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跳跃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eb4a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f.png)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高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心理暗示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也正逐渐受到重视。
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念和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并提供一些实际的方法和建议。
一、心理暗示的概念和原理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文字、示范等方式,将一种期望或信念暗示给他人,使其对自己产生某种影响。
心理暗示的原理是基于人的潜意识和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
人的潜意识很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并在大脑中形成对应的信念和态度,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
心理暗示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信念,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果。
二、心理暗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 建立正确的信念和态度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念和态度。
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用积极的言语来鼓励学生,告诉他们他们一定能成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当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锻炼,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2.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素质心理暗示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挑战意识,激励他们克服困难、追求更高的目标。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心理暗示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情绪,提高他们在运动中的专注力和抗挫折能力。
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具体运用方法和技巧1. 积极的言语暗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言语暗示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用鼓励的语言告诉学生:你们一定能做到,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这样的暗示会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助跑跳远训练方法
![助跑跳远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e81f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f.png)
助跑跳远训练方法跳远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跳远技术和爆发力。
为了提高助跑跳远能力,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下面是一些提高助跑跳远能力的训练方法:1. 助跑训练:助跑是跳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助跑可以为最后的起跳和跳远提供更好的动力。
助跑训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起跑线上的姿势:正确的起跑姿势可以减少阻力,提供更好的加速度。
运动员应该保持低重心、伸直的身体、放松的肩膀和腿部的伸展。
- 增加助跑节奏:通过进行反复的助跑练习,运动员可以逐渐找到自己的助跑节奏,提高跳远速度和爆发力。
- 暗示训练:通过心理暗示,运动员可以在助跑阶段增加动力和专注力。
比如,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告诉自己“我可以跳得更远”等。
2. 力量训练:助跑跳远需要高度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助跑和起跳。
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力量训练:通过训练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臀部肌群,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平衡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助跑和起跳。
- 下肢力量训练:通过重点训练腿部肌肉群,包括大腿前侧肌群(股四头肌)、大腿后侧肌群(半腱肌、半膜肌)、小腿肌肉群等,可以提高腿部的爆发力和力量。
- 快速力量训练:采用高负荷、低重复次数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迅速反应能力。
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爆发力训练,或进行冲刺和跳跃训练等。
3. 灵活性训练:灵活性是跳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助跑、起跳和着地。
灵活性训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拉伸训练:通过进行全身的拉伸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提高身体的运动范围,减少跳远时的受伤风险。
- 关节活动训练:通过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助跑和起跳。
- 动态体操训练: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动态体操动作,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协调性,提高跳远的表现。
心理暗示在跳跃项目助跑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心理暗示在跳跃项目助跑节奏训练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59f4dcb14e852458fb5791.png)
第 2 卷 9
训 练 中的亲身体 会 。
用 。如运动员 的 自我 暗示 :上一 次我助跑 的节奏很 “ 好, 助跑的很 舒服 。、我的助跑一 次 比一次好 , ”“ 节奏 比较明朗 。并 及时 的将训练 的内容在大脑 中做一 次 ” 全 面的整理 , 将 自己训练 的 内容 同心理 描绘 的误 并
第 2 卷第 2 9 期
2011年 3月
西安航 空技术 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J u n lo ’ n Aeo e h ia o lg o r a fXia r tc nc l l e C e
V0. 1 29No.2
Ma r. 2 0 1 1
心 理 暗示在 跳 跃 项 目助 跑 节 奏 训 练 中 的运 用
二、 助跑节奏 在助 跑训 练 过程 中的心 理暗 示
的作 用
( ) 练前的 暗示 一 训
差进行认真的分析, 找出原因, 为下一次训练更好的 改进提供依据 ; 教练员也可以对其进行放松训练的
暗示如 :大家想 象 自己躺在 广 阔 的大 草原 上 , “ 晒着 暖 和的阳光 , 松 自己的身 体等 等” 同 时对 运 动员 放 ,
最 后几 步步频 下 降 , 攻 意识减 弱 ; 进 一些运 动员 心理
运 用代 表 内外 的事物 和现象 的词 语 对 心理 过程施 加 影 响 , 而在 练 习 、 进 比赛 中 , 到控 制 情 绪 状 态 的一 达 种 心理 调 节 方 法 , 括 自我 暗 示 和 他 人 暗 示 两 种 包
结合的基础, 它直接影响着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在 很 大程 度上可 以说 助跑 节奏 是 运动 员 发挥 最快 水
收 稿 日期 :0 00 -3 2 1-92
浅谈心理暗示在青少年田径训练比赛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暗示在青少年田径训练比赛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b4177a01f69e31433294ba.png)
浅谈心理暗示在青少年田径训练比赛中的应用摘要:心理暗示是现代田径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心理暗示训练方法在不同阶段的作用,重点阐述了青少年开展一般心理暗示训练和比赛前心理暗示训练的各种方法,以及在训练比赛中是如何应用的。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运动;心理暗示作用;心理暗示训练方法1.引言所谓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议论、表情、收缩、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训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它是在无对抗的态度下,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不加评判的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的心理效应。
心理暗示的目的是培养并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取得训练的良好效果和比赛的优异成绩。
如果教练有意识的对学生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这对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避免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和提高训练效果都是大有好处的,青少年田径训练和比赛中有很多情况是通过心理暗示途径达到训练和比赛目标的。
中国的足球能够冲出亚洲,教练米卢无疑起到了非常关节的作用。
在带领中国队冲击世界杯预选赛中,对中国国家队球员进行了系统的心理暗示训练,为降低球员比赛时的紧张情绪,他提出了“足球游戏论”的观点,他认为足球的输赢并不代表什么,而只是一场游戏,只要球员在场上发挥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使观众感到愉快,不论输赢都是一场好的比赛。
这样就解除了球员认为一场足球比赛的胜利涉及到国家利益,胜了是为国争光,而造成球员过分紧张,在场上技术变形或失误,影响球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这就是心理暗示训练的最佳案例。
2.青少年田径训练过程中心理暗示的作用心理暗示不仅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产生影响,还可以影响到人的生理变化。
田径运动中的跳高、跳远、三级跳远、跨栏、接力等运动项目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
运动员心理的稳定程度便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形成和发展。
2.1.训练前的暗示作用在进行技术训练前对运动员进行暗示,如用“大家今天的精神真好”,“我觉得大家今天都很高兴”等语言,可以调动每一位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激发其训练动机,并通过心理动员使运动员的生理产生良好的变化。
浅谈跳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浅谈跳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5dff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2.png)
浅谈跳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随着运动竞技的发展,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跳跃项目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比赛成绩,还关系到身体健康和职业发展。
因此,跳跃运动员必须注重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本文将浅谈跳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总体指导思想在跳跃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贯穿整个训练过程,既要注重比赛前的激励和调整,也要注重比赛后的恢复和调整。
总体指导思想应是以心理素质提高为目标,以科学合理训练为手段,以持之以恒为保障。
具体训练方法着眼于比赛前期心理调整比赛前期心理调整是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保障。
跳跃运动员应该自信、冷静、稳定地迎接比赛。
以下是比赛前期心理调整的具体方法:1.制定详细的比赛计划。
比赛计划不仅包括具体的比赛时间、地点和项目,还包括比赛当天的饮食、休息、心理状态等。
制定详细的比赛计划可以帮助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比赛状态。
2.注重身体训练。
跳跃项目需要较高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全面而规律的锻炼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员心理信心。
3.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跳跃项目需要稳定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应通过正面心理建设、心理训练、心理干预等方式,逐渐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比如,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方法、应对压力的方法等。
注重比赛中的心理调整比赛中的心理调整是跳跃运动员能否稳定发挥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比赛中的心理调整具体方法:1.控制情绪。
比赛时情绪出现波动,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
所以,运动员应训练自己控制情绪,尤其是激动、害怕、急躁等负面情绪。
2.确定清晰的目标。
运动员需要有明确的比赛目标和战术策略,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比赛的节奏,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态。
3.强化自信。
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坚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积极地面对挑战,鼓励自己并给自己加油,提高自己的信心,促进心理稳定。
细心呵护,注重比赛后心理调整比赛后期心理调整是运动员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手段。
谈心理暗示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谈心理暗示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8f6127cfc789eb172dc898.png)
日本的另一位运动心理学家藤田先生
也将脑电图、眼球运动、四肢运动的肌 常运动心理暗示的描绘大体上可分为两大
电图、脉搏呼吸等作为指标,进一步采 类:一类是在掌握或纠正各种运动技能
取综合的方法,以体操、游泳、滑雪等 过程中,将某一技术动作按照实际正确
运动员为试验对象,让他们将各自从事 动作的要求在头脑中进行描绘,达到随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是实现电力市场营 销战略目标的步骤、方法和措施,是电 力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 企业在确定了目标市场后,就要最有效 的利用本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设计销售战略制定最佳销售方案;以便 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正确选择与应 用。根据电力市场营销战略确定的思 路,总结国内外市场营销的基本经验, 结合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提 出以下主要策略。
象,在脉搏和呼吸的测试图上也出现了 采用的一种心理上的训练方法。就第一
明显的同放松时的不同反映。者就为表 类而言,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或多或少
象训练的可靠性的有效性提供科科学依 已经接触,在此侧重就第二类运动心理
据。
描绘作一些介绍。
在进行第二类运动心理描绘时,必
心理暗示在跳跃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心理暗示在跳跃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cba6661ed9ad51f01df2fb.png)
心理暗示在跳跃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中的运用摘要:在对跳跃项目的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在助跑节奏的训练中,心理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心理暗示法对跳跃项目助跑节奏的影响,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心理暗示,及时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心理暗示;助跑节奏;训练1.问题的提出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抵制情绪的基础上,受暗示者或他人通过语言、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心理图像、运动员的“自我包装”等有利条件,以含蓄的方式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
它是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运用代表内外的事物和现象的词语对心理过程施加影响,进而在练习、比赛中,达到控制情绪状态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包括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形式。
任何身体运动一般都是由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度、动作的速率、动作的力量、动作的节奏7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身体运动;这七个要素的不同水平决定了身体运动的不同质量和不同特点。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的分类,跳跃项目即作为体能主导类的快速力量性项目,又作为单一动作结构的混合性项目,在田径运动中,对运动员的各种条件的要求都是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是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
助跑是跳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跳跃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助跑节奏则是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助跑节奏是运动员发挥最快水平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取得预定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心理因素对助跑节奏有着重要的影响。
助跑过程中,运动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而不同的心理又会导致不同的助跑效果。
例如运动员在助跑最后几步注意力过分分散集中在空中动作上,会导致最后几步步频下降,进攻意识减弱;一些运动员心理上过分强调用力进攻致使肌肉国分紧张,动作僵硬,加大了肌肉的内阻抗力,反而不利于助跑速度的发挥。
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a7a22e7e21af45b207a822.png)
在当前体育竞技中有显著表现的体育运动,不但是生理方面的运动活动,而且还是心理方面的运动。
平常人们在对于竞技体育的观看中,常常会因为些许失误而叹息不已,这正好证明了心理因素对于运动方面的重要程度。
论文会从心理调节、视觉训练、辅助工具三个方面来说明这种方式的使用,让实际的田径课堂更加有效率。
1、醒目标志,把控节奏标志物暗示训练方法,在很多项目中都非常常见。
众所周知,人对于直观概念的理解往往比抽象概念要快很多。
学生的理解能力是跟随运动而逐渐提升的。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简化理解,将它划分为量化、直观的基本动作要求。
利用“跳远”教学作为例子,帮助学生把控节奏的要点就是要有醒目的标志物。
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跳远中的助跑,学生在日常训练当中,经常掌控不好节奏,使得起跳时步子错误。
针对这种情形,可以在助跑的跑道上有间隙地摆放标志物,帮助学生调整好步幅,把控助跑的节奏,能够有效提升跳远的准确度。
不同学生对标志物的摆放距离适合度也有所不同,这就激励学生自主摆放标志物位置,且在不断地训练中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进行训练。
然后就是沙坑过程,这个过程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小腿没能够充分地展开。
对于这种情形,可以在沙坑中拉一条线,将它放在沙坑的远端,让学生将它作为一个基准。
当学生起跳时就能够有意识的要去超越这条线,进而会集中注意到大腿贴近胸膛、收腹等动作。
加设这样一个标志物,能够让学生暗示自己摆出动作超越这条线,进而在无形中做到规范的蹲踞式跳远动作。
使用这种方法,有效改善学生的动作规范度,提升跳远成绩。
训练的原则就是简单、有效,标志物暗示法就是符合这种原则的训练方法。
将有难度的动作转化成参照标志物,直接就简化了整个训练过程,使得整个运动的过程充满节奏感。
2、诱导视觉,技术矫正在长期训练当中,很多学生的习惯性作用越来越多,这让视觉的参与性变少,一旦出现错误,学生自己也很难纠正过来。
所以,应当注意视觉问题,不断观察,通过提醒自己应该做的动作,渐渐养成视觉诱导的方法。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提高教学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07559edbb4cf7ec4afed075.png)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提高教学效果作者:韩旭升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1摘要心理暗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是在没有明显对抗的条件下,采用较为隐蔽而又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接受一定的意见。
在体育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心理暗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暗示教学效果一、前言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它是在无对抗的态度下,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不加评判的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的心理效应。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暗示心理,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达到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产生教育和激励的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指教师采用言语、手势、表情、动作等对学生正在进行的行为进行含蓄、间接提示,使他们在暗示中自觉地按照教师的意图或规范的标准进行修正,在整个暗示和修正过程中无痕迹地进行。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培育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暗示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暗示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无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增强思维、情感、意志、注意、记忆等功能,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暗示在教育教学中一旦掌握不好,就会发生消极的偏离性暗示,导致错误的一面。
二、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一)语言暗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也是沟通人类心灵的钥匙。
语义深蕴富于隐喻的语言更具有暗示性。
通过合理的暗示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
在武术的教学中,教师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暗示,如“加油、试试、勇敢、不错”等褒奖式语言加以鼓励,就可以杜绝恐惧心理的产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
心理暗示在中长跑项目比赛中的运用
![心理暗示在中长跑项目比赛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28669f51e79b8968022660.png)
心理暗示在中长跑项目比赛中的运用何周平暗示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暗示”有着不同的诠释。
《辞海》中对暗示的定义是“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见解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识或信念。
暗示多采用语言的形式但也可用表情或其他暗号来进行”。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暗示作为心理训练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帮助运动员稳定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并取得成功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有研究表明,自我暗示能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并能增加成功率。
也有运动员通过自我暗示控制紧张情绪,集中精力,增强意志和提高自信心。
中长跑作为运动比赛项目,中、长跑运动员在跑的全程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和合理地分配体力是非常重要的。
中长跑距离是发展耐久力的项目,长时间的连续的肌肉活动,而且中长跑动作比较单一,在跑的时候比较枯燥,是这个项目的特点。
但是在这之前有一个前提:运动员要求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稳定的情绪。
在中长跑中心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影响运动员的暗示方式1、他人暗示所谓他人暗示就是指在交往中个人或团体向其他个人或集体发出的暗示,把一定的观念、信念、意见、判断、行为准则等灌输到对方的意识中,是为别人指明方向,影响其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在运动比赛中,他人对运动员的暗示主要来自教练员、队友和观众三方面。
在中长跑比赛中教练的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又与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练员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充满自信的动作或是表情,都对运动员有深刻的影响。
它能使运动员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坚定意志提高自信心。
队友间通过一个手势、眼神、一个握手或是身体接触的动作都能给队友暗示。
相反,队友之间的埋怨则会增加彼此的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
使队友产生害怕比赛,太过于注重比赛的结果。
体育比赛是离不开观众的,而且观众的举动是无法控制的。
在观众的影响下,心理素质不同,临场经验不同的运动员身理和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积极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eb62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c.png)
在初中生面临巨大压力时,若没有及时的心理疏导,学生将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出现焦虑和自卑等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使学生积极面对初中的体育课程的学习。
一、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对于非语言类学科的体育,语言的鼓励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体育教师要力求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达到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和效果,对所有学生做出点评,对表现好的同学加以表扬,以此提高大家积极学习的热情,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对于表现较差的同学,体育教师可以侧面地鼓励他们。
二、利用榜样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榜样教育的方式要比教师说教的教育方式要有效得多,初中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
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具体的行动等,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行为和语言中受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从教师身上学到自信。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从语言和自身行动两个方面,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为他们以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信心基础。
积极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文/ 杨乐(宝鸡市第一中学 )2018年的8月,夏天的燥热还未褪去,秋天的凉爽就悄然而至了。
小耳朵见我总会喊一声:老师好!我心里默念“这孩子真有礼貌。
”几个月的熟悉后,小耳朵把“老师好”换成了“老杨好”,每次听到我都会笑着纠正“我不老啊!”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可小耳朵的桌子却很难看。
书本杂乱无章地在抽屉里堆着,还有零食袋子,揉成团儿的卫生纸……看着这样的场景,我真想走过去,一把将桌面上的书给他推到地上,让他好好整理,以此长个教训。
“难道我这样,小耳朵就会改变这样的习惯吗?”我问自己。
我在心里默数了5个数,平静地走到小耳朵身边,看着眼前“杂乱无章”的桌子笑着说:“艺术家的桌子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我努力放低声音,还是被周围几个孩子听到了,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健身训练中的心理暗示如何通过思想调控提高效果
![健身训练中的心理暗示如何通过思想调控提高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86f50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8.png)
健身训练中的心理暗示如何通过思想调控提高效果在健身训练中,心理暗示是一种强大的工具,通过思想调控可以提高训练效果。
本文将讨论心理暗示的定义、作用和应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思想调控来提高健身训练效果。
一、心理暗示的定义和作用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文字或肢体动作等方式来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在健身训练中,心理暗示可以用于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心理暗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自信心:通过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信念,让其相信自己具备完成训练目标的能力。
2. 激发动力与毅力:心理暗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抵抗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的动力和毅力,坚持完成训练计划。
3. 改变思维方式:通过心理暗示,个体可以改变负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适应训练过程和挑战。
二、应用方法1. 言语暗示: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积极的言辞来暗示个体,如“你有能力完成这个动作”、“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的肯定性语言会激发个体内在的动力。
2. 肢体动作暗示:教练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示范和引导个体完成训练动作,借此传递出积极的心理暗示。
例如,教练可以先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动作,然后鼓励个体相信自己也能够完成。
3. 正面心理建设:教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强调个体的优点和过去的进步,来建立个体的积极信念。
这样的心理建设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4. 潜意识暗示:在训练前、训练中或训练后,可以利用正面暗示的声音录音或文字录在个体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让个体在潜意识层面接受积极的暗示。
这有助于在潜意识中建立积极的信念系统。
三、通过思想调控提高健身训练效果除了心理暗示,思想调控也是提高健身训练效果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思想调控的方法和技巧:1.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可衡量的训练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行的步骤。
这样的目标设定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训练效果。
浅谈暗示法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浅谈暗示法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6373be168884868662d647.png)
浅谈暗示法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的应用摘要:当我们观看比赛时,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激动的情绪,同样在比赛中的运动员也会产生紧张激动的情绪,但这种情绪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不利的,会影响他们正常水平的发挥。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在比赛之前会适当的进行心理暗示,从而减少其在比赛中的失利。
这种暗示也叫做暗示法,不仅在比赛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本文将分析阐述暗示法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关键词:暗示法、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一、运用暗示法有利于规范学生动作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的动作不规范,比如在投掷铅球的过程中,正确的动作应当是将手指自然的分开,然后将铅球放在右肩的锁骨窝处,在正式开始投掷之前要进行预摆,身体反向转90度并微微前倾,同时重力要放在脚上。
投球时需要进自己身半侧对投掷方向形成反弓,右体侧为主导继续向前转动,在将要达到面对投掷方向的瞬间,力量由胸部传到右肩,再继续转到右臂,之后将铅球推出。
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动作往往是不规范的,因此导致投掷的距离不够远,甚至还会出现扭伤。
为了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规范性的动作,在教学中采用暗示法是许多教师常用的[1]。
许多学生在投掷铅球时,害怕自己投掷的不够远,或者是害怕铅球砸到自己或周边的同学,因此在投掷时动作极其小心,无法将重心集中到脚上。
根据学生这一心理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前方的某一个点,并努力将铅球掷到该点的位置,从而有效的缓解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出现的杂乱想法,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潜能,并且有助于帮助学生规范其动作。
二、运用暗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在田径比赛时,许多选手都是由于过于紧张而导致比赛失利,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有效的自我暗示能够帮助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比赛。
这种暗示法可以通过念口诀或者凭借自身以往的经验来调节情绪,有效的从潜意识中进行自我的控制,使自身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从而在比赛中能够激发潜能[2]。
浅谈心理暗示在体育生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暗示在体育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7c9f156c175f0e7cd137f0.png)
浅谈心理暗示在体育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近来广东体育术科高考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生要想能拿到较高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训练,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平时的体育训练中,体育成绩的提高除了刻苦的训练,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而学生的自信心也是决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最后决定成绩的术科高考中,往往心理素质也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因此,心理素质是体育术科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适宜的心理暗示可激发学生的情感,调节学生的心理,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关键词:高考体育术科体育生心理素质心理暗示训练一、前言高考体育术科训练是一个非常漫长而且辛苦的过程,体育生在训练、模拟考试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而这些种种的困难因素的困绕都会给体育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会消磨体育生在训练比赛中的斗志,影响他们训练的激情,进而影响自己的运动成绩。
随着高考体育术科要求的提高,网上各种训练理论及方法的传播非常迅速,再通过术科老师指导下,体育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必然的,但往往在体育生的技战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心理素质却成了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平时的训练测试或者模拟考试中,很多体育生由于心理素质不够好,制约了其技术水平的发挥而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由于心理素质的表现是由心理品质对外界条件、环境干扰的调控能力而决定的,它是心理素质表现的基础。
所以对体育生进行长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平时进行训练的必修课。
在平时的体育训练中,教师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以明显或者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使体育生达到无意识的动作倾向,可以培养体育生良好积极的心态,产生好的训练效果。
本文结合体育术科训练的专项特点,根据不同体育生的训练动机,浅谈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在体育训练中的一些应用,给体育术科的老师们在今后进行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调节训练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便于今后进行交流。
浅议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论文
![浅议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50adbab84ae45c3a358c19.png)
浅议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使对方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方式作出信息反馈—接受暗示者的思想与行为,是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
心理暗示对人的生理功能和健康可产生巨大影响,因而,暗示效应在医学上、体育教学上、广告宣传、竞赛中等广为运用。
暗示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声音、颜色、动作等对学生构成某种暗示,进而转化为一定的行为或产生某种积极效应的一种教学手段。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的每次练习都卓有成效,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运用暗示教学法:环境暗示法: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要运用好环境暗示教学,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校风、班风和学风,要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锻炼,立志健身的心理趋向,而这种心理倾向一旦成为行动,其学习效果是明显的。
要科学合理地布置教学场地,点、线、面及其它标志物清晰醒目;各种器材放置距离适当;作好安全设施,排除干扰,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宽敞明亮,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感,积极克服恐惧胆怯的心理障碍,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寓教育、教学内容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学不厌,不知不觉地获得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言语暗示法,即有声语言暗示法:教师以极简炼生动的语言提醒、启发、鼓励学生,使之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的教学手段。
比如,学生在练习分腿腾越这一动作时,为使他们能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教师可在学生起跳时,及时给予语言暗示;“上摆”、“后仰""、“前伸”、“推手”等要领提示;对体弱、胆怯的学生,可事先作鼓励性语言暗示;“只要你注意上身后仰,会跳得很好的”,诸如此类的语言暗示,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纠正练习中的错误,信心百倍地完成动作练习。
身体语言暗示法,又称无声暗示法,这是暗示教学法中常用且最迅速简便的暗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暗示在跳跃运动员助跑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摘要:在对跳跃项目的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在助跑节奏的训练中,心理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心理暗示法对跳跃项目助跑节奏的影响,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心理暗示,及时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心理暗示;助跑节奏;训练
1.问题的提出
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抵制情绪的基础上,受暗示者或他人通过语言、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心理图像、运动员的“自我包装”等有利条件,以含蓄的方式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
它是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运用代表内外的事物和现象的词语对心理过程施加影响,进而在练习、比赛中,达到控制情绪状态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包括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形式。
任何身体运动一般都是由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度、动作的速率、动作的力量、动作的节奏7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身体运动;这七个要素的不同水平决定了身体运动的不同质量和不同特点。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的分类,跳跃项目即作为体能主导类的快速力量性项目,又作为单一动作结构的混合性项目,在田径运动中,对运动员的各种条件的要求都是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是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
助跑是跳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跳跃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助跑节奏则是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助跑节奏是运动员发挥最快水平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取得预定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心理因素对助跑节奏有着重要的影响。
助跑过程中,运动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而不同的心理又会导致不同的助跑效果。
例如运动员在助跑最后几步注意力过分分散集中在空中动作上,会导致最后几步步频下降,进攻意识减弱;一些运动员心理上过分强调用力进攻致使肌肉国分紧张,动作僵硬,加大了肌肉的内阻抗力,反而不利于助跑速度的发挥。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跳跃项目的训练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心理暗示手段,通过转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减轻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负担,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训练的信息的目的,对运动员准确的确定自己的助跑节奏,提高跳跃运动技、战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有着积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所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参阅了多篇理论著作,查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
2.2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跳跃项目教练组的成员的访谈,了解教练员在训练中对运动员助跑节奏的心理暗示引导方法。
2.3 分析归纳法:总结、归纳、分析本人在课余训练中的亲身体会。
3助跑节奏在助跑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暗示的作用
3.1训练前的暗示在跳跃项目助跑节奏的训练前先让运动员明确训练的内容和目的,然后让他们根据实际训练的先后顺序、动作姿势等在大脑中进行表象描绘,最后对运动员进行言语暗示,如用“大家今天的精神状态真好”、“我觉得大家今天的心情很好,很有激情”等语言,可以调节运动员在助跑训练中的热情、激发他们的训练动机、减轻他们对训练的压力,有助于运动员对训练充满信心,这是语言暗示法其使用的主要对象是教练员,是他人暗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2 训练中的暗示在训练过程中适当的心理暗示可以纠正运动员的认知偏差、克服不良的情绪和恐惧心理、培养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保持自信心。
如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在比赛中能否准确的到达起跳点是运动员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第一次未能准确的到达起跳点,运动员内心便会对助跑产生自信心不足,对起跳有焦虑,如果不及时的调整就会产生助跑恐惧心理,就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失去助跑的节奏;而实时的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的调整,正确的引导他们克服助跑的恐惧,就能够有效的缩短训练过程。
在助跑节奏的训练过程中,由于场地、环境、气候等因素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调节其情绪,同时能让运动员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自信心,对于助跑节奏技能的顺利发展、动作自动化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许多运动员在助跑前喜欢大吼几声或做个深呼吸等,其实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同时运动员在助跑
前可以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来缓解外部带来的压力,如“定可以准确的到达起跳点”,“我的助跑节奏很好”,“我肯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3 训练后的暗示运动员在每次助跑节奏的训练后,在心理上都会对下一次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训练后心理上对自己动作(助跑的节奏)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而这种心理定势将会影响以后的助跑节奏训练;因此,在训练后对运动员进行合理的心理暗示对于助跑训练的整个过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运动员的自我暗示:“上一次我助跑的节奏很好,助跑的很舒服。
”、“我的助跑一次比一次好,节奏比较明朗。
”并及时的将训练的内容在大脑中做一次全面的整理将自己训练的内容同心理描绘的误差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原因,为下一次训练更好的改进提供依据;教练员也可以对其进行放松训练的暗示如:“大家想象自己躺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晒着暖和的阳光,放松自己的身体等等”,,同时对运动员的训练给予肯定,表扬其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语言上的刺激和暗示可以达到心理恢复、解除疲劳和保持良好的训练情绪的作用,有利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正常的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从而保持训练的持续性。
4.合理运用心理暗示的正确方法
4.1心理暗示运用的程序
4.1.1准确找出并确定在训练中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沙赫特和辛格认为人的情绪状态受认知因素(认知过程)、生理因素(生理状态)和刺激因素(环境影响)三种因素的影响。
在助跑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要及时的与教练员交流,将自己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反应让教练员有准确详细的了解,当然教练员也可以通过观察运动员的生理表现如呼吸、表情等来掌握运动员的生理状态。
通过这些方法准确找出影响运动员情绪的具体原因,及时科学合理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改善的调整。
4.1.2 着重培养运动员积极的训练态度训练态度是运动员个体对于训练的一些信念,如对训练及其可能效益的评价或估计。
前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由此可见态度对于运动员的影响有多大,积极的训练态度可以是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训练动机,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良药。
在跳跃运动员助跑节奏的训练中,教练员应该不断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运动员的积极的训练态度。
4.1.3 正确认识和调节运动员的认知偏差运动员的认知偏差是指运动员对于某些问题如暂时性的技术调节、训练后的疲劳等的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和消极态度造成的心理障碍。
在跳跃项目中认知偏差是影响运动员助跑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调节运动员对于助跑节奏的认知偏差,是调节运动员情绪、消除心理障碍的的一个关键方式。
4.2 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4.2.1 暗示手段运用的多样化和鲜明的针对性在训练中使用暗示手段要考虑遇到的不同问题,不同现象和取得的不同效果对运动员采取不同的暗示手段如采用语言刺激、行为影响、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相结合等;针对遇到的具体问题,采取的措施手段应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正确动作得到强化。
4.2.2 暗示要多鼓励、少批评在训练中针对运动员助跑中出现的成功的部分,动作正确的部分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错误的不做过多的强调,这样可以是运动员的正确的动作得以强化,对训练充满信心。
4.2.3 采取积极有效的暗示方式,注意过程性问题采取积极的暗示方式主要表现在教练员的言行,动作和情绪上,避免运用一些消极或过激的语言,增强对运动员的关心和鼓励;同时训练中让运动员精力集中在动作的操作上避免考虑在结果上,这样运动员就可以放下思想包袱,注意力集中在训练的过程上。
5.结论和建议
5.1在跳跃项目运动员的助跑节奏训练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暗示手段,转变运动员的注意指向和认知状态,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提高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效果,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
5.2在运用心理暗示过程中要正确确定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培养运动员良好的训练态度和思维方式。
5.3在运用心理暗示的手段时,要注意因人而异,采取具有多样化、针对性强的多种暗示手段,同时注意采取积极的暗示方法等。
参考文献:[1]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孙庆杰.田径(第二版)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 钟桂清.影响撑杆跳高助跑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与教
学,2008(2):24-28
[6] 王俊.背越式跳高助跑节奏及影响因素和训练方法[J].辽宁体育科
技,2002(1):15
[7] 蔡勇.心理暗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科技资
讯,2005(25):181-182
[8] 周特跃.心理暗示在撑杆跳高训练过程中的运用[J].体育成人学
刊,2004,20(5):86-87
[9] 马春波.“心理暗示”在射击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J].贵州体育科
技,2008(1):54-55
[10] 冯韶文,孟巍.对心理暗示提高大学生速滑运动能力的研究[J].冰
雪运动,2002(12):59-60
[11] 吴以琳.心理暗示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
学报,2006(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