖却要判十年;假定,选择抵赖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坦白,因为,坦白判不被判刑而抵赖确要被判刑,年。
即是说,不管,坦白或抵赖,,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
反过来,同样地,不管,是坦白还是抵赖,,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
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
基本内容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理性人假设的概念。在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指的是 参与者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在决策时遵循最优策略。然而,这个假设在 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成立。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难以做出真正理性的决策。例如,人们可能过于自信,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或 者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从而偏离了理性的轨道。
基本内容
此外,人们还可能选择相信他们的同伴会选择保持沉默,从而做出相应的选 择。
基本内容
另外,对于囚徒困境的结论,也有人认为这并不一定与现实情况相符。在某 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选择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例如,在公共品博弈中,个 体可能会选择贡献公共品而非从公共品中获利,因为这符合他们的道德观念和公 共利益。此外,囚徒困境中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也并不总是存在。在某 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发现他们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并不存在冲 突。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理性人”假设是一个核心概念。这一假设认 为,个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总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理性的分 析和选择,做出最优的经济决策。然而,这一假设的片面性逐渐在学界引起了和 反思。
基本内容
首先,“理性人”假设忽略了人的情感和心理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在现 实生活中,个体的决策往往受到情绪、心理预期、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偏离理性决策的路径,甚至可能在特定情境下成为主导决 策的力量。
基本内容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它通过研究决策主体之间的互 动关系,为理解经济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而在所有这些决策主体中,理性人 假设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一个。
基本内容
研究经济学中的个人理性和集体决策
研究经济学中的个人理性和集体决策在经济学中,个人理性和集体决策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个人理性强调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基于自身的信息和利益最大化来作出选择。
而集体决策则关注多个个体在共同面对一个决策时,如何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达成最优解。
1. 个人理性的基础个人理性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假设,它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是理性的,会基于自身的利益来做出选择。
个人理性的基础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中,他认为个体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石。
个人理性的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个体具备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利益进行权衡。
其次,个体具有固定的目标和偏好,会根据这些目标和偏好做出决策。
再次,个体具备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能够获取到必要的信息以支持决策。
最后,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自身的约束条件,如时间、资源和成本的限制。
2. 个人理性的局限性虽然个人理性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个人理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可能受到有限的信息和认知能力的限制。
个体无法获得所有的信息,也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同时,个体的认知能力也存在局限,可能会在信息处理和判断中出现错误。
其次,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可能存在情感、偏见和盲点等因素的干扰。
个人的情感和偏见可能会导致决策的失误或偏离理性选择。
再次,个体的决策行为可能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可能会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其决策的理性性。
最后,个人理性的假设也没有考虑到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博弈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决策往往与其他个体的行为和决策相互关联,个体之间存在相互信任、合作和竞争等关系。
3. 集体决策的重要性个体理性在经济学中的研究中,强调个体在做出决策时的理性选择。
但在实际社会中,很多决策都需要多个个体共同参与和决策。
集体决策主要关注多个个体如何通过协商、合作和博弈来达成共同决策。
个体与集体之争_兼论集体行动的逻辑悖论
【理论与改革】2005・6通常,人们认为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换句话说,人们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而努力,并从中获得利益。
但曼瑟尔・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并不一定都会从集团合作中受益,“除非存在强制或其它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是不会采取行动已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换句话说,即使一个大集团中的所有个人都是有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而且作为一个集团,他们采取行动实现他们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后都能获益,他们仍然不会自愿地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①奥尔森指出,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以及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理性经济人是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而努力的。
由此可见,奥尔森的研究结果和人们的常识是相悖的。
本文把上述奥尔森的研究结果称之为集体行动的“结果悖论”。
那么人们是如何来界定“集体”概念的呢?经验上判断,人们通常从数量上来考察“集体”,认为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就可以称之为集体。
实则不然。
人们常规的思维将“集体”等同于一个集合概念,认为他们之间是“1+1=2”的关系。
本文研究的“集体”并非是“经验集体”,并非是个体简单累加的关系,本文研究的“集体”更注重集体内涵的研究。
奥尔森认为,拥有共同利益的人集合在一起就是“集体”。
他写道,“一些随即挑选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集体';但对集体的大多数讨论看来关心的主要是有共同利益的集体。
”②他引用了阿瑟・本特利以及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的观点,并采用了他们对“集体”的定义,即“每个集团都有其利益”。
③这种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一定范围内具备公共利益的性质(关于公共利益1的阐述不是本文研究的范畴),这样看来集体的存在是以其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存在为前提。
本文认为,“集体”等同于“团体”,集体行为就是团体行为。
心理学家塔菲尔将“团体行为(inter-groupbehavior)界定为“人们以团体成员的身份做出的行为,是团体成员采取的统一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胡泽林(1985-),男,湖北鄂州人,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转型经济学。
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对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中囚徒困境结论的质疑胡泽林(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 要:经济学中有个囚徒困境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有些书籍的作者会得出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的结论。
通过的分析可以发现,上述结论值得怀疑。
关键词:个人理性;集体理性;囚徒困境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198(2011)12 0212 021 引言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是张维迎教授的著作。
该书从1996年第一次出版到现在已有15年,2004年该书出了新的版本,2009年这个新版本第9次印刷。
此书在中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般。
在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这本书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的例子,根据这个例子,作者得出一个结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这个结论在1996年的旧版本和2004年的新版本上都有,也就是说这个结论至少存在了15年。
关于囚徒困境的例子,主流经济学有如下三种观点:(1)指明囚徒困境中不存在理性的悖论,但是又没有加以详细的论证和说明。
持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少,英国的肯 宾默尔是一个,其在 博弈论教程 这本书中有所说明。
(2)明说或者暗示在囚徒困境中存在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
持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多,袁志刚等(2008)、谢识予(2002)、肖条军(2004),等等。
(3)在囚徒困境的例子中,完全不提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问题。
持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多,汪贤裕等(2008)、赵耀华等(2010)、吴广谋等(2009),等等。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对于囚徒困境这个例子,现在主流的观点还是倾向于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存在冲突 。
本文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
2 书中原文本文摘录的是2004年版的书中第8-9页的原文。
例一:囚徒困境(见表1)。
表1 囚徒困境囚犯B 坦白抵赖囚犯A坦白-8,-80,-10抵赖-10,0-1,-1这个例子的创造本身就部分地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并且它可以作为实际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一个抽象概括。
几乎没有一本涉及博弈论的书不举到这个例子。
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受审讯。
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1年;如果其中一个坦白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刑10年。
表0.2给出囚徒困境的战略式表述。
这里,每个囚徒都有两种战略:坦白或抵赖。
表中每一格的两个数字代表对应战略组合下两个囚徒的支付,其中第一个数字是囚徒A 的支付,第二个数字为囚徒B 的支付。
战略形式又称标准形式,是博弈论的两种表述形式之一,它特别方便于静态博弈分析。
博弈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扩展式表述,我们后面会谈到。
在这个例子里,纳什均衡就是(坦白,坦白):给定B 坦白的情况下,A 的最优战略是坦白;同样,给定A 坦白的情况下,是B 的最优战略也是坦白。
事实上,这里(坦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占优战略均衡,就是说,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
比如说,如果B 坦白,A 坦白的话被放出来,不坦白的话判1年,所以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B 坦白,A 坦白的话判8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
这样,坦白就是A 的占优战略。
同样,坦白也是B 的占优战略。
结果是,每个人都选择坦白,各判刑8年。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显然比都坦白各判刑8年好。
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抵赖,抵赖)不是纳什均衡。
换个角度看,即使两囚徒在被警察抓住之前建立一个攻守同盟(绝不坦白),这个攻守同盟也没有用,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协定。
3 两点疑问为了将问题讲清楚,笔者需要不厌其烦的将囚徒困境的例子重新分析一遍。
从书中原文给出的条件可知,A 只能单独的进行理性选择,B 也只能单独的进行理性选择。
对于A 而言,如果B 坦白,A 选择坦白的支付为-8,选择抵赖的支付为-10,因而A 会选择坦白;如果B 选择抵赖,A 选择坦白的支付为0,选择抵赖的支付为-1,因而A 还是会选择坦白。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A 肯定会选择坦白。
同理,对于B 而言,B 也肯定会选择坦白。
因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A 肯定会选择坦白,B 也肯定会选择坦白。
(坦白,坦白)是A 单独作出理性选择,是B 单独作出理性选择的结果。
换句话说,A 肯定不会选择抵赖,B 也肯定不会选择抵赖。
其他的三种结果肯定不会发生。
这个结论对后文的分析极其重要。
3.1 疑问一:假定肯定不存在的条件为存在,可以吗书中先得出一个结论:坦白是A 的占优战略,坦白也是B 的占优战略。
(坦白,坦白)是占优战略均衡。
然后,又得出第二个结论: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212得出第二个结论之后,再说明得出第二个结论的原因: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显然比都坦白各判刑8年好。
笔者在此想问,这个 如果 可能存在吗?根据书中所给出的条件,A、B两人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受审讯。
因而,A肯定只能进行单独的选择,B肯定只能进行单独的选择。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单独进行选择,肯定会选择坦白。
B单独进行选择,也肯定会选择坦白。
也就是说,A、B两个人肯定都不会选择抵赖。
这是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的非常肯定的结果。
因而,得出第二个结论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的理由肯定不存在。
作者在书中也说道: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抵赖,抵赖)不是纳什均衡。
也就是说作者自己也否定了这个理由。
既然如此,笔者在此想问,书中得出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这个结论的理由何在?或者应该这样问:先假设一个肯定不存在的条件为存在,然后根据这个条件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信吗?笔者认为,书中犯了一个逻辑上很隐蔽的错误,笔者将这个逻辑推理过程分为以下四步:(1)先得出一个结论。
(2)再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3)说明得出上述这个结论的原因:假定一个肯定不存在的条件存在,然后与第一个结论进行比较。
(4)否定(3)中的不合理假定,但没否定由这个假定得出的结论,仍然默认这个结论的存在。
为了形象的说明上述逻辑的荒谬之处,笔者在此对比着举一个例子,如下表所示:逻辑步骤书中例子对应的例子1、先得出一个结论(坦白,坦白)是A、B单独选择的结果中国有13亿人口2、再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中国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3、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显然比都判刑8年好如果世界上存在一个人口为15亿的国家,显然这个国家的人口超过中国4、否定上述不合理的假设,但仍然默认第二个结论的存在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做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抵赖,抵赖)不是纳什均衡上述 如果 有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口为15亿的国家根据书中的逻辑,在对应的例子中,会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显然,这个结论很荒谬。
3.2 疑问二:集体不理性书中说: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这就话只能理解为 个人理性而集体不理性 。
要集体不理性至少存在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存在集体;第二,集体做出选择。
先来考虑第二个前提条件 集体做出选择。
由书中所给的条件可知,A只能进行单独选择,B也只能进行单独选择。
坦白 是A单独选择的结果,也是B单独选择的结果。
因而,(坦白,坦白)是A单独选择和B单独选择的结果。
以上表述肯定没有问题。
那么,能不能说(坦白,坦白)是A、B这个集体的选择呢?如果不能,那就说明A、B这个集体没有做出选择,既然集体没有做出选择,那怎么知道,集体是 理性 还是 不理性 。
如果能,那说明以下两种表述是同一种意思:(1)(坦白,坦白)是A单独选择和B单独选择的结果。
(2)(坦白,坦白)是A、B这个集体的选择。
以上两种表述是同一种意思吗?在哲学中,有一个基本命题:整体由各部分组成,但不是各部分的简单加总。
就拿囚徒困境的例子来说吧,A单独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坦白, B单独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坦白,因而A、B单独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坦白,坦白)。
而对于A、B这个集体来说,(抵赖,抵赖)严格优于(坦白,坦白),因而,A、B这个集体的理性选择肯定不是(坦白,坦白)。
也就是说,A、B这个集体的理性选择的结果不是A、B单独理性选择的结果。
因而,上述两种表述不能等同。
这也就说明(坦白,坦白)不是A、B这个集体的选择。
从而,也就不知道A、B这个集体是否理性。
再来考虑第一个前提条件 存在集体。
为了形象的说明是否存在集体,这里先举两个例子。
例一:甲、乙两个人关系很好,感情很好,二者选择结婚,并领取了结婚证。
这个时候,说甲、乙两人是夫妻,一点问题也没有。
后来,二人因为感情不和而闹离婚,并领取了离婚证。
这个时候,二人就不存在夫妻关系了,再说二人是夫妻,显然不适合了。
例二:抗日战争期间,尽管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存在战争,但由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首要敌人都是日本。
这个时候说国共在集体作战,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条件变了,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向共产党开战,共产党被迫还击,内战爆发。
这个时候,再说国共在集体作战,就荒谬了。
从前面的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由于条件变了,导致集体不复存在。
书中囚徒困境的例子也是一样。
两个囚犯在作案的时候,可以看做是一个集体,但是被抓住,并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之后,二者组成的集体就不复存在了。
既然不存在集体,也就不存在集体的选择,也就不知道集体是否理性。
4 结语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从囚徒困境这个例子中,得出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的结论是很值得怀疑的。
本文认为,在囚徒困境的例子中,两个囚犯在作案的时候,可以看做是一个集体。
但是,当二者被抓住,并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受审讯时,二者所组成的集体就不复存在了。
因而,也就没有集体的选择,只有A单独的选择和B单独的选择。
(坦白,坦白)只是一个战略组合而已,只是将A单独选择和B单独选择的结果人为组合在一起得到的,而不是集体的选择。
因为不存在集体,也就不存在集体是否理性,也就不知道,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是否冲突。
参考文献[1](英)肯 宾默尔.博弈论教程[M] (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汪贤裕,肖玉明.博弈论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吴广谋,吕周洋.博弈论基础与应用[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J]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袁志刚,陈钊,陆铭.微观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