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悲剧中折射出的人性戏剧色彩
阿Q人物形象评析虚伪与真实之间的心理角力
阿Q人物形象评析虚伪与真实之间的心理角力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有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形象——阿Q。
他是一个具有典型中国乡土性格的小人物,深受社会压迫和自卑情绪的困扰。
阿Q的形象给人一种虚假而真实的感觉,他在虚伪与真实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心理角力。
首先,阿Q的虚伪表现在他对自己的自尊和尊严的不断夸大和强化。
在鲁迅笔下,阿Q经常用一些自嘲和嘲讽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内心脆弱。
例如,当他被打得头破血流时,他会说:“我阿Q终于被打出‘流血’的局面来了。
”这种自我调侃和自我安慰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对自己困境的逃避,他用夸大和虚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其次,在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中,阿Q会表现出一种自欺欺人的虚伪态度。
例如,在与其他人争斗时,即使明知自己处于弱势地位,阿Q也会通过一系列的“霸气”举动来装作理所当然的样子。
他会故意散布一些谣言,以此来营造一种自己无敌的形象。
然而,这种虚伪的姿态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软弱和无力感,当真正遭受挫折时,他又会迅速崩溃。
然而,阿Q的虚伪表象下也存在着一种真实的渴望和追求。
他虽然过于自以为是,却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阿Q在与乡亲们的斗争中,不仅仅是为了保全他的面子,更是为了争取一种尊严和价值。
他追求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一种在社会层面上的认同感。
他虚伪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对真实的渴望,他希望通过掩饰自己的软弱,获得真正的力量和地位。
在这种心理角力中,虚伪和真实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阿Q的虚伪行为既是一种逃避和保护,也是一种反抗和追求。
虚伪和真实之间的心理斗争,反映出了一个小人物在封建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无奈和挣扎。
鲁迅通过阿Q这个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困境,同时也揭示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悲剧矛盾。
总之,阿Q人物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展现出了虚伪与真实之间的心理角力。
他的虚伪行为既是一种自尊心的保护机制,也是一种对真实的追求。
虽然他的行为让人感到滑稽和荒谬,但却正是这种虚伪和真实之间的矛盾,使得阿Q成为了一个深具人性和社会性的复杂形象。
《阿q正传》的阿q形象和讽刺艺术-毕业论文
【标题】《阿Q正传》的阿Q形象和讽刺艺术【正文】《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发表以后在赢得广大读者的同时又掀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高潮。
小说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阿Q,通过阿Q的悲剧遭遇,揭示了民族劣根性中的软弱,愚昧与不彻底的小弄思想。
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和发挥,从而构成了一部阿Q的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
即便是在当下,被经济大朝冲斥下的市场经济时代对阿Q形象的研究,依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阿Q精神的分析和解读,依然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下面笔者就从民族劣根性的典型形象、精神分析、以及鲁迅对阿Q的态度对这部小说作新的解读和阐释。
一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高度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他是农民带决不仅仅是农民,而是民族劣根性的集中代表,然而阿Q身上的这种性格又远远超出了民族和国界,它是整个人类人性的某些弱点的集合,不同民族的人,都能从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鲁迅对阿Q不仅仅作为一个农民形象来描写,还写出了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便之成为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代表。
阿Q是一个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农,他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受着最深重的压迫和剥削。
他上无片瓦,只能寄住在土谷祠里;下无寸土,只能靠打短工度日。
他甚至连连姓也没有,因为未庄有赵太爷在,阿Q就不准姓赵,说了姓赵就要挨打受罚。
阿Q十分勤劳能干,他“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
然而他辛勤的劳动却连一个人的温饱都无法维持。
在赵太爷、钱太爷这些地主老财们的压迫之下,阿Q被逼得连破庙也住不成,短工也无处做,被剥削得只剩下身上穿的一条“惩一儆百”的对象枪杀了。
阿Q的一生是受压迫、受剥削、受凌辱、受残害的悲惨的一生。
阿Q受到这样深重的压迫,理应起来反抗和斗争,但是阿Q却没有觉悟。
阿Q 的不觉悟表现在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当他受到欺辱和凌辱的时候,他不是正视显示,相反的却用“精神上的胜利法”来安慰自己,把失败当作“优胜”,从精神上进行自我安慰和陶醉。
阿Q正传人性的荒诞与自嘲
阿Q正传人性的荒诞与自嘲阿Q正传:人性的荒诞与自嘲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小说,通过描述阿Q这一社会边缘人物的命运,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荒诞和自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这一主题,并分析其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一、人性的荒诞阿Q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荒谬的人物。
他半是暴发户,半是寒苦的劳动者,贫穷而无所依靠。
阿Q感到自卑,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卑微。
他对生活抱有一种幻想,常常自欺欺人。
然而,社会和命运却无情地将他推向了绝境。
阿Q的存在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荒诞和无奈。
在文中,阿Q在性格和思想上表现出了极端的自卑和傲慢。
他对于自己的种族和地位感到自卑,却经常企图通过嘲笑和侮辱他人来增强自己的虚荣心。
这种自卑和傲慢的相互交织,使他不断陷入自我欺骗的循环中,让人不禁为之叹息。
这一荒诞的人性使阿Q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境地,也让读者深感人性的无奈和困境。
二、人性的自嘲阿Q正传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描写,对阿Q这个人物展示了自嘲的一面。
他经常将自己委曲求全地嘲讽和讥笑自己,试图在自嘲中寻找一丝解脱。
在他看来,只有在自嘲的笑声中,他才能为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找到一丝安慰和发泄。
阿Q的自嘲并不只是对自己的嘲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对贫苦人群的嘲笑。
他的自嘲让我们深感社会的冷漠和不公,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制度的反思和思考。
三、人性的反思阿Q正传通过写实的手法,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缺陷和社会的不公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阿Q虽然是一个荒诞的人物,但他所代表的是整个社会中底层人物的命运。
阿Q的悲剧让我们思考人性中的弱点和问题,也促使我们思索如何改善社会,提高人类的品质。
阿Q正传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可贵的善良,也有脆弱的自卑。
同时,作品也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自嘲和自嘲中的反思。
这一人性的荒诞和自嘲,呈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观察和深入思考,也引导着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
结语阿Q正传通过描写阿Q这个典型形象,展现了人性的荒诞和自嘲。
《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
《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色就是悲剧与戏剧的完美交融。
本文通过叙述阿q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喜剧性格,以及其悲剧的命运,探讨《阿q正传》的悲喜剧交融的艺术色彩。
关键词:《阿q正传》人物命运悲喜剧色彩《阿q正传》中的阿q在人们眼中似乎总是一副嬉笑怒骂的穷酸样,人物性格看似饱含喜剧色彩,细细品读之后,却又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发人深省。
《阿q正传》在现代人读来,不仅仅是描写那一时期的人物生活状态,似乎每个人都能在阿q身上找到时代的影子,这也正是《阿q正传》艺术色彩的魅力所在。
1 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上反映出阿q的喜剧色彩大多数人初读《阿q正传》时都会禁不住捧腹大笑,笑他行为举止的荒诞,笑他的愚蠢麻木,阿q这个人物的性格极具喜剧色彩,他从出场到临死都始终处于一种麻木、愚昧的状态,而且是死的莫名其妙。
鲁迅先生的写作笔法极具讽刺意味,辛辣且凌厉,看似冷嘲热讽的笔法恰好是作品的喜剧色彩的表现。
文章全篇充斥着嘲弄和讽刺的意味,语言诙谐幽默,让读者忍俊不禁。
鲁迅笔下的阿q 本身透漏着喜剧的性格因素,他常常做出与常人相悖的举止和言谈,在那个麻痹的社会背景下,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且阿q常常认不清周围的状况,经常用幻想来代替现实,表现出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状态,显得滑稽可笑。
文章开篇写到,他常拿与自己地位悬殊的赵太爷是本家这件事来炫耀,挨了赵太爷的打之后,又幻想成是挨了自己儿子的打,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也就是阿q惯用的精神胜利法。
他常常为自己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自鸣得意,使得与现实的人物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这个人物的喜剧性格荒诞却又鲜活。
2 时代背景下所反映的阿q的悲剧命运色彩阿q在文章中不仅具有鲜明的喜剧性格还具有悲剧命运。
作品本身创作背景就是在深受封建主义剥削和迫害的旧社会,而且阿q所扮演的小人物角色的命运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色。
很多著名的文学家都认为往往是小人物的命运比大人物的命运更能反映其艺术价值背后的时代特色。
鲁迅先生在对阿q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创作时,想反映的是这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系列为人唾弃的坏毛病,但是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其最终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成为一个好人。
论《阿Q正传》的悲喜剧艺术和讽刺艺术
论《阿Q正传》的悲喜剧艺术和讽刺艺术《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是并不单一的。
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
作品采用何种形式和风格,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作品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作家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艺术修养、艺术特长等。
《阿Q正传》是要暴露社会的病态和国民精神的畸形,这就决定了作品的主要方面,具有讽刺喜剧的特色。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
”生活中有些东西本来是丑恶的,荒谬的,却偏想装成或说成为美好的东西,有的甚至是真诚地自以为光荣的。
作家把这种现象和实质的矛盾,暴露出来,就使人感到可笑。
笑,正是讽刺作家特有的武器。
阿Q本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丑,不在头上的癞疮疤。
更不在贫穷、屈辱、失败,而在于他用种种的瞒与骗的手段,使自己永远得意,永远自以为胜利。
总之,他的主观精神状态与实际生活地位,是那么不调和,因此,阿Q这个人物就主要不是使人觉得可怜而是令人可笑了。
鲁迅在作品中,用讽刺的火光去照见人物心灵深处的腐烂,用幽默的笔尖划破社会上的肿毒。
作者对赵太爷、秀才、举人以及依附于他们的赵白眼、邹七嫂等,对社会的种种偏见,恶习,燃烧起憎恶的怒火,这是显而易见,毋须赘述的。
至于阿Q(还包括王胡、小D、吴妈等)这样有着严重精神弱点的人物,作者虽对他们被压迫的处境是哀其不幸,但因作品的主旨在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故仍着重写其思想性格上的假、丑、恶的一面,因而,讽刺幽默是作品的基调。
作品前几章对阿Q的讽刺很明显,很集中,即使是最后一章《大团圆》,写阿Q的悲惨结局时,也不是用悲剧的艺术手段,而是用喜剧的手段写出。
阿Q被抓到大堂上受审时,一见上面那人的样子,“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
在审问中,阿Q虽然说的是实话,但糊涂到了极点;画押时,更是“阿Q精神”十足。
到了游街时,他好像知道要杀头了,“似乎发昏了。
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于是精神胜利法又占了上风。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在阅读完《阿Q正传》后,我深受震撼,对其中的一些思想和情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典型的“弱者”。
他长期以来被压迫和歧视,内心充满了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懑。
他的性格扭曲,自卑而又自傲,总是试图通过吹嘘和自大来掩饰自己的软弱和无能。
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的自卑,使他产生了一种病态的心理,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阿Q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弱肉强食”、“劣币驱逐良币”等社会现象,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揭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小说中的“精神胜利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Q总是试图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麻痹来抚慰自己受到的打击和伤害。
他总是告诉自己,“先胜利,后失败”,“精神胜利法”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种信条。
这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己的自欺欺人,使阿Q陷入了一种虚幻的世界,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命运。
通过阿Q的形象,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痹的心理状态,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小说中的“革命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阿Q在被捕后被处决,他在临死前还在高呼着“革命”的口号。
这种对革命精神的宣扬和对革命的呼吁,使阿Q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一种英雄色彩。
鲁迅先生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对于革命的向往和对于社会的改革的渴望,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于革命的呼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阿Q正传》的阅读,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刻剖析和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
小说中的阿Q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软弱和无能,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于社会现象的揭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小说中对于革命精神的宣扬和对于革命的呼吁,使阿Q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一种英雄色彩,对于人们对于革命的向往和对于社会改革的渴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阿Q形象分析《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
由阿Q形象分析《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该作通过描写主人公阿Q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
尽管该作被归为悲喜剧的范畴,但悲喜剧的色彩却并不均衡。
本文将从阿Q形象入手,分析《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
阿Q形象是《阿Q正传》中最富有特色的形象之一,他是一个充满倔强与懦弱的人。
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拼命而又失败的狂人,但同时又深感他内心的苦痛和无奈。
作为主人公,他负责塑造并演绎了这个悲喜剧的角色。
阿Q在小说中的死去是一种痛苦的悲剧。
正如他在某处所说的:“现在想,比起血气方刚的时候,反而更难受。
”他甚至不认为自己的死亡是一种惩罚,而仅仅是一件令人困扰的事情,并且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大惊小怪。
然而,阿Q的死亡也着眼于反映一种悲剧:中国在满清末期的落后状态。
阿Q的失败与中国的失败紧密相连,他的无能和软弱恰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当时面对殖民者和帝国主义压迫时的无能和软弱。
阿Q的生活是一种逃避和被动的生活,他从未想过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情况与中国那个时代的情况很相似。
总的来说,《阿Q正传》的色彩是更偏向于悲剧的。
阿Q的悲惨命运与他身上的弱点,将这个故事变为了悲剧。
这种悲剧的色彩无法改变,因为中国当时正处于一个悲惨的状态。
但是,这部小说也有一些喜剧的色彩,例如当阿Q胡说八道的时候,他搞笑的口才和夸张的表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悲喜剧作品,但是从阿Q形象上来看,悲剧色彩明显更重。
这个小说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其主题深远而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阿Q这个角色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丑恶和自私。
阿Q作为一个贫苦的农民,经历了种种不公和欺凌,最终走上了破产和自杀的道路。
他的悲惨遭遇让人深感心痛,也让人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阿Q在小说中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懦弱和自卑的人,他总是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催眠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和失败。
他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同时也让人对自己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阿Q的命运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他的悲剧也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力。
通过阅读《阿Q正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揭露。
小说中的阿Q形象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他的遭遇让人深感心痛,也让人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阿Q的悲剧命运让人深感悲哀和无奈,也让人对自己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总的来说,阅读《阿Q正传》让我对人性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
反思,也让我对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批判的力作,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也让人对人性的丑恶和自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阿Q正传探析人性的喜剧与悲剧
阿Q正传探析人性的喜剧与悲剧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讲述阿Q的故事,探索了人性的喜剧与悲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阿Q的形象和故事展开分析,深入剖析其中人性的喜剧与悲剧。
一、喜剧中的人性阿Q是一个典型的喜剧角色,他具有一定的荒诞可笑的特点。
首先,阿Q的自我吹嘘和自我安慰是喜剧的源泉之一。
他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夸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
例如,当他在与人打架中失败时,他会自称是被别人误伤,而不会承认自己的不胜之处。
这种自我膨胀的行为不仅令人发笑,也暴露出人性中的虚荣和自卑心理。
此外,阿Q的幽默表演也是喜剧元素的体现。
他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他人争辩,挑战传统的权威。
当他在祠堂遭遇鬼魂时,他不畏惧,反而和“鬼”争论起来,展现出他的机智和幽默感。
这种荒诞性格和幽默行为使得阿Q成为喜剧角色的典型代表。
二、悲剧中的人性阿Q的悲剧特点主要体现在他内心的挣扎和失败。
首先,阿Q对于尊严和自尊心的渴望暴露了他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全感。
他渴望被他人所尊重,但事实上,他总是被人们嘲笑和看不起。
这种挣扎和失败使得阿Q的人生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成为他的悲剧。
其次,阿Q的悲剧还在于他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
虽然他在表面上反抗了当时社会的束缚和剥削,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打破自己的桎梏。
他的抵抗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这种被困于虚幻自由中的悲剧成为阿Q形象中人性的映照。
三、人性的喜剧与悲剧的关联阿Q正传中的喜剧与悲剧并非孤立存在,二者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整个故事的氛围。
喜剧元素的存在增加了故事的幽默感和娱乐性,但悲剧成分的加入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深刻且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喜剧与悲剧在阿Q身上得以展现与凸显,正是因为阿Q的形象具有普遍化的特征,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情感的普通人。
他所经历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逆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变革和社会矛盾。
喜剧与悲剧的交织,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阿Q个体的悲喜,更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欢笑声中的悲泣——《阿Q正传》的悲剧性简析
那朦胧的 ,多少有点变态的革命要求 , 都
性” 。他 的精神胜利 法概括 了当时国民的
打完之后 ,便心 平气和起来 ” “ ,心满意足 是文学创作 中难 以重复的一种独特的“ 个
害,一方面又解剖着阿 Q 的性格和精神
2 1 ・ o2 3
国民性 , 也就是病态社会 中病 态人们 的精
亥革命 失败 的一 个根 本原 因—— 脱离 农
这些状况都说 明阿 0所需要 的 , 是要 神 弱点。阿 0这一典型人物 , 提示 出了辛
是有反抗 的 , 而且是时时在反抗。 而他 连他向吴妈求爱 , 然 被赵秀才 的大竹杠打 了 觉醒 呢?
到 未庄 时 , 0的耳 朵里 , 听到过 “ 阿 早 革
形式表现 出来 , 喜剧 的外 形中包含 了悲 身 的觉醒 。 在 剧的 内涵 , 让读者在欢笑中悲泣 。
东西毁给人看 , 喜剧将那无价值 的东西撕
鲁迅 曾经说过 :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 的 那没有现 实根据 的 自尊 ; 他那最容易发生 不 觉得 自己骗不过 自己 , 以一个 被压 才 破给人看 。在 《 O正传》 , 阿 中 主人公阿 O 寻常的健忘。 的“ 0主义 ” 阿 是无价值的东西 , 当它被淋
不过有 时候 ,阿 0也 曾真的感 到失 剧命运 却又都是 通过喜 剧的形式 表现 出 败, 他非常痛苦 , 骗不过 自己了。 有一次他 来 的。 而构成其喜剧风格的重要手段是讽
舂米便舂米 , 撑船便撑船 。他也没有老婆 不幸赢 了一堆很 白很 亮的洋钱 , 可经过一 刺 , 充分运 用了夸张 、 漫画式的表现手法 ,
阿Q
人物评价
因此,鲁迅不但用革命审判了阿Q,而且也用阿Q审判了革命,而使得这一双重审判的视野得以发 生的,就是“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那句话中的“鬼”本范畴和相关的逻辑:阿Q是一个自在的 农民,缺乏自觉的阶级意识,而这也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弱点——一个缺乏无产阶级领导、 从而也无从达到全面的阶级自觉的革命。因此,也正像许多的启蒙主义者一样,马克思主义者希 望从阿Q的身上发现“意识”。他们共同地相信:阿Q——正如整个中国一样——需要一个从自在 到自为、从本能到意识、从个人的盲动到从属于某个政治集团的政治行动的过程。
人物原型
人物原型
《阿Q正传》中阿Q这个艺术形象,有两个原始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必新台东面的戴家 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据有关的回忆资料记载,在鲁迅住过的旧台门里,确 有阿桂其人,虽说他以打短工为生,实在还是游手好闲,有时靠做掮客或小偷弄点钱,辛亥革命 时,阿桂确曾在街上走着嚷着:我们的时候来了,到了明天,我们钱也有了,老婆也有了……但 阿桂并不舂米,专门给人舂米的是他的胞兄阿有,鲁迅曾说阿Q的模特正在给人家捣米,可能就 指他。但是,阿Q的很多事情又是从其他人身上取来的,如恋爱事件是从衍太太的侄儿桐少爷那 里来的;欺侮小尼姑,则是从一个秀才那里取来改造而成的。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涌:阿Q在土谷祠里对于革命的热情的幻想,是鲁迅对于刚刚觉 醒的农民的心理的典型的表现。在这里,在农民的质朴的幼稚的形式下,在仍然错综着各种落后 的朦胧的观念的状态下,看出了在阿Q身上发生了本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因为它虽然混杂着 农民的原始的报复性,但他终究认识了革命是暴力,是暴力对于农村的统治;因为他毫不犹豫的 要把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因为他的行动的实际结果是破坏统治了农民几千 年的地主阶级的秩序和“尊严”,这一切都是和封建传统的观念绝不相容的,只有深受压迫的苦 痛,已经觉醒和正在觉醒的农民才可能产生这样的思想。
阿Q正传自卑与嘲讽人性的挣扎
阿Q正传自卑与嘲讽人性的挣扎阿Q正传:自卑与嘲讽人性的挣扎阿Q,鲁迅先生笔下的小说形象,以其自卑和嘲讽他人的态度而闻名。
他的形象对于当代读者来说,既有一定的荒诞可笑之处,又带有深刻的思考意义。
本文将探讨阿Q自卑和嘲讽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性挣扎。
阿Q,这个小说中的反英雄形象,具有明显的自卑心理。
他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时,常常出现自我否定和自我嘲讽的情景。
无论是在被侮辱时还是在遭到挫折时,阿Q总是以自嘲的语调安慰自己。
比如当他被人打骂时,他会自嘲地说:“打是亲,骂是爱”,试图通过自嘲来化解内心的自卑感。
这种自嘲表现出他对自己地位的不满和自卑感的深层次反应。
阿Q的自卑不仅仅体现在他对自己地位的不满,还表现在他与他人比较时的自卑感。
在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阿Q常常感到自己的不如他人。
他会将自己定义为贱民,放低自己的身份嘲笑他人。
他通过此种方式来试图减轻自己的自卑感,但实际上却无法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根源。
阿Q的自卑感来源于外界的压力,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他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阿Q的自卑感与他对社会地位的渴望息息相关。
他渴望通过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来消除自卑感,但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使得他无法改变现状。
阿Q常常用自嘲和嘲弄他人的方式来减轻内心的挣扎和不满。
他的嘲讽行为既是自卫机制,也是一种发泄内心情感的方式。
这种自嘲和嘲讽得以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但却无法解决自身问题和改变现状。
阿Q自卑与嘲讽的背后,折射出了人性的挣扎与矛盾。
许多人类行为都包含着自卑与自大的矛盾,嘲讽则是表达这种矛盾的一种方式。
阿Q在嘲讽他人的同时,也在通过自嘲来抚慰自己内心的伤痛。
这种自卑和嘲讽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性挣扎的产物,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抗。
鲁迅通过描述阿Q的自卑与嘲讽行为,揭示了人性的挣扎与矛盾。
同时,也借此抨击了旧社会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人们盲目的奴性心态。
阿Q的自卑和嘲讽行为揭示了社会对个体产生的压迫和伤害,也引发了对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身份认同的思考。
从《阿Q正传》看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从《阿Q正传》看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感觉全文充斥着一种尖锐的矛盾与讽刺意味。
其精当的环境描绘,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现,冷峻峭拔、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的语言,无不让人感受到辛亥革命前后一个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所展现出的一种畸形的社会病态,及一群丑恶的国人扭曲的人性特征。
在当时那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阿Q那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悲剧形象在鲁迅笔下刻画地淋漓尽致: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雇农,他的个性复杂而丰富: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用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
在那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里,“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还必须被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但即使这样,他仍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以一种病态的“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以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以自负来安慰自己,愈陷愈深,妄图沉陷于自己圈画的虚妄世界里。
我起初在想,鲁迅没有从腐朽无能的统治阶级入手,而是从一个下层农民的形象中去诠释当时人性的一种消极、可耻、丑陋的病态,到底是别有用意还是无心之举?但当我读完整篇小说后,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种独道手法的运用,恰恰是对辛亥革命背景下的流浪赤贫生活最无伪饰的写照,也是对当时令人嗟叹的社会现状最鲜血淋漓的刻画。
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的遭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无数贫苦农民命运多舛的苦难的身影。
辛亥革命似乎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但这希望很快就归于破灭,随着举人老爷的重新上台,他们的苦难反而愈益加重。
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未庄里没有人能对赵太爷构成真正的威胁。
当农民尚处在种种精神愚昧的重压下面的时候,突如其来的革命是不可能很快地改变他们,并进而从他们那里获取真正有力的支持。
阿q形象赏析作文
阿q形象赏析作文说起阿 Q ,那可真是个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人物。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 Q 仿佛就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透着那么一股子独特的“味道”。
阿 Q 是未庄的一个普通农民,他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甚至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
他总是穿着那件破破烂烂的衣服,在未庄的街头晃悠。
他的头上还时常戴着一顶破毡帽,那帽子仿佛也在诉说着他的潦倒和无奈。
阿 Q 最大的特点,就是他那所谓的“精神胜利法”。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有一次,阿 Q 被人打了,他心里不服气,但是又打不过人家,于是就自己安慰自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然后就心满意足地走了。
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在我们看来简直是荒唐至极,但对于阿 Q 来说,却是他在那个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的“法宝”。
还记得有一次,阿 Q 去赌钱。
刚开始的时候,他手气还不错,赢了不少。
可后来运气变差了,不但把赢的钱都输了回去,还倒赔了不少。
这时候,阿 Q 急了眼,想要耍赖,结果被其他人一顿痛打,灰溜溜地跑了。
跑的时候还嘴里嘟囔着:“妈妈的,等着瞧,总有一天……”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总有一天”会怎么样,只是用这样的话来给自己找点面子。
阿 Q 对女人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他总是对吴妈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结果把吴妈吓得大哭。
阿 Q 还觉得自己挺冤,不明白为什么吴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在他的心里,可能觉得自己这样是在表达对吴妈的“喜欢”,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的无知和粗俗的表现。
阿 Q 还特别爱凑热闹。
未庄有什么事情发生,他总是第一个跑过去看。
比如哪家娶媳妇,哪家办丧事,他都要去凑个热闹,还喜欢在人群中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言论。
有一次,赵太爷家的儿子中了秀才,阿 Q 竟然也想去攀附一下,结果被赵太爷狠狠地骂了一顿,还挨了一个耳光。
阿 Q 当时被打得晕头转向,但过后还是自我安慰说:“儿子打老子,不算什么。
”阿 Q 也有梦想,他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发财,能够娶上媳妇,能够过上好日子。
阿Q人物形象分析
阿Q人物形象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具典型性和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
阿Q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他无家无业,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他外形瘦弱,头上还长着癞疮疤,形象上并不讨人喜欢。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甚至有些卑微的人物,却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弱点。
阿Q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精神胜利法”。
他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屈辱时,不是通过实际的努力去改变现状,而是用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的方式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
比如,当他被别人打了,他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然后心满意足地走了。
这种“精神胜利法”使他能够在极度贫困和受压迫的生活中,暂时逃避现实的痛苦,但同时也让他失去了改变命运的动力和勇气。
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表现在他对自己的盲目自尊上。
他看不起未庄的其他人,认为自己比他们都强。
比如他常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然而,这种所谓的自尊只是一种虚幻的自我陶醉,没有任何实际的依据。
他在赵太爷面前又显得无比卑微,赵太爷一声呵斥,他便唯唯诺诺。
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和对权势的恐惧。
阿Q是一个缺乏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他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
他对革命一无所知,却盲目地向往,以为革命就是可以随意抢东西、欺负人。
这种无知和愚昧使他无法真正理解社会变革的意义,也注定了他无法在社会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同时,阿Q也是一个自私、狭隘的人。
他在看到小D与自己竞争工作时,便对小D充满了敌意。
他在尼姑庵偷萝卜时,也丝毫没有愧疚之心。
他的行为更多地是出于本能的生存需求和个人利益的考虑,而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阿Q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他生活在一个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中,底层人民备受压迫和剥削。
未庄的人们冷漠、自私,没有人真正关心阿Q的死活。
这种社会环境使得阿Q的性格逐渐扭曲,也剥夺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阿Q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
阿Q这个人物形象是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和批判,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一种颠覆和挑战。
阿Q是一个典型的穷苦农民,他身上的懦弱、自卑、自欺和自嘲成为了小说的主题。
在小说中,阿Q经常自吹自擂,自以为是,却又常常被别人欺负和打压。
他总是通过自欺欺人来弥补自己的自卑和无助,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并不罕见。
鲁迅通过阿Q这个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和丑恶现象,也让人们反思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不公。
阿Q的形象在小说中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形象,但在鲁迅笔下却又充满了深刻的悲剧色彩。
他虽然常常自吹自擂,但却总是被别人打压和欺负,这种自卑和无助感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普遍的。
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和丑恶现象,也让人们对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阿Q的形象在小说中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形象,但在鲁迅笔下却又充满了深刻的悲剧色彩。
他虽然常常自吹自擂,但却总是被别人打压和欺负,这种自卑和无助感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普遍的。
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和丑恶现象,也让人们对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小说中,阿Q最终被枪决,这也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阿Q的悲剧命运是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和丑恶现象的一种写照,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一种颠覆和挑战。
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和丑恶现象,也让人们对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阿Q正传》是一部充满讽刺和批判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阿Q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
阿Q的形象在小说中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形象,但在鲁迅笔下却又充满了深刻的悲剧色彩。
阿Q人物形象观察社会压迫与个体反叛的心理挣扎
阿Q人物形象观察社会压迫与个体反叛的心理挣扎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富有鲜明特点的社会边缘人物。
阿Q的形象观察了社会压迫与个体反叛的心理挣扎,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与社会现实的残酷。
首先,阿Q的心理挣扎源于他所处的社会压迫。
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社会阶级分明,权贵与底层劳动者之间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
阿Q是一个贫穷的农民,经济地位低下,社会地位微不足道。
他遭受着来自社会上层的歧视与压迫,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
这种社会压迫使得阿Q内心充满了不满与愤懑。
其次,阿Q的心理挣扎也根源于他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认识。
阿Q深知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反抗社会压迫,但他又不甘心接受现实。
他用自嘲与幻想来掩饰他内心的软弱,将上层压迫者嘲笑自己的丑陋外貌转化为自豪感。
这种表面上的自信实际上是他内心无助与无力的表现,他试图通过一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挣扎。
然而,阿Q并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自嘲和幻想来应对社会压迫,他也试图通过个体反叛来摆脱压迫。
在他看来,通过面对面的搏斗与斗争可以体现自己的勇气和价值,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阿Q在与地主阿珂的决斗中表现出了他内心渴望反抗的一面。
虽然他并没有真正战胜阿珂,但这次决斗让他内心找到了一种短暂的释放与自尊。
然而,这种个体反叛并没有改变阿Q的社会地位,相反,它更多地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通过阿Q这一人物形象,鲁迅揭示了社会压迫与个体反叛的心理挣扎。
阿Q的形象具有普遍性,他所经历的心理挣扎和社会冲突代表了广大劳动者的内心体验和现实状况。
鲁迅以深刻而感人的方式展现了这个边缘人物的复杂性,让人们从更深层次认识和思考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反抗。
综上所述,阿Q的人物形象观察了社会压迫与个体反叛的心理挣扎。
他所处的社会压迫使得他内心充满不满与愤懑,无力改变现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挣扎。
通过个体反叛,阿Q试图找到内心的解放与自尊,但最终却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阿Q正传》高中生读后感
《阿Q正传》高中生读后感《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幽默犀利的笔触,深刻揭示了旧中国社会虚伪、懦弱以及嘴上说得霸气实际却毫无骨气的阿Q形象,通过描写他的一系列悲喜剧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不幸遭遇和精神空虚。
阅读《阿Q正传》后,我深受触动,对于小说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社会寓意以及人性的探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分析。
首先,小说以虚无主义的笔调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虚伪与懦弱。
小说中,阿Q是一个中年食客,嘴上自夸,经常吹嘘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见风使舵,唯唯诺诺,没有任何底线和原则的人。
他虽然嘴上说得霸气十足,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强权和势力,他总是忍辱负重,自甘堕落。
小说以揭示阿Q这种人物形象为主线,暗讽了当时中国社会人性的低下以及社会风气的腐败。
这种揭示的方式虽然以喜剧的形式呈现,但却充满了深刻的讽刺和悲哀。
其次,小说在幽默中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怀。
小说中的阿Q生活在社会底层,是一个极度贫困和无助的人。
他不但要忍受社会的欺凌和冷眼旁观,还要面对内心的孤独和苦难。
作者通过幽默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阿Q命运的悲哀和无奈。
阿Q的悲喜剧遭遇无疑是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与慰藉,他用幽默接触了很多人的内心,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不幸遭遇,让人们深感同情并对现实社会保持反思。
再次,小说通过讽刺阿Q的举止行为来探讨人性的问题。
在小说中,阿Q的人性是一个令人深思熟虑的命题。
阿Q自我膨胀,妄图通过高谈阔论来掩饰他的软弱和失败。
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是一个不思进取、胆小如鼠的普通人。
他喜欢钻牛角尖,总是为小事斤斤计较,没有任何担当和责任感。
作者通过描写阿Q的举动,让人们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们不禁会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重新振作起来,如何在波折与挫折中寻找内心的力量。
最后,这部作品在精神层面对作者的悲怆世态的审视充满了深度。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著名的小说,通过刻画一个悲剧性的小人物阿Q的形象,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封建伦理的腐朽,展现了生活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
该小说具有鲁迅先生一贯的激烈的思想批判和文学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小说中通过对阿Q的描写和塑造,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制度的腐败和人性的丑陋。
阿Q是一个卑微的贱民,他像极了那个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被剥夺了基本的尊严和权利。
小说中通过对阿Q的人生遭遇和处境的描述,传达了鲁迅先生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怒和不满,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小说表现了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
《阿Q正传》以一种寓言的形式,通过对阿Q的一系列事件和经历的叙述,展示了一个小人物生活的悲剧,从而揭示了整个社会的病态和虚伪。
小说采用了大量的对白和内心独白,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小说还运用了夸张手法和讽刺手法,以幽默的方式呈现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悲哀。
小说具有鲁迅先生独特的“听力”特点。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不仅关注人物的外在表层现象,更注重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握住了人物的精神变化和情绪变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传达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在小说中,阿Q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被写的淋漓尽致,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更能够领悟到作家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小说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性。
小说中通过对阿Q这一小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呈现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残酷,展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封建伦理的腐朽。
作家通过对阿Q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环境和人性的关切和反思,呼吁读者反思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拷问自己对人性的认识和判断。
在小说的结尾,阿Q面临失败和死亡,给人以思考、警示和警醒,引导人们对人性的深层次思考和反思。
《阿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具有鲁迅先生独特的艺术特色。
论文--《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分校(站、点):福建电大宁德分校学生姓名:黄金汉学号: 1135001259089指导教师:万孝献完稿日期: 2013年5月8日《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目录写作提纲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4)正文 (4)一、绪论 (4)二、本论: (4)(一)人物形象上的卑贱与可笑 (5)(二)命运弄人 (6)(三)旁观者未必清 (8)(四)阿Q精神 (9)三、结论 (11)注释 (11)参考文献 (11)《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写作纲要一、绪论:鲁迅用喜剧的艺术形式刻画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悲剧的艺术形象,使读者在复杂的情感中体会到吃人的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本文从作品的人物形象、阿Q的命运,旁观者的表现及阿Q精神出发对《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进行了探究。
二、本论:(一)、人物形象上的卑贱与可笑(二)、命运弄人(三)、旁观者未必清(四)、阿Q精神三、结论:阿Q的命运明明是一场悲剧,可鲁迅却偏偏用喜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阿Q给我们留下的情感是复杂的,同情、病态、卑微、怯懦、滑稽还是羞耻,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
《阿Q正传》的悲喜剧色彩黄金汉【内容摘要】阿Q的人物形象滑稽可笑,命运却总是不如他意,而他身边的那些未庄的旁观者却对他总是种木然,没有丝毫的怜悯。
阿Q以他特有的精神胜利法在人丛中苦苦挣扎着,他可以背弃自己曾相信的一切,或是说他也可以成长,但是终于有一天,他还是被那个吃人的社会所吞噬。
命运明明是一场悲剧,可鲁迅却偏偏用喜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阿Q给我们留下的情感是复杂的,同情、病态、卑微、怯懦、滑稽还是羞耻,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发现他,可他却又不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这种复杂的情感正是鲁迅留给我们最有价值最值得深思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悲喜剧阿Q 命运旁观者精神胜利法(项目名称四号、楷体加粗,内容字体为小四号、楷体)当鲁迅决定把阿Q这一看似怪诞的小人物以文章的形式“挤出来”,并且“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阿Q的人生只能是一种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Q悲剧中折射出的人性戏剧色彩作者:对外汉语042班翟治业[摘要]:自《阿Q正传》发表之日起,大家就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各抒己见。
阿Q形象作为人类的典型代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解读它,可以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因为人类正在以阿Q的不同方面,不同形式一代一代地活着、死去,延续下去。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生命意识、主-奴两重性(一)对于阿Q的形象,有人认为阿Q是一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1]。
也有人认为阿Q是某些有种种消极性格的人的“共名”[2]。
还有人说阿Q“缺乏一个内在的自我”,“对生命本身缺乏感受”,“缺乏自我意识与改变自己的功能”。
他多半根据本能生活着,不能因受到外界刺激而获得启发。
而鲁迅说:“阿Q有农民式的朴质、愚蠢,但也很沾上了些游手之人的狡猾”[3]。
鲁迅笔下的阿Q,显然是集国民性弱点之大成的不朽的艺术形象。
在阿Q的精神中,包含着国民性的种种弱点,如:卑怯,夸大狂和自尊的癖性,色情狂,狡猾,贪小利,麻木不仁,自轻自贱,主—奴两重性,马马虎虎,自欺欺人,欺软怕硬麻木健忘等特点。
(二)但是,当我们重新解读《阿Q正传》时,会发现:阿Q在那样的一个社会下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面对着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而又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社会——充满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民族将亡的社会。
我们的阿Q应该怎样很好的活下去!阿Q,一个浮浪的,负着沉重的压迫的农村无产者,他的精神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产物。
随着帝国主义扩张浪潮的不断冲击和中国本有的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向来用暴力镇压、精神奴役(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政策,使劳动人民麻木地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被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只需要他们出卖劳动力,而不需要他们有任何的思想与精神,宛如行尸走肉。
其实,不止阿Q身上存在着这种另人悲哀的精神,而且存在在每一个未庄人的身上。
自从阿Q一出场,未庄上的人都在取笑阿Q或者有默默的蔑视心理。
这样的一个阿Q可以说把全世界乃至人类的全部缺点都加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同样,阿Q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又何尝不是把大家这种心理当作自己抚慰伤口的疗伤药。
阿Q想活下去,必须先麻痹自己,使自己活下去。
但不知道自己何时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还是个人。
生理需要是人类的本能所需。
将进入而立之年的阿Q被小尼姑骂声“断子绝孙的阿Q!”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礼教害得飘飘然,从而引出与吴妈的一段爱情悲剧。
不但恋爱没有成功,还挨了毒打。
狰狞地压榨农民血汗的赵太爷俨然是“公道”地通过地保和阿Q缔订条约。
既夺取阿Q的工钱和布衫,又要阿Q付出“请道士祓除缢鬼”的费用,甚至“吴妈此后倘有不测,惟阿Q是问”。
要阿Q来为自己力所不及的,地主奴役下的弱者作人寿保险。
看来是两便、平等的“阿Q从此不准踏进赵府的门槛”这一条约,在农村普遍失业后备军存在着的情况下,自然是无损于地主,惟独沉重打击了阿Q。
[4]想恋爱的阿Q从此打断了这个念头。
生存的需要。
随着阿Q恋爱的失败,生存的危机也随即降临了,无论阿Q怎样得“真能做”。
赵府门既然不容踏进,随之赵府以外的,在未庄别的地主就不敢或不愿雇佣阿Q了。
阿Q:一个被全社会侮辱和损害的人,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生计问题。
“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走开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
他所求的不是这些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也不知道。
”这个贱微的、农村的受苦人,虽然心里不能明白,但有一种生命的驱动力在他内心呼喊着前进。
在他面前,“满眼是新秧的嫩绿,夹着几个活动的黑点,便是耕田的农夫。
阿Q 并不鉴赏这田家乐,却只是走,因为他直觉的知道这与他的‘求食’之道是很辽远的。
”——不仅仅是因为阿Q已经被剥夺了参与这“田家乐”出卖劳动力的“权利”而死心了;而是他的直觉告诉他:那“田家乐”过去没有,现在也不能满足他的“求食”。
即他自己也说明不了甚至并不知道生命的饥饿[5]。
也许这就是阿Q的生命的最初觉醒。
他要挣脱这肉体与精神的枷锁,去寻求出路。
阿Q决不是一个沉醉的、永恒的奴隶,而是在于阿Q想造反——要做革命党,要打碎这奴隶的镣铐。
因为农村无产阶级,流浪汉的阿Q的内心是悲痛而愤激的。
“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在这里阿Q已经不是什么精神胜利法了。
这已经是被压迫得歪曲了的人民的心灵的发光点。
这已经是自发地意识到了那个革命的反人民的本质而在旧意识之下所表现的一个怨愤的控诉和复仇的反驳,心灵里的反抗情素在火热地腾跃。
至死阿Q仍然抱着强烈的革命愿望,虽然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只有杀掉“不准我造反”者的头的力量。
最后,以阿Q的死作为“大团圆”。
并不是阿Q之死的终结,而是展开了走向完成的新生的跃动。
这个曲折,艰辛,心酸的过程需要有人来领导阿Q们(在战争年代)来完成这个“大团圆”。
(三)然而阿Q悲剧发生的至始至终,不是由他自己所能控制的。
阿Q可以说是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这个民族经历几千年封建文化濡染而形成的某种消极的普遍的心态。
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重复着无数次的“悲哀的残余”,这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几千年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意识深处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
发端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忠”“孝”清结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公同记忆。
鲁迅说:“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无权时却奴性十足。
......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
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
”这种以权势为分野的人的等级必然会导致国人的“主—奴”两重性。
阿Q面见县官时膝盖不由自主地下跪,对赵太爷的敬畏以及梦想革命成功后成为未庄人时的神气。
这都是“主—奴”两重性的体现。
不管我们何时读《阿Q正传》,也同样会感受到阿Q依然活着,因为我们身上就有他的基因遗传。
这种“主—奴”的劣根性产生了自轻自贱,欺软怕硬的心态:失势时在主子面前最易产生对自己命运不济的自怨自艾或者自轻自贱,而显示出一幅奴才相;反过来对比自己弱小者则敢于肆无忌惮地施以欺辱。
难怪阿Q因挨了赵太爷这样有身份的人的打而颇觉自傲,而在对小尼姑的欺侮中得到另一种快慰.中庸,折中主义.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6]中庸成为中国人处事的一种最高准则,由此影响到人的思维趋向内在,求诸内,只讲形式,而忽略实效."一味追求心理平衡和精神胜利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由意念进入潜意识,再由潜意识进入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于是形成了一种无所不包的文化心态和国民性,对民族中的成员有一种难以抵制的强制性,......这是中国人'内隐的行为模式',的确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压抑而成的一种精神扭曲."[7]阿Q"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遇到打不过的"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当阿Q向往革命,“便是我,也要革命了。
”可是假洋鬼子又不准他革命,只好忿忿地自我安慰:“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典型的中庸之道。
中国的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泛道德的文化。
道德通过家族制度体现出来,由此则反映出国人的复古思维。
利用家族的强大的伦理束缚,让人向古人看齐。
在未庄,基本上是两大家族(赵、钱)并立,而阿Q却被排除在外:既不准他姓赵,又不准他姓钱,从而被游离在家族的边缘。
但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灌注给他的思想却深深地植根于他的身上,让他不由自主地要按家族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当阿Q 捏了小尼姑的脸之后因手滑而飘飘忽难以入睡,致使他首先想到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封建伦理条律,为国人所耻的生理本能需求而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和幌子。
换句话说,阿Q生活的环境,连生理的欲求都是一种奢侈品,还需要用封建礼教来作辩护的理由。
阿Q连人本能的生理需求可以说都被剥夺了。
道家思想对中国人思维的演进也起着重要作用,道家最重要的思想是混淆是非观念,让人求得内心和谐,从无是非观念出发,倡导一种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提出“无为无不为”的首先条件是忘掉自我,泯灭人的自我意识。
于是我们在阿Q 的身上看到了“不胜而无不胜”的精神胜利,没有自我意识(或者说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完全迎合别人和外物,对任何事情都持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在他的思维当中也才出现“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示众的”的,荒谬逻辑来。
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阿Q住到土谷祠里,阿Q偷萝卜的诡辩,阿Q向吴妈求爱的失败,以及要请道士驱缢鬼,可知民间受到道家思想之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死亡就怀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逃惧,中国哲学之中从不见关于死亡的论述。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8]从而使死亡在中国哲学中消失,只是在世俗中对死亡作出盲目乐观,根本无法对死亡有更深刻的更本质的认识。
其实,人在大多程度上现实的活着,又在多大程度上虚幻的活着,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理清的问题。
阿Q面临着现实环境时,无能被打,被嘲笑,还是挨饿,死亡抑或生存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当现实遭到失败时,就丛思维上用精神求得胜利,虚幻的活着。
从根本来说,阿Q是无法意识到死亡的真正存在,所以他才去做看杀革命党的看客。
而城里人看他被杀,也同样缺乏死亡意识,他们对死亡只表现出冷漠和淡薄,他们的生命意志由此委顿和退缩。
这就是鲁迅先生所批判的中国人的麻木性。
阿Q悲剧的产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等级观念,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和反复强化所形成的深层结构。
它几乎成为这个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而深藏与中国人的记忆深处。
鲁迅先生对阿Q的评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乎有些太高估阿Q了。
作为一个农民阶级的阿Q,毕竟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要么革命失败,要么成为统治者改朝换代的工具。
阿Q的抗争是无用的,需要有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若鲁迅先生的评价是正确的,那么以阿Q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就不应该有局限性;反之,若农民阶级有局限性,那么就不要太苛求一无所有的阿Q了。
(四)重读《阿Q正传》,我们都会带着含泪的笑[9],我们每一个都是阿Q的后代——因为我们都有着他遗传下来的基因。
如果中国人没有阿Q的精神,也许难以支撑到现在,把悠久的历史文化代代地传承下来。
中国人是凭着阿Q的精神一步一步艰苦地走过来的。
阿Q作为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下无片地,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割麦便割麦,舂米边舂米,撑船便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