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这次期末考试试题由教育局统一命题,满分100分。

从总体上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

其突出有以下四个特点。

1、题型全面,符合考试要求,知识点考察全面,既有基础知识的再现,又有基本能力的提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问题考查。

试题所考知识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历史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考查。

3,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考点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含了政治制度史、中外交往、文化史、边疆诸领域,试题覆盖面广,注意考查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程度。

4,试题角度新颖,贴近学生认知本套试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试题的情景创设。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总人数;100人80分;12人, 70分:23人,60分:14人,不及格;51人。

(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统计):从表格中看出不及格人数相对较多,反映出我们平时的教学侧重于培优而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忽略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

抽查部分学生试卷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工整,书写潦草,个别学生乱涂乱划,试卷卷面十分混乱;问题答语不规范,专业术语模糊不清。

三、教学建议1、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提升教师素质结合教师的个人特色和学生实际,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制作出展现自己教学特色的多媒体课件,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读书,多听课,多进行网络教研,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从这次初一学生的历史试卷来看,有些题目出现了空白试卷,且有的学生的试卷书写相当潦草,胡写乱写的学生很多,不及格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3,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了隐患。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1、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如第22题中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图中学生对于重要的时间、朝代顺序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历史图片知识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第23题中的材料三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归纳宋代商业发展与唐朝相比有何显著变化,在作答时需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提取最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而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阅读分析训练,充分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后期难度的提高作好准备。

如第21题提供了两段选自《贞观政要》的文言文,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说明唐太宗为安定社会、保障民生上采取的主要措施,由于两段文言材料学生比较陌生且难于理解,导致本题得分最低。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今后教学打算:1、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2、对课本上涉及到的文言文要加以讲解。

由于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所涉及的一些资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对于课本出现的一些文言资料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位进而掌握相关知识点。

3、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

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一、试题和考情分析: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

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试卷。

但是,这次的卷子,侧重考察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二单元的内容所涉及的面还不够广。

难点还不够明晰,所以,成绩不是很好,试卷总体比较难,各个班级的平均分都在45到60之间。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5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2、为非选择题,共计50分。

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

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

如:第26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

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七年级历史学生成绩现状及对策(1)、七年级的学生的生源来自各个乡镇借读多,他们都生活在农村,家庭教育不够完善,造就他们上课好动、爱讲话,影响整体班级纪律,教师上课吃力,效果不好,学生不爱读。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篇范文)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篇范文)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17-2018年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张凤洁一、试卷的评价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满分100分。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本次试卷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适中。

题目设计简洁。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四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平均分75.15,优秀率33.96%,及格率为75.47%;七年二班平均分71.94,优秀率22.22%,及格率为74.07%。

七年三班平均分74.91,优秀率24.53%,及格率为75.47%。

七年四班平均分75.79,优秀率30.77%,及格率为78.85%,四个班成绩差距不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3)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选择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如:“飞沙堰”写成“飞沙艳”,把“黄帝”写成“皇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如:把黄帝的贡献写成炎帝的贡献,“孔子”写成“老子”“庄子”等。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命题思想
本次试卷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分析
1.题型:本试卷分为选择题、改错题、材料题、综合题四大类型,题目设计精巧,考查全面,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

2.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紧扣教材重点进行出题,难度较大,但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尚不能完全适应这类题目。

3.范围: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七年级上册,试题对基
础知识的考查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符合新课标要求。

三、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
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学生回答情况较好,但失分率较高,需要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改错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部分题目新颖,能够很好地考察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本次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的质量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在本次初一历史期中考试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教学问题。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和对学生成绩的观察,我意识到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首先,对于选择题部分,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对基础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的问题。

例如,对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顺序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部分学生记忆混淆或遗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其次,对于主观题部分,我们发现学生在解答时缺乏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例如,在回答有关唐朝文化的问题时,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列举了唐朝的几位文化名人,而未能深入阐述唐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培养。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2、引用丰富的历史素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
学习兴趣。

3、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辨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每个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通过这次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我也会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持续努力。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一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8人,其中80分以上3人,占4%;60分以上32人,占41%;不及格的46人,占59%。

最高分87分,最低分10分。

二.试题分析本份试题难易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能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重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利用能力的考查。

如选择题中的5.6.7.9.11小题,非选择题的第23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利用。

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本试题满分40分,学生得分主要在25分左右。

容易出错的有4.5.6.9.10小题4.6.10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

5.9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利用。

(二)非选择题21.1)本试题满分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

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重。

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准确,张冠李戴。

2)3)材料分析题大部分同学对史料掌握不熟,失分较多。

4)是开放题,大部分同学思维不太灵活,答题较死板,得分也不多。

22试题满分16分,得分在8分左右,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利用,第2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把两次战役相混淆,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记忆不准,第3小题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没分析清,记忆不准确。

23试题满分13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

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记忆不准,对知识点没掌握,胡乱拼凑。

24试题满分5分。

得分状况较好,在4分左右。

但也有个别学生掌握不准确,6)探究题本试题满分16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

国家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但错别字较多。

人物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存在的问题还是错别字较多,“嬴政”的“嬴”出错率较高,很多学生写成了“输赢”的“赢”;出错最多的还是最后一个试题,大部分学生不知亡国之君。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通用13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期中考试又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一、教师方面: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

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

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二、学生方面: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

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

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

期中考试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边复习边抽查。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评卷分析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评卷分析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评卷分析赵红志一、命题情况题量:本次历史考试满分50分,共两部分25小题。

其中选择题20个,客观题5个。

题量适中。

题型:有选择、非选择两种。

第一部分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30分。

从题型(有选择、问答)方面看,反映了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考察,内容基本体现了重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本次考试基本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好学生分数较高,大多数中等生分数不高,学困生分数很低。

综合分析,学生丢分比较多的题是选择题1、5、9、13、15、17、19,材料问答题1第3 小题,第2题第2问,第1、4题,第5题的2、3问等。

三、反思和建议1、选择题部分:第1题,对历史年代记忆不清;第5题,“书画展”没有理解到位,书画家的所处朝代记忆模糊;第9题,:“诗中圣贤,民间疾苦“所含信息指向杜甫没有读出;第13题,词句所描绘的中秋节读不出来;第15题,清明上河图不熟悉,繁华的街道和店铺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第17题,没有读出辽河朝廷是指辽河北宋的关系;第19题,神品,是赵孟頫的作品的美誉。

2、非选择题部分:第1题,江都是今天的哪里记忆模糊;第2题整体十分较多,对“太宗皇帝真长策“理解错误。

不知道长策指科举制度;第3题,第1问读不出材料中所含信息唐太宗和唐玄宗。

第4问没有注意到“宋代“这个限制。

第4题,瓦子兴盛原因记忆不牢;第5题,不知道评论俩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不会评价英雄人物。

3、是本次命题的不足之处:把偏僻的知识点和内容作为问答或材料题进行考察。

如选择题文化课内容4、7、9、13、非选择提的第2题等过多的使用古代诗词,学生理解吃力。

增加学生做题的难度。

4、对教学的建议:一是对重点内容一定要讲解到位,对学生要反复强调,突出重点;二是注意知识的结构,在复习时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三是在培优补差方面要认真落实学习方法指导和检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初中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初中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初中历史期中测试的质量,并提供相应的分析结果和建议。

2. 测试内容分析2.1 测试题型初中历史期中测试的题型多种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不同题型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思维能力。

2.2 题目难度通过对历史期中测试的题目难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一部分题目相对简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度适中和较难的题目,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能力提升。

2.3 题目质量根据测试的结果和学生反馈,我们对测试题目的质量进行了评估。

大部分题目准确无误,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然而也有少数题目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模糊不清或歧义的问题,需要注意改进。

3. 成绩分析3.1 平均分分布通过统计学生的测试成绩,我们发现整体成绩分布呈现正态分布曲线,在平均分附近形成集中区域,表明测试的质量较为均衡。

3.2 各题分析对不同题目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某些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该知识点授课不够充分或学生对该题目的理解存在问题。

建议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对难点的掌握。

4. 建议与改进4.1 题目设计综合分析测试题目的质量,建议在题目设计上加强,减少题目表达的模糊不清或歧义问题,确保题目能够准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根据成绩分析结果,针对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的表现较差,建议增加相关教学内容和练,帮助学生巩固薄弱知识,提高整体成绩。

5. 结论通过对初中历史期中测试的质量分析,可以看出测试内容多样化且覆盖面广,题目难度相对均衡。

然而在题目质量和成绩分布上仍存在一些改进空间。

通过加强题目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可以提高测试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是对初中历史期中测试质量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一、试题总体评价:(一)试题基本情况:1、试卷命题整体思路解析:这次的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题型比例与大纲要求基本一致。

试题设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题量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在90分钟之内解答这些试题,题量适中。

3、试题结构分析:本试卷满分100分。

共五道大题,26小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计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第二大题简答题,计5小题,满分14分;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计2小题,满分16分。

四、分析说明题,计2小题,满分10分;第五大题,综合探究题,计5小题,满分20分。

4、考查知识点及试题难度分析: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难度适中。

(二)试题评价:整个试卷基本反映了历史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方面的能力考查。

(三)制卷情况:制卷较合理,安排得当(四)答案情况:答案准确,清晰。

二、逐题分析四、教师问题分析(1)教学手段不够先进,不能充分调动生学习的积极性(2)对考试中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方法还要给予指导,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3)课下对学生督促力度不够,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4)检查力度不够,平时应多用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五、学生问题分析(1)复习时间太短,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太扎实,有许多基础知识记记忆模棱两可;(2)一些学生不能认真审题,不能按要求答题,导致失分;六、教学改进措施及命题建议:从试卷的方向来看,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强化基础。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下辅导,以提高中等生的成绩。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试题分析指根据学生对每一试题的答案,对试卷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性评价。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篇1一、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

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5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

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

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

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

初一期中考试历史质量分析

初一期中考试历史质量分析

初一期中考试历史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此次考试试卷,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30分)、简答题(14分)、读图材料题(24分)、探究题(32分),满分共100分。

试卷以北师大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三单元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

二、答卷情况分析:学生整体答卷能力较弱,从考试当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体现,从总体上看,。

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历史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相当部分选择题的错误,纯粹属于审题不细心所造成的。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4、态度不端正。

表现在字迹马虎潦草,随意性大,写错的地方乱涂鸦,卷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综合素养差。

试卷中部分学生答题态度不认真,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字体工整。

三、改进建议: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认真备好一堂课。

备课时要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精心编制和设计导学案。

认真上好一堂课,做到有效教学。

学生明白的不多讲,重点难点,重点把握,重点讲解。

做到讲练结合,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或其自己去寻找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2、强化基础知识训练。

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选择题错误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用双色笔构建每课的知识体系。

4、平时应加深对教材的分析力度注重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

学生在课棠上应该多参与一些实例分析,增强解题威力。

培养学生审题意识,解题思路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答题方法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更加广度和更加深度地进行答题。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1.总体评价: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

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试题。

2.题型及特点: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共24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选择题20个小题,共计40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也有一定的要求。

非选择题3个小题,共计60分。

试题以材料阅读题的形式呈现。

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理解等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比较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对刚刚接触初中历史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3.考试内容:七年级试卷主要考查了有关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至秦朝))的相关内容,从而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况。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本次参考人:713 及格人数:471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26分,年级平均分65.94,及格率66.85,优秀率66.851.选择题。

本大题为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本题最高得分为40分,最低得分10,出错最多的是第18小题,出错原因是把夏朝和秦始皇秦朝混淆了。

2.非选择题。

本部分4小题,共60分。

从试卷统计结果得出:第22题学生答题情况最为理想由此可见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已经基本掌握。

成绩最不理想要数第24题了,18分的试题很多学生得7分左右。

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材料的分析不透彻,不能抓住主要信息,再加上审题不清,使本来很简单的答案复杂化,而且答不到点子上。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3)题目设计参照中考题型。

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培养学生的答题方法和能力。

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四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及格率为81%;三、具体题目分析: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1至13课内容。

期中2题、11题、17题为较难题目,学生出现错误很多。

简答题:此题相对简单,几乎所有同学都答的非常不错。

读图说史题中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什么时期,少数学生秦朝和秦国区分不清,所以回答成秦朝。

材料解析题:两道材料题,分别考查第六课和第十三课的内容。

综合来看,这两道材料题,学生们答得比较一般。

其中,23题第5问是大多数同学的易错题目。

24题,则是部分同学的错误题目。

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差,以后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训练。

探究题:这道大题,参照中考题型,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虽然题型学生没有见过,但学生都把此内容作为重点来复习,所以学生回答的还比较好。

四、本次考试的进步与不足A:进步与积极方面首先,对于图片与具体知识的结合,即识图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能够将平时强调的历史事实,与历史图片结合起来。

其次,卷面良好。

大多数同学读做到了不空白试卷,认真作答每一道试题。

态度积极。

再次,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对于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正确掌握。

不足:对于材料的分析能力比较差,不能将所给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

变通能力与分析归类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

以后在教学中,会加大材料题的比重。

对于所学知识的归纳与综合能力较差。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通用5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通用5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通用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试题结构及特点: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

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

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

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

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

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

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

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

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

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

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分析一、试题失分特点这次期中考试试题统一命题,满分100分。

从总体上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

分析整张试卷,失分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基本上以基础知识点为考察内容,3和19题有难度,但是通过题目分析阅读以及基础知识的分析是可以做正确,另外个别题如5、7、16等题目会在问问题的同时转一个小弯,从反面问“不是”“不能”的一个选项,学生容易看错或者看漏。

在选择题方面,有拿到满分的同学但是数量不多,大多数失分是在基础题,主要存在的是审题不仔细、看题不全就做出选择、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等问题。

2,非选择填空题填空题里面有很多内容都反复强调过,属于基础知识不该失分的部分,并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多次听写过,存在的问题无非是两个:1基础知识没有背熟,答题不会答;2背过了但是写上的都是错别字。

3,非选择材料题材料题共三个大题,主要失分比较多的在第28、29两个题。

28题考察商鞅变法的内容,平时也进行过抄写和默写,但是仍然存在背不过、答不上的问题;29题春秋争霸、李冰修建都江堰、孔子韩非的思想主张、秦统一全国的内容贡献,知识点多但是串联到一个题目里面,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弱,导致知识点记得不牢的基础上更答不出题。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总人数;261人,1人缺考90分以上:4人 80分以上;22人 60分以上:87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统计):从表格中看出不及格人数相对较多,且优秀人数较少,反映出我们平时的教学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忽略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

抽查部分学生试卷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工整,书写潦草,个别学生乱涂乱划,错别字非常多,试卷卷面十分混乱;问题答语不规范,专业术语模糊不清。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主要在教学前、中、后期存在相关问题教学前期:备课存在不足不充分的情况,在拿到新的课程内容时对知识点的把握度还不够,导致不能给学生讲全面,从而出现学生知识点存在小的漏洞的情况,比如非选择题填空里的第五题,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评析及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评析及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评析及工作总结一、试题分析本卷为九校联考卷,共二大题,50分。

试题设计整体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学生得分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学生得分为13.8分,第二部分大题平均分为15,。

5,平均分为29.3。

通过以上数据发现,此次考试的结果让人较为担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够牢靠,这与我们学生的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也反映出历史教学的负担仍然较重。

三、存在问题分析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1、基础知识不牢固试卷中80%为基础知识,且95%都是讲过或多次评讲的试题,学生仍然出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2、学生对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

卷中出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措施表,让学生总结加强统一的措施,学生答得是五花八门,甚至有学生答分封制。

最后一题在图上找出丝绸之路的起始点,长安和大秦,图上标示明确,但是还是很多学生答错。

可见我们的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还很差。

3、学生对答案的组织还很欠缺。

答案书写不规范,有些学生答题,一口气写完,却反层次性。

另一方面,语言组织不规范,偏于口语化。

这些给教师改卷造成极大困难,也直接导致学生得分不高。

四、今后改进措施1、夯实基础,加强对初一学生基本历史素养的培养。

2、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中图片分析,点名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加强学生组织答案的条理性和规范性。

要求学生字体规范性、语言规范性。

另外,考前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找关键词,扑捉有效信息。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本次历史月考,主要考察第一单元的内容,所以,试卷总体比较简单,低分率低,两个班级的平均分都在65至70之间。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4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榜1好),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为非选择题,共计50分。

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

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

如:第4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

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今后要注意的有:1.进一步抓好双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只有双基打好了,做题才会应对自如。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

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4. 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5.教师要强化自身素质。

在全面掌握历史知识体系的同时,丰富相关学科知识,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