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
高等教育 的目标是培养 具有较高文化素质 和文化品格 的全
面发展的人 。理工科院校长期 以来实施 的是一种专业教育模 式,
理工科 院校与经济建设联 系紧密,经济功能显著。当前社
表 现 为 “ 理 工 轻 人 文、 重 专 业 轻 基 础 、 重 功 利 轻 素质 、 重 书 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 发展 , 重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社会生活多样化 。
提 升。正如赫胥 黎所言 : 单纯的科学 教育确实和单纯的文学教 的成败 。 “ 与科学教育不同, 人文教育难以找到其独立 的显效形式 ,
育一样 ,将 会造成理 智的扭曲。 我国著名教育 家杨 叔子 院士 其价值 展现周期 长,且往 往与科学 教育 的成效结合在一起。 因 也 曾指出 : 以人为 本,既要崇 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 。人文教 而 在理 工科 院 校 ,人 文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常 常 被 忽 视 。事 实上 ,人 “ 育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人格 的高低、 文教育发展状 况与教育管理者的个 人 认识和重 视程 度密切相关。 思维的智愚、言行的文野和事业 的成败。 2 ”『 】 些教育决 策者仍按知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对待人文
人文教育是 以传授人文科学 知识 为 目标, 旨在使教 育者 获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不仅是相通 的,而且对 科学教育具 有
得认识 自身和社会发展 规律、正确处理 人类 自身 内部关 系的能 促进作用。理 工科大学人文教育 的提 升有利于学生吸收文化知 力的一种教育。人 文教 育同科学 教育一样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 识,观察社会 现象 ,学 好科技知 识,增强学 习兴趣,提 高探 索 组成部分 ;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 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 , 与创新 能力。创新性是知识 经济的首要特征 ,也是社会发展 的
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 北大 学 河 物 理 学 院 ,河 北 保定 0 10 ) 70 2
摘
要 :知识 经济的到来 ,对 高等 学校 的教 育观 、人 才观提 出 了新 的挑 战 ,其 中要 求理 工科 人才不仅要具有科 学文
化 素养 ,还要具有人 文素养。本文对理工科 大学生人 文素质教育 的意 义和 不足 进行深入 思考 ,并 对人 文素
1 .加 强 大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是 时 代 发 展 的 需 要 首先 ,时代发展 的主流是竞争 ,我 国要想在世界 上重 新展露头脚 ,占有一 席之 地 ,就 必 须提 高 我 国 的综 合 国 力 。而综合 国力 的内涵非常丰富 ,它包括政 治 、科 技、教 育 、文化 、经济 、资源等等 ,其 中文化 、教育是很 重要 的 方面 ,对理工科 大学 生进行文化素质教 育将 会直接影响我 国在世 界上 的竞争力 。其次 ,由于现代 学科 的高度分化与 高度融合 ,以及一系列边缘学科 、综合 学科 、交叉学科 的 产生 和建立 ,使 得科技与人文在各科 的发展与应用 当中纵 横交错 ,不可分割 。对 理工科 大学生 加强 人文 素质教 育 , 可 以说是学科发展 的结果 ,学 生只有文理兼通 ,才能在处
质 的教 育途径进 了探讨 。
关 键 词 :理 工 ; 大学 生 ;人 文 素质 教 育 中 图分 类 号 :G 0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7 ( 0 9 0 -130 0 86 1 2 0 ) 20 -2 4 1 4 .高 校 师 资 结 构 不 合 理 教师是在高校开 展人 文素质教育 的基础 ,由于教 师的 编制和其他原 因 ,师资结 构呈现不合理 的状 态 ,理工院校 不能接受足够 的人 文教师或者 由于不能 为人 文教师提供广 阔的发展空 间 ,致使 很多人文教师不愿 留在 理工院校 ,造 成理工 院校 严重缺乏人文师资 ,很 多人 文课 程难 以开设 。 5 理 工 科 教 师 本 身 人 文 素 质 较 差 。很 难 起 到 言 传 身 . 教 的 作 用 教师在 大学生的文化 素质 教育 中起着基 础性 的作 用。 但是 ,现在 教师的人文素质并不理 想 ,很明显的一种倾 向 就是功 利主义太强 ,趋炎附势 的现 象严 重 ,这对塑造大学
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思考
2021年3期30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思考陈婉兰(武汉大学 工业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本文旨在从高校立德树人的必要性,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内在特质,探讨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加强的路径。
一、高校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近年来,部分工科大学生思想整体上较为明显地体现出爱国主义情怀弱化、集体观念淡漠、责任与奉献意识缺失,利己主义甚嚣尘上。
(一)爱国主义情怀弱化时下,许多大学生均是90后青年,他们一直生活在和平稳定、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的环境下,以为我们的和平幸福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对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受的压迫屈辱,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团结一心把一个积贫积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国家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知之甚少。
(二)集体观念比较淡漠、责任与奉献意识不够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率先当上少先队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被推选为班长、组长等班干部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们梦想长大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人民解放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班级为集体为国家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这样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数不胜数,使得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时至今日,独生子女逐渐步入社会舞台中心,他们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个性张扬、个人愉悦及个人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与规律。
然而,集体观念、责任与奉献意识与注重个性张扬、个人愉悦、个体价值的实现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
当下,许多工科学生只注重个人论文的发表、学分绩的拔尖、课题项目的参与、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流资格的获得……最大限度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对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班委社团学生会任职等公益活动不够关心,进而出现公益职务无人竞争,志愿服务鲜有报名的局面。
二、高校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栋梁,必须有理想、有担当,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出发,需要大学生成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对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245 ) 2 0 1
之 真正“ 神成 ” 精
关 键 词 : 工科 大学 生 人 文 素质 理
人 文 素质 教 育
科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 实 力 、 心 竞 争 力 的 提 高 . 将 影 响 到 软 核 也 他 们 的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培 育 和 构 建 3加 强理 工科 大 学 生人 文 素 质教 育是 提 高人 才培 养 质 量 、 . 促 进 学 生全 面发展 的 需要 。 们所 需 的人 才 , 该 是 德 智 体美 我 应 全 面发 展 的 人 才 , 因此 , 为 承 担 人 才 培 育 重要 渠道 的高 校 在 作 加 强 大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方 面 有 着 义不 容 辞 的 责 任 和 义 务 。 教育部在《 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关 中着 重 强 调 :改 变 忽 视 人 文 基 础 等 状况 .是 当前 高等 教 育 改 革 中的 “ 重 要 任 务 之一 。 ” 4加 强理 工 科 大 学生 人 文素 质 教 育 是 理 工 科 大 学生 不 断 . 提 升 全 面 素质 的 自我 要 求 。 期 以 来 , 国 的 中 学教 育 基 本上 长 我
加 强 大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 是 高 等 教育 改革 的需 要 。 既 又 是 促 进人 全 面发 展 的需 要 ,更 是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需 要 …。一 直 以来 . 工科 大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存 在 许 多 不 足 与 理 困扰 , 着 “0 ” 随 9 后 一代 步人 高校 校 园 . 些 不 足 与 困 扰 又 将 呈 这 现新 的特 点 。因 此 , 们 必 须 认 清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内涵 . 识 我 认 到在 理 工 科 大 学 生 中进 行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重 大 意 义 .剖 析 理 工科 大 学 生 的 人 文 素 质 现 状 与 成 因 . 课程 体 系 设 置 、 从 评价 体 系建 立 等 方 面 进 行 积 极 探 索 .以促 进 理 工 科 大学 生人 文 素 质 教育 的开 展 。 人文 素 质 的 基 本 内 涵 关 于 人 文 和人 文 素质 的 内 涵 ,许 多 学者 都 有 着 自己不 同 的看 法 。 “ 文 ” 词 在 《 海 》 人 一 辞 中这 样 解 释 : 文 , 人 类 社 会 人 指 的各 种 文 化 现象 。 人文 的核 心 是 “ ”就 是 我 们 常 常说 的人 文 人 , 关 怀 、 命 关 怀 。而所 谓人 文素 质 , 生 是指 由知 识 、 能力 、 观念 、 情 感 、 志 等 多种 因素 组 成 的一 个 人 的 内在 品质 l 意 3 ¨ 有 学 者 。也 认为 , 文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 中 . 步形成的社 会道德 、 人 逐 价 值 观念 、审 美 情 趣 和 思 维 方 式 ;人 文 素 质 指 人 的 内在 精 神 品 格 , 的 思 想 道 德 、 德 水 准 、 理 素 质 、 维 方 式 、 际关 系 人 道 心 思 人 及 人生 观 、 值 观 等 都 属 于 人 文素 质 范 畴 【。人 文 素 质 是 人 的 价 4 ] 整 体素 质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别 于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 有 专业 素 质 及 身 心素 质 。 由人 文 知 识 、 文 思 想 、 文 方 法 、 文精 神 等 四 是 人 人 人 个 方 面 的 内容 所 组 成 的 一 种 在 特定 历史 和 文 化积 淀 下 形 成 的 素质 , 而人 文 精 神 是 人 文 素质 的核 心 、 质 和 最 高 境 界 。 本 二 、 强 理 工 科 大 学 生 人 文素 质 教 育 的 必 要 性和 重 要 性 加 大 学 生 是祖 国 的未 来 , 民族 的 脊 梁 . “ 文 精 神 ” 其 人 和科 学 文 化 素 质 , 仅 影 响 到 他 们 自己 的 成 长 , 且 关 系 到 国家 的前 不 而 途 和 命 运 。 因此 .在 新 时 期 加 强 理 工 科 大 学 生 的人 文 素 质 教 育 。 培 养 创 新 型 人 才 ,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建 和 谐 社 会 有 着 对 建 构 不 可 估 量 的作 用 1 强理 工科 大 学 生人 文 素 质 教 育 事 关 中华 民 族 复 兴 大 . 加 业 。 个 民族 , 有 高 度 的科 学 素 质 是 愚 昧 的 , 然 落 后挨 打 ; 一 没 必 而 没 有 高度 的人 文 素 质 . 也将 丧 失 民族 精 神 , 能 屹 立 于 世 界 不 民族 之 林 。 经 济 全 球 化 的今 天 , 西方 文化 为 中心 的 全球 化 在 以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思考最近几年,关于当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的研究和讨论一直都未曾中断。
而从各社会组织和团体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抽样调查来看,由于专业教育的偏向,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这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使得他们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综合适应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略逊一筹。
因此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可以试着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模式、考核方式及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鼓励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进,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机会,保障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学生中的顺利开展。
如今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提倡的是专才教育,关注工具价值和技术价值的实用性,从而相对忽略了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素质培养。
例如:理工科学生往往逻辑能力强但思维能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
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
举个例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受到主流社会迫害的中上层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来自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和关照,这让“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专政人士曾大发感激、感慨之情。
而那些对落魄者不歧视不加害的“草民”,虽然缺乏人文科学素养,甚至不具备接收革命教育的起码的文化素养,但他们在那个把人文当垃圾的社会环境中,却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精英分子。
关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教高职研究关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沈秀清丁养军刘晓斐(髓晦!f}l f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山东膝臻273165)擒要:本文妖人文索震教莴的癌涵、当戎理工辞大学受人更素质的现款、加强理工葶串太学童人文隶痿教弯酶重要经、提高理工毒手太学生人文囊凌的死点糖施等方面分赞了如何全面推动理工稃犬学生的人毫素质教育。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穹内涵现状重要性措施当今社会.面对科学技术的H新月异和人们功利主义思想的口益膨胀.世界各同都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强烈呼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肖的融合与统一。
而2I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强涮创新素质培游的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高效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疆切入点。
如何全面推动理工秘大学嫩的入文素质教育是当蘸赢校嚣临的重大课题。
笔畿试辘戴终一搽}章。
一、天文素霞教弯戆蠹淹久史索爨楚疆久之辑疆旁人鹣一种惩性意瑷。
它既包括对人讧身处世的{}为规菠。
像叙插对人的精狰和价值追求的理沦升华,是宙知识、熊力、观念、情感、意识等多种凶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魁教商发展的科学方向。
人=空=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郎分。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蒲的义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内化为人相对稳定的晶魇。
入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圭受疑攀l鼯学生如何傲人。
包捺魏俺照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入与人的戈系以及滋生瓣瑾毪、馕感、意#{等方瑟瓣闵莛蓉。
二、警戎理I褥大学生入吏豢璇麓现获理上科大学生的入文索壤不容乐烈。
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秘修棼三令矮彝上。
存翔误层甏}:主芎荨凝现为人文懿谖纛镳颦,戆羧不会理。
瑾工鬟大学生嫒乏撼要鹃文、受、辫秘芝零知识。
在能力按西上,理—L移学燃戆{l头帮文字表逸熊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潦调入际关系麓力等较麓,存综合素质卜-不太适应实际t你的需求。
理丁科大游她的人文素质不高还表现在修养艨嘲上.对是非、真假、荚徂、善恶等辨别不清。
关于工科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思考
2 0 1 3年 1 0 月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Oc t o be r,2 01 3
关于工科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思考
李春 霞
( 中 国矿 业 大学
[ 摘
思想政 治教 育学 院 , 北京
1 0 0 0 8 3 )
艺 复兴 时代 的思想家把这个原则作 了身体力行 的贯彻 , 达・ 芬奇等人 既是 自然科 学领域 的奇迹又是人文领域 的
修养和人文内涵 ,已经成 为一种典 型的社会 不 良现象 。 造成这种现象最直接 的原 因是传统的体制 、 传统教育 的 模式特别是大学中的文理分科 , 使得大学 中的教育者和
要] 工科高校人 文教 育的缺乏和不受重视 , 导致 工科 学生人 文素养普遍较低。 这不仅 严重妨碍学生的成长成 才, 也不利于
国家综合性 高素质人 才的培养 。 本 文着重分析 了提 高工科 学生人 文素养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在 此基础上加之以提 高途径的探 讨, 旨 在提 高工科 学生的人 文素养, 培养符合 未来 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 关键词 ] 工科学生 提 高 人文素养
被教育者一时代从 而也是今 天我们这个时代令人仰
慕 的巨人 。但 自从培根 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 , 笛卡儿提 出“ 我思故 我在 ” , 科 学与人文 便分道扬镳 , 科学 踏上 了
人文教 育非常薄 弱 。高等 院校 工科专业 课程设置 的特
个世界 , 而是世界 的一个特殊领域 , 即属人 的世界 , 重视 人对 自身本性特质和生存发展需要 的体认 , 它有着 自己
特殊 的逻辑和功能 。历史上 , 苏格拉底 就把这 种原则作 了普遍 的贯彻 , 真正把关 怀 、 研究 和认识人 类 自己作 为 哲学 的主题 , 并建立起他那个时代所能达 到的最系统的
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摘要]文章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在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一、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突出。
一些理工科学生书本知识多,而社会生活常识少;业务知识学得多,而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形象思维较差。
有的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较强,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以至于写不好一份条理清楚的实验报告、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
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心理承受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从表面上看生理成熟,但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往往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第二,在大学校园中,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行为举止不雅,生活懒散,精神空虚,衣着拖沓,言语粗野,行为骄横,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目无他人,目无组织纪律,违反社会公德。
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育 。过分重 视学 生的业 务素 质 教 育 而忽 视 人文 素 质 教育 的 现象在 理工科 院校 尤 为突 出 。一些 理 工 科 学生 书 本知 识 多
而社会 生活 常识少 ; 务知识 学得 多而为人 处事 的道 理懂 得 业 少; 逻辑 思维能 力较强 但 形象 思 维 较差 ; 程设 计 能 力 较强 工 但文字 表达 能力欠 缺 。这种 学理 工的不懂 文 、 懂艺 术 的状 不 况, 严重地 制约着 人 才 的健 康 成 长与 全 面 发展 。 因此 , 工 理
、
人 文素质 教 育的含 义与 结构
“ 人文 ” 词最早 见 于《 ・ 》 的“ 乎天 文 , 一 易 贲 中 关 以察 时 变; 关乎 人文 , 以化成 天下 。 这里 的“ 文” 系指 人类 创造 的 ” 人 , 文化, 是人类 实践 能力 、 式及 成 果 的 总称 。它 不 仅体 现 于 方 物 质层 面 , 体现 在制度 与精 神 的层 面 。 还 人 文素质 有广 义和 狭 义之 分 。广 义 的人 文 素 质是 人 文
必 须思考 的重 要课题 之一 。
一
有各 的功能 , 区分它 们并不 是 因为它们之 间相 互绝 对 的独 但
立 , 际上五个 部分之 间并 没 有 那 么 明显 的界 限 , 实 而是 需 要 我们 把它们 作为 整体来把 握 的。
二 、 工 科 院 校 加 强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意 义 理
关 键 词 : 工科 院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 思 考 理
在 人才竞 争越来 越激 烈的今 天 , 社会对 于人 才 的综合 素
质 和知识 结构 要求 越来越 高 , 只有科 学素养 和人 文 素质兼 备 的人才 是现代 意义 上全 面 发 展 的真 正 的人 才 。 当代 理工 科 院校担 负着培 养高 级专 门人 才 的重任 , 工程 师 的 摇篮 , 是 在 我 国高 教领域 占有举 足轻 重的地位 。因此 , 如何 加强 理工 科 院校人 文素质 教育 , 养 全面 发 展 的高 素 质 的人 才 , 我 们 培 是
关于提高理工科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思考
1 提高理工科 高校教师人文素质 的意义
时代 的发 展 对人 才 素质 的要 求 日益 提 高 , 理 工科 高校 教师 只 有 提 高 自身 的人 文 素 质 , 能顺 才 应科 技教 育 与人 文教 育相 结合 这一 现代 高 等教 育
善” …意为《 。 大学》 的原理在于使人们 的美德得
以明显 , 于使 天 下 的人 革 旧更 新 , 在 在于使 人们达 到美好 的境 界 。德 国教 育家 洪 堡 提 出 了“ 由科 学
①
育 与人文 教 育 的结合 。科 学教 育 主要训 练 人严 密
的逻 辑思 维 能力 , 而形 象 思 维 和 灵 感 思 维 主 要来
达 至修 养 ” 这 一 大 学 理 念 , 成 桐 教 授 在 东 南 丘 大学 的演 讲 中指 出大 学 的 目标 , 就是 大 学 必 须 培 养 学 生 放 眼世 界 , 开放 思 想 , 多 种 角 度 思考 ; 循 大 学 要有 雅 量容 纳 一 些 特 立 独 行 的 知名 学 者 ; 大学 更 应该 有 自己 的 独 立 见 解 , 引领 社 会 。 这 就 意 味着 , 大学 不仅 要教 会 学生 如何 做事 , 要教 会学 更 生 如何 做人 , 因为 一 个 人 生 活 事 业的 成 功不 仅 仅 依 靠其 所受 到 的 专业 教 育 和技 能 , 依赖 于其 道 更 德、 感、 情 意志 和人 格 等非 智 力 素 质 的 状况 , 在很
的 , 应 具 有 深 厚 的 人 文 素 质 。科 学 精 神 求 还 “ ” 人 文精 神求 “ ”,真 ” “ ” 间原 本 没 真 , 善 “ 和 善 之
浅议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理 工科 院 校大 学 生人 文 素质 的培养 ,应充 分 调 动教 育 教 学各 环 节 的各 项教 育 因素 ,从 课 程体 系 建设 与 教学 改革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和校 园文化建 设等 方面 全方位 开展 。
31 强人 文课程 建设 ,充 分发挥 课 堂教育 主 导作 用 . 加
院校专业课程中的人文价值 ,对培养综合 素质人才具有不可低估 的作用。要充分利用 网络等现代技术教育手段 ,积极引入案例教
学法 、项 目驱动 法等 先 进教 学 方法 ,把人 文 教育 有 机地 渗 透 到 专 业教 育过 程 中 ,充分 调 动学 生 主动 性 和积 极 性 ,引 导学 生 掌 握科
3I 完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人文课程的基础性作用 .. I
在课 程 体 系上 加 大人 文教 育 课 程的 比重 ,建立 公 共 基 础课 、 必修 课 、选 修 课等 多 形式 的人 文课 程 体 系 。完 善基 础 课 程 ,开 设 包括 历 史 、文 学 、艺术 等 人文 类 选修 课 ,增 加 学生 接 受 系统 人 文 科 学教 育 的机 会 ,同 时强 化 人文 课 程教 学 改革 ,最 大 限度 的发 挥 课堂 教育 在大学 生人 文素 质培养 中的 基础性 作用 。 31 加 快专业 课程 教学 改革 ,着力 挖掘 专业课 程 人文精 神 .2 . 理 工 科专 业 本身 有着 深 厚 的人 文 价值 底蕴 。充 分 发掘 理 工 科
强大学生 人 文素养培 育 的关键 。
历史能使人聪慧 ,诗歌能使人灵秀 ,数学能使人精细 ,自然科学
能 使 人深 沉 ,伦理 学 能使 人 庄重 ,逻 辑学 和修 辞学 能使人 善 辩 。 可见 ,加强 人文 素质 教育 对于培 养 高素 质人才 意义 重大 。
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社会生活常识少 ; 务知识学得多而为人处 事的道理懂得 文化艺 术活动 的开展 , 业 受到大学生发 自内心 的欢迎。 这实际
少;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形象思维较差 。 有的学生工程设计 上 反 映 了人 全 面 发 展 的 需 求 。 面 发 展 的 大 学 生 不 仅 要 求 全
能力较强 , 但文字表达能 力欠缺 , 以致写不好一份条理清楚 有 合 格 的 文 化 知 识 、 业 技 能 、 要 求 有 合 格 的 道 德 品 质 、 专 更 的实验报告 、 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 。 这种 学理工的不懂文、 不 精 神面貌 。 一个道德 品质不合格 、 精神 面貌不健康 的人 , 他 懂艺术 的状况 , 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 面发展 。 的 知 识 与 他 对 社 会 的 贡 献 是 成 反 比 的 。 一 个 道 德 品 质 高 而
但 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 , 也 生从 表 面上 看 生 理 成熟 , 心理 上 的成 熟 滞后 于 生理 上 的 成 往往 缺 少 良好 的意 志 品 质 和 克服 困 难 的坚 定 信 心 , 不善 成 为 全社 会 共 同关 心 的话 题 。 育 部 颁 发 的 于加 强 大 学 熟 , 教 关
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 不少学生存在不同 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 中明确提 出:大学生的基本素 于处理人 际关 系, “ 质包括四个方面 : 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 专业素质和身体 程度的心理障碍 。 ) ( 在大学校园中, 2 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
理工科高校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在高校 , 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已普遍 被教育界 和高 加 校理论界所接受 , 并且不少高校已开设 了专 门的课程和 成立
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 , 也有可能是 不好的 。如果 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 良好 的人文素质 , 不仅 可以满足
了专门 的机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 如华 中理工 大学鲜 明地提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8 期 总 第 18 4 期
黑 龙 江 高教 研 究
H i nj n eerhso ihr dctn eogagRsace nHge uao l i E i
No. 0 6 82 0 s ra .No. 4 e i1 18
让人 文知识升华为人 文精 神 , 立起 三个 层次 、 建 六个 方 面的 教育体系 , 因而 大学生 人 文 素质 教育 工作 取得 了显著 的成 效。东南大学从培养跨世纪人才这一高 度出发 , 根据具体情 况, 努力 探索 大学生人 文素质 教育 的内涵 、 目标 、 原则 、 途径 和方法 , 从教学 改革 、 教学 管理 、 师资 队伍 建设 、 园文化及 校 环境 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 人文素质 教育取得 了 长足的进 步。湖南 大学 将加 强大学 生文 化素质 教育 作为一 项教育 改革措 施 , 积极举 办大学 生文 化素 质修养 系列讲 座 , 利用 优越 的人文教育场地 , 对学生进行 生动活泼 的人文素质 教育 , 取得 了积极 的效果…。在加强学 生人文素质教 育 的同 时, 教师人 文素 质 比较 欠缺 的现 象就 凸显 出来 了。我 们认 为: 当前 , 校需加强 教师 的人 文素 质教育 , 高 其原 因很简 单 , 教师面对 的不是单 个学 生个体 , 而是一 批学 生 , 教师 的人文 知识 、 人文 素质 如何 , 将直 接影 响一 代或几 代学生 的成 才成
论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律 , 反社 会 公 德 。 4 重 功 利 轻 素 质 。 数 违 () 少 学生功利主义 色彩重 , 入党 、 奖学金 、 在 评 提 干 等 方 面 见 利 而 动 , 重 影 响 校 园文 化 严
的纯洁度 。
2理工科高校人 文素质教 育的内容和 实现 路径
2 1转 变思想 , 持 “ 人为 本” 树立 均衡 . 坚 以 , 发 展 观 念 的 教 育 目标 现 代 大 学 正 确 的 教 育 目标 应 是 科 学 教 育 和 人 文 教 育 并 重 , 面 提 高 大 学 生 的 综 全 合素 质 。 因此 , 文 素 质教 育应 成 为 高校 素 人 质 教 育 的 主 题 , 以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思 想 要 为 指 导 , 教 学 工 作 与 提 高 学 生 的 人 文 素 把 质密 切 结 合 起 来 使 其 成 为 代 表 世 界 发 展 方 向 的 社 会 思 潮 。 而 , 工 科 高 校 应 转 变 从 理
Sci nce e and T e chnof OgY 『 o v i n Her l nn at o ad
! 旦:
学 术 论 坛
论 理 工科 高 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思 考
牟 红红 ’ 何军 王莉 贤 (. 1 河南理 工大学校 团委 ; 2 河 南理工 大学土 木学 院 河南焦 作 .
,
会 实践 .加 强 思想政 治教 育 等途 径 得 以实现 。
关 键词 : 人文素 质教 育 内容 理工科 中 图分 类号 : 4 G6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随 着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和 我 国 改革 开 放 的 不断 深 化 , 会 对人 才 素 质的 要 求 已经 由 社 单 一 型 向 复 合 型转 变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颁 发 的《 关于 深 化 教 育改 革 全面 推 进 素 质教 育 的决 定 》 中指 出 ,高等 教 育要 重 视 培养 大 学 “ 生 的 创新 能 力 、 践 能 力和 创业 精 神 , 实 普遍 提 高 大学 生 的科 学 素 质 和 人 文 素 养 。 这一 ” 决定 , 明确 地 将人 文 素 质 教育 与 科技 素 质 教 育并 重 , 变 了传 统 教 育观 念 中重 科 学 知识 改 和技 术的 学 习而 轻 视 甚 至 漠 视 “ 人 ” 做 的学 习, 认为 科 学 教 育和 人文 教 育 都是 现 代 教 育 中不 可 或 缺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文化素 质教 育 是高 校 提 高 人 才 培养 质 量 的 重要 举措 , 自从 教育部 在 1 9 9 8年颁 布《 关 于加强 大学 生文 化素质 教 育 的若 干 意见 》以来 , 文化 素 质教 育在 全 国高 校 中如 火 如 荼 展 开 。国 内学 术
界对 于文化 素 质教育 的 内涵 也进行 了大 量探 讨 。 有 的认 为文化 素质教 育要 坚持 以人文教 育 为 主 ,
提 高 了人 才 培养 的质 量 。但 是 这 些 年 社会 对 大 学生文 化素质 的诟 病 还是 挺 多 的 , 诸如 : 政 治 上 缺乏热情 和 目标 理 想 ; 学 习 上表 现 为 草 率 浮 躁 、 混文凭 , 甚至抄袭 、 代做作业 、 考 试 作 弊 之 风 蔓
要把 培养 大学 生 的人文 素 质 当成文 化 素 质 教 育
树立 符合 时代 精神 的文 化 品位 、 审美 情 趣 、 人 文 素 养和科 学素 质 。 高校 开展 大学生 文化 素质教 育十几 年来 , 从
试 点到普 及 , 从 课 外 活 动 到正 式 列 入 教 学计 划 , 取 得 了较 大成 绩 , 促 进 了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转 变 ,
教育应 该包 括两 方面 的 内容 , 即培 养大学 生 的科 学精神 与人 文素 质 ; 有 的认 为必须借 鉴 国外 通识 教育 的理 念 , 文化 素质 教育 不仅指 人文 素质 与科 学 素质 , 更 应该 包 括 创 新思 维 与 批 判 意识 。 … 笔 者认 为 , 所 谓大 学 生文 化 素 质 教 育 , 主要 是 高 校
广 东 工 业 大 学 学 报圃 垦 疆 嚣 圈 2 0 1 3 / 0 7 第1 3 卷 第4 期
加 强理 工 科大 学生 文 化 素质 教 育 的思 考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对策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理工科为主导的体系,这也导致了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然而,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人文学科的了解和认同较低。
在竞争激烈的择业环境下,学生们更加关注在技术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对人文科学的学习。
这种认识的偏向导致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理工科院校应该重视对人文科学的教育。
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并且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人文科学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其次,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还表现在学生思维方式的狭窄。
由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多以计算和实践为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偏向于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技术性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的狭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理工科院校应该强调跨学科思维的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拓宽选修课程的范围,鼓励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并通过项目实践、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推动人文科学与理工科学的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研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还表现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低。
学生们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理工科院校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公益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科技人才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
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理工科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人文修养、道德素质、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综合素质,以及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我对于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些思考。
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阅读是提升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理工科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也应该注重广泛阅读,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哲学著作、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书籍,培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还可以提高人文修养和文化品味。
参加人文素质培养活动。
学校和社会都会举办各种丰富多样的人文素质培养活动,如讲座、研讨会、文化节等。
理工科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深入了解人文知识,增进人际关系,开阔视野。
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亲身体验社会,加深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理工科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表达能力通常较强,但在人文素质方面的表达能力往往较弱。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参加辩论社团、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写作、发表论文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强自信,还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提倡跨学科学习。
在理工科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知识的局限性。
要提升人文素质,就需要超越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可以选择一门或几门与自己专业不同的课程,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跨学科学习,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思维,培养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有系统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全面成长,还有利于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建议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建议【摘要】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存在着人文素养教育较为薄弱、单一的情况。
本文将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和推动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结论中,强调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改进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与讨论,旨在引起广大理工科院校师生对人文素养教育的关注,促进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意义、现状、问题、建议、推动措施、总结、改进、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背景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背景是指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他们具备广阔的人文视野、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扎实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理工科院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人文素养教育在理工科院校中备受关注和重视,成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养和情感力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只有不断完善人文素养教育,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一技之长,多才多艺”,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1.2 阐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教育是理工科院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附加的修饰,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当今社会,理工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与此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
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技术知识。
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人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相结合,只有通过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把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建设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要: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
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突出。
这种学理工的不懂文、不懂艺术的状况,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本文分析了当前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思考
高校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应试教育的弊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目前,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素质是知识内化、积淀和升华的结果,具有理性的特征。
人文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由知识、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
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大学生肩负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
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
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突出。
一些理工科学生书本知识多而社会生活常识少;业务知识学得多而为人处事的道理懂得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形象思维较差。
有的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较强,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以至写不好一份条理清楚的实验报告、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
这种学理工的不懂文、不懂艺术的状况,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教学中重专业,轻素质,重理轻文,重知识,轻能力,从而形成了急功近利的求学概念。
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只重视政治教育,别忽视了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文教育。
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是:(1)心理承受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从表面上看生理成熟,但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往往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2)在大学校园中,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行为举止不雅,生活懒散,精神空虚,衣着拖沓,言语粗野,行为骄横,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目无他人,目无组织纪律,违反社会公德。
(3)缺乏文化修养。
不少学生文、史、哲及艺术知识浅薄,部分理工科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差,连最简单的应用文都写不好,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科技发展、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
(4)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
不少大学生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在入党、择业、提干、交友等诸方面均见利而动,甚至见利忘义。
二、人文素质对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性
1.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注意了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
当然,作为一个社会人,其完善是不能脱离社会的。
社会上曾有人批评某些大学生“有知识、无文化”,“高学历,低素养”,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审阅一篇青年数学工作者的论文后,不无感慨地说:“我给他改病句和错别字的时间比看全文所花的时间还多。
”著名生物学家谈家帧前些时间曾严肃地指出:我国目前所培养的博士生,是“博士不博”。
这说明,我们对基本文明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实践证明,人文课程的开设,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受到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欢迎。
这实际上反映了人全面发展的需求。
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求有合格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求有合格的道德品质、精神面貌。
一个道德品质不合格、精神面貌不健康的人,他的知识与他对社会的贡献是成反比的。
而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积极乐观的人即使其知识上暂时有许多不足,他的精神面貌会促使他认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2.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有利于各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而且对大学生的心智训练更有相得益彰之效。
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想象与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钱学森、苏步青、爱因斯坦等中外著名科学家都提到了人文艺术对他们的影响,这说明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因此大学生应放下浮躁,努力学习人文知识。
3.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大学生理应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与能力。
但现实并非如此,有的理工科大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甚至难以写出语句通顺的文字。
以至以致出现了“传统文盲”。
不懂文、史、哲知识,一些理
工科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对中国文化、中国地理、中国历史知之甚少。
某些教育家感叹:一个连母语都不过关的大学生怎会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大学语文也应进行四、六级考试;不过关,则不授予学位。
三、加强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第一,端正办学与育才的思想,改革教学体制,优化整体结构,调整教学计划,大力改革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文化素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受到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第二,开设人文学科课程,特别要多增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及文学艺术的选修课,使大学生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三,实行辅修专业制,使部分学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同时辅修人文社会科学,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文化品位。
举办系列科学、文化、学术、艺术讲座,使学生从中汲取知识,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情感,娱乐身心的作用,从而对学生起到熏陶、教育、感召、净化的作用。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过程中,促进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的转化,受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和文明情操的陶冶。
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人文素质教育应渗透到教学计划中,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影响和熏陶而不是传授,教师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坚持紧密联系实际,理性与情感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以鲜活的事实,诚挚的情感,生动的表达,强烈的责任心和科学态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和区鸣,达到人文素质养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予东,关于高校理工科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