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的亲和过滤
膜过滤法的原理及步骤
膜过滤法的原理及步骤膜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通过孔径大小适当的膜材料,实现对溶液中的微小颗粒或溶质的分离。
本文将介绍膜过滤法的原理及步骤。
一、原理膜过滤法是利用膜的孔隙作为分离介质,通过膜孔径的选择性,使溶液中的溶质经过膜孔的阻隔而被分离。
膜的孔径大小决定了能通过的颗粒或溶质的大小范围,通常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逆渗透四种类型,其孔径由大到小递减。
二、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膜材料和膜过滤装置。
膜材料可以是聚酯、聚碳酸酯、聚丙烯等,根据分离的需求选择不同孔径的膜材料;膜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支撑层和固定装置等。
2. 膜的湿润:将膜材料浸泡在适当的溶液中,以使其充分湿润。
湿润的目的是避免膜材料与溶液接触后出现气泡,影响过滤效果。
3. 装置组装:将湿润的膜材料放置在过滤器中,将支撑层放置在膜材料上方,再将固定装置固定在过滤器上,确保膜材料和支撑层之间的紧密接触。
4. 过滤操作:将待分离的溶液缓慢注入过滤器中,通过压力的作用,溶液将从过滤器的一侧穿过膜材料,并在膜孔径的限制下,分离出溶质或微小颗粒。
溶液中的溶质将被滞留在膜表面,而纯溶剂则通过膜孔径被分离出来。
5. 清洗和回收:在分离完成后,可以通过逆流冲洗的方式将滞留在膜表面的溶质或颗粒冲洗出来,以保持膜的通透性。
而所需的溶质或颗粒则可以通过改变操作条件或选择适当的膜材料来实现回收。
膜过滤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速度快、分离效果好、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等,因此在制药、生物工程、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膜污染、膜耐受性和膜寿命等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优化。
膜过滤法是一种高效、方便的分离和纯化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溶液中的微小颗粒或溶质的有效分离,为各个领域的实验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在工业规模上,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技术与装备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和分离介质来实现生物物质(产品)制备的过程,是生物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工程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1)成分复杂:固体成分、液体成分(2)悬液中的目标产物浓度低(3)稳定性差:化学(温度和pH值)或微生物引起的降解(4)生物产品质量要求高:纯度、卫生、生物活性3、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4个阶段):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初步纯化(提取)、高度纯化(精制)、成品加工。
4、某一具体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①产物本身的性质;②是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③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④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理化特性及差异;⑤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⑥产品的市场价格;⑦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废液的处理方法等。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与过滤1、发酵液的预处理发酵液的预处理的方法:(1)加热:最简单、最经济的预处理方法是加热,降低料液黏度,也可以对其进行灭菌。
但加热变性的方法只适合于对热稳定性的产物。
(2)调节料液的pH值:促进全细胞聚集。
(3)凝聚和絮凝:凝聚是指通过加入简单电解质降低了胶体粒子间的排斥电位,从而使得范德华引力起主导作用,聚合成较大的胶粒,粒子的密度越大,越易分离。
常用凝聚剂多为阳离子型如明矾、三氯化铁。
絮凝是指预处理时加入絮凝剂(通常指天然或合成的生物大分子聚电解质)既能降低排斥电位,又吸附了周围的微粒,形成桥架作用,促使胶粒形成粗大,密度低的絮凝团。
这些絮凝团很容易被过滤得到。
主要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多聚胺衍生物。
(4)使用惰性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
2、真空过滤器的优点:连续自动操作,节省人力,生产能力大。
真空过滤器的缺点:附属设备多,投资费用高,推动力小适用于量大易过滤的料液。
3、压滤器的优点:过滤推动力大,过滤面积大。
压滤器的:缺点:板框压滤机劳动强度大,投资、维护费用高。
膜过滤
二、膜过滤的原理
3、膜过滤的特性参数 (1)膜孔的几何物理参数:膜孔的孔径大小及其 分布、孔隙率及比表面积等; (2)截留率:膜的截留能力,截留率R是用溶液 中微粒浓度在滤膜前后端的变化. (3)膜滤速率:用来表征膜的生产能力,定义为 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上透过的滤液体积量。
二、膜过滤的原理
3、膜过滤的特性参数——膜孔几何物理参数
三、滤膜
工业对滤膜的要求: 膜过滤技术的关键在于滤膜。 要求滤膜具有高过滤速率与高截留选择 性,还要求滤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较高 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寿命长、易 清洗等优点。
三、滤膜
滤膜的材质: 1. 材质:多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 2. 天然高分子材料:最早应用的纤维素脂系膜、 3. 合成高分子膜:主要是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酞 胺 类合成高分子,有芳香聚酞胺、聚四氟乙 烯、聚丙烯睛、改性丙烯酸聚合物。 4. 无机材料滤膜:金属以及玻璃。
二、膜过滤的原理
2、超滤原理 超滤对大分子溶质的截留分离三个过程: (1)膜面的机械截留(筛分); (2)膜面及微孔内的吸附(一次吸附); (3)在微孔中持留而被去除(阻塞)。 超滤膜的机械截留效果是由溶质粒子的 大小、形状与膜孔径的大小、形状之间的关 系决定的吸附和阻塞过程则是膜与溶质粒子 物化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这三个过程 相结合的统一效应构成了超滤的物质分离机
膜过滤 2012-5-4
内容
介绍 膜过滤的分类及特点 膜过滤的原理 滤膜 膜过滤设备 膜过滤的工艺 膜过滤的应用举例
膜过滤是利用薄膜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不同
组分构成的均一的或非均一的混合物系,可利用
薄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某些组分透过膜,而另一
介绍 些组分被截留,从而实现了不同组分的分离。这
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
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1.引言1.1 概述概述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是生物化学领域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
它们基于亲和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目标分子从混合体系中选择性地分离出来。
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在药物研发、生物分析、蛋白质纯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亲和超滤是一种分离技术,利用滤膜的选择性分离特性以及亲和配体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其原理是将样品通过滤膜时,只有具有特定亲和配体的目标分子能够与滤膜表面的亲和配体结合,被滞留下来,而其他非目标成分则透过滤膜。
通过调节滤膜的孔径大小和亲和配体的选择,可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分离。
亲和超滤具有许多应用领域。
在生物药物研发中,亲和超滤常被用于去除杂质和富集目标蛋白质。
比如,在血浆中富集治疗性抗体,可以通过亲和超滤的方式实现。
此外,亲和超滤还可以用于富集蛋白质复合体、分离蛋白质修饰体和纯化酶等。
亲和超滤技术的高选择性和高效率使其成为生物分析和生物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亲和膜色谱是一种在色谱柱内使用亲和基质实现分离的技术。
亲和膜色谱的原理是利用亲和配体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色谱柱内将目标分子捕获并与色谱基质结合,非目标成分则快速通过。
与传统的色谱技术相比,亲和膜色谱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快的分离速度。
亲和膜色谱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亲和膜色谱常被用于分离富含特定亲和配体的目标分子,如某一特定类别的蛋白质。
此外,亲和膜色谱还可以用于纯化药物、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成分、分离和富集生物标志物等。
亲和膜色谱的高选择性和高效率使其成为生物化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分离纯化工具。
总之,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是生物化学领域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
它们基于亲和相互作用的原理,可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分离。
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在药物研发、生物分析、蛋白质纯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生物化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撰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旨在介绍本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7亲和膜分离
思考题
比较膜分离和亲和层析分离的特点; 在亲和分离技术中,亲和剂由哪几部分 组成? 简述亲和膜的分离过程
亲和膜分离过程
微孔 滤膜 或超 滤膜 放大 图:
亲和膜分离过程
1.分离膜的改性
基于在微孔滤 膜或超滤膜上所具 有的某些官能团, 通过适当的化学反 应途径,将其改性, 接上一个间隔臂 (Spacer),一般 应是大于3个碳原 子的化合物。
中空纤维式酶膜反应器
2.4 亲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Krause等人从大肠杆菌培养液中纯化苹 各种亲和膜的特征不同,应用也有些差别(酶 及血清蛋白的纯化,肽、蛋白质及酶的固载化, 果酸脱氢酶,经3次亲和膜操作,可以达 单抗和多抗的分离,抗原、抗体、重组蛋白及酶 到纯化比为200倍,回收率超过90%,可 的纯化,细胞生长剂、 IgG、干扰素的纯化, 以用于纯化产品。 RNA、DNA转录、中性蛋白纯化,胰蛋白酶抑制 Zale等人对于蛋白A/IgG、外源凝集素 剂的分离) /IgG、肝素/抗凝血酶Ⅲ、抗体因子Ⅷ/因 子Ⅷ等系统的实验表明,原亲和色谱中 所受扩散速度限制已被克服,亲和膜分 离过程速度受控于配体-配基间缔合动力 学。
设备 速度 产物 较简单 快 纯度相对较低 较复杂 较慢 纯度很高
原理回收和纯化的高效方法。亲和分配、亲和沉淀、 利用膜孔径大小 利用化学和生物特异性相互作 有人把这两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 生物大分子纯化分离的一个有力工具也获得了 用
2 亲和膜分离技术
亲和膜分离技术首要的是要研制出一种 有效地用于生物大分子纯化分离的“亲 和膜”(Affinity Membrane,简称AM)。 制备亲和膜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膜材料, 并对膜进行表面化学改性(Surface Modification)。
常用膜过滤技术原理,基本操作模式
常用膜过滤技术原理,基本操作模式
膜过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材料对流体中的物质进行分离和过滤。
以下是常用膜过滤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模式:
1. 微滤技术:微滤技术是利用微孔膜对流体中的微粒进行过滤。
微孔膜的孔径一般在0.1-10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细菌、病毒等微小颗粒。
微滤技术的操作模式为:将待过滤液体通过微孔膜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2. 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利用超滤膜对流体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分离。
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001-0.1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地去除蛋白质、细胞、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超滤技术的操作模式为:将待过滤液体通过超滤膜过滤,去除其中的大分子物质。
3. 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对水中的溶解物进行分离。
反渗透膜的孔径一般在0.0001微米以下,可以有效地去除溶解物、盐分等。
反渗透技术的操作模式为:将待过滤液体通过反渗透膜过滤,去除其中的溶解物。
4. 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离子
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特定的离子交换性能,可以将水中的某些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
离子交换技术的操作模式为:将待过滤液体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去除其中的离子。
以上是常用膜过滤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模式。
不同的膜过滤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物质分离和过滤需求。
复习题
名词解释:凝聚: 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 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支撑液膜:是由溶解了载体的液膜,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依靠聚合凝胶层中的化学反应或带电荷材料的静电作用,含浸在多孔支撑体的微孔内而制得的。
浊点萃取: 一种新型的液-液萃取技术,以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水溶液的溶解性和浊点现象为基础,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而引起相分离,从而将水溶性物质与亲油性物质分离。
膜的水通量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膜面积的水体积流量,也叫透水率,即水透过膜的速率。
细胞破碎:是指利用物理、化学、酶或机械的方法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亲和膜分离:亲和膜分离技术是将膜分离和层析技术的结合起来的一项技术,有两者结合的亲和膜分离技术,可发挥两者的特色,具有处理量大、选择性强、易于放大等显著优点。
渗透汽化:即通过渗透蒸发膜,在膜两侧组分的蒸汽压作用下,使液体混合物部分蒸发,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膜分离方法。
半峰宽Y 1/2 :峰高一半处的宽度反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分散于连续有机相中一种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聚集体絮凝:指使用絮凝剂将胶体粒子连接成网,形成10mm 大小絮凝团的过程。
液膜:以液体为材料的膜。
液膜分为乳状液膜和支撑液膜两种临界胶束浓度:是胶束形成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用CMC 来表示,这是体系特性,与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溶剂、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泡沫分离: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
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而形成胶束后,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溶解度显著增大,形成澄清透明溶液的现象。
浊点:溶液由透明变为浑浊时的温度称为浊点亲和载体:亲和载体的结构包括一个由对生物分子无特异吸附性的物质组成的内核以及内核表面上连接的某些特定基团,这些基团必须对所提取的蛋白质有一定的特异吸附性。
[理学]膜的亲和过滤
➢ 在传统的研究中,膜分离和亲和分离是两个平行 发展的研究方向,在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方面 各具特色,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技术缺陷。 膜分离过程设备简单,易于放大,成本低,分离 速度快,可连续操作;而亲和分离的选择性和特 异性较强。由膜与亲和分离相结合的亲和膜分离 技术,可发挥两者的特色,具有处理量大、选择 性强、易于放大等显著优点。
亲和- 膜过滤技术既充分利用了载体上的配基对目标 组分的专一的可逆的亲和吸附作用和超滤膜分离易于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又克服了超滤膜分离技术
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大分子无法实现分离的缺点,在生 物工程下游产品纯化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亲和—膜过滤过程及其关键问题
亲和载体:亲和载体的结构包括一个由对生物 分子无特异吸附性的物质组成的内核以及内核 表面上连接的某些特定基团,这些基团必须对 所提取的蛋白质有一定的特异吸附性。
7.1.5 亲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将水解后的尼龙66微孔膜用二溴丙烷活化,接上 己二胺作间隔臂,再用戊二醛法固载上组氨酸, 制得的亲和膜可成功地去除氨基酸注射液、牛血 清蛋白、溶菌酶等医药制剂中的内毒素,去除率 在90%以上;
采用酰化一胺化和氯甲基化一胺化等途径对聚砜 膜进行改性,在芳环上引入末端氨基,制得的亲 和超滤膜已被用于胰蛋白酶的固载化和对其抑制 剂的亲和分离。
②孙彦等研究了脂质体的制备,并利用对氨基苯甲 脒修饰的脂质体有效地纯化了胰蛋白酶。
亲和膜过滤纯化伴刀豆蛋白A的实验装置
热杀死酵母 细胞作为载体
截断相对分子量 106
随着生物医药工业的发展,生物医药的分离纯 化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亲和-超滤膜分离技术 在手性药物、抗生素等的分离与纯化方面得 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例如:以D-丙氨酰-丙胺酸为配基连接到水溶 性的聚合物葡聚糖上,将其作为亲和载体来分 离糖肽抗生素-万古霉素。
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 -回复
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回复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是两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亲和超滤和亲和膜色谱的原理、步骤以及应用领域。
1. 亲和超滤的原理和步骤亲和超滤利用某些生物大分子与其亲和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的目标分子。
其原理是在超滤膜上构建一个亲和层,该层具有选择性地捕获和保留目标分子。
亲和超滤根据选择性亲和剂与目标分子结合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亲和超滤柱和亲和超滤膜两种形式。
亲和超滤柱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亲和基质。
亲和基质通常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含有与目标分子结合的特异性亲和基团。
例如,选择带有亲和标签的金属离子树脂作为亲和基质。
- 第二步,预处理亲和基质。
将所选亲和基质进行洗脱和再生处理,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
- 第三步,将混合物加入亲和柱。
混合物中的目标分子将与亲和基质上的亲和基团相互作用,而非目标分子将通过柱床洗脱。
- 第四步,洗脱柱床。
用洗脱缓冲液冲洗柱床,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
- 第五步,收集目标分子。
通过更换洗脱缓冲液或改变条件,使目标分子与亲和柱解离,并收集溶液中的目标分子。
亲和超滤膜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亲和超滤膜。
亲和超滤膜上通常涂覆有亲和分子。
例如,在蛋白质分离中可以使用具有特定抗体的亲和超滤膜。
- 第二步,将混合物加到亲和超滤膜上。
混合物中的目标分子将与亲和分子结合,而非目标分子会通过滤膜孔径进行透析。
- 第三步,洗脱滤膜表面。
使用洗脱缓冲液或改变条件,使目标分子与亲和分子解离,并洗脱膜表面的非特异性结合物质。
- 第四步,收集目标分子。
通过收集滤液中的目标分子,可以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
2. 亲和膜色谱的原理和步骤亲和膜色谱是利用静电、亲疏水性等描述目标分子与色谱固定相(亲和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其原理与传统柱色谱类似,都是基于静态平衡下的配体与目标分子的亲和作用。
膜过滤原理
膜过滤原理
膜过滤是一种利用薄膜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药品生产
等领域。
膜过滤原理是指利用膜的孔隙大小和特性,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达到分离、浓缩或纯化的目的。
膜过滤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膜的孔隙,将混合物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
开来。
膜的孔隙大小决定了能够通过的颗粒大小,不同的膜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分离效果。
常见的膜材料包括聚酯膜、聚醚膜、聚丙烯膜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化学性质,适用于不同的分离过程。
膜过滤的原理还涉及到压力驱动和渗透作用。
在膜过滤过程中,通过施加压力,将混合物中的溶质推动到膜的一侧,而溶剂则通过膜的孔隙传递到另一侧,从而实现分离。
此外,渗透作用也是膜过滤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剂会通过膜的孔隙向浓度较高的一侧渗透,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
膜过滤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水处理领域,膜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
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提高水质。
在食品加工中,膜过滤可以实现浓缩果汁、分离乳清蛋白等。
在药品生产中,膜过滤可以纯化药品原料,去除杂质。
此外,膜过滤还被应用于生物工程、环保等领域。
总的来说,膜过滤原理是利用薄膜的孔隙和特性,通过压力驱动和渗透作用,
实现混合物中溶质和溶剂的分离。
膜过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为各个领域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膜过滤技术
膜过滤技术
膜过滤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膜来将高分子物质和低分子物质分离的技术。
膜过滤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食品、矿产资源、医药、生物和环保等领域,被广泛用于过滤、分离、浓缩和回收的地方,可
有效的改善过滤性能和仪器的性能。
膜过滤技术包括逆流膜过滤、渗透膜过滤、微滤膜过滤以及混合膜过
滤等多种,其中,微滤膜过滤是应用最多的,它和渗透膜过滤共同被使用
于水处理领域,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有机物、病原体等,从而实现水
质的净化。
此外,膜过滤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的过
滤掉悬浮物、细菌、微生物等,保留食品饱和营养成分,使食品口感更好,也可以用于发酵产物的膜浓缩,从而节省大量的用水。
因此,膜过滤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提高了水质的淨化效果,而且
改善了食品的质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也减少了病原体对人类健康的
危害,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膜亲和过滤标准文档ppt
亲和载体的制备
1.先于载体粒子上嫁接间隔臂后, 再共价结合亲和配基;
2.间隔臂与亲和配基共价结合后, 与载体粒子相连。
3.3分离过程
(1)亲和载体与蛋白质→复合体 这一技术是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等多门学科的前沿交叉点,它将亲和层析和膜过滤特别是超滤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兼有
3.1 原理
3 亲和-膜过滤
亲和-膜过滤又称亲和过滤或亲和错流过滤 (Affinity Cross-Flow Filtration),是一种新型大 规模分离纯化技术。这一技术是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 生物工程等多门学科的前沿交叉点,它将亲和层析和膜 过滤特别是超滤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兼有亲和层析和 膜过滤的优点,从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2 亲和膜分离技术
2.1 原理
亲和膜分离是利用亲和配基 修饰的微滤膜为亲和吸附介 质亲和纯化目标蛋白质,是 亲和层析的变型,又叫膜亲 和层析。
2.2 特点
传质阻力小、压力小、配基 利用率高、流速快
亲和膜分离原理
2.3 亲和膜分离过程
(1) 分离膜的改性-一个间隔臂(Spacer), ≥3C (2 )亲和膜制备-一个适合的亲和配基(Ligand) (3 )亲和络合 -配基和配位物(Ligate)为一体的复 合物(Complex) (4 )洗脱-改变条件,如洗脱液的组成、pH值、离 子强度、温度等,使复合物产生解离,并将解离物收 集起来,进一步处理。 (5 )亲和膜再生-将解离后的亲和膜进行洗涤、再 生、平衡,以备下次分离操作时再用。
第章膜亲和过滤
1.生物亲和作用
1.1亲和作用的本质
具有亲和作用的分子对具有“钥匙”和“锁孔”的关 系,在结构互补的部位通过静电作用、氢键、疏水相 互作用、配位键、弱共价键相互结合。
常用膜过滤技术总结
什么是完整性?
下游无污染
完整性测试,验证滤芯是否完好,并非测量滤芯孔径
下游污染
完整性测试方法
非破坏性
亲水滤芯:气泡点测试、扩散流测试、压力 保持 疏水滤芯:水侵入测试
破坏性
颗粒测试、细菌挑战测试
金标准,滤芯验证时常用
法规要求
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过滤除菌的风险。宜安装第二只已灭菌的除菌过滤器 再次过滤药液,最终的除菌过滤滤器应当尽可能接近灌装点 GMP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阐述,添加 简短问题说明文字,具体说明 文字在此处添加此处
膜分类-材质分类亲水性
• • • • •
纤维素材料:再生纤维素、醋酸纤维素,高流量截流性好,可能易被细菌及酶分解 尼龙:可用于水性介质的除菌过滤及除菌过滤前的预过滤。该种滤膜强度高,滤膜表面具 有电荷,对内毒素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PVDF亲水性聚偏二氯乙烯:化学惰性好,除菌过滤及除菌过滤前的预过滤 PES亲水性聚醚砜:过滤流量大,水性介质的除菌过滤及除菌过滤前的预过滤,特别适用 于洗瓶、胶塞清洗等使用点的注射用水过滤 PP亲水性聚丙烯:可用于清洗循化水、活性炭吸附后过滤等澄清过滤,其滤膜孔径为平 均孔径,不能用于除菌过滤。
NF:≥0.001μm以上溶质
分子量:0.1KD-2.0KD
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表面电位
常用膜过滤分类—过滤图谱
0.2微米滤芯无法过滤热原、病 毒、内毒素,只可过滤菌
常用膜过滤分类
RO membrane
仅水分子通 过
NF membrane
水分子、盐分子 可以通过,胶体、 糖不可通过
UF membrane
膜分类
膜材质
固体膜 液体膜
2
种类
膜材料来源
亲和膜分离
亲和膜分离技术首要的是要研制出一种有效地用于 生物大分子纯化分离的“亲和膜”(Affinity Membrane,简称AM)。 制备亲和膜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并对膜进 行表面化学改性(Surface Modification)。
亲和膜分离过程
实现膜上亲和分离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 问题 亲和膜的分离操作方式
2.要有足够数量可利用的化学基团则必需有足够高的表面积,要便于 让生物大分子自由地出入膜,必需有足够大的孔径。
3.孔分布应窄而均匀,以获得高的通透量和分离效能。
4.为了实现快速分离,常要加压操作,因此要求膜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长期使用不变形。
5.亲和膜要耐酸、耐碱、式、中空纤 维式等,前两种较为简单、成本低、容量小, 中空纤维式则便于实现连续、自动、规模化操 作。
为了完善和推行这项技术,在以下几方面有待进一步探 索和研究。1.寻找更合适的膜材料。目前的亲和膜一般 用有机膜作基质,而在亲和膜的操作过程中,配基的偶 合以及吸附和洗脱时常要用到酸性和碱性的缓冲溶液, 这对有机膜的性能会有影响。2.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 计技术来寻找合适的配基。3.操作过程的自动化。亲和 膜分过程分好几个阶段,人工操作比较耗时、麻烦,用 微处理器来控制其操作将是亲和膜分离的发展方向。4. 理论上的进一步研究。亲和膜分离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 其理论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5.与传统的凝 胶色谱柱相比,亲和膜的吸附容量还不是太大,而且制 造成本也较高。
亲和膜分离又称膜亲和层析,是一种利用亲和配基修饰 的膜(亲和膜)为介质的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技术, 是膜分离技术和亲和层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其分离过程 包括亲和吸附、洗脱、亲和膜再生等步骤。多采用错流 方式,达到分离与浓缩之双重目的。该技术的关键是制 备适宜的亲和膜。具有传质阻力小、达到吸附平衡的时 间短、配基利用率高、设备体积小等优点。膜污染等导 致吸附效率低、膜寿命下降是其主要问题。可实现生物 大分子的高效、大规模分离纯化。如以A蛋白为配基的 亲和膜全自动分离纯化系统可一步完成除菌、纯化和浓 缩操作,用于纯化小鼠单抗的速度可达传统层析法的 100倍
第十一章 亲和膜
第 十一 章
亲和膜
Affinity Membrane
1. 亲和膜 亲和膜(AM)概述 概述
2
2. 亲和膜分离过程
活化后的膜材料1与间隔臂分子 产生化学结合, 与间隔臂分子2产生化学结合 ① 活化后的膜材料 与间隔臂分子 产生化学结合,生成带间 隔臂的膜3; 隔臂的膜 ; 间隔臂膜3与具有生物特异性的亲和配位基 共价结合, 与具有生物特异性的亲和配位基4共价结合 ② 间隔臂膜 与具有生物特异性的亲和配位基 共价结合,生 成带配位基的亲和膜5; 成带配位基的亲和膜 ; 多组分生物大分子混合物6通过亲和膜时 通过亲和膜时, ③ 多组分生物大分子混合物 通过亲和膜时 , 混合物中与亲 和配基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物质7与膜上的配位基产生 和配基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物质 7 与膜上的配位基产生 相互作用, 生成配合物质8而在膜上吸附 , 没有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 生成配合物质 而在膜上吸附, 而在膜上吸附 的物质9则通过膜 则通过膜; 的物质 则通过膜; 选用一种能与膜上的亲和配基产生相互作用的试剂10通过 ④ 选用一种能与膜上的亲和配基产生相互作用的试剂 通过 膜或调节体系的pH、离子强度、 膜或调节体系的 、离子强度、温度等使形成的配合物解 离而洗脱得到纯化好的物质11, 离而洗脱得到纯化好的物质 ,膜上亲和配基则被顶替物 占有; 质12占有; 占有 选用合适的洗涤试剂洗脱试剂分子12,使膜再生。 ⑤ 选用合适的洗涤试剂洗脱试剂分子 ,使膜再生。
7
膜过滤原理
膜过滤原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薄膜做分离介质,膜壁密布微孔,原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膜的一侧,溶剂及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壁为透过液,而较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从而达到物质分离及浓缩的目的。
膜分离过程为动态错流过程,大分子溶质被膜壁阻隔,随浓缩液流出膜组件,膜不易被堵塞,可连续长期使用。
过滤过程可在常温、低压下运行,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
膜孔经分类:膜组件的使用及维护:1、使用条件 :1、系统最高跨膜压力不超过0.2MPa,长期工作压力小于0.1MPa。
2、最高进液温度不能超过45℃,长期运行温度10~40 ℃。
3、膜组件应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短时间清洗碱浓度应小于0.5%,长期运行pH 应在2~12, 3~10范围之内(具体见膜产品资讯)。
4、允许进料液内含颗粒粒径小于5μm。
膜组件清洗:由于膜适用范围广泛,处理介质复杂。
在处理料液过程中,膜表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清洗周期越短,膜性能恢复越好,使用寿命越长。
清洗进行方法与正常超滤过程相同,清洗液自原液入口处进入,浓缩液及滤出液全部返回清洗液容器,循环后排放,以净水洗净即可。
清洗方式主要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物理清洗:一般每批料液处理完后,用清水将膜组件内残余料液清洗干净,用清水以一定流速通过纤维内、外表面,将污染物洗出,时间约20~30分钟。
化学清洗:可用稀酸、稀碱或其他清洗剂进行化学清洗。
在许多情况下,用稀碱液清洗膜较为有效。
用0.5~1% 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膜系统内循环,浸泡20~60分钟,可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如果处理液中含有蛋白质,则可用0.5~ 1%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进行浸泡清洗。
(注意:常用的化学药品的选择必须根据膜材料的性质选择,如酸类、碱类、氧化剂、杀菌剂、加酶洗涤剂等。
)。
膜过滤原理
膜过滤原理摘要:膜过滤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技术,通过用一层或多层多孔膜来拦截溶剂中的固体颗粒、微生物、离子等杂质,实现液体的净化和分离。
本文将介绍膜过滤的工作原理、常见的膜材料和应用领域,并探讨膜过滤的优缺点。
引言:膜过滤是一种基于膜的物质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各个领域。
膜过滤通过选用不同的膜材料和膜孔尺寸来实现对不同颗粒和溶质的拦截和分离,是一个高效、经济、环保的分离技术。
一、膜过滤的工作原理膜过滤的工作原理基于膜的物理隔离效应。
膜是一种多孔材料,根据孔径大小的不同,可以选择性地拦截溶液中的不同成分。
当溶液通过膜时,小于膜孔径的颗粒和溶质可以通过膜,大于膜孔径的颗粒和溶质则被膜拦截。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溶液中有害杂质的分离和净化。
膜过滤的主要分离机制包括:表面拦截、孔道拦截和吸附。
表面拦截是指溶质分子与膜表面静电作用和化学反应的结果。
孔道拦截是指溶质分子受到孔道尺寸限制而无法通过膜孔。
吸附则是指溶质分子在膜孔内或膜表面吸附,导致无法通过膜。
不同的膜过滤方式会选择不同的膜孔尺寸和材料,以满足特定的分离需求。
二、膜过滤的膜材料膜过滤的核心是膜材料,不同的膜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分离要求。
常见的膜材料包括聚丙烯膜、聚醚砜膜、聚四氟乙烯膜等。
聚丙烯膜是一种常用的微孔膜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适用于一般的液体过滤和气体过滤。
聚醚砜膜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适用于高温和腐蚀性液体的过滤。
聚四氟乙烯膜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具有强酸和强碱的溶液过滤。
除了上述常见的膜材料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膜材料,如陶瓷膜、复合膜等。
不同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过滤性能和适用范围,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膜材料。
三、膜过滤的应用领域膜过滤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各个领域。
在医药领域,膜过滤可用于制药中的细菌、微生物和有机颗粒的去除,在药品生产和水质检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型分离纯化技术_亲和超滤及其应用(1)
文章编号:1007-8924(2006)04-0061-05新型分离纯化技术—亲和超滤及其应用陈立军,张心亚,黄 洪,沈慧芳,陈焕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广州510640)摘 要:亲和超滤技术是把亲和层析的高选择性和超滤技术的高处理能力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能大规模进行生物特征物质分离提纯的技术.简要介绍了亲和超滤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详细介绍了亲和超滤技术在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上的应用.随着亲和超滤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将会极大地推动热敏物质(蛋白质、酶、维生素、中草药等)和分子量相近物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分离技术的发展.关键词:亲和超滤;大分子配体;膜;分离;纯化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促进了生物制品如酶、抗体、抗原、受体的迅速发展.这些制品通常是从发酵液中或天然产品中提取,并经纯化而得到的产品.提取液常含有悬浮物、高或低分子杂质,并且这些产品纯度很低,对温度、酸度、有机溶剂、蛋白酶以及其它生物污染物很敏感,易于降解.因此,很有必要开发高效的下游工程,进行产品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工程中的下游工程,通常用过滤、离心法分离不溶物,用盐析等沉淀法进行浓缩.用离子交换、电泳和亲和层析技术对产品进行纯化.其中亲和层析技术是选择性最高的纯化技术(一般可把纯度提高1000倍),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干扰素、抗凝血酶、胰蛋白酶Ⅲ、尿激酶等)的分离纯化.但亲和配体昂贵、难制备,且亲和柱易堵塞和污染,只能适用于间歇操作[1].因此,亲和层析技术因其费用高、耗时、低效,不能满足生物工程上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超滤膜分离技术,无相变、低能耗,在常温下操作,并且能大规模连续生产,特别适用于生物制品的分离浓缩和纯化.但超滤技术的缺点是分离选择性不高,对分子量相差不大的物质(如对映异构体)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因此为了满足生物制品高质量的需要,开发了高选择性、高回收率、经济有效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纯化技术,亲和超滤技术应运而生,这是亲和层析技术和超滤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已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它的研究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成功无疑有助于推动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1 亲和超滤技术的原理和特征亲和超滤技术是把亲和层析的高选择性和超滤技术的高处理能力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能大规模进行生物特征物质分离提纯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为[2,3]:当需提纯的物质(亲和体)自由的存在于提取液时,由于其分子量较小,能顺利通过截留分子量大的超滤膜.但当亲和体与具有结合能力的大分子配体混合,形成亲和体-大分子配体复合物后,由于此复合物分子量远大于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从而被截留;而提取液中其它未被结合的组分则通过超滤膜,从亲和体-大分子配体复合物中分离出来.当所有的杂质去除后,用合适的洗脱液处理超滤膜截留得到的复合物,使亲和体从大分子中解吸出来;游离的亲和体(蛋白质、酶等)可通过超滤膜,从大分子配合体中分离出来.透过液可被截留分子量较小的超滤膜进行浓缩;而大分子配体经再生后可循环使用.这一过程已成功地应用于蛋白质、酶等的间歇、半连续和收稿日期:2004-10-14;修改稿收到日期:2004-12-10作者简介:陈立军(1975-),男,安徽合肥市人,博士生,从事传质与分离过程以及精细化学工程的研究.第26卷 第4期膜 科 学 与 技 术Vol.26 No.42006年8月MEMBRAN E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Aug.2006连续操作.在亲和超滤过程中,决定生产率的两大因素为大分子配体的结合能力和超滤膜的透过速率.大规模连续生产要求吸附(亲和)和解吸迅速.在吸附步骤,虽然选择高结合能力的配体可提高吸附能力,但高结合度会给解吸带来困难,为此最好选择中等结合能力的配体.同时为了提高吸附量,配体必须有足够的接触面积(粒子尽可能小或呈多孔结构)并且应廉价、专一性强,在亲和洗脱条件下很稳定,在高剪切力下无损伤,易回收、无毒.若配体为小分子物质,则必须固定于载体表面.亲和超滤所用的载体有两类,一类是水不溶性微载体[4-6],另一类是水溶性大分子载体[7,8].常用载体有: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琼脂糖、纤维素衍生物、葡聚糖、硅石、淀粉、脂质体、几丁或壳聚糖.采用非对孔性载体,可减少扩散限制而造成的传质阻力,使亲和过程以动力学控制.在亲和超滤中,最吸引人的是可采用水溶性高分子为载体,这种聚合物可带有对酶、蛋白质等起抑制作用或亲和作用的官能团,这样亲和作用在均相中进行.水溶性高分子载体有许多优点:亲和载体与目标蛋白在均相体系中反应速度快,达到吸附或洗脱平衡的时间极短,吸附容量大.这一点对亲和超滤很有利,可以将目标蛋白溶液与亲和载体溶液,一边混合,一边进行超滤,而无需另备储槽进行反应;洗脱时也一样[9].同时亲和超滤技术也可选用小粒子载体,使其自由地悬浮在提取液中,从而增加了亲和作用几率,也防止了膜的浓差极化和堵塞现象.亲和超滤过程的透过速率由超滤膜的孔径或截留分子量决定.选用截留分子量大的超滤膜可提高透过速率.由于超滤膜分离的选择性较低,选用载体的分子量应至少比亲和体的分子量大10倍.由此可见,亲和超滤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配体、载体以及合适孔径的超滤膜.2 亲和超滤技术的应用亲和超滤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亲和超滤技术已在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2.1 分离纯化伴刀豆球蛋白A伴刀豆球蛋白A (简称Con -A ),是最早分离纯化、应用最广泛的植物凝集素,它能凝集动物的许多种细胞,促进淋巴细胞的分裂,能抑制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如表面受体的迁移,吞噬作用,以及卵细胞的受精和生长等.伴刀豆球蛋白A 中含有一个Mn 2+离子和一个Ca 2+离子,并能和许多其它过渡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10].Mattiason 等[11]应用亲和超滤技术从刀豆的提取液中提取伴刀豆球蛋白A.该工艺采用啤酒酵母的热杀细胞为大分子配体,以D -葡萄糖为洗提液,获得了总收率为70%的高纯度产品.伴刀豆球蛋白A (分子量为102000)和热杀细胞(直径为5nm )之间的亲和反应在一混合室中进行,而洗提和解吸在超滤膜装置中完成.游离形式的伴刀豆球蛋白A 可通过超滤膜,而伴刀豆球蛋白A -热杀细胞的复合物则因体积大而被截留.过滤液(纯化后的蛋白溶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5×104的超滤膜进行浓缩.2.2 分离纯化尿激酶尿激酶,一种在人体肾中合成活化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蛋白酶,首先发现于尿液中,随后在许多哺乳动类物组织中也存在这种酶.最近,从各种组织中衍生出来的细胞系培养物中也得到了尿激酶.由于尿激酶可作为一种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促进体内血栓溶解.现在人们对规模生产尿激酶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尿激酶浓度非常低(1~50ng/mL ),从人尿中分离这种酶十分昂贵.迄今所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大多是由几个起始浓缩步骤和后面的一系列常规的层析分离步骤组成.因此,多步骤不可避免的带来产率的损失和投资、操作费用的增加.大规模制备尿激酶会造成回收率下降和设备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因此,从原料中快速分离尿激酶(高产率、高纯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以结合有尿激酶单克隆抗体的基质通过层析可提纯尿激酶,单一的抗体看来可提供从各种生物体液中高产率提纯尿激酶快速一步法.但单克隆的抗体昂贵,难以制备,易于降解且使用寿命非常有限,因此这种技术非常昂贵、费力、费时.Male 等[12]采用在无氧的条件下,经N -丙烯酰-间-氨基苯甲脒和丙烯酰胺共聚而成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配体,采用亲和超滤技术(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5)从人尿液中分离纯化尿激酶.首先是尿激酶提取液与大分子配体形成复合物,整个亲和超滤过程尿激酶的收率为49%,所得的尿激酶的比活力接近于最高商品级.由于人尿液中还含有其它分子量很高的组分,因此需要在亲和超滤分离纯化尿激酶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8].2.3 分离纯化胰蛋白酶胰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在体内以胰蛋 ・62 ・膜 科 学 与 技 术第26卷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膜过滤的原理
膜过滤的原理膜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饮料、食品、制药等领域。
它的原理是利用膜的特殊结构和性能,使溶液中的不同组分在膜上发生分离。
膜过滤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步骤:渗透、截留和排除。
渗透是指溶液中的溶质通过膜的微孔或孔隙进入膜的内部。
膜的微孔或孔隙大小决定了哪些溶质可以通过膜,哪些不能通过。
一般来说,膜的孔径越小,截留效果越好。
常见的膜材料有微孔膜和超滤膜,微孔膜的孔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超滤膜的孔径则在1-100纳米之间。
截留是指膜将溶液中的溶质截留在膜的一侧,而让溶剂和其他较小分子通过。
截留效果取决于溶质的大小和膜的孔径大小。
溶质的大小越大,截留效果越显著。
膜的孔径越小,截留效果越好。
排除是指通过控制膜的孔径大小和膜的特性,将溶液中的杂质、颗粒等不需要的物质排除在膜的一侧,使得膜的另一侧得到纯净的溶液。
排除效果取决于膜的孔径大小、膜的表面性质以及操作条件等。
膜过滤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可以将膜比喻为一个筛子,溶液中的溶质就像是筛子上的颗粒。
当我们将溶液通过膜时,较小的颗粒可以通过筛子的孔隙,而较大的颗粒则被筛子截留在一侧。
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颗粒分离。
除了渗透、截留和排除外,膜过滤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膜过滤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悬浮物、杂质、细菌等微生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和杂质的去除。
同时,膜过滤还可以实现对溶液中溶质的浓缩和分离,达到对溶液的浓缩、纯化和分离的目的。
膜过滤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水处理领域,膜过滤可以用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使得水质得到提高。
在食品和制药领域,膜过滤可以用来提取和纯化溶液中的目标物质,如蛋白质、酶等。
在生物工程领域,膜过滤可以用来实现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基的浓缩等。
膜过滤是一种基于膜的分离技术,利用膜的特殊结构和性能,实现溶液中不同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控制膜的孔径大小和膜的特性,可以实现对溶液中溶质的截留、渗透和排除,从而得到所需的纯净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分支: 两个分支:
①亲和膜分离技术,制备带有亲和配基的分 亲和膜分离技术,制备带有亲和配基的分 离膜,直接进行产物分离; 离膜,直接进行产物分离; ②亲和—错流膜过滤,将水溶性或非水溶性 亲和—错流膜过滤, 高分子亲和载体与产物进行特异反应 亲和载体与产物进行特异反应, 高分子亲和载体与产物进行特异反应,然 后用膜进行错流过滤。 后用膜进行错流过滤。
第七章 膜亲和过滤法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 亲和膜分离技术 亲和— 亲和—错流膜过滤
概述
随着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 随着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对生 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为获 高纯度、高质量、低成本的生物产品 的生物产品, 得高纯度、高质量、低成本的生物产品,突 破传统的分离方法, 破传统的分离方法,寻找一种既经济又有效 的新型分离途径已成为迫切需要。 的新型分离途径已成为迫切需要。 膜亲和过滤法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兼有膜分 膜亲和过滤法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兼有膜分 是一项新兴的技术 亲和色谱的优点 的优点, 离和亲和色谱的优点,可有效地进行生物产 品的分离和纯化。 品的分离和纯化。
亲和膜按形状可分为板式、圆盘式、 亲和膜按形状可分为板式、圆盘式、中空 板式 纤维式。 纤维式。 其中前两种统称为平板亲和膜。平板亲和 其中前两种统称为平板亲和膜。 膜可将膜片一层层叠加起来, 膜可将膜片一层层叠加起来,组成膜堆或 膜柱, 优点是自上而下比较均一 是自上而下比较均一, 膜柱,其优点是自上而下比较均一,结构 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单位体积内所占的 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单位体积内所占的 膜面积小,放大时操作压降较大。 膜面积小,放大时操作压降较大。
在传统的研究中,膜分离和亲和分离是两个平行 在传统的研究中, 发展的研究方向, 发展的研究方向,在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方面 各具特色,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技术缺陷。 各具特色,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技术缺陷。 膜分离过程设备简单,易于放大,成本低, 膜分离过程设备简单,易于放大,成本低,分离 速度快,可连续操作; 速度快,可连续操作;而亲和分离的选择性和特 异性较强。 异性较强。由膜与亲和分离相结合的亲和膜分离 技术,可发挥两者的特色,具有处理量大、选择 技术,可发挥两者的特色,具有处理量大、 性强、 性强、易于放大等显著优点。
7.1.1亲和膜的基本过程和操作方式 7.1.1亲和膜的基本过程和操作方式
(一)亲和膜的分离过程 ①分离膜的改性:即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 分离膜的改性:即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 在膜表面接上可反应的官能团或者是一定长 度的“间隔臂”(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度的“间隔臂”(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常用的亲和膜载体材料 常用的亲和膜载体材料有:脂族烃类(聚乙烯、 亲和膜载体材料有 脂族烃类(聚乙烯、 聚丙烯) 芳香族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砜、 聚丙烯),芳香族共聚物(聚碳酸酯、聚砜、聚 醚砜) 脂族聚酰胺(尼龙6 尼龙66) 醚砜),脂族聚酰胺(尼龙6、尼龙66),以及一 些特殊的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纤维素。 些特殊的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纤维素。
7.1.5 亲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将水解后的尼龙66微孔膜用二溴丙烷活化, 将水解后的尼龙66微孔膜用二溴丙烷活化,接上 微孔膜用二溴丙烷活化 己二胺作间隔臂 再用戊二醛法固载上组氨酸 己二胺作间隔臂,再用戊二醛法固载上组氨酸, 间隔臂, 固载上组氨酸, 制得的亲和膜可成功地去除氨基酸注射液、牛血 制得的亲和膜可成功地去除氨基酸注射液、 清蛋白、溶菌酶等医药制剂中的内毒素,去除率 内毒素, 清蛋白、溶菌酶等医药制剂中的内毒素 在90%以上; 90%以上; 采用酰化一胺化和氯甲基化一胺化等途径对聚砜 膜进行改性,在芳环上引入末端氨基, 膜进行改性,在芳环上引入末端氨基,制得的亲 胰蛋白酶的固载化和 和超滤膜已被用于胰蛋白酶的固载化 和超滤膜已被用于胰蛋白酶的固载化和对其抑制 剂的亲和分离。 剂的亲和分离。
亲和膜的制备方法
微 孔 膜
亲和膜的作用机理
7.1.2亲和分离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7.1.2亲和分离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亲和分离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膜表面要有足够多并可利用的化学基团 足够多并可利用的化学基团(一般为 ①膜表面要有足够多并可利用的化学基团 一般为 一OH基),使其能进行活化,接上合适的间隔臂 基 ,使其能进行活化, 和配基。 和配基。 ②要有足够数量可利用的化学基团则必需有足够 高的表面积,以便于让生物大分子自由地出入膜, 高的表面积,以便于让生物大分子自由地出入膜, 必需有足够大的孔径。 必需有足够大的孔径。
7.2 亲和—膜过滤 亲和—
概述
亲和— 亲和—膜过滤 (Affinity filtration) ,是1981年由 1981年由 Hedda等人首先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大规 Hedda等人首先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大规 模分离纯处技术。 模分离纯处技术。 亲和- 膜过滤技术既充分利用了载体上的配基对目标 亲和 膜过滤技术既充分利用了载体上的配基对目标 组分的专一的可逆的亲和吸附作用和超滤膜分离易于 组分的专一的可逆的亲和吸附作用和超滤膜分离易于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又克服了超滤膜分离技术 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大分子无法实现分离的缺点, 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大分子无法实现分离的缺点,在生 物工程下游产品纯化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工程下游产品纯化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1.3 操作方式
连接上的配基用于亲和膜用于分离时, 连接上的配基用于亲和膜用于分离时,主要 的操作方式有: 的操作方式有: ①亲和超滤 亲和超滤 ②亲和微滤 亲和微滤
亲和超滤过程(分离目标物的同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浓缩其他 成分)
微孔亲和过滤过程(仅分离目标物) 微孔亲和过滤过程(仅分离目标物)
7.1.4 亲和膜组件的形式
③孔分布应窄而均匀,以获得高的通适量和 孔分布应窄而均匀, 分离效能。 分离效能。 ④为了实现快速分离,常要加压操作,因此 为了实现快速分离,常要加压操作, 要求膜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能承受力, 机械强度, 要求膜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承受力,长 期使用不变形。 期使用不变形。 ⑤亲和膜要耐酸、耐碱、耐高浓度的缓冲浪 亲和膜要耐酸 耐碱、耐高浓度的缓冲浪 耐酸、 和有机溶剂。 和有机溶剂。
④洗脱:改变条件,加洗脱液的组成、pH 洗脱:改变条件,加洗脱液的组成、 离子强度、温度等. 值、离子强度、温度等.使复合物产生解 离并将解离物收集起来.进一步处理。 离并将解离物收集起来.进一步处理。 ⑤亲和膜再生:将解离后的亲和膜进行洗 亲和膜再生: 再生、平衡, 涤、再生、平衡,以备下次分离操作时再 用。
接配基的方法有:溴化氰活化法、 接配基的方法有:溴化氰活化法、高碘酸氧化 法和表氯醇法。 法和表氯醇法。
③亲和络合:将样品混合物缓慢地通过膜, 缓慢地通过膜 亲和络合:将样品混合物缓慢地通过 使样品中欲分离的物质与亲和配基产生特异 性相互作用,产生络合,生成配基和配位物 性相互作用,产生络合, 为一体的复合物,其余不和膜上配基产生亲 为一体的复合物, 和作用的物质则随流动相通过膜流走。 和作用的物质则随流动相通过膜流走。
③研究复杂体系的亲和纯化模型,模型确定 研究复杂体系的亲和纯化模型, 亲和纯化的操作条件,使生产达到最优化, 亲和纯化的操作条件,使生产达到最优化, 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膜上配基、 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膜上配基、增加产率 及活性收率。 及活性收率。 ④采用微处理器来控制其操作过程,实现亲 采用微处理器来控制其操作过程, 和膜分离过程吸附、清洗、洗脱、 和膜分离过程吸附、清洗、洗脱、再生的 自动化。 自动化。
膜分离是根据分子大小不同来实现分离的, 膜分离是根据分子大小不同来实现分离的,一 般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倍以上的物系才具有分 分子质量相差10倍以上 般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倍以上的物系才具有分 离作用, 离作用,因此它还远远不能满足生化分离的需 而生物亲和作用也存在载体价格昂贵; 要。而生物亲和作用也存在载体价格昂贵 色 谱柱易堵塞和污染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 谱柱易堵塞和污染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亲 和膜分离技术,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和膜分离技术,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而且 相互互补克服缺点,具有传质阻力小、压降低、 相互互补克服缺点,具有传质阻力小、压降低、 设备体积小、配基利用率高等优点。 设备体积小、配基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在使用 过程中存在着膜的污染和膜孔堵塞等现象, 过程中存在着膜的污染和膜孔堵塞等现象,这 些现象的出现会使膜的分离效率下降、 些现象的出现会使膜的分离效率下降、寿命缩 短。
中空纤维亲和膜:单位体积内的面积大,放 中空纤维亲和膜:单位体积内的面积大, 大时可通过增加纤维数来实现, 大时可通过增加纤维数来实现,不会增加操 作压降,因而便于实现连续、自动、 作压降,因而便于实现连续、自动、规模化 操作.中空纤维亲和膜的主要缺点 缺点是 操作.中空纤维亲和膜的主要缺点是,由于 在膜管轴向与径向上存在流速分布, 在膜管轴向与径向上存在流速分布,流速不 同会导致亲和吸附的不均匀。 同会导致亲和吸附的不均匀。
②亲和膜制备:选用一个适合的亲和配基 亲和膜制备:
(Ligand),在一定条件下让其与间隔臂分 Ligand) 子产生共价结合, 子产生共价结合,生成带有亲和配基的膜 分离介质。 分离介质。
(1)特异性配基:这类配基只与其对应的分子发生特 )特异性配基: 异性结合,如抗原、抗体、抑制剂、激素、 异性结合,如抗原、抗体、抑制剂、激素、激素受体 等; (2)通用型配基:这类配基能与某一类物质结合,如 )通用型配基:这类配基能与某一类物质结合,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辅酶能与许多需要这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辅酶能与许多需要这 种辅酶的酶结合。此外,由于活性染料的分子形状、 种辅酶的酶结合。此外,由于活性染料的分子形状、 大小以及电荷分布在某种程度上与辅酶相似, 大小以及电荷分布在某种程度上与辅酶相似,使之成 为较常用的通用型配基之一, 为较常用的通用型配基之一,比较常见的染料配基是 三嗪类染料。 三嗪类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