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研究——以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背景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优化措施研究
20207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作者简介】侯延武,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编辑。
在我国编辑出版行业的发展中,科技期刊指的是各类自然科学类的技术杂志,根据不同的内容、主题、文献生成次序以及出版形式等,将其进行分类。
通过借助科技期刊,能够全面系统地对特定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映,同时将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等过程进行呈现,为科技发展提供可靠保障[1]。
与此同时,在科研工作当中,需要进行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而信息收集的数量与水平,会对整个科研项目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科技期刊作为承载科技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需要发挥出自身传播科技信息的职能,更好的提升信息收集的质量,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所以说,在当前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必须要针对当前的过程进行优化,实现自身效率的优化,从而改善当前的编辑出版水平,顺应当前的时代发展,从而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科技期刊简介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中,根据期刊出版的方式、内容以及产生顺序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每一期的科技期刊来说,都有着自身固定的名称以及编号,同时配备相应的年月顺序[2]。
在科技期刊当中,能够对某一个课题与研究成果的全过程系统的呈现出来,从而让人们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现状,掌握新工业、新知识以及新技术,从而形成相应的新观点与理论。
所以说,在我国的知识普及当中,科技期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期刊的这些特点,能够将其在推动社会科技水平发展当中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所以说,在当前的科技期刊发展中,管理人员需要对编辑出版流程进行改良优化,从而将科技期刊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在当前科技期刊出版社的各项工作中,编辑出版流程十分复杂,包括策划环节、组稿环节、审稿环节以及加工环节等。
(一)策划环节在科技期刊的管理当中选题策划工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编辑人员需要以自身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社会科学现状,对各项需求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实现选题上的创新。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考与探索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2020年 第09期15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考与探索*□文│林 鹏*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640010)支持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期。
2018年11月1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1]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一流期刊建设目标的措施和途径,从而全力推进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2]该《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举旗定向。
在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科技评价和学风建设方面,近来也有相关政策出台。
科技部于2020年2月17日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3]教育部、科技部于2020年2月18日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4]其中强调要“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 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国科技期刊获取优质稿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从布局期刊定位、筹划发展目标、更加系统地发表和交流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给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问题当前,中国已日渐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活动中心,正加速从世界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普通期刊的价值与发展建议
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188六、结论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社科期刊不应成为旁观者,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过程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和定位,从国际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社科期刊的未来发展方向。
国家在《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
其中的“融通各种资源”完全可以涵盖社科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但在实践中,社科期刊领域缺乏“建设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社科学术名刊”的相关引导政策,社科期刊的办刊人也没有真正认识到社科期刊的国际化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中的巨大作用。
笔者建议社科期刊领域也能有类似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的资助政策,早日打响社科期刊国际化的第一枪。
(作者单位:武晓耕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期刊编辑部,胡小洋来自《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占莉娟来自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何婧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本文摘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年第8期)2018年11月14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指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2019年9月19日,科协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将上述意见的精神转化为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支持,给科技期刊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上述文件及政策的支持下,如何建设一流期刊,助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了近年来期刊人讨论的热点问题。
文献提出将能够引领全球基础或技术创新发展方向,迅速传播创新成果并得到世界同行广泛认同的,具有强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期刊定义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我认为当前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四点:第一,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关乎国家科技信息安全。
第三,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第四,科技期刊是国家争取全球科技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因此,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科技期刊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期。
2018 年 11 月 14 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一流期刊建设目标的措施和途径,将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着力提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该《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第五次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意见》的出台也是我国科技界里程碑式的事件,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指出了方向。
我主要就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大家交流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二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三是科学出版社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面有哪些思考以及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一、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问题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2017)》,截至 2017 年年底,我国科技期刊 5052 种,从语种来看,其中英文刊 330 种(占比 6.53%),中英文刊 123 种;可见英文刊的比例还是偏小。
如何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以《细胞研究》为例谈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停刊。
04 细 “ 中国 制造 ” 的 具有 国际 影 响 力 的 一 2 0 年 下 半年 起 担 任 《 胞研 究 》副
主编。
中 国 有 5 0 多 种 学 术 期 刊 , 刊 流期 刊 。 0 0
发 过 的 许 多文 章 却 乏 人 问津 ,这 种现
象 多少 也 反 映 出我 国 科 技 期 刊 的 现
为相 当 重要 的一 点 ,尤 其是 对 中国 科 程 ,实 现 了 与 自然 出版 集 团 ( aue N tr u l igGru s 学 家 而 言 ,那 就 是 话 语 权 。 目前绝 大 P bihn o p)的 合作 ,并 从海 外
李 党 生
多 数 高端 科 技 期 刊 都 在 欧 美 ,中 国科 引进 了时任 美 国 《 el C l》杂 志 副主编 的
体 制 改革 ,学 术 出版方 面 要打 造 5~1 源 的 开发 与 利用 上 结 合 本 刊 的 一些 经 受 作 者 的 好 评 。一 传 十 ,十 传 百 ,国 0
个 大型 学术 类期 刊集 团 。
验 ,谈几 点体会 。
内一 些科 研 院所 的研 究 人 员 都 慕 名 而
刊 。但 这 种 窘 境有 望 在 不 久 的将 来 彻 的 国 际 化 办 刊 经 验 我 们 也 曾 撰 文 发 科 研 人 员在 国际 大 刊 ( 影 响 因子 1 指 0 底 改 变 。新 闻 出版 总 署正 在 推 动 报 刊 表 ,在 此 不 再 赘 述 ,这 里 仅从 学 术 资 分 以 上 的 一 流 刊物 )上 发 表 文 章 ,深
建设世界一流期刊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员配备问题及建议
双月 120 3 49.99 1 2 0 否 双月 160 3 66.66 1 2 0 否
Journal of Bioresources Bioproducts
and
季刊
80
1 66.66 1 0 0
否
与国外合办
南乐航仝航天 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中文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英文版)
编辑部人员配备提出了一定要求,但占分比并不
大,满分1分的人员配备标准仅是保证期刊出版的 最基本条件。即便这样,很多学术期刊编辑部仍 达不到标准,与国家对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高质
量发展要求严重不匹配。本文结合科研院所与高 校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编辑人员组成状况,分析学 术期刊编辑部的人员配备、人员结构等方面的现
主办 单位
期刊名称 水科学玉展
刊期 谥月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南京水利科学
研究院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双月
海洋工程
双月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双月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 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
河海大学
水资源保护
双月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
水利经济
双月
Water Science and Engin eering
1.3编辑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
一个编辑部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单位,可以 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310合理的分工是保 证编辑部高效运转、职责清晰的前提。主编、编 辑、设计、编务、推广、营销等各个岗位需要各 司其职、合理分工、通力合作。由于人员较少, 目前的各编辑部较少能做到合理分工,分工不明 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编、主任、编 辑界限模糊。从调研结果来看,科技期刊主编绝 大部分不是专职,一般都是高校或科研院所中相 关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兼任期刊主编,能够投 入期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出版单位对主编职责 定位也不够清晰。一些期刊主编的职责实际由编 辑部主任在执行,编辑部主任既要承担主编的部 分工作,同时还参与稿件编校,承担部分编辑的 事物。对期刊整体发展的开拓、引领及对外宣传 交流等工作重视不足,体现不出主编、主任岗位 应有的价值和作用。②责编不明确。很多编辑部 没有对编辑进行明确分工,不分栏目、不分刊期 责编,职责不明确,责任不到人,“大锅饭”的 模式普遍存在,容易造成期刊运行效率低下、相 互推诿,管理不顺畅。③编辑、编务不分。在人 员较少的情况下,有些编辑部需要编辑全程参与 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编辑部人员个个都是“全 能”,从组稿到出版发行,一人负责一整条流水 线:负责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负责与 出版社、印刷厂、发行单位进行联系;与各期刊 检索数据库进行联系,报送各种规定的材料;申 报期刊方面的课题;期刊采编网站、微信公众 号等平台的维护工作;还要寄送各类文件、期刊
编辑工作视域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编辑工作视域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文/李庆玲2019年8月16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
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指引表明国家层面对中国科技期刊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重视度,中国科技期刊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迎接挑战,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步伐。
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和笔者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从事责任编辑的工作实践,尝试提出以下举措助力中国科技期刊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一、对标同学科一流科技期刊《学报》是由华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主要依托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工程学、兽医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等优势学科办刊,旨在以高质量科技期刊服务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
目前,《学报》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等国内核心数据库及Scopus等国际大型数据库收录;在2020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31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学报》排第6位,进入学科前20%;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0年和2021年发布的《农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学报》均在T2等级(世界知名期刊)排第3位。
2021年9—11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遴选了“2020—2021年度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学报》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项目。
在此项目中,《学报》将同学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作为对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为3.191,影响力指数(CI值)为1414.214,均在“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排名首位;在2020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中国农业科学》排名首位;在2020年版和2021年版《农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中国农业科学》【摘 要】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给我国出版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加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遏制优质稿件外流势在必行。
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内涵与措施
自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期刊界掀起了有关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热议。
2019年8月5日,该《意见》全文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
《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3个方面,分20条细则勾勒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宏伟蓝图。
《意见》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388个字,但2处提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7处提到“全球”:全球科技竞争、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接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科技期刊对全球创新思想和一流人才的汇聚能力、参与全球学术治理。
《意见》给出的建设目标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
可见,要建设我国的世界一流期刊,首先必须具有中国特色,其次要面向全球、基于全球、服务全球。
唯有此才能实现“重点任务”中提出的“建设世界科技论文引文库、专家学者库、科技期刊应用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发布全球创新指数,增强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话语权,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前沿研判,丰富和发展中国科技思想库、技术库、人才库,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科技界和期刊界的众多学者分别从制度、出版模式、出版平台、传播方式、人才培养、评价方法等角度论证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特征和建设方法。
国际一流学者普遍认为一流期刊应具备声誉好、质量高、发表快、传播广和影响大的特征。
所以冲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需要加强建设战略规划能力、内容质量保障能力、出版传播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包括学术类和非学术类,不能过度强调英文科技期刊的作用,不应采用期刊指标进行评价。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对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
2020·6(下)35科学普及实践基金项目:浙江省期刊协会浙江省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研究会2018年科研项目(ZGXB201826);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SKY-ZX-20170026)。
作者简介:朱小惠,编辑,浙江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社,研究方向为期刊编辑研究。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对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朱小惠摘 要 建设世界一流期刊关系到我国科技创新的首发权和科技文化国际交流的话语权,作为中国科技期刊重要群体之一的高校科技期刊,首先应始终坚持内容品质,通过政策引导、开拓选题策划视野,采取学者和出版单位联合办刊等措施,吸引一流的学术成果;其次要找准期刊定位,依托学科优势或地域特色,搭建学科交叉平台,实行差异化办刊;再次要关注科研诚信,通过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制定学术伦理政策等措施积极参与到科研诚信建设中;最后从编辑初审、同行评议以及公众监督等多个方面加强对稿件学术质量的把关和监督,以保障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夯实高校科技期刊冲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基础。
关键词 高校科技期刊;世界一流;内容品质;差异化;科研诚信;公众监督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61-0035-04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传播科学文化、传承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中国科技期刊总量虽已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其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依旧不足,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
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高校主办、主管的科技期刊(简称“高校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重要的群体之一。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途径和措施也为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研究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研究1植根中国是我国科技期刊的最大优势和特色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为代表的一大批外乡期刊是同新中国科技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其初心和使命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主要为中国科学家效劳。
由于语言的原因,创刊初期大多是中文刊,为便于国际交流有些进行英文对照翻译或改版。
这些刊物对中国作者的成果传播做出了突出奉献,也为中国科学家在有重大成果发表时掌握国际话语权和优先权提供了平台。
我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所在团队在?科学通报?首次发表青蒿素结构一文就是众所周知的例子。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发表了大量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在成果传播、人才培养、推动科学交流和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家在担任主编、编委、审稿人等工作中长期默默奉献、不懈努力,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对我国期刊积淀了深厚的感情;期刊发表了大量中国作者的优秀稿件,为培养年轻学者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也正是刊物不断开展的不竭动力。
因此,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中文刊还是英文刊,我们拥有一批以情怀和坚守默默支持国内期刊开展的科学家,他们一直在努力。
植根中国就是我国外乡科技期刊得以开展的最大优势和特色。
2传承文化是中国科技期刊肩负的独特使命中华文化在世界科学开展中发挥过重要的引领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可以铭刻在科技史上的重要工作,根本都是首先发表在中文科学期刊,例如: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测〞、屠呦呦的“青蒿素结构〞、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赵忠贤的“高温超导〞等。
这也是我们办刊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表达。
在当前国际交流环境中,语言对一篇科技论文的传播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对于首发权确实认、科研成果的记录来讲,中英文刊物都是同样的功能。
长期以来中国作者大量优秀论文以英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作为编辑我们更担忧的是中文的语言和科技文化的传承。
在工作中,我们收到的不少明显写作粗糙,或者语病逻辑问题很多,甚至存在不少抄袭等学术不端问题。
面向读者需求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面向读者需求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陶彩军范真真佟建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北京,100190)(同方知网数字岀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90)[摘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大背景下,提出科技期刊应明确全球读者定位,规划未来发展;树立以全球读者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维护以期刊为中心的声誉;采用通俗表述,服务原始创新;从读者获取角度,努力提升传播水平,增加用户黏性,推进媒体融合,从而构建中国一流科技期刊竞争战略体系。
[关键词]读者需求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图分类号]G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21)01-0047-07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Periodicals Based on Global Readers'RequirementTao Caijun Fan Zhenzhen Tong Jianguo(China Academic Journals(CD Edition)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Co.,Ltd,Beijing,100190) (Tongfang Knowledge Network Digital Publishing Technology Co.Ltd,Beijing,100190)[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world-class sci-tech periodical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sci-tech periodicals should determine targeted reader groups mnd plan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establish a brand centered on global reader service and maintain the reputation cen t ered on periodicals;adopt popular expressio n and serve original in novation,strive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level and increase the stickiness of us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 acquisition;promote media integration and build the competitive strategic system of world-class sci-tech periodicals.[Key words]Readers requireme n t World first class Scien t ific and tech no l ogical Construction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是展示学术成果、促进学术观点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媒介,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平台。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的社科期刊发展策略探究
依靠情怀办刊。
若没有活力和动力,期刊很难冲进世界一流的方阵。
(七)需求导向服务,以人为本作者期望能快速且详细地了解如何投稿,如何提高文章质量,如何使文章快速发表,如何使文章更好地传播。
而很多期刊网站信息不详,甚至网站都不稳定。
专家评审质量不高,编辑不关心后期传播。
读者期望能快速查找所需内容,能快速挖掘研究所需的数据,但是多数期刊网站都是独立网站,相互之间是信息孤岛,不能像国外出版社那样能为读者提供一系列的情报服务。
编辑应从作者、读者需求出发,树立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发掘和培育高水平作者,以快速的传播模式将学术成果精准推送给读者。
四、结语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注重“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国际现状,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模式。
发挥中国科研成果多的优势,重点扶持中文期刊,建立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做好中华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
通过创办学术“进博会”,服务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世界科技文化的策源地。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一个新的话题,具体怎么建,什么样的期刊算是一流期刊,还没有形成共识。
本研究也仅提供一点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后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比如:如何建立学术“进博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评价标准具体有哪些、中文期刊如何国际化等。
总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才能实现世界一流。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期刊,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本文摘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年第1期)2018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此次会议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期刊界打了一剂强心针,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也成为期刊界的研究重点。
浅谈科技类图书出版流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编辑理论与实践/科技出版人的使命是出版精品图书,完成科学知识的总结、凝练和传播,以达到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目的。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作为以水利水电专业为重点专业方向的专业类科技社,一直追踪水利水电行业的最新进展,旨在反映水利水电行业最新科研和学术研究成果,并推动成果进一步转化与应用。
本文以《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丛书 城市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为例,从选题策划、书稿初审、编辑加工、设计与制作等层面讨论了科技类精品图书的精细化出版之路。
一、抓选题策划——在出版“源头”上下功夫加强科技类图书选题策划是提升科技类出版社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本节从选题立项和作者选择两个方面阐述科技类图书出版流程中选题策划的精细化管理。
1.选题立项选题立项时,既要考虑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满足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在各个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填补空白价值,又要考虑契合出版社自身的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出版社的品牌优势、作者资源优势、编辑队伍优势、营销渠道优势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挖掘选题。
[1]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基本方略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迎来了大跨越发展。
但是也应该看到,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道阻且长;部分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果显著,但部分地区的推进工作却困难重重。
作为出版人,将这些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成果进行总结、凝练,进而推广至全国,对我国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丛书》就是要将我国水环境治理与保护领域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措施、管理模式、理论体系和相关标准出版出来、推广出去,为加快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2.作者选择作者选择是选题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在寻找《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丛书》的作者时,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1)国内权威。
作者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从业多年,研究水平在国内具领先地位。
第十期: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Light》的梦想与追求
第十期: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Light》的梦想与追求白雨虹
【期刊名称】《中国期刊年鉴》
【年(卷),期】2021(20)1
【摘要】吴尚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十期刊协讲堂!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如何创办世界一流期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期刊发展之路?中国期刊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Light》(《光·科学与应用》)杂志2012年创办至今,短短8年时间,连续5年跃居国际光学期刊领域前三甲,是卓越行动计划的领军期刊之一,令人赞叹和钦佩!《Light》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
【总页数】6页(P228-233)
【作者】白雨虹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让“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梦想照进现实——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座谈会侧记
2.科技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研究——以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背景
3.创办一流中文科技期刊,搭建行业学术传播平台——2020新春寄语
4.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5.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路径探索——以SmartMat办刊实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术技巧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管理打造一流刊物(研究生博士生)
学术技巧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管理打造一流刊物(研究生博士生)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作为研究生和博士生,了解学术期刊的编辑与出版管理技巧,以及如何打造一流刊物,对于我们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的学术技巧,帮助我们在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管理方面取得成功。
一、明确出版目标在进行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管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出版目标。
确定我们期刊所定位的学科领域、读者群体以及期刊的主题特色非常重要。
只有明确了出版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合适的策略,吸引高质量的作者和读者。
二、加强学术审稿学术期刊的质量取决于所接收论文的水平,因此加强学术审稿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术审稿过程中,我们应该确保高标准的学术专业性和客观性。
审稿人的选择应基于其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和专业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审稿流程和规范,确保审稿工作的高效与准确。
三、优化稿件管理与编辑流程一个高效的稿件管理与编辑流程对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发表速度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精心设计稿件的投稿、审稿、修改和录用流程,并借助现代化的编辑系统和技术手段来管理和跟踪稿件的进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编辑技巧,例如在录用信中给予作者建议和指导,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四、关注网络与社交媒体宣传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宣传和推广学术期刊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可以利用学术博客、学术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等工具,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邀请知名学者撰写特邀评论和特辑,吸引更多的高质量投稿。
五、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论坛学术研讨会和论坛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增加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我们可以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参与,并将会议的精华内容整理成专题论文发展到期刊上。
这不仅可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六、建立国际化合作关系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和学者建立合作关系,是提升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办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
办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办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的发现者而获得诺贝尔奖,她当年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是认定其为该成果之首创者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科技期刊在认定和记录科研创新成果、推动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为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也是一个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承载着科研成果的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如何?怎样才能加快培育出《科学》《自然》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和《科学通报(中文版)》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吸引全球优秀科学家在中国“阵地”进行学术交流记者:首次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是我国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办好中国的科技期刊谋划布局,那么办好中国的科技期刊,其意义是什么呢?王恩哥:我本身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也接触到众多的科研人员,大家深深体会到,同样水平的科研成果投稿到国际知名大刊,与科技强国期刊的作者相比,我们的文章经常被搁置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评审通过。
我们的成果要被国外的期刊来认可,我们自己不能做主。
这对于我国的创新科技成果尽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办好科普期刊,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为标杆记者:办好中国的科技期刊有哪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如何才能办出属于中国的,像《科学》和《自然》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王恩哥:首先要知道,《科学》和《自然》都创刊于19世纪,它们已经发展了100多年,一本是美国的期刊,一本是英国的期刊,这也符合学术中心在美国和英国的事实,也正说明了科技期刊和国家科技实力是相关的。
我国的科技期刊,因为历史的原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与国际期刊有所不同。
例如分为主管、主办、出版等多级单位,真正办刊的主体还是编辑部,小而分散。
学术技巧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管理打造一流期刊(研究生博士生)
学术技巧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管理打造一流期刊(研究生博士生)在当今学术界,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流期刊的打造需要研究生和博士生掌握一定的学术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学术技巧,帮助研究生和博士生更好地进行学术期刊编辑和出版管理,从而打造一流期刊。
一、精选稿件审核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管理要以精选稿件为基础。
研究生和博士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眼光,对稿件进行仔细的审核和评估。
首先,要对稿件的学术价值和原创性进行判断,确保稿件符合期刊的主题和定位。
其次,要仔细审查稿件的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避免存在明显的错误和不合规范的表达方式。
最后,要根据稿件的质量和适应度进行筛选,选出最佳的稿件予以发表。
二、加强审稿流程管理审稿流程的管理是学术期刊编辑和出版管理的核心之一。
研究生和博士生需要做好审稿人的管理工作,确保审稿人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责任心。
同时,要建立起高效的审稿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限制和责任人。
及时跟进审稿进度,协调解决审稿中的问题和争议,确保审稿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要对审稿人的审核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稿件进行判断和修订建议,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三、注重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管理需要关注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
研究生和博士生在进行学术写作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要确保每个观点的论证合理,每个段落的逻辑清晰。
同时,要注意引用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使用,避免抄袭和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只有保证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才能提高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四、积极引进高水平稿件打造一流学术期刊需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稿件。
研究生和博士生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主动邀请著名学者和专家投稿。
在审稿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和培养潜在的优秀稿件,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积极引进高水平稿件,可以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
五、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学术期刊编辑和出版管理还需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的几个环节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的几个环节
朱智灵;王力平
【期刊名称】《天津科技》
【年(卷),期】2009(36)2
【摘要】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科技期刊的质量关系到科研、生产和决策等各个方面,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尤其重要.探讨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的几个环节,包括制定年度计划、明确重点选题、注重栏目策划、精心组稿、认真审稿和编辑加工、加强校对工作等.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朱智灵;王力平
【作者单位】《石油工程建设》编辑部,天津,300451;《石油工程建设》编辑部,天津,3004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提高科技期刊稿件编辑质量的强化措施——以《石油钻探技术》的编辑实践为例[J], 令文学;陈会年;刘文臣;滕春鸣
2.浅谈提高科技期刊质量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J], 李影;李玉坤
3.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促进科技期刊的发行量 [J], 韩小宁
4.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与信息传播关联性思考 [J], 常琛
5.本刊荣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比(学术类)特色科技期刊”称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019年1月下总第332期特别策划VIEW ON PUBLISHING科技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研究——以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背景文/武晓耕【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五次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期刊。
但是,我国目前的编辑队伍与创办一流期刊的要求尚有差距。
文章认为,导致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期刊编辑的分工不够精细。
我们应学习西方出版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期刊编辑的职责进行精细化分工,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支持。
【关 键 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期刊编辑;精细化分工【作者单位】武晓耕,西北工业大学期刊编辑部。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19.02.0042018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1]。
此次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意见的出台,可以说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为我国科技期刊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关于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主张也对我们期刊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热力发电》的刘永强编辑就曾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过一段话,“当编辑比期刊更优秀,期刊才可能办得更好!而当期刊优于编辑,这期刊怕是迟早要完”。
在此之前,关于如何提高期刊编辑素质和能力的研究已有不少。
何红英等提出,新时期的期刊编辑应该提高全媒体素养[2]。
刘永俊认为,期刊编辑在以移动媒体为主体的学术传播时代,应该具备技术协作能力、信息传播能力、服务用户能力和社群运营能力。
这几种能力都是对原有编辑认识的突破[3]。
这些文章都认为,目前,期刊编辑的素质亟须提升,笔者也认同这个观点。
特别是在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从业者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更加迫切。
我国要创办世界一流期刊,必然需要世界一流的期刊人。
但是,之前研究中的解决办法更多是从编辑自身角度出发,没有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素质和能力与国外同行存在差距,并不是我们的期刊编辑不够努力,而是期刊编辑岗位的设置还不够精细,不够专业,导致很多期刊编辑的精力过于分散,无法专注于期刊质量的提升。
文章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期刊编辑精细化分工的方案,力求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一、期刊编辑缺乏精细化分工目前,我国的期刊编辑是一个统一的岗位,没有进一步的细分,这对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赵大良编审在2009年就曾提出,“对科技期刊的内容组织与出版经营分离应当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4]。
一些有条件的科技期刊已经着手行动。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进行了学术与出版分离的办刊模式改革,改革的大体布局是学报编辑部仍保留在高校,享有对期刊的所有权,负责期刊的学术质量;文字的编辑、期刊插图制作、排版印刷以及发行和传播依托北航文化传媒集团大平台进行运作[5]。
这些编辑职责的分工就是希望将期刊编辑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邀约高水平稿件,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期刊编辑部因为资金、人员和政策等条件的限制,没有实现编辑职责的精细化分工。
2019年1月下总第332期特别策划VIEW ON PUBLISHING二、期刊编辑精细化分工的意义期刊编辑精细化分工是落实党中央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管理效率、吸引高水平期刊人才和改变社会认识的重要方法,对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升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目前,我国相当数量的科技期刊还是传统小农经济的运作模式,期刊编辑要负责科技期刊的全部流程,从初审、送审、返修、再审、终审,再到编校、出版、发行和宣传等,如果编辑出差或举办学术会议,那就得忙得团团转了。
由于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种全流程跟进的办刊模式分散了编辑的精力,使编辑无法集中力量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
特别是在当前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这种办刊模式就更成为我国科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阵营的一大阻碍。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出版公司的经验,对期刊编辑进行高度精细化的分工,把我国科技期刊现有的一揽子管理变成流水线管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编辑的最大价值。
这是西方同行上百年工业化运作的成功经验。
这种工业化期刊运作的核心就是将期刊管理形成流水线,每个编辑都是这条期刊流水线上的一环,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完成后就转给下个人,从而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模式。
作为期刊编辑,我们在现实中经常能感到,国内编辑部想办一本期刊实在是太难了,而西方出版公司可以实现科技期刊的批量化生产。
西方出版公司这种流水线式的工业化期刊管理方式也是他们能在中国攻城略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2.吸引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期刊编辑的分工标准是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试想,编辑部好不容易引进一个博士,但成天让人家忙于杂事,使人才的专业水平无从发挥。
这实在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长此以往,也不利于编辑部继续吸引高水平人才。
如果期刊编辑部能对编辑进行精细化分工,一些高学历的编辑就可以专门负责组稿、约稿,策划专刊、专栏,利用他们在专业上的学术能力和人脉,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
一些不具备专业学科背景的编辑可以专职负责编校、排版和制图等工作,保证期刊的出版质量。
现实中也有一些编辑部一刀切,让一些缺乏专业背景的编辑出去组稿、约稿。
这对编辑个人能力的提升当然会有一些帮助,但由于缺乏专业背景,这些编辑的约稿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反而会对期刊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认为,编辑部没有必要让那些不具备专业学科能力的编辑勉为其难,可以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能力。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编辑部首先要实现对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
3.改变社会对期刊编辑的认识当前,社会对期刊编辑的普遍认识大多集中于对文字的校对、公式的编辑和格式的梳理等,这种认识对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其实,这些工作仅仅是期刊编辑若干工作之一,根本无法体现期刊编辑的所有工作。
虽然,期刊编辑尚未进行进一步细分,但是,很多编辑部根据期刊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已经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编辑。
比如,侧重于专刊、专栏策划的策划编辑,侧重于学术质量把控的学术编辑,侧重于期刊线上资源管理的网络编辑,侧重于期刊颜值的美术编辑,侧重于期刊市场推广的营销编辑,侧重于编校工作的出版编辑……越来越多的期刊编辑开始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穿梭于各高校、研究所,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甚至在专业性的学术会议中做报告。
前些年所提倡的学者型编辑已经在很多编辑部悄然实现。
既然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在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且效果不错,那么,期刊编辑部就有必要提供一套明确的制度规范,将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形成一种制度,为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笔者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第一,只有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才能让社会重新认识期刊编辑这个行业,提升期刊编辑在社会大众中的认知度,进而提高期刊行业的社会形象。
第二,只有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才能提升期刊编辑的自我认知。
科技期刊在所属单位大多处于边缘化位置,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一些编辑也习惯一揽子式的期刊管理方式。
我们只有对期刊编辑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才能改变期刊所属单位对期刊编辑行业的原有认知,提升工作效率,推动科技期刊的整体发展。
4.提升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稿件的编校和加工,由于这种工作方式属于重复性劳动,容易导致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创新意识的缺乏。
如果实现了编辑精细化分工,一些类似于西方出版公司的学术编辑必须要主动策划专刊、专栏,要约稿、组稿,要参加学术会议,要与读者、作者形成互动。
要实现这些目标,科技期刊编辑必然需要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办法、新方式和新技术,也就自然而然地调动了自身的创新意识。
这种创新意识的产生源于期刊编辑工作方式的改变,而工作方式的改变则有赖于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
虽然在实践中,很多编辑已经走出编辑部,走进学术界,但由于期刊编辑部在制度上并未落实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导致很多编辑在组稿、约稿的同时还要编校、排版,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更有创造力的工作。
在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加强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
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一项充满创新性和创造力的工作,如果期刊编辑没有创新意识,肯定无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当然,要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19202019年1月下总第332期特别策划VIEW ON PUBLISHING完成对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
三、科技期刊编辑如何进行专业化分工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要在充分借鉴西方同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期刊的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开展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化工作。
1.借鉴国外同行成功经验西方出版公司对各种类型的编辑有着极其细致的专业分工。
例如,美国化学会所属期刊对编辑就有着明确的分工,该期刊将编辑分为执行编辑、高级编辑、高级副编辑、副编辑、高级编务、文字编辑、美术编辑以及网络编辑(Web Editor)等。
这种对期刊编辑高度专业化的职责划分大大提高了办刊的效率。
美国化学会的一位期刊编辑通常负责两三个刊物[6]。
反观中国的科技期刊,往往是两三个,甚至更多的编辑负责一个期刊。
虽然中国的单刊编辑数量更多,但从学术质量到学术影响力,反而不如西方同行。
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西方期刊编辑的精细化分工和工业化的流水线模式是西方科技期刊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同行好好学习。
2.制定期刊编辑岗位细分的流程目前,在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期刊编辑的工作职能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分工,但国内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模式也已延续了数十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因此,我们在制定期刊编辑细分岗位的标准之前,需要一套循序渐进的推进流程。
首先,相关部门需要了解国外出版公司编辑划分的标准。
文章因篇幅原因仅列举美国化学会的期刊编辑分类,而相关部门则有必要对国外期刊编辑的分类及职责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相关部门要对国内科技期刊进行一次大规模调研,真正了解各编辑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